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医院概况
    • 医院简介
    • 医院文化
    • 医院荣誉
    • 历史沿革
    • 党建行风
    • 院务公开
  • 新闻公告
    • 三医新闻
    • 通知公告
    • 媒体聚焦
    • 三医融媒
  • 患者服务
    • 预约挂号
    • 就医指南
    • 专家介绍
    • 门诊安排
    • 门诊优惠服务
    • 专病门诊
    • 特色医疗
    • 护理天地
  • 科室导航
    • 首义院区
    • 光谷院区
  • 科研教学
    • 科学研究
    • 教学动态
    • 住院医师
      规范化培训
    • 进修管理
    • 医学伦理委员会
    • 药物/器械临床试验机构
  • 人才招聘
    • 招聘公告
    • 简历投递
  • 联系我们
  • 首页
  • 医院概况
    • 医院简介
    • 医院文化
    • 医院荣誉
    • 历史沿革
    • 党建行风
    • 院务公开
  • 新闻公告
    • 三医新闻
    • 通知公告
    • 媒体聚焦
    • 三医融媒
  • 患者服务
    • 预约挂号
    • 就医指南
    • 专家介绍
    • 门诊安排
    • 门诊优惠服务
    • 专病门诊
    • 特色医疗
    • 护理天地
  • 科室导航
    • 首义院区
    • 光谷院区
  • 科研教学
    • 科学研究
    • 教学动态
    •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
    • 进修管理
    • 医学伦理委员会
    • 药物/器械临床试验机构
  • 人才招聘
    • 招聘公告
    • 简历投递
  • 联系我们
急诊医学科健康科普
首页 > 科室导航 > 三医院 > 非手术科室 > 急诊医学科 > 健康科普
返回上一级
  • 11
    2020/12
    您了解糖尿病之低血糖的风险吗?
    从事急诊科工作多年,经常会碰到120送来一些昏迷的患者。除了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导致心源性昏迷、及脑血管意外引起的昏迷之外,还有一种就是低血糖引起的昏迷。大家都知道,糖尿病患者,如果血糖没有控制好,血糖持续高,会引起一系列严重的并发症。因此很多糖友都会有一个误区,以为血糖越低越好。殊不知,低血糖发作起来,比高血糖更危险。如若低血糖持续时间过长可造成脑细胞的永久性损害,严重的低血糖也可能导致脑死亡。今天就来说一说怎样识别和应对危险的低血糖发作。 一、低血糖是怎样发生的 血浆里葡萄糖的浓度正常情况下可稳定维持在3.9-6.1mmol/L之间,餐后可稍升高(一般不超过7.8mmol/L),这是因为人体存在一个自动调节血糖的机制,当血糖升高时,胰岛素的分泌会增加,促使血糖下降;而当血糖过低时,胰岛素的分泌会受抑制,升血糖的激素分泌增加,促使血糖上升。当胰岛素分泌过多,或其反向调节激素分泌不足的时候,都有可能发生低血糖。当血糖低于2.8mmol/L的时候,就是血糖过低了。大脑几乎完全由葡萄糖提供能量,低血糖时,大脑的活动受到抑制,可能会出现昏迷。脑细胞内储存的糖原量很少,仅能供脑功能维持数分钟,所以即使短暂的低血糖发作,也可引起明显的脑功能障碍。 二、常见的引起低血糖的原因 1.