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医院概况
    • 医院简介
    • 医院文化
    • 医院荣誉
    • 历史沿革
    • 党建行风
    • 院务公开
  • 新闻公告
    • 三医新闻
    • 通知公告
    • 媒体聚焦
    • 三医融媒
  • 患者服务
    • 预约挂号
    • 就医指南
    • 专家介绍
    • 门诊安排
    • 门诊优惠服务
    • 专病门诊
    • 特色医疗
    • 护理天地
  • 科室导航
    • 首义院区
    • 光谷院区
  • 科研教学
    • 科学研究
    • 教学动态
    • 住院医师
      规范化培训
    • 进修管理
    • 医学伦理委员会
    • 药物/器械临床试验机构
  • 人才招聘
    • 招聘公告
    • 简历投递
  • 联系我们
  • 首页
  • 医院概况
    • 医院简介
    • 医院文化
    • 医院荣誉
    • 历史沿革
    • 党建行风
    • 院务公开
  • 新闻公告
    • 三医新闻
    • 通知公告
    • 媒体聚焦
    • 三医融媒
  • 患者服务
    • 预约挂号
    • 就医指南
    • 专家介绍
    • 门诊安排
    • 门诊优惠服务
    • 专病门诊
    • 特色医疗
    • 护理天地
  • 科室导航
    • 首义院区
    • 光谷院区
  • 科研教学
    • 科学研究
    • 教学动态
    •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
    • 进修管理
    • 医学伦理委员会
    • 药物/器械临床试验机构
  • 人才招聘
    • 招聘公告
    • 简历投递
  • 联系我们
药学部健康科普
首页 > 科室导航 > 三医院 > 诊断相关科室 > 药学部 > 健康科普
返回上一级
  • 22
    2019/08
    中医和茶:茶为中药
    现今社会,茶被人们视为陶冶情操的工具、祛病的良药、保健的饮料,饮茶已经成为一种流行趋势。常说:“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由此可见,茶文化已深入百姓生活之中。 我国是最早种茶、制茶、饮茶的国家,唐朝陆羽的《茶经》被誉为世界上出现最早的茶书,陆羽因此被誉为“茶圣”。古代五行学说认为宇宙间各种物质都可以按照五行的属性来归类,如果将自然界的各种事物、现象、性质及作用,与五行的特性相类比后,可以将其分别归属于五行之中。 事物属性的五行归类表 《茶经》开篇第一句就说茶是我国“南方”的“嘉木”,理所当然,茶首先属木。陆羽并将“五行”纳入“煎茶”的茶道中,他认为金木水火土相结合才能煮出好茶。比如,煎茶用的风炉,属金;炉立于图纸上,属土;炉中沸水,属水;炉下木炭,属木;用碳生火,属火。茶叶经过反复生克,攻伐,合化,博取,兼容了阴阳五行的精华灵气,这正是茶叶诸多养生功效的根源所在。              最初茶被称为“苦荼”,作为一种中药材用于治病,后来经人们长期调查与实践,逐渐认识到茶不仅可入药,起到理头痛、明目、去痰热渴的作用,而且还是一种气味芳香、提神解渴的上好饮料,比如小儿感冒茶。人们更是设计出袋泡茶、速溶茶、浓缩茶及罐装茶等更为简便的饮茶方式使得人们越来越乐于接受这种创新型的中医茶疗。  下面中药师带您了解一下日常生活中几款茗茶: 茉莉花茶 又叫茉莉香片,将茶叶和茉莉鲜花进行拼和、窨制,使茶叶吸收花香而成的,茶香与茉莉花香交互融合。春季饮用,能缓解春困,使人神清气爽。 西湖龙井 产于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周围的群山,居中国名茶之冠。其滋味甘鲜醇和,汤色碧绿清莹。夏日常饮,清热解暑,生津止渴,消食化痰。  