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表肿瘤,顾名思义,就是生长在人体皮肤、皮下组织及其附属器官(如汗腺、皮脂腺、毛囊等)上的肿瘤。它们非常常见,绝大多数是良性的,但也有少数是恶性的(即皮肤癌)。
一、 首先,不要恐慌:绝大多数体表肿瘤是良性的
当发现身上长了不明原因的“疙瘩”、“包块”或“痣”时,很多人的第一反应是害怕。请记住一个关键点:绝大多数体表肿瘤(如脂肪瘤、皮脂腺囊肿、纤维瘤等)都是良性的,它们生长缓慢,不转移,对生命没有威胁,通常只需观察或简单切除即可。
常见的良性体表肿瘤
1. 色素痣(黑素细胞痣)
· 是什么:黑素细胞聚集形成的良性增生。
· 长什么样:形态多样,可为平坦的斑点(斑痣)或隆起的丘疹(皮内痣),颜色从棕色、黑色到肤色均可。
· 特点:绝大多数平安无事。需要关注其变化(详见后文ABCDE法则)。
2. 皮脂腺囊肿(粉瘤)
· 是什么:由于皮脂腺导管堵塞,皮脂堆积形成的囊肿。
· 长什么样:圆形、隆起的皮下肿物,通常与皮肤粘连,中央常有一个小黑点(堵塞的开口)。摸起来有弹性。
· 特点:通常无感,但如果继发感染,会变得红、肿、热、痛,甚至流脓。极少癌变。
3. 脂肪瘤
· 是什么:由成熟脂肪细胞组成的良性软组织肿瘤。
· 长什么样:位于皮下的软性包块,边界清晰,可以推动,摸起来像一团面团。
· 特点:生长缓慢,通常无痛,可单发或多发。不会癌变。
4. 纤维瘤
· 是什么:来源于纤维结缔组织的良性肿瘤。
· 长什么样:质地较硬、大小不一的皮下结节,可以推动。
· 特点:通常较小,生长慢,无痛。极少癌变。
5. 脂溢性角化病(老年疣)
· 是什么:非常常见的皮肤良性增生,与衰老和日晒有关,并非真正的“肿瘤”。
· 长什么样:通常为褐色、黑色或肤色的扁平或略隆起的斑块,表面粗糙,像一层蜡或油膏粘在皮肤上。
· 特点:不痛不痒,随时间可能增多、变大,但不会癌变。
6. 血管瘤
· 是什么:血管细胞增生形成的良性肿瘤。
· 长什么样:通常为红色、紫色的斑点或小疙瘩(如“草莓状血管瘤”)。
· 特点:许多先天性血管瘤可自行消退。
需要警惕的恶性体表肿瘤(皮肤癌)
恶性体表肿瘤虽然只占一小部分,但需要早期识别和处理。
1. 基底细胞癌
· 最常见的皮肤癌,恶性程度较低,极少转移。
· 长什么样:常表现为珍珠样光泽的隆起结节,表面可能有毛细血管扩张,或中央破溃形成经久不愈的溃疡(“鼠咬状溃疡”)。
· 特点:与长期日晒密切相关。生长缓慢,早期治愈率极高。
2. 鳞状细胞癌
· 第二常见的皮肤癌,恶性程度高于基底细胞癌,有一定转移风险。
· 长什么样:可能表现为红色硬结、表面粗糙的斑块,或菜花状的增生,容易破溃、出血。
· 特点:也与日晒有关,常发生在慢性皮肤损伤处(如旧疤痕、长期不愈的伤口)。
3. 恶性黑色素瘤
· 最危险的皮肤癌,虽然发病率不高,但恶性程度高,易转移。
· 长什么样:通常由痣恶变而来,形态不规则,颜色不均匀。
· 特点:早期发现和治疗是关键,晚期预后差。
四、 如何初步判断?——ABCDE法则
国际通用的用于鉴别普通痣和恶性黑色素瘤的简易方法如图:
五、 发现体表肿瘤,我该怎么办?
1. 不要自行处理:绝对不要用手去挤、抠、掐、或用针挑,尤其是面部“危险三角区”的肿物,可能导致感染扩散,甚至引发颅内感染。不恰当的刺激还可能促使良性病变恶变。
2. 及时就医:前往正规医院整形外科或皮肤科。
3. 专业诊断:医生会通过视诊、触诊,必要时结合皮肤镜(一种无创的放大检查设备)进行初步诊断。最终确诊的金标准是病理活检。
六、 治疗方法
· 观察随访:对于明确诊断的良性肿瘤,若无症状,可不予处理,定期观察即可(如有美观需求可咨询)。
· 手术切除:是最主要、最彻底的治疗方法,尤其对于恶性肿瘤。良性肿瘤切除后通常即可治愈。
· 激光、电灼、冷冻:适用于一些表浅、较小的良性病变(如小痣、老年斑等)。
· 其他治疗:对于恶性皮肤癌,根据情况还可能辅以放疗、化疗、免疫治疗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