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医院概况
    • 医院简介
    • 医院文化
    • 医院荣誉
    • 历史沿革
    • 党建行风
    • 院务公开
  • 新闻公告
    • 三医新闻
    • 通知公告
    • 媒体聚焦
    • 三医融媒
  • 患者服务
    • 预约挂号
    • 就医指南
    • 专家介绍
    • 门诊安排
    • 门诊优惠服务
    • 专病门诊
    • 特色医疗
    • 护理天地
  • 科室导航
    • 首义院区
    • 光谷院区
  • 科研教学
    • 科学研究
    • 教学动态
    • 住院医师
      规范化培训
    • 进修管理
    • 医学伦理委员会
    • 药物/器械临床试验机构
  • 人才招聘
    • 招聘公告
    • 简历投递
  • 联系我们
  • 首页
  • 医院概况
    • 医院简介
    • 医院文化
    • 医院荣誉
    • 历史沿革
    • 党建行风
    • 院务公开
  • 新闻公告
    • 三医新闻
    • 通知公告
    • 媒体聚焦
    • 三医融媒
  • 患者服务
    • 预约挂号
    • 就医指南
    • 专家介绍
    • 门诊安排
    • 门诊优惠服务
    • 专病门诊
    • 特色医疗
    • 护理天地
  • 科室导航
    • 首义院区
    • 光谷院区
  • 科研教学
    • 科学研究
    • 教学动态
    •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
    • 进修管理
    • 医学伦理委员会
    • 药物/器械临床试验机构
  • 人才招聘
    • 招聘公告
    • 简历投递
  • 联系我们
介入医学科健康科普
首页 > 科室导航 > 三医院 > 手术科室 > 介入医学科 > 健康科普
返回上一级
  • 30
    2022/06
    乳腺结节的微波消融术
    乳腺良性肿瘤是乳腺常见的疾病,多见于年轻女性,发展为恶性肿瘤的几率极小。但是良性肿瘤会缓慢地生长,尤其在妊娠期间,由于体内激素的改变,少部分良性肿瘤会快速生长甚至发生恶变,在患有良性肿瘤期间需要定期的检查来监测肿瘤的生长情况。 乳腺良性肿瘤目前无法通过口服药物来治疗,治疗方法有传统手术和微创切除。传统手术术后会遗留手术疤痕。目前大部分医院开展的微创切除是乳腺真空辅助旋切系统,是利用旋切刀对乳腺内的病灶可进行重复切割,虽然治疗后手术疤痕仅约2mm,但是乳房内部的组织损伤并不小,容易引起内部出血、感染等并发症。 微波消融原理 利用微波的组织热凝效应,使病变组织产生生物高热效应,使结节组织脱水、凝固、环死。 技术亮点: 保留组织功能,美观; 微创治疗,损伤小,恢复快; 安全可靠、效率高; 适用人群 在不同的情况下,各种治疗方式可能各具其优势,具备以下条件的患者可以选择微波消融治疗: 超声影像学提示肿瘤最大径小于2.5cm,肿瘤距皮肤及胸大肌的距离不小于1cm; 肿瘤不位于乳头乳晕区: 有治疗意愿及美容需求。 注意事项 微波消融治疗是利用高温杀灭肿瘤细胞,在治疗的过程中会产生轻度的疼痛,治疗结束后可以得到缓解。另外,由于经过高温灭活的肿瘤组织没有被移除,治疗后局部可触及较为明显的硬结,这是治疗后正常的现象。硬结会随着时间延长逐渐软化缩小,在此期间根据医嘱定期进行治疗后的随访检查十分必要。
