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论文一不小心把转氨酶也“肝”高了,怎么回事?
供稿:本站编辑 发布时间:2025-05-10 浏览量:66次

小王(化名)最近参加了入职前体检,体检报告拿到手后定睛一看,肝功能检查项目中的两项指标都升高了,分别是丙氨酸氨基转移酶(也称丙氨酸转氨酶)、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也称门冬氨酸转氨酶)。小王急切地咨询医生:“医生,你看我的检查结果,我的肝功能出问题了!”医生问他最近的作息习惯怎么样。小王答:“我这段时间压力很大,晚上要么写论文,要么打打电子游戏排解压力,经常都是一两点睡觉。”医生说:“回去好好休息一个星期,再来体检吧。”小王听医生的话,再复查时结果真恢复正常了。

像小王这样的检查结果的异常,属于生理性异常。人体在正常生理状态下,身体某些指标将随着时间、环境、生活方式等因素发生规律性或者暂时性的波动,由生理性波动引起的指标异常,就是生理性异常。像小王这样因为熬夜引起转氨酶升高,只是生理性波动的其中一种情况,转氨酶升高还会因为哪些生理性波动引起呢,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

什么是转氨酶?

转氨酶顾名思义就是能加快体内蛋白质氨基酸在体内转化的物质,有利于人体蛋白质的代谢。正常情况下,丙氨酸转氨酶和门冬氨酸转氨酶主要存在于肝细胞内,因此血液中的两种转氨酶的含量较低。当肝细胞坏死,细胞的内容物就会释放入血,基于此,我们通过检测血液中的丙氨酸转氨酶和门冬氨酸转氨酶水平来辅助判断肝细胞是否损伤以及判断肝细胞的损伤程度。生理情况下,肝细胞中少量的转氨酶也能进入血液。

哪些生理性波动会引起丙氨酸转氨酶和门冬氨酸转氨酶水平升高?

1、体检当天过度运动导致两指标偏高;

2、体检前一天有饮酒、熬夜等不正当行为导致两指标偏高;

3、餐后采血检查,血清质量不合格导致两指标偏高或不准确;

4、药物因素:服用了感冒药、肠胃药等药物,造成了暂时性的肝损伤,可导致两指标升高;

5、生理周期:部分女性在生理期内的两指标偏高。

科学应对异常结果​

由此可见,面对一份含有丙氨酸转氨酶和门冬氨酸转氨酶异常结果的报告,我们没必要因为“异常等于生病”的惯性思维而产生慌张情绪,可以先咨询医生,结合医生的建议并依据自身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自我调整,可能结果就恢复正常了。例如:

尽量规律作息,晚上11点前入睡加午间小憩20分钟左右;

保持乐观,通过培养兴趣爱好、和家人朋友联系等方式来保持自己的心理健康;

我们都知道,肝脏是人体重要的代谢和解毒器官。正值春季,养肝护肝正当时,全国爱肝日的时间就在每年的3月18日。规律节制的生活是我们的肝脏最需要的哦,不要光顾着熬夜写论文而忘了好好爱它啦。

 

参考文献:

[1] 尹一兵, 倪培华. 临床生物化学检验技术[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5.

[2] 蔡新亮. 体检后健康管理中治未病理念的运用及价值分析[J]. 医学食疗与健康, 2020, 18(19): 199-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