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医院概况
    • 医院简介
    • 医院文化
    • 医院荣誉
    • 历史沿革
    • 党建行风
    • 院务公开
  • 新闻公告
    • 三医新闻
    • 通知公告
    • 媒体聚焦
    • 三医融媒
  • 患者服务
    • 预约挂号
    • 就医指南
    • 专家介绍
    • 门诊安排
    • 门诊优惠服务
    • 专病门诊
    • 特色医疗
    • 护理天地
  • 科室导航
    • 首义院区
    • 光谷院区
  • 科研教学
    • 科学研究
    • 教学动态
    • 住院医师
      规范化培训
    • 进修管理
    • 医学伦理委员会
    • 药物/器械临床试验机构
  • 人才招聘
    • 招聘公告
    • 简历投递
  • 联系我们
  • 首页
  • 医院概况
    • 医院简介
    • 医院文化
    • 医院荣誉
    • 历史沿革
    • 党建行风
    • 院务公开
  • 新闻公告
    • 三医新闻
    • 通知公告
    • 媒体聚焦
    • 三医融媒
  • 患者服务
    • 预约挂号
    • 就医指南
    • 专家介绍
    • 门诊安排
    • 门诊优惠服务
    • 专病门诊
    • 特色医疗
    • 护理天地
  • 科室导航
    • 首义院区
    • 光谷院区
  • 科研教学
    • 科学研究
    • 教学动态
    •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
    • 进修管理
    • 医学伦理委员会
    • 药物/器械临床试验机构
  • 人才招聘
    • 招聘公告
    • 简历投递
  • 联系我们
消化内科健康科普
首页 > 科室导航 > 三医院 > 非手术科室 > 消化内科 > 健康科普
返回上一级
  • 27
    2023/02
    腹痛伴便秘,小心肠梗阻
     “医生,我肚子疼,还总恶心,还吐了几次,我肯定是老胃病犯了,你赶紧给我开点护胃的药吃吧”。73岁的孙爹爹一近诊室就着急的说到。消化内科医生占婷接诊孙爹爹后仔细询问爹爹情况,原来孙爹爹近3天来肚子疼,还伴有恶心、呕吐,吃东西没胃口,吃东西后症状加重,以为是胃病。可占医生仔细询问孙爹爹情况后发现爹爹近半年来便秘,大便每次大便量都很少,近3天来只解了1次很少量的干结大便。占医生一听,发现孙爹爹可能不是单纯的”胃病“,于是建议孙爹爹拍腹部X线,结果一看,是肠梗阻,于是赶紧给孙爹爹灌肠、胃肠减压等治疗。孙爹爹灌了几次肠后大便逐渐解出来了,肚子不疼了,胃口也逐渐好了。       武汉市第三医院消化内科刘蒙副主任医师指出:便秘在日常生活中比较常见,便秘通常是由于粪便在消化道中移动太慢,或无法从直肠中有效的清除时,导致粪便脱水、变硬和干燥从而导致大便排出困难。慢性便秘可能有许多原因,一般是多种原因综合作用的结果,如可能与直肠、肛门病变等器质性病变因素有关,也可能与结肠传输、排便功能紊乱等功能性因素相关,以及两者共同作用的结果。 便秘对人体造成的危害有很多,常见的比如:腹胀、食欲下降、上火、内分泌失调、肛裂、外痔等等。长期便秘会产生大量有害毒素,严重影响健康,容易产生面部色斑、座疮等。便秘严重时还可诱发肠梗阻、心绞痛、脑出血等严重疾病。如果只是偶尔的便秘,可不必太过担心,对身体不会有什么影响,但是如果长期的便秘,就要引起重视,通过饮食调理,生活方式的改变进行调理,同时要学会释放压力,饮食方面可以多吃一些富含纤维素的蔬菜水果,比如梨、香蕉、火龙果、西兰花、萝卜、玉米等等,同时还可以吃一些杂粮、燕麦之类的食物,对于便秘严重的则需到医院找专科医生开具相关通便药甚至完善肠镜检查。
