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医院概况
    • 医院简介
    • 医院文化
    • 医院荣誉
    • 历史沿革
    • 党建行风
    • 院务公开
  • 新闻公告
    • 三医新闻
    • 通知公告
    • 媒体聚焦
    • 三医融媒
  • 患者服务
    • 预约挂号
    • 就医指南
    • 专家介绍
    • 门诊安排
    • 门诊优惠服务
    • 专病门诊
    • 特色医疗
    • 护理天地
  • 科室导航
    • 首义院区
    • 光谷院区
  • 科研教学
    • 科学研究
    • 教学动态
    • 住院医师
      规范化培训
    • 进修管理
    • 医学伦理委员会
    • 药物/器械临床试验机构
  • 人才招聘
    • 招聘公告
    • 简历投递
  • 联系我们
  • 首页
  • 医院概况
    • 医院简介
    • 医院文化
    • 医院荣誉
    • 历史沿革
    • 党建行风
    • 院务公开
  • 新闻公告
    • 三医新闻
    • 通知公告
    • 媒体聚焦
    • 三医融媒
  • 患者服务
    • 预约挂号
    • 就医指南
    • 专家介绍
    • 门诊安排
    • 门诊优惠服务
    • 专病门诊
    • 特色医疗
    • 护理天地
  • 科室导航
    • 首义院区
    • 光谷院区
  • 科研教学
    • 科学研究
    • 教学动态
    •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
    • 进修管理
    • 医学伦理委员会
    • 药物/器械临床试验机构
  • 人才招聘
    • 招聘公告
    • 简历投递
  • 联系我们
产科健康科普
首页 > 科室导航 > 三医院 > 手术科室 > 产科 > 健康科普
返回上一级
  • 10
    2023/07
    去除乳痂,让宝宝头上一片清爽
          宝宝出生后没多久,妈妈会发现宝宝头顶有一层厚厚的乳痂,看起来就像戴了一顶“小帽子”。这层乳痂到底是怎么形成,用不用清洗呢? 婴儿头上出现乳痂,多是由以下原因造成:          1.新陈代谢旺盛。婴儿的新陈代谢速度远高于成人,产生的油脂分泌物自然也会更多。如果没能及时清洗,油脂堆积同时吸附灰尘、头屑等物质,则会形成一层厚厚的乳痂。       2.湿疹造成。小宝宝由于肠胃功能发育未完善等因素,容易反复患上湿疹。而湿疹没能得到良好的护理,就会结痂,同样会附着灰尘、头屑等,形成乳痂。       3.遗传因素。如果宝宝父母头皮屑过多,油脂分泌旺盛,则宝宝头上长乳痂的几率就会更高。       看到宝宝头上一层厚厚的乳痂,家长是想洗又不敢下手。因为老人常说“宝宝囟门不能碰,碰了就会变哑巴”。其实乳痂是宝宝中十分常见的现象,那么如何正确给宝宝清洗乳痂?       1、 保持宝宝的身体干净       婴儿刚出生的可以洗头的,爸爸妈妈们可以使用宝宝专用洗发露,这样就可以减少化学药剂对宝宝带来的刺激。       每天洗一次头,在洗头的过程中使用很柔软的小毛刷轻轻按摩宝宝的头部,也可以用海绵轻轻擦拭来代替。一次是去不掉乳痂的,在3-4周过后情况会有所好转,宝宝每周洗头的次数可以减少到两次了。       2、 效果不明显的时候使用矿物油       如果洗头的效果不明显,爸爸妈妈们可以去购买专用的婴儿油擦拭头部。先用棉签蘸上矿物油,然后均匀涂抹在乳痂处浸泡15分钟,在15分钟后使用软毛刷或者是海绵轻轻擦拭干净,最后再用洗发露洗干净。       婴儿油的触摸感会让宝宝产生反抗的行为,爸爸妈妈们可以在孩子睡着后进行操作。爸爸妈妈们,在遇见乳痂以及一系列状况的时候一定不要急、不要慌,帮助宝宝慢慢调理身体,一切都会好起来的。
