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经不调不是病? 内分泌科医生提醒:多囊卵巢综合征正在偷走你的健康!
供稿:本站编辑 发布时间:2025-09-22 浏览量:69次

28岁的李女士是一名设计师,从青春期开始就月经不调,常常两三个月才来一次月经。她一直觉得“没什么大不了”,直到结婚两年未孕,才到医院检查,被确诊为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更让她震惊的是,血糖、血脂也已超标,医生告诉她:“再不干预,糖尿病、心血管疾病都可能找上门!”

目前,李女士正在接受生活方式干预和药物治疗,包括口服二甲双胍改善胰岛素抵抗、短效避孕药调节周期,并在营养师指导下进行低碳水化合物饮食管理。

内分泌科医生邓向群主任医师解释道,多囊卵巢综合征是一种常见的妇科内分泌疾病,主要表现为月经稀发、雄激素过高、卵巢多囊样改变,但其影响远不止于“月经不调”和“难怀孕”。PCOS患者常伴有胰岛素抵抗,易发展为2型糖尿病、血脂异常、高血压,远期甚至增加子宫内膜癌风险。

邓医生指出,很多女性对PCOS存在认知误区。有人认为“月经不调不是病”,长期忽视不管;有人以为“胖人才得PCOS”,其实瘦型PCOS也不少见;还有人认为“结婚后再治也不迟”,殊不知代谢问题早已悄悄进展。

“PCOS是一种需要长期管理的慢性病,”王医生强调,“治疗目标不仅是调经、助孕,更要预防远期代谢并发症。”2023年《中国PCOS诊疗指南》建议,生活方式干预是一线治疗,包括减重(如体重超标)、低碳饮食、规律运动。药物方面,口服避孕药可调经降雄,二甲双胍改善代谢,必要时促排卵治疗助孕。

邓医生特别提醒,PCOS患者应定期监测血糖、血脂、血压,每年做妇科超声。若有生育计划,应尽早评估卵巢功能和代谢状态,制定个体化方案。

她建议患者每日保持30分钟以上中等强度运动,限制高糖、高脂食物,多吃全谷物、蔬菜、优质蛋白,保持情绪稳定。

特别警示:PCOS患者不宜自行长期服用避孕药,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合并肥胖和胰岛素抵抗者,即使年轻也应筛查糖尿病风险;计划怀孕者应提前3–6个月调理代谢状态。

“每一次月经不调,都是身体在发出信号!”王静医生说,“十几岁发病、三十岁才来看病的患者不在少数。早诊断、早干预,才能守住健康和生育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