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医院概况
    • 医院简介
    • 医院文化
    • 医院荣誉
    • 历史沿革
    • 党建行风
    • 院务公开
  • 新闻公告
    • 三医新闻
    • 通知公告
    • 媒体聚焦
    • 三医融媒
  • 患者服务
    • 预约挂号
    • 就医指南
    • 专家介绍
    • 门诊安排
    • 门诊优惠服务
    • 专病门诊
    • 特色医疗
    • 护理天地
  • 科室导航
    • 首义院区
    • 光谷院区
  • 科研教学
    • 科学研究
    • 教学动态
    • 住院医师
      规范化培训
    • 进修管理
    • 医学伦理委员会
    • 药物/器械临床试验机构
  • 人才招聘
    • 招聘公告
    • 简历投递
  • 联系我们
  • 首页
  • 医院概况
    • 医院简介
    • 医院文化
    • 医院荣誉
    • 历史沿革
    • 党建行风
    • 院务公开
  • 新闻公告
    • 三医新闻
    • 通知公告
    • 媒体聚焦
    • 三医融媒
  • 患者服务
    • 预约挂号
    • 就医指南
    • 专家介绍
    • 门诊安排
    • 门诊优惠服务
    • 专病门诊
    • 特色医疗
    • 护理天地
  • 科室导航
    • 首义院区
    • 光谷院区
  • 科研教学
    • 科学研究
    • 教学动态
    •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
    • 进修管理
    • 医学伦理委员会
    • 药物/器械临床试验机构
  • 人才招聘
    • 招聘公告
    • 简历投递
  • 联系我们
眼科健康科普
首页 > 科室导航 > 三医院 > 手术科室 > 眼科 > 健康科普
返回上一级
  • 17
    2019/02
    春季需要引起重视的眼病
    1、过敏性结膜炎 由于春天空气中植物花粉及其它植物性颗粒增多,对于过敏人群来说,这会导致过敏性眼病的发生或复发。其中“春季结膜炎” 最多见,此病又称“春季卡他性结膜炎”, 无传染性,患者多为儿童和青年人。这种眼疾常在春季发病,到秋季、冬季症状可缓解,但第二年春季又会复发。原因不清,是一种高度过敏反应性疾病,过敏源主要是花粉,春季百花齐放,因此本病发病率增高。发病时双眼奇痒难忍,其他症状还有眼疼痛、眼睑沉重、异物感、畏光流泪、烧灼感,伴少量黏性分泌物。一旦出现以上症状,切忌反复搔抓、揉眼。冷敷和冰袋可以提供暂时的缓解。患者应及时去医院,检查后明确诊断,依据病情使用药物。需要提醒大家的是,本病用激素类眼药水治疗效果不错,但用药不当可引发激素性青光眼、白内障等,甚至失明。特别是反复发作的患者,不能自作主张去药店购买激素眼药水长期使用。预防此类疾病有过敏史和家族过敏史的儿童、青少年,在春暖花开的季节,最好不要到野外郊游,要尽量远离空气中花粉粉尘浓度较高的地方。 2、干眼症 春天空气干燥,气流活动强,加上气温回升,使泪液的蒸发加速,而成为“干眼病”的诱因之一。同时,近距离、长时间注视电脑屏幕或阅读、开车、过度疲劳、精神紧张或睡眠不足等,均可诱发或加重干眼。得了干眼症,轻则眼睛干涩、灼热,重则造成角膜上皮受损,大量流泪。