  • 16
    2022/06
    肝脓肿的介入治疗
    肝脓肿可由溶组织阿米巴原虫或细菌感染所引起。阿米巴肝脓肿的发病与阿米巴结肠炎有密切关系,且脓肿大多数为单发;细菌性肝脓肿的细菌侵入途径除败血症外,可由腹腔内感染直接蔓延所引起,亦可因脐部感染经脐血管,门静脉而入肝脏,胆道蛔虫亦可为引起细菌性肝脓肿的诱因。常见的细菌有金黄色葡萄球菌,链球菌等。 此外,在开放性肝埙伤时,细菌可随致伤异物或从创口直接侵入引起肝脓肿;细菌也可来自破裂的小胆管。有一些原因不明的肝脓肿,称隐源性肝脓肿,可能与肝内已存在的隐匿病变有关。这种隐匿病变在机体抵抗力减弱时,病原菌在肝内繁殖,发生肝脓肿。有人指出隐源性肝脓肿中25%伴有糖尿病。   肝脓肿的典型表现为高热、右上腹胀痛、肝区叩痛,其它可有畏寒、恶心、纳差、消瘦、黄疸等,超过半数以上的病人有超过39%以上的高热,可见,高热、右上腹疼痛、肝大及肝区叩痛是细菌性肝脓肿的主要临床表现,根据典型的临床表现,临床诊断并不困难。但在早期病例,如小脓肿或脓肿部位较深时,易被误诊认为是肝脏毗邻其他脏器的炎症,或不明部位的感染及不明原因的发热待查而被误诊。 随着影像学技术的进步及介入技术的发展,使用超声或CT引导下穿刺抽吸或置管引流成为细菌性肝脓肿的重要的治疗手段。与开放手术相比,经皮穿刺抽吸引流不仅适合于单房脓肿,多个单房脓肿或多房脓肿同样能够通过穿刺抽吸治疗。
  • 16
    2022/06
    发现肺结节怎么办?
    肺结节是通过肺部CT等影像学检查发现的直径<3cm的局灶性、类圆形、密度增高的实性或亚实性肺部明影,可为孤立性或多发性。肺结节分为实性肺结节和亚实性肺结节,亚实性肺结节又可分为部分实性结节和纯磨玻璃结节。有文献指出:≤5mm的结节未见恶性报道,也就是说小于等于5mm的结节基本上都是良性的。结节越大恶性可能就越高。 肺部结节的主要检测手段是低剂量高分辨率螺旋CT扫描,它具有辐射剂量低、图像质量高、可以检出2mm以上的肺结节、扫描速度快的特点。 一旦检查发现肺结节大家也不要慌,肺结节并不等于肺癌或早期肺癌,大部分肺结节都是良性的,只有少数肺结节是恶性的。 肺癌高风险人群:40岁以上,且至少符合以下条件之一: 1、吸烟包年数≥20包年,包括曾经吸烟≥20包年,但戒烟不足15年; 2、与条件1共同生活或同室工作被动吸烟≥20年; 3、患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4、有职业暴露史>1年,包括暴露于石棉、氡、铍、铬、镉、硅、煤烟和煤烟灰; 5、有一级亲属确诊肺癌。 注1:吸烟包年数=每天吸烟的包数(每包20支)x吸烟年数。 注2:一级亲属指父母、子女及兄弟姐妹(同父母)。
  • 23
    2022/02
    突发这些情况一定要小心
          主动脉夹层指主动脉腔内的血液从主动脉内膜撕裂处进入主动脉中膜,使中膜分离,沿主动脉长轴方向扩展形成主动脉壁的真假两腔分离状态。本病少见,发病率每年为十万分之一至二十万分之一,高峰年龄是50~70岁,男 女比例约2~3 : 1。65%~70%在急性期死于心脏压塞、心律失常等,故早期诊断和治疗非常必要。一旦突发下面这些情况一定要紧急前往医院就诊。 1.疼痛 大多数患者突发胸背部疼痛,A型多见在前胸和肩胛间区,B型多在背部、腹部。疼痛剧烈难以忍受,起病后即达高峰,呈刀割或撕裂样。少数起病缓慢者疼痛可不显著。 2.高血压 大部分患者可伴有高血压。患者因剧痛而呈休克貌,焦虑不安、大汗淋漓、面色苍白、心率加速,但血压常不低甚至增高。 3.心血管症状 夹层血肿累及主动脉瓣瓣环或影响瓣叶的支撑时发生主动脉瓣关闭不全,可突然在主动脉瓣区出现舒张期吹风样杂音,脉压增宽,急性主动脉瓣反流可引起心力衰竭。脉压改变,一般见于颈、肱或股动脉,一侧脉搏减弱或消失,反映主动脉的分支受压迫或内膜裂片堵塞其起源。可有心包摩擦音,胸腔积液。 4.脏器和肢体缺血表现 夹层累及内脏动脉、肢体动脉及脊髓供血时可出现相应脏器组织缺血表现,肾脏缺血、下肢缺血或截瘫等神经症状。
