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医院概况
    • 医院简介
    • 医院文化
    • 医院荣誉
    • 历史沿革
    • 党建行风
    • 院务公开
  • 新闻公告
    • 三医新闻
    • 通知公告
    • 媒体聚焦
    • 三医融媒
  • 患者服务
    • 预约挂号
    • 就医指南
    • 专家介绍
    • 门诊安排
    • 门诊优惠服务
    • 专病门诊
    • 特色医疗
    • 护理天地
  • 科室导航
    • 首义院区
    • 光谷院区
  • 科研教学
    • 科学研究
    • 教学动态
    • 住院医师
      规范化培训
    • 进修管理
    • 医学伦理委员会
    • 药物/器械临床试验机构
  • 人才招聘
    • 招聘公告
    • 简历投递
  • 联系我们
  • 首页
  • 医院概况
    • 医院简介
    • 医院文化
    • 医院荣誉
    • 历史沿革
    • 党建行风
    • 院务公开
  • 新闻公告
    • 三医新闻
    • 通知公告
    • 媒体聚焦
    • 三医融媒
  • 患者服务
    • 预约挂号
    • 就医指南
    • 专家介绍
    • 门诊安排
    • 门诊优惠服务
    • 专病门诊
    • 特色医疗
    • 护理天地
  • 科室导航
    • 首义院区
    • 光谷院区
  • 科研教学
    • 科学研究
    • 教学动态
    •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
    • 进修管理
    • 医学伦理委员会
    • 药物/器械临床试验机构
  • 人才招聘
    • 招聘公告
    • 简历投递
  • 联系我们
急诊医学科健康科普
首页 > 科室导航 > 三医院 > 非手术科室 > 急诊医学科 > 健康科普
返回上一级
  • 27
    2024/12
    16岁男孩感染甲流后引发双肺肺炎
    小李(化名)今年16岁,因发热1周,体温最高在39℃,伴咽痛、头痛、全身肌肉酸痛、畏寒、全身乏力,伴鼻塞流涕、咳嗽咳痰,于12月11日就诊我院急诊科,当天查CPR升高,甲流阳性,小李回家后给予抗感染及抗病毒治疗,体温恢复正常,16 日,小李再次因发热,体温38.5℃,咽痛,胸闷气急、透不过气等症状再次就诊于我院急诊科,行肺部CT提示:双肺感染,后收入呼吸内科住院治疗,小李的病例提醒我们,甲流并非普通的“大号感冒”,而是可能引发严重并发症的呼吸道传染病。特别是对于儿童、孕妇、有基础病的;老人等高危人群,应密切关注其病情变化,一旦出现持续高烧不退、胸闷、胸痛、呼吸困难等症状,应及时就医。 为了预防甲流及其并发症,专家建议采取一系列有效的防护措施,包括戴口罩、保持社交距离、勤洗手、避免触摸面部、增强免疫力以及及时接种疫苗等。同时,对于已经感染甲流的患者,应在医生的指导下尽早进行抗病毒治疗,以缩短症状持续时间并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面对甲流的威胁,我们不能掉以轻心。只有采取科学有效的防控措施,才能保障自身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 17
    2024/12
    脑血管病的小知识