血液中胰岛素过高 可能的原因是糖尿病人注射胰岛素过量,或者进食减少,而胰岛素却没有相应减量;也可能是胰岛B细胞增生或者肿瘤,导致身体分泌胰岛素过多。 2.口服降糖药应用过量 特别是老年的糖尿病患者伴有肝肾功能障碍时更容易发生。 3.过量饮酒 空腹过量饮酒,特别是有营养不良的糖尿病患者大量饮酒时尤其容易发生低血糖。 4.肝肾等器官严重疾病 肝脏合成,储存,分解糖原功能障碍,同时肝或肾脏灭活、排泄胰岛素的能力减弱,常规剂量的胰岛素就可发生低血糖。 5.胰腺外肿瘤 6.各种内分泌疾病 如肾上腺,脑垂体前叶,甲状腺等功能低下,胰岛素反向调节激素(胰高血糖素、肾上腺素、生长激素、皮质醇等)分泌减少。 值得注意的是,餐后也可能出现低血糖,原因是餐后反应性地胰岛素大量释放,多见于功能性疾病。 三、什么人最容易发生低血糖 1. 发生低血糖最多的恰恰是糖尿病人。因为使用胰岛素或降糖药治疗期间,没有按时进餐,或者运动量加大,而容易发生低血糖。 2. 神经性厌食,或者严重营养不良,或者体质瘦弱的人。由于摄入不足,或对胰岛素敏感性较高,也容易低血糖。 3. 老年人。由于血糖调节能力减弱,肝肾功能减退,或者合并多种疾病,意识能力差,低血糖症状往往不明显,这类人群发生低血糖的风险也很高。 四、怎样识别低血糖的症状 低血糖的早期症状主要是心慌、饥饿、出汗、乏力等。但是受损最严重的还是在脑部。 脑功能障碍可以有视物不清、言语和判断力障碍、步态不稳、行为异常等表现。再严重就会出现神志恍惚、癫痫样抽搐或昏迷。 长期慢性低血糖患者或老年患者有时症状不明显,但是如果病情加重,往往会更危险。 五、出现低血糖应该怎样处理 一旦出现了上面所描述的那些症状,就可以怀疑低血糖发作。如果有快速血糖仪进行血糖检测,马上就可以确诊。 如果没有这样的条件,也可以立即口服糖水、含糖饮料、白砂糖、饼干、面包等,观察症状是否会缓解。不必害怕出现高血糖,短期即使血糖过高也不会有明显身体损害。 如果患者意识不清或者昏迷,切忌喂食,以免呛入呼吸道发生窒息。这时应该立即送到医院,给予50%葡萄糖静脉注射。 六、怎样预防低血糖的发生 糖尿病人和有低血糖发作病史的病人尤其要注意以下几点: 1. 糖尿病人不必刻意追求血糖达标。尤其是中老年人,低血糖的危害远大于高血糖。为了追求血糖达到正常而加大用药量,出现低血糖的风险会大大增加。 2. 要注意按时就餐。如果不能按时就餐,也应该在就餐时间吃一些水果,点心等。如果因各种原因进食减少,使用降糖药或胰岛素也应该适当减量。 3. 不要空腹运动。运动量不宜随意增减,要保持恒定。 4. 养成良好生活习惯,饮酒要适量,不空腹饮酒。 5. 随身携带糖果、饼干、巧克力等小零食,一旦出现疑似低血糖的症状可以立即食用,早期预防。
  • 11
    2020/12
    今天,您心情美丽吗?
    俗话说:“出门看天气,进门看脸色”一个人的心情好不好,很容易从他的面容、装束、行为上展现出来。心情好的时候,我们就容易慷慨激昂,心情不好的时候,我们就容易萎靡低落。然而影响我们心情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个体对我们情绪的控制。一个人的情绪对健康有一定的影响,我们或多或少都有所了解。但是情绪对健康的影响如此之大,恐怕是大家预料不到的。积极、愉快的情绪对疾病的康复有促进作用;而消极、负面的情绪可以摧毁身体的健康,令身体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坏情绪究竟会怎样影响我们的健康,今天我们就来说一说。 现代医学模式已经从传统的“生物医学模式”转变为“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心理健康越来越受到重视。