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医院概况
    • 医院简介
    • 医院文化
    • 医院荣誉
    • 历史沿革
    • 党建行风
    • 院务公开
  • 新闻公告
    • 三医新闻
    • 通知公告
    • 媒体聚焦
    • 三医融媒
  • 患者服务
    • 预约挂号
    • 就医指南
    • 专家介绍
    • 门诊安排
    • 门诊优惠服务
    • 专病门诊
    • 特色医疗
    • 护理天地
  • 科室导航
    • 首义院区
    • 光谷院区
  • 科研教学
    • 科学研究
    • 教学动态
    • 住院医师
      规范化培训
    • 进修管理
    • 医学伦理委员会
    • 药物/器械临床试验机构
  • 人才招聘
    • 招聘公告
    • 简历投递
  • 联系我们
  • 首页
  • 医院概况
    • 医院简介
    • 医院文化
    • 医院荣誉
    • 历史沿革
    • 党建行风
    • 院务公开
  • 新闻公告
    • 三医新闻
    • 通知公告
    • 媒体聚焦
    • 三医融媒
  • 患者服务
    • 预约挂号
    • 就医指南
    • 专家介绍
    • 门诊安排
    • 门诊优惠服务
    • 专病门诊
    • 特色医疗
    • 护理天地
  • 科室导航
    • 首义院区
    • 光谷院区
  • 科研教学
    • 科学研究
    • 教学动态
    •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
    • 进修管理
    • 医学伦理委员会
    • 药物/器械临床试验机构
  • 人才招聘
    • 招聘公告
    • 简历投递
  • 联系我们
中医科健康科普
首页 > 科室导航 > 三医院 > 非手术科室 > 中医科 > 健康科普
返回上一级
  • 29
    2020/09
    急性心肌梗塞早期症状
    急性心肌梗塞有一定的早发症状,因为任何心肌缺血可能都有一定提前出现的症状。有些病人表现为疲劳,最近总是觉得疲劳或者是心前区总是不舒服,没有剧烈胸痛,或者有些其他方面的表现,总觉得体力不支,甚至夜间睡眠也不太好。这种情况下,不要忽视这些表象的前期症状,这样的情况下要结合自己的状况去医院做心电图检查,或者做血脂血糖的检测,排除其他疾病,比如伴有糖尿病或者高血压的病人,是否是因为高血压最近波动比较大,血糖波动比较大出现心梗的前期症状,所以有些病人有其他疾病的情况下,更要注意这些不典型的症状出现,要及时的到医院就医,不要耽误最佳的治疗的机会。
  • 29
    2020/09
    秋冬季节如何预防面瘫
    秋冬是面瘫的易发季节,在做好预防之前先来了解一下跟面瘫有关的知识。 面神经炎(面瘫)俗称面神经麻痹、“歪嘴巴”、“吊线风”,是以面部表情肌群运动功能障碍为主要特征的一种疾病。它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不受年龄限制。 面瘫的主要表现是面部运动功能障碍,如口角流涎、口眼歪斜等。根据病变部位不同,一般分为两种:中枢性面瘫和周围性面瘫。 秋冬季节怎么才能预防面瘫呢? 1.注意保暖,避免冷风吹袭,遇到大风和寒冷的天气,出门时要轻拍轻按面部、耳后、颈部的一些重要穴位,增加自己的御寒能力;盛夏也要避免因为贪凉而直接对着空调、电扇吹身体。 2.预防感冒。 3.减轻心理压力,避免过度劳累,同时要加强体质锻炼,增强机体的免疫能力。 4.如果有以上症状要及时就医,可以在急诊科、神经内科、中医科治疗。 5.面瘫患者发病后不必着急,但应积极、尽早就医,以便为医生诊治创造良好时机。 一旦发现面瘫,患者应该尽早治疗。武汉市第三医院中医科通过中药结合中医理疗的方式治疗面瘫有丰富的临床经验,遗留后遗症几率小。
