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医院概况
    • 医院简介
    • 医院文化
    • 医院荣誉
    • 历史沿革
    • 党建行风
    • 院务公开
  • 新闻公告
    • 三医新闻
    • 通知公告
    • 媒体聚焦
    • 三医融媒
  • 患者服务
    • 预约挂号
    • 就医指南
    • 专家介绍
    • 门诊安排
    • 门诊优惠服务
    • 专病门诊
    • 特色医疗
    • 护理天地
  • 科室导航
    • 首义院区
    • 光谷院区
  • 科研教学
    • 科学研究
    • 教学动态
    • 住院医师
      规范化培训
    • 进修管理
    • 医学伦理委员会
    • 药物/器械临床试验机构
  • 人才招聘
    • 招聘公告
    • 简历投递
  • 联系我们
  • 首页
  • 医院概况
    • 医院简介
    • 医院文化
    • 医院荣誉
    • 历史沿革
    • 党建行风
    • 院务公开
  • 新闻公告
    • 三医新闻
    • 通知公告
    • 媒体聚焦
    • 三医融媒
  • 患者服务
    • 预约挂号
    • 就医指南
    • 专家介绍
    • 门诊安排
    • 门诊优惠服务
    • 专病门诊
    • 特色医疗
    • 护理天地
  • 科室导航
    • 首义院区
    • 光谷院区
  • 科研教学
    • 科学研究
    • 教学动态
    •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
    • 进修管理
    • 医学伦理委员会
    • 药物/器械临床试验机构
  • 人才招聘
    • 招聘公告
    • 简历投递
  • 联系我们
烧伤科健康科普
首页 > 科室导航 > 三医院 > 手术科室 > 烧伤科 > 健康科普
返回上一级
  • 05
    2025/02
    烟花爆竹新玩法引悲剧:两姐弟混合火药不慎被炸伤
    1月20日,8岁的甜甜(化名)和6岁的弟弟明明(化名)在网上观看了一些烟花燃放新玩法的视频后,决定自行尝试。两人利用家中的烟花,根据视频指导,把烟花里的火药倒出来混合在一起,放在地上点燃。然而,当他们点燃火药混合物时,火药直接炸了,火喷到姐弟俩脸上,导致二人不同程度受伤。事故发生后,家人迅速把姐弟俩送到武汉市第三医院烧伤科,姐姐整个面部都被烧伤,表皮破溃且出现大量水泡,伴有渗液,双眼肿胀明显;弟弟面部也被轻度熏黑。医生立即为姐姐进行了消毒及换药处理,后期预计还需20多天的换药,面部伤口才能痊愈。 “我仅仅离开了几分钟,没想到就发生了这种事。”妈妈回忆起来,后悔不已。 “网上有很多这种视频,大家还比着做,看谁的火药威力更大。”同时段就诊的患者听了姐弟俩的受伤经过,补充道。 烧伤门诊陈红梅护士长指出:“近年来,因为模仿网络教程或短视频而导致的安全事故屡见不鲜。每年春节前后,烧伤科门诊都要收治很多因为燃放烟花爆竹被炸伤或烧伤的患者,主要集中在12岁以下群体,受伤部位多为头面部、双手、颈部等。” 为了预防类似悲剧再次发生,武汉市第三医院烧伤科也提醒广大市民,购买烟花爆竹时,请务必选择正规渠道;燃放前确认周围环境安全,避开密集建筑物和高压线,并观察周围行人和车辆;不要贸然尝试各种烟花爆竹新玩法,儿童燃放必须由成人陪同;对于未成功引爆的鞭炮,切不可冒失凑近瞧看,更不能手持或用眼去观看,以免意外发生。 如果不慎被烟花爆竹烧伤,应立即采取“冲脱泡盖送”的急救措施: 冲:立刻用流动冷水冲洗受伤区域至少30分钟。 脱:轻柔脱去受伤部位的衣物,切勿强行或暴力拉扯,可用剪刀剪开衣物。 泡:若疼痛剧烈,可继续将受伤部位浸泡于冷水中。 盖:使用无菌纱布或其他清洁材料覆盖伤口。 送:尽快送往专业医疗机构接受进一步治疗。
  • 05
    2025/02