干眼症在预防上,要使居住的环境不过于干燥,在风大、干燥的气候出门宜戴防护镜,坚持滴眼药。干眼最常见的症状有眼干涩感、异物感、烧灼感,时有眼痒、眼红、眼睑沉重感、畏光、视物模糊、视力波动、视疲劳、不能耐受有烟尘的环境等。出现上述症状时,首先,应及时去医院就诊,确诊为干眼后,遵医嘱服药或点用眼药水,以缓解上述症状。如果无法及时到医院就诊可先点用“玻璃酸钠”滴眼液缓解不适症状。其次,要注意调护和预防再次复发,避免长时间用眼,养成经常眨眼的习惯,每分钟最好15~20次,利于眼表泪膜的形成。还要多食富含维生素A的食品,如胡萝卜、豆类,少食辛辣煎炒及肥甘厚味,并戒烟戒酒。 3、角膜、结膜异物 角膜、结膜异物全年均可发生,但春季的发病率更高,因为春天风大雨少,灰尘、沙土漫天飞扬,稍有不慎这些小异物极易钻进眼睛。一旦沙土入眼,就会有异物感并疼痛、畏光、流泪,处理不当还可引发角膜炎、结膜炎,甚至失明。 如何预防和治疗呢?起风时眯眼或转向背风方向,配戴太阳镜、防风眼镜或一般的框架眼镜,风大时减少户外活动,以尽量减少异物进入眼表的可能。一旦异物入眼,一种简单有效的处理办法是反复眨眼,让异物随眼泪淌出眼外。或者把上眼皮轻轻上提,用生理盐水或眼药水冲洗。如果这些方法都不奏效,就要到医院寻求医生的帮助。需提醒大家的是不能揉眼。因异物有一定硬度,多带有病原微生物,揉眼可使异物嵌于眼表或刺破眼表上皮,为病原体的侵入打开方便之门。也不要让他人用舌头舔眼或用口吹气来试图取出异物,以免使口腔内的细菌进入眼中。  4、青光眼:       春季气压不稳会使青光眼患者的眼压受到干扰。另外,春天人的情绪容易激动,也会使眼压升高。此类患者表现为突然发作眼病胀痛,伴或不伴头痛,视力下降,有既往史。应注意不要在短时间内大量饮水,避免在过暗环境中用眼,切忌急躁、情绪波动。 5、病毒性角膜炎: 许多病毒性角膜炎患者在春季复发,表现为着凉后出现眼红、眼痛、畏光、流泪、异物感等。除外部因素外,病毒性眼病诱因主要是因春天食用水果蔬菜较少导致“上火”而致。预防病毒性眼病复发,平时应注意多锻炼身体,提高身体抵抗力。老年人若有病毒性疾病复发史,可用些提高免疫力的药物。日常生活中应多食用新鲜水果、蔬菜,多饮水,保证睡眠充足。
  • 08
    2018/08
    爱护双眼 视在必行
    当人们在欣赏湖光山色 观看精彩电影或者扣人心弦的球赛时 却不知拥有一双正常的眼睛有多么幸福和重要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 然而在我们的生活中却有许多眼部疾病影响着这个窗户 为宣传全国第23个"爱眼日",在“六.六”爱眼日当天,武汉市第三医院光谷院区眼科在党办曾主任的带领下和眼科专家一起来到了武汉市盲童学校,为全校80多名教职工免费视力普查及验光义诊活动,宣传日常正确使用眼睛及保护眼睛的科普知识,重点向前来检查的广大老师宣讲了如何在繁忙的工作中缓解视力疲劳、预防眼部疾病的保健知识。 在活动现场,眼科医务人员带着裂隙灯、眼底镜和视力表等医疗设备,免费为武汉盲童学校老师检测视力、眼压、眼底等,并为他们发放爱眼宣传手册。 在学校,我们看到了非同寻常的教科书,感触很深,粉色的教科书面对的是失去视力的盲童,他们渴望光明,他们用手阅读、用手感受乐器,手就是他们的眼睛,老师们也要付出更多的经历和心血,为他们点赞! 眼睛是我们心灵的窗口,是我们的通向美丽新世界的桥梁,是获得光明的器官。我们呼吁:应该珍爱自己的眼睛。武汉市第三医院光谷院区眼科将继续努力为大家的眼部健康保驾护航。
  • 29