  • 27
    2023/02
    超声内镜神通广大
          确定病变的来源性质,往往需要病理学诊断。以往获取病变组织,临床上往往需要开刀或在CT、B超引导下经体表获取病变组织。但有些部位经体表操作较为困难,而超声内镜可以避免这些困难,曲“镜”通幽,一针确诊。黄女士今年65岁,平时身体健康,近一月自觉腹胀,大便不规律,几天前,她到武汉市第三医院消化内科检查,行肠镜检查发现直肠粘膜下隆起,表面黏膜粗糙,质地很硬,完善腹部CT提示直肠癌可能,为获取病变组织,武汉市第三医院消化内镜中心为患者进行了超声内镜引导下细针穿刺术。他们将带有超声探头的内镜插入患者直肠,一根神奇的细针装入内镜活检孔道,在超声图像的精准定位下,直达病变部位,获取了病变组织,顺利地完成了这项任务。整个操作过程也就20分钟左右,患者睡了一觉,“毫无感觉”地就结束了。最终通过超声内镜的检查及病理结果考虑炎症,于是给患者抗感染治疗,患者症状消除,最终让患者免除了一次手术。       超声内镜“神通广大”,既能对消化道管壁病变进行检查,也能对消化道管壁外邻近病变扫查,而且从胸部、腹部到盆腔的部分病变都可以扫查,在超声内镜引导下进行细针穿刺术,还可以获取病变组织,进一步明确诊断。这项操作技术,病人痛苦小,安全性好,并发症少。
  • 07
    2023/02
    春节临近,饮食不可大意
    祝女士今年48岁,前段时间新冠感染后才恢复,加上这段时间正值春节临近,祝女士想着好吃的多,加强点营养,增强抵抗力。于是每天鸡汤、排骨汤给自己安排,吃了几天后祝女士开始觉得有点腹胀,刚开始祝女士没太在意,以为是自己吃多了,加上有点油腻可能是不太消化了。由于平常偶尔吃了也有腹胀不舒服,家里常备消化酶药物,祝女士也吃了两片,自觉得腹胀似乎好了点,也就没太注意。1月15号祝女士又喝了一点猪肚汤,当天晚上开始肚子胀痛,并且吐了2次,身上冷汗直冒的。没办法祝女士第二天一大早来武汉市三医院消化内科就诊,门诊黄莎莎医生询问祝女士情况后,考虑到可能是胆胰方面的疾病,给祝女士查了一下肝功能、淀粉酶、脂肪酶和胰腺CT,检查结果两个小时后出来了,祝女士果真是患者急性胰腺炎。黄莎莎医生建议祝女士住院治疗,住院后安排检查提示祝女士的甘油三酯高达30mmol/L,正常人低于1.73mmol/L。祝女士发胰腺炎的罪魁祸首找到了,就是因为血脂太高了,因而引起胰腺血液处于高凝状态,利于血栓形成;加之血清脂质颗粒聚集堵塞胰腺微血管,从而诱发胰腺微循环障碍,从而导致胰腺炎。祝女士住院后,通过进食、补液、降血脂、抑制胰液分泌,目前症状明显好转,胰腺炎得到了控制。 急性胰腺炎主要表现为持续性的上腹痛,可向腰背部呈带状放射,腹胀、恶心、呕吐等。但仍有不同之处,从病史上讲高脂血症性胰腺炎患者可能有酗酒倾向、肥胖、妊娠期、糖尿病,一小部分患者还有家族或个人高三酰甘油血症史。急性胰腺炎伴发高脂血症时患者的临床症状较重,常伴有体内严重代谢紊乱(如血糖急骤升高、多器官功能不全综合征等),并发症多,预后差。祝女士平常体检血脂偏高,但是没太注意,平常吃了油腻食物后腹胀,可能就是预警。因此,对于平常血脂偏高的人,在春节这种时候进补也需注意,注意摄入营养均衡。保持每日食物的多样性:应该增加而不是减少每日食物种类。按照合理比例,广泛摄入各类食物,包括谷类、动物性食品、蔬菜和水果、豆类制品、奶类制品和油脂,以达到平衡膳食,才能满足人体各种营养需要。同时不能进食太多油腻的浓汤,那些基本上以脂肪为主。所以饮食是我们每个人必须掌握的一门学问,希望大家掌握秘诀,身体更加健康!