  • 10
    2023/07
    母乳性黄疸知多少
          小编上周去看望刚生完小孩的妹妹,发现小宝贝面色微黄,了解之下才知道是母乳性黄疸,对于这个母乳性黄疸,到底是不是病,需要怎么护理和观察,今天就为各位宝妈解解惑。       母乳性黄疸的特征主要由纯母乳喂养、间接胆红素增高为主,两三个月左右可以完全消退等。       1.纯母乳喂养:母乳性黄疸一般多发生于纯母乳喂养的孩子,正常情况下两周左右黄疸可以消退,但是母乳喂养的宝宝四周以后还可能有黄疸,除了皮肤发黄,吃奶、睡觉、精神状态都没有异常。       2.间接胆红素增高为主:查血化验可以发现是间接胆红素增高,肝功能正常。       3.两三个月左右可以完全消退:停止用母乳喂养两三天后胆红素值会下降30%-50%,两三个月左右可以完全消退。       建议宝宝出现黄疸后要及时带宝宝去医院检查,根据黄疸的类型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因母乳性黄疸常与生理性黄疸和病理性黄疸重合,可采用排除诊断方法,如停母乳3天后黄疸明显减退,无其他病理性原因,可诊断为母乳性黄疸。       母乳性黄疸可分为早发型和晚发型,早发型是指因母乳摄入不足导致的肠肝循环增加,导致血清总胆红素水平增高。出生后30分钟即可尝试母乳喂养和增加母乳次数,能有效预防早发型母乳性黄疸。临床常指的一般是晚发型母乳性黄疸,通常发生在第1周后期,至2周左右达到高峰(342~427.5μmol/L,20~25mg/dl),然后逐渐下降,若继续喂养,黄疸可历时3~12周消退,而中止喂养,血清总胆红素可在24~72小时明显下降。一般认为母乳性黄疸预后良好,但对血清总胆红素值较高的患儿尤其是早产儿仍应注意观察、积极干预和随访。       特别需要注意的是,小宝贝接种疫苗时需要将黄疸值控制在6mg/dl以下才能注射,在打疫苗之前宝妈们可以采取混合喂养降低黄疸值按时接种疫苗后再纯母乳喂养。
  • 10
    2023/07
    宫颈癌疫苗我该选“几价”
          宫颈癌疫苗即人乳头瘤病毒(HPV)疫苗 ,“价”代表了该疫苗可预防的病毒的型别,比如二价就是预防两种病毒型别,以此类推。理论上“价”越多,能够防控宫颈癌风险的概率就越大。二价、四价和九价是目前已上市的三种HPV疫苗。       1.二价HPV疫苗是针对HPV 16型和18型的,适用于9~45岁女性接种,常用的二价HPV疫苗是由英国葛兰素史克公司生产,我国首个国产重组人乳头瘤病毒疫苗也在不久前已获批投入市场使用。二价HPV疫苗按照0、1和6月的免疫程序进行接种,9~14岁女性可以选择采用0、6月分别接种1剂次的免疫程序。       2.四价HPV疫苗是针对HPV 6、11、16、18型的,目前在国内适用于20~45岁女性接种,是由美国默沙东公司生产。四价HPV疫苗推荐于第0、2和6月分别接种1剂次,所有3剂应在一年内完成。       3.九级HPV疫苗是针对HPV 6、11、16、18、31、33、45、52、58型的,目前在国内适用于16~26岁女性接种,也是由默沙东公司生产。免疫程序和要求与四价HPV疫苗相同。       所以广大女性朋友可以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合适的宫颈疫苗接种。
