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入秋无病三分虚”,随着夏季的湿热逐渐被秋季的干燥凉爽取代,我们的身体也需要一个适应过程。很多人会感到口干舌燥、咽喉干痒、咳嗽不止,这正是“秋燥”最典型的表现。咽喉作为呼吸道的“门户”,首当其冲受到干燥空气的侵袭。因此,在秋季做好咽喉保健,至关重要。
一、 为何秋季咽喉容易“出事”?
秋燥伤津:中医认为,秋气与肺相应,而“燥”为秋季的主气。燥邪容易耗伤人体的津液,导致肺阴受损。咽喉是肺的“门户”,自然会出现干、痒、痛等不适。
温差变大:秋季昼夜温差大,冷空气会刺激咽喉黏膜,使其血管收缩,局部免疫力下降,病毒细菌更容易乘虚而入。
空气湿度降低:秋季空气中的水分减少,湿度降低,我们呼吸时,干燥的空气会带走咽喉黏膜表面的水分,使其变得干燥、脆弱。
二、 核心护喉生活习惯:防大于治
1. 主动饮水,润喉无声
原则:不要等到口渴了才喝水。口渴是身体已经明显缺水的信号。
方法:采用“少量、多次、慢饮”的方式。全天保证1500-2000毫升的饮水量(约8杯水)。
选择:温开水是最好的选择。可以适当喝点蜂蜜水,蜂蜜有很好的润燥滑肠功效,对缓解秋燥引起的便秘也有好处。
2. 饮食调理,滋阴润肺
饮食是对抗秋燥最关键的一环。应遵循“减辛增酸,滋阴润肺”的原则。多吃这些“润物”:
果蔬类:梨、甘蔗、荸荠、银耳、百合、山药、白萝卜、莲藕。这些食物大多白色,中医认为白色入肺,有很好的生津润燥效果。
推荐食谱:
冰糖炖雪梨:梨润肺清热,生津止渴,与冰糖同炖,可增强润燥止咳功效。
银耳百合莲子羹:滋阴润肺,安神养心,是秋季平补的佳品。
白萝卜蜂蜜水:白萝卜能顺气化痰,蜂蜜润燥,对缓解秋咳有良效。
少吃这些“燥物”:
辛辣刺激:辣椒、花椒、生姜等,这些食物会助燥伤阴,加重咽喉不适。
油炸烧烤:这类食物热性大,易消耗体内津液。
过甜食物:甜腻之物易生痰,加重喉咙的黏腻感。
3. 保持湿度,营造小环境
使用加湿器:在卧室或办公室使用加湿器,将空气湿度维持在40%-60%之间,能有效缓解咽喉干燥。记得定期清洁加湿器,防止细菌滋生。
简易增湿法:在室内放一盆水,或经常用湿拖把拖地,也能增加空气湿度。
4. 注意保暖,保护脖颈
秋季风大,出门时最好戴上丝巾或穿高领衣物,保护好脖颈和天突穴(喉咙凹陷处),避免冷风直吹咽喉,可以有效预防咽喉炎的发生。
5. 良好作息,提升免疫
避免熬夜:保证充足的睡眠,是身体进行自我修复和提升免疫力的基础。熬夜最易耗伤阴液,导致虚火上炎,攻击咽喉。
适度运动:选择散步、慢跑、太极拳等温和的运动,增强体质,但避免在大风天气进行剧烈运动。
6. 科学用嗓,避免过度
避免长时间大声说话或喊叫。如果需要长时间用嗓,应注意中途休息,多喝温水滋润。尤其因说话职业的教师、销售等职业人群特别要注意。
三 需要警惕的信号
如果出现以下情况,建议及时就医,因为这可能不仅仅是秋燥,而是急性咽炎、扁桃体炎或其他疾病的信号:
u咽喉疼痛剧烈,影响吞咽。
u咳嗽带黄痰、绿痰或血丝。
u声音嘶哑持续超过一周。
u感觉喉咙有异物感,且长期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