    冬季是脑血管疾病的高发期,这主要是由于冬季气温较低,人体处于应激状态,可能出现血管收缩、血压上升、代谢增加等情况,从而增加了脑血管疾病的风险。以下是对冬季脑血管疾病的详细分析: 一、冬季脑血管疾病高发的原因 1. 气温低导致血管收缩:冬季气温下降,人体为了保持体温,会使血管收缩,以减少热量的散失。然而,这会导致血压升高,增加脑血管破裂或堵塞的风险。 2. 血液粘稠度增高:气温下降还会使血液粘稠度增高,血液在粗糙、细小的动脉内流速较慢,容易形成血栓,从而增加患脑梗塞的风险。 3. 饮食习惯改变:冬季人们往往倾向于食用高热量、高脂、高盐的食物,如肉类、动物内脏等,这些食物会增加血液中的胆固醇和甘油三酯含量,进一步增加脑血管疾病的风险。 4. 维生素D缺乏:冬季日照时间短,人们户外活动减少,体内维生素D合成不足。维生素D对血管软化、疏通有重要作用,缺乏时可能导致脑血管疾病高发。 二、冬季脑血管疾病的预防 1. 保持温暖:避免长时间在寒冷环境中停留,外出时应穿着保暖衣物,尤其是头部、颈部和四肢。室内温度应保持在适宜范围内,如18~22摄氏度之间。 2. 合理饮食:減少高脂肪、高盐和高糖食品的摄入,多吃富含膳食纤维、水果和蔬菜的食品。每日食盐摄入量不应超过6克,胆固醇摄入不应超过300毫克。适量补充优质蛋白,如鱼肉、豆类等。 3. 适当锻炼:每天坚持30分钟的中等强度运动,如快走、慢跑、游泳或打太极拳等,有助于促进血液循环,稳定血压和血糖水平。但应避免剧烈运动,以免引发心脑血管疾病。 4.监测血压:定期测量血压,特别对于有高血压史的人群,应严格控制血压在120/80mmHg以下。如有必要,应遵医听服用降压药物。 5. 戒烟限酒:吸烟和过量饮酒均会增加脑血管疾病的风险,应尽早戒烟,每天酒精摄入量控制在男性不超过25克,女性不超过15克。 6. 控制慢性疾病:积极治疗和管理慢性疾病如糖尿病、高脂血症等,定期检查血糖和血脂水平,使其保持在正常范围内。 7. 定期检查:每年进行一次全面体检,包括心电图、血脂和血糖检测等,以便及时发现和处理潜在问题。 8. 心理健康: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避免精神紧张和过度疲劳。通过合理安排工作与休息时间,进行适当的放松活动来缓解压力。 三、冬季脑血管疾病的治疗 对于已经患有脑血管疾病的患者,应遵医嘱进行治疗。常用的药物包括阿司匹林、氯吡格雷、依达拉奉、尼莫地平和硝苯地平等。这些药物具有抗血小板聚集、扩张脑血管、改善脑部血液循环等作用,有助于减少脑血管疾病的发作和減轻病情。然而,药物治疗应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避免自行用药引发不良后果。 综上所述,冬季脑血管疾病的高发与气温低、血液粘稠度增高、饮食习惯改变和维生素D缺乏等因素有关。为了预防脑血管疾病的发生,人们应采取保暖、合理饮食、适当锻炼、监测血压、戒烟限酒、控制慢性疾病、定期检查和保持心理健康等措施。对于已经患病的患者,应遵医嘱进行治疗。
  • 17
    2024/12
    流行性感冒已进入高发期,谨防甲乙流肺炎
    家住武昌复兴路的丁婆婆由家属陪同来武汉市第三医院急诊内科就诊,接诊医生为急诊内科周斌医生。经过周医生详细询问了解到丁婆婆为发热伴咽痛、咳嗽两天,周医生结合病情为丁婆婆开出相关检查。根据甲流乙流检测两项鼻拭子检测结果,丁婆婆确认为甲型流感。周医生为其进行了退热、抗病毒治疗,丁婆婆症状缓解后已由家属陪同离院。 近日,我院急诊科出现接诊甲乙型流感(简称“甲流”“乙流”)病例增多的情况,其中有部分患者因流感病毒感染而引发了肺炎。 流感病毒的肆虐不仅导致了大量患者的发热、咳嗽、乏力等症状,更引发了部分患者的肺炎并发症。从急诊科数据来看,每日因呼吸道感染来就诊的患者占急诊每日总就诊人数约30%,流感检出率在20%-25%之间。急诊内科周斌医生特别提醒,无论是甲流还是乙流,都可能引起肺炎、病毒性心肌炎等严重并发症,对于有基础性疾病的人群来说,一旦合并流感病毒,务必要及时就诊。 面对流感病毒的严峻挑战,急诊内科周斌医生建议公众也应加强个人防护,避免前往人群密集的公共场所,尤其是空气流通不畅的相对密闭场所。如需前往,应佩戴口罩,并尽量减少停留时间。 此外,急诊内科周斌医生还指出,流感病毒的检测和治疗也至关重要。虽然抗原试剂盒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公众自我检测,但如果身体出现极度不适,如高热不退、精神差、呼吸急促或呼吸困难等症状,应及时前往医院就诊,以免错过最佳治疗时机。
  • 19
    2024/09
    情绪激动时您会过度换气吗?