  • 31
    2023/03
    这不只是治疗 是在经历一场爱
          这是产科病房最最普通而又忙碌的一天,细密的汗珠已密密麻麻的爬上了额头,腰骶部的肌肉也开始酸痛起来,托着宝宝头部的手腕也微微有些酸胀,我轻轻动动手指,将宝宝托住,稳稳的抱了起来,揽在自己怀里,轻轻的抚摸。       “护士,她还是不吃,怎么办呀?我不想喂奶粉,我要坚持喂母乳。”       “你先别着急,我刚刚评估了一下你的宝宝,目前她没有任何不适的症状,而且宝宝从母体带来的能量能够维持48小时,所以,宝宝暂时衔接不到也没有太大的关系。”我一边跟产妇做解释,一边将宝宝交给爸爸“你现在的初乳对宝宝来说,是非常非常珍贵的,我现在帮你挤出来,我们用勺子一点一点的喂给她吃。”       我顾不上腰间传来的阵阵酸痛,开始为产妇手法挤奶,我叮嘱孩子的爸爸将孩子抱稳,然后用勺子接住挤出来的一滴滴初乳,送到宝宝的嘴边,一下子就被她吸吮进去了!我的内心一阵欣喜:这个宝宝吸吮能力是没有问题的!       “让宝宝多趴在妈妈身边睡一睡,能够维持血糖的稳定,熟悉妈妈的味道……”悉心交代完事情后,我才离开。晚上,我将疑问一一列出,找到我的母乳哺育指导老师询问,我迫切的想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第二天,我带着方法告诉那位产妇,我们只能一步一步尝试,但是在尝试的过程中,我希望你能够信任我。“我完全信任你,护士!”经过不懈的努力,在第三天,这个“倔强”的宝宝终于自己吃上了母乳,这位母乳喂养信仰者的妈妈也终于体会到了“亲喂”的幸福与感动!        后来,我收到了这位妈妈送给我的一面锦旗,让我即意外又感慨。意外的是,我只是做了我工作中应该做的最普通的一件事情,却得到了如此的肯定。感慨的是,我们常常说,有时去治愈,常常去帮助,总是去安慰。而这也是我们可以从患者身上得到的,患者对我们的肯定也会“治愈、帮助、安慰”我们!
  • 31
    2023/03
    孕期如何控制体重?
          吃吧!吃多营养足!生个大胖娃儿!很多孕妈本着“一人吃,两人补”的原则,那么,多吃真的就对孕妈咪有好处吗?孕期体重真的可以无视吗?答案也许并不像你想象中那样。我们一起来学习一下孕期的体重管理。       BMI即体重指数是通过人的体重(Kg)/身高的平方(㎡)来估算标准体重的一种方法,BMI在18.5~23.9之间是亚太地区成人标准的体重范围。   孕前BMI指数与孕期体重增加目标       1.孕前BMI<18.5的偏瘦型孕妈,体重增加目标为13~16kg,孕期要特别注重合理膳食,预防营养不良。       2.孕前BMI在18.5~23.9之间的标准型孕妈,体重增加目标为10~12.5kg左右,注意不要让体重急剧增长,要适度运动,保持饮食的均衡。       3.孕前BMI在24~27.9之间的偏胖型孕妈,体重增加目标为9~11kg,一定要严格控制体重,摒弃“一人吃两人补”的陈旧观念,防止妊娠并发症发生。       4.孕前BMI在28~29.9之间的孕妈,体重增加目标为6~8kg。       5.孕前BMI≥30的肥胖型孕妈,体重增加需小于5kg。         孕妈可以制作一个孕期体重管理表格,随时“监控”自己的体重,争取控制在理想范围内,这样对孕妈和宝宝都有好处。 孕三期体重增长规律        1.不增反降的孕早期       孕妈因为孕吐或其他原因,体重不增反降。这个阶段不需要过分控制体重,饮食方面清淡易消化,不用刻意去补,正常饮食即可,油炸及辛辣食物不吃或少吃。