    警惕!不当热敷致鼻部烫伤频发
    随着冬季的到来,呼吸道疾病的发病率逐渐上升,许多人选择通过热敷鼻子来缓解因感冒或过敏等引起的鼻塞。近期,武汉市第三医院烧伤科接诊了多例由于不正确的热敷方法导致鼻部烫伤的案例。 1岁的毛毛就是其中一位受害者,前阵子因为感冒,毛毛鼻子堵得厉害,家里人便用热水浸湿毛巾敷在毛毛鼻子上,还没敷多久,毛毛就哇哇大哭起来,一看鼻子已经红了,起了水泡还伴有破皮,家人只好带着毛毛到医院就诊。毛毛的妈妈说:“我想通过热敷让宝宝鼻子舒服一点,没想到毛巾太热了。” 烧伤科主治医师李敏介绍,近期在烧伤科门诊已陆续接诊几例因热敷鼻子而造成的轻微至中度烫伤患者,其中大部分患者都是3岁以下的儿童。“这些患者大多是自行在家尝试用热水浸泡的毛巾或其他加热工具进行热敷,部分患者因为没有掌握好温度和时间,最终导致了意外;部分患者则是因为装水容器里的热水直接溅到面部或者其他部位导致烫伤。小朋友皮肤娇嫩,更容易被烫伤。”李医生说道。 热敷能够增加鼻腔内的温度和湿度,促进血液循环,有助于减轻黏膜肿胀,从而改善呼吸道通畅性。为了防止不当热敷导致的烫伤,武汉市第三医院烧伤科也提醒广大市民,在热敷时,一定要注意控制温度并缩短热敷时间。使用温热而非滚烫的毛巾,可以先用手腕内侧测试温度是否适宜。每次热敷的时间不宜过长,一般不超过10分钟,并且要间歇性移开热源,检查皮肤状况,如出现发红或起泡等,应立即停止热敷。对于小孩、老人及特定健康状况的人群,应格外小心,最好由成人监督下完成。 如果不慎发生烫伤,应立即用流动冷水冲洗受伤部位30分钟以上,这样可以起到降温和缓解疼痛的作用。面部等不方便冷水冲洗的部位,可以采取冷敷的方式,用纱布或干净毛巾等包裹冰块冷敷。一定不要直接用冰块敷在受伤部位,这样也可能导致冻伤。不要随意挑破水泡或涂抹牙膏、酱油、狗油等偏方。若情况严重,请及时就医。
  • 05
    2025/02
    37天婴儿取暖器旁换尿布酿成烫伤悲剧
    元旦节当天晚上,妈妈给37天的妞妞洗完澡,打算穿尿不湿。害怕宝宝着凉,便把取暖器拿出来放在腿边。由于宝宝的腿离取暖器太近,十分钟后,妞妞就大哭起来,原来,妞妞的左下肢已经被烫伤了,左小腿表皮脱落,伤口呈现红白相间的颜色,左足趾还有大小不等的水疱。家人立即带着妞妞来武汉市第三医院烧伤科就诊,医生诊断为“左下肢取暖器烫伤4%,深Ⅱ°”。经清创引流,妞妞目前需隔天行换药包扎治疗,预计3周左右伤口才能痊愈。 寒冷的冬天,给小宝宝更换尿不湿时,家人常常害怕宝宝着凉,从而使用取暖器来保暖。因操作方便,这个方式深受大家的喜欢,但在使用取暖器时,需注意谨防烧烫伤风险!在武汉市第三医院烧伤科门诊,每年都能接诊几例因为换尿不湿使用取暖器被烫伤的小宝宝,因为取暖器使用不当导致火灾或者烧烫伤的事故,更是不计其数。 宝宝皮肤娇嫩,非常敏感,因此不能耐受烫伤。在使用取暖器时,为确保安全,要严格按照说明书规范使用,并注意以下几点: 1.保持安全距离:确保取暖器与身体至少有一米以上的安全距离,以防止直接接触造成的烫伤。 2.远离易燃物品:将取暖设备远离木质家具、棉被、衣物、窗帘等易燃物,以防潜在火灾风险。 3.限制使用时间:不要让取暖器长时间运行,避免过热。 4.禁止烘烤衣物:切勿在取暖设备上晾晒或烘烤任何衣物,以免发生意外。
  • 31
    2024/12
    关于瘢痕,你最关心的问题都在这
    “医生,我会不会留疤啊?”这是我院烧伤康复中心咨询率最高的问题。今天,我们就带大家认识一下瘢痕,了解一下它是由什么引起的,应该怎样预防和治疗。 什么是瘢痕? 瘢痕组织是创伤修复过程中的一种必然产物,没有瘢痕形成也就没有创伤的正常愈合。常见的病理性瘢痕主要分为增生性瘢痕和瘢痕疙瘩(病灶超出原皮肤损伤范围),可对患者产生较大危害。 什么情况下会留下瘢痕? 创面愈合时间<10天,一般不会留下瘢痕,但会造成皮肤的色素沉着;创面愈合时间>10天,瘢痕发生率为0-6%;10-14天愈合,瘢痕发生率为4%-19%;14-21天愈合,瘢痕发生率为30%-35%;>21天愈合,瘢痕发生率可高达50%-83%。 什么是瘢痕体质? 有部分人属瘢痕体质,无论创面深浅,都更容易留疤。