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热射病与烧烫伤的双重威胁,守护夏日老年人健康
供稿:本站编辑 发布时间:2025-09-30 浏览量:22次

炎炎夏日,热射病的发病率不断攀升。作为一种严重的中暑类型,热射病不仅危及生命,还会引发一系列棘手的并发症,其中高温环境下的烧烫伤就尤为高发,且对中老年人伤害极大。近期,我科收治了多例因高温暴晒中暑导致烧烫伤的中老年患者:57岁的王先生因户外作业高温暴晒中暑,倒在滚烫水泥地上致多处烫伤;69岁的李先生因中午燃烧秸秆时中暑昏迷倒地,被火焰烧伤左上肢、臀部及双下肢。

作为烧伤专科医护人员,对于夏季高温环境下中老年人面临的中暑与烧烫伤双重健康风险,我们有责任加强大众对这类疾病的预防和治疗知识的普及。

一、热射病:夏季的隐形杀手

热射病是中暑最严重类型,属于医学急症,意味着身体体温调节系统崩溃,核心体温飙升(通常>40℃),伴中枢神经系统功能障碍(如意识模糊、抽搐、昏迷),严重者可出现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甚至死亡。

二、中老年人为何易中招?

老年人身体机能衰退,体温调节能力弱,对高温环境适应能力差。汗腺功能减退致散热减少,慢性疾病如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影响血液循环和代谢,降低高温耐受性。部分药物如利尿剂、抗胆碱能药物等也会影响体温调节和水分平衡。

三、热射病与烧烫伤的现场急救

立即脱离热源:迅速将患者转移至阴凉通风处或空调房间。

快速有效降温:用冷水擦拭或浸入冷水(除头部外),也可在腋窝、颈部等大血管处放置冰袋(注意保持呼吸通畅)。

处理烧烫伤:立即用流动冷水冲洗伤处至少30分钟(水温不宜过低,避免加重身体应激),不要随意涂抹药膏、酱油等;若烧烫伤处起水泡,不要挑破,可用干净纱布轻轻覆盖保护。

紧急呼救:降温同时拨打120,清晰说明地点、患者意识状态及体温。

保持呼吸道通畅:若患者呕吐,将头偏向一侧,清理口鼻分泌物防窒息。

谨慎补液:意识清醒者可少量多次喝淡盐水或运动饮料;意识不清者禁止喂水,等待救援。

四、热射病合并烧烫伤:中老年人的“双重打击”

热射病与烧烫伤同时发生时,伤害相互叠加。热射病的高热、器官紊乱,叠加烧烫伤的体液丢失、炎症反应,易引发休克、感染。热射病的脱水、循环障碍影响烧烫伤创面血液供应,若患者有糖尿病等基础病,创面更易感染、愈合延迟。

五、专科治疗:先稳全身,再治局部

热射病引发烧烫伤,需烧伤专科与急诊协作下共同治疗:

优先控制热射病:通过冰毯、血管内降温将核心体温降至38.5℃以下,静脉补液纠正脱水,出现器官衰竭时及时启动血液净化。

分期处理烧烫伤创面:急性期用无菌纱布保护创面防感染;全身稳定后,浅度烧烫伤通过换药愈合,深度烧烫伤在营养支持下植皮或修复。如前述患者王先生和李先生,在完成首次植皮手术治疗后,仍需密切监测身体状况,防止感染和其他并发症。

同步管理基础疾病:避免治疗与基础疾病冲突。

六、核心预防建议(80%病例可预防)

1. 中老年人“3不做”:正午高温不外出;身体不适不硬撑;不擅自停用慢性病药(需咨询医生调整)。

2. 户外工作者“3个备”:备含盐饮用水(主动规律喝,别等渴了再喝);备遮阳帽等隔热装备;备“身体预警”意识(出现“不出汗、心慌”等信号立即休息)。

3. 家人“2个查”:查天气预报(高温预警时提醒少外出);查老人状态(观察脱水、精神萎靡等信号)。

预防核心:躲高温、勤喝水、穿得凉、多留心。

热射病与烧烫伤的双重威胁,针对的是中老年人的“生理短板”。但只要做好预防、及时脱离危险、科学急救并接受专科治疗,多数患者可避免重症。夏季护老,防“热”、防“烫”,更要防“硬撑”。(文:肖杜娟;图片来源于网络)

 

参考文献:

[1]宋景春,宋青,张伟,等.中国热射病诊断与治疗指南(2025版)[J].解放军医学杂志,2025,50(04):367-386.

[2]王涛,赵悦,王猛,等.热射病院前急救专家共识(2024版)[J].解放军医学杂志,2025,50(03):245-253.

[3]中国老年医学学会烧创伤分会. 老年难愈性创面系统评估与治疗的专家共识(2025版)[J]. 中华烧伤与创面修复杂志,2025,41(5):401-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