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炎夏日、酷暑难耐,在这个季节我院急诊科会收治大量的中暑病人,尤其是热射病患者,这种急危重症性疾病死亡率极高。我院急诊科及重症医学科的付守芝主任向大家呼吁:“了解和掌握中暑的正确急救方法,是每个人在夏季都应掌握的必备技能”,下面我们来简单科普一下中暑的黄金急救方法吧!
一、识别中暑的危险信号
中暑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从轻到重可分为先兆中暑、轻症中暑和重症中暑(热射病)。热射病是中暑中非常危急的一种病症,如救助不及时可危急患者的生命,一旦发现以下热射病的典型表现,必须立即启动急救:
1.高热:核心体温显著升高,超过40℃。
2.无汗:皮肤红、热、且干燥无汗(这是与热衰竭的关键区别)。
3.意识障碍:这是最关键的标志。如神志模糊、胡言乱语、躁动不安、抽搐甚至昏迷。
注意:若出现头晕、恶心、多汗等先兆中暑症状,也应立即转移到阴凉处休息,防止情况恶化。
黄金急救四步法:“移、降、补、送”
第一步:移(迅速脱离热源)立即将患者搀扶或转移到通风、阴凉的地方,或有空调的房间(温度建议调至22-25℃)。让其平躺,并抬高下肢15-30厘米,以增加脑部供血。
第二步:降(快速核心降温)这是抢救生命的核心环节,目标是尽快将体温降至38.5℃以下。
首先我们应采取的方法就是物理降温,这也是大多数人最容易操作的方法:
冷水擦拭:用冷水(自来水即可)浸湿的毛巾擦拭全身皮肤,尤其重点擦拭颈部、腋窝、大腿根部等大血管分布区域。
风扇吹拂:用风扇或扇子对着患者吹,促进蒸发和散热。
冰袋冷敷:用毛巾包裹冰袋,置于上述大动脉部位。切记:禁止直接用冰块长时间接触皮肤,以免造成冻伤。
第三步:补(谨慎补充液体)如果患者意识清醒,无呕吐、无抽搐,可让其缓慢饮用含电解质的液体,如淡盐水、运动饮料。绝对禁止给昏迷或意识不清的患者强行喂水,以免引起窒息。
第四步:送(立即呼叫医疗援助)对于热射病患者,时间就是生命!在实施上述急救措施的同时,应立即拨打急救电话120。即使患者情况有所缓解,也必须由专业医护人员进行评估和处理,因为中暑可能引发多器官功能损伤,需要后续医疗支持。
三、必须避免的常见误区
不要滥用退烧药:中暑的高温是外部物理因素导致体内体温调节中枢功能紊乱而引起。服用退烧药(如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无效,且可能加重肝脏或肾脏损伤。
不要用酒精擦浴:酒精会通过皮肤吸收,可能引起中毒,同时也可能使皮肤血管收缩,反而不利于散热。
不要拖延送医:不要认为“休息一下就好”,热射病的病情进展极为迅速,专业的医疗干预是生存的关键。
四、预防是关键
在我们医学上永远贯彻着一句话:最好的救助是预防。
1.避免在高温高湿的环境中长时间工作。
2.穿着宽松、透气的浅色衣物,在夏季避免在户外暴走。
3.定时补充水分,不要等渴了再喝,最好备一点补充电解质的饮料。
4.特别注意老年人、儿童、孕产妇及慢性病患者避免在高温环境下活动。
掌握正确的急救知识,在危急关头不仅能自救,更能为他人赢得宝贵的抢救时间,希望每个人在夏天都能远离中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