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医院概况
    • 医院简介
    • 医院文化
    • 医院荣誉
    • 历史沿革
    • 党建行风
    • 院务公开
  • 新闻公告
    • 三医新闻
    • 通知公告
    • 媒体聚焦
    • 三医融媒
  • 患者服务
    • 预约挂号
    • 就医指南
    • 专家介绍
    • 门诊安排
    • 门诊优惠服务
    • 专病门诊
    • 特色医疗
    • 护理天地
  • 科室导航
    • 首义院区
    • 光谷院区
  • 科研教学
    • 科学研究
    • 教学动态
    • 住院医师
      规范化培训
    • 进修管理
    • 医学伦理委员会
    • 药物/器械临床试验机构
  • 人才招聘
    • 招聘公告
    • 简历投递
  • 联系我们
  • 首页
  • 医院概况
    • 医院简介
    • 医院文化
    • 医院荣誉
    • 历史沿革
    • 党建行风
    • 院务公开
  • 新闻公告
    • 三医新闻
    • 通知公告
    • 媒体聚焦
    • 三医融媒
  • 患者服务
    • 预约挂号
    • 就医指南
    • 专家介绍
    • 门诊安排
    • 门诊优惠服务
    • 专病门诊
    • 特色医疗
    • 护理天地
  • 科室导航
    • 首义院区
    • 光谷院区
  • 科研教学
    • 科学研究
    • 教学动态
    •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
    • 进修管理
    • 医学伦理委员会
    • 药物/器械临床试验机构
  • 人才招聘
    • 招聘公告
    • 简历投递
  • 联系我们
手术麻醉科健康科普
首页 > 科室导航 > 三医院 > 手术科室 > 手术麻醉科 > 健康科普
返回上一级
  • 14
    2018/06
    生孩子究竟有多疼?追求美好生活,从无痛分娩开始
    有人说,孩子的生日,也是母亲的受难日。生产,就必须要“受难”吗?近期,中华医学会麻醉学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国产科麻醉学组组长姚尚龙做客人民健康大讲堂栏目,就“无痛分娩这么受欢迎,但为什么推广难?”这一话题和网友进行了探讨分享。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方法可以减轻准妈妈们在分娩过程中的疼痛。 临床上最常用的方法就是麻醉医生做的椎管内分娩镇痛方法,把麻醉药物的浓度降低到最低,减轻分娩过程中的疼痛,给产妇安全增加了一个保护伞,同时也不影响产程进展,可以自然分娩。除此之外,还包括其他的心理安慰,比如针刺、水中分娩等一些辅助镇痛的方法。 生孩子究竟有多疼?姚尚龙表示,“如果把疼痛按级别分成零至十级,分娩疼痛的级别是所有疼痛级别中最高的十级疼痛。此外,产妇的疼痛持续时间长,有些可能会持续十个小时以上。最后,这种疼痛是不断地加剧。这对于产妇来说,是一个严峻的考验。” 面对我国推广无痛分娩困难的现状,姚尚龙认为不是技术因素,是以下四大因素,限制了分娩镇痛在中国的发展。 第一,产妇、产妇家属和医务人员对分娩镇痛的认知度不是很清楚,不用积极的态度来接受它。 第二,做分娩镇痛主力军是麻醉大夫,但我国目前麻醉医生短缺的现象严重,加上分娩镇痛,一个麻醉医生要守六个小时甚至十个小时以上,耗费太多精力,导致他们的参与度和热情不够,这样也是极大地影响了分娩镇痛的开展。 