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息肉镜下切除术后复查
供稿: 发布时间:2023-12-28 浏览量:1366次
      肠息肉大部分是肠黏膜的一个新生物,若是恶性,危害自不必说。如果是腺瘤等癌前病变,则相当于一个“定时炸弹”,随着息肉的增大,数目的增加,癌变机会也迅速增大。
      即使是炎症性息肉,对身体的危害性虽然小些,但随着息肉的增大,也可能带来一系列临床症状,如长期便血、腹泻、肠套叠甚至肠梗阻等。
      所以,发现有肠息肉,应尽早切除,以免带来一些其他疾病。

切除后的注意事项
      1、息肉切除术后需休息3天,一般情况卧床,可下床大小便,每天散步2-3小时,需要强调的是卧床休息,但不代表24小时不下床,长时间卧床可导致静脉血栓并发症。3天后可恢复日常活动。1个月内不能进行负重工作及剧烈运动,避免伤口撕裂、钛夹脱落导致大出血。
      2、要注意保持大便通畅,禁便秘及用力排便,防止过于用力导致创面出血及穿孔可能,有便秘病史的患者可以口服通便药物(如乳果糖口服液、聚乙二醇4000散等)以保持大便通畅。
      3、较大息肉创面较大时需要禁食1天(具体看医生建议),一般息肉切除需要禁食2-4小时,待麻醉完全清醒及无腹痛后,可进食全流质1天。如仍无腹痛及便血情况,可过度到半流少渣饮食3天。3天后可普通饮食。忌烟酒、酸辣、油炸等刺激性食物。
      4、无论何时出现突发腹痛及便鲜血、黑便、头晕等及时就医,以防穿孔及出血及时处理。

术后怎么复查?


      

大肠息肉切除后,应强调定期结肠镜随访,早期发现新的病变和局部复发病变,并及时处理。

      1. 对于1~2个小管状腺瘤(直径<10 mm)以及低级别上皮内瘤变的患者在息肉切除术后2~3年进行初次随访,具体间隔视患者意愿、医生的选择而定;
      2. 对于3~10个腺瘤,任何一个腺瘤的直径≥10 mm、有绒毛结构、高级别上皮内瘤变的患者如果确定息肉完全切除且整块切除的在息肉切除术后的3-6个月进行随访;
      3. 在1次检查中发现10个以上腺瘤的患者,随访间隔应在1年以内,并考虑是否有潜在家族息肉病的可能;
      4. 对于接受分块切除无蒂型息肉的患者应该在随后的3~6个月进行随访,从而验证息肉是否被完全切除;
      5. 对于疑有遗传性非息肉性结直肠癌的患者加强随访,同时对其由血缘关系的亲属做肠镜检查,排除家族性息肉病(后期大多数癌变)。
      6. 单个良性息肉摘除术后,刚开始每年需复查一次大肠镜,连续2~3年检查不复发,之后可以改为每3年复查一次大肠镜。多发良性息肉,为保险起见,还是要每年做一次大肠镜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