    2023/12
    让眼睛脱层皮的光——电光性眼炎
    “医生医生,我的眼睛睁不开,好刺痛,一直流眼泪。快帮我看看?” “我也是,我也是!“ “……” 询问病史后,巧合的发现,他们白天在开着紫外线灯的房间里长时间逗留或直视紫外线灯具,或在无防护措施下进行电焊作业,或是在冬天未佩戴眼镜进行滑雪运动。其实,这些就是电光性眼炎。 什么叫做电光性眼炎?     电光性眼炎,是指眼睛,尤其是角膜和结膜由于暴露于短波长的强光(如紫外光)后发生的炎症改变,我们平时熟知的“雪盲”也是其中之一。电光性眼炎最常见的症状是眼睛肿胀和发红、剧烈疼痛或异物感、害怕看光、流泪、睁眼困难、视物模糊等等。它的发病常常具有一定的潜伏期,一般在接触后6-8小时发作,且多为双眼同时出现。 引起电光性眼炎的原因包括哪些? 第一,使用高温热源操作,如电焊、气焊、用氧气焰切割金属和使用电弧炼钢; 第二,使用或修理紫外线太阳灯、浴霸、紫外线消毒灯; 第三,使用炭弧灯或水银灯等光源工作,如用炭弧灯摄影制版,用水银灯摄制影片; 第四,从事各种焊接辅助工作或旁观电焊工作; 第五,从事使用高压电电流,有强烈电火花发生的工作; 第六,在冰雪、沙漠、海洋等处作业,受到表面反射的太阳光紫外线照射; 第七,使用不合规的美容产品(面部光治疗仪等),使用过程中未做好眼部防护。 出现电光性眼炎症状后应作哪些处理? 一、要立即脱离光照环境,避免强光直射双眼,不看手机、电脑屏幕等,防止紫外线造成二次损伤。 二、在急性发作期,应及时就医,接受局部止痛等处理,包括局部冷敷、使用麻醉剂,涂眼药膏,目的在于缓和疼痛症状,促进眼部修复,同时也要避免污水入眼引发眼部感染。正常成年人经治疗后一般3-5天能痊愈,大多不会留有后遗症。
  • 29
    2023/12
    什么是眼睑结石?
    临床上经常有人很惊奇地问:“眼睛还会长结石?只听说过肾结石、胆结石。” ——是的,眼睛会长结石,通常称为“眼睑结石”。 “为什么会长眼结石?” “长了眼结石怎么办呢?” “结石挑除了还会长吗?” ——不慌,你想要的答案都在这里。 什么是眼睑结石?       眼睑结石并非是真正的石头,其实是在睑结膜面上长的单个或多个边界清楚、质地硬韧的黄白色小点。当眼结石只是个“种子”时,埋在睑结膜下,没有突破睑结膜时,患者不会感觉到它的存在。而当眼结石突破睑结膜时,由于眨眼时刺激到了对疼痛相当敏感的角膜,患者出现症状,常表现为异物感,干涩、流泪、结膜充血明显,部分患者表现出眼痛、眼胀、视力模糊等。 眼睛为什么会长结膜结石?       引起结膜结石的病因有多种,常见于慢性结膜炎患者。其次,不良的理化刺激,如烟尘风沙、有害气体、化妆品和染发剂等的长期刺激。 眼结石比较“钟意”哪些人?       眼结石更青睐于成年人,尤其是患慢性眼表炎症,如慢性结膜炎、沙眼、过敏性结膜炎、干眼等患者。很多女士化妆时过多使用眼部化妆品,经常化浓妆或卸妆不彻底,容易导致眼表炎症,进而发生眼结石;经常长时间佩戴隐形眼镜的人,若长期不注意眼部卫生,也容易引发慢性结膜炎而引发眼结石。 眼结石怎样治疗?       没有症状的结膜结石可以观察,不一定需要处理。       如果结膜结石已经突出结膜面,产生不适感,可行结膜结石剔除术将结膜结石取出。结膜结石剔除术是个小操作,在门诊表面麻醉下,医生会用一次性无菌针头将结石剔除。结石取出后,勿用手揉搓眼睛,注意保持眼部清洁卫生,遵医嘱滴眼药水即可。 眼结石挑除了还会再长吗?       “我才挑了眼结石不久又来挑了,是不是上次没有给我挑干净哦?”当然不是啦!       