  • 03
    2020/01
    扶正助阳三九灸
    《黄帝内经》有云"春夏养阳,秋冬养阴","夏病冬治,冬病夏治"。"三九灸"与"三伏灸"相配合,阴阳并调,夏养三伏、冬补三九,三九灸是提高人体免疫能力,提高人体对气候变化的适应能力的有效方法。 现代人生活习惯常年吹空调、常喝冷饮、寒凉太多、滥用西药、营养过剩、睡眠不足、美丽冻人,使得现代人体质又寒,又湿,又毒,又堵,导致阳气不足,万病皆损于一元:阳气。艾灸:补元阳,排寒湿,通经络,把气血,迅速而安全的祛走人体的寒凉之气,补益纯阳正气,提升人体的自我的修复能力或潜力,所以身体的各种不适很快就会有明显改善。 在冬季“三九”做艾灸及穴位敷贴,能效增强机体抵抗力,具有保健强身的作用,调节亚健康状态。适应人群:阳气不足者、寒湿内盛者、气血不足者、过敏性鼻炎、哮喘、支气管炎、慢性咳嗽、体质虚弱易反复感冒、腹泻、胃痛、厌食、消化不良、风湿与类风湿性关节炎,颈肩腰腿痛、肌肉疲劳、亚健康、失眠、抵抗力低下者。   三九灸时间表 灸前加强:2019年12月12日 一九:2019年12月22日 二九:2019年12月31日 三九:2020年1月9日 灸后加强:2020年1月18日
  • 04
    2019/12
    冬季萝卜是个宝 守护健康少不了
           《伤寒论》云:“十一月之时,阳气在里。”指冬季严寒,寒主收引凝滞,人体阳气会自动地往里回收处于一种相对收藏的状态。冬季人们为了抵御寒冷,补养身体,常会进食一些温补类的食材,不免会出现一些咽干燥热与胃肠不适等症状。湖北省中医院肾病科金劲松教授提醒您:冬天气候寒冷,人的阳气内收,为来年的身体养精蓄锐,这是符合中医讲的冬天养生要收要藏的原则。温补失宜常会造成体内热量过盛而出现不适,所以冬天的饮食调理应在温养的同时稍辅清凉,例如白萝卜、梨子、甘蔗等。         白萝卜味甘性凉,可清凉祛火,消解体内过剩的热量;还有促胃肠蠕动、促消化、通便的作用,还可化痰止咳。在冬季适当吃些白萝卜,可以帮助我们有效地防治消化系统、呼吸系统的许多小毛病,是冬季不可多得的养生佳品。民谚有云:“冬吃萝卜夏吃姜,不找医生开药方”、“萝卜响,咯嘣脆,吃了能活百来岁”,都说明了萝卜具有良好的食疗养生价值。
  • 21
    2019/11
    穴位注射治疗皮肤病
           我科理疗种类非常多,其中大家比较陌生的是穴位注射,穴位注射又称“水针”,是选用中西药物注入有关穴位以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所谓“水针”,是相对于原来针灸所采用的“金针”而言。这种疗法始创于20世纪50年代,很多医生在临床中尝试用注射器代替原来的金针,很快,这种方法拓展到穴位封闭,等很多治疗领域。并取得了巨大发展。这种疗法不同于传统的针灸。因为,药物进入经络,其治疗规律和传统的针灸治疗规律不尽相同。在临床中,“穴位注射”可以治疗过敏性皮肤病。丹参针、当归针有活血祛瘀的作用,通过中医的经穴体系注射给药,可使药物作用增强,增强免疫力。其中气滞血瘀用丹参针;寒湿型或气血不足型选用当归针。选用主穴多为:足三里、曲池、肺俞和血海,配穴可选血海和大椎。主治病症集中于荨麻疹、痤疮、银屑病和鼻炎。
  • 21
    2019/11
    秋冬季节如何预防面瘫