    人真的会被气死吗? 近日急诊科收治一位黄先生,因和前妻吵架后浑身僵硬抽搐由120送入我科,急诊内科李寿彭医生接诊后询问病情查体后诊断:过度换气综合症. 过度换气综合症大多数都是由于心理和生理反应所引起的,患者会出现心跳加速以及心悸的情况,患有此病患者需要全身放松均匀呼吸,有意识的来减慢呼吸频率,一般来说是不会对生命造成影响的,但是过度换气综合症容易导致引起呼吸性碱中毒,导致肢体麻木,心率过快等,轻度一般不会死人,严重是比较危险的,严重者可导致血气变化、酸碱平衡打破、电解质紊乱。表现为心悸、头晕、乏力、呼吸窘迫的症状。因为不断换气,二氧化碳排出超量,可引起呼吸性碱中毒。急救方法: 1、安抚患者情绪:通过调整患者精神状态,并提醒患者放慢呼吸,可以消除恐慌心理,以免由于精神过度紧张而加重病情; 2、回吸二氧化碳:需使患者过快呼出的二氧化碳重新吸收,可以采取物理手段,比如使用面罩、干净的塑料袋或报纸扣到口鼻,使呼出的气体再重新吸入。针对危重症患者,还需要通过呼吸机辅助通气,诱导患者呼吸频率减慢,通过降低呼吸频率,可以缓解不适症状; 3、其他方法:过度换气综合征引发四肢抽搐者,可以口服碳酸钙制剂,还需配合输液进行治疗,可静脉缓注葡萄糖酸钙,甚至使用氯丙嗪等镇定剂及三环类抗抑郁药,结合暗示疗法进行治疗. 该患者因为和前妻吵架气的语无伦次,四肢僵硬手指关节蜷缩,血压正常,呼吸急促,氧饱正常,李医生指导患者放慢呼吸,平稳情绪,并给予心里辅导,护士也一直安慰患者情绪,对僵硬的四肢持续按摩揉搓,最终患者情绪稳定下来,身体也逐渐恢复正常.李医生提醒大家不要为了小事生气,伤肝又伤脾,人生遭遇各有因果,一切皆有定数,坦然面对,气死自己划不来!