第三,产科医生对这一方面的知识和配合度还欠缺。要把这个项目做好,就需要产科大夫的大力支持,需要靠产科医生推荐、建议产妇来做这方面的工作。 第四,分娩镇痛没有明确的收费标准。医生守在产妇身边做镇痛,并保障产妇安全,通常需要几个小时,如果收费标准过低,医生的劳务价值就得不到充分体现。 追求美好生活,从无痛分娩开始。姚尚龙建议从以下几方面推进分娩镇痛。 首先,通过媒体宣传让公众了解分娩镇痛的安全性和益处,公众一旦有了正确认识,就会有市场需求。 第二,政策层面要求,将无痛分娩作为必须业务来开展,推广舒适化医疗,无痛病房、无痛分娩、无痛胃肠镜,已经成为无痛医院建设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第三,合理调整分娩镇痛的收费标准,使医务人员感觉到物有所值。 第四,建立一个以分娩镇痛为主体的多学科会诊(MDT)团队,这个MDT包括产房布置、产科医生、麻醉医生、医院管理者,这对推进分娩镇痛有很大的帮助。
  • 11
    2018/05
    舒适化医疗新时代-无痛胃肠镜
     一直以来做普通胃肠镜时,当医生拿着长长的检查镜出现在患者眼前时,绝大多数患者心里充满了恐惧、焦虑,而操作时的恶心呕吐更是一种糟糕的体验,大多数的患者经历过一次后就不愿再次接受检查,因此往往会错过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的的最佳时机。  那有什么方法可以把胃肠镜检查变得更为舒适呢?答案就是麻醉医生开展的无痛胃肠镜技术。这是一种安全、舒适的无痛技术。胃肠镜检查前,麻醉医生给患者推注合适剂量的短效镇痛镇静药物,使患者迅速进入睡眠状态,在睡梦中完成检查,检查结束后立刻苏醒,毫无痛苦。全过程麻醉医生都会监护患者,守护患者安全。  注意事项:检查前需要完成必要的检验检查项目,比如血常规、血液生化、乙肝检查、心电图等。检查前需要禁食禁水6-8小时。合并有基础疾病(心肺脑血管疾病、呼吸系统疾病、糖尿病等)需要由麻醉医生进行详细评估,评估无禁忌症后方可进行检查。检查结束后,患者可能仍感觉有头晕、乏力、平衡感差,需要在家属陪伴下休息,检查后是否可以进食进水医生会详细交代,检查结束当天禁止驾驶机动车,高空操作,机械操作等。
  • 12
    2018/04
    走近你所不了解的麻醉医生!
    1.麻醉医生是做什么的?      麻醉医生在手术中的位置非常重要,除了在手术开始前为病人作麻醉前评估及施行麻醉外,在外科医师进行手术的同时,还必须负责处理病人因为接受麻醉及手术而引起的生理反应,维持病人在麻醉状态中的基本生命功能,像心跳、呼吸、血液循环及氧气输送等重要功能的维持;另外,还必须注意病人的麻醉深度是否适中、预防及紧急处理麻醉中可能出现的异常,以免发生并发症及严重的后遗症。手术结束,病人安全地完全脱离麻醉状态,麻醉医师还会根据病情对病人进行数次的回访观察,对需要的病人进行术后镇痛,让患者无疼,舒适,安全地恢复.     麻醉医生具有在危急时抢救病人生命的能力,他们不但是手术室的重要人物,也是紧急救护及许多重症病房、加护病房的加护照顾及急救主力。另一方面,由于麻醉医生十分清楚人体的神经系统的运作模式,因此,也是处理各种疼痛的个中高手。从产痛、手术产生的急性疼痛,到身体各项慢性疼痛,从幕后功臣到幕前治疗,麻醉医生这个止痛专家的角色,真可以说是"一路走来,始终如一"。     "好的手术功劳一半该归麻醉医生",正是因为有了麻醉医生的保驾护航,外科手术在近一个世纪以来才得以突飞猛进地发展,外科医生才得以在手术台上从容不迫地进行各种操作,病人才得以平稳度过手术最危险的阶段;正是因为麻醉医生对镇痛工作的积极参与,无疼人流,介入,无疼胃镜等操作检查才得以广泛开展,无数病人在诊疗过程中的巨大痛苦才得以缓解。  2.