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医生建议给罹患肺不张的孩子做支气管镜检查时,许多家长的第一反应是紧张和疑惑:“那么小的孩子,要把管子插进肺里?会不会很痛苦?风险大不大?” 其实,现代儿童支气管镜技术已经比较成熟了。这支能深入孩子呼吸道的“微型探险队”,是小儿呼吸科医生重要的治疗手段之一。
一、 揭秘原理:纤细灵活的“呼吸管道侦察兵”
想象一下,一支极其纤细、柔软灵活、自带光源和摄像头的“微型探险队”,能顺着孩子的自然呼吸通道(鼻腔或口腔、喉部、气管),一路向下,直达支气管深处进行探查和治疗——这就是支气管镜。
核心装备:
(1)镜体:是主体,一根细长的软管(电子支气管镜)。儿童最常用的是软镜,直径非常纤细(从新生儿适用的2.8mm到青少年适用的4.9mm或5.4mm不等),柔软可弯曲,对气道损伤小。
(2)光源和成像系统:镜体前端有微型摄像头和高亮度冷光源,将气道内部的实时高清图像传输到外部的显示屏上,医生能清晰观察。
(3)工作通道:镜体内有一个细小的管道,可以伸入微型工具(如活检钳、毛刷、灌洗管、激光光纤、球囊、支架等)进行操作或注入药物/液体。
(4)吸引装置:可以吸出气道内的分泌物、血液或异物碎片。
二、 什么时候需要做支气管镜?支气管镜的“侦察”与“作战”使命
支气管镜在儿科的作用绝非“看看而已”,它兼具强大的诊断和治疗功能:
(一) 诊断“侦察兵” (明确病因)
1.反复或持续性喘息/咳嗽:寻找原因,如气道软化、狭窄、异物、先天性畸形(如气管食管瘘)、肿物压迫等。
2.不明原因的肺部感染:
(1)难治性肺炎:对常规治疗效果不佳的肺炎,获取深部呼吸道分泌物进行精准的病原学检测(细菌培养、病毒检测、真菌检测等),指导用药。
(2)局限性肺部病变:如X光/CT发现肺不张(肺叶塌陷),探查原因并获取标本。
3.咯血(痰中带血或咳血):查找出血部位和原因(如炎症、血管畸形、异物、肿物)。
4.怀疑气道异物:是诊断和定位气道异物的金标准,尤其对于X线检查不显影的异物(如花生、瓜子、塑料片等)。
5.先天性气道/肺部发育异常评估:如喉软化、气管支气管软化、气管支气管狭窄、先天性肺气道畸形等。
6.气管插管困难或拔管失败:评估气道情况,寻找插管困难或拔管后呼吸困难的原因(如声门下狭窄、肉芽肿)。
7.肺部弥漫性病变:如间质性肺疾病,通过支气管肺泡灌洗(BAL)获取肺泡灌洗液进行细胞学、病原学等检查,或进行经支气管肺活检取少量肺组织进行病理检查。
(二) 治疗“特种兵” (解决难题)
1.异物取出:是最重要的治疗应用之一!使用各种专用工具(网篮、抓钳、球囊等)将卡在气管或支气管内的异物安全取出。
2.清除气道分泌物/痰栓:对于因粘稠分泌物堵塞导致肺不张(尤其术后或神经肌肉疾病患儿),进行吸引和灌洗,帮助肺复张。
3.解除气道阻塞:
(1)球囊扩张术:扩张因炎症、瘢痕(如插管后)或先天原因导致的气道狭窄。
(2)冷冻/激光/电凝治疗:去除气道内增生的肉芽肿、良性小肿物或止血。
(3)放置气道支架:在严重狭窄或软化部位放置临时或永久支架,支撑气道(需严格评估)。
4.局部注药/灌洗:对难治性肺部感染或特定疾病(如肺泡蛋白沉积症)进行局部抗生素灌洗或药物注射。
三、 何时按下暂停键?支气管镜的“禁区”
虽然支气管镜是强大的工具,但并非所有孩子、所有情况都适合进行。
1.生命体征极不稳定:如未纠正的严重低血压、休克、严重心律失常、严重呼吸衰竭未建立有效通气支持时。
