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医院概况
    • 医院简介
    • 医院文化
    • 医院荣誉
    • 历史沿革
    • 党建行风
    • 院务公开
  • 新闻公告
    • 三医新闻
    • 通知公告
    • 媒体聚焦
    • 三医融媒
  • 患者服务
    • 预约挂号
    • 就医指南
    • 专家介绍
    • 门诊安排
    • 门诊优惠服务
    • 专病门诊
    • 特色医疗
    • 护理天地
  • 科室导航
    • 首义院区
    • 光谷院区
  • 科研教学
    • 科学研究
    • 教学动态
    • 住院医师
      规范化培训
    • 进修管理
    • 医学伦理委员会
    • 药物/器械临床试验机构
  • 人才招聘
    • 招聘公告
    • 简历投递
  • 联系我们
  • 首页
  • 医院概况
    • 医院简介
    • 医院文化
    • 医院荣誉
    • 历史沿革
    • 党建行风
    • 院务公开
  • 新闻公告
    • 三医新闻
    • 通知公告
    • 媒体聚焦
    • 三医融媒
  • 患者服务
    • 预约挂号
    • 就医指南
    • 专家介绍
    • 门诊安排
    • 门诊优惠服务
    • 专病门诊
    • 特色医疗
    • 护理天地
  • 科室导航
    • 首义院区
    • 光谷院区
  • 科研教学
    • 科学研究
    • 教学动态
    •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
    • 进修管理
    • 医学伦理委员会
    • 药物/器械临床试验机构
  • 人才招聘
    • 招聘公告
    • 简历投递
  • 联系我们
烧伤科健康科普
首页 > 科室导航 > 三医院 > 手术科室 > 烧伤科 > 健康科普
返回上一级
  • 14
    2018/06
    烧伤患儿“奇葩”受伤方式排行榜
      有些意外是不可预测的,但有些意外却完全是人为造成的。在武汉大学同仁医院/武汉市第三医院烧伤科收治的住院患者中,12岁以下的儿童占了将近一半的比例。孩子受伤后,除了身体的伤痛,心理还会经历一系列的变化。生活的不便,经济压力,痛苦而漫长的治疗过程,终身难以抹去的疤痕、功能障碍甚至残疾,这会给孩子造成长久的心理创伤,给他们原本快乐的童年留下巨大阴影。 作为医护人员,我们见过因各式各样、五花八门的原因被烧伤、烫伤的小患者,有许多受伤方式真是让人难以置信! 我们相信天下的父母都是爱孩子的,但有些父母由于缺乏日常安全知识,却给孩子造成了不必要的伤害或终身残疾。下面,我们来盘点一下那些“奇葩”的受伤方式,更为了提醒爸爸妈妈们,让孩子能够健康快乐的成长! NO.1  挂烫机做雾化   奇葩指数★★★★★ 小刚还不到1岁,前期感冒后一直有点咳嗽,家里人听说咳嗽原因有可能是肺部吸进去了冷空气导致的。于是,小刚的母亲突发奇想,用挂烫机给孩子做雾化,咳嗽没治好反而导致孩子嘴唇及口腔严重烫伤,口唇周围皮肤几乎烫熟,口唇严重肿胀,小嘴外翻似“鲶鱼唇”。 武汉市第三医院烧伤科田晖医生说,由于孩子皮肤娇嫩,比大人更容易被烫伤,而且因为疼痛大哭,又导致热蒸汽进入口腔,导致口腔也被烫伤,加之,孩子被家长抱着,无法快速脱离热蒸汽对皮肤的损失,所以烫伤非常严重!治愈后,孩子面部疤痕增生不仅影响外观导致毁容,口唇周围的疤痕增生孪缩,甚至会使嘴巴越变越小,进食也会受到很大的影响,伴随孩子的将是十分痛苦的治疗。 NO.2  现实版的伤口上撒盐  奇葩指数★★★★★ 黄梅县一位奶奶在给8个月大的孙子小昱洗澡时,刚把滚烫的热水倒进浴盆,还没来得及加冷水,小昱就扑进了浴盆,导致全身大面积烫伤。发现孙子被烫后,奶奶赶紧脱去孩子身上的衣物,脱去衣物后发现小昱腰部、臀部、腿部大面积皮肤表皮已经随衣服一起撕脱下来了。   小昱的奶奶根据某些民间传说,把食盐直接撒在伤口上,以为这样既可消毒,还能防止烫伤的皮肤起泡。很快孩子就出现嗜睡、高烧等症状,家人才将他送往卫生院。因病情危重,孩子又被转送至武汉市第三医院。来到医院时,孩子已经失去了生命体征,回天无力了。 武汉市第三医院烧伤科谢卫国主任指出:普通食盐直接撒在伤口上,不仅起不到消毒作用,还会加重伤口处的体液渗出。由于小昱烫伤面积大,大量的盐经伤口吸收,引起严重的高钠血症,同时食盐加重伤口液体外渗,大量体液丢失后引起严重的低血容量性休克,双重打击使小昱幼小的生命难以承受,失去了抢救的机会。 NO.3  暖风机近距离取暖导致宝宝烫伤  奇葩指数★★★★☆ 毛毛2个月时候,正值冬天。母亲害怕毛毛夜晚睡觉时冷,于是,特地在毛毛摇篮旁边放置了暖风机。母亲第二天早晨打开包被一看,毛毛皮肤已经大面积低热烫伤。 武汉市第三医院烧伤科刘淑华医生说,这是典型的低热烫伤。虽然暖风机的温度感觉不高,但是近距离发热时间长达12小时,而皮肤长时间接触高于体温,也就是超过37℃的低热物体,就有可能造成低热烫伤。这种烫伤往往是不知不觉间发生的,不容易被察觉。 医院也接诊过出生不到3天的宝宝,家属怕孩子冷,用热水袋放在宝宝脚上取暖,等到发现时,宝宝脚上已经起大小不等的水泡。 专家提醒,孩子要远离这样的取暖物品。 NO.4  孩子误啃手机充电线导致电击伤  奇葩指数★★★★☆ 小虎刚学会走路,对什么都很好奇,也喜欢到处乱窜。