怎样配合麻醉和手术?   麻醉与手术能否顺利进行,除了医务人员的技术水平和认真负责的工作精神外,您配合也十分重要,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配合。   1、要树立信心,相信医生,全身放松,消除紧张情绪。过份紧张,睡眠不好,可使手术当天血压波动,进而影响手术进程。   2、要严格按照医生的嘱咐进行准备,对医生要讲老实话。尤其是全身麻醉手术前,是否吃了东西,是否发热,女性是否月经来潮,都应先告诉医生,让医生考虑是否暂停手术,以免术后增加痛苦。    3、进手术室前,要排空大小便,戴有活动假牙的病人,要取下假牙,以防麻醉插管时脱落,误入食管或呼吸道。有贵重物品,在进手术室前,交给病房护士长或亲属保管,不要带到手术室去;进入手术室时,要按规定更换鞋子,戴上手术帽。   4、不同的手术,不同的麻醉,所采取的体位不同。腰麻和硬脊膜外麻醉,是采取坐位或侧卧位进行操作的,手术时的体位应充分暴露手术区域,方便手术者操作。当医生和护士为您摆好体位后,不能随意移动或改变,如有不适或疼痛,可告诉医生。乱动会影响手术操作。    5、有的手术要插导尿管或胃管,这些导管都会给您带来一些不适或痛苦,但要忍受,千万不能随意将导管拔出。     6、非全身麻醉手术,病人在手术台上处于清醒状态,应安静闭目接受手术,不要随意和医护人员谈话,更不要胡乱猜疑医护人员的某些话,以免引起误会或枉背包袱。 3.麻醉方法主要有哪些?   主要有三种麻醉方法:   1.全身麻醉   2.区域阻滞麻醉   3.局部麻醉   每一种都有很多形式和用途。 4.病人可以要求采用何种麻醉吗?   可以,一些手术可以采用多种麻醉方法,麻醉医生在了解情况之后,将会告知采取何种麻醉方法,如何麻醉、对你有何影响,如果你对某种麻醉有自己的看法,可以和医生讨论,虽然医生的看法是专业性的,他还是会考虑病人的意见,以便制定有效的计划。 5.全身麻醉到底怎么回事?   全麻分三个过程,分诱导、维持、恢复阶段。麻醉前先建立静脉通路,相应监测仪的连接。作出麻醉前生命体征的评价。   诱导期   麻醉诱导的目的是使病人从清醒的状态转变为麻醉状态的过程。通常使用静脉全麻药,镇痛药、肌松药等,病人在几分钟之内发生如下变化:由意识清醒状态到意识消失;呼吸16-20次/分到呼吸停止,此过程需要气管插管(使用一种气管导管插入肺内,用呼吸机代替病人的呼吸);痛觉存在到消失等。这期间病人生命功能发生较大变化,需严密监测,随时准备处理发生的情况。   维持期   诱导期过后,外科医生准备手术,诱导期麻醉药只能维持较短的时间,在手术中要不断应用麻醉药物以维持一定的麻醉深度。通常有静脉全麻药、吸入全麻药等,并根据麻醉深度和药物对病人的影响调整用药。在维持期进行监测,随时观察手术操作对病人生命的影响,必要时进行治疗,以确保病人的生命安全。   恢复期   当手术结束后,病人进入恢复期。麻醉药物将被停止使用,一些药物将被用来逆转麻醉药物的作用。在麻醉恢复室你的意识将逐渐恢复,病人的生命症状仍被持续监护,一些药物用来减少你的不适,当病人的呼吸功能恢复较好时拔除气管导管。病人感受到疼痛时,进行术后疼痛治疗。整个过程由麻醉医生、护士来管理,病人意识恢复后,对手术过程并不知晓。 6.麻醉医生为什么要问许多问题?   因为手术和麻醉将很大程度上影响人体,所以麻醉医生要尽可能多的了解他的病人。   麻醉医生除在手术中使你解除疼痛、舒适外,对重要生命功能的维持负绝大部分的责任,所以了解病人的医疗状况是非常重要的,其中包括以往疾病史、近期用药、过敏史、以往麻醉史等。   麻醉医生必须非常熟悉你的健康情况,以便在手术过程中提供最好的麻醉治疗。   对病案情的详尽了解将帮助医生对发生的情况作出快速、准确的判断和治疗。   有一些病人在接受手术时伴有其他疾病如糖尿病、哮喘、气管炎、心脏病其他疾病。   