世界卫生组织组织指出:“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而且还包括躯体健康、心理健康、以及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焦虑、抑郁、压抑、愤怒、沮丧……这些负面情绪会使身体在大脑的指挥下,让体内的激素水平发生变化,使神经系统长期处于紧张状态,从而对身体的各个系统都可能造成影响,其中最经常出现的一些症状如下: 一、心血管系统 生气、激动、压力过大等情绪都可能会造成肾上腺素分泌增加,从而造成心跳加快、血压上升、发生心律失常、血管收缩(造成心肌缺血,胸闷、胸痛)、动脉斑块破裂(形成血栓,造成心梗)等。 而长期的不良情绪,也是形成高血压,冠心病,心律失常等疾病的重要原因。 有许多患者存在着类似冠心病的症状,比如心悸、胸闷等,但是经过检查能够排除冠心病的诊断,或者心脏虽然有异常,但是病情并不严重,与表现出来的症状不相符。这些人多半是伴有焦虑或抑郁的情绪。而本身如果确实有不舒服的症状,又会反过来加重这些情绪障碍。 二、消化系统 消化系统也是最容易受到不良情绪影响的系统之一。很多人都有这样的经验:一感到焦虑紧张就胃疼或腹泻;压力大的时候根本吃不下饭。 现在许多职业的压力比较大,对于从业者来说,胃炎、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都是非常高发的疾病。神经性厌食、神经性呕吐在临床也很常见。 另外,许多慢性腹痛、腹泻、消化不良的病人,反反复复发作,用药效果不好,检查也无明显异常,这些患者也多伴有焦虑或抑郁。通过适当运动锻炼,释放压力,舒缓情绪,往往症状会有一定程度改善。 三、呼吸系统 健康人在精神紧张或情绪激动时会出现条件反射性的咽部不适感或剧烈咳嗽的反应。还有可能出现神经精神性哮喘、喉头痉挛、胸闷、膈肌痉挛等。 另外,情绪激动时过度通气(呼吸频率过快)会使二氧化碳呼出过多,还可能造成呼吸性碱中毒,继而出现手、足、面部、口周麻木或有针刺样感觉;胸闷、胸痛、头昏、恐惧,甚至四肢抽搐等症状。 四、神经系统 情绪激动、紧张等刺激可能诱发癫痫、精神障碍、脑血管破裂、脑梗塞等疾病。 慢性的不良情绪对神经系统的影响可以表现为头昏、头痛、失眠、记忆力下降等症状。 五、内分泌系统 不良的情绪会间接地抑制胰岛素的分泌和释放。中、老年人本身就有内分泌功能的减退,胰岛β细胞数量会逐渐减少,功能下降,所以不良心理最容易使中老年人发生糖尿病。而对于已经患有糖尿病的病人来说,情绪的波动也会使血糖上升,更难控制。 甲亢本身容易引起情绪激动。所以保持良好的心态,避免压力对于预防甲亢都很重要。 另外,不良的情绪也可能造成女性的痛经,月经紊乱、男性的阳痿等问题。 六、免疫系统 情绪不佳也会使身体的免疫系统出现紊乱。最常见的是容易反复出现感冒、发烧、支气管炎、肺炎、腹泻,各种感染不容易治愈。在长期负面情绪的笼罩下,恶性肿瘤的发病率也会明显升高。七、其他 情绪诱发的疾病几乎可以遍及全身的每一个系统,比如过度悲伤引起“一夜白头”;在泌尿系统还可以引起神经性尿频;在皮肤系统可以引起荨麻疹、湿疹、神经性皮炎、痤疮等等,在此我就不一一列举了。 由此可见,情绪对于健康是有着非常强大的影响力的。临床疾病的治疗,只依靠医生的努力,是远远不够的。自我情绪的调节控制,才是最大的内在驱动动力,它能够帮助我们更快地战胜病痛,恢复健康。 总之,多与人交流沟通、参加集体活动、多到户外活动、多参加运动锻炼、都能很好地释放压力,缓解不良情绪。愿大家都能保持乐观、积极、向上的心态,保持稳定的情绪,从而保证身心的健康。
  • 25
    2020/08
    得了“偏头痛”,头痛欲裂该怎么办?