这天,小虎的爸爸手机充完电后,充电线仍插在电源上。长长的线引起了小虎的兴趣,把连接电源的充电线放进嘴巴里咬,导致口唇电击伤。 武汉市第三医院烧伤科专家提醒家长,一定要让孩子远离插座、电源等设备,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损伤。 NO.5   电吹风引发火灾 导致终身毁容  奇葩指数★★★☆☆ 小宝一岁的时候,由于尿打湿了床单,妈妈用电吹风来吹干床单。吹了一半,有事情便离开了床边。妈妈离开前并没有拔掉吹风机的插头,小宝拿起电吹风,学着妈妈的动作打开了电吹风,最终引燃了床单,导致宝宝头面部严重烧伤,造成终生毁容。宝妈至今都没弄明白宝宝是如何打开电吹风开关的,也是太低估孩子的智商了。   还有些宝宝尿床打湿衣裤及被褥,宝妈不脱衣裤直接用电吹风吹宝宝身上的湿衣服,谁知宝宝衣裤吹干的同时娇嫩的皮肤也被烫伤了。 NO.6  夜间坠床烫伤   奇葩指数★★★☆☆ 不到3个月的小花夜间被熟睡父母挤下床,刚巧碰翻放在床边的开水瓶,导致小花大面积烫伤。事后问小花妈妈为什么床边放开水瓶,妈妈说为了晚上冲奶方便。小花宝宝烫伤可怜,遇到这样的妈更可怜。睡得正香却遭此横祸! 小花因为跌下床导致面颈、躯干、上肢10%面积烫伤,深II度。可怜的宝宝这么小就要承受换药的痛苦,创面愈合后还要经过漫长而艰苦的疤痕康复治疗,不仅花费巨大,对孩子未来的心理也将造成难以愈合的创伤,实在令人痛心! NO.7  盐袋烫背治疗咳嗽   奇葩指数★★★☆☆  不到半岁的小丽,咳嗽数日,到了夜晚更加严重,呼吸急促,痰也越来越多。由于小丽住在农村外婆家,交通不便,要等到第二天才可以带她去看医生。听土方说用热盐袋烫背可治疗咳嗽,于是小丽的妈妈和外婆就用热盐袋烫背敷于背部靠近肺的位置,试图帮助她缓解症状。到了第二天早晨,孩子背部三度烫伤。最后孩子咳嗽没治好,住进烧伤科行植皮手术。 武汉市第三医院烧伤科刘淑华医生说,低热烫伤通俗讲就是长时间接触高于体温的低热物体所引起的烫伤。它不同于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热油、开水引起的烫伤,表面看起来烫伤面积可能不大,伤情不很重,但由于接触时间较长,其创面往往比较深,很多低热烫伤的患者都能达到III度烫伤。接触70℃的温度持续一分钟,皮肤可能就会被烫伤;而当皮肤接触近60℃的温度持续五分钟以上时,也有可能造成烫伤。 NO.8大孩给小孩洗澡烫伤  奇葩指数★★☆☆☆ 父母因忙于生计,无时间照顾小孩,让8岁的姐姐帮1岁的弟弟洗澡。姐姐打了开水忘放冷水,就把弟弟丢入开水中,导致弟弟全身大面积烫伤。无辜的弟弟这是应该怪小姐姐,还是应该怪心大的父母。 武汉市第三医院烧伤科专家提醒家长,给孩子洗澡时,一定要先放冷水再加热水,并且温度不宜过高,以免造成孩子烫伤。 这些都是发生在武汉市第三医院烧伤科病房的真实案例,我们并无意吐槽这些所谓的“奇葩”受伤方式,只是希望大家引以为鉴。看着原本健康的宝宝被烧得、烫得面目全非、全身疤痕,哭闹不止,我们特别揪心。希望这些故事不要再上演,让孩子们能有个幸福平安的童年。 注:以上孩子姓名均为化名。
  • 12
    2018/04
    正确预防儿童烧烫伤,这些,你知道吗?
        前段时间,武汉大学同仁医院/武汉市第三医院烧伤科收治了一位3岁的患儿小虎。原来,小虎和小伙伴们因无人看管,一群懵懂的孩子在稻草堆玩火,一瞬间,大火熊熊燃烧,其他孩子都吓得逃离了现场,只有3岁的小虎没来得及脱离火海,在火中挣扎多时才被救出。送到医院时,小虎已被烧得面目全非,全身表皮大部分脱落、肢体肿胀炭化、触痛迟钝,全身烧伤面积高达85%,且伴有重度吸入性损伤,生命危在旦夕。看着曾经那么纯真可爱的孩子因为家长的疏于看管,一瞬间被大火吞噬,伤痛、瘢痕、残障将有可能与孩子的一生如影随形,医护人员的心被揪的生疼生疼。     烧伤是一种常见的意外事故,80%在家庭中发生,其中50%以上受伤的患者是儿童,且都是父母外出打工留守在家中的儿童。老人照看孩子已成当今社会的一个普通现象,尤其在村镇,父母外出打工挣钱,年迈老人留守在家中照看孩子。而老人传统的育儿方式已跟不上时代的变迁节奏,且他们对危害的风险预知能力及应急处理能力往往不足,从而导致了悲剧时有发生。     孩子是每个家庭需要精心呵护的稚嫩花朵,如何使他们远离危险与伤害,健康快乐成长,是每位家长不容推卸的责任与首要任务。        常见导致烧伤的物品有热液、火、鞭炮、炸药、化学危险品、电等。   热液烫伤的预防:      安全放置热粥、热汤、热水等易引起烫伤的物质;      教育孩子远离危险物,如火锅、饮水机、开水瓶等;      给孩子洗澡时先放冷水再加热水,温度不宜过高;      学生在学校、幼儿园用餐时避免拥挤、疯闹。 热液烫伤的急救处理:     1.烫伤不严重一般在家中先做处理。用冷水冲洗清洁创面,再用清洁的被单或毛巾外裹,至烧伤专科就诊。     2.如果创面起水泡,甚至起黑色干疤,说明烫伤已经相当严重,此时千万不要弄破水泡或干疤,尽快去医院处理和治疗。     3.对于严重的各种烧烫伤,特别是头部、面部和颈部,因为随时有可能引起休克,也应尽快送医院救治。     4.烫伤后如果发烧,局部疼痛加剧、流脓,应及时请医生处理。 火焰烧伤的预防:     1.带着孩子出入公共场所如商场、酒店、电影院,应留意安全设备及逃生路径,以防万一。     2.火灾发生在密闭房间应立即帮助孩子迅速逃离,易窒息。     3.酒精火锅最好使用固体酒精。     4.