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医院概况
    • 医院简介
    • 医院文化
    • 医院荣誉
    • 历史沿革
    • 党建行风
    • 院务公开
  • 新闻公告
    • 三医新闻
    • 通知公告
    • 媒体聚焦
    • 三医融媒
  • 患者服务
    • 预约挂号
    • 就医指南
    • 专家介绍
    • 门诊安排
    • 门诊优惠服务
    • 专病门诊
    • 特色医疗
    • 护理天地
  • 科室导航
    • 首义院区
    • 光谷院区
  • 科研教学
    • 科学研究
    • 教学动态
    • 住院医师
      规范化培训
    • 进修管理
    • 医学伦理委员会
    • 药物/器械临床试验机构
  • 人才招聘
    • 招聘公告
    • 简历投递
  • 联系我们
  • 首页
  • 医院概况
    • 医院简介
    • 医院文化
    • 医院荣誉
    • 历史沿革
    • 党建行风
    • 院务公开
  • 新闻公告
    • 三医新闻
    • 通知公告
    • 媒体聚焦
    • 三医融媒
  • 患者服务
    • 预约挂号
    • 就医指南
    • 专家介绍
    • 门诊安排
    • 门诊优惠服务
    • 专病门诊
    • 特色医疗
    • 护理天地
  • 科室导航
    • 首义院区
    • 光谷院区
  • 科研教学
    • 科学研究
    • 教学动态
    •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
    • 进修管理
    • 医学伦理委员会
    • 药物/器械临床试验机构
  • 人才招聘
    • 招聘公告
    • 简历投递
  • 联系我们
病理科健康科普
首页 > 科室导航 > 三医院 > 诊断相关科室 > 病理科 > 健康科普
返回上一级
  • 13
    2022/06
    人乳头状瘤病毒与宫颈肿瘤
    HPV感染是宫颈肿瘤形成的最重要的原因。HPV感染与宫颈肿瘤形成之间的强相关关系已经确定,累积的实验性、分子学和临床证据表明,HPV感染可直接影响宫颈肿瘤形成的发病机制。现阶段已经认识到:(a)HPV感染在性活跃的年轻人群中普遍存在;(b)感染的频率在育龄早期达到高峰;(c)感染是短暂的,常反复出现和消失,可不伴有细胞学异常;(d)同一类型的HPV持续感染与当前的或随后发生的宫颈肿瘤的危险性强相关 。 HPV类型相关的癌危险性(“高危险性”)有显著的差异,低危险性 HPV 类型可能具有作为“处于危险行为”标志的危险性。现已经发现了100多种类型的HPV,从生殖道分离出的HPV 在25 种以上 生殖道HPV分为宫颈癌危险性低度、中度和高度三类。目前与宫颈癌发生有关的HPV都被称为“高危险性”HPV。HPV16具有最高的危险性。大多数研究指出,病毒负载与活检证实的鳞状上皮内病变的危险性强相关,即使小量的病毒也可能引起高价格鳞状上皮内病变。 HPV与宫颈肿瘤形成之间最令人注目的关联:应用高危险类型的HPV(16型)进行免疫接种,可预防短暂性感染、持续性感染及HPV(16型)相关的最终的鳞状上皮内病变,其有效性分别为 91%、100% 和100%。
  • 25
    2022/05
    蓝痣