    关于“偏头痛”这种病,相信很多人都听说过,甚至不少人被偏头痛这个病困扰着,却无可奈何。虽然此病不是什么危及生命的大病,但每次发作起来,剧烈的疼痛足以让患者坐立难安、身心崩溃……尤其是现今高压力、高节奏的工作环境下,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也频发这种疾病。给工作生活带来了很多不便。 一部分对“偏头痛”不了解的患者,CT、MRI、X光等大大小小的检查做了一大堆。也没有找出个所以然,今天在这里,我就向大家科普一下有关偏头痛的相关常识! 偏头痛是临床上最常见的一种慢性神经血管性疾患,临床以发作性中重度、搏动样头痛为主要表现,头痛多为一侧头部,一般持续4-72小时,可伴有恶心、呕吐,光、声刺激或日常活动均可加重头痛,安静和休息可缓解轻度的偏头痛。偏头痛发病中女性明显多于男性,男女患者比例约为1:2—3,多起病于儿童和青春期,中青年期达到高峰,研究显示约60%的偏头痛患者有家族病史。 由于偏头痛是一种神经性疾病,没法根治。所以在偏头痛的防治中,七分预防、三分治疗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饮食  现在很多年轻人热衷于所谓的小资生活,闲暇时刻一杯红酒,让自己微醺,既有情调又有保健功能。但是,偏头痛患者绝对不可以。红酒中含有一种叫酪氨酸的物质,它在人体能代谢成酪胺,会刺激大脑神经,引起大脑中三叉神经兴奋,从而诱发偏头痛。除了红酒之外,类似的食物还有奶酪、巧克力、动物肝脏、味精等。想要偏头痛不发作,一定要注意忌口哦。 二、月经   “姨妈来的那几天,老头痛,难受至极”雌激素和血管的扩张、收缩、弹性,关系密切,经期雌激素忽高忽低,血管一时难以适应,一不小心,偏头痛就来了。 三、情绪  每月如期而至的房贷压力、人际关系的压力、高强度的工作压力,都会给患者带来不良的心理负担,从而导致焦虑、紧张的情绪。而这些恰恰是诱发偏头痛的重要因素,所以控制好自己的情绪,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是偏头痛患者,需要学会的必备功课。 四、睡眠   不管是熬夜工作、还是熬夜追剧、这都是偏头痛患者的大忌。大脑休息不够,三叉神经又兴奋了,偏头痛就随之而来了 五、环境   强光、强声的刺激均可刺激大脑神经,因此偏头痛患者应该避免去这种嘈杂的地方,如酒吧、蹦迪等场所。 关于偏头痛的治疗,归根结底就是止痛。发作时,乖乖吃止痛药是必须的,目前偏头痛的药物分为两类。 一是非特异性的药物,如常见的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阿司匹林等,一般用于头痛程度轻的时候。这些药物能使大脑皮层镇静下来,疼痛就会减轻了。 二是特异性药物,专门治疗偏头痛。比如,佐米曲普坦、苯甲酸利扎曲普坦等,一般用于头痛重的患者。它能阻止三叉神经释放扩血管物质,止住血管的炎症,从而止住头痛,当然,头痛发作了,切忌瞎吃药,一定要及时就医,排除其它疾患,并遵医嘱用药。 好了,说了这么多,相信患“偏头痛”的病友们,大概也了解了“偏头痛”的相关知识,希望大家一定要知道偏头痛并不可怕,“七分预防三分治疗”是关键哦!
  • 06
    2019/09
    你了解生气的后果吗?
    生活中我们经常听到一句话,“气死我了,我都快被气死了啊啊啊……”通常我们听到这句话会觉得,很滑稽很搞笑!但关于生气到底会带来什么样的后果,似乎并没有人去深究,今天我们就来聊聊,关于生气的那些事! 身为急诊科的一名工作人员,我们经常会遇到,被120送到抢救室的一些呼吸困难、手脚发麻、心慌胸闷,甚至全身抽动的患者。一问原因,大多数都是因为吵架、扯皮、生气、出现情绪问题后,发生的一系列临床症状!尤其以女同志居多。在医学上,我们管这种情况叫【过度通气综合征】。 什么叫过度通气呢? 也就是过深过快的呼吸使肺通气量过分增大,引起肺泡气、血液和组织中排出过多二氧化碳的现象。其发病的常见诱因就是焦虑、紧张、生气等情绪引起的呼吸过快,而引发的一种以呼吸困难为主的全身综合症状。 我们都知道,人体吸入氧气,排出二氧化碳。过度的呼吸,会导致过量的二氧化碳排出人体。血液中二氧化碳,它是以碳酸的形式存在于我们人体,这对于维持我们体液的酸碱平衡有着重要作用。