由于眼结石常见于慢性结膜炎患者,在炎症没有治愈的时候,就算将结石挑除了,也只是治标不治本,因为病因没有去除,下次还可能再发。经常挑结石虽然没有致盲的危险,但多次操作可能会引起睑结膜局部瘢痕生成。所以应着重避免结膜受刺激及发炎,有眼部不适时及时就医。 如何预防眼结石?       由于眼结石多数因炎症而起,预防的措施就落在防止眼睛炎症上,着重避免结膜受刺激及发炎,有眼部不适时及时求医治疗。平时养成健康的用眼卫生习惯,避免脏手揉眼睛,要保持眼睛湿润,避免异物进入眼睛。配戴隐形眼镜时,要注意镜片的佩戴时长、做好镜片清洁消毒并定期检查眼睛。女性尽量少化眼部浓妆、及时卸妆。野外工作及居住环境易受风沙肆虐的人,可戴护目镜,避免风沙直接吹入眼睛。
  • 29
    2023/12
    眼睛长了“挑针”怎么办?千万别挤
    咦?怎么眼皮上像是长了「痘痘」? 又红又肿又痛!这时候你很可能是长“挑针”了!!!学名叫做睑腺炎又称为麦粒肿。       在医疗不发达的地区,曾有一些错误的“土方子”广泛流传,包括自己动手挤出脓液或者用稻谷/小麦的尖端挑开脓肿。实际上,农作物及一切未消毒的器具都有加重感染的风险。另外,麦粒肿切忌过早切开,急性期应避免挤压脓肿,挤压后极容易造成感染扩散,感染上行进入颅内可危及生命。 什么是麦粒肿?       是化脓性细菌入侵人眼睑腺体而引起的一种急性炎症。根据腺体组织被感染的不同部位,还有内外之分。通常表现为睫毛根部附近的小包(外麦粒肿),或者眼皮里面摸着一个硬结(内麦粒肿,也叫睑腺炎),局部皮肤往往红肿、发热,有点痛,磨眼睛。 为什么会得麦粒肿?       眼睑腺体位于睑组织的深部,但开口却位于睑缘处靠近睫毛根部,它的感染多由于细菌(尤其是金黄色葡萄球菌)通过睑缘的开口处进入腺体,从而引起炎症。 得了麦粒肿怎么办?       1、油炸辛辣的食品,可能会促进睑板腺油脂分泌并加重阻塞,应尽量少吃。       2、红肿热痛消退之后,经常热敷(温度约40-50℃,10-15分钟/天),可以促进脓肿吸收消散。       3、避免眼部彩妆,尽量避开睫毛根部,平时注意清洁双手,不要用脏手揉眼,可能将细菌带入眼内。       4、避免熬夜,增加运动,提高身体的免疫力。
  • 21
    2023/07
    孩子弱视怎么办?
          医生,我上周末带孩子去电影院看3D电影,结果孩子说看到的是两个影子,这是怎么回事呀?”王女士带着5岁的儿子忧心忡忡来到医院,跟医生诉说着孩子的眼睛问题。经过一系列的检查,最后发现孩子有弱视、远视等眼科疾病。 孩子弱视怎么办?       首先,家长一旦发现孩子有弱视的表现,应及时到眼科医院检查。其次,家长要明确,近视眼和弱视是两种完全不同的眼科类疾病。近视疾病的发生,及时的佩戴近视镜得到正确矫正,就有很大的几率恢复正常。       但是弱视是没有办法通过矫正进行恢复的,为避免两种疾病出现混淆的现象,如果孩子出现一些视力异常现象,要及时到正规医院眼科经过全面检查,切忌盲目佩戴近视镜,否则视力不仅得不到恢复,同时还会有比较大的影响。       关于弱视治疗,医生给出治疗方案,治疗效果的好坏重点还在于家长长时间的执行与监督。       目前,一些经典的弱视训练方法依然比较普及,像串珠子、穿针、描点等,通过精细训练,提升弱视眼的视力。对于很多刚做爸爸妈妈的新手家长而言,要时常关注孩子的眼睛健康,对弱视有一个全面深入的了解,对孩子患上弱视要及早治疗、正确治疗,使其拥有一个清晰、明亮的童年。
  • 21
    2023/07
    什么是眼轴?