    普通蓝痣(BN)是常位于真皮内的良性黑色素细胞病变,以色素性树突状梭形黑色素细胞为特点,少数为上皮样黑色素细胞,黑色素细胞常被宽带状胶原纤维分隔。   BN 相对常见,好发于女性,主要见于 20-50岁之间。   NM分布很广,最常见于上肢远端(尤其是手背),其次为下肢、头皮、面部和臀部,还可以发生于阴道、宫颈、前列腺、口腔(主要在硬腭)以及淋巴结被膜,而不伴皮肤病变。   最常见的表现是单个无症状的、境界相对较清楚的、半球形蓝色或蓝黑色丘疹,直径小于1cm,其特征性的蓝色是由于Tyndall效应所致。偶尔肿瘤表现为斑块,发疹性病变也偶见报道。
  • 25
    2022/05
    乳头状癌
    临床表现症状和体征 乳头状癌通常表现为甲状腺肿块,放射性碘扫描为冷结节或表现为颈部淋巴结病。在碘缺乏地区,多结节性甲状腺肿仍然常见,乳头状痛可表现为在甲状腺肿中出现一个更明显的结节。在碘充足地区,乳头状癌通常在一个相对正常的甲状腺中表现为一个可以触及的单个结节。对损伤、颈部血管疾病或其他情况所作的诊断学(CT、MRI、超声)研究指出,能发现许多偶然的、未被触及的甲状腺结节。这些临床前结节证实是甲状腺癌,与在甲状腺切除标本或尸检中偶然发现的没有预料到的很多乳头状癌小的或微病灶相一致。毫无疑问,偶然发现的没能触及的乳头状癌的临床意义是微不足道的,因为在年轻患者甚至大的可触到的乳头状20年生存期已超过98%。这些临床前的乳头状癌似乎不能改变正常寿命。     细胞病理学 典型乳头状癌常规抽吸物含有丰富的细胞,可组成乳头状组织碎片,单层的片块和三维的细胞簇。乳头状碎片常形成分支状结构,规则的外形轮廓和栅栏状排列的核。通常肿瘤细胞是立方形,也可以是柱状、多角形、梭形或鳞状细胞形态。典型的核是大的和不规则形,含有尘状至粉状的染色质和小的核仁,常靠近核膜。核沟和核内假包涵体是常见的。此外,有用的特征还有黏稠的(或称:“口香糖”)胶质、多核巨细胞和砂砾体。
  • 25
    2022/04
    甲状腺癌越来越容易”盯上“年轻人
     随着人们对健康的意识增强,越来越多的小伙伴每年必做体检 在门诊经常碰到因体检彩超提示甲状腺结节而来就医的患者, 发现很大部分为年轻患者 有些年轻的患者经过进一步的检查如甲状腺结节细针穿刺检查, 发现甲状腺结节恶性的年轻人每年呈上升的趋势。 据病例统计甲状腺癌的高发年龄段是30-45岁,这个年龄段本身 是人的青壮年时期,甲状腺癌发生在年轻人身上也不是一种罕见 的情况,女性的话,其高发年龄段是30-35岁,这主要是由甲状 腺癌的特性决定的。 患上甲状腺癌,有以下原因: 一、碘元素摄入不合理 如果体内长期缺乏碘元素,或者是碘元素摄入过多的话,患上甲状腺癌的几率会增高。体内碘元素异常的时候,就会严重影响到患者的甲状腺功能。从而使甲状腺分泌出过少或过多的甲状腺激素,很容易使得甲状腺部位的细胞发生异常,从而引起甲状腺癌的出现。 二、长期遭受放射性损伤 如果长时间接触一些电离辐射,或者是一些x线照射的话,就很容易使得甲状腺功能发生异常,分泌甲状腺素的水平就会降低。从而影响到甲状腺部位的健康,患上甲状腺癌的几率自然就会升高。 三、不良的饮食习惯 除了碘元素摄入不足以及过高以外,长时间摄入过多的辛辣刺激性食物;以及过多油炸、烧焦、霉变类食物的话,会导致甲状腺部位的免疫功能降低,而且还会影响到甲状腺素的分泌,患上甲状腺癌的风险会增高。 另外,大量饮酒,长期吸烟,也会对甲状腺部位造成很大刺激,从而加大患有甲状腺癌的风险。 四、长时间负面情绪 现在年轻人的工作压力大,生活节奏快,长期的生闷气、愤怒、抑郁、焦虑,这些情绪都会影响到体内的内分泌,使得内分泌功能发生紊乱,导致甲状腺激素分泌量发生较大变化,从而容易患上甲状腺癌。 甲状腺癌的发现主要是依靠体检以及筛查,在没有很典型的症状出现前,这是能够及早发现甲状腺癌的重要手段。总的来说,我们只要做好预防筛查工作,那就不怕甲状腺癌会找上门来。对于老年人,我们不能因为不在高发年龄段内就可以放松警惕,相反,应该更加注重生活方式以及体检间隔,要知道,预防甲状腺癌要比治疗更简单以及轻松。
  • 20
    2022/03
    这四种HPV最危险,有效预防不止打疫苗!