当血液中的二氧化碳含量显著下降,就会出现呼吸性碱中毒!低二氧化碳血症会使血液中的氧分子和血红蛋白的结合率增加,外周组织循环得不到充足的氧气,病人就会产生缺氧的感觉,人体不由自主的会加快呼吸,从而呼吸更加快更加浅,形成恶性循环。 过度换气的危害! 目前一般研究认为,过度通气综合征是一种身心疾病,与焦虑障碍有着密切的关系,介于躯体疾病与神经症(癔症)之间。这种疾病表面上,看起来急、症状重、加上周围人员的紧张渲染,如果及时的调整呼吸,或得到专业的救治,一般预后良好。但是,若患者长时间得不到良好的控制,症状持续加重,就会引起晕厥,电解质紊乱,等严重的后果。 生活中我们如何预防过度通气的出现? 首先,注意调控自己的情绪,找到自己情绪发泄的出口,寻找适合自己的减压模式,不要压抑情绪。其次,要对生气焦虑等所导致的的过度通气症状,有所认识,以便提醒自己放慢呼吸。最后,平时少熬夜,避免饮咖啡、浓茶等刺激性的饮品,适度的运动锻炼,增加心肺功能,从而增强机体对缺氧的耐受力。 出现了过度通气的症状,在没有专业医疗的帮助下,我们应该怎么做呢? 首先,找个安静的环境,让患者坐下或躺下,稳定患者情绪。周围不能围观太多人,也不能谈论病情相关的话题,来加重患者的紧张。其次,嘱咐患者全身放松,嘴巴闭上,用鼻子呼吸,均匀缓慢的深呼吸,有意识的减慢呼吸频率,以减少二氧化碳的排出,改善呼吸性碱中毒。最后,若患者症状无法有效的缓和,可以用口罩或者纸袋做一个呼吸面罩,盖住患者的口鼻,让他反复吸入,自己所呼出的二氧化碳,从而来更快的解除低二氧化碳血症的现象。 好了看了这么多,你还敢肆无忌惮的闹情绪吗?
  • 05
    2019/09
    被蜂蛰伤,涂母乳真的管用吗?
    每年的春夏季节,到处花红草绿的,环境宜人。且人们穿衣也越来越单薄,出去游玩时难免有时会被蜜蜂“光顾”,民间有一种偏方,用母乳涂抹在伤口上,据说这样可以消炎止痛!对于这种偏方,您怎么看?今天我们就来说说这件事! 母乳的主要成分是什么? 母乳是产后女性乳房产生的,用作哺育婴儿的汁液,母乳内含有乳铁蛋白,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维生素、矿物质、脂肪酸和牛磺酸等。此外,母乳中含有多种抗体,其中最主要的是lgA。这些抗体分布在婴儿的胃肠道粘膜的表面,中和毒素,凝集病原体,以防侵入人体,有一定的抑菌效果,在预防新生儿和婴儿肠道感染中起重要作用。 蜂蛰伤的的伤口,母乳能消毒止痛吗? 蜂蛰伤后引起的肿胀和发红,其实是因为蜂把自身体内的毒素注入人体后,引发的过敏反应。这种过敏反应轻者表现为:蛰伤部位的皮肤粘膜出现灼痛,肿胀,发红,发热,微痒等反应,重者会引起出血,溶血,神经功能紊乱,还可损害心肌,肾小管和肾小球。而蜂毒分为普通蜜蜂的毒素和大马蜂的毒素,普通蜜蜂的毒素呈弱酸性,马蜂的毒素呈碱性。而人体产生的母乳的性质是呈中性。 普通蜜蜂蛰伤后大多数仅引起,受伤部位的皮肤反应,所以我们不管是使用冷水冲洗伤口,或用母乳涂抹伤口,甚至使用风油精,花露水,清凉油等药物,主要作用是对皮肤产生其它的刺激来抑制蜂蛰伤的灼热感、痛感和痒感,以减轻自身的不良感受,同时也是一种心理上的安慰。 有人或许会说母乳里面含有很多抗体和免疫球蛋白,那么拿它来消毒,有何不可?首先母乳作为人体的一种体液,本身是传播疾病的一种途径;其次母乳中的免疫球蛋白只能针对特定的细菌或病毒,并不具备广谱抗菌的作用。再者,母乳中不仅含有免疫抗体,更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这些营养物质更容易滋生细菌,引起继发感染。(自己所熟悉的人的母乳还好,如果是不明人的母乳,风险更高)所以蜂蛰伤后,母乳代替不了消毒水哦! 如果不幸被蜂蛰伤后应该按照下面的方法做: 1、清除毒素,想办法把残留的毒刺拔出。 2、用流动水冲洗伤口,如果是普通蜜蜂蛰伤可以用碱性的水冲洗,如碱性肥皂水和碳酸氢钠等;如果是被马蜂蛰伤就应该使用酸性的消毒水如高锰酸钾或者碘。 3、冰敷,减轻疼痛和肿胀,减轻毒素在体内蔓延扩散的速度。 4、局部使用抗过敏的软膏、蛇药片捻碎调成糊状涂抹患处,或者口蛇药片和抗过敏药物。 5、必要时口服布洛芬止痛药或双氯芬酸钠塞肛止痛 6、若受伤严重,要就近及时就医,进行系统的检查和针对性的治疗。 经过上述我详细的讲解后,相信大家也有了自己的见解和判断了!