在麻醉医生术前访视病人时,你应告知医生你的以往病史,使麻醉医生有所准备,对一些疾病在麻醉过程中进行治疗,以免影响到生命安全。 7.为什么病人在手术前不应进饮食?   禁食在大多数麻醉病人是非常重要的,使呕吐、误吸的几率大大降低。因为一些麻醉药物减弱人体正常的保护性反射。例如,肺对外来物体有保护性反射,如胃内的食物,防止它们进入肺内。但是,麻醉以后,这些反射消失了。而胃酸对肺的刺激非常大,常引发吸入性肺炎, 可导致呼吸衰竭,影响生命。所以为了你的安全,应遵循医生的嘱咐,术前应禁食。 8.麻醉医师如何保证病人安全?    血压计、血氧仪、呼吸监测仪、血气监测仪、平均动脉压、中心静脉压、肌松监测仪、温度、心电、SWANGANZ导管等仪器常被用于麻醉中的监测,分分秒秒地提供病人的变化信息,医生可以更有效地评价病人的情况,进行治疗。监护仪——麻醉医生的有利武器。 9.为什么要签麻醉同意书?   由于个体差异及合并疾病的不同,每个人对麻醉的耐受和反应都不一样,麻醉过程中可能会出现意外和并发症。任何麻醉都伴随着一定的风险,作为患者及家人,有必要也有权利充分了解麻醉存在的风险,这就是为什么手术患者都要进行麻醉前谈话并签字的原因。 10.为什么麻醉了还有感觉?   麻醉后,很多病友都会问麻醉医生这一问题。   其实除了全身麻醉,多数麻醉方法本身并不会影响意识,患者保持清醒,神经阻滞区域(已被麻醉部位)也并非没有了所有的感觉,触觉、压力及本体感觉等仍然存在,只是温度觉、痛觉等已消失。   由于进入手术室后大多数患者都会有不同程度的紧张,麻醉医生一般会给予适当药物使患者镇静入睡,因此大家根本不需要担心。 11.为什么术后要进麻醉恢复室?   手术与麻醉都会在一定程度上扰乱人体的正常生理,特别是对那些术前一般情况较差、经受了全身麻醉或大型手术的患者。术后患者如存在麻醉未醒、呼吸循环功能不稳定等需要持续监护的情况,将被送入麻醉恢复室。   麻醉恢复室内配备有专职医务人员及齐全的设备,能实施及时有效的监测及抢救,使患者顺利度过术后、麻醉后的不稳定时期,进一步保障患者的安全。 12.术后镇痛会影响伤口愈合吗?   术后,麻醉医师会根据患者不同的情况采用不同的镇痛方式,这些镇痛方法均不会增加伤口的感染率及影响切口边缘组织的生长。有效的镇痛还可以改善睡眠、增强术后免疫功能、利于患者咳嗽排痰、提前下床活动等,从而加快术后康复,有效减少了肺部感染、下肢静脉栓塞等术后并发症。 13.为什么会术后寒战?   术后寒战是指手术后出现不能自主的肌肉收缩抽动,其具体原因尚不清楚,局麻药、吸入性麻醉气体、长时间手术、术中大量输血输液及术野暴露等都会使寒战的发生率增高。   保暖、吸氧都能使寒战得到缓解,必要时医生会给予一定的药物治疗。 14.术后躁动怎么办?   由于药物的残余作用,全麻术后的 患者可能出现情感波动、躁动不安,这时家属应该配合医务人员做好患者的固定工作,以防跌落或碰伤,同时尽量安抚患者,注意观察异常情况,并陪伴患者直到完全清醒。 15.全身麻醉会对智力有影响吗?    现代麻醉采用的全身麻醉药均为对人体影响极小、作用可逆的药物,手术后可经人体代谢完全排出,每年世界范围内有数百万人次使用全身麻醉进行手术,实践证明,在专业人士的正确使用下,全身麻醉药不会对智力有任何的影响。 16.喝酒影响麻醉吗?   这是麻醉医师做麻醉前访视时,常常听到杯中之友的疑问。   到底酒精与麻醉之间有甚么影响?诚如一般大众所想,长期酗酒者在接受麻醉过程的确须要比一般人更大的剂量,不过这也不完全是不变的法则,对于麻醉医师而言,手术之中剂量的变动可以随时依病人的情况做调整。  17.老年患者麻醉风险更大吗?    是的!与年轻病患相异之处,年老患者常并有糖尿病、高血压、心血管疾病、脑血管病变等全身性疾病。这些高危险因素增加手术及麻醉的困难度,有时手术成功,但最终病人还是因其它因素死亡。   