不可以通过运动来控制体重,避免剧烈运动,要注意休息。       2.稳步上升的孕中期       这个时期宝宝快速生长,孕妈的肚子已经开始略微隆起,一般孕妈体重每周增加0.3~0.5kg左右,是控制体重的关键期。合理膳食,此外不要忘记运动。简单的家务还是可以试着做,让自己的身体更加灵活,为分娩做好充足准备。       3.增长迅速的孕晚期       胎儿重要器官都已长成,正是长肉的时候,孕妈体重随之增加。此时孕妈体重增长应控制在每周0.5kg左右。这段时间,孕妈即使吃很少东西,体重上升也很快。有些孕妈还出现胃灼痛,消化不良,腿部抽筋等情况,这些都属于正常现象,不需太担心。
  • 31
    2023/03
    宝宝睡觉突然一惊一乍,婆婆说是沾上了“脏东西”
          有多少小宝宝睡觉出现过“一惊一乍”的动作?尤其是3月龄以内的宝宝,宝妈会发现小宝宝有时候会睡不踏实。于是,一些煞有介事的奶奶或者外婆就断定,是沾上了“脏东西”。不用担心,宝宝不是碰到了什么“脏东西”,这是正常的生理现象,家长不用过于担心。小月龄宝宝睡觉“一惊一乍”,无非就是这几个原因:   一、浅睡眠       不知道家长们在宝宝睡觉时有没有观察到这样的表现:宝宝的面部表情丰富,会微笑、皱眉、阵发性吮吸;也会有频繁的身体活动,一般扭动的较缓慢,偶尔也会出现突然的抽动,脚趾头和手指、肢体运动交替出现;出现眼球转动等。       这些其实是宝宝睡眠周期最常见的特殊表现,称为“快速眼动睡眠期”。快速眼动睡眠期是宝宝非常重要的一种睡眠形式,而且在婴幼儿睡眠周期中占的比例比成人要高的多。       所以,家长们要分清,宝宝有时候睡觉一惊一乍甚至一晚上重复出现这样的表现很多次,并不是睡不踏实,而是处于快速眼动睡眠期,这时候大可不必焦虑!   2. 惊跳反射,又名Moro反射。       惊跳反射是婴儿反射的一种,这是一种全身动作。在婴儿仰躺着的时候看得最清楚。突如其来的刺激,出现惊跳反射时,婴儿的双臂伸直,手指张开,背部伸展或弯曲,头朝后仰,双腿挺直,双臂互抱。Moro反应通常是由于神经系统发育不成熟所导致的。在婴儿出生时,他们的神经系统仍在发育中,尤其是大脑对肌肉控制的调节。Moro反应通常在新生儿出生后的头几周内发生,但有些婴儿可能会在几个月内经历Moro反应。        通常,Moro反射不会持续太久。但是家长如果担心“一惊一乍”会让宝宝睡不安稳,可以采取一些方法:       1.裹襁褓  宝宝裹襁褓有一定好处,特别是对早产儿以及爱哭闹、睡不安稳的小宝宝来说。裹襁褓上半身要稍紧,给宝宝安全感;下半身要宽松一些,以保护宝宝髋关节。需要注意的是,襁褓≠“蜡烛包”(将宝宝小胳膊、小腿通通拉着,然后紧紧包裹住,据说可防止宝宝出现罗圈腿)。并不是说不分白天晚上包裹着,只是在宝宝睡觉的时候给他包裹上,这样才能给宝宝四肢发育创造条件。       2.轻压安抚  当宝宝出现惊跳时,家人用手轻轻按住宝宝的胳膊,就可以使他安静下来,继续入睡。哄睡过程中,家长也可以手脚并用尽量包裹着孩子,让他更有安全感。       3.创造良好的睡眠环境   尤其是宝宝白天睡觉的时候,拉上窗帘,光线不要太亮,睡觉的房间不要出现嘈杂的声音。        4.睡前抚触  睡前可以做一些婴儿抚触。抚触按摩不仅可以促进宝宝神经系统的发育,还有助于培养睡眠习惯,临睡前肌肉放松,更有助于宝宝晚上安心睡眠。       大部分宝宝的“一惊一乍”都是正常的,但是如果反应频率异常,或者超过6个月后还是容易出现惊跳,或者是每次只有身体一侧有惊跳反射,这种情况需要到医院,做进一步的检查。
  • 31
    2023/03
    听说产后月经来的早,表示子宫恢复得好?
