女性的“沉默杀手”—— 卵巢癌
供稿: 发布时间:2023-12-29 浏览量:1107次

      在我国,卵巢癌年发病率位于宫颈癌和子宫体恶性肿瘤之后,居女性生殖系统肿瘤第三位。由于卵巢癌的恶性程度高,发病隐匿且缺乏早期特异性症状和有效的筛查手段,大多数患者就诊时已属晚期,且预后差,因此它又被称为“沉默杀手”。

      卵巢癌是指生长在卵巢上的恶性肿瘤。卵巢癌主要分为上皮细胞癌、生殖细胞肿瘤以及性索—间质肿瘤三大类,其中95%的卵巢癌为卵巢上皮细胞癌。卵巢恶性肿瘤发病原因迄今不明,可发生在任何年龄,不同类型的卵巢癌年龄分布也不同。卵巢上皮癌40岁发病率逐渐增高,高峰年龄为60-70岁;性索间质肿瘤各年龄段均可发病,平均年龄40-54岁;而生殖细胞肿瘤多见于20岁以前的年轻女性,独身或未生育的妇女发病率高。但发病可能与生育、遗传、内分泌、精神因素及环境等有关,环境和内分泌影响在卵巢癌的致病因素中最受注意,此外还受地区差别、种族区分和饮食习惯等的影响。

      对于恶性肿瘤,预防大于治疗,随着卵巢癌筛查技术的不断进步,定期筛查、积极预防和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是远离肿瘤最好的方式。

      每年定期做妇科检查和盆腔超声检查或CT就可能及时发现卵巢肿物。另外目前虽然卵巢癌尚无早期特异性的肿瘤标记物,但我们可以做一些灵敏度较高且有一定相关性的标记物检查,比如CA125、CA199、CEA、AFP、HE4等。一旦出现腹胀、腹部包块、腹腔积液等消化系统不适症状,都要及时就医。
      女性尤其要关注以下四种症状。
      首先是腹痛。一方面,随着肿瘤的生长,其有可能压迫或侵犯到周围的组织和器官,患者会有腹痛的感觉。另一方面,当肿瘤蒂扭转或破裂时也会出现腹痛。需要注意,腹痛并不一定是卵巢癌引起的,也可能是由其他疾病引起的。但如果出现持续性腹痛或频繁、严重的腹痛,应及时就医进行进一步检查。
      其次是压迫症状。肿瘤增长向前会压迫或侵袭到膀胱出现尿频、尿急甚至血尿或排尿困难。当压到或侵及胃肠道时可能出现消化道不适,会引起恶心、呕吐、食欲不振等,甚至会出现肠梗阻。
      再次是不规则阴道流血。有些卵巢肿瘤具有内分泌功能,其能分泌雌激素,常合并子宫内膜增生,甚至子宫内膜癌。

      最后是体重下降。随着卵巢癌病情加重,患者消化系统功能会受到影响,出现食欲减少、消化不良等情况,而且癌症也会消耗人体的营养,使人日益消瘦、贫血甚至发生恶病质。

      卵巢癌高风险人群定期筛查,是目前及早发现卵巢癌非常有效的手段。
      年龄和卵巢癌发病率具有一定关联:年龄越大,患卵巢癌的风险就越高,大多数卵巢癌发生在女性更年期后,50岁以上的女性是卵巢癌的高发人群。
      在遗传因素方面,卵巢癌与家族基因存在一定的联系,有卵巢癌家族史的人群更容易患病。
      在生育史方面,未怀孕未生育的女性患卵巢癌的风险较高。
      在卵巢癌与乳腺癌关联方面,乳腺癌和卵巢癌都是比较严重的肿瘤疾病,二者存在一定的联系,乳腺癌患者患卵巢癌的风险稍高。
      在个人生活方式方面,肥胖、吸烟和不健康饮食习惯与卵巢癌风险增加有关。
      除了筛查以外,对于BRCA1和BRCA2基因突变携带者,可选择在生育后,达到一定年龄,接受预防性双侧卵巢以及输卵管的切除手术,防止卵巢癌的发生。
      建议,在日常生活中,女性要知晓自己的家族病史,了解卵巢癌风险,增加对卵巢癌的认知度。一定要定期进行妇科体检,对于临床检查异常的高危人群更要增加体检频率,早发现、早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