所以麻醉前的评估要审慎,以生命安全为第一,除非须紧急手术才得以救命,否则宁愿暂缓手术。因其生理及体能状况较差选择适当的麻醉方式,术中各项心血管、肺呼吸、肾脏功能的监视,术后的照护及止痛,体温的维持则更重要。   术后发生并发症如呼吸衰竭、心肌缺氧、心绞痛、心肌梗塞、中风等。甚至比术前及术中来的高。   麻醉药物也因老年人病患的组织器官衰老而代谢减缓。故要注意剂量的减少及药物的延缓作用。 18.麻醉前为什么要禁食?   患者可能会问,我上半身麻醉也需要禁食吗?是的,不论你上全身或半身麻醉都需要禁食。   那为什么要禁食呢?因为在麻醉当中意识的丧失或意识不清时,都可能因病人发生呕吐而把呕吐物吸入肺中引起吸入性肺炎。而吸入性肺炎是一种可能危及生命的麻醉合并症。为了减少这种合并症,麻醉前的禁食是必须的。   半身麻醉的病人不是意识清醒吗?原则上是的,但在手术当中可能因为手术的需要或因半身麻醉的止痛程度或麻醉高度不够等等原因,而改上全身麻醉。为了避免前述情形发生时,因为改上全身麻醉而额外增加病人的危险性,所以即使半身麻醉的病人也同样要求禁食。 19.需要禁食多久的时间呢?   传统的方式就是从手术当日的午夜起,停止进食一切的固体或流体食物。但是这并没有考虑到固体食物和清澈液体在胃内排空速率的不同。同时若是病人手术延迟到下午时分,很可能因饥饿难耐及口干舌燥而显得焦躁不安,而一些小孩或是年轻女性还可能发生低血糖的情形。所以目前已改成比较人性且合乎安全的方法。一般说来原则上成人或小孩应在麻醉前6-8小时,停止固体食物,包括牛奶或有果粒的果汁。而距离麻醉两个小时之前,则可喝一些清澈的液体如白开水或不含果粒或果渣的果汁,这样做不但可减少病人的不适,同时因为像白开水之类的饮料,在胃内停留的时间很短,并不会因此增加病人发生呕吐而引起吸入性肺炎的危险。而只哺育牛乳或母乳的婴儿则应禁食4-6小时,但同样在两小时前可喂予一些开水或糖水,这样可减少婴儿的哭闹。 20.平时服用的药物需要停止吗?   一般说来,除了心血管的药物如抗高血压药之外,其余在禁食期间都停止服用。当然服用时可以配白开水吞服。另外糖尿病的病人尤须注意,禁食期间不要服用降血糖的药物或施打胰岛素,以免在禁食期间或麻醉当中发生低血糖的情况。   诚实且清楚的告诉你的麻醉医师你的病史及服药的纪录,同时在手术麻醉前遵守禁食的规定,那你就能很愉快且安全的渡过这次的手术而恢复原来的健康。
  • 12
    2018/04
    无痛术简介
     无痛术是指在一些有创检查、治疗或手术时使用短时静脉麻醉使病人无痛的技术。一般是指无痛人流术和无痛胃、肠镜检查术。其它一些检查和治疗(比如关节复位),如有必要,也可以使用无痛术。     传统的人流手术,是在病人完全清醒的情况下进行的,没有任何麻醉,病人痛苦,恐惧,无助,甚至留下永久的心灵创伤。     传统的胃镜和肠镜检查,也是在病人完全清醒的状态下进行的。一条拇指般粗的光纤从口腔进入胃部、一条近两米长的管子从肛门进入肠道。其中的痛苦和恐惧可想而知。     庆幸的是:随着麻醉学的飞速发展,所有这些问题都有了一个很好的解决方法—无痛术。方法是使用短效静脉麻醉药物对病人实施静脉复合麻醉,特点一是起效快:药物注射后约20秒钟,病人即进入麻醉状态。二是维持时间短:注射一个有效剂量可维持5-10分钟的麻醉(当然,如果手术时间较长,还可以追加一个或数个维持剂量,直到手术完成为止)。三是苏醒及时:手术结束5-10分钟,病人即可完全清醒。四是安全性高,无痛术使用的是高效静脉麻醉药物,而且是在麻醉医生的全程监护下进行的,具有很高的安全性。五是副作用少,术后恶心、呕吐的发生率极低,苏醒后除短时间内有头晕外,很少有其它不适感。     无痛术是一种静脉全身麻醉,全身麻醉的风险和并发症无痛术也可能发生,只不过发生率极低罢了。