严禁孩子接触汽油、化学物等危险品,安全放置危险品。     5.孩子应在大人陪同下燃放烟花爆竹。     6.家庭安全使用煤气、烟火、天然气等。 火焰烧伤的急救处理:      停止:停止奔跑,以免助长火势。      倒下:双手掩住脸部就地卧倒。     滚动:倒下后滚动或用大布单包住灭火。     冷却:等火熄灭后,再给予(冲脱泡盖送)。 化学烧伤的预防:      1.家中最好不要存放强酸、强碱等危险品。      2.勿用空饮料瓶盛装化学物品,以免孩子误服。     3.老师教导学生遵守实验规则,掌握正确使用化学品的方法。      4.危险溶液操作场所应配备水源以供急救之用 化学烧伤的急救处理:     1.无论化学烧伤的成分或浓度如何,受伤后要用大量的自来水冲洗受伤部位,冲洗时间至少60分钟以上,以减轻皮肤表面的化学物质浓度,减轻组织损伤。     2.注意避免化学物质流入双眼、口鼻腔。若角膜受伤尽早眼科就诊,避免揉搓加深。   电烧伤的预防:     教育孩子远离变压器、高压电和家用电器。     家庭电插座妥善安置在孩子不易触摸的地方。 电烧伤的急救处理:     1.切断电源,拉下总电闸或关闭电源开关,拔掉电插头。     2.用竹竿、木棍、塑料制品、橡胶制品挑开接触病人的电源,如患儿仍在漏电机器上,用干燥棉衣、棉被将孩子推拉开。未切断电源前,切忌用自己的手直接去拉。     3.已经发生或可能发生心跳或呼吸停止者进行胸外心脏按压及人工呼吸。     4.电烧伤的抢救,要争分夺秒,坚持不懈,就地抢救,不用通过(冲脱泡盖送)这个程序,直接送医院治疗。 烧伤急救五步曲:     冲:流动自来水冲洗创面20-30分钟以上。     脱:充分冲洗后,再小心除去衣物,必需时用剪刀剪开。     泡:继续浸泡于冷水中30分钟,可减轻疼痛及稳定情绪,烫伤面积或年龄较小,不必浸泡过久,以免体温下降过度或延误治疗时间。     盖:洁净床单或布单、纱布覆盖创面。     送:除极小的烫伤可自行处理外,最好送医院做进一步处理。     温馨提醒:婴幼儿烫伤后冲洗时间不要太长,防止意外。 烧烫伤急救注意事项:     1.烧烫伤创面忌自行涂抹有颜色的药物,如红汞、龙胆紫等,以免影响对创面深度的判断。     2.妥善保护创面,不可挑破伤处的水泡,不要在伤处乱涂药水或药膏,否则容易引致细菌感染。     3.慎用牙膏、油膏、炉灰等民间土方,以免清创困难,而且以免热量不能及时散发。     作为烧伤专科医护人员,我们衷心希望每位孩子远离伤害,健康成长!
  • 18
    2018/01
    冬季取暖,要保暖更要安全
        随着一轮又一轮冷空气的来袭,寒潮、降温使武汉的气温再创新低,电暖宝、热水袋、电热毯、暖宝宝、吹风型取暖器等等各种取暖神器纷纷粉墨登场。和冷空气同样火爆的是武汉大学同仁医院/武汉市第三医院烧伤科的儿童病房,仅仅半个月就收治4位取暖器烫伤的宝宝,最小的仅出生4天。那么在跟这些取暖宝贝亲密接触之前,你可知道它们有时候并不是那么的“安全无公害”?许多人也因使用不当造成烫伤,这就是医学专家所说的“低热烫伤”。低热烫伤、安全隐患……一不留神就会找上门。 1、什么是低热烫伤     低热烫伤在冬季高发,约占冬季烫伤的三分之一。它是指机体长时间接触温度不太高的热源,致使热量蓄积而导致接触部位皮肤、皮下组织烧伤。一般认为70℃热源持续接触皮肤1分钟后可致表皮全层损害,44℃热源持续接触6小时,可引起皮肤基底细胞不可逆损伤。低热烫伤的温度一般在44 ~51℃,皮肤损伤程度与温度、接触时间成正相关。 2、低热烫伤的危害     和可见的明火、沸水沸液等引起的烧烫伤相比,低热烫伤通常不易被察觉,待到发现时往往已经造成比较严重的伤害。 3、低热烫伤好发人群     低热烫伤好发于婴幼儿、青少年、老年人、糖尿病人、脉管炎患者、中风后遗症患者等。       目前市售的取暖神器五花八门,且大有不断推陈出新的趋势,我们在这里很难包罗万象地介绍,但总之需把握如下两点:     1.冬季使用能持续发热的取暖产品时,最好间断使用,保持安全距离,避免低热烫伤。     2.在购买取暖产品时,一定要选择正规厂家的产品,在使用前要详细阅读说明书。不要购买三无产品!!! 如果不慎出现低热烫伤该如何处理呢?     低热烫伤的表现是皮肤出现红肿、水疱、脱皮或者发白的现象,面积往往不大。对于这种中小面积烫伤,正确处理方式是立即用自来水冲淋创面或将创面浸入冷水中(15~20℃),或用冷水浸湿的毛巾、纱垫等敷于创面。冷疗的时间通常为30分钟至数小时。冷疗过程中要注意保护水疱皮,避免疱皮撕脱造成创面裸露、加深、感染。     不要在创面上涂抹草药、药膏、紫药水、红药水、酱油、色拉油、牙膏等,此类物品可能会造成伤口细菌感染、加重烧伤深度,也会影响医生对伤情的判断。     按照上述正确的急救方法处理好创面后,应及时前往正规医院接受治疗。低热烫伤会伤及皮肤及深部组织,治疗的时间也会加长,治疗上也比较麻烦,尤其是创面深且感染严重的低热烫伤,通过局部换药的方法很难治愈,须采用手术方法才能促使创面愈合。      冬天天气寒冷,要保暖更要安全。
  • 17
    2018/01
    0~5岁的孩子家长看了一辈子都不会后悔