  • 21
    2023/07
    关于斜视的科普
    1.斜视的定义及种类:斜视是指双眼不能同时注视一个目标,一只眼注视目标时,另一只眼便会偏离目标。斜视多发病于儿童时期,主要分为内斜视、外斜视、共同性斜视等。     (1)外斜视:俗称“斜白眼”,指眼位向外偏斜,分为间歇性和恒定性外斜视。间歇性外斜视的患者,大部分的时间眼位维持在正常的位置,在阳光下、疲乏、生病时,会表现出外斜的眼位。间歇性外斜视常会发展成恒定性外斜视。     (2)内斜视:俗称斗鸡眼,指眼位向内偏斜,分为先天性和后天性内斜视。在出生12个月内发生的称为先天性内斜视,偏斜角度通常很大。后天性内斜视常发生在2-3岁左右,常伴有中高度远视。     (3)上、下斜视:眼位向上或向下偏斜,比内斜视和外斜视少见,上下斜视常伴有头部歪斜,即代偿头位。      另外,根据眼球运动和斜视角有无变化分为共同性斜视和非共同性斜视;根据眼位的偏斜方向分为水平斜视、垂直斜视、上斜视和旋转斜视; 2.儿童斜视的症状有哪些?       斜视发生在婴幼儿时期,家长如发现有以下异常,应及时带孩子就诊:     (1)孩子眼神不对,看东西时有一只眼或两眼交替偏斜,呈间歇性或经常性;     (2)两眼睑裂宽度不同,眼睛一高一低;     (3)歪头视物或将头转向一侧;     (4)常在太阳光下闭一只眼睛。 3.治疗: (1)非手术治疗      治疗斜视,首先是针对弱视,以促使两眼良好的视力发育,其次为矫正偏斜的眼位。斜视的治疗方法包括:戴眼镜、戴眼罩遮盖、正位视训练。戴眼罩是治疗斜视所引起的弱视的主要方法。眼肌手术则包括放松(减弱)或缩短(增强)一眼或两眼的眼外肌中的一条或多条肌肉。轻度斜视可以戴棱镜来矫治。正位视训练可以作为手术前后的补充。 (1)手术治疗       斜视治疗的年龄越小,治疗效果越好。斜视手术不仅为了矫正眼位、改善外观,更重要的是建立双眼视功能,立体视(3D视力)和双眼视(双眼同时用),立体视是眼睛的高级视功能,现代生活中许多工作都需要正常的立体视。如果等斜视孩子延误至成年以后再治疗,不仅斜视的视力不能提高,立体视功能也不能恢复。当孩子过了3-6岁这一视觉发育的敏感期,则视觉神经系统已经定型,即使手术治好斜视,视力也很难提高;斜视还会影响孩子的心理健康,斜视孩子可能承受更大的心理压力,自卑、性格内向、不善与人交往,在将来就业、择偶时更会受到阻力。所以,斜视的治疗关键是早发现早治疗,家长一旦发现孩子有歪头视物、靠的近、眯眼、怕光、阅读困难、重影等症状,须及早去正规医院诊断和治疗,以免斜弱视的发生。
  • 31
    2023/03
    为什么我们的近视度数,每年都在往上增长?