瘢痕体质的人在人群中比例极小,其表现为创口愈合后瘢痕持续性增大,且高于皮肤层次,摸上去偏硬,有别于周边的皮肤,不但影响外观,而且局部疼痛、红痒,它最好发的部位是上胸、肩、背以及耳部。 什么情况下瘢痕才能稳定? 瘢痕一般会经历未成熟和成熟2个阶段:未成熟瘢痕外观呈红色,内部有较丰富的毛细血管网,厚度可达数毫米到数厘米,表面粗糙,质地较硬,弹性差,可存在瘙痒、疼痛等明显不适;大部分瘢痕会在一年左右进入成熟期,长者数年才能达到成熟期。成熟瘢痕则表现为不充血、瘢痕厚度不再变化、无疼痛、瘙痒等症状。 如何预防和治疗瘢痕? 瘢痕的防治方法包括两大类:非手术治疗和手术治疗。 (一) 非手术治疗 1.压力治疗:通过对瘢痕组织进行压迫,达到阻止瘢痕增生的目的。压力治疗的关键是需尽早实施加压、保持足够的压力,并且持续足够长时间(每天>23小时)。 2.激光治疗:利用光电的烧灼、气化、切割、凝固等技术达到祛除瘢痕组织的目的。激光治疗的疗效已得到广泛认可,目前主张创面基本愈合后应尽早介入序贯或联合激光治疗。 3.按摩疗法:通过按摩的力学作用抑制瘢痕增生。需要特别注意的是按摩的力度要根据皮肤情况进行,按摩前应涂油性护肤品或油性较好的软化瘢痕药物,以减少摩擦力,避免因按摩导致的水泡及皮肤破溃。 4.物理因子治疗:常用于烧伤瘢痕的物理治疗方法包括中频电疗(音频电疗)、超声波治疗、磁疗、石蜡疗法及冷疗等,可预防或控制瘢痕增生。 5.功能训练:如果患者肢体活动出现障碍,需要开展烧伤后康复功能训练。 6.矫形器:可以预防在创面愈合过程中出现的瘢痕挛缩畸形粘连,降低关节活动受限程度。创面愈合后,则可对已出现挛缩的瘢痕或可能发生挛缩的瘢痕进行牵伸治疗。 7.其他治疗:硅酮制剂及外用药物、瘢痕内注射、放射治疗等。单一的治疗效果难以令人满意,一般都是与其他治疗方法配合使用。 (二) 手术治疗 对于增生性瘢痕,尤其是伴有明显功能障碍甚至畸形时,手术治疗是首选方法,术后仍需结合非手术治疗。 瘢痕瘙痒该怎么办? 针对瘢痕瘙痒,核心还是控制瘢痕增生。当出现瘙痒症状时,可以用手掌轻轻拍打缓解症状,切忌搔抓,以免抓破皮肤;可以涂一些能止痒软化瘢痕的药来缓解瘙痒,同时可对瘙痒部位进行冷敷治疗。如果瘙痒得不到改善,应及时去医院就诊。 瘢痕治疗期间需要注意些什么? 在瘢痕未成熟期,忌辛辣刺激食物和饮酒,以免延长或加重瘢痕充血;瘢痕早期要防晒,避免因暴露紫外线加重色素沉着。同时需要定期复查,瘢痕控制较好者可酌情延长复查时间。 总之,瘢痕治疗应尽早干预,联合治疗,才能加快缩短瘢痕的未成熟期,促进瘢痕的稳定,让瘢痕更好的修复。 本文为健康科普,不含具体诊疗意见。如有相关疾病,请及时去正规医疗机构就诊,谨遵医嘱。
  • 31
    2024/12
    预防燃气烧伤,家有老人需谨慎
    空巢独居老人事事都要亲力亲为,往往可能在做饭时一不小心就会听到“嘭”的一声,屋内燃气瞬间串起的火焰扑面而来,而老人又因行动迟缓不能及时灭火,导致的结果就是火焰烧伤面积大而深、且伴有吸入性损伤,严重危害他们的生命安全。回顾每年燃气烧伤的老年患者,满是伤痛和遗憾!加强对燃气的了解及防火安全意识的认识,是预防事故发生的重点。 为什么老人更容易发生燃气火焰烧伤? 老年人由于生理机能和各种器官功能逐渐衰退,主要表现为反应迟缓、健忘、感觉器官不灵敏、体力和精力下降。这些原因使老年人在使用燃气时会产生很多问题:嗅觉功能下降使老人闻不到燃气泄漏,饭菜烧干锅了也闻不到焦糊味;听觉下降时听不到锅里煮的东西溢出的声音;做事不能专心致志,常顾此失彼,明明锅里煮着东西,又去干别的事情;精力不足,在煮东西等待时间打盹等。所以,老年人使用燃气发生事故的风险远大于青壮年人。有时虽然听到了异常的“嘶嘶”漏气声,却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不懂正确的处理方法,于是灾难就在瞬间爆发了。尤其是孤寡、独居老人更容易造成火灾悲剧。 此外,燃气管道及燃气器具等没有定期检修,出现了软管脱落、老化;也有一些老人因节约或贪图便宜,使用了一些不合格的产品;另外家中动物损伤管道或者洗澡煤气装在浴室内也是一部分原因,因室内通风不良而使气体蓄积,往往也更容易发生火灾。 