患者有知情同意权,麻醉科医生术前会让患者签定知情同意书。     无痛术要求空腹进行,术前6小时不要进食,2小时不要喝水。如果你6小时内进了食,要向医生如实说明,否则术中胃内容物返流误吸进呼吸道会发生危险。手术后两小时方可进食。     无痛术对身体健康的人安全性是很高的。有心血管并发症如高血压、冠心病、心律失常的病人经过术前评估和准备也可施行无痛术。另外,全身麻醉药物也有过敏反应,绝大部分表现为轻微的皮肤红斑,手术后很快消褪。如果您对其它药物有高敏反应,一定要向医生说明。因为您对麻醉药物也可能会有高敏反应。     无痛术后,病人短时间内可能会有头晕、定向力差等症状。建议您一定要在家人或朋友的陪伴下到医院,手术当天不要开车或骑自行车,最好卧床休息。     无痛术是应病人需求而产生的。让病人安全,舒适地接受检查和手术,是真正人性化的技术。
  • 19
    2018/03
    术后认知功能障碍是麻醉不当引起的吗?
        在临床工作中,许多患者手术后发生认知功能障碍,手术医师第一时间请麻醉医师会诊看是否与麻醉有关,因而患者及家属常常认为是麻醉因素造成,对术中麻醉质量产生质疑。其实认知功能障碍是手术麻醉后一种常见的并发症,老年人更易发生,有资料显示发病率在10%—62%。     老年人手术后出现中枢神经系统并发症,表现为精神错乱、焦虑、人格的改变以及记忆受损,这种手术后人格、社交能力及认知能力变化称为手术后认知功能障碍,一般术后经治疗都能恢复。其发生与种种因素协同作用有关。如高龄、心脑血管疾患、长期服用某些药物、有脑梗史、感管缺陷、营养不良、心理因素等。促发因素包括:应激反应、手术创伤、术中出血或输血、低血压、术后低氧及术后疼痛等。   1、高龄。随着年龄的增加,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率显著增加,尤其在年龄大于70岁的老年人。这可能与老年病人血流动力学调控能力及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减退有关。   2、术前合并糖尿病和高血压的老年病人术后出现精神障碍的发生率显著增加。因为糖尿病和高血压容易并发脑血管病变,尤其是糖尿病存在代谢紊乱,在手术创伤应激或低血压的情况下易对大脑造成损害。   3、心脑血管病变。有心梗和脑中风史的老年病人术后精神障碍发生率显著增加。可能与病人术后脑血管自动调节功能受损以及容易引起梗塞有关。   4、长期服用某些药物。服用某些药物如催眠药苯二氮卓类和抗胆碱类药物,均增加老年人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率。另外,长期服用三环类抗抑郁药、抗癫痫药物、组织胺H2手提拮抗剂、地高辛、β受体阻滞药、皮质醇类抗炎药也是发生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危险性因素。   5、手术和麻醉。手术对术后精神障碍有显著影响,体外循环等大手术、书中低温等术后的老年人发生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率较高。各种大手术发生术后认知功能障碍可能与容易栓塞有关。麻醉药物对中枢神经系统产生影响也参与了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病过程。   6、精神因素和环境。围术期精神过度紧张和焦虑可促使术后精神障碍发生,不良的术后环境可影响病人的睡眠质量,甚至造成病人的精神恐惧。     目前对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发展机理仍然不清楚,涉及到中枢神经系统、内分泌和免疫系统的紊乱。