    为什么我们的近视度数 每年都在往上增长? 怎么样才能让近视度数不再变高呢? 为了弄清楚度数增长的原因 以及不再让度数增长的办法 首先你需要清楚的是 你到底是什么类型的近视? 近视一般被分为两种 生理性近视和病理性近视 1、病理性近视       顾名思义,病理性近视一般是会出现眼底疾病的,病理性近视最明显的特征,就是你的视力会持续恶化,即使成年以后视力也不会稳定,仍有视力快速下降。       屈光度数高(>-600度),而且视网膜上出现了明显的眼底病变。比如视盘脉络膜的萎缩弧,豹纹状的眼底以及周边视网膜的变性,甚至裂孔。因此病理性近视经常会导致最佳矫正视力难以达到1.0。对于病理性近视的患者要时刻注意眼底的变化,如果出现眼前黑影飘动、遮挡感,要随时来就医检查眼底。如果是因为这种近视引起的持续度数增加需要及时就医,定期复查,通过医院专业的仪器检查,确定进一步的治疗方案。 2、生理性近视       这种情况一般都是近处用眼过度,这种近视一般增长的比较缓慢,明显区别于病理性近视,但是增长缓慢并不代表不会增长,自己不注意用眼习惯的话,度数也还是会“蹭蹭”的爬高。 为什么近视度数只会越来越高? 为什么近视度数只会增高? 要想解答这个问题的话 有一点是你需要知道的 只要提到近视 就必定会出现“眼轴”这两个字眼 眼球近似于一个球状体 它从前到后的长度叫眼轴长度 眼轴过长是导致近视的主要原因之一 正常人的眼轴长度出生时约18mm 成年人约24mm 一般情况下 眼轴每增长1mm 近视度数就会增加250~300度       目前的研究认为已经增长的眼球是不可以变短,轴性近视的度数也是不可以逆转的,以下一些公认的方法可以延缓近视进展:框架眼镜、角膜塑形镜(OK镜)、硬性角膜接触镜(RGP镜)、软性角膜接触镜、低浓度阿托品、用眼行为监控设备。       科学防控近视才是关键!
  • 31
    2023/03
    已经近视了,我可以暂时不戴眼镜吗?
    1、已经近视了,我可以暂时不戴眼镜吗?       “这位家长,孩子现在已经近视,需要配眼镜。”       “我家孩子不戴眼镜行不行?戴了眼镜以后越戴越深!孩子现在还小,以后怎么办?”       经常听到家长在孩子轻度近视的时候拒绝孩子佩戴眼镜,害怕越戴度数越深,以后摘不下来。所以不愿意让小朋友这么早就戴上眼镜。然而事情并不是像大家想象的那样简单,暂时不戴眼镜不等于暂时没有近视。 近视概念       首先,我们要明确一个概念,大多数近视为轴性近视,由眼轴增长而导致的。在目前的技术下,近视不可逆转,无法治愈,眼镜是近视矫正的方法之一,帮助孩子获得清晰的视力。 类比长跑       相信大家都有长跑过,跑完是不是就会有肌肉酸痛的经验?       那如果将近视比作长跑.....   近视 = 长跑   近视不戴眼镜 = 背着装满东西的大麻袋长跑   用眼多久 = 负重跑步多久   视疲劳 = 肌肉酸痛       近视如果一直不戴眼镜的话,必定会加重眼睛疲劳度,而视疲劳正是造成近视快速增长的重要原因。所以近视了还不戴眼镜,就会持续的增加视疲劳的程度,从而导致近视快速的加深。       各位家长,请不要总是让你的孩子背着麻袋跑步啦~ 2、戴眼镜脸部会变形吗?       “你看邻居家的小明,那戴眼镜戴的脸都变形了!”       “对,你以后一定要少看电视,千万不能近视!”       小时候,父母是不是这么叮嘱你的?       事实上,戴眼镜脸部不会变形       首先,人脸不是黏土做的,我们的头部骨骼是相对比较坚固的,不会轻易变形。并且现在眼镜的生产工艺都很高,镜架越来越轻,正常的戴镜,脸是不会发生变形的。       所谓的变形,是从镜片外部看到的由于光折射产生的形变,是眼睛产生的错觉,并非真实的。如果脱下眼镜照镜子发现脸变形了,那应该是买到了与脸型不合适的眼镜,比如较胖的人,如果硬是要选一副较窄的镜框,那当然会把脸挤得变型。       所以配镜时需要交由专业机构来选一副适合自己脸型的镜架和镜片。 3、配眼镜时最好减一点度数?       配眼镜时,不少人会要求将镜片度数配得比实际度数低一点,而且叮咛孩子不要太常戴眼镜,以免看得太清楚,让眼睛习惯较深的度数,之后又得配更深的度数。 正确做法,刚好相反。 配镜须知       小孩子配镜不同于成人,其目的在辅助视力发育,缓解视物疲劳。小朋友不必用力眯眼也能看的清楚、清晰。如果配镜度数不足,负责调节焦距的睫状肌会过度调节而持续痉挛,长时间下来很容易视疲劳,可能让视力恶化的更快。       配镜目的要记清,因小失大不可取。
  • 31
    2023/03
    老生常谈的“散光”,你真的了解全面吗?
