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复腹泻莫想当然 警惕溃疡性结肠炎
供稿:本站编辑 发布时间:2025-06-30 浏览量:69次

许多人将反复腹泻归咎于“吃错东西"或“肠胃敏感”却忽视了背后可能隐藏的慢性肠道疾病——溃疡性结肠炎。据统计,我国的溃疡性结肠炎发病率逐年上升,其中年轻人占比高达60%。接下来,让我们一起了解溃疡性结肠炎的肠道症状,科学筛查及确诊后的注意事项。

什么是溃疡性结肠炎?

溃疡性结肠炎(简称UC)是一种慢性非特异性肠道炎症,属于炎症性肠病(IBD)的一种。它主要累及大肠黏膜,引发充血、糜烂、甚至溃疡。目前病因尚未完全明确,可能与遗传、免疫异常、肠道菌群失调等因素有关。

常见的症状:

1、腹泻反复发作 : 每日3次以上、持续超过1个月;

2、黏液脓血便 : 典型特征,区别于普通腹泻;

3、腹痛或里急后重感 : 排便后腹痛可能缓解,但会反复发作;

4、体重下降、乏力 : 长期营养吸收障碍;

5、还有一些肠外症状 :像关节痛、皮疹、口腔溃疡等等。

UC科学筛查"金标准"——结肠镜筛查

医生会根据你的症状进行初步筛查(抽血化验)、影像学检查及结肠镜筛查等等,如若确诊后会根据病情设立个性化的治疗方案。这里必须提及结肠镜检查是确诊溃疡性结肠炎的核心手段。既能直观观察病变、又能精准的鉴别诊断,最主要是通过多点活检明确炎症特性。

确诊后的健康管理:牢记“三要、三不要”

溃疡性结肠炎需要长期管理,避免复发和并发症。患者日常需注意:

要做到:

1、规范用药:严格遵医嘱服用抗炎药物,不可自行停药或减量;

2、清淡饮食:急性期选择低纤维、易消化食物,缓解期避免辛辣、乳制品(需注意:乳糖不耐受者可能加重腹泻);

3、定期复查:炎症指标及结肠镜。

不要做:

1、滥用止泄药:服用止泻药可能会掩盖病情,加重肠道负担。

2、盲目节食:会导致营养不良,应在医师指导下均衡饮食。

3、忽视预警信号:出现便血增多、高热或剧烈腹痛,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