万一发生燃气火焰烧伤,该怎么处理? 当发现燃气泄露时,要迅速打开门窗,保持室内通风;禁止使用明火查看,应立即关闭燃气阀门,必要时请专业人员处理。严禁开、关任何电器设备,也不能在室内拨打电话;先撤离到户外没有气味的地方,再拨打燃气公司抢修热线。如发现着火时,切不可大声呼救,及时用湿毛巾捂住口鼻,以防吸入性损伤,必要时拨打119处理。 发生燃气火焰烧伤后,请一定保持镇静:把家里的水龙头打开,小面积的伤口可用冷水持续冲洗30分钟以上帮助降温,减轻烧伤严重程度;不要强行脱下衣服,以免损伤皮肤;可以用干净的剪刀剪开衣物,用清洁衣物或布单包裹,及时到正规医院就诊;大面积烧伤应立即送医院救治。在烧伤处理过程中,许多不恰当的做法会给患者带来“二次伤害”,所以一定不要自行涂抹草药或者红药水、酱油、牙膏等,以免影响医生对创面的判断,也会增加创面感染机会。 老年人如何安全使用燃气? 首先一定要有安全意识,做到防范于未然,子女要经常叮嘱家中老人注意用气安全。 灶具、热水器、灶具连接管等设施一定要使用正规厂家产品,定期检查燃气胶管是否老化或破损,到期及时更换。 3、保持室内通风良好,严禁在紧闭门窗的情况下使用燃气灶具。 4、老人独自在家做饭烧菜,最好守着锅灶,以防忘记关火引发火灾。用完火后及时关闭开关、角阀,做到出门关火。长期离家时,要关断燃气表入户阀门。 5、为老人安装燃气报警装置,定期帮助老人清理灶台和烟道油污,不在灶台周围存放易燃易爆物品。
  • 31
    2024/12
    吸管保温杯喷溅热水,男童嘴巴全被烫伤。 这种常见的喝水工具,安全使用有门道!
    不久前,7岁的明明(化名)睡觉前觉得口渴,便打开保温杯喝水。没想到一打开杯盖,热水和热蒸汽全部从吸管喷溅出来,冲到明明的脸上,明明的嘴巴、左耳以及前胸都被烫伤。妈妈立即给孩子冷敷,第二天明明精神很好,他们也没太在意。4天后,明明精神变差,口唇、面部肿胀明显,在当地医院治疗几天后无明显好转,家长便带着明明来到武汉市第三医院烧伤科就诊。 入院时,明明前胸的创面已愈合,左耳还有小水疱,口唇部全部被烫伤,渗液较多,可见黏糊糊的血痂。经过几天的清创换药、银离子敷料覆盖创面、消炎及口腔护理等治疗,近日,明明创面大部分愈合,肿胀消退,好转出院。 “我们平时都是把烧开的水摊一会儿倒进孩子的保温杯,第二天孩子直接带去学校,估计这次水温太高了。”明明的妈妈一边回忆,懊恼不已。 天气渐冷,武汉市第三医院烧伤科已陆续接诊10余例因吸管保温杯喷溅热水被烫伤的患者。由于保温杯内外有压力差,如果装过烫的水,在开盖瞬间压力会造成热水喷溅,烫伤使用者。其实,很多吸管保温杯上都用小字标注着“请勿装水温45度以上饮品,以免烫伤”,但是许多人并没关注到这个提示,直接在保温杯里面装开水,导致了烫伤意外的发生。武汉市第三医院烧伤科也提醒大家,在使用吸管保温杯时,要注意选择有排气或者防喷水设计的保温杯;不要装温度太高的水,温水即可;在使用过程中,避免过度摇晃保温杯等操作。
  • 26
    2024/11
    惊险!三姐弟玩迷你厨房玩具不慎被烧伤
    10月27日晚上,10岁的小萌带着两个弟弟在家玩迷你厨房玩具。小萌妈妈告诉我们,这套高度仿真的迷你厨房玩具是亲戚送给小萌的10岁生日礼物,商标上写着“真煮真吃”的字眼——可以使用明火点火,刀可以切菜,灶台可以加热,锅具可以煮饭,做的饭可以食用。当天晚上爸爸妈妈忙于家务,8岁的弟弟使用玩具切好菜,5岁的弟弟在一旁观看,小萌用打火机点燃灶台正准备炒菜,操作过程中不慎引发了火灾,火势迅速蔓延,导致姐弟三人均被不同程度烧伤。所幸家长及时发现,迅速扑灭了大火,并将姐弟三人送往武汉市第三医院烧伤科。 两个弟弟分别有5%和2%面积的烧伤,需要定期在门诊换药治疗。姐姐小萌头、面、颈、躯、双上肢均被烧伤,面积18%,II°-III°,头面部肿胀明显,病情危重,不得不住院接受治疗。入院后,通过消肿、抗炎、抗休克、异种皮覆盖手术及多次换药治疗,近日,小萌伤口痊愈出院。 目前市面上的高仿真“真煮”迷你厨房玩具主要分为两种,一种是直接使用明火加热,一种是通电类似电磁炉加热。不管哪种加热方式,在使用过程中都存在很大的烧烫伤安全隐患。