    1、 什么是散光       首先散光已经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了。散光是指平行光线经过眼球屈光系统折射后,并不聚为单一点,而是散开成许多光像,所以叫做散光。       为什么焦点会散开呢?那是因为眼球不够圆的缘故。其原因包括了网膜、水晶体、角膜等密度不均或表面凹凸不平所致。因此绝大数人的眼球都不可能[刚好那么圆]。       有人会完全没有散光?通常只是程度较轻的差别罢了。据研究,散光常因不良的用眼姿势而加重。例如躺着趴着看书,甚至斜眼或眯眼看东西,都会造成眼皮不当的压迫眼球,而影响其正常的发育,所以杜绝坏习惯才是防止散光、杜绝近视的做法。       而这些习惯也常是近视的原因,因此有些人以为近视会造成散光,其实两者没有关系的。 2、 散光是如何形成的? 先天因素       散光大多数是先天性的,也有一定的遗传因素,特别是父母有高散光; 不正确用眼       散光也可能因为眯眼、揉眼睛等习惯而加重; 其他原因       眼外伤或者其他眼部疾病,如圆锥角膜等都可以造成散光; 散光大体上可以分为:       1、规则散光,不规则散光;       2、顺规散光,逆规散光,斜轴散光;       3、单纯近视散光,单纯远视散光,复合近视散光,复合远视散光,混合散光;       4、角膜散光,晶体散光等。       散光对视力的影响取决于散光的度数和方向,度数越高、方向是斜轴或是逆规散光对视力影响较大,患者可出现视力下降、视疲劳,严重者可有眼痛、头痛等症状,也有可能引起斜视、弱视,对散光进行规范诊治可避免上述情况发生。   3、 散光的危害有哪些? 一、视觉疲劳       散光眼由于各经线上的屈光力不同对平行光线折射无法形成焦点而是两条焦线,这样的成像,容易诱发调节不安定,视物时而清晰,时而模糊,容易视疲劳;  二、视力减退       散光眼远离视网膜的焦线方向的视标颜色变淡,边缘发虚不清,不容易辨认,视力下降,重者产生复视;  三、视物模糊不清       患者常有把眼睑半闭眯成缝隙的习惯,企图以此使物体看得较清晰;  四、不正常的头位和眼位       双眼有高度不对称散光者,为了看得更清楚,往往采取倾斜头位而导致斜视。 4、 保护眼睛,我们建议~       最好3~4岁时做第一次全眼部检查,以后每年定期眼部检查1~2次。指导幼童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不随便用手或其它物品接触眼睛,以避免传染眼疾;       看书姿势要正确,并且保持在30公分至40公分之间的距离。选择读物时字体要清晰,不可太小;       不揉眼,保护眼睛,避免眼外伤是预防病理性散光的方法。
  • 31
    2023/03
    新冠病毒很可能存在眼部趋向性
    1、目前已有研究表明:       新冠病毒很可能存在眼部趋向性,新型冠状病毒眼病的临床表现多样,缺乏特异性,症候群涵盖眼部炎性反应性疾病、血管性疾病、神经性疾病等多个方面。有57%新冠感染者的眼睛结膜拭子中也检测到新冠病毒的RNA,且疾病严重程度更高的人群中,检出率也更高。   2、在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更新认识:       新型冠状病毒可通过眼表传播,眼部传染途径为飞溅物-飞沫传播、接触传播、鼻-眼传播、口-眼传播、手-眼传播及眼分泌物和泪液传播等;具有结膜炎等结膜相关疾病的患者更易感染。   