    作为宫颈癌的罪魁祸首,HPV病毒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它主要存在于人体皮肤、黏膜以及女性宫颈上皮细胞移形区,性接触是其主要的传播途径,初次性生活过早、性伴侣数量多均是HPV感染的高危因素。 这四种HPV最爱招惹中国女性    目前已经发现200余种HPV亚型,分为高危型和低危型两大类,每一种按照其发现的顺序以一个数字命名。 § 低危型HPV(10种) 包括HPV6、11、40、42、43、44、55、61、81、83。 低危型的HPV感染可引起尖锐湿疣、寻常疣等,90%的尖锐湿疣就是由常见的低危型HPV6或11引起。 § 中高危型HPV(18种) 包括HPV16、18、26、31、33、35、39、45、51、52、53、56、58、59、66、68、82、73。 只有高危型HPV持续感染才会引起宫颈癌前病变,一旦不能及时处理,很有可能进展为宫颈癌。 但也不必谈HPV色变,绝大部分女性一生中都感染过HPV,大部分也能依靠自身免疫力清除病毒。这就是病毒和人类抵抗力大比拼的时候! 国际上的统计数据显示,宫颈癌中16型、18型的检出率最高,所以HPV16型、18型是需要高度关注的两个型别。不过,HPV也有属于自己的“地方特色”,与西方国家相比,52型和58型在我国宫颈癌患者中较为高发。 对于咱们中国的姐妹来说,高危型的HPV16、18、52、58感染都比较高发,尤其要引起重视! HPV疫苗不仅仅可以预防宫颈癌 目前市场上的HPV疫苗主要分为三种,分别是二价、四价和九价,它们分别代表疫苗可预防病毒型别的数量。HPV不但可导致宫颈癌的发生,也可引发阴道癌、外阴癌、肛门癌、阴茎癌和口咽癌。因此,四价和九价HPV疫苗不仅仅能预防宫颈癌哦~ 具体来说,二价疫苗可预防70%的宫颈癌发生;四价疫苗不仅可预防70%的宫颈癌,还可预防90%的尖锐湿疣;而九价疫苗能在四价疫苗的基础上进一步减少宫颈癌的发生,实现约90%宫颈癌的预防,并且能预防90%尖锐湿疣、85%阴道癌等。 预防宫颈癌不能光靠打疫苗 HPV疫苗并不能100%预防宫颈癌。与人类生殖系统病变相关的HPV有四十几种类型,目前没有哪一种HPV疫苗可以完全覆盖预防。另外,6%-10%的宫颈鳞癌和20%以上的宫颈腺癌可能与HPV感染无关,临床检测HPV为阴性。而且疫苗只是预防,对已经感染的HPV病毒,没有治疗作用。 无论你是否接种过HPV疫苗,有性生活的姐妹都应定期进行规范的宫颈癌筛查。定期进行宫颈TCT和HPV筛查,是有效预防宫颈癌前病变和宫颈癌的措施,可以及时把癌症扼杀在萌芽阶段。 特殊时期,HPV疫苗如何安排? 经期:因部分女性有不同程度的经期不适,建议谨慎接种。 备孕期:建议推迟至哺乳期后再接种,已接种需要避孕半年后再备孕。 孕期:不推荐妊娠期女性预防性接种HPV疫苗。若接种后意外妊娠,应停止未完成剂次的接种。 哺乳期:目前缺乏哺乳期女性接种HPV疫苗的安全性研究数据,因此慎重推荐哺乳期女性接种HPV疫苗。 同时接种新冠疫苗:两种疫苗接种应间隔两周以上。
  • 26
    2022/02
    病理科的宝藏—蜡块
    在病理科的窗口经常会碰到患者及家属听不懂病理医生口中所说的“你回去借几张4µm的白片“、怎么没带HE切片来呀?”“怎么没带蜡块来啊!”等等。今天我们就来看看这些所谓的专业术语到底是怎么回事? 病理柳叶刀发表一期内容中我们讲过,患者手术或者穿刺取下来的病变组织(老百姓讲的“肉”)都会送到病理科进行处理,最后组织被包裹在石蜡中,以蜡块的形式进行保存。后续的病理诊断以及相应检测都需要借助这些蜡块来进行。因此,蜡块是病理诊断的重要材料保证,它是病理科的宝贝,不能随意被借出。如必须借出,使用完后也必须要归还。 首先我们就来说说,医生让带的这些东西到底是什么? 白片:是指未经染色的石蜡组织切片。使用切片机从蜡块上切下来薄薄的一张蜡膜(通常是4µm),在水中展平,然后贴在一个玻璃片(载玻片)上,就做成了石蜡组织切片,即我们平时所说的白片。白片上带有手术或者穿刺取下来的组织。 病理诊断中一般需要借助三种手段:HE染色,免疫组化染色,分子检测。HE切片是诊断的基础,免疫组化染色是常规辅助手段,分子检测则是进一步的辅助手段。 