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8岁的王大爷患糖尿病多年,血糖控制虽算稳定,但家人始终没放松警惕——每天睡前帮他检查双脚,查看是否有红肿、水疱或细小破溃,定期用温水帮他洗脚、擦干脚趾缝,还会留意他穿鞋时是否有挤压不适。正是这份细致的家庭照护,让王大爷多次避开糖尿病足风险:去年冬天,家人发现他右脚小趾有轻微红肿,及时用温水清洁后涂抹润肤霜,避免了皮肤干裂;今年春天,又在他袜子里找到一粒硌脚的小石子,防止了足部受压破损。如今,王大爷的双脚依旧健康,无需担心因微小损伤引发严重感染。
对糖尿病患者来说,足部是最易“受伤”的部位。长期高血糖会损伤足部神经,导致感觉减退——即使被异物硌伤、烫伤,也可能毫无察觉;同时还会影响血管供血,让足部修复能力变差,一个小伤口就可能发展成难愈合的溃疡,甚至引发坏死。而家庭照护,正是填补“足部防护漏洞”的关键:家人能近距离观察患者足部变化,比患者自己更易发现早期异常;日常的清洁、保湿、鞋袜检查等护理,能减少足部受外界伤害的机会;一旦发现问题,还能及时提醒就医,避免小隐患拖成大麻烦。
很多糖尿病足悲剧,往往源于“忽视”:有的患者自己看不清足部情况,家人也没重视,等到出现明显破溃才就医,早已错过最佳干预时机。其实,家庭照护无需复杂操作,只需做到“日常三查”——查足部皮肤是否有红肿、破损,查脚趾缝是否潮湿、脱皮,查鞋袜是否平整、无异物;“护理三注意”——注意用37℃左右温水洗脚(避免烫伤),注意洗脚后擦干脚趾缝(防真菌感染),注意避免赤脚走路(防划伤)。
糖尿病足的预防,从来不是患者一个人的事。家人的细心照护,就像给患者的双脚套上“防护盾”,能有效降低风险。希望更多糖友家庭能像王大爷家一样,把足部护理融入日常,用细致守护,让糖尿病足远离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