3、发病机制:       新型冠状病毒进入细胞,导致组织损伤机制:病毒的直接损伤、过度炎性反应和细胞因子风暴、氧化应激反应和缺氧、嗜神经毒性。       如果是因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后高热引起的眼睛痛、眼眶疼等,不必过于惊慌。其实在普通的感冒和发烧时,这种眼睛不适也很常见,一般待退烧后症状多能缓解。如果体温高于38.5℃时,应尽快采取降温措施,包括物理降温(如冷敷)或必要时使用退烧药物(如布洛芬),也可适当使用人工泪液,并尽可能减少使用手机、平板等电子产品,避免加重症状,让眼睛得到充分的休息。       (1)角、结膜炎:症状较轻可自愈,无需药物治疗;症状较重患者可以遵医嘱使用人工泪液和抗病毒滴眼液,抵抗力下降时,病情反复发作可能影响视力,病程长、病情反复发作,可能需要静脉注射或者口服抗病毒药物治疗。       (2)巩膜炎:可使用糖皮质激素滴眼液(长期使用有升高眼压风险,需要在眼科医师指导下使用)和人工泪液。       (3)视神经炎:可在眼科医师指导下,根据病情静脉注射糖皮质激素,或口服糖皮质激素,逐步减量。       这里提醒大家,眼药水应遵从医嘱使用,专人专用,避免交叉感染。 1.不要用手揉眼睛       揉眼睛本身就是一个会危害眼健康的坏习惯,手部的细菌、病毒会通过手-眼接触增加眼部感染的机会。如果正处于体内载毒量高、免疫力低的特殊时期,更易出现眼睛红肿、疼痛、流泪和分泌物增多的情况。因此,应避免用手揉眼睛,并做好手卫生,同时保持眼部洁净,毛巾等个人卫生用品不混用并及时清洗更换。 2.避免长时间用眼       居家后每天使用电子产品的时间会明显增加,长时间近距离用眼无疑会造成眼睛的干涩和疲劳。因此建议大家及时放松眼睛,如闭目休息或者远眺。如眼睛干涩情况严重时,可适当使用人工泪液或使用热毛巾热敷眼睛。这里提醒大家,如果伴有发烧时,热敷反而会增加眼部不适,应采用局部冷敷。       “阳”了期间,长时间用眼容易产生视疲劳,可能加剧眼痛的症状。即使“阳康”后,也要注意让眼睛得到充分的休息。 3.停止佩戴任何类型隐形眼镜       如果已经“阳”了,或是存在发热、乏力、咽痛、肌肉疼痛和眼部不适症状,建议立即停止佩戴角膜接触镜,如角膜塑形镜(OK镜)、RGP角膜塑形镜、软性隐形眼镜、美瞳等,避免引起眼睛感染及其他不适。OK镜停戴期间,可配戴备用的框架眼镜来做过渡,不要佩戴任何其他类型的隐形眼镜。待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症状消除,抗原/核酸转阴,且没有任何眼部不适后,可考虑复戴镜片。如果家中其他成员“阳”了,也应及时停戴OK镜,待家人恢复后再佩戴。 医生提醒:感染新冠后发现有眼部症状要警惕病毒感染引起的结膜炎应尽快到眼科就诊。
上一页 1234567 下一页
跳至页
视频专区 护理天地 下载专区 人才招聘
  • 医院概况
  • 新闻公告
  • 患者服务
  • 科室导航
  • 科研教学
  • 人才招聘
  • 联系我们
武汉市第三医院
微信公众号
武汉市第三医院
支付宝二维码
健康武汉
微信小程序
Copyright © 2024 武汉市第三医院(武汉大学附属同仁医院) 版权所有 鄂ICP备13016264号-1 鄂公网安备42018502002779号
友情链接
  • 武汉大学
  • 京伦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