HE染色和免疫组化染色都是在白片上直接进行的,而分子检测则根据项目的不同来提供相应材料。通常,如果进行FISH检测,则需要4µm的白片,白片的数量通常是所做探针的数量+2,即如果所做探针是3个,就准备5张切片。 患者问:我要做会诊,都需要提供什么呢? 一般会诊要求提供:1.原病理报告单;2.HE切片及免疫组化染色片;3.白片数张或蜡块。 患者问:我应借哪个蜡块,这是什么意思? 例如一个肿瘤患者手术切下来的组织可能很大,除病变(肿瘤)组织外,还可能有切缘、淋巴结等组织,因此就可能会有多个蜡块。那么到底该选哪个呢?答案是选肿瘤组织多、坏死及间质少的蜡块来进行后续的检测。通常,每一个蜡块都会有一个对应的HE切片,病理医生会根据HE切片来判断相应蜡块中病变组织的情况并进行选择。 总之,要想得出准确的病理诊断,蜡块是重要的材料保证,HE切片是重要的材料基础,适当数量的白片也是少不了的。通过科普病理小知识,能够帮助到会诊借片的患者及家属,少走弯路就医更加顺畅。
  • 17
    2021/09
    远离海鲜和啤酒,依然会得痛风?这些事情,你可能经常做
     什么是痛风? 说痛风之前,不得不提尿酸。 尿酸是食物中嘌呤和体内自行产生嘌呤的代谢物,正常情况下,人体内1/3的尿酸会被肠道降解,剩下的2/3经由肾脏以尿液的形式被排除体外。但当人体生成尿酸过多或排出尿酸能力下降,血液中的尿酸浓度就会超过正常范围,医学上称之为高尿酸血症。 长期以往,尿酸有可能形成尿酸盐结晶,沉积在关节、骨骼、软组织和肾脏中,导致急性或慢性病变,这就是我们所说的痛风了。 但并非所有高尿酸血症都会发展成痛风,也有高尿酸患者终身痛风不发作。 痛风的症状包括急性炎症性关节炎、慢性关节病、痛风石沉积、尿酸肾结石以及慢性肾病,严重者可能出现关节残疾和肾功能不全。 痛风发作最直接的感受是关节出现红肿、发热和难以忍受的疼痛,有人说刀割、针刺、烈火灼烧的痛苦都远远不如它。  什么样的人容易得痛风? 痛风多发于30——40岁的中年男性,女性患痛风的比例仅占5%左右,且大多数在绝经之后,这是由于雌性激素能帮助尿酸代谢。   但是因为现代人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的改变,痛风患者越来越年轻化,发病率也越来越高。 痛风是种会遗传的疾病,此外,以下人群也容易得: 1.体重超重; 2.患有高血压、高血脂、动脉硬化、冠心病、糖尿病; 3.长期使用维生素B12、胰岛素、青霉素、噻嗪类利尿剂、糖皮质激素、抗痨药、环孢菌素A等药物; 4.关节有过外伤、烧伤、外科手术的经历; 5.饮食无度、酗酒和爱吃高嘌呤食物。 不想痛风发作 远离海鲜和啤酒还不够 如果你是痛风高危人群或者已经是痛风患者,一定要注意:   § 控制饮食 海鲜、内脏等食物嘌呤含量较高,食用后会直接影响尿酸水平、诱发痛风,痛风在古代又被称为“富贵病”、“帝王病”。因此日常高嘌呤的食物都要尽量避免,中嘌呤的食物少吃,以低嘌呤食物为主,多吃蔬菜少吃饭。 另外,酒类也是痛风患者的禁忌之一,特别是啤酒和烈性酒。 有研究显示,吃樱桃、低脂乳制品、植物蛋白(豆类及豆制品)、补充维生素C可以降低痛风的风险。 § 经常锻炼 经常锻炼如步行、慢跑30分钟,一周五天。这样不仅能降低血尿酸水平,还能帮助控制体重(超重是诱发痛风的重要因素之一),但如果做太剧烈的运动,反而会使血尿酸水平升高。   § 补充水分 每天饮水在2000毫升以上,这样可以帮助尿酸排出。但是不能用饮料(包括果汁)代替水,尤其是要避免喝含有大量糖分的饮料,它们会大大增加痛风发作的风险。      § 调节室温 温度过高的话,痛风患者容易出太多汗,导致尿液减少无法排出尿酸;但温度过低也不利于尿酸溶解,容易形成尿酸盐结晶。所以室温保持自己觉得舒服就好,不要贪凉或者热衷于排汗。 治疗痛风的药物有非甾体抗炎药,秋水仙碱、激素等等,根据痛风的严重程度和个人情况的不同,它们用法用量也不相同,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如果你是痛风的潜在患者或者被痛风折磨已久,赶紧联系医生咨询吧。    
  • 18
    2021/08