  • 19
    2024/09
    酒精中毒的危害
    近日,急诊科夜间接诊醉酒患者较多,其中意识障碍、呕吐及胃部不适为他们主要就诊原因。那酒精中毒的具体危害您知道有哪些吗?急诊内科万少兵主任解释酒精中毒的危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影响神经系统:酒精中毒会导致大脑皮层功能紊乱,使人情绪不稳定、记忆力减退、失眠,还会对神经系统造成损伤,导致头晕、头痛等症状。 2. 损害消化系统:酒精会对胃肠道黏膜造成刺激,导致胃肠道黏膜损伤,出现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症状。长期大量饮酒还可能导致胃肠道黏膜糜烂、溃疡,甚至引起消化道出血。 3. 影响心血管系统:酒精会损害心血管系统,导致心悸、胸闷、气短等症状,严重时还会引起心力衰竭。 4. 损害肝脏系统:酒精主要通过肝脏代谢,长期大量饮酒会加重肝脏负担,损伤肝脏功能,引起酒精性肝炎、肝硬化等疾病。 5. 影响肾脏系统:酒精还会对肾脏系统造成损伤,导致肾功能不全、肾衰竭等疾病,并可能引发尿酸升高。 此外,长期饮酒还可能引起高血压、冠心病、肌皮炎、股骨头坏死等疾病。 总的来说,酒精中毒对人体的多个系统都会造成损害,因此应尽量避免过度饮酒。如果不幸发生酒精中毒,应尽快就医诊治。
  • 19
    2024/09
    胰腺炎的小科普
    胰腺炎是胰腺组织的炎症性疾病,分为急性胰腺炎和慢性胰腺炎。急性胰腺炎的主要症状为急性上腹痛,通常位于中左上腹甚至全腹,有时腹痛会向背部放射,并可能伴有恶心、呕吐、发热等症状。而慢性胰腺炎则可能出现持续性腹痛、腹泻、营养不良、消瘦、黄疸、血糖升高等症状。 急性胰腺炎的病因有很多,其中最常见的是胆石症(包括胆道微结石)和胆道疾病,占国内病因的50%以上,称为胆源性胰腺炎。其他病因还包括高甘油三酯血症和乙醇等。慢性胰腺炎可能由各种病因引起,包括胆源性慢性胰腺炎和复发性慢性胰腺炎等。 对于急性胰腺炎的诊断,主要依据上腹疼痛、血清淀粉酶和(或)脂肪酶至少高于正常上限3倍及胰腺肿大、回声减弱的典型的影像学改变。而慢性胰腺炎的诊断则依据影像学检查提示胰腺钙化、胰管结石、胰管狭窄或扩张等,排除胰腺肿瘤,或者胰腺组织病理活检呈现病理学特征性改变。 请注意,胰腺炎是一种严重的疾病,如果出现相关症状,应立即就医。同时,遵循医生的治疗建议,控制病因,预防复发。
  • 19
    2024/09
    心脏早搏的危害
    心脏早搏是一种常见的心律失常,其危害取决于早搏的原因、频率以及患者的整体健康状况。以下是一些可能的危害: 1. 心慌和心跳不规律:早搏可能导致患者感到心慌或心跳不规律,这可能会影响日常生活质量。 2. 心绞痛或心肌梗塞:在某些情况下,心脏早搏可能导致心绞痛或心肌梗塞,特别是在患者有基础性心脏病的情况下。 3. 心脏功能下降:长期、频繁的心脏早搏可能会影响心脏的泵血功能,导致心脏功能下降。 4. 心脏骤停和猝死:虽然相对少见,但严重的心脏早搏有可能导致心脏骤停或猝死,特别是在有严重心脏疾病的患者中。 5. 影响生活质量:心脏早搏可能导致患者不能进行正常的体力活动,甚至影响睡眠,从而影响生活质量。 因此,对于有心脏早搏症状的患者,应及时就医,明确早搏的原因和频率,并根据医生的建议进行相应的治疗和管理。同时,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健康状况也有助于降低心脏早搏的危害。
  • 19
    2024/09
    糖尿病的并发症---糖尿病足您知道吗?