  • 07
    2023/02
    春节年年有,健康最重要
    疫情放开后的第一个春节,阳康们已经迫不及待的踏上了归途、旅途,开始了各种家庭聚餐、朋友聚餐,久违的节日感扑面而来,想想都让让人心花怒放!在此,消化内科医生却想要提醒一下大家,春节要Hi,却不能忘了照顾我们的消化系统哦!每年春节期间,消化内科的医生都不会闲着,因为节日期间的暴饮暴食,加上熬夜,总有一批人会出现各种消化道疾病,常见的有:消化性溃疡、急性胃粘膜病变、急性胆囊炎、急性胰腺炎等。 一、消化性溃疡 消化性溃疡是指在各种致病因子的作用下,消化道黏膜发生炎性反应与坏死、脱落、形成溃疡,溃疡的黏膜坏死缺损穿透黏膜肌层,严重者可达固有肌层或更深,病变可发生于食管、胃或十二指肠。口腔溃疡大家应该都知道,就是那个感觉,痛!有的人是饿的时候痛,吃点东西会好些,有的人却是进食以后会痛,大多是消化内科就诊处置。但还有少数人不敏感,可能只会有胀或者不适的症状,然后等到痛起来溃疡已经形成胃肠穿孔了,或者部分能够忍痛继续Hi的年轻人,突然疼痛特别剧烈出现“板状腹”,基本也是该胃肠外科的同仁们来接待了。为什么节日期间容易出现呢?首先,辛辣刺激重口味食物增多,饮酒增多。然后,生活和饮食规律被打乱,在胃本该开始工作分泌胃酸时,没有及时进食,而在胃本该休息时进食。胃酸刺激,食物负担都可以导致溃疡发生。 二、急性胃粘膜病变 主要表现为呕血,节假日多见,主要元凶多为酒精,各种聚餐上“东风吹,战鼓擂,今天喝酒谁怕谁”的口号此起彼伏,喝完一场又一场,高兴是高兴了,可怜了胃,大量酒精刺激胃粘膜形成广泛的炎症并出血,出血量可多可少,呕吐的是暗红色血液或者酱油色咖啡色液体,伴有黑便,呕吐剧烈的还有可能引起胃贲门撕裂,需要急诊内镜止血。 三、急性胆囊炎 典型表现为上腹痛,疼痛可以放射到右肩背部,发热,甚至黄疸(巩膜、皮肤发黄),多见于有胆囊结石的患者,节假日期间因为进食过于油腻诱发急性胆囊炎,甚至胆囊结石掉入胆管导致急性胆管炎,急性胰腺炎等,普通胆囊炎经过药物治疗可以缓解,而一旦结石掉入胆管可能就需要来消化内科做一个叫ERCP的微创手术了,用做胃镜的方式在内镜下把胆管里面的石头取出来。我们的ERCP团队倒是24小时在线,但大家都不希望与你们见面。 四、急性胰腺炎 这是一个较为凶险的疾病,重症胰腺炎更是因为死亡率高是消化内科医生谈之色变的疾病。胰腺分泌胰液,胰液中有胰蛋白酶原等多种酶原,正常胰液是进入到肠道以后才会开始发挥消化食物的作用,急性胰腺炎发作时,胰液中的各种各种酶原还没进入肠道就在胰腺中被提前激活,多种消化酶在胰腺腺泡内激活后开始消化自身的胰腺组织,多种炎症细胞聚集,释放多种细胞因子和炎症介质,导致炎症风暴的发生,从而导致急性重症胰腺炎的发生。 主要症状常为持续性左上腹和中上腹疼痛,严重时还可以放射到腰背部,疼痛程度相对较重,前倾位可稍减轻,常伴有恶心、呕吐。节假日期间最常见的诱因是暴饮暴食、大量饮酒、高脂血症和胆系感染。 无论是哪一种疼痛和不适,尽早就医是最佳选择,因为只有医生才能判断出来到底是哪个器官受伤了,又需要怎样的治疗。春节年年有,聚餐少不了,健康永远最重要!祝大家春节愉快,身体健康!