点火时引发火灾、接触正在加热的锅具被烫伤、接触电磁炉的余温被烫伤、不慎打翻锅或煮熟的食物被烫伤……小儿烧伤病区王璇护士长告诉我们,近几年武汉市第三医院烧伤科已接诊多例因迷你厨房玩具被烧烫伤的患儿。这些事故不仅给孩子们带来了身体和心理上的伤害,也给家庭带来了沉重的打击。“除了烧烫伤风险,这类玩具还存在被切菜刀割伤以及食物安全等风险。”王璇护士长分析。 在此,我们也呼吁广大家长和社会各界共同关注儿童玩具安全问题,加强对儿童的安全教育和监管,为孩子们创造一个安全、快乐的成长环境。购买此类高仿真玩具时,应在正规渠道选择正规厂家生产,且符合相关安全标准和质量要求的玩具。使用明火及电器时,需在家长的监护下进行,提醒儿童注意安全,小心烫伤,切不可让孩子独自操作。
  • 11
    2024/11
    一些超实用的烧烫伤儿童心理疏导及情绪应对Tips——出院篇
    前期我们推送了住院期间一些适合烧烫伤儿童心理疏导及情绪应对的方法,那么出院后,如何更好的帮助烧烫伤儿童重回学校、重返社会呢? 问题1:孩子创面愈合、出院回家后,出现了不愿意跟原来的好朋友来往、不愿意走亲戚等社交回避怎么办? 建议:由于对孩子的心疼、愧疚、补偿等心理,再加上烧烫伤愈合期需要遮阳,家长往往不让孩子上体育课,或者减少外出活动。有些家长还会出现溺爱或者过度保护孩子的情况,这样可能让孩子认为自己是不够健康的,需要被包容的,从而减少了锻炼自己的机会,导致孩子生活自理能力和独立生活能力降低,造成自我认知偏差。 在日常生活方面,家长需要给孩子更好的锻炼机会,在生活中做点力所能及的事情(如做家务、整理书桌等),锻炼孩子的能力,及时给孩子赞美,让孩子不断看到自己的进步,身体功能也在锻炼中恢复得更好。我们也鼓励孩子外出活动,参与适当的体育锻炼。 受伤后刚接触亲戚、朋友、同学等时,建议家长和孩子一起讲一个自己受伤、治疗及康复的故事,例如:有一次不小心点燃酒精时,火焰把我的衣服烧着了,我当时特别害怕,不知道怎么救自己,家里也没有大人,我跑到门外,邻居阿姨帮我把火扑灭的。我受伤很严重,在医院做了很多次手术,换了很多次药,伤口才长好。现在我的身体还留着很多瘢痕,这些瘢痕可能会影响我的生长,但是我很幸运,我还活着,有很多亲人、朋友在关心我。我还需要继续抗瘢痕治疗,我现在需要好好吃饭睡觉,好好锻炼身体,只有更强壮了,才能更好的修复身体。我很担心大家因为我的瘢痕觉得我很奇怪而不跟我玩,我跟你们一样都希望被鼓励和接纳,希望大家可以接近我,我愿意跟你们做好朋友,一起创造美好的世界。 另外,在社交上给孩子更多鼓励和支持,可以从容易做到的开始,比如鼓励孩子见到认识的人打个招呼,不管别人如何反馈,家长都要对孩子的勇敢表达给与赞美,经过多次社交互动后,孩子逐渐可以化解自卑的心理,慢慢开始人际社交。 问题2:烧烫伤后孩子在学校被老师或同学反复问及受伤经历,被同学指指点点,心里很难过,怎么办? 建议:当我们的孩子在学校被老师或同学反复问及受伤经历、瘢痕及容貌改变,甚至污名化(比如说瘢痕增生是皮肤癌、瘢痕破溃出血很恐怖)时,作为家长肯定特别心疼孩子被指指点点,希望他们能包容孩子,担心孩子因异样的眼光或评判而自卑。建议家长跟孩子解释瘢痕的医学信息,包括瘢痕不是皮肤癌,是皮肤受伤后正常的愈合机制导致的;瘢痕也不会传染,不会影响我们的智慧。另外,在孩子重回学校前与老师沟通,让老师适当关注孩子的情况,但又不用特别关注,以免引起孩子的自卑。给老师和同学们介绍一下孩子的容貌变化及后续治疗可能出现的瘢痕破溃出血等情况,让大家知道,我们虽然出现了身体上的不同,但是依然期待可以正常学习、结交朋友。这些沟通可以给孩子一个更包容接纳的校园环境,让孩子更好的适应挑战。 问题3:烧烫伤儿童因外貌改变可能被歧视或言语攻击,孩子有时很伤心或很生气,除了跟爸妈抱怨或爆发脾气外,不知道怎么排解自己的情绪? 建议:家长可以教孩子一些有关情绪的知识。情绪包括喜怒悲恐惊等,是一种指示器,当我们的需要被满足时就会有舒服的情绪(比如开心),当我们的需要没被满足时就会出现不舒服的情绪(比如悲伤、愤怒)。情绪没有好坏之分,但是需要疏导情绪,我们的身体就像蓄水池,情绪来了不梳理,积累多了就会情绪爆发。 