  • 23
    2022/02
    输卵管造影你该知道的
    通过导管向宫腔及输卵管注入造影剂,利用X线诊断仪行X线透视及摄片,根据造影剂在输卵管及盆腔内的显影情况来了解输卵管是否通畅、阻塞部位及宫腔形态的一种检查方法。 输卵管造影时间的选择一般在月经干净后3~7天内进行最好。但是如果您月经周期不是非常规律,出现了月经后错,可以延迟到月经干净后10天;对于那些月经周期相当紊乱,甚至已经出现闭经的患者可以随时进行检查,但前提是务必排除怀孕的可能。 哪些情况可以做输卵管造影检查? 1.不孕症 用以了解原发性或继发性不孕症的原因,它不但能了解子宫及输卵管有无先天性畸形或病理情况存在,还能了解输卵管是否通畅,从而找到不孕原因。有些病例经子宫输卵管造影后,可促使不通畅的输卵管变得通畅而受孕。 2.子宫异常出血 寻找子宫异常出血原因,了解子宫粘膜及宫腔情况,判断不正常出血是否由于内膜息肉或粘膜下肌瘤所致。 3.输卵管再通 对输卵管结扎后欲再通,必须了解子宫输卵管情况,以决定是否能作手术。 4.肿瘤 观察肌瘤肌瘤,附件肿瘤及其他盆腔脏器对子宫输卵管的影响。 5.畸形诊断 子宫畸形如纵隔子宫等。 6.异物诊断 节育器易位等。 7.粘连诊断 宫腔粘连、宫颈粘连等。
  • 20
    2021/09
    输卵管积水的危害
    输卵管为什么会积水?    人工流产、自然流产、药流、引产、不洁性交、盆腔感染等导致输卵管壁粘连、充血、水肿而阻塞,即由于急性输卵管炎治疗不彻底或不及时而导致输卵管黏膜粘连,也可以由不全流产、残留胎盘引发炎症,个别带宫内节育器者,继发慢性输卵管炎,长期炎性刺激使输卵管增粗、变硬、管腔粘连、狭窄,输卵管不同的位置粘连闭锁。 输卵管积水的危害 1.输卵管积水对子宫内膜容受性的影响 输卵管积水的潴留液体流至宫腔,形成如下并发症:①造成宫腔积水,能机械性干扰胚胎与子宫内膜的接触;②输卵管积水含有微生物、碎屑和毒性物质可直接进入宫腔,影响胚胎着床;另外输卵管积水患者种植窗期间子宫内膜β-整合素水平下降,亦可影响子宫内膜容受性;③输卵管积水常由感染引起,且多为上行感染,造成子宫内膜损伤,留下永久性的对胚胎种植容受性的影响。 2.输卵管积水对胚胎的毒性作用 胚胎着床取决于胚胎质量、子宫内膜以及宫腔条件等,而输卵管积水对上述因素都有影响。
  • 20
    2021/09
    超声引导细针穿刺组织学活检
    适用于疑早期恶性肿瘤或针吸细胞学检查未能确诊者;已经影像学确定的占位性病变,但肿块大,无法切除者;手术未取活检或活检未成功者;疑为转移性肿块须确诊者;疑为良性占位性病变,须组织学确诊者。 方法及内容 (1)穿刺前的准备与针吸细胞学检查相同,当引导针经探头穿刺架穿刺进入腹壁后,嘱患者屏气,将活检针迅速经引导针刺入病灶边缘,提拉针栓后迅速把针进入病灶(肿块)内2-3cm,停顿l-2s,然后旋转穿刺针以离断组织芯,也可边旋转边刺入肿块内,最后拔出。针拔出后置滤纸上,边后退边推出组织芯(长条状)。注意避免组织芯碎裂、卷曲,每个病灶须取样3-4次,把标本(组织芯)连同滤纸片置于缓冲福马林液中固定。 (2)使用自动活检枪,先调节预计获取组织芯的长度(2-3cm),在病灶边缘处按动扳机便自动完成穿入病灶、切割组织芯、自动弹回等系列动作,最后出针。如用自动负压抽吸式Vacu-cut活检枪,需旋转360°后退针。 注意事项 1.组织活检主要适用于实性占位,液体成分为主的病灶或严重坏死区以用细针吸细胞学检查为佳。 2.病灶内有不同强度回声区时,应分别获取不同回声强度的组织芯,以免漏诊。 3.自动活检枪设有保险及获取组织芯长度可调装置,须注意正确使用。 4.弥漫性肝脏、肾脏疾病,前列腺病变,乳腺、淋巴腺,宜用18G活检针。脑、脾、胰、胃肠肿瘤宜用细针(切割式用20G,负压抽吸式用21G)。获取的组织标本,可先作细胞学涂片,然后分别用95%乙醇及10%福马林液固定送检。其他注意事项可参阅细针吸细胞学检查。
  • 29
    2021/06
    肾囊肿
    肾脏囊肿性疾病 ,是以肾脏出现内覆上皮细胞囊肿为特征的囊性疾病。囊肿可有单个或多个,内含液体或半固体碎片,多为遗传性 ,也可为后天获得性。肾脏囊肿分为单纯性肾囊肿、成人型肾囊肿、获得性肾囊肿。 肾囊肿的表现: 1、腰、腹不适或疼痛:疼痛的特点为隐痛、钝痛,固定于一侧或两侧,向下部及腰背部放射。 2、血尿:可表现为镜下血尿或肉眼血尿。 3、腹部肿块:有时为患者就诊的主要原因,60—80%可触及肿大的肾脏。肾脏愈大,肾功能愈差。 4、蛋白尿:一般量不多,24小时尿内不会超过2克,故不会发生肾病综合征。 5、高血压:囊肿压迫肾脏,造成肾缺血,使肾素分泌增多,引起高血压。 治疗方法: 1、手术治疗; 2、肾囊肿穿刺硬化术; 3、腹腔镜手术。
  • 29
    2021/06
    肝囊肿
    肝囊肿是较常见的肝脏良性疾病,全球肝囊肿患病率为4.5%~7.0%,仅5%需要治疗。本病常多发,可分为寄生虫性和非寄生虫性肝囊肿。非寄生虫性肝囊肿是常见的良性肿瘤,又可分为先天性、炎症性、创伤性和肿瘤性肝囊肿,临床上先天性肝囊肿比较多见。 病因: 1.多为先天性原因所导致,由胚胎时期胆管发育异常造成。2.小部分肝囊肿由创伤和炎症所致。 检查方法: 1.超声检查 首选检查方法。超声检查囊肿呈圆形或椭圆形无回声区,囊壁菲薄,边缘光滑,与周围组织边界清晰,其后回声增强。 2.CT检查 可见囊肿呈圆形,边缘清楚,密度均匀,CT值近水密度,增强扫描囊肿不强化。 3.核素扫描 可出现边缘整齐的占位性病变。 4. X线检查 囊肿巨大时可见膈肌升高,胃受压移位。 5.腹腔镜检查 适用于疑难杂症病例,可在直视下观察病变,并穿刺行细胞学检查及穿刺抽液,但是腹腔镜检查属于创伤性检查,应慎重选择使用。 6.其他 必要时可行肾分泌造影、肾动脉造影检查 超声引导下肝囊肿穿刺硬化治疗 在超声引导下穿刺肝囊肿,抽尽囊液,随后注入硬化剂的治疗方法。
  • 18
    2021/03
    肿瘤的介入治疗方法
          介入治疗是介于外科、内科治疗之间的新兴治疗方法。是在高尖端的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机(DSA)、CT、超声等设备的引导下进行治疗。无需开刀,在血管、皮肤上作直径几毫米的微小通道或经人体原有的管道,在影像设备的引导下对病灶局部进行微创、精确地治疗方法。优点:定位准确、创伤小、并发症少、疗效高、见效快、可重复性强。根治性治疗早期肿瘤,有效控制中晚期肿瘤。使传统诊疗措施变得更加简捷、安全、有效;为临床上许多棘手问题开拓了新的解决途径。使一些难治或不治之症有了新的治疗方法;使广大患者有了更多的康复机会。日益成为人们选择性治疗的首先选择。