          「产后多久会来月经?」这是很多宝妈会关心的问题。是有一些传言说,产后月经恢复的越早,说明子宫恢复的越好。这让很多3个月、6个月,甚至更久才恢复月经的宝妈变得焦虑了:我比其他宝妈复潮晚,是不是子宫恢复不好,卵巢功能差? 一、为什么产后一段时间会不来月经?       产妇分娩后,为了使新生儿获得足够的营养和保护,确保母乳的产生和供应,你的身体自然会分泌更多泌乳素来刺激泌乳。而泌乳素会抑制卵巢排卵,同时也会对雌激素、孕激素分泌有抑制作用。所以,产后一段时间可以享受到没有大姨妈的自由。理论上来说,纯母乳喂养的妈妈,月经复潮会晚一些。就产后月经复潮时间的问题,有研究作者对90位不同喂养方式的妈妈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产后月经平均恢复的时间为(5.14±3.50)个月,其中非母乳喂养的妈妈平均月经复潮时间最短,为(2.50±1.74)个月,纯母乳喂养的妈妈月经复潮时间最长,为(5.86±3.65)个月。而对于不哺乳的妈妈,一般会在产后2个月会来月经。所以每个妈妈生完宝宝后来月经的时间是不一样的! 至于月经是来的早好还是好?其实并没有太大的区别。月经恢复的时间因人而异,并没有可比性。但是,以下情况月经迟迟不来,建议尽快就诊:       1.产后恢复了月经,但是第二次月经超过3个月以上还是迟迟不来;       2.非母乳喂养的宝妈,产后3个月依然没有恢复月经       3.纯母乳喂养的宝妈,在断奶3个月后,月经还没有恢复;       4.如果超过15个月还没来月经,无论是否还在哺乳,都要考虑到激素紊乱、子宫或卵巢病变的可能,同样建议去医院就诊。 二、复潮后月经变得不规律,正常吗?       通常,新手妈妈前几次月经不规律是正常现象,可能会出现比孕前量多或者量少的情况。因为宝妈产后体内的内分泌激素没有完全恢复到孕前水平,其不稳定性使得卵巢功能紊乱,很有可能引起经期不规律。       但如果产后长期月经不调,月经量太多或者太少,就要考虑是否内分泌异常或者有盆腔或子宫疾病。       其实,产后月经的恢复跟妈妈的激素水平、子宫、卵巢等情况都有关系,并不能简单的说月经来的早就是子宫恢复的越好
  • 31
    2023/03
    奶水不足,可能是你产后做了这几件事
          众所周知母乳喂养好处多,如哺乳省时省力,能够加快子宫恢复至正常大小,更重要的是母乳中含有免疫球蛋白,能够提高婴儿抵抗力,因此母乳喂养是新生儿喂养的最佳选择,然而有小部分妈妈因为自身原因导致乳汁分泌不足,从而导致宝宝无法吃到足够的乳汁,妈妈们备受打击。       奶水不足,可能是因为你做了以下这些事!       1.产后错过最佳喂奶时机  只要条件允许,产后立即和宝宝肌肤接触。吸吮这个动作对妈妈的泌乳反射也非常重要。早期建立良好的乳房刺激,对以后喂奶就成功了一半!         2.随意加奶粉  乳房涨不涨,或者乳房大不大,和泌乳没有必然联系。只要妈妈身体健康,乳房没有特定手术史,大部分妈妈都可以正常泌乳。“量少”不等于“不足”,坚持亲喂,奶量才会越来越多。         3.攒奶再喂  奶是宝宝吃出来的,而不是妈妈攒出来的。宝宝吸吮乳房会刺激妈妈大脑分泌泌乳素和催产素,宝宝吸吮越多妈妈才会产奶更多。产后每天建议喂至少8-14次,         4.大喝补汤  这些汤水有可能会引起营养过剩,更严重的是可能会引起奶水脂肪含量过高,导致乳腺管堵塞。哺乳期的妈妈只要不挑食、不偏食,均衡饮食就行了。         5. 状态不佳  产后身份转换,休息不佳,家庭成员的沟通不顺,都可能引起哺乳妈妈心情变差,过于焦虑或紧张都会抑制催产素的分泌。  
  • 31
    2023/03
    孕期如何合理运动?