情绪梳理是有科学方法的,我们可以让孩子试试以下情绪梳理的步骤:(1)当我们出现情绪时,及时发现,告诉自己我生气(伤心、难过、孤独)了。(2)观察身体的哪个部分不舒服,比如胸口闷、呼吸急促、咬牙切齿等。(3)把手放在不舒服的地方比如胸口,并对自己说:我知道你生气了,有人说你的坏话让你很生气。你觉得他不应该这样说你,你真的很不容易,受伤了好不容易愈合了,这么多次治疗都挺过来了,还要面对这些压力。把想对自己说的话都在心里说一遍,同时深呼吸,把氧气带到那个不舒服的地方,慢慢感受身体的变化。(4) 在心里多给自己鼓励,比如常常对自己说:我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人,无论我是什么样子,我都可以选择接纳自己、包容自己。我值得被爱,无论别人怎么看我,我都可以选择爱自己。无论是孩子还是家长都可以多练习链接自己的身体及情绪,让自己越来越了解自己和情绪,越来越接纳自己。 希望每一个烧烫伤患儿都能顺利重返学校,重回社会!   烧创伤后心理障碍专病门诊 阮晶晶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心理学硕士,中级职称,二级心理咨询师、心理治疗师、二级公共营养师、二级健康管理师 自2014年开始学习心理学专业知识,先后跟随国内心理治疗大师深入学习简快身心积极疗法(NLP)、家庭系统排列、萨提亚模式、精神分析、认知行为疗法等治疗方法,有近10年的心理学习及咨询经验。专长:亲密关系、亲子关系、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改善人际关系、提升自我价值感等。   席毛毛 北京协和医学院(清华大学医学部)公共卫生专业硕士,主治医师,心理咨询师、健康管理师。 自2015年开始跟随资深心理咨询师学习心理咨询技术,主要研究烧创伤患者心理康复技术,目前发表相关研究论文多篇,作为主要撰写人参与烧创伤心理康复书籍撰写2部。主攻烧创伤患者及家属的心理疏导。心理咨询工作目标:协助患者适应住院治疗过程,助力患者度过创伤后应激反应,帮助出院患者提升自我价值感、改善人际关系、做好重回社会的心理准备、改善睡眠等。   门诊具体位置:武汉市第三医院首义院区普惠楼1楼烧伤康复中心
  • 31
    2024/10
    湿水泥治牛皮癣,创面没好反倒被深度烧伤。 医生提醒:有些偏方秘方,真的不能用!
    湖北咸宁的胡先生(化姓)双下肢被牛皮癣困扰多年,偶然得一偏方,用湿水泥揉搓皮癣处可以缓解瘙痒。10月15日,胡先生便自行在家中尝试这一方法。他将水泥加水铺在地上,双脚来回踩在湿水泥上,三个小时后,胡先生双下肢火辣辣的,一看才发现表皮已经出现破溃,原来,胡先生的双下肢竟被水泥烧伤。胡先生最开始也没太在意,自己在家用牙膏涂抹破溃处。16日下午,胡先生出现发热症状,在当地医院治疗后未见好转,连夜赶至武汉市第三医院烧伤科就诊。烧伤科医生接诊后发现,胡先生的双小腿及足部被水泥烧伤,面积达4%,烧伤深度为三度,创面基底可见黑色坏死焦痂,肿胀明显,需要手术治疗,胡先生后悔不已。入院后,经过抗感染、手术及换药等治疗,10月23日,胡先生创面愈合出院。 湿水泥烧伤是一种化学烧伤,湿水泥属于碱性物品,与皮肤接触后会腐蚀皮肤,使皮肤发生破溃。水泥中含有的氢氧化钙遇水也会发生放热反应,进一步灼烧皮肤,加重组织损伤。同时,水泥中含有微量的水溶性铬酸盐,这一物质可使人体出现过敏反应,接触处可以出现红疹。 武汉市第三医院烧伤科也提醒广大市民,湿水泥不能接触皮肤,如不慎接触湿水泥导致皮肤被化学烧伤,应立即稀释和清除残留物质(可用手绢、毛巾等擦净皮肤),并尽快使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患处30分钟~2小时。冷水冲洗后,将烧伤创面用湿巾或湿纱布包扎,立即送专科医院处置。切忌不可自行在家涂抹牙膏、油盐酱醋等,这些偏方可能会导致创面加重,发生感染。
  • 18
    2024/10
    女子戴蒸汽眼罩睡觉被烫伤,这个“护眼神器”千万别瞎用!