        每年夏季都是儿童烫伤的高发期,夏天天气热,皮肤外露,烧烫伤的几率增大。 儿童烫伤最常见原因     (1)吃饭或外出用餐时,因环境拥挤被汤水烫伤;     (2)为小儿洗澡时先放热水,家长转身取凉水时小儿跌入烫伤;     (3)小儿玩耍时打翻水杯或水壶。     由于小儿烧、烫伤(尤其是5岁以下者)大都是照顾不周所造成的,因此只要加强小儿的管理教育,提高人们的文化知识水平,普及烧、烫伤预防知识,小儿烧、烫伤是可以减少的。 壹/      广泛开展托儿所、幼儿园等集体福利事业,妥当地管理小儿,有组织地进行活动,并加强对小孩家长和保育人员的烧、烫伤预防教育。 贰/     家中热水器、饮水机等应保持关闭或有保护措施,用时才打开;开水瓶、热水壶、大人喝的热水杯等要放在小孩接触不到的稳妥地方。 叁/     厨房任何时候都应该关门,禁止儿童入内;也不要抱着小孩做饭、炒菜等。 肆/     由于绝大多数受伤小儿都是在家庭中受伤的,因此,对家庭中易于引起烫伤的物品,如热水瓶、开水壶、汤盆、火炉、煤油灯、酒精炉等应放置妥当,防止小儿拉翻。用餐时把热的东西远离儿童,尤其是外出用餐时不要在餐厅奔跑嬉闹。 伍/     给小儿洗澡时,尽量预先把冷、热水混合好,实在不行的话先放冷水再放热水,不要先放热水,在中途由于取冷水等,将小儿单独留在房中,尤其不要把小孩单独放在热水盆、热水瓶或热水壶旁,或者几个小孩在旁边嬉闹玩耍,以免打翻跌倒而烫伤。 陆/     使用烘炉、炭盆、火炉、电炉、煤气等取暖、烹调或烘烤衣服物品时都要加保护架,不要让小儿单独留在厨房或放有上述物品的房间内。用热水袋取暖时注意水温不宜太高,并要用衣服或包布包裹起来,不要直接贴放在小儿皮肤上,以免烫伤。教育小儿不要玩火或玩易燃易爆炸的物品。不要在煤油灯酒精炉中添加汽油、酒精使用,以免发生火灾和烧伤。 柒/      加强安全用电教育,执行安全用电措施,特别是农村,更有必要普及用电知识,防止触电事故,家用电插座要带有保护套,电动车也要防治小儿玩弄被电瓶电烧伤。 捌/     加强防火和灭火急救教育,防止火灾发生,万一不幸烧伤,应尽快灭火,减轻伤情,中小面积烧伤立即用消毒或清洁冷水浸泡或淋洗,有止痛和减轻烧伤程度的效果。要宣传消除伤后忌用冷水的民间传统顾虑。   烫伤有轻重之分     烫伤是有轻重之分的,Ⅰ° 红(烫伤局部仅轻度红肿),Ⅱ°泡( 烫伤则会出现水疱),Ⅲ°皮肤全坏掉 (烫伤最严重,可伤及皮下组织、脂肪、肌肉等,局部可成灰色或红褐色,甚至变黑发焦)。严重程度取决于热源温度,以及皮肤与热源的接触时间。当发生Ⅲ° 烫伤时,需立即前往医院,以免深度烫伤带来的体液损失等,产生危及宝贝生命等的不良后果。   院前处理五步走     烫伤时,家长只要发现,希望即刻能做到以下五个步骤,一定程度上可以缓解烫伤对宝贝的伤害: 壹/冲     将烫伤部位置于清洁的流动冷水冲洗 30 分钟以上,水流不宜过急。流动的冷水可迅速带走局部热量,能减少烫伤或烧伤部位残余的热量继续损伤皮肤组织,可以缓解疼痛,减少组织水肿和水泡形成。 贰/脱     在冷水中,将覆盖伤口表面的衣物去除,切记小心谨慎,不可强行剥脱。必要时可以用剪刀剪开衣服,剪刀头向上,避免尖锐的剪刀伤到宝宝。避免弄破水泡和撕破皮肤。脱掉热液浸透衣物后可脱离致热源,进一步检查明确烫伤部位。 叁/泡     将烫伤的部位置于冷水中持续浸泡 10 - 30 分钟,可缓解疼痛,进一步散发热量。如果宝宝还比较小,而烫伤的面积较大,可行冷敷或减少浸泡时间,同时需注意观察宝宝体温,防治感冒。水的温度以能够耐受为宜,一般是15℃~20℃。夏天如果温度较高可以加入冰块。 肆/盖     通过以上处理后,以洁净或无菌的纱布、毛巾、被单、衣物或毛毯等覆盖伤口并固定保护,可保持伤口清洁、减少感染。 伍/送     最后,需将宝宝送至可治疗烧伤的专科医院进行治疗。 特别提醒:     如果是化学制剂的烧伤,如强酸、强碱、干石灰等,不要直接用水冲,要迅速用干布擦除后再大量清水冲洗,要注意保护眼睛,并尽快送往医院。     如果是全身大面积烧烫伤,或合并骨折等严重情况,患者有可能发生休克或大出血等并发症,则不宜长时间冲冷水,应尽快送往医院。   常见急救处理误区 壹/过分依赖一些烫伤药物。     往往在烫伤后不是及时应用简单有效的方法处理,而是到处搜寻存放备用的烫伤药物,或是忙于到药店购买药物,因而耽误了宝贵的应急处理时间,延误了病情。 贰/使用家用酱油、醋外涂。     如果用大量的酱油或醋冲洗创面,会有一定的降温作用;如果仅仅是用二者局部外涂,则不但没有任何好处,相反会使创面着色,影响对创面深度的判断及进一步的治疗。而且这些食用品并不是无菌的,长期附着或应用会引起创面感染。 叁/白酒冲洗伤口。     很多人认为白酒有消毒的作用,因而伤后会大量应用,如果创面皮肤未破溃,白酒中的酒精挥发时带走热量有一定的降温作用;如果皮肤破溃时应用则对创面无任何好处,不但会导致疼痛加重,还会加深创面,大面积使用还可能经创面吸收引起酒精中毒。 肆/创面涂抹食盐。     创面大量涂抹食盐时,食盐可以通过皮肤破损的伤口吸收进入体内,引起高钠血症、脱水,严重的会出现脑水肿、高热、抽搐、昏迷,甚至死亡。 伍/涂抹红药水(红汞)、紫药水(龙胆紫)等有色物质。     有色物质涂抹伤口后创面着色,影响医生对创面的损伤程度判断,而且像红汞含有重金属汞,大量应用可以吸收入体导致汞中毒。 陆/应用土方。     如用麻油或狗油等调治的制剂、燃烧后的草灰、腌制过的老黄瓜水等涂抹创面,影响进一步的治疗,尤其是用麻油狗油油制剂,早期应用会影响创面渗出物的排出,渗出物长期淤积引流不畅则会导致感染。老黄瓜水经过发酵后含有大量致病菌,茫然使用易导致创面感染。 柒/其他。     如牙膏、绿药膏、芦荟胶等使用后有一定的清凉作用,但并不能减轻创面的进一步损害。
  • 05
    2018/01
    艾灸虽好,但一定要注意这些!