安溪铁观音 乌龙茶的极品,产于福建省安溪县,历史悠久,素有“茶王”之称。其回甘悠久,可谓“七泡有余香”。秋季饮用,既能清除余热,又能恢复津液阳气。 祁门红茶 简称祁红,是中国红茶的代表,有百余年的生产历史。产于安徽省祁门等地。冲泡后茶汤红浓,香气馥郁持久。冬日常饮,暖胃抗寒,助消化,去油腻。    有些茶茶性苦寒,苦可燥湿,寒可清热,但同时也耗气,使人脾胃虚弱。另外,冷茶,烫茶,浓茶,空腹饮茶,这些都是不好的,饮服了之后,不仅对身体健康没有益处,反而还会给人体的一些脏器带来损害,因此在饮茶时也是应该慎重考虑的,只有做到恰如其分,才能达到养身长寿的效果。                                       
  • 12
    2019/04
    润喉糖不是“糖”
    润喉糖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药品,由于它获取方便,应用广泛,所以人们觉得喉咙不舒服了就会吃上两颗来缓解,但是你知道吗?长期服用润喉糖对我们身体是有危害的,接下来我们一起来正确认识一下润喉糖。  润喉糖是什么呢? 润喉糖属于保健品一类,主要有消炎、消肿、清新口气、提神醒脑、清热解毒等作用,对咽喉炎的症状有缓解作用。其主要成分有金银花、罗汉果、西瓜霜、胖大海、冰片等,其配辅料以薄荷脑、桉油叶、调味剂等以起改善口感和提神醒脑的作用,但其配料种类和比例并不固定,所以市场上有很多类型和不同主治功能的润喉糖。 那服用润喉糖有哪些需要注意的呢? 不知大家有没有这种感受,当我们吃多润喉糖时,喉咙和食管会非常难受,喝口冷水会觉得“透心凉”,因为润喉片中含有薄荷脑和冰片,吃多会刺激消化道粘膜,容易形成口腔溃疡和消化系统疾病,所以已经有口腔溃疡的患者和胃肠功能不良者不可多吃。而且润喉糖不适合治疗病毒性咽喉炎,因为病毒本身会刺激局部黏膜分泌,引起鼻涕、咳嗽等症状,这时候使用润喉糖只会加重这些症状。 由于它含有薄荷脑和冰片此类多种寒性药材,所以孕妇不宜服用,因为大量食用时会影响胎儿和妈妈的健康,严重时可以导致流产。 不少润喉糖还含有碘,有杀菌作用,吃多之后不仅会杀灭病毒和有害菌,还会连同身体的有益菌一同杀灭,会影响体内的菌类平衡,更加容易造成消化不良症状,而对碘过敏患者服用容易引起呼吸道的不良反应。 尾言: 所以润喉糖不是“糖”,不可盲目吃。如果是别的原因引起喉咙不舒服,还是要及早就医,以免贻误病情。在日常生活中远离烟酒,多喝水,不要吃刺激性食物,避免用嗓过度,养成规律生活习惯,才能保护喉咙哦。
  • 28
    2019/03
    “感冒季”or“敏感季”
    普通感冒,一年四季均可发病,但春、冬两季发病率更高。过敏性鼻炎,则多见于春天和秋天,接触过敏原后立即出现症状。
  • 13
    2019/03
    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的药物治疗
    人是HP唯一自然宿主,世界自然人群感染率高达50% HP是目前所知的人类胃中生存的唯一微生物种类。
  • 21
    2019/02
    草药做成丸剂比膏剂疗效更好吗?
          经常在药房碰到患者询问:“医生给我开的是7天的汤药喝,我听说把草药做成丸药好一点,请问我可以做成丸剂吗?”“我家住的很远腿脚不方便,医生只给我开了7天的量,我想多开几天可以吗?”“听说把草药做成丸剂比膏剂好一点?”等等很多关于中草药剂型的问题。其实剂型的选择是有讲究的,不能一概而论,值得注意的是,想要“药到病除”,除了要选对中药,同时剂型的差异也不可忽视。 长年在医院药房和制剂室工作的我,从以下几个方面给大家简要的介绍一下中草药剂型的选择的相关知识吧。    一、根据外在条件选择中药剂型 剂型的选择应根据病人的自身外在条件,在达到治疗目的的同时来选择自己适当的剂型,首先就要从服用、携带、运输、贮藏和生产等五个方面来考虑; 都说“良药苦口”,确实,汤剂味苦量大,很多病人用武汉话“很灌人”来形容喝汤剂的感受。确实如此,喝药成了烦恼,每天几大碗的“苦药”下肚,心情都会变糟糕。