    一、孕早中晚期运动原则       1.孕早期:指孕13周末以前,运动宜缓慢,以有氧运动为主,(游泳、散步类,视自身情况每天定时做一两项)       2.孕中期:指孕14-27周,情况相对稳定,可根据个人体质适当加量(孕期瑜伽、孕妇体操)       3.孕晚期:指孕28周以后,适当减少提重物,这时候准妈妈的身体负担较重,选择的运动要对自己分娩有帮助,又要对宝宝的健康有帮助,不能过于疲劳(孕期瑜伽、孕妇体操、散步) 二、孕期运动注意事项       1.孕期避免快速步行,因为易引起宫缩,建议慢速步行:每分钟40-70米。       2.孕期运动目标是保持合理的体重而不是要减肥或参加竞技。       3.穿着轻便的衣服,以免太热或出汗过多,运动后喝适量温开水补充体液。       4.在运动的选择上尽可能避免容易失去平衡、对腰腹有伤害、可能损伤胎儿的运动。       5.孕期不做仰卧运动,保持腹部柔软。       6.太热的天气,空腹或饥饿超出自己的耐受力时避免运动,避免出现低血糖症状。       7.监测胎动正常,进餐30-60分钟后开始运动,时间20-30分钟左右,根据自己的耐受力,选择运动的时间和强度,注意胎动,注意有无宫缩。
  • 31
    2023/03
    平躺还是侧卧?宝宝出生后睡姿如何选
          新生儿的睡姿该如何选择?侧卧还是平躺?新生儿究竟该选择哪一种睡姿更为合适呢?       新手爸爸妈妈们往往习惯让宝宝仰卧,认为这样宝宝舒服,呼吸通畅,而且宝宝的头可以转转方向。确实,小婴儿颅骨较软,受压后容易变形, 仰卧时大人可帮宝宝经常换换头的方向,这有利于两侧头部均匀受压,可避免后脑勺变歪,但如果不经常调整其脸的朝向,而让宝宝长期脸朝上睡,宝宝仍有可能变成“睡扁头”。至于宝宝是否会觉得舒适、呼吸通畅却不一定是我们大人认为的那样。因为仰卧时宝宝身体和四肢都伸得很直,全身肌肉不能完全放松,达不到充分休息的目的;而且,仰卧时宝宝通常会不自觉地将双臂放在胸前,使心肺受压,引起呼吸不畅。血液循环受阻,易做噩梦,感觉十分疲乏。另外,小婴儿经常吐奶,仰卧位脸朝上睡时,吐出的奶液很容易呛入气管,引起窒息。所以,如果新生儿要采用仰卧位,也应将其头部稍稍垫高,并将其脸转向一侧,以避免漾奶。       在西方,家长普遍推崇让婴儿趴着睡, 认为这样有利于胸廓和肺部的生长发育,能提高婴儿的肺活量,促进呼吸系统的发育成熟。但到了1992 年,西方就不再广泛呼吁婴儿趴着睡觉, 因为这种姿势是造成婴儿猝死综合征的最大危险,尤其是吐奶、咳嗽的婴儿绝不能趴着睡。而且,老是把头侧向一边,头和颈长期扭转着也让新生儿感到难受。       侧卧则是比较科学的睡姿。侧卧时更能模拟在子宫内的环境,脊柱略向后突,肩膀前倾,两腿弯曲,两臂可以自由放置,全身肌肉都得到最大限度的放松,血液循环通畅,新生儿不但睡得安稳,而且醒后精力充沛,心情愉快。       侧卧位也可以避免呕吐所致的误吸及面部被枕头捂住所致的窒息。侧卧位中又以右侧卧位为更佳,因为右侧卧位不但不会压迫心脏,还可以帮助胃中食物向十二指肠运送,有利于消化吸收。虽然右侧卧位是比较科学的睡姿,但这并不是说妈妈就一定要让新生儿总是向右侧卧,因为这样就会导致头部发育不对称,而且,就是再舒适的姿势,长时间不变也会感到很难受。妈妈需要经常给宝宝换换睡眠姿势,有时向右侧卧,有时向左侧卧,有时也不妨让新生儿品尝一下仰卧的滋味,但要注意脸要偏向一侧。当然,上述的睡姿选择适用于小宝宝,当宝宝长到三四个月,会翻身后,他就不再受爸爸妈妈的“摆布”,要自己选择睡姿了。
  • 15
    2022/09
    母乳性黄疸知多少