    国庆期间,湖北荆门的邱女士(化姓)因感到双眼疲劳,睡觉前便敷上某电商平台推荐的外包装上印有“帮助睡眠”及“甜梦睡眠”的一次性蒸汽眼罩。五个多小时后,邱女士感觉眼睛刺刺的,有烧灼感,起床照镜子才发现眼部及周围皮肤已经被烫伤了,红肿痛伴畏光,流泪不止。自行在家涂药一周仍没有好转,还出现了脓性分泌物,10月11日,邱女士来到武汉市第三医院烧伤科就诊。烧伤科医生接诊后发现,邱女士的创面分布在右眼睑,面积约0.2%,右下眼睑皮肤缺损,创面边缘红肿并伴有分泌物,右上眼睑外侧皮肤红肿。住院期间,通过眼部清创冲洗、红光、红外线治疗仪及局部抗感染等治疗,邱女士眼部创面红肿消退,分泌物明显减少,眼睑周围皮肤大部分愈合。10月14日,邱女士出院转门诊接受进一步治疗。 近年来,蒸汽眼罩因为能缓解缓眼部疲劳、使用方便等特点,受到很多人的喜爱,俨然成为了“护眼神器”。但如果使用不当,这一护眼神器也会带来健康威胁。蒸汽眼罩中有羟基铁粉,与空气接触可发生氧化反应,在短时间内快速产热,产热时温度过高可能会导致眼部皮肤烫伤。烧伤科主治医师栾夏刚分析,邱女士本身眼睛就有睑腺炎,容易流眼泪,在敷眼罩的过程中,眼泪流出与羟基铁粉发生化学反应,产生的高热导致邱女士右眼及皮肤黏膜受到热损伤。因此,在使用蒸汽眼罩时,要避免与眼药水、眼贴等同时使用。对于明显的炎症如睑腺炎、结膜炎等,就不适宜使用蒸汽眼罩,容易导致病情更加严重。 此外,眼部长时间接触高于体温的低热物体热源(一般指45-50℃的热源),致使热量蓄积,也可能导致眼部被低热烫伤。栾夏刚医生提醒广大市民,蒸汽眼罩在眼睛上不可停留太久,一般戴20分钟左右就应取下。一定要从正规渠道购买合格的蒸汽眼罩,如果产品质量不佳,包装羟基铁粉的部位发生破损,可能导致铁粉进入眼内,严重者可造成角膜损伤。万一在日常生活中使用蒸汽眼罩出现烫伤的情况,需要及时取下眼罩,适当冷敷眼部,给予局部降温,缓解烫伤。如果受伤较为严重,建议及时就医接受规范治疗。
  • 30
    2024/08
    漂流漂出来“红丝袜”,夏季玩水,谨防晒伤
    前阵子,李先生(化姓)和家人一起出去漂流。漂流时只穿着运动短裤,想着身体一直在水里,防晒霜也没有涂。快乐的漂了两个多小时后,李先生觉得腿上火辣辣的,还有些痒痒的,当时并没在意,也没做任何处理。几天后,李先生发现两条腿都变得红通通的,甚至有水疱形成,便来到武汉市第三医院烧伤科就诊。烧伤科接诊后发现,李先生双下肢被晒伤,面积12%,Ⅱ°-深Ⅱ°,双下肢创面基底潮红,远远的看上去犹如穿了一双“红丝袜”。经过几天换药治疗,李先生痊愈出院。 夏日炎炎,玩水项目深受大家欢迎,可是玩水的时候如果没有正确做好防护,就容易被晒伤。人体皮肤对紫外线有一定的耐受量,超过耐受量的紫外线可引起光毒性反应,损伤皮肤。过强的阳光、日晒时间过长、皮肤白嫩薄、出汗或泡在水中等因素,都易导致紫外线辐照过量。当皮肤被过量的紫外线照射后,表皮细胞坏死,释放多种炎症介质,引起血管扩张、组织水肿,从而导致红斑;同时黑素合成加快、增多,皮肤出现色素沉着,即晒黑。 晒伤一般发生在日晒后数小时,轻度晒伤皮肤一般会发红,并有灼热感。重度晒伤后皮肤会出现红色的斑疹、水肿,继而出现水疱、大疱、脱屑,并伴有明显的疼痛和烧灼感。严重晒伤的患者,还可能会伴有全身症状,如恶心、呕吐、寒颤、发热等。 武汉市第三医院烧伤科提醒广大市民:快乐玩水的时候请一定要做好防晒工作,可以穿着防晒衣物,佩戴防晒帽、太阳镜,使用遮阳伞、防晒头巾、防晒口罩等;出门前半小时涂抹防晒霜(户外活动应选择防晒系数较高的防晒霜),并适时补涂,把自己全副“武装”起来。