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尿常规检查时尿蛋白结果弱阳性,但是隔天再测却是阴性的经历,得知尿蛋白转阴的时候,我们肯定不自觉地松了口气,庆幸自己没有问题,但我们不禁会想,为什么我之前的尿蛋白检测结果是弱阳性呢?
什么是生理性异常结果
首先,我们要理解一个概念。我们的身体各项指标始终处在一个动态平衡的状态,指标出现波动是十分正常的事情。饮食和运动、情绪和压力、环境因素、女性月经周期和妊娠期激素波动等都是常见的引起波动的生理因素。由生理性的波动引起的异常检查结果,我们称之为生理性异常结果,这样的异常结果通常具有暂时性。
造成尿蛋白弱阳性的生理因素有哪些?
回到开篇的问题上,我们知道在正常情况下,由于肾小球毛细血管滤过膜的孔径屏障和电荷屏障作用以及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尿液中的蛋白质含量极低。造成尿蛋白弱阳性的生理原因可能是这些:
1、剧烈运动
2、长时间站立
3、发热、紧张或寒冷等情况下,可能会出现一过性的尿蛋白质弱阳性
4、尿中混入了白带、月经血、精液、前列腺液等
5、输注成分血浆、清蛋白以及其他的蛋白制剂或摄入过多蛋白质食品后
6、妊娠。见于妊娠期妇女,与机体处于妊娠状态有关,分娩后可消失
由此可见,当我们在避开以上生理因素的情况下,再进行尿常规的复查时,我们的尿蛋白检测结果是有可能恢复阴性的。
尿常规高频生理性异常指标举例
除尿蛋白之外,尿常规中还有一些检查项目容易受生理因素影响。
1、尿酮体
正常情况下,尿酮体一般显示阴性检测结果,表示人体内脂肪代谢机制正常。若尿酮体阳性是生理性异常,则可能是如下情况:
(1)饥饿状态:长时间未进食或进食不足,导致体内葡萄糖供应不足,从而促使脂肪分解产生酮体。
(2)剧烈运动:剧烈运动时,身体需要大量能量,也可能导致脂肪分解增加,产生酮体。
2、尿葡萄糖
由于肾脏的重吸收作用,正常时尿糖检测是阴性。某些生理因素影响下,尿糖检查呈阳性,如:
(1)暴饮暴食,进食大量的含糖食物、碳水化合物、饮料。
(2)情绪激动,促使体内一些激素如肾上腺素、糖皮质激素等分泌增加,这些激素会拮抗胰岛素的作用,使血糖升高,进而可能导致尿糖出现阳性。
(3)药物影响,维生素C、水杨酸盐、青霉素、丙磺舒、肾上腺皮质激素、脑垂体后叶激素、咖啡因等有可能造成尿糖检测的假阳性。
看到这里,我们已经可以回答“我的尿常规结果有异常但是我没有症状,是哪里不对”这个问题了,同时我们也知道了通过怎么样改变,可能让复查时的结果恢复正常。值得注意的是,我们不应忽视尿常规指标的持续性异常,要及时配合医生寻找病因,为自己的身体负责。
参考文献:
[1] 许文荣, 林东红. 临床基础检验学技术[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5.
[2] 沈晨. 影响患者临床尿常规检验结果的因素研究[J]. 中国实用医药. 2019(01): 76-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