治疗方法包括:血管内介入和非血管介入治疗。        血管内介入:       使用1-2mm 粗的穿刺针,通过穿刺人体表浅动静脉,进入人体血管系统,在DSA的引导下,将导管送到病灶所在的位置,通过导管注射造影剂,显示病灶血管情况,在血管内对病灶进行治疗的方法。包括:肿瘤的动脉化疗灌注及栓塞术、血管成形术、急性及慢性失血的止血治疗。       与静脉化疗相比:血管内介入治疗可将化疗药物经导管直接送达肿瘤供血动脉,不仅显著提高肿瘤内药物浓度,还可减少药物用量,减少药物副作用,优化给药途径(靶向化疗);经过血液循环药物还可达全身,同样有全身化疗的疗效;而且介入治疗可以栓塞肿瘤供血动脉,阻断肿瘤营养,从而“饿死肿瘤”。对中晚期肿瘤的介入治疗效果较传统静脉化疗可提高约20%。       非血管介入:       在影像设备的监测下,直接经皮肤穿刺至病灶,或经人体现有的通道进入病灶,对病灶治疗的方法。包括:经皮穿刺射频消融术、微波消融术、氩氦刀消融术、放射性粒子植入术、经皮穿刺微创性胃造瘘术、消化道支架置入术、气道支架置入术、胆道支架置入术、瘤内注药术、肿瘤活检术、椎体成型术等。
  • 23
    2020/12
    咯血
    咯血是指喉以下呼吸道任何部位出血经口腔排出。 咯血量的判断和咯血危险性评估对咯血量的估计有不同的定义,通常规定24 h内咯血大于500 mL或1次咯血量大于100 mL以上)为大量咯血,100~500 mL为中等量咯血,小于100 mL为小量咯血。准确估计咯血量有时是很困难的,一方面咯血时血中可能会混有痰液或唾液,另一方面患者咯出来的血量并不一定等于其肺内真正的出血量,有时部分甚至大部分淤滞于肺内,如弥漫性肺泡出血就是这样。有时单次咯血量大于100 mL提示可能源于大血管破裂或动脉瘤破裂。应注意疾病的严重程度与咯血量有时并不完全一致,对于 咯血量的估计除了出血量以外还应当考虑咯血的持续时间、咯血的频度以及机体的状况,综合考虑咯血的预后和危险性。如果咯血后发生窒息,来势凶猛,不能及时发现和实施有效抢救,患者则可以在几分钟内突然死亡。因此,熟悉和掌握咯血,尤其是大咯血的诊断处理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咯血发生窒息危及生命通常与下列因素有关: 1.单次咯血量; 2.咯血时患者高度紧张、焦虑、恐惧,不敢咳嗽; 3.反复咯血,咽喉部受血液刺激,加上患者情绪高度紧张,容易引起支气管痉挛,血液凝块淤积在气管、支气管内,堵塞呼吸道; 4.长期慢性咯血导致混合性感染,慢性纤维空洞性肺结核以及毁损肺会导致呼吸功能衰竭; 5.不合理的应用镇咳药物抑制了咳嗽反射; 6.老年、体弱致咳嗽反射减弱; 7.反复咯血的患者,当其处于休克状态再次咯血时,虽然咯血量不大,因无力将血咳出,容易造成窒息死亡; 8.咯血最严重的并发症是气道阻塞窒息,其次还有肺不张、失血性休克、感染播散和继发性感染等。
  • 20
    2020/12
    下肢深静脉血栓
    定义 深静脉血栓形成:是血液在深静脉内不正常凝结引起的静脉回流障碍性疾病,常发生于下肢。血栓脱落可引起肺动脉栓塞统称为静脉血栓栓塞。 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主要不良后果是肺栓塞征和血栓后综合征 。它可以显著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袁甚至导致死亡。 病因和危险因素 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主要原因是静脉壁损伤尧血流缓慢和血液高凝状态。