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好奇小手:儿童电击伤的全面预防与急救指南
供稿:本站编辑 发布时间:2025-10-24 浏览量:43次

儿童天性好奇,喜欢用小手探索世界,但家中无处不在的电源、电器却可能成为潜在的危险源。电击伤对儿童伤害极大,后果可能非常严重。作为家长和看护人,我们必须了解如何预防、如何急救。

一、 电击伤为何对儿童格外危险?

1.生理特点:儿童皮肤更薄、更湿润,电阻更小,同样的电压下,通过身体的电流更强,造成的伤害更大。

2.伤害范围深:电击伤往往是“口小底大”,表面看可能只是一个灼伤小口,但深部的肌肉、血管、神经可能已严重受损,甚至导致脏器功能衰竭。

3.易引发二次伤害:触电时肌肉会剧烈痉挛,孩子可能被“吸附”在电源上无法挣脱,或因突然的抽搐而从高处坠落,造成骨折、颅脑损伤等复合伤。

4.后果严重:强电流可瞬间导致心脏骤停、呼吸麻痹,危及生命。

二、 首要任务:预防远胜于治疗

打造一个安全的家居环境是避免悲剧发生的根本。

1.物理隔离是关键:

· 使用安全插座护盖:在所有未使用的电源插孔上安装合格的、儿童不易取下的安全护盖。

· 收纳电线:将电器电线收纳整齐,使用线盒或绑带固定,避免孩子拉扯、啃咬。

· 选择安全电器:优先选择带有儿童安全门、自动断电等安全功能的插排和电器。

2. 加强安全教育与看护:

· 日常教育:用孩子能理解的语言(如“电老虎会咬人”)告诉他们电的危险,告诫他们不要用湿手触碰电器,不要将任何物品(尤其是金属物如钥匙、铁丝)插入插孔。

· 贴身看护:切勿让婴幼儿独自在有电器使用的房间玩耍,尤其是在厨房和卫生间。

· 环境排查:定期检查家中电器线路是否老化、插头是否松动,及时更换。

3. 注意户外高危场所:告诫孩子远离变电站、配电箱、断落的电线,雷雨天气不要在空旷地停留或在大树下避雨。

三、 万一发生,如何科学急救?

牢记“看、叫、断、救”四字诀,保持冷静,行动迅速且方法正确是挽救生命的关键。

1. 看(评估环境):首先用眼睛观察,切勿直接用手去拉触电的孩子! 否则自己也会成为电路的一部分一同触电。

2. 叫(呼救):立即大声呼救,让周围的人知道发生险情,并让人第一时间去关闭总电源。

3. 断(切断电源):这是最安全、最有效的方法。最佳选择:迅速找到电源总开关并立即关闭。次要选择:若找不到总开关或距离太远,可站在干燥的绝缘体上(如干燥的木板、厚书本、橡胶垫),用干燥的木棍、塑料椅、扫帚柄等不导电物体将孩子与电源分开。

4. 救(脱离后救治):将孩子转移到安全地带后,立即检查其意识和呼吸。如果孩子神志清醒:检查身体有无明显灼伤,并保持体温,等待救援或送往医院。如果孩子无反应、无呼吸或仅有濒死喘息:立即开始心肺复苏(CPR)! 并让周围的人帮忙拨打120急救电话。对于儿童,按压与人工呼吸的比例为30:2(按压30次,进行2次人工呼吸),持续进行直至专业医护人员到来。

四、 后续处理与就医原则

1.必须就医:任何程度的电击伤都必须送往医院进行全面检查!即使孩子看起来没事,也可能存在延迟性的内脏损伤或心律异常。

2.局部灼伤处理:不要自行在伤口上涂抹牙膏、酱油、药膏等任何东西,以免造成感染或影响医生判断。可用无菌纱布或干净的布料轻轻覆盖伤口,避免污染。

3.配合检查:告知医生详细的事发经过,配合进行心电图、心肌酶谱等检查,评估心脏等内脏器官是否受损。

五、总结

儿童电击伤是一场与时间的赛跑,但更是一场可以通过严密预防而避免的意外。请记住:

· 预防是基石:做好家居安全防护,加强看护和教育。

· 急救是关键:牢记 “看、叫、断、救” ,绝不徒手施救。

· 就医是必需:无论伤势轻重,立即送医检查。

让我们共同努力,为孩子构筑一道坚实的安全防线,让他们的好奇心在安全的环境中自由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