    可以人为决定生男生女吗?胎儿性别竟是这样发育的
      对于准妈妈、准爸爸们来说,在盼望着肚子里的宝宝健康生长的同时,一定在好奇自己的宝宝是男宝还是女宝?是什么因素决定了宝宝的性别?可以自己选择生男生女吗? 今天就来带大家揭秘胎儿的性别是怎么发育形成的?胎儿在腹中是如何发育出性别的呢?我们又什么时候才能知道宝宝的性别呢? 胎儿性别是怎样形成的? 胎儿性别由X、Y性染色体决定。真正的男女之别,在卵子和精子结合的一刹那就注定了。卵子和精子仅拥有一半的染色体。受精后会重新组合成一个拥有23对染色体的新个体,其中,X、Y性染色体决定了宝宝性别的发育。 生物课上有学过,女性只有XX染色体,男性有XY染色体,所以携带Y染色体的男性,才是决定宝宝性别的关键。古代生不出儿子不停纳妾的男性,只能怪自己不争气了。 所以,宝宝的性别是由那个钻进卵子的精子所携带的性染色体决定的。   是如何发育出性别的呢? 这就要看性腺(卵巢或睾丸),生殖管道(输卵管、子宫或者输精管等等)的发育过程了。 在宝宝发育到5~6周的时候,首先形成原始生殖腺。这时候的原始生殖腺既可以向卵巢方向发育,又可以向睾丸方向发育。在宝宝长到第8周时,如果携带有Y染色体,在Y染色体上的睾丸决定因子作用下,性腺就向睾丸即男性的方向发育了;若没有Y染色体,就向卵巢的方向发育了,成为女宝宝。   何时能知道宝宝的性别? 我们肉眼能识别的性别差异是外生殖器。    男宝宝和女宝宝初显差别最早在12周;到16周时,才能通过外生殖器确定胎儿的性别。然而,如若是想通过无创方法了解宝宝的性别,可能还要略晚一些。约20周以后,才能通过超声等无创性措施才可初步判断宝宝的性别。 在某些特殊情况下,伴随性染色体遗传的疾病如色盲等等,可能需要通过性别鉴定来减少疾病的发生,未必需要等到20周以后,可以早期通过科学技术来实现。 常用的如胚胎种植前遗传学诊断、绒毛组织、羊水的检测等等,但是多数技术是有创伤的,可能影响准妈妈和宝宝的健康,一般不推荐使用。   可以人为决定生男生女吗? 关于影响生男生女的因素众说纷纭,最普遍的说法是酸碱体质影响孩子的性别。在碱性环境中,含“Y”染色体的精子比较活跃,容易优先受精,形成男宝宝,因此有人认为多吃碱性食物可增加生男宝宝的概率。 同样道理,有人认为用碱性溶液如苏打水冲洗阴道,通过改变阴道酸碱度也有利于生男宝宝。当然,这也已经被辟谣了。不冲洗出阴道炎已经万幸了。 除此之外还有其他说法,如从事消耗能量较高的工作或运动的男性,肌肉及体液中积累的酸性代谢物质过多,可影响含“Y”染色体精子的活力,从而降低生男宝宝的概率,等等。 关于生男生女的说法很多,基本都围绕着酸性和碱性环境的变化。虽说确有科学证据表明,“Y”染色体在碱性环境下更容易存活,但其差别非常微弱,想通过这点操控孩子性别是非常困难的。更何况人体为了维持正常生理活动,有自动调节体内酸碱平衡的能力。 从女性健康角度来说,正常阴道菌群会维持酸性环境,以此来抑制病原体生长,称为阴道自净作用。随意改变阴道的酸碱性,会导致女性患上阴道炎等疾病,甚至影响受孕。 随着医学研究的发展,目前人们在孕前、孕早期和孕中期通过活检胚胎上的部分细胞、取绒毛细胞或从羊膜腔穿刺抽取羊水等,经特殊技术处理后,可以识别染色体类型,以此来鉴定胎儿性别。 但是这些技术仅仅适用于携带遗传疾病的人,绝大多数国家,包括中国,都严令禁止非治疗目的的性别选择。 研发这些技术的目的不是为了迎合人们生男生女的意愿,而是为优生考虑。由于某些疾病,   如血友病及假肥大型进行性肌营养不良等致病基因在“X”染色体上,而男性只有一条“X”染色体,因此男孩发病率高。 鉴于这些疾病严重危害人们的健康,可以通过种植前遗传学诊断技术,在妊娠前选择女性胚胎移植到子宫内,以此期望获得女性婴儿而减少这些遗传性疾病的发生。也就是第三代试管婴儿技术。这种技术可以对胚胎性别进行准确判断。 现实生活中,生男生女的概率虽不是绝对的一比一,但大体均等,这是自然的规律。无论男孩、女孩,都是大自然赐予人类的最好礼物,而人为干预婴儿性别决定,既违反了法律,也会破坏自然的平衡。 我们应当谨记,对宝宝的性别我们无法选择,也不必选择,自然的就是最好的。
  • 21
    2021/06
    感染HPV的人那么多,会宫颈病变吗?怎么治疗?