    糖尿病足是糖尿病的一种严重并发症,指糖尿病患者足部由于神经病变使下肢保护功能减退,大血管和微血管病变使动脉灌注不足致微循环障碍而发生溃疡和坏疽的疾病状态。它是糖尿病患者致残,甚至致死的重要原因之一,不但给患者造成痛苦,还增添了巨大的经济负担。 对于糖尿病足的治疗,首要任务是控制血糖水平,以防止疾病进一步发展。此外,患者可能需要接受疼痛管理、感染控制、伤口护理和外科治疗等。在某些情况下,可能需要进行手术以清除坏死组织或修复受损的血管。 糖尿病足的预防同样重要。患者应定期进行足部检查,注意保持足部的清洁和干燥,避免受伤。同时,穿着舒适、合适的鞋子,避免赤脚行走。在冬季,应注意保暖,避免足部受冻。 总的来说,糖尿病足是一种严重的糖尿病并发症,需要及时诊断和治疗。通过控制血糖、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足部护理,可以有效降低糖尿病足的发生风险。如果您或您身边的人患有糖尿病,应定期进行足部检查,以便及时发现并处理潜在的问题。
  • 19
    2024/09
    心梗后的保养
    心梗(心肌梗死)后的保养是非常重要的,它有助于恢复心脏功能,减少再次发作的风险,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以下是一些心梗后的保养建议: 1. 饮食方面:保持健康的饮食习惯是心梗后保养的关键。建议患者遵循低脂、低盐、低糖的饮食原则,增加蔬菜、水果、全谷类和富含健康脂肪(如橄榄油、鱼油)的食物摄入。同时,要控制总热量摄入,保持适当的体重。 2. 运动方面:适度的运动有助于增强心脏功能,提高身体素质。建议患者在康复期根据医生的建议进行适度的有氧运动,如散步、慢跑、游泳等。运动时应避免过度劳累,以免加重心脏负担。 3. 心理方面:心梗后患者可能会面临一定的心理压力和焦虑情绪。建议患者保持良好的心态,积极面对疾病,可以通过心理咨询、放松训练等方式来缓解压力和焦虑。 4. 药物治疗:心梗后患者通常需要长期服用一些药物来预防再次发作。患者应按照医生的建议按时服药,并定期进行药物调整和监测。 5. 定期复查:心梗后患者应定期进行心电图、超声心动图等复查,以了解心脏功能和结构的变化。同时,要关注血压、血糖、血脂等指标的变化,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出现的并发症。 总之,心梗后的保养需要综合考虑饮食、运动、心理、药物治疗和定期复查等多个方面。患者应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规范治疗和管理,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以降低再次发作的风险,提高生活质量。
  • 28
    2024/06
    老年人便秘小知识
    老人便秘是一个常见的问题,通常是由于多种因素共同作用导致的。以下是一些关于老人便秘的小知识: 1. 便秘的原因:老人的肠道蠕动能力下降,直肠肌和腹肌发生萎缩,以及活动量减少等因素都可能导致便秘。此外,饮食结构不合理、膳食纤维摄入少、饮水量不够、不良的排便习惯以及药物因素(如某些止痛药、抗抑郁药等)也可能引起便秘。 2. 便秘的影响:长时间便秘可能出现腹胀、腹痛等不适症状,还可能对排便产生焦虑、恐惧,增加肠道吸收,影响大脑功能,甚至加重老年痴呆症等症状。用力排便时,腹内压急剧上升,可能导致心脑血管疾病意外。长期便秘还可能增加患结直肠癌的风险,造成巨结肠症,痔疮、肛裂等。 3. 预防和治疗措施:为了缓解和预防便秘,老人应该增加膳食纤维和水分的摄入,多吃一些新鲜的水果和蔬菜,如黄瓜、西红柿、萝卜、菠菜等,同时增加饮水量,每天至少喝1.5-2升水。此外,坚持适当的运动,如户外散步或室内慢走20-30分钟,有助于刺激肠道蠕动。在排便时,应该保持集中注意力,养成定时排便的习惯。如果便秘症状持续严重,建议及时就医,医生可能会开具一些缓泻剂或通便药物来帮助缓解症状。 总之,了解老人便秘的原因、影响和预防措施,可以帮助老人更好地管理便秘问题,提高生活质量。同时,如果便秘症状持续严重,应及时就医寻求专业帮助。