        “灸的蛮舒服,想多灸一下,灸了2个多小时睡着了,没想到烫伤了。”     “已经快一个月了,想到这点小伤,擦了点紫药水,没想到这么难好,今天就来治伤口了。”     随着天气逐渐变冷,烧伤科门诊已陆续收治了30多例因艾灸致伤的患者。     艾灸是一种中医针灸法,即使用艾叶制成的艾柱或艾条,放置体表的腧穴或疼痛处烧灼、温熨,借灸火的温和热力及药物作用,通过经络的传导,以温通经脉,调和气血,扶正祛邪,熏烤人体的穴位以达到保健治病的一种自然疗法。     艾灸的好处如此之大,但一定要注意保持好刺激量和时间,一般以半小时为宜,切勿灸快乐时致烫伤。     艾灸后导致的烫伤属于低温烫伤,由于灸时间超长,皮肤在低温热源持续作用下,就会发展为真皮深层及皮下各层组织烫伤。伤口面积不大,但创面深,严重甚至会造成深部组织坏死。如处理不当,严重时会发生溃烂,导致伤口长时间无法愈合。     一旦被艾灸烫伤后,应先用冷水冲30分钟以上,以达到降温的目的,然后再去医院就医,千万不要用酱油、牙膏、或土方法涂抹,以免引起烫伤处感染。且此类低温烫伤会伤及肌肤的深部,治疗的时间也会加长,有些深度伤口,通过换药很难治愈,必要时要采取手术疗法。     因此,做艾灸时不要长时间接触,尤其是一些特殊人群(如糖尿病、脉管炎、中风后遗症、长期卧床者)尤需注意。 应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             亲们,谨记灸快乐时勿致伤。
  • 05
    2017/12
    烧伤瘢痕治疗早知道
        烧伤、烫伤、外伤、手术切口等各种深度皮肤损伤,常常会留下难以消除的瘢痕,不仅严重影响外貌,往往还会因瘢痕的挛缩造成功能障碍,如口鼻歪斜、小口畸形、颏颈粘连、爪形手畸形等,重者可导致生活无法自理及残疾,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导致患者生理及心理障碍。     各种原因引起的皮肤瘢痕一旦形成,治疗难度极大。那么创面愈合后需要做哪些康复治疗呢?什么时候做最好呢?下面我们对各种康复治疗的方法做一个简单的介绍。 一、压力疗法     压力疗法是烧伤康复中常用的康复治疗措施之一。常用压力疗法措施有弹力绷带、弹力套和压力衣。压力疗法原理是“一早、二紧、三持久”。要求一是尽早应用,深度烧伤创面一旦愈合,就应当及时施行压力疗法;二紧即是在不影响肢体远端血供的情况下,加压越紧越好,其压力一般要求是在1.33~3.33KPa为宜;三是要求持续穿戴>23h/d(必要的清洗和功能锻炼之外),治疗时间一般需8~12个月,甚至更长。 二、物理因子疗法      (1)气压疗法:通过规律的充气和放气,使气压均匀地由远端至近端顺序加压于患肢上,可将静脉血液和淋巴液驱向近心端,起到类似“肌肉泵”的作用。另外,顺序挤压患肢可加快肢体血液流速,促进静脉及淋巴回流,利于局部代谢产物和炎性物质清除达到消肿的目的;同时还能通过压力挤压瘢痕从而对瘢痕进行按摩。     (2)浸浴疗法:又称水疗。当大面积烧伤脱痂期间创面伴有感染时,常用浸浴疗法,一则便于创面清创;二则借助水的浮力作用,肢体主动活动省力;三则被动活动可明显增大活动度。出浴后利用瘢痕尚未硬结之前继续行按摩体疗,其效果远优于干燥体疗。     (3)音频电疗法:又称等幅中频正弦电疗法,通过运用1~5KHZ的正弦电流进行治疗的方法。主要机制是电流使结缔组织纤维震动, 产生微细的按摩作用, 达到瘢痕松解及软化的效果,并且有一定的镇痛与止痒作用。尤其在尚无明显的瘢痕纤维化的瘢痕前期效果较为明显。     (4)超声波疗法:超声波主要是通过其在介质中传播而产生的机械作用产生一种压缩与伸展交替的机械震动波, 对细胞有轻微的按摩作用,来实现瘢痕的软化、松解致密瘢痕组织和改善局部血液循环的作用。      (5)蜡疗:蜡疗具有较强、较持久的温热作用, 可减轻疼痛,加速组织的修复生长, 松解粘连, 软化疤痕, 促进炎症消散, 消肿, 以及润滑皮肤。但此法不适用于肥厚性疤痕增殖期。 三、激光治疗     光电技术对于疤痕的治疗已得到广泛肯定,我科采用激光治疗仪,该设备为激光医学之父、美国哈佛大学Rox Anderson教授率领的团队研发,其用于各类瘢痕治疗时间短,安全性高,是瘢痕治疗领域的重大突破。脉冲染料激光是治疗早期瘢痕的金标准。 (1)CO2点阵激光治疗     采用扫描点阵方式发射激光,在表皮形成一个由激光作用点阵和间隔组成的灼烧区,可直接穿透至真皮层,在瞬间气化掉瘢痕处的组织,同时刺激胶原蛋白的增生,进而启动组织修复、胶原重排等一系列肌肤反应。促使瘢痕内胶原蛋白降解增多,促进增生性瘢痕的成熟与消退。用于各类瘢痕治疗外,尤其适合于增生性烧伤瘢痕治疗。 (2)脉冲染料激光(PDL)     脉冲染料激光(PDL),发射的能量脉冲激光,可使瘢痕内新生血管凝固坏死,从而被吞噬系统吸收,随淋巴循环排除体外。脉冲染料激光对正常皮肤无任何影响,瘢痕失去了血液供应,增生的势头也随之降低,瘢痕增生被很好的控制、萎缩。迄今为止,脉冲染料激光针对早期增生性瘢痕、鲜红斑痣、血管瘤、毛细血管扩张、红色胎记、红色小血管伤疤和红斑、痤疮等病变是国际医学上治疗的“金标准”。激光术后需冷敷15~30分钟,极少数患者可能出现结痂和紫癜,这种症状会在2周内自愈,期间保持创面的清洁干燥。 四、瘢痕内药物注射     用于防治增生性瘢痕和瘢痕疙瘩,常用药物去炎松-A又名醋酸曲安奈德是目前效果肯定的治疗增生性瘢痕,特别是治疗瘢痕疙瘩的药物。先注射瘢痕边缘向外浸润扩展的部位,分批分部位交替进行。也可用无针注射器注射。避免将药物注射至瘢痕下组织。 五、按摩疗法     推拿与按摩疗法是治疗师用双手在病人身体上施加不同的力量,来达到一定的治疗目的。从现代医学的角度看,推拿按摩既是一种被动运动治疗方法,又是一种人为施加的压力治疗。在烧伤早期,推拿按摩疗法主要用于改善组织水肿,创面愈合后则多用于抑制瘢痕增生,早期和后期均能维护和促进全身各关节的活动,防止关节的僵化。按摩治疗结束后应即刻佩戴弹力套,给瘢痕形成持续压力,抑制其增生。     瘢痕治疗周期长,需要医患的相互沟通、患者的坚持治疗。专业的医务人员会根据患者病情为其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
  • 05
    2017/12
    烧伤康复的好帮手——你们猜是什么?