    秋冬是面瘫的易发季节,在做好预防之前先来了解一下跟面瘫有关的知识。 面神经炎(面瘫)俗称面神经麻痹、“歪嘴巴”、“吊线风”,是以面部表情肌群运动功能障碍为主要特征的一种疾病。它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不受年龄限制。 面瘫的主要表现是面部运动功能障碍,如口角流涎、口眼歪斜等。根据病变部位不同,一般分为两种:中枢性面瘫和周围性面瘫。 秋冬季节怎么才能预防面瘫呢? 1.注意保暖,避免冷风吹袭,遇到大风和寒冷的天气,出门时要轻拍轻按面部、耳后、颈部的一些重要穴位,增加自己的御寒能力;盛夏也要避免因为贪凉而直接对着空调、电扇吹身体。 2.预防感冒。 3.减轻心理压力,避免过度劳累,同时要加强体质锻炼,增强机体的免疫能力。 4.如果有以上症状要及时就医,可以在急诊科、神经内科、中医科治疗。 5.面瘫患者发病后不必着急,但应积极、尽早就医,以便为医生诊治创造良好时机。 一旦发现面瘫,患者应该尽早治疗。武汉市第三医院中医科通过中药结合中医理疗的方式治疗面瘫有丰富的临床经验,遗留后遗症几率小。
  • 29
    2019/09
    秋冬老年人养生
    一、节饮食养肺生津   老年人由于五脏衰弱,肠胃薄弱,秋冬气候干燥,脾胃喜湿恶燥,因此,秋季老年人应少吃多餐,多食熟软、养胃生津、易消化之物。《素问》中指出“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菜为充,气味合而已之,以补益精气”。秋季气候干燥,应适当多饮些开水、淡茶、豆浆以及牛奶等饮料,还应多吃些番薯、玉米、芝麻、青菜、柿子、香蕉、蜂蜜、红枣等柔润之品。 二、警惕秋季易发病   俗话说“春捂秋冻”,要遵循“耐寒锻炼从初秋开始”的规律,气温下降但不要急于添加过多的衣服,使身体有抗御风寒的能力,增强身体抵抗力。但秋冻也不能过头,有支气管炎、胃炎等病史的人,则要注意适当保暖,防止旧病复发。秋季的极易发生“秋燥咳嗽”、感冒、慢性支气管炎发作、胃病、风湿病、哮喘及心脑血管疾病等。因此,老年人应结合自己体质情况重点防范,积极控制原发疾病,警惕秋季易发病的发生。 三、加强锻炼,增强体质   秋季,自然界的阳气由疏泄趋向收敛、闭藏,起居作息要相应调整。早卧,以顺应阴精的收藏,以养“收”气。早起,以顺应阳气的舒长,使肺气得以舒展。常言道“动则不衰,用则不退。”秋天的气候转凉,是室外运动的好时机,老年人可根据个人的爱好和兴趣,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选择适宜的锻炼项目,如散步、慢跑、做操、练拳、打球、郊游等。 四、热水泡脚,胜似吃药   “人之有脚,犹似树之有根,树枯根先竭,人老脚先衰”。热水泡脚就是足浴,属于中医足疗法内容之一,也是一种常用的外治法。老年人用热水泡泡脚,既解乏,又利于睡眠。热水泡脚可以改善局部血液循环,驱除寒冷,促进代谢,最终达到养生保健的目的。 五、愉悦身心,陶冶情操   秋风萧瑟,自然界凄凉的景色容易导致老年人悲观伤感的消极情绪。因此,老年人应特别注意精神保健,可适当选择琴棋书画、养花种草、玩物赏鸟等文化娱乐活动,以愉悦身心、陶冶情操、安度晚年。
  • 03
    2019/09
    穴位贴敷治疗关节痛
        武汉市第三医院中医科住院的叶婆婆患有关节病10多年,在多家医院治疗,疼痛不能缓解,按婆婆的话说就是“除了每天吃止痛药那十几分钟不痛,其他时间一点办法都没有”,几经辗转来到我科住院治疗,在我科孙主任指导下使用中医科特色治疗--穴位贴敷,辅以针剂改善循环等治疗,困扰婆婆十几年关节痛,明显好转,可以自己走路逛街买菜了。        穴位贴敷法是指在一定的穴位上贴敷药物,通过药物和穴位的共同作用以治疗疾病的一种外治方法。其中某些带有刺激性的药物贴敷穴位可以引起局部发泡化脓如“灸疮”,则此时又称为“天灸”或“自灸”,现代也称发泡疗法。若将药物贴敷于神阙穴,通过脐部吸收或刺激脐部以治疗疾病时,又称敷脐疗法或脐疗。那么我们三医院中医科的特色治疗有哪些特色之处呢?原来我科穴位贴敷所用药物是经几代中医人经验积累,可以说是历经数十载,历经上千患者使用,不断改进所成,对各种关节和肌肉疼痛均有很好的疗效,因为我们使用的敷贴药物并非一种包打天下,而是根据发病规律分为寒痛和热痛两类,分别加以用药,另外对制药过程也是精益求精,选药地道,要求制药前药物清洁,此外许多病人对用来敷贴的胶膏过敏,孙主任也要求选用脱敏的新型无纺布材料。     