而对于这类病人,可将汤剂改制成颗粒剂、口服液或浓缩的膏剂等,这样不仅适合患者服用,而且口感更佳,不在有“很灌人”的苦恼; 同时也要结合医疗机构的生产条件和可行性考虑;而对于经常出差、旅游等住所不固定的病人,则要考虑携带、运输和贮藏等因素来选择更为合适的剂型,药师这里建议您,选择量小而且质量稳定的固体剂型。例如丸、散剂。 二、根据自身病情选择合适剂型 中药治疗是要看用药效果的,医生根据病人服用中药后,哪些病症得到了改善,从而随症加减药方,而有些病是中病即止(因为毒性或者偏性),还有些药是要不间断的服用从而取得连续有效的治疗目的。所以剂型的选择也要看吃的是什么药,治疗的是什么病症来定。下面简单的给大家介绍一下中药中常见的剂型: ①中药汤剂: 汤剂是把中医所开处方药物配齐,通过专业的中药煎煮方法,煎煮去渣后得到的药汁。一般用来内服,具有吸收快、作用强的优点。古书有云:“汤者,荡也”,在中药剂型中是可以快速纠正病情,改善症状,同时可以根据病证灵活加减;所以医生一般开处方只有3天或7天的量,好随症加减以达到最好的治疗效果。 ②丸剂: 将处方药物研成细末,过筛混匀,再以蜂蜜、水或米糊等作为赋型剂将所有药粉叠成圆形固体剂型。古书有云:“丸者,缓也”,丸剂有吸收缓慢,药力持久,服用方便,利于久存等优点,且可随身携带,一般适用于慢性、虚弱性疾病,也可用于病后调理或用于巩固疗效。如果您需要长期服药,可以根据治疗需要做成丸剂,这样更便于日常服用和携带。 ③膏剂: 是将处方药物煎煮取汁,去除药渣,静置4~6小时,“斩头去足”取其中层药液浓缩或添加蜂蜜、冰糖、胶类等熬制成半固体状。服用方便,具滋润性,一般冬季服用。而与汤剂“快速纠正病情,改善症状”的作用相比较,膏剂更适合有慢性、虚弱性疾病的患者,同时也是中药日常养身的不错选择。  ④散剂: 将单味药材或处方药研磨成干燥粉末,均匀混合过80至100目筛,可用来内服,也可外用。散剂得特点是制作简便、便于携带服用、吸收较快、且节省药材,但缺点是易吸潮变质,且部分药材不宜研成粉末,直接服用后可能会对胃产生较大刺激。所以刺激性、腐蚀性强的药物以及含挥发性成分较多的处方一般不选择制成散剂。 ⑤酒剂:    将处方药材全部浸入酒内,经过一定时间后,去渣饮酒,可内服亦可外用。酒本身有行血活络的功效,其善于行散,通血脉,可助药力畅达全身,故酒剂通常主用于风寒湿,具有祛风活血、止痛散瘀的功能,一般适用于关节及风湿痹痛疾病。但值得注意的是,小儿、孕妇、心脏病及高血压病人不宜服用此类剂型。 药师提醒 人与人之间存在较大个体差异,疗效也会因人而异,您切不可盲目跟从,自己拿主意,认为“别人这样吃好,我也这样吃”。建议您,必要时到医院咨询专业人员,以帮助您更为合理的用药,保证您的用药安全及更好的疗效。
  • 14
    2016/12
    长假出游,必须知道的急救常识
         来源:南方日报 长假出游必须知道的急救知识有哪些?每逢长假,人们都喜欢外出游玩。但到了陌生的地方,出现意外的情况不可不防。所以我们要知道旅游中的突发情况怎么处理。那么,长假出游必须知道的急救知识有哪些呢?看看下面的介绍吧。 食物中毒:随身携带胃肠道药物 一旦怀疑自己食物中毒,要立即停止进食,用手指、筷子等刺激舌根催吐。如已经开始呕吐,要注意在上吐下泻之后及时喝水,以免缺水导致休克。要提醒的是,如果因食物中毒引起腹泻,并伴有面色苍白、出虚汗、手脚冰凉等症状,即便年轻体力好,也一定要终止旅游,及时就医,否则可能导致晕厥。 旅游在外,如果吃东西不注意或是不适应当地饮食习惯,容易引起肠胃不适或腹泻。最常见的就是因在外地吃东西不洁,导致腹泻或是急性肠胃炎,所以随身备上抗肠道感染的药物是必要的。 烫伤:小面积烫伤马上清水冲洗 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急诊科主治医师、广州市120急救中心院前急救技能培训教官王西富介绍,小面积烫伤,首先马上到水龙头下面冲洗,持续20-30分钟至疼痛明显缓解为止。然后再考虑脱掉(最好是剪开)烫伤处衣物或袜子。然后用无菌纱布覆盖伤处,必要时就医处理。冷水冲洗的好处:带走热量避免继续损伤、止痛、减轻肿胀渗出、清洁伤口防止感染。 