    提到HPV感染、宫颈病变、甚至宫颈癌,是不是很害怕?确实,大多数女性一生中曾感染过HPV,有一小部分高危型HPV持续感染会发展成宫颈癌。 那么感染了HPV怎么治疗?能阻止癌症的发生吗?如果不幸患癌还能生育吗?选出了几个热门的问题,为你答疑解惑 1、感染了HPV怎么办? 尽量做联合筛查,也就是TCT/LCT+HPV检测,必要时还要行阴道镜检查,医生会将可疑的病变部位做活检,以了解组织器官是否有组织学上的损伤,然后根据结果决定下一步治疗方案。 如果只是HPV感染,没有宫颈病变,可以在医生建议下选择定期复查。但要注意的是,如果是高危型HPV感染(HPV16、18、31、33、45、52、58等),要及时就医,以排除是否有宫颈病变。 如果是宫颈低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LSIL),50%~60%的患者在一年的随访期内可自行转归,仅10%的患者进展为癌前病变。所以,应该半年随访一次。如果说,持续两年不消退,那么就要按照医生的建议选择进一步治疗方案。 如果是宫颈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HSIL),又称癌前病变,临床处理原则很统一,首选宫颈锥切术。切除的病变组织,也会做进一步的病理检查。 2、癌前病变或者宫颈癌都有哪些症状? 其实一部分癌前病变、宫颈癌是没有任何症状的。但如果出现了接触性出血(同房出血、妇科检查时出血)、长期的月经失调、阴道排液、白带异常(水样白带、血性白带等)、腹痛等情况,都要及时就医。 3、感染了HPV,会不会影响怀孕? HPV本身它不会影响妊娠,但是造成宫颈病变以后会影响妊娠的,甚至在妊娠期间病变会加重。如果只是HPV阳性,宫颈没有其他的病变和症状,是可以备孕的。如果同时发现了宫颈高级别病变,做了锥切手术,需要定期随访,一般半年以后宫颈组织基本可以复原,在没有进一步病变的情况下开始备孕更加安全,妊娠期也要加强随访。 4、得了宫颈癌,还能做妈妈吗? 分期为IA1、IA2和IB1期的宫颈鳞癌、腺癌、或腺鳞癌患者,经评估符合标准后,是可以考虑保留生育能力的。 5、宫颈癌术后,怎么办?如何随访? 宫颈癌手术后的随访复查是非常重要的,术后2~3年内最好是每3个月复查一次;术后4~5年,每半年复查一次;术后5年以上每年复查一次,中间如果出现了任何异常情况,需要及时就诊。具体的检查项目,医生会根据情况调整,主要有妇科查体、TCT/LCT+HPV检测、阴道镜检查,有些患者还需要肿瘤标志物筛查、影像学检查。另外,有些患者,根据手术后的情况,经医生评估,可能还需要进行放疗,也不必排斥,这是为了降低复发、转移的风险。
  • 30
    2021/05
    临床最常见的“甲减”问题
    随着生活方式、生活环境的改变以及检测手段的提高,近年来,甲状腺疾病呈增长迅猛态势。相对于甲亢,人们对甲减的了解似乎少之又少。 甲减是怎么一回事? 甲状腺功能减退症(hypothyroidism,简称“甲减”)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甲状腺激素(包括T3、T4)合成、分泌不足或生物效应不足所致的一种全身代谢减低综合征。 甲减其病理特征是黏多糖等在组织和皮肤中堆积,严重者表现为“黏液性水肿”。