那么我们的穴位贴敷到底能治那些病症,又需要注意那些事情呢?穴位贴敷法适应范围相当广泛,不但可以治疗体表的病症,而且可以治疗内脏的病症;既可治疗某些慢性病,又可治疗一些急性病证。治疗病症主要有:头痛、眩晕、口眼斜、消渴、遗精、阳痿、月经不调、痛经、子宫脱垂、乳痈、乳核、疮疡肿毒、喉痹、关节肿痛、跌打损伤、遗尿、流涎等。此外,还可用于防病保健。对刺激性强、毒性大的药物,贴敷穴位不宜过多,贴敷面积不宜过大,贴敷时间不宜过长,以免发泡过大或发生药物中毒。对久病体弱消瘦以及有严重心脏病、肝脏病等的患者,使用药量不宜过大,贴敷时间不宜过久,并在贴敷期间注意病情变化和有无不良反应。     还有对于孕妇、幼儿,也不太适宜使用。
  • 06
    2019/08
    重症鉴护人
          说到重症,很多人多会想到心梗、脑梗、重症肺炎及车祸外伤等疾病!其实,有一些免疫系统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性关节炎及强直性脊椎炎等疾病发展到一定程度也是能达到重症标准的!我们三医院中医科的江波主任医师就是该系列疾病的重症鉴定专家,作为该医疗领域的权威人士,她不仅对疾病的发病病因、诊断及重症的标准熟练掌握,为申请重症患者明确病情,更是对于这类疾病的治疗护理方案研究透彻,随时为前来就医和鉴定的患者提供合适的治疗方案!因为其严谨的态度和出色的医疗水平,被许多患者亲切的称之为“重症鉴护人”。       前来申请重症鉴定的患者,临床症状多变,病情轻重不一,江波主任医师能够做到一丝不苟的认真分析临床症状及辅助检查资料,详细准备的评估患者的诊断是否正确及病情程度是否达到重症要求!对于每一位前来的患者,无论是否达到重症标准,江波医师除了鉴定病情外,都会详细询问患者的发病诊疗经过,用药后的人疗效反馈,主动评估患者的治疗效果,随时优化患者的诊疗方案!更有个别特殊患者治疗效果不理想时,更是在工作之余查阅前沿资料或联系院外专家协诊,为患者制定治疗方案,并主动电话告知患者,并多患者定期随访以观察疗效!       正所谓医者仁心,每次有重症患者过来鉴定后,江主任总是对我们说,这些患者真的是太痛苦了,我们为他们做的都是有限的!真正是患者名副其实的“重症鉴护人”。
  • 06
    2019/08
    夏季排湿三法
    1.微汗除湿法 中医认为水、湿、痰、饮其实是一家人,而肺乃水之上源,肺主皮毛,皮毛的散气与汗孔的开合与肺的宣发功能密切相关。所以想要排湿,打开毛孔,湿随汗排是一个很好的途径,也是一个非常好的祛湿办法,可以不用非得大汗淋漓,但是需要周身微微汗出为最佳,而且需要注意的是出汗后一定不要喝冰冻饮料或者是吹空调,让汗在皮肤上自然干,这样汗出才畅,湿气才能去得快。 2.淡渗利湿通小便 中医认为湿邪是阴邪,它容易损伤我们的阳气,而且它的粘滞之性使得它很容易留滞于脏腑经络,亦常常阻遏气机,使得气机升降失常,且湿容易和热狼狈为奸变成湿热。但湿终究还是阴邪,因此治疗湿热病时用温热的药要慎重,因此叶天士先生在《外感温热篇》指出:“热病救阴犹易,通阳最难……通阳不在温,而在利小便,较之杂症则有不同也。” 3.健脾胃祛湿法 相信有很多人都不太理解“为什么体内湿气总是不断的产生呢?”,为了通俗易懂些给大家打个比方,脾胃就相当于是一个抽水机,湿气就像池塘里面的水,水每天会源源不断地产生。如果抽水机正常,每天能正常的将水排出,湿气不明显;若抽水机动力不足,抽水速度慢,则排水的能力就会变差,这个时候湿气就会越来越重。 所以说,脾胃虚弱的人就像是抽水机的动力不足,根本无法满足那每天排水的任务量。此时若有效健脾胃,就像当于是加强了抽水机的动力,保证了其正常运行,完成了那每日的排水量,所以湿气就自然不明显了。
  • 04
    2019/07
    三伏贴敷如何起作用的?