2.无法纠正的严重凝血功能障碍:有极高的出血风险(活检或操作后)。
3.严重的心肺功能衰竭:无法耐受操作带来的生理干扰。
4.操作区域存在活动性大出血:视野不清,操作风险极大。
相对禁忌症(需高度谨慎,充分评估权衡利弊后可能仍可进行):
1.近期有急性心梗或不稳定心绞痛。
2.严重肺动脉高压。
3.颅内高压。
4.活动性大咯血(需先稳定病情)。
5.麻醉高风险患儿(需麻醉医生充分评估)。
6.上气道严重梗阻(可能导致进镜困难或加重窒息风险,有时需在建立安全气道后进行)。7.已知或可疑气道病变导致麻醉诱导风险极高者(需制定周密预案)。
四、 安全护航:术前准备与术后护理要点
为了让孩子安全舒适地完成检查并获得最佳结果,家长需要配合做好以下工作:
(一) 术前准备
1.严格禁食禁饮:这是最重要的!防止麻醉过程中呕吐物误吸入肺。医生会根据孩子年龄和检查时间告知具体禁食时间(通常固体食物8小时,配方奶6小时,母乳4小时,清饮料2小时)。
2.病情告知:详细告知医生孩子近期的健康状况、药物过敏史、既往疾病史(尤其心肺疾病、出血史)、目前服用的药物(特别是抗凝药、阿司匹林等)。
3.术前检查:通常需做血常规、凝血功能、输血前检查、心电图、胸片/CT等。
4.心理安抚:对大孩子解释操作过程,减轻恐惧。家长保持镇定也很重要。
5.签署知情同意书:医生会详细说明操作目的、过程、风险及替代方案,家长充分理解后签字。
(二) 术后护理
1.麻醉苏醒期监护:孩子将在复苏室由专业人员监护直至完全清醒,生命体征平稳。期间可能出现短暂哭闹、嗜睡,属正常现象。
2.继续禁食禁饮:待孩子完全清醒,吞咽反射恢复良好(能按要求做吞咽动作,不呛咳),医生评估后,会告知何时可开始少量饮水,无呛咳后再逐步过渡到流质、半流质食物,避免过早进食固体食物。
3.观察呼吸与状态:
(1)注意有无呼吸困难、喘息、声音嘶哑加重。
(2)观察口唇、面色是否红润(警惕发绀)。
(3)注意有无频繁咳嗽、咯血或痰中带血(少量血丝可能为术中粘膜损伤,持续或量多需报告)。
(4)监测体温(术后可能有短暂低热,持续高热需警惕感染)。
4.休息与活动:术后当天宜安静休息,避免剧烈活动和哭闹。根据恢复情况,次日可逐渐恢复正常活动。
5.复诊与报告:遵医嘱复诊,了解活检或灌洗液的检查结果及后续治疗建议。
五、 常见疑问解答
Q:支气管镜对孩子伤害大吗?会损伤肺吗?
A:现代软镜纤细柔软,由经验丰富的儿童呼吸内镜医生操作,在严格麻醉监护下进行,**总体安全性很高。操作本身可能造成气道粘膜轻微损伤(如少量出血、水肿),通常几天内可自愈。严重并发症(如气胸、大出血、严重喉痉挛)发生率极低。
Q:做完支气管镜后孩子咳嗽/声音哑了,正常吗?
A:术后1-3天内出现轻度咳嗽加重、声音嘶哑、喉咙不适或少量痰中带血是比较常见的,多因镜体通过和操作对咽喉、气管粘膜的轻微刺激引起,通常无需特殊处理,会自行缓解。如果症状严重或持续不缓解,需及时告知医生。
儿童支气管镜是儿科呼吸领域一项不可或缺的重要技术。当医生建议进行此项检查时,意味着它可能是解开孩子呼吸道谜团的关键钥匙。了解其原理、适应症和安全性,积极配合医生,能帮助孩子更安全、顺利地完成检查,为后续精准治疗铺平道路。
每一次呼吸都值得被温柔以待。儿童支气管镜技术,正是医学为呵护稚嫩生命气道而锻造的精密钥匙。当它启程深入探索,背后是无数专业目光的守护与期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