一般认为,术后认知功能障碍是在老年病人中枢神经系统退化的基础上,由多种因素造成中枢神经系统的进一步紊乱所引起的急性精神紊乱综合征。因此,术前积极的治疗老年患者原有的疾病,如糖尿病、高血压、心脑血管疾病,合理停用能导致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药物,以及消除患者围术期紧张情绪,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率。     手术麻醉也参与了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病过程,麻醉医师应合理选择麻醉药物,对于临床上明确可引起或加重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药物应禁用,尽量减少术中出血,维持循环功能稳定,在麻醉实施过程中排除一切不利因素。
  • 15
    2016/12
    麻醉小常识
      外科疾病多数需手术治疗,手术则离不开麻醉。麻醉方法总体上可分为全身麻醉和部位麻醉。全麻具有镇痛完全,意识丧失便于消除伤病员的恐惧和紧张情绪,肌肉松驰便于外科医生操作,麻醉后不良并发症少,发生意外便于紧急处理等优点。如果麻醉师具有一定的理论水平和临床经验,并具备相应的仪器设备,全麻是安全可靠并深受外科医生和伤病员欢迎的麻醉方法。所以在西方发达国家,全麻占所有麻醉方法中的90%以上。诸如开颅、开胸、心脏手术等特殊手术必须在全麻下才能更好地保障伤病员的安全。 全麻是目前最安全的麻醉方法,如果不出现意外情况的话是不会有并发症的,例如过敏或加重患者本身已存在的疾病等。医学上的任何治疗都可能存在副作用,麻醉的副作用都是暂时的,例如嗜睡、头晕、恶心、呕吐,但随着药物的代谢,身体机能的完全恢复,这些不适将很快会消除。 麻醉时间是根据手术大小,对患者身体的影响而定。当前的技术,从几分钟到二三十个小时都没有特别大的问题。但从麻醉医生的角度看,麻醉毕竟是对身体正常机能的一种干扰,在保证病人安全、舒适的情况下,麻醉结束的时间越早越好。
  • 29
    2016/05
    手术术前禁食小知识
      手术前要不要禁食,该如何禁食呢?手术麻醉前要禁食,而且是非常重要的:1.可以防止术中和术后呕吐引起误吸。如果进食时发生呕吐,误吸胃内容物可能发生呼吸道梗阻而窒息或出现吸入性肺炎;2.大多数胃肠道手术要求胃肠道保持空虚,避免术中污染手术野,术后胃肠膨胀或吻合口裂开;3.某些非消化道的疾病,手术操作时刺激腹膜和内脏或某些麻醉药物对消化系统的不良影响,术后可出现腹胀及呕吐。   那要禁食多久呢?禁食的时间:一般普通饮食在胃排空时间约4~6小时,为了安全起见,麻醉前禁食时间为8小时。如重症、创伤、疼痛、恐惧等因素均使胃排空时间延长,术前禁食的时间还应根据饮食种类不同来考虑。 而对于小儿,我国对于禁食禁饮的时间建议是:清饮料2小时,母乳4小时,配方奶6小时,牛奶6小时,固体食物8小时。万事防在先,“亡羊补牢,为时已晚”,由于我们面对的是人的生命,不同于其他的事情可以亡羊补牢,所以麻醉前禁食非常重要!  
上一页 1234567 下一页
跳至页
视频专区 护理天地 下载专区 人才招聘
  • 医院概况
  • 新闻公告
  • 患者服务
  • 科室导航
  • 科研教学
  • 人才招聘
  • 联系我们
武汉市第三医院
微信公众号
武汉市第三医院
支付宝二维码
健康武汉
微信小程序
Copyright © 2024 武汉市第三医院(武汉大学附属同仁医院) 版权所有 鄂ICP备13016264号-1 鄂公网安备42018502002779号
友情链接
  • 武汉大学
  • 京伦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