危险因素包括原发性因素,多见于大手术或严重创伤后,长期卧床、肢体制动、肿瘤患者等 临床表现 主要表现为患肢的突然肿胀、疼痛等,体检患肢呈凹陷性水肿、软组织张力增高、皮肤温度增高,在小腿后侧和/或大腿内侧股三角区及患侧髂窝有压痛。 治疗 1.卧床休息和抬高患肢 腿部抬高和初期卧床休息可缓解伴有急性腿部肿胀的深静脉血栓病人的疼痛,建议严格卧床休息1~2周以防止肺栓塞的传统方法遭到了质疑,肺部扫描显示卧床并没有降低肺栓塞的发生率。此外,与卧床相比,早期下床活动可使患者的疼痛和肿胀改善得更快。 深静脉血栓患者穿用弹力袜可改善疼痛和肿胀长期穿用,可能会抑制血栓增长并减少血栓后综合征。 2.抗凝疗法 这是深静脉血栓形成现代最主要的治疗方法之一。正确地使用抗凝剂可降低肺栓塞并发率和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后遗症。其作用在于防止已形成的血栓继续滋长和其他部位新血栓的形成,并促使血栓静脉较迅速地再管化。一般急性期使用肝素或低分子肝素,过渡到口服抗凝药物,如华法林,由于华法林与药物或食物相关作用复杂,个体剂量差异大,有出血风险,需要监测,近年来,研制出许多新型口服抗凝药物,如利伐沙班等。利伐沙班极少受药物或食物影响,一般无需检测,使用方便。 3.溶栓治疗 包括系统溶栓和导管接触性溶栓,使用的药物多是尿激酶等。系统溶栓经静脉全身溶栓:通过浅静脉进行全身给药,使药物随血液循环在体内均匀分布,达到溶栓目的。介入溶栓多指保留导管接触性溶栓:又称为CDT。经近端深静脉置管逆行插入肢体远端深静脉,先利用导丝和导管对血管腔内的物理性开通部分解除流出道梗阻,再通过置入溶栓导管使药物与血栓直接接触,将急性期疏松新鲜的血栓溶解,主干静脉及时恢复通畅。有学者认为,导管溶栓治疗髂股静脉血栓比单纯抗凝可改善生活质量。 4.深静脉血栓的长期治疗 深静脉血栓抗凝治疗持续时间仍有争议,长期抗凝有助于减少深静脉血栓的复发以及血栓后综合征。对于简单因素如手术或静止导致的深静脉血栓,抗凝时间需持续3个月,对于特发性深静脉血栓,建议抗凝时间需持续6~12个月.对于恶性肿瘤患者,低分子肝素由于华法林,用药时间为3~6个月。对于首次发作的深静脉血栓,但具有抗凝脂抗体或两项以上血栓形成危险因素,建议抗凝时间需持续至少12个月,而对于有两次深静脉血栓病史的患者,应终身抗凝治疗。 预防 对具有高危险因素的患者,要采取综合预防措施。如手术患者术前与术后采取必要的药物预防措施。术中操作时,在邻近四肢或盆腔静脉周围的操作应轻巧,避免内膜损伤。避免术后在小腿下垫枕以影响小腿深静脉回流。鼓励病人的足和趾经常主动活动,并嘱多作深呼吸及咳嗽动作。尽可能早期下床活动,必要时下肢穿医用弹力长袜。特别对年老、癌症或心脏病患者在胸腔、腹腔或盆腔大于手术后,股骨骨折后,以及产后妇女更为重视。
上一页 1234567 下一页
跳至页
视频专区 护理天地 下载专区 人才招聘
  • 医院概况
  • 新闻公告
  • 患者服务
  • 科室导航
  • 科研教学
  • 人才招聘
  • 联系我们
武汉市第三医院
微信公众号
武汉市第三医院
支付宝二维码
健康武汉
微信小程序
Copyright © 2024 武汉市第三医院(武汉大学附属同仁医院) 版权所有 鄂ICP备13016264号-1 鄂公网安备42018502002779号
友情链接
  • 武汉大学
  • 京伦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