  • 26
    2019/05
    你我眼中的急诊
    普通人眼中的急诊 专业人眼中的急诊 两者有何区别
  • 28
    2019/03
    药物不是吃的越多效果就越好
    为了比赛服用过量利尿药
  • 29
    2019/01
    想要健健康康过大年,专家给您支招
    一年一度的春节马上就要到了,这不年前的聚会庆祝正如火如荼的进行着,急诊科每天收治急性酒精中毒、急性胃肠炎的患者急剧增加,如何过好春节,如何健康的过好年呢? 在这里急诊科主任医师付守芝提醒广大市民群众,想要健健康康过大年,要注意以下几点: 注意作息要规律:过年大部分的人都放假休息了,想什么时候睡就什么时候睡,看似给自己放假了,其实是给自己身体更大的损害。平时,我们因为工作关系,有自己规律的作息时间,放假了,我们按自己的想法放松,熬夜娱乐,不仅打破了自身原有的规律,更有可能导致身体的抵抗能力降低而导致疾病的发生。比如:熬夜后易诱发高血压、心脏病等,过于久坐,不活动易引发颈椎、腰椎病的发作等。 注意饮食要规律有节制:过年了,家家户户都准备了丰盛而美味的菜肴,想什么时候吃就什么时候吃,想吃什么就吃什么,想喝什么就喝什么,无规律、无节制的饮食容易引发急性胃肠炎、胆囊炎、胰腺炎的发病;原本有糖尿病者,易引发高血糖或低血糖的发生,暴饮暴食,还可以加重心脏的负荷,诱发心脏病的发生等 保持心情舒畅:过年了,是阖家团聚的时刻,但也是矛盾冲突高发的时候。急诊每年在各类的节假日因心理情绪而引发的意外事件或疾病的发生也不少,而且有逐年增加的趋势。意外事件比如:烧烫伤、刀割或刺伤(如自杀、打架斗殴等)高坠伤(如跳楼)药物中毒(如农药、安眠药、老鼠药等)酒精中毒等等。 综上所述,过年了,放假了,在这个特殊的假期里,我们要计划好假期中的每一天,既充实又不劳累,享受美酒佳肴的同时注意有度,在听或说话时注意保持自己心情愉悦,不想听的话可以忽略,不想说的话也可以忽略不说,不要因为别人的一句话扫了自己的兴,更不要因为自己的一句话扫了别人的兴。总之,我们既要心情美美哒享受每一天,更要健健康康的过好每一天!最后祝大家新年快乐!阖家安康!
  • 25
    2018/11
    你知道“流感”吗?
    流行性感冒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是人类面临的主要公众健康问题之一,也是20世纪对人类危害最大的疾病之一。
  • 21
    2018/10
    泌尿系结石——疼的喊“救命”的病
    “医生,医生,救命呀,我疼的要命啦”!一位年轻男性患者跌跌撞撞跑进急诊科。
  • 04
    2018/09
    四步学会心肺复苏
    学会心肺复苏,平安你我他
  • 29
    2018/07
    中暑
    “出门五分钟,出汉两小时”武汉又进入了“烧烤模式”。
上一页 1234567 下一页
跳至页
视频专区 护理天地 下载专区 人才招聘
  • 医院概况
  • 新闻公告
  • 患者服务
  • 科室导航
  • 科研教学
  • 人才招聘
  • 联系我们
武汉市第三医院
微信公众号
武汉市第三医院
支付宝二维码
健康武汉
微信小程序
Copyright © 2024 武汉市第三医院(武汉大学附属同仁医院) 版权所有 鄂ICP备13016264号-1 鄂公网安备42018502002779号
友情链接
  • 武汉大学
  • 京伦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