        康复治疗中常听到患者说:医生我想动,就是没力气,动不起来咋办?能动的患者抱怨这样做动作有点简单,能不能来点有难度的?      烧伤康复治疗师说:每天这样为病友做关节松动好累啊!真希望多长几只手,来持续牵伸这挛缩的瘢痕,让治疗效果更好,手也能交替休息,工作起来没那累……     有什么好帮手能解决这些问题呢?     答案是:阿基米德悬吊工作系统。     阿基米德悬吊系统是一种开放式的滑轮系统,能在有限的使用空间满足各种训练需求,配合不同类型的吊带,可对不同的身体部位进行针对性训练。通过这套系统,可按需创造出特定的康复治疗计划,提供多种训练方式,根据使用目的不同,针对性的训练相应部位,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阿基米德系统让患者减轻重力情况下,提前主动活动关节,增加康复积极性。         利用滑轮系统对挛缩关节进行牵伸,牵伸时间长,让治疗效果更佳。  通过系统让患者健手帮助患手活动,让患者自己帮助自己主动康复。 利用系统里的弹力管为患者进行抗阻力练习,增强相应肌群力量。 利用系统治疗师轻松实施各部位关节松动术,也能让患者更耐受,更舒适。
  • 05
    2017/12
    挂烫机也能治感冒?
        “医生,医生,快救命啊!”     随着一阵急促的声音,一位母亲抱着她的孩子跑进了烧伤科门诊。怀中的孩子还不到一岁,嘴唇及口腔都有严重烫伤,创面表皮完全脱落,皮肤几乎烫熟,口唇及周围严重肿胀,小嘴外翻似“鲶鱼唇”,呼吸十分困难,生命垂危。如果再晚些来医院,患儿便有可能窒息死亡!     “你的孩子是怎么被烫伤的?”我问她。     “孩子感冒了,我给他做雾化的时候烫伤了。”她立刻回答我。     “雾化烫伤?”我百思不得其解。经过反复询问才得知,这位母亲根本没有用雾化机给孩子进行雾化治疗,而是用的挂烫机。     孩子感冒了,家长居然用挂烫机给孩子蒸脸!由于孩子皮肤娇嫩,比大人更容易被烫伤,而且因为疼痛大哭,又导致热蒸汽进入口腔,导致口腔也被烫伤,加之,孩子被家长抱着,无法快速脱离热蒸汽对皮肤的损失,所以烫伤非常严重!     经过紧张的抢救,患儿暂时脱离了生命危险,但面部的烫伤实在太严重,治愈后,面部疤痕增生不仅影响外观导致毁容,口唇周围的疤痕增生孪缩,甚至会使嘴巴越变越小,进食也会受到很大的影响!伴随孩子的将是十分痛苦的治疗,甚至需要多次手术植皮,创面愈合后,漫长而艰苦的疤痕康复治疗和功能锻炼,还有无数次的整形手术,不仅花费巨大,对孩子的心理也将造成难以愈合的创伤,实在令人痛心! 什么是雾化吸入法?     雾化吸入法是将药液以气雾状喷出,由呼吸道吸入的方法。药物或水经吸入装置分散成悬浮于气体中的雾粒或微粒,通过吸入的方式沉积于呼吸道和(或)肺部,从而达到呼吸道局部的目的。雾化吸入主要用于治疗呼吸道感染,消除呼吸道炎症和水肿。主要治疗目的是解痉及稀化痰液,帮助祛痰等。     雾化吸入是一种治疗呼吸道等疾病的常用治疗手段,被广泛使用于临床中。常用的雾化吸入有超声雾化和空气压缩式雾化等。目前,部分雾化器也有加热功能,对雾化液有加温作用,使病人吸入温暖、舒适的气雾。但最高温度均不超过人体正常温度,更不会引起烫伤。     然而,蒸汽挂烫机的蒸汽都是98℃高温蒸汽。若将高温蒸汽当雾化使用可烫伤颜面、口腔、呼吸道。若呼吸道烫伤严重可引起呼吸道肿胀、水泡,堵塞气道可发生窒息。 切莫病急乱投医!切莫病急乱投医!切莫病急乱投医!     近几年来,类似的情况时有发生。现在,正值春天,天气乍暖还寒,冷热不定,细菌活跃,感冒的高发季又来了,孩子感冒了,家长万万不可因求医心切,病急乱投医,甚至盲目自行治疗!     孩子感冒了,如果只是流清水鼻涕、鼻塞、喷嚏,或者伴有流泪、微咳,咽部不适,一般3~4天能自愈。只要加强护理,适当休息,多喝开水,给予易消化的饮食,很快就能恢复健康。如果症状加重,甚至伴有呕吐、腹泻,甚至高热,一定要到正规医院给予正规治疗!     孩子烫伤后,如果面积不大,要立即脱离致热源,以免热力继续损伤,加重烧伤,然后用流水冲洗,或者冷敷半小时以上,再送专科医院就诊。如果面积较大,伴有呼吸困难,危及生命的,则应就近诊治,待其病情稳定,可以转诊时,再送专科医院继续治疗!     孩子生病了,家长切忌慌乱,一定要冷静,给孩子选择正确的治疗方式,尽快恢复孩子的身体健康!