  • 28
    2024/06
    溺水急救,这几点要牢记
    随着天气越来越热,游泳的人越来越多,谨防意外溺水需知晓。溺水的急诊急救包括水中营救与出水后处理两个主要步骤: 1. 水中营救:施救者从水中营救患者,同时其他人帮助寻找漂浮物。在离水前,应将患者放在漂浮的木板上,并确保其头、颈、脊柱维持在一条轴线上,避免发生脊髓损伤。施救者还需清除患者口、鼻中的水及污物,并打开气道做口对口人工呼吸。 2. 离水后的急救:上岸后应立即清理患者口、鼻的泥沙、水草、泡沫、痰等异物。随后用仰头举颌法或双手抬下颌的方法打开气道。开放气道后应尽快进行人工呼吸和胸外按压。对于心跳呼吸停止的患者,应立即进行现场心肺复苏,包括开放气道、行口对口人工呼吸、及胸外按压。需要注意的是,心跳呼吸恢复后还可能会重新停止,因此在现场抢救的同时应尽快呼叫急救人员,及时将患者送往医院做进一步抢救。如果溺水者清醒且有脉搏,应该立即拨打120等待救护车,同时为溺水者做保暖措施。 此外,在急救过程中,还需要注意补充血容量、维持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以及防治急性肺损伤、脑缺氧损伤、低体温等并发症。例如,淡水淹溺时,应适当限制入水量,并适当补充氯化钠溶液、血浆和白蛋白;海水淹溺时,需及时补充液体,纠正高钾血症及酸中毒。同时,早期、短程、足量应用糖皮质激素可防治淹溺后发生的炎性反应、急性肺损伤及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对于存在不同程度的缺氧性脑损害的患者,应根据病情应用甘露醇、甘油果糖、白蛋白及呋塞米等治疗减轻脑水肿,以改善患者的预后。 总之,溺水的急诊急救需要迅速、准确地进行水中营救和出水后处理,同时注意防治并发症,为患者的进一步治疗赢得时间。在急救过程中,还应保持冷静、沉着应对,确保自己的安全。
  • 28
    2024/06
    运动后双膝疼痛,原因在此
    暑期将近,不少青少年学生选择和同学、朋友打打篮球、足球进行休闲放松,6月15日晚,14岁的小刘同学运动后,在其父母的陪同下前来武汉市第三医院急诊科就诊。急诊外科邢政医生接诊后对其进行了详细的问诊,据小刘父母描述:双膝下运动时出现疼痛症状已将近三年,由于休息后疼痛可缓慢消退,并未特别在意; 遂邢医生对其进行体检,发现小刘同学膝关节的被动活动范围正常,但双膝盖下方稍肿胀,且可触及坚固的肿块伴有明显压痛。邢医生根据小刘同学病史及查体,怀疑其为:胫骨结节骨软骨病(OSD)。随后的双膝侧位片提示:胫骨结节的不规则骨化。也证实了邢医生的诊断。 邢医生提示:小刘同学运动时佩戴护膝可防止反复损伤胫骨结节,导致疼痛加重;只要双膝下疼痛能在24小时内缓解,小刘同学就可以进行运动。当症状发作时,短暂的休息可以消除疼痛。但不建议完全休息,因为会导致身体机能退化,增加恢复运动后复发的机会;骨骼成熟后多数患者可以自愈。 邢政医生再次提醒:OSD是青少年膝盖疼痛最常见的原因之一,通常是良性的。轻微的症状只需要耐心的教育和适量的活动。有严重症状的运动员可以从休息中受益,或者短期制动,然后进行积极的康复计划。
上一页 1234567 下一页
跳至页
视频专区 护理天地 下载专区 人才招聘
  • 医院概况
  • 新闻公告
  • 患者服务
  • 科室导航
  • 科研教学
  • 人才招聘
  • 联系我们
武汉市第三医院
微信公众号
武汉市第三医院
支付宝二维码
健康武汉
微信小程序
Copyright © 2024 武汉市第三医院(武汉大学附属同仁医院) 版权所有 鄂ICP备13016264号-1 鄂公网安备42018502002779号
友情链接
  • 武汉大学
  • 京伦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