  • 28
    2022/12
    布洛芬大法好 可不要贪杯哦
    王先生今年43岁,前天中午因为解了一次黑色稀糊状大便,量还挺多的,人当时还有头晕、乏力,王先生当时就觉得不对劲了,自己肯定是消化道又大出血了,因为自己之前有过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有过几次出血的情况,所以这次大便王先生立马警觉起来。王先生立刻来到武汉市三医院首义院区消化内科就诊。接诊的黄医生仔细询问王先生的情况,原来王先生有个同事因为感染了新冠病毒,王先生这三天也有发烧,自己在家居家隔离在,王先生症状也不算特别重,但是王先生在家非常恐慌,体温高于38.5°C王先生就口服布洛芬缓释片,连着吃了三天,每日1片,这不就黑便了;另外王先生既往有消化性溃疡病史,有过四次出血病史。黄医生了解情况后跟王先生沟通情况,王先生因为本身上消化道情况就不好,有基础疾病,这次大量口服布洛芬缓释片后就出现了急性胃粘膜损伤,于是给王先生开了抑制胃酸药物和修复胃粘膜药物,王先生用药后黑便症状明显缓解了。 布洛芬是一种非甾体类抗炎药,不含糖皮质激素而具有抗炎、解热、镇痛作用的药物。相对于糖皮质激素而言,这类药物的化学结构中缺乏糖皮质激素所具有的甾环,而又具有解热、镇痛、抗炎等功效,因此被称为非甾体类抗炎药。非甾体类抗炎药是也是药物治疗骨关节炎的一线药物,同时也广泛地运用于其他骨关节疾病、风湿免疫性疾病和疼痛性疾病,以减轻上述疾病的疼痛、僵硬,改善骨关节功能。这个药有广泛的临床用途,适用于各种急慢性炎性关节病、成人Still病、儿童关节炎、各种软组织风湿性疾病(肌纤维组织炎、网球肘、肩周炎、腰肌劳损等),也用于癌性疼痛、运动性损伤和痛经等,也可以用于退热处理。现在疫情期间,因为大家对这个药物的认知,大家在家居家期间有个发热、头痛、鼻塞就常常自己来一粒,但是,这是很危险的,尤其对于既往有消化性溃疡、消化道出血病史的病人来说,这种药的对胃肠道的刺激就显得尤为突出,这类病人出现发热等不适,一定要在医师的指导下用药,否则出现消化道出血,那后果可就不堪设想了。
  • 14
    2022/11
    冬季来临,警惕肠道卒中
    近期天气突然变冷,60多岁的张阿姨平时喜欢久坐,最近几天突然腹泻便血来我院消化内科就诊,同时张阿姨还有拉肚子,张阿姨回想自己也没吃什么特别的东西,就是最近几天大便稍微干结,喝了一点点通便药物。她自己怎么也没想到“拉肚子”怎么会便血呢?莫非是严重的肠道感染或者肠道肿瘤?于是张阿姨来到武汉市三医院消化内科就诊,入院后经过详细的检查,首先完善腹部CT检查提示肠道水肿渗出明显,未见腹腔肿瘤性病变。进一步完善肠镜检查提示乙状结肠肠道缺血坏死样改变,在朱主任及我科介入医生的指导下,张阿姨进一步完善肠系膜血管DSA检查,提示肠系膜下动脉局部血栓形成,患者最终诊断为缺血性肠病,经积极治疗治愈出院。 缺血性肠病在消化内科并不少见,一般见于年龄偏大及合并动脉硬化、高血压、糖尿病等患者,通俗的说类似于“肠卒中”,常见于腹泻等大量体液丢失后诱发,秋冬寒冷季节也是高发季节,天气寒冷,血管受刺激后收缩,本身有肠系膜血管基础狭窄的情况下这时就更容易发生了。急诊的肠镜检查及肠道血管DSA检查可以快速明确。此类疾病一般为自限性疾病,预后良好,但反复发作为其特点,早期诊断及治疗可能。重症缺血性肠病可能会导致肠道坏死、穿孔,早期诊治,可以避免,因此广大中老年病人有类似症状时要及早就诊,避免肠道坏死及穿孔等并发症的发生,大多数都能良好的恢复。