王西富提醒说,千万不要涂抹酱油、麻油、花生油、牙膏、白糖、面粉、盐等,也不要使用冰水浸泡,这样可能雪上加霜,进一步损伤烫伤部位。更不要迷信各类神奇的烫伤药膏。 虫咬、蜂蜇:牙膏、苏打粉、醋涂抹只是心理安慰 登山前,最好穿上长衣长裤,这是防止蜂蜇、虫咬的最好办法。如果不慎被蚊虫叮咬,可以涂点氨水或肥皂水,因为大部分蚊虫所带的毒素都呈酸性,用碱性物质一中和便能解毒,但被蜜蜂、马蜂蜇过,得另行处理。 在户外山林之间游玩,马蜂或者蜜蜂蜇伤是比较常见的事。王西富指出,大多表现为局部的疼痛、肿胀,属于轻症。部分大面积蜇伤、毒素量多或者部分患者出现严重过敏休克从而危及生命。 王西富介绍,蜂蜇伤常用现场急救措施,首先是想办法立刻脱离蜂群;其次可利用随身带的银行卡刮除毒刺(蜜蜂蜇伤会留刺。而马蜂或黄蜂蜇伤不会留刺且可以多次蜇人);接着用清水局部冲洗;有条件最好冰敷,这样可减轻疼痛和肿胀。 如果出游带了抗过敏软膏(如地塞米松软膏)和抗生素软膏,这两样此时也能派上用场,局部涂抹可防止局部感染。必要时可以口服止痛药物如布洛芬或对乙酰氨基酚。 至于民间流传的使用蜂蜜、牙膏、苏打粉、醋、洋葱,以及人奶母乳等涂抹方法,在王西富看来,这些最终效果可能仅仅是安慰作用。蜜蜂蜇伤属于弱酸性毒素,马蜂蜇伤属于弱碱性毒素,从而可以分别使用弱碱或弱酸来中和毒素,这就是所谓的酸碱中和理论。前述民间流传的那些方法正基于此,但这一理论目前实际并没有确切有效证据。 此外,马蜂重度蜇伤是临床凶险急症,即使将患者送到医院,专业医生会给予综合救治措施,并非仅仅是简单的对症治疗。 扭伤:马上冰敷、慎用活血化瘀药 不慎扭伤后,应尽快坐下来休息。如果周围有冰水或冰袋,赶紧敷在患处2—3次,每次大约10—15分钟,以消肿止痛,如没有冰块,也可用冷水冲洗。要注意的是,不要马上用所谓活血化瘀药,扭伤其实是内出血,在经过紧急处理后,最好进行加压包扎,做法是用干净的绷带、毛巾压在患处,然后抬高患肢,比如平躺时,给脚下垫个高枕头等,以消除肿胀。 醉酒:轻度多饮水、吃水果,重度及时送医院别耽搁 长假聚会出游,饮酒很长见,小饮怡情,大饮伤身,莫贪杯中物,防患于未然是最佳的选择。王西富介绍,如何评估醉酒者的严重程度,选择恰当的照护方式,也应该成为公众的常识。 首先,对急性酒精中毒的症状要有一个基本判断,临床分期大概有三种情况: 兴奋期:此时人会感觉头痛、欣快、兴奋、健谈、饶舌、情绪不稳定、自负、易激惹,可有粗鲁行为或攻击行动,也可能沉默、孤僻。周围人看到这里,应停止其饮酒,让对方多饮水、进食水果,用冷水洗面。陪聊时,不要激惹对方,离开不安全的饮酒场所如大排档,“因为,在急诊科看到因醉酒大声喧闹惹怒邻桌而互砍的案例不少。”王西富提醒说。 共济失调期:到了这个阶段,醉酒者的肌肉运动不协调,行动笨拙,言语含糊不清,视力模糊、步态不稳,伴有出现恶心、呕吐、困倦。 应对措施同样先是停止饮酒,陪伴,饮水,进食水果,贴身照顾。走路要有人陪伴搀扶,尤其是进出卫生间、上下楼梯容易摔跤受伤,过马路时更要注意安全。若已经呕吐多次,醉酒症状好转,可侧卧位卧床休息。若在共济失调期,没有呕吐,很快进入昏睡期,尽量就医。若不送医,应侧卧位,床边陪护,定时翻身,密切注意呼吸循环情况。 昏迷期:当血乙醇浓度超过2500mg/L,患者可陷入深昏迷、瞳孔散大,体温降低,血压下降,呼吸慢而有鼾音,可出现呼吸、循环衰竭而有生命危险。此时,必须送医或呼叫120。在急救车到来之前,将患者置于稳定侧卧位并观察呼吸脉搏情况,注意清理口腔呕吐物。
上一页 1234567 下一页
跳至页
视频专区 护理天地 下载专区 人才招聘
  • 医院概况
  • 新闻公告
  • 患者服务
  • 科室导航
  • 科研教学
  • 人才招聘
  • 联系我们
武汉市第三医院
微信公众号
武汉市第三医院
支付宝二维码
健康武汉
微信小程序
Copyright © 2024 武汉市第三医院(武汉大学附属同仁医院) 版权所有 鄂ICP备13016264号-1 鄂公网安备42018502002779号
友情链接
  • 武汉大学
  • 京伦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