  • 04
    2017/12
    万万没想到,这个意外会发生在自己身上
        我是一名烧伤外科的医生,上班十年了,治疗过形形色色的烧伤患者,从尚在襁褓中的婴孩,到耄耋之年的老者;从普通的热力烧伤,到电烧伤、化学烧伤等特殊原因的烧伤。患者往往来的火急火燎,疼的撕心裂肺,我们十分体谅和同情患者的痛苦。不过,直到自己也被刚烧好的开水烫伤,才真正的体会到一个烧伤患者的切肤之痛。     就在那天清晨,由于刚起床,还有点恍惚,准备给家人做早点,开水烧好了,我把开水往暖水瓶里倒,没想到暖水瓶里还有一大半的存水,没倒一会儿,顿时滚烫的开水从瓶口溢出,倒开水的手也被惊吓的拿不稳了,沸腾的水花四溅到手上,又淋到大腿上!       迷迷糊糊的我一激灵,第一反应就是冲进厕所打开水龙头对着烫伤创面冲冷水,让家人迅速把冰箱的冰块和冰袋拿出来,把手浸泡在冰水中,同时用冰袋敷着腿。一离开水和冰的创面就像哑吧挨打——痛不可言!看着冰块在融化,疼痛感却没有如此快的消失。冰块用完了拿出给还在哺乳期的孩子备的储奶,就差用上冰箱里的冻肉了。     就这样四个小时过去了,腿上的Ⅰ°创面基本消失了,离开冰袋也不觉得疼了,可手上的创面还是没有什么改善。家人建议说涂点药或者去医院包扎吧,我还是坚持冰敷,正因为是烧伤科的医生,十分清楚创面冷疗的重要性,不但可以减轻疼痛,还可以防止创面的进一步加深。八个小时过去了,离开冰袋,手依旧疼得不行,还起了个小水疱。我依然不放弃,坚持冰敷了十四个小时,终于慢慢可以离开冰不觉得特别疼了。第二天手上依然只是那一个小水疱,我感觉打了一场硬仗,而这场仗我胜利了。       通过持续的冷疗处理,让有可能成为Ⅱ°创面的扼杀在了Ⅰ°,让Ⅰ°创面消失,感觉很有成就感。其实,医务工作者和患者并没有什么不同,当疾病或意外降临在医务工作者身上时,我们同样饱受痛苦折磨。我作为一名烧伤科医生,同时以一次惨痛的亲身经历,得出了两点小经验:第一,天气炎热注意用水用电安全;第二,热力原因导致的烧伤,及时的持续冷疗非常重要。(一般而言,将受伤部位置于清洁的流动冷水冲洗 30 分钟以上,水流不宜过急。)     当然,由于烧伤原因的复杂性,并不是每种烧伤(例如生石灰烧伤等)都适合冷疗处理,并不是所有人群都能耐受长时间冰敷,所以,让我们了解更多的医学小常识,伤后及时到专科医院就诊,避免贻误病情,才能将意外伤害降至最低!
  • 28
    2017/11
    小儿烫伤后处理误区,你犯错了吗?
        瞬间的大意,就可能造成小孩的热液烫伤、火焰灼伤等,您是否真正解除或减轻造成的损伤呢?毋庸置疑,很多家长不仅没有及时的解除损伤或痛苦,反而潜在的再加深损伤,以致造成疤痕增生、功能障碍、毁容等严重后果,留下的只有终身遗憾。     由于受传统观念和习惯的限制,又缺乏相关的医学常识,普通百姓在烫伤的早期处理上存在以下几个误区:     1、烫伤后用清水或自来水冲洗伤口会引起水泡,或会引起感染,不能或不敢用冷水的错误想法。一般小孩多半为热力烫伤,及时冷水冲洗,既有减轻损伤,又有缓解疼痛的作用。     2、过分依赖一些烫伤药物。往往在烫伤后不是及时应用简单有效的方法处理,而是到处搜寻存放备用的烫伤药物,或是忙于到药店购买药物,因而耽误了宝贵的应急处理时间,延误了病情。     3、使用家用酱油、醋、食用油、糖等等实用物品外涂。这些不但没有任何好处,相反会使创面着色,影响对创面深度的判断及进一步治疗。而且这些食用品并不是无菌的,长时间附着或应用会引起创面感染。     4、白酒冲洗伤口。很多人认为白酒有消毒的作用,因而伤后会大量应用,如果创面皮肤未破溃,白酒中的酒精挥发时带走热量有一定的降温作用;如果皮肤破溃时应用对创面无任何好处,不但会导致疼痛加重,还会加深创面,大面积使用还可能引起酒精中毒。     5、创面外撒食盐。创面大量涂抹食盐时,食盐可以通过皮肤破损的伤口吸收进入体内,引起高钠血症、脱水,严重的会出现脑水肿、高热、抽搐、昏迷,甚至死亡。     6、涂抹红药水(红汞)、紫药水(龙胆紫)等有色物质。有色物质涂抹伤口后创面着色,影响医生对创面的损伤程度判断,而且像红汞含有重金属汞,大量应用可以吸收入体导致汞中毒。     7、应用土方。如用麻油或狗油等调治的制剂、燃烧后的草灰、腌制过的老黄瓜水等涂抹创面,影响进一步的治疗,尤其是用麻油狗油油制剂,早期应用会影响创面渗出物的排出,渗出物长期淤积引流不畅则会导致感染。老黄瓜水经过发酵后含有大量致病菌,茫然使用易导致创面感染。     8、其他。如牙膏、绿药膏等使用后有一定的清凉作用,但并不能减轻创面的进一步损害。     其实,烫伤后最根本的目的就是局部降温,减轻进一步的损害,最简单有效的方法就是“冷疗”,烫伤后立即用冷水(自来水、相对清洁的池水、河水等)持续冲洗或浸泡创面半小时以上,充分泡湿后脱去被浸透的衣物,用干净或无菌纱布、布条或棉质衣物(不含毛料)覆盖在伤处,并加以固定保护好创面再到医院做进一步的处理。当然,如果烫伤面积相当大,用冷水冲洗则会加重病情,应立即就近送医院治疗。
  • 10
    2017/11
    烧伤病人的好帮手
        呜 呜 呜....     啊.... 好痛.... 啊.... 好痛....     请轻点.... 请轻点....     在烧伤康复中心,经常能听到患者因烧伤后关节活动障碍进行手法治疗时所发出的痛苦声。     烧伤后因长时间制动及瘢痕增生挛缩容易出现关节活动障碍,进行手法治疗时,因不能耐受手法治疗带来的疼痛,不能坚持下去,效果就可想而知。为了解决手法治疗的疼痛问题,我科引进了一整套关节活动训练系统用于治疗烧伤后关节功能障碍,取得了很好治疗效果。 什么是关节活动训练系统?     关节活动训练系统由美国医学博士Peter M.Bonntti发明,2013年引入我国,在国内称之为JAS活动训练系统,它通过对关节组织结构或挛缩瘢痕进行持续性牵拉,达到扩大关节活动度的目的。 关节活动训练系统的优势在哪?      关节活动训练系统采用塔式结构设计,可远离关节运动轴心,将应力移至关节外,可以减轻关节压力,减少关节面之间的摩擦,使治疗相对舒适。     采用可自调的低应力螺旋扣技术,患者通过调节旋钮,选择自己可以忍受的强度进行治疗,让治疗者轻松持续增加关节活动度。     JAS活动训练系统,不仅治疗过程中减轻了疼痛程度,也能因持久牵伸而达到保持关节活动度的很好的治疗效果。     如果大家有烧伤后关节功能障碍方面的疑问,也可以通过后台给我们留言噢。