  • 14
    2022/11
    内镜巧取胆总管结石,97岁婆婆获新生
    近日97岁的殷婆婆“胃病”犯了,时轻时重,昨天疼痛减轻了,心情好了些,胃口也好了些,孝顺的女儿赶紧问母亲想吃点什么,母亲说想吃点蒸鸡蛋。蒸鸡蛋有营养,又不担心老人牙齿不好吃不动,这点小心愿还不给满足?立马安排!没想到这顿鸡蛋吃下去坏事了!中午吃完饭后老太太疼痛的比前几天更厉害了,完全坚持不下去了。不得已,家人赶紧将老太太送到了武汉市第三医院。到了医院一检查才发现老太太根本不是胃病,是胆总管结石。 很多人都知道胆囊结石这种病,胆总管结石就不那么常见了。其实,胆总管结石也很常见,许多胆囊结石患者同时患有胆管结石。胆囊和胆总管都属于胆道系统,胆囊里能产生结石引起胆囊炎,同样胆总管也能产生产生结石,或者胆囊里的结石可以掉到胆总管里。人体肝脏产生的胆汁都要经过胆总管排到十二指肠帮助消化。一旦胆总管有了结石,就会导致胆汁排出受阻,胆总管成为胆汁的“堰塞湖”,诱发急性胆管炎。急性胆管炎可比急性胆囊炎严重多了,会出现巩膜及全身皮肤肉眼可见的黄疸,并迅速进展为脓毒血症,感染性休克,进而危及生命。 迅速确诊了殷婆婆的病并不是胃病,而是胆总管结石导致的急性胆管炎后,治疗难题摆在了医生面前。以前胆总管结石主要是通过外科手术治疗。97岁的老人上手术台必然是凶多吉少。幸好,目前外科手术不是治疗胆总管结石的唯一方法。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并取石也是目前比较常用的治疗手段。ERCP通过胃镜找到胆总管开口,从胆总管开口处通过柔软的导丝沿胆总管逆行而上,再沿着导丝送入各种手术器械,扩大胆总管开口,将胆总管结石从扩大的开口处清理出胆总管,解除胆道的堰塞湖,再经过抗感染等治疗,急性胆管炎就可以得到很好的治疗。相比外科手术,ERCP取石创伤小,恢复快。老人的家属基于对医生的信任,很快决定采取这种治疗方案。家属决定了治疗方案,难题又回到了医生这里。即便是采取ERCP这种微创治疗方案,依然有很大风险,老人能不能耐受手术,麻醉过程中是否会出现意外都不确定,毕竟近百岁的老人,各个脏器功能都已经衰老是不争的事实,更何况殷婆婆还有高血压、糖尿病等多种疾病。好在婆婆的子女都很通情达理,非常信任医生,让医生放心治疗。为了不辜负患者和家属的信任,为了97岁高龄患者的健康,所有医生也都全力以赴。经过麻醉科汪刚医生仔细的评估,认为可以全麻手术,最终在麻醉科医生的全程保障呵护下,消化科陈巍副主任医师经过一个半小时的精细手术,清除了殷婆婆胆总管里的全部五颗结石。手术第二天,殷婆婆的“胃痛”就完全好了,黄疸也明显的减轻了,再经过几天的治疗,婆婆就可以出院啦! 现在中国人口老龄化越来越明显,高龄患者越来越多,如何救治高龄高风险患者是一个难题。老年高风险患者的内镜诊治技术一直都是武汉市第三医院消化内科的特色。97岁高龄是很多手术的禁区,武汉市第三医院消化内科的医生却勇闯禁区并战胜疾病,再次创造记录。
  • 21
    2022/10
    鱼刺卡喉,别再用喝醋,吞饭的“土方法”了!
