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伏天狂灌冰水,结果越喝越燥热?你可能喝错了!学会以下招数,不仅解暑,还能避免胃肠罢工、水肿发胖——比猛灌冰可乐科学10倍!
人们常说,“一天8杯水,健康永相随”,夏日炎炎,我们是不是该喝更多的水呢?
也有人说,水喝多了会“水中毒”,这是真的么?
不同疾病患者喝水都应该注意些什么呢?
……
今天就教您解锁“喝水秘籍”!
1、正常成年人每天到底该喝多少水?何时喝?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版)》中明确指出,饮水总体原则为——足量饮食、少量多次。在温和气候条件下,低身体活动水平成年男性每天喝水1700ml,成年女性每天喝水1500ml。
通俗的讲,也就是每天饮用一次性纸杯7-8杯水,并且不要等到口渴才喝,有事没事就要记得喝水,少量多次。因为当感到口渴时,说明人体内缺水已到体重的2%,已经不利于健康。
如果在高温环境里,比如夏季的室外,出汗多,但没有进行剧烈运动时,每日饮水量可增加至2500ml左右;若需要进行体力劳动或剧烈活动者,至少每小时饮用500-1000ml水。
2、饮用水种类繁多,矿泉水、纯净水、蒸馏水、苏打水、白开水,如何选择?
喝水的主要目的是补水,所以,从这一点来看,以上所有水都没有区别,可任意选择。上面这些水叫法不同,主要是因为制造工艺区别,所含微量元素有差别,可依据经济预算自由选择。
3、隔夜水、千沸水能喝么?会影响身体健康么?
隔夜水能喝!家里烧的千沸水也能喝!
烧开后的水,如果盖子盖好放置,室温下即使放3天也能喝。有研究显示,室温下放置3天的烧开的水,压硝酸盐含量仍在国家安全标准(1mg/L)以内,不会致癌。
同样地,自来水反复烧8次,亚硝酸盐含量也只有过安全标准的1/300左右,按照每天饮用2L水来计算,并不会达到中毒剂量(0.2g)。
4、富氧水、富氢水等保健水真有保健作用么?
当然没有!这些广告没有任何科学依据,千万不要信以为真!
5、水喝多了真的会“水中毒”么?
“水中毒”又称低钠血症,当摄入的水远远超过身体排出量时,多余的水分将滞留在体内,导致血浆被稀释,从而使得血浆中的钠离子的浓度降低,导致“水中毒”的出现,轻者回出现乏力、头晕、腹胀、头痛、恶心、呕吐等症状,严重者可能会出现脑水肿、癫痫发作、意识模糊、昏迷甚至死亡。
若是出现“水中毒”的轻微症状者,可适当饮用少量淡盐水200ml左右,并尽快排尿;如果出现神志改变,需要立即就医治疗。
6、发热时改如何饮水呢?
发热时,饮水量较正常人适当增加,但不超过3000ml/日,避免发生“水中毒”。
7、电解质水能补充电解质么?
电解质水为运动功能饮料,主要用于夏季、运动之后出汗、电解质缺乏,但并不适合心脏、肝肾功能异常以及电解质紊乱(高钠、高钾、高氯血症)的患者。
8、便秘患者怎么喝水?
便秘形成的原因一般是由于体内宿便水分被重吸收,和(或)肠道蠕动排泄能力减退,所以首要的是要查明病因,同时做到日常多饮水。
这里的多饮水是需要大口大口得饮水,吞咽动作加快些,这样水才能尽快到达结肠、刺激肠蠕动,以促进排便;相反,小口小口得喝水水流速度慢,利于产生小便。
9、不喝水能减肥么?肥胖者如何饮水?
当然不能!体内很多化学反应都依赖于水作为介质,没有喝足够的水不利于体内的脂肪代谢,长期结果必然导致体重的增加。
机体的消化以及内分泌功能平衡都需要水,所以,我们可以在餐后半小时以后,适量喝水,加强机体消化功能,帮助维持身材;餐前也可以适量喝水增加饱腹感以减少进食;另外,足量饮水后,机体更偏爱吸收蛋白质,而不是令人发胖的碳水化合物,导致机体对事物的渴望也随之改变。
10、色斑怎么喝水?清晨一杯蜂蜜水或者淡盐水更利于养颜么?
色斑的生成是由于体内色素的沉积,尤其是一夜睡眠过后,机体的垃圾急需得到有效的排泄,所以清晨一本白水是最好的排毒妙方。
有人会问,清晨一杯蜂蜜水或者淡盐水是不是更利于养颜呢?
