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正处于大学生返校之季,在我们急诊科出现了这样一类患者,很多从外地返校的学生,只要有发热的症状,都来医院来做登革热及基孔肯雅热病毒的排查。由此可知,关于蚊媒传染病的报道让大家提高了警惕,但也没必要过度的担忧和紧张。下面我们来向大家科普一下应该如何区分普通感冒和由蚊子传播的疾病(如登革热、基孔肯雅热)。
第一步:看“病因”
普通感冒/流感:是呼吸道传播疾病,主要通过病人咳嗽、打喷嚏产生的飞沫传播。
登革热/基孔肯雅热:是蚊子传人的。只有被携带病毒的伊蚊(俗称“花蚊子”)叮咬后才可能感染。它不会在人与人之间直接传播。
第二步:看“关键症状”
虽然都会发烧,但伴随的症状截然不同。您可以通过下表快速对比:
一个简单的记忆口诀:“感冒咳嗽流鼻涕,蚊症痛疹不咳涕”(意思是:感冒多有咳嗽流涕;蚊媒传染病多有疼痛和皮疹,但没有咳嗽流涕。)
第三步:问自己一个关键问题——流行病学史
这是医生判断的重要依据,您也可以自己问自己:“在发烧前2周内,我是否去过广东等疾病流行地区?是否有过被蚊子叮咬的经历?”
如果答案是,那么需要高度警惕蚊媒传染病。
如果答案否,且一直待在办公室、家里等环境,周围也没人生病,那么普通感冒或流感的可能性就更大。
万一中招,我该怎么办?
1.不要自行服用退烧药!这是最重要的一点。
切勿使用阿司匹林、布洛芬等药物,因为它们可能增加登革热患者出血的风险。
在医生明确诊断前,最安全的退烧药是对乙酰氨基酚(扑热息痛),但也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2.立即就医,主动告知:
一旦出现高烧,并伴有上述“痛”、“疹”症状,请立即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主动告诉医生您近期的旅行史和蚊虫叮咬史,这对快速诊断至关重要。
3.做好防蚊隔离:
在确诊前,患者应尽量待在蚊帐内或使用驱蚊剂,防止再次被蚊子叮咬,从而避免病毒在社区中传播。
面对蚊媒传播的登革热和基孔肯雅热等病毒,我们无需恐慌,科学应对!
蚊子传染病可防可治,关键在于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最好的预防永远是防蚊灭蚊:清积水、装纱窗、用蚊帐、喷驱蚊液。做好这些,就能极大降低感染风险,无需为此过度焦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