    家住武泰闸的张女士在昨天中午吃了红烧草鱼,之后感到被鱼刺卡住了,出现了胸骨后疼痛不适。为了尽快缓解卡鱼刺带来的不适感,张女士立即吞饭团及喝醋试图想把鱼刺带入胃中,多次吞饭团后,她以为鱼刺已经吞下去,没事了。但后来,疼痛一直没有缓解,并且她感觉胸痛更加明显了。于是,张女士来到武汉市第三医院消化内科就诊,韩峥主任医师详细询问张女士病情后,立马安排患者完善胸部CT,胸部CT提示该患者食管内见一三角形高密度影,其左下端嵌入食管壁内,疑似穿透食管壁。随后韩峥主任医师立即为患者进行急诊胃镜将卡在食管内的鱼刺取出,术后给予抑酸,抗感染及补液等治疗,患者胸骨后疼痛症状明显缓解。 韩峥主任医师告诉我们,小小鱼刺还真不能被我们忽视,临床上因卡鱼刺丢掉性命的例子还真不少见。鱼刺卡喉,很多人会首先想到吞饭团或者喝醋的方法试图把它带到胃里去,但是实际上,较少的鱼刺比较软的话,碰巧可能会被压到胃里去;如果鱼刺大且比较硬,这样做反倒会让鱼刺扎得更深,导致感染,穿孔及刺破周围大动脉大出血死亡等风险。所以当我们在家中出现鱼刺卡住后,首先应立即停止吃东西,先试图咳嗽,看能不能把它排除,卡的位置比较浅的时候,让家人帮忙用镊子轻轻取出;位置较深,出现持续性咽喉部及胸部不适,应及时就医治疗。
  • 21
    2022/10
    幽门螺杆菌,知多少?
    什么是幽门螺杆菌? 幽门螺杆菌,简称HP,是一种革兰氏阴性杆菌,是目前发现的唯一能够在胃里生存的细菌。1994年世界卫生组织将幽门螺杆菌定为胃癌I类致病原,它可以损伤胃黏膜屏障,使胃上皮形成慢性炎症,从浅表性胃炎发展为萎缩性胃炎,黏膜上皮萎缩、增生,在致癌物质如亚硝酸盐的作用下,发生肠上皮化生,并逐渐进展到异型增生,最终癌变,形成胃癌。 感染幽门螺杆菌有什么症状? 大部分感染者没有明显症状,特别是儿童。部分患者可能会呈现反酸、烧心、上腹痛、口臭、上腹饱胀不适、嗳气、恶心呕吐等表现。 幽门螺杆菌如何传播? 幽门螺杆菌可通过粪口、口口途径传播。幽门螺杆菌感染者的粪便中存在幽门螺杆菌,如果污染了水源,健康人饮用了含有幽门螺杆菌的水,可能被传染。此外,幽门螺杆菌感染者的口腔中也可能存在细菌,一起吃饭、接吻、使用不洁餐具、唾液传播等都有可能传染幽门螺杆菌。 如何预防幽门螺杆菌? ⑴少去不卫生的地方用餐,特别是路边摊 ⑵进餐时使用公筷,餐具定时消毒,高温可以杀灭幽门螺杆菌,用沸水煮沸10-15分钟即可 ⑶不要公用牙刷、碗筷等生活用品 ⑷少吃辛辣刺激性食物,饮食清淡,多吃新鲜蔬菜水果 ⑸多锻炼身体,提高自身免疫力 怎么确诊感染了幽门螺杆菌? 幽门螺杆菌的检测方法有很多,包括胃镜检查法:如快速尿素酶法、组织学镜检法,还有13-C或14-C呼气法、抗体测定法、抗原测定法。临床中较常用的主要是13-C或14-C呼气法。 感染了幽门螺杆菌,就一定会得胃癌吗? 答案当然是否定的!胃癌的发生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胃癌的发生除了有HP在作祟,还与免疫力弱、遗传因素、长期精神压抑、长期进食腌制食品等因素有关。虽然研究表明,幽门螺杆菌感染率越高的地区,胃癌发生率越高,但是幽门螺杆菌阳性并不是绝对会发展成胃癌,大约只有1%的感染者最终会发展为胃癌。因此,感染了幽门螺杆菌不必惊慌,去医院尽早治疗即可。 治疗后什么时候复查? 建议吃完药以后,至少间隔一个月之后复查。复查前,要停用抗生素、抑酸剂、铋剂等药物1个月以上,避免出现假阴性。
  • 03
    2022/09