    小编上周去看望刚生完小孩的妹妹,发现小宝贝面色微黄,了解之下才知道是母乳性黄疸,对于这个母乳性黄疸,到底是不是病,需要怎么护理和观察,今天就为各位宝妈解解惑。 母乳性黄疸的特征主要由纯母乳喂养、间接胆红素增高为主,两三个月左右可以完全消退等。 1.纯母乳喂养:母乳性黄疸一般多发生于纯母乳喂养的孩子,正常情况下两周左右黄疸可以消退,但是母乳喂养的宝宝四周以后还可能有黄疸,除了皮肤发黄,吃奶、睡觉、精神状态都没有异常。 2.间接胆红素增高为主:查血化验可以发现是间接胆红素增高,肝功能正常。 3.两三个月左右可以完全消退:停止用母乳喂养两三天后胆红素值会下降30%-50%,两三个月左右可以完全消退。 建议宝宝出现黄疸后要及时带宝宝去医院检查,根据黄疸的类型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因母乳性黄疸常与生理性黄疸和病理性黄疸重合,可采用排除诊断方法,如停母乳3天后黄疸明显减退,无其他病理性原因,可诊断为母乳性黄疸。 母乳性黄疸可分为早发型和晚发型,早发型是指因母乳摄入不足导致的肠肝循环增加,导致血清总胆红素水平增高。出生后30分钟即可尝试母乳喂养和增加母乳次数,能有效预防早发型母乳性黄疸。临床常指的一般是晚发型母乳性黄疸,通常发生在第1周后期,至2周左右达到高峰(342~427.5μmol/L,20~25mg/dl),然后逐渐下降,若继续喂养,黄疸可历时3~12周消退,而中止喂养,血清总胆红素可在24~72小时明显下降。一般认为母乳性黄疸预后良好,但对血清总胆红素值较高的患儿尤其是早产儿仍应注意观察、积极干预和随访。 特别需要注意的是,小宝贝接种疫苗时需要将黄疸值控制在6mg/dl以下才能注射,在打疫苗之前宝妈们可以采取混合喂养降低黄疸值按时接种疫苗后再纯母乳喂养。
  • 15
    2022/09
    宫颈癌疫苗我该选“几价”
    宫颈癌疫苗即人乳头瘤病毒(HPV)疫苗 ,“价”代表了该疫苗可预防的病毒的型别,比如二价就是预防两种病毒型别,以此类推。理论上“价”越多,能够防控宫颈癌风险的概率就越大。二价、四价和九价是目前已上市的三种HPV疫苗。 1.二价HPV疫苗是针对HPV 16型和18型的,适用于9~45岁女性接种,常用的二价HPV疫苗是由英国葛兰素史克公司生产,我国首个国产重组人乳头瘤病毒疫苗也在不久前已获批投入市场使用。二价HPV疫苗按照0、1和6月的免疫程序进行接种,9~14岁女性可以选择采用0、6月分别接种1剂次的免疫程序。 2.四价HPV疫苗是针对HPV 6、11、16、18型的,目前在国内适用于20~45岁女性接种,是由美国默沙东公司生产。四价HPV疫苗推荐于第0、2和6月分别接种1剂次,所有3剂应在一年内完成。 3.九级HPV疫苗是针对HPV 6、11、16、18、31、33、45、52、58型的,目前在国内适用于16~26岁女性接种,也是由默沙东公司生产。免疫程序和要求与四价HPV疫苗相同。 所以广大女性朋友可以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合适的宫颈疫苗接种。
上一页 12...8910111213 下一页
跳至页
视频专区 护理天地 下载专区 人才招聘
  • 医院概况
  • 新闻公告
  • 患者服务
  • 科室导航
  • 科研教学
  • 人才招聘
  • 联系我们
武汉市第三医院
微信公众号
武汉市第三医院
支付宝二维码
健康武汉
微信小程序
Copyright © 2024 武汉市第三医院(武汉大学附属同仁医院) 版权所有 鄂ICP备13016264号-1 鄂公网安备42018502002779号
友情链接
  • 武汉大学
  • 京伦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