        三伏期间,气温高,很多慢性病患者都习惯到医院来一次“三伏贴”,都说三伏贴,到底三伏贴如何起作用呢,那么我们武汉市第三医院中医科的专家有如下总结:   一是穴位作用:运用敷贴疗法刺激体表穴位,通过经络的传导和调整,可纠正脏腑阴阳的偏衰,改善经络气血的运行,对五脏六腑的生理功能和病理状态,产生良好的、温和的治疗和调整作用,从而达到以肤固表、以表托毒、以经通脏、以穴驱邪和扶正强身的目的。   二是药效作用:药物直接敷贴于体表穴位上,药性透过皮毛腠理由表入里,渗透达皮下组织,一方面在局部产生药物浓度的相对优势;另一方面可通过经络的贯通运行,直达脏腑失调、经气失调的病所,发挥药物"归经"和功能效应,从而发挥最大的全身药理效应。   三是综合作用:敷贴疗法是传统针灸疗法和药物疗法的有机结合,其实质是一种融经络、穴位、药物于一体的复合性治疗方法,既有药物对穴位的刺激作用,又有药物本身的作用,几种治疗因素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和相互补充,共同发挥整体作用。
  • 04
    2019/07
    中医特色治疗肥胖
        现在社会大家随着饮食结构和生活作息的改变,肥胖人群约来约庞大!大部分体重超标患者也是越来约注重控制体重,除了改善饮食结构外,运动也是大家选择比较多的锻炼方式!怎样合理的锻炼避免膝关节损伤,是很多人关心的一个问题!         在运动的同时每天早晚坚持按摩膝关节相关穴位:内外侧膝眼、阴陵泉、阳陵泉和具有强壮补益的穴位三阴交、足三里等穴位!缓慢屈伸关节,增加关节的人稳定性,蹲立运动要由慢到快,足部站稳双手放在膝盖上,放松身体,每日进行10-30次。晚间蹲立可以消除关节疲劳,是缓解膝关节周围韧带、肌腱、筋膜的一种方式!     当然肥胖者要保护好关节主要还是要控制体重,预防和延缓骨性关节炎的进程。有益的锻炼包括:游泳、散步、骑脚踏车、仰卧直腿抬高或抗阻力训练及不负重位关节的屈伸活动。如果没有充足时间运动的还可以考虑中医中药内服联合针灸、穴位埋线的无副作用的人减肥方式!
上一页 12...91011121314 下一页
跳至页
视频专区 护理天地 下载专区 人才招聘
  • 医院概况
  • 新闻公告
  • 患者服务
  • 科室导航
  • 科研教学
  • 人才招聘
  • 联系我们
武汉市第三医院
微信公众号
武汉市第三医院
支付宝二维码
健康武汉
微信小程序
Copyright © 2024 武汉市第三医院(武汉大学附属同仁医院) 版权所有 鄂ICP备13016264号-1 鄂公网安备42018502002779号
友情链接
  • 武汉大学
  • 京伦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