    ERCP微创取出重症患者胆管巨型结石
    家住八卦井的潘先生今年59岁,最近因腹痛在武汉市三医院消化内科住院诊治,入院时询问患者既往病史,潘先生自诉他20岁时就有胆囊结石,一直没有特别腹痛症状没有特别关注。潘先生这次入院完善检查后提示不仅胆囊里面有多颗结石,主要是胆总管里也有一颗巨型结石,胆管结石梗阻导致潘先生高烧、腹痛,甚至身上皮肤和巩膜都黄了,整个人特别虚弱。潘先生本来有严重的冠心病,心脏血管重度狭窄,因为长期吸烟肺功能也很差,在加上前几年脑外伤出血还做过头部手术。虽然潘先生年龄不算大,但是身体各个脏器的功能不全,这次胆管梗阻更是威胁到生命。麻醉师会诊后认为潘先生进行全身麻醉的手术风险相当大,随时可能出现麻醉意外风险。雪上加霜的是,潘先生的十二指肠球部有一个巨大溃疡,这个巨大溃疡导致十二指肠球腔明显狭窄,导致胆总管结石微创手术的通路通过特别困难。在通过与潘先生及家属充分沟通后,陈巍医生决定给患者实施普通ERCP取石手术。 在经过长达约45分钟的手术时间,陈巍医生成功给患者进行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ST)+取石治疗,取出结石令大家大吃一惊,这枚结石像一个长长的象牙型,长达长约4-5公分,质地坚硬。陈巍医生说能形成如此坚硬巨大的结石可能是因为结石梗阻长期胆汁淤积慢慢形成的。胆管出现结石之后,胆汁无法顺利释放,就会引发胆管疾病,患者通常会出现黄疸、腹痛等症状,可能会出现急性梗阻化脓性胆管炎导致病人高热、昏迷。一旦胆汁逆流进入胰管,很容易诱发胆源性胰腺炎,而胰腺炎的发作,通常会给患者带来巨大的痛苦,严重者或可危及生命。因此如出现发热、上腹痛尤其是右上腹痛、皮肤巩膜黄染、尿黄、恶心呕吐等症状时,不要错过最佳治疗时间,目前消化胆胰疾病的微创治疗手段不断精进以及创新,减轻患者痛苦,减少治疗费用,节约经济,同时手术后,仍要注意饮食习惯,减少油腻食物及饱餐,注意定期复查,减少结石复发也很关键。 作为胆胰疾病首选的诊疗方法,ERCP(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是目治疗多种胆管疾病的首选方法。ERCP技术手术成功率高,创伤小,住院时间短,ERCP技术不仅可以取石,同时还可解决术中发现结石病因,在ERCP的基础上,可以进行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ST)、内镜下鼻胆管引流术(ENBD)、内镜下胆管内引流术(ERBD)等介入治疗。ERCP技术手术重复性极强,胆总管结石容易复发,如采取传统外科手术复发后再次手术难度明显增加,并发症增多,而采取ERCP技术再次手术则更简单,成功率更高,损伤更小。尤其对一些特殊病人,如老年体弱患者,ERCP术中可以通过放置胆管支架,建立良好的胆道引流,即可在不取石情况下,解除胆管阻塞、感染等症状,且大部分的病人胆管结石会逐步减少、缩小,经过半年左右时间,即可创造更好的ERCP操作条件,成功取石。
  • 03
    2022/09
    高温除了警惕热射病,还要警惕它