其主要病因包括自身免疫损伤(如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和甲状腺破坏(如手术、放射碘治疗),此外在碘缺乏地区比碘供应适宜地区发病率明显增多,女性较男性多见。 甲减危害何其多? 甲减如果没得到良好的控制,可以危害到全身的各个系统: 1.中枢神经系统:记忆力下降、反应迟钝、萎靡嗜睡、精神抑郁、智力下降及痴呆。 2.心血管系统:心跳过缓、心音低弱、全心扩大、常伴有心包积液,此谓“甲减性心脏病”。 3.消化系统:食欲减退、便秘、腹胀,严重者甚至会出现麻痹性肠梗阻。 4.生殖系统:男性可出现性功能减退、阳痿不举、睾丸萎缩及不育;女性可有月经不调、经血过多、闭经及不孕。 5.内分泌系统:肾上腺皮质功能减低、血和尿皮质醇降低。 6.肌肉与关节系统:肌肉无力、疼痛,关节僵硬、不灵活,骨质代谢缓慢、骨形成与吸收均减少。 此外,对于发生于不同年龄段的甲减,其主要危害各不相同: 7.发生于胎儿及婴幼儿期的甲减:主要影响孩子的智力及生长发育,导致患儿身材矮小、智力低下,称为“呆小症”; 8.发生于幼年期的甲减:同样会影响孩子体格及智力发育,只是程度相对较轻而已,此类患儿无论身高、出牙、学步、学说话起始时间均比同龄儿童要晚; 9.发生于青春期的甲减:会导致青春期发育延迟,生长停滞,导致身高偏矮、性发育障碍,严重者由于发育不成熟而导致不孕不育; 10.发生于孕妇的甲减:可导致后代智力和生长发育异常,增加孩子出生缺陷的发生机会,还会显著增加孕妇流产、早产、胎盘早剥、围产期胎儿死亡等不良事件的发生率; 11.发生于成人的甲减:临床最多见(占90%~95%),主要临床表现为低代谢症候群,如体重增加、疲乏、怕冷、记忆力减退、嗜睡、贫血、精神抑郁、便秘、皮肤干燥、浮肿、月经不调等等。 甲减如何分类? 按照发病年龄分为:①呆小病(起病于胎儿或新生儿);②幼年型甲减(起病于青春期发育前儿童);③成年型甲减(起病于成年)。 根据病变部位可分为:①原发性甲减,占全部甲减的95%以上,常见病因包括自身免疫、甲状腺手术和甲亢放射性碘治疗;②中枢性甲减,常见于垂体外照射、垂体大腺瘤、颅咽管瘤及产后大出血等造成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TRH)或者促甲状腺激素(TSH)产生和分泌减少;③甲状腺激素抵抗综合征,指甲状腺激素在外周组织发挥作用缺陷。 按严重程度可分为:①亚临床甲减;②临床甲减;③黏液性水肿性昏迷。 甲减如何诊断? 临床上诊断甲减主要依靠临床表现和甲状腺功能检查,甲状腺功能检查是确诊甲减的重要依据。 1.甲减的症状和体征: 常见症状有易疲劳、怕冷、体重增加、记忆力减退、反应迟钝、嗜睡、精神抑郁、便秘、月经不调、肌肉痉挛等。 典型体征有表情淡漠、目光呆滞、颜面虚肿苍白、声音嘶哑、皮肤干燥、毛发稀疏等。“黏液性水肿”是甲减的特征性临床表现。 2.实验室检查: ① 血清TSH增高,FT4减低,考虑“原发性甲减”。进一步寻找甲减的病因。如果TPOAb阳性,可考虑甲减的病因为自身免疫甲状腺炎。 ② 血清TSH减低或者正常,TT4、FT4减低,考虑“中枢性甲减”,做TRH刺激试验证实,进一步寻找垂体和下丘脑的病变。
  • 07
    2021/03
    喝?不喝?高血压饮酒一点点应该没事吧...