其实并不然。蜂蜜水建议饭前1-1.5小时或餐后2-3小时饮用,尽量用40-60℃温开水冲泡,可以帮助消除积食、改善便秘;而清晨饮用淡盐水会加剧机体缺水的状态,更是不推荐。
所以清晨的一杯白水才是健康利器!
11、喝冰水真的伤胃么?什么时候不适宜喝冰水?“大姨妈”期间可以喝冰水么?
事实上,胃部不适并不能只怪冰水,冰水通过口腔、食管,再到胃部时已经没有凉了,尤其是在口腔停留时间比较长(如慢慢吃冰淇淋或喝冰水量少),更不会对肠胃有损伤。因为人体内有一套严密的体温调节机制,胃内温度的变化一般会控制在0.3℃以内;若一次饮用大量冰水,身体可能会打颤,这就是机体通过肌肉颤动产热来帮助恢复胃内温度。
喝冰水不舒服多是由于有些人对冷的反应和耐受不同,故而平滑肌对温度更敏感而发生了胃肠道的痉挛;当然,也可能是由于所喝的水不干净所致。
“大姨妈”期间可以喝冰水么?其实,目前尚没有科学依据提示冰冷食物与痛经之间有直接关系。痛经是由于前列腺素分泌过多引起子宫平滑肌和小血管收缩,但食用冰冷食物后并不会增加前列腺素的分泌。所以,“大姨妈”期间是否能喝冰水取决于个人情况。 那么,哪些人群不适宜喝冰水呢?有以下几种:本身胃肠道功能不好的人群(如老人、孕妇、儿童),大量运动后的人群,清晨起床及夜间醒来不易喝冰水。
12、结石患者如何饮水呢?多饮水可以促进排石么?
想要预防肾结石,建议定时、定量饮水。通常情况下,人体溶解机体排泄的盐及矿物质而不引起过饱和状态,24小时尿量需2000ml左右,其实和正常成人饮水量区别不大;当人体消耗增加,比如出汗、腹泻等饮水量则需要增加,以保证尿量达标。
那么尿量达标的标准是什么呢?——最简单快捷的方式就是观察小便颜色。当尿液为几乎看不出明显颜色的淡黄色时,说明饮水量是合适的;反之,尿液变黄变深,则说明饮水量不够,需要增加饮水量。
这里另外提一句,弱碱性的水,如取自天然优质水源的矿泉水、苏打水等能碱化尿液,能在一定程度上抑制结石的生成,含有矿物质的水中的镁离子对于预防结石的生成有一定帮助。
13、慢性肾脏病患者如何调整饮水量?
慢性肾脏病患者每日水分摄取量需要严格限制,建议每天用固定容器装好一天所需的水量,口渴时,先小口含住水,含一会儿等口腔黏膜获得充分滋润,再慢慢吞下,一定要少量饮水,千万不要快速豪饮,以免增加肾脏的过滤和代谢负担。
此外,还可将凉开水制成冰块,放在口中慢慢融化,达到解渴的目的;亦或者用棉花棒沾湿嘴唇。
同时还需要特别注意,慢性肾脏病患者服药时,应尽量将需喝水的药物放在一起吃,以减少服药时的水分摄取量;注意要少吃腌制、添加味精等加工食物。
14、除少量多次、定时定量喝水外,还有什么时间段建议适当饮水呢?
清晨醒来后、睡前半小时、深夜醒来时。
清晨是人体血压生理性升高的时间段,此时血小板活性增加,且由于夜间水分通过皮肤、口鼻及排尿的流失,血液粘稠度增加,易形成血栓,所以清晨醒来后的一杯水尤其重要,尤其是出汗多的夏季。
睡前半小时及深夜醒来是适量饮水也是同样的道理,夜间睡眠时血流速度慢,建议适量饮水稀释血液,预防血栓形成。
15、哪些人群需要重点注意补充水分呢?
老年人由于对口渴的敏感度降低,所以饮食次数和量少,经常处于缺水的状态,容易便秘,并导致血压血压粘稠度高,对消化系统和心脑血管有影响;
儿童由于运动量大,且容易忘记饮水,到十分口渴时才大量饮水,这是不利于健康的,需要多次定时定量,且依据活动量和活动环境饮水;
婴儿新陈代谢旺盛,需求量大,建议六个月以后,一般添加了辅食后少量饮水,建议两餐之间适当喂水补充。
掌握以上15条饮水小技能,你也能成为健康的“饮水小达人”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