    杨先生今年38岁,1天前突然出现双下肢无力,无法站立行走,伴恶心呕吐,心慌胸闷等不适来我院就诊。急诊行头部CT检查未见异常,抽血结果提示严重低钾血症并代谢性碱中毒,当时血钾低达1.9mmol/L,心电图提示杨先生有频发室性早搏,杨先生随时可能出现室速、室颤导致猝死,急诊紧急收入武汉市三医院消化内科。 患者入科进行相关检查后,其双下肢乏力原因考虑为严重低钾血症引起的周期性麻痹。韩峥主任医师详细询问病史,杨先生说他是江西外来务工人员,主要是搞室内装修的工作,前几天高温,在室内进行装修时也没有空调,杨先生感觉出汗比较多,为了赶工程,杨先生没怎么休息,也没有大量喝水。加上为了节约生活成本,杨先生每天基本以米饭、馒头为主,没有其他维生素及电解质的补充。韩峥主任考虑杨先生极重度低钾血症的原因有多方面的,一方面是高温出汗,通过汗液丢失了较多的电解质;另一方面杨先生饮食品种单一,没有注意电解质及维生素等营养物质的摄入;因此多种原因造成了杨先生的症状。严重低钾血症可能会引起呼吸肌麻痹、恶性心律失常、心脏骤停等严重并发症。找到杨先生的病因所在,在住院期间给他进行静脉补钾、补液治疗,通过2天积极治疗后,杨先生的血钾慢慢升起来,并逐渐维持稳定了。目前杨先生双下肢肌力恢复正常,恶心呕吐、心慌胸闷等症状缓解,心电图也正常了,目前杨先生已康复出院。 目前正值夏季高温,暴露于高温、高湿、密闭环境中易引起中暑。重度中暑分为热痉挛、热衰竭及热射病,其中热射病是最严重的类型。但是除了热射病,大家需警惕电解质失衡,尤其是低钾血症的出现。如出现头晕头痛,恶心想吐、注意力不集中,动作不协调等症状需及时到通风环境中降温。同时饮食要注意适当补充含钾丰富的食物:比如绿叶蔬菜、香蕉、盐汽水、橙子等等。 在夏季高温、高压季节,如不适症状不能缓解,请及时就诊,避免造成严重后果。
  • 03
    2022/09
    参加免费肠癌筛查,49岁男子提早清除癌变隐患
    接受免费肠癌筛查,谁知竟被发现肠道有癌前病变。市民曾先生及时接受手术,解除了风险。专家提醒,符合条件的市民应积极参与筛查。 曾先生今年49岁。前不久,他得知武汉市正开展免费的结直肠癌筛查,就在家附近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领取了采样包。几天后,曾先生得到通知,他的筛查结果为高风险,需要到定点医院进行进一步肠镜检查。 随后,曾先生到定点筛查机构武汉市第三医院接受肠镜检查。医生发现,曾先生肠道内长了不少息肉,其中有4枚明显体积偏大,就给曾先生做了微创内镜切除手术。病检结果显示,这些息肉属于结肠绒毛-管状腺瘤,局部可见低级别上皮内瘤变,属于癌前病变。 19日,曾先生康复出院。想起自己这段筛查经历,他感叹,幸亏有政府推出的早癌筛查工程,才能更早清除癌变隐患。 该院首义院区消化内科医生黄莎莎介绍,结直肠癌的生长期长达10年及以上,早期有很多患者没有症状,很难及时发现。但如果在“早期腺瘤”阶段或癌变前发现病变,并及时通过肠镜手术切除病变,便可直接预防肠癌的发生。她呼吁,免费筛查令结直肠癌的防治关口进一步前移,大家也应加强健康意识,符合条件的市民应积极参与到筛查中来。
上一页 123456...1213 下一页
跳至页
视频专区 护理天地 下载专区 人才招聘
  • 医院概况
  • 新闻公告
  • 患者服务
  • 科室导航
  • 科研教学
  • 人才招聘
  • 联系我们
武汉市第三医院
微信公众号
武汉市第三医院
支付宝二维码
健康武汉
微信小程序
Copyright © 2024 武汉市第三医院(武汉大学附属同仁医院) 版权所有 鄂ICP备13016264号-1 鄂公网安备42018502002779号
友情链接
  • 武汉大学
  • 京伦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