    ”酒到底能不能喝”这个问题是否一直困扰着您?每当节假日来临,各种大小聚会也会接踵而来,碍于面子你不得不去应酬一番。当各种酒杯向你举来,你是否会有这样的尴尬,明明自己患有冠心病、高血压,却不知该如何拒绝。喝还是不喝?心里真是没底。 心脑血管病在我国死亡原因中排首位,而导致心脑血管病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就是我们最常见的一种慢性病——高血压。   2019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中指出:限酒等生活方式的改善对预防和控制高血压是有意义的。但在日常生活中,限酒到何程度?不同种酒类之前有何区别?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相关学者们的研究成果。   饮酒的坏处: 大量研究结果表明过量饮酒、吸烟、嗜盐等生活方式可增加我国居民高血压发病的危险性。过量饮酒可使心率加快、血压升高:无论男女,常饮酒者高血压患病率明显高于不饮或偶尔饮酒者;饮酒量越多, 高血压患病率就越高,长期过量饮酒是高血压的重要危险因素。对过度饮酒的早期干预有望降低血压水平,降低心血管不良后果的风险。 学者Angela M Wood于2018年在著名医学杂志《柳叶刀》发表研究结果表明:饮酒的最低死亡风险为每周100g左右或低于100g;与每周饮用≤100g的人相比,那些每周饮用100-200g、200 -350g、>350g的人在40岁时的预期寿命分别缩短6个月、1-2岁和4 - 5年。没有饮酒习惯,也不喜欢喝酒的朋友,可以就保持这个状态,至于嗜饮的朋友,就尽量少喝些,做到“适量饮酒”。 我国饮酒程度分级:暴饮是指每次饮酒超过60 ~ 75 g;重度饮酒是男性每天摄入 >60 g,女性每天摄入 >40 g;中度饮酒是男性每天摄入 20 ~60 g,女性每天摄入10 ~40 g;轻度饮酒是男性每天摄入 <20 g,女性每天摄入 <10 g。 饮酒的好处: 不少研究又都指出“适量饮酒有利于健康”,尤其是心血管健康。 由于乙醇在男女体内的分布、首关消除效应及体形的差异,女性受到乙醇毒性作用的剂量约为男性的50%。但适量饮酒对女性的心血管益处与男性相似,且适量饮酒对中老年人心脏的保护作用更强。在对87526例34 ~59岁女护士的健康研究中发现,与非饮酒者相比, 适量饮酒者发生冠心病及缺血性卒中的风险较低。 而在众多研究中,红葡萄酒对心脏的保护作用最强,Le Roy博士表示,喝红酒和体重指数BMI以及血液中的乳糜微粒水平低都有关。 另外,喝红酒对肠道微生物有益,能够降低血脂和肥胖风险。所以,如果在日常生活里一定要喝酒的话,红酒是最好的选择。这可能是因为红酒中含有各种维生素都是人体所需要的,葡萄酒中的酚类化合物和低聚元素具有抗氧化功能,可防止人体代谢过程中产生的活性氧对人体的损伤,这些损伤是导致某些退行性疾病的因素之一。因此,定期饮用适量的葡萄酒可使人体处于舒适、快乐的状态,具有抗衰老、长寿的作用,但是喝红酒频率不能太高,比如说一周两次为宜。 适度少量的饮酒能够愉悦人们的身心,但长期饮酒及过量饮酒会对人的肝肾、心脑等造成严重的损害,导致肝硬化、脑萎缩、高血压、冠心病等疾病的发生。如果您“今朝有酒今朝醉”的话,那必然会“明日愁来明日愁”!  
  • 28
    2021/02
    让病理工作成为人生最靓丽的底色
    病理是个生僻的医学名词,这些年才比较多地出现在公众视线中。工作性质决定了我们说话都比较小心,显得要低调很多。比起其他的医学学科,病理是个越学越难的专业,越是到了高年资,见的病例多了,越觉得诊断“坑多”。都说病理是“Doctor’s doctor”,要走在临床的前面;都说病理是“golden standard”,无形中给病理医生极大的精神压力,而现在治疗手段的发展越来越吝啬标本的数量,更是增加了诊断的难度。现在病理诊断过程比以往更需要临床的参与,病理医生也不能只仅靠切片来做出诊断。病理是诊断学的最后一环,我们的最终诊断能够解释临床、影像等症状和体征,能够被疾病的生物学行为印证才是正确的。这是个很高的目标,我们也一直在向这个方向努力。放弃,是从未想过的,既然走上了这条路,那就势必坚持再坚持。 作为病理医师需要做到“胆大心细,知己知彼”。做一个诊断可能决定了一个病人的命运,需要“胆大”,从种类繁多的疾病谱中找到合适的诊断名词,需要“心细”;认识到自己的能力范围,该收收该放放,就是“知己”;了解疾病、了解临床需求,才是“知彼”。病理的知识涵盖人体从头到脚,实在太多,需要随时添加相关书籍进行学习,查漏补缺。与病理同行经验共享,也是一个获得新知识与经验累积的方法。
上一页 1234567891011 下一页
跳至页
视频专区 护理天地 下载专区 人才招聘
  • 医院概况
  • 新闻公告
  • 患者服务
  • 科室导航
  • 科研教学
  • 人才招聘
  • 联系我们
武汉市第三医院
微信公众号
武汉市第三医院
支付宝二维码
健康武汉
微信小程序
Copyright © 2024 武汉市第三医院(武汉大学附属同仁医院) 版权所有 鄂ICP备13016264号-1 鄂公网安备42018502002779号
友情链接
  • 武汉大学
  • 京伦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