万一玩水的时候皮肤出现发红、灼热感,马上去阴凉处,用冷水冲淋晒伤的部位或用浸湿冷水的毛巾反复湿敷,注意不要直接冰敷或者过长时间冰敷,以免冻伤皮肤。当皮肤不再灼热和疼痛时,可以适当涂抹保湿霜,防止皮肤中的水分流失。如果出现水疱、肿胀或其他全身症状,需及时到专科医院就诊。晒伤后切勿自行在家涂抹牙膏、油盐酱醋等“偏方”,不正确的处理方法只会加重创面,增加患者痛苦。 本文为健康科普,不含具体诊疗意见。如有相关疾病,请及时去正规医疗机构就诊,谨遵医嘱。
  • 14
    2024/08
    2岁男童做艾灸被烫伤会阴部,夏季养生,谨防烫伤风险!
    一周前,想着三伏天艾灸可以养生,爷爷奶奶便带着2岁4个月的男童明明(化名)去艾灸馆做艾灸。灸到大腿根部时,明明大哭起来,原来由于温度过高,明明的右大腿、会阴部被烫伤,还伴有部分表皮撕脱。家人随即把明明送到武汉市第三医院烧伤科,诊断为“会阴、右大腿艾灸烫伤2%,II°-深II°”。经过一周的换药治疗,明明创面愈合出院。 41岁的段女士(化姓)一个月前在养生馆做艾灸,当时做的时候并无明显不适,只是觉得艾灸时间越长、离皮肤越近,效果越好。没想到过了几个小时,段女士后驱开始疼痛,并形成了水疱。养生馆工作人员告知段女士:“艾灸后局部皮肤出现小水疱是因为体内湿气过重所致。”段女士便没多想,自行在家使用云南白药涂抹20余天无好转,创面还加深加大,遂到武汉市第三医院烧伤科治疗。经过创面扩创、人工皮移植及换药等治疗,段女士后驱创面最终好转治愈。 随着人们保健意识的提高,更多的人开始注重养生,艾灸因其有效、简单、方便的特点,广受大众欢迎。虽然艾灸的操作简单,但运用不当还是有可能造成烫伤。2岁的明明是因为燃烧的艾条直接接触皮肤导致的烫伤,段女士则是因为低热烫伤引起的。低热烫伤是指身体长时间接触温度不太高的热源,致使热量蓄积而导致接触部位皮肤、皮下组织烧伤。低热烫伤通常痛感较小,仅在皮肤表面出现红肿、水疱等现象,这种低敏感性导致我们在艾灸时很难注意到,等到发现烫伤时,往往已经比较严重了。 武汉市第三医院烧伤科提醒广大市民,如果要进行艾灸等治疗,请选择有康复理疗科的正规医疗机构进行。艾灸时要注意灸条与皮肤的距离不少于3-4cm,不宜过度靠近皮肤以强求温热感,并且将艾灸时长控制在30-60分钟。 如果不幸被艾灸烫伤,请及时移走艾灸,并用流动的自来水冲洗创面30分钟以上。如果烫伤部位无法进行冷水冲洗,可以选择用冷水浸泡或者冷敷,充分降低烫伤部位的温度,防止烫伤面积和深度进一步加重。如果出现水疱,不要自行弄破水疱,以防发生感染。且不要在创面上涂抹草药、药膏、紫药水、红药水、酱油、色拉油、牙膏等,此类物品可能会造成伤口细菌感染、加重烫伤深度,也会影响医生对伤情的判断。 本文为健康科普,不含具体诊疗意见。如有相关疾病,请及时去正规医疗机构就诊,谨遵医嘱。
上一页 12345678 下一页
跳至页
视频专区 护理天地 下载专区 人才招聘
  • 医院概况
  • 新闻公告
  • 患者服务
  • 科室导航
  • 科研教学
  • 人才招聘
  • 联系我们
武汉市第三医院
微信公众号
武汉市第三医院
支付宝二维码
健康武汉
微信小程序
Copyright © 2024 武汉市第三医院(武汉大学附属同仁医院) 版权所有 鄂ICP备13016264号-1 鄂公网安备42018502002779号
友情链接
  • 武汉大学
  • 京伦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