  • 28
    2017/09
    愿花蕾永不凋谢——一个烧伤医生的夜班手记
        昨晚夜班,一夜未眠,从下午5点接班到凌晨4时6分,11个小时一刻没停,纵使极尽全力,穷尽办法,终是无力回天,一朵鲜嫩的花蕾因其父母的愚昧与无知被生生摧残凋谢了!     送走了孩子,我在电脑前补录抢救经过,我亲历了孩子从病情恶化、痛失手术时机(孩子唯一可能生还的时机),到生命垂危、最后凋谢。孩子痛楚的扭曲面容时时浮现在我的眼前,键盘上敲击的每一个文字,都是孩子痛苦的呻吟,每写一段文字,都伴随着深深的叹息,心痛不已!     仅仅只有8个月大的孩子,由于粗心的父母疏于照顾,孩子不幸被开水烫伤,如果选择正规的医院,给予正确的治疗,孩子并无生命危险。可是愚昧的家长,偏偏相信小诊所庸医的土方,那不知有何成份有何毒性的土方、不知坑害了多少孩子多少家庭的土方,在科学高度发达的今天,偏偏还有人将其奉为灵丹妙药!     孩子受伤用所谓土方的第2天,就开始高烧,家长没予重视,直到孩子连续高烧三天不退,全身出现脓疱疹,感染到休克,家长才连夜送到我们医院。可是孩子实在太小,病情太凶猛,所有药物都无法控制……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可怜的孩子如流星般陨落,而我们医护人员的心,却思绪难宁…… 预防烧烫伤,这些,你必须知道!     孩子烫伤,都是家长的疏忽照看不周造成的,特别是1~3岁的孩子,活泼好动,好奇心强,又不知危险,是烫伤的高发年龄。所以,作为家长,加强小儿的管理教育,学习烧、烫伤的预防和急救知识,可以大大减少孩子烫伤的机率和烫伤后孩子受到的伤害。     由于绝大多数孩子都是在家庭中受伤的,因此,对家中易于引起烫伤的物品,如热水瓶、开水壶、汤盆、火炉、煤油灯、酒精炉等应放置妥当,一定要放到孩子接触不到的地方,防止小儿拉翻!     给小儿洗澡时,先把冷、热水混合好,或者先放冷水再放热水,防止孩子打翻或跌入热水而致烫伤!     家中热水器、饮水机等应保持关闭或有保护措施,用时才打开!使用烘炉、炭盆、火炉、电炉、煤气等取暖、烹调或烘烤衣服物品时,都要加保护架!家用电插座要带有保护套,电动车也要防止小儿玩弄被电瓶电流烧伤!     厨房任何时候都应该关门,禁止儿童入内;也不要抱着小孩做饭、炒菜等!     用热水袋取暖时注意水温不宜太高,而且要用衣物包裹,不要直接贴放在小儿皮肤上,以免烫伤!     教育小儿不要玩火或玩易燃易爆炸的物品,不要在煤油灯酒精炉中添加汽油、酒精等,以免发生火灾和烧伤。 秘方偏方土方,通通不靠谱!     万一孩子不幸被烫伤,如果处理方法正确,可以最大程度地减轻孩子的痛苦,减少后期疤痕增生甚至不留疤痕!既使是大面积重度烫伤的孩子,如果处理正确,及时送医院行正规的诊治,也可以为孩子赢来最宝贵的抢救时机!     但是有些家长,往往宁愿相信秘方偏方土方,用猪油狗油麻油,用盐用醋用碱,用各种不知名不知成分不知有何毒副作用的中草药制成的偏方来涂抺创面。这些没有科学依据的方法,轻则污染加深创面,增加治疗难度和治疗费用,原本可自愈的创面加深到需要手术,原本可不留痕迹的却留下难看的疤痕,影响孩子的身心健康;重则会危及生命,造成不可挽回的伤痛!     很多人认为白酒和食盐有消毒的作用,固应用于烧烫伤。其实白酒和食盐会加重创面疼痛,导致创面加深,大面积使用还可能经创面吸收引起酒精中毒和高钠血症,甚至造成死亡的悲剧! 记住这五个字,意外烧烫伤心不慌!     孩子万一不幸被烫伤,应该怎样正确的处理呢?很简单,就5个字:     1.冲:将烫伤部位置于清洁的流动冷水冲洗 30 分钟以上,水流不宜过急。流动的冷水可迅速带走局部热量,能减少烫伤或烧伤部位残余的热量继续损伤皮肤组织,可以缓解疼痛,减少组织水肿和水泡形成。     2.脱:在冷水中,将覆盖伤口表面的衣物去除,切记小心谨慎,不可强行剥脱。必要时可以用剪刀剪开衣服,剪刀头向上,避免尖锐的剪刀伤到宝宝。避免弄破水泡和撕破皮肤。脱掉热液浸透衣物后可脱离致热源,进一步检查明确烫伤部位。     3.泡:将烫伤的部位置于冷水中持续浸泡 10 - 30 分钟,可缓解疼痛,进一步散发热量。如果宝宝还比较小,而烫伤的面积较大,可行冷敷或减少浸泡时间,同时需注意观察宝宝体温,防治感冒。水的温度以能够耐受为宜,一般是15℃~20℃。夏天如果温度较高可以加入冰块。     4.盖:通过以上处理后,以洁净或无菌的纱布、毛巾、被单、衣物或毛毯等覆盖伤口并固定保护,可保持伤口清洁、减少感染。     5.送:最后,需将宝宝送至可治疗烧伤的专科医院进行治疗。    需要特别提醒的是:      如果是化学制剂的烧伤,如干石灰等,不要直接用水冲,要迅速用干布擦除大部分石灰颗粒后再用大量清水冲洗;强酸、强碱烧伤也最好先用干布拭去大部分化学物,再迅速以大量流水冲洗,要注意保护眼睛,并尽快送往医院。     如果是全身大面积烧烫伤,或合并骨折等严重情况,患者有可能发生休克或大出血等并发症,则不宜长时间冲冷水,应尽快送往医院!     这5个字中最最重要的是冲和送两个字,一定要记住:用冷水冲!用冷水冲!!用冷水冲!!!送医院!送医院!!送医院!!!     孩子是娇艳的花朵,家长是花园的守护神!愿花儿不再受伤害!愿花蕾永不凋谢!
上一页 12345678 下一页
跳至页
视频专区 护理天地 下载专区 人才招聘
  • 医院概况
  • 新闻公告
  • 患者服务
  • 科室导航
  • 科研教学
  • 人才招聘
  • 联系我们
武汉市第三医院
微信公众号
武汉市第三医院
支付宝二维码
健康武汉
微信小程序
Copyright © 2024 武汉市第三医院(武汉大学附属同仁医院) 版权所有 鄂ICP备13016264号-1 鄂公网安备42018502002779号
友情链接
  • 武汉大学
  • 京伦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