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医院概况
    • 医院简介
    • 医院文化
    • 医院荣誉
    • 历史沿革
    • 党建行风
    • 院务公开
  • 新闻公告
    • 三医新闻
    • 通知公告
    • 媒体聚焦
    • 三医融媒
  • 患者服务
    • 预约挂号
    • 就医指南
    • 专家介绍
    • 门诊安排
    • 门诊优惠服务
    • 专病门诊
    • 特色医疗
    • 护理天地
  • 科室导航
    • 首义院区
    • 光谷院区
  • 科研教学
    • 科学研究
    • 教学动态
    • 住院医师
      规范化培训
    • 进修管理
    • 医学伦理委员会
    • 药物/器械临床试验机构
  • 人才招聘
    • 招聘公告
    • 简历投递
  • 联系我们
  • 首页
  • 医院概况
    • 医院简介
    • 医院文化
    • 医院荣誉
    • 历史沿革
    • 党建行风
    • 院务公开
  • 新闻公告
    • 三医新闻
    • 通知公告
    • 媒体聚焦
    • 三医融媒
  • 患者服务
    • 预约挂号
    • 就医指南
    • 专家介绍
    • 门诊安排
    • 门诊优惠服务
    • 专病门诊
    • 特色医疗
    • 护理天地
  • 科室导航
    • 首义院区
    • 光谷院区
  • 科研教学
    • 科学研究
    • 教学动态
    •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
    • 进修管理
    • 医学伦理委员会
    • 药物/器械临床试验机构
  • 人才招聘
    • 招聘公告
    • 简历投递
  • 联系我们
烧伤科健康科普
首页 > 科室导航 > 三医院 > 手术科室 > 烧伤科 > 健康科普
返回上一级
  • 11
    2023/10
    伤口反复破溃为哪般?——不可忽视的放射性溃疡
    46岁的王阿姨5年前胸部突然出现破溃和水疱,起初她并未在意,只是在社区门诊换药,但伤口时好时坏,反复破溃,最近伤口渗液越来越多,气味难闻,周围皮肤红肿得厉害,一碰就痛得受不了。医生告诉她,这个伤口很严重,恐怕治不好了。王阿姨非常害怕,再联想到10年前自己因为乳腺癌做过治疗,王阿姨更加担心了。 经社区医生介绍,王阿姨来到了武汉市第三医院烧伤科。专家告诉她,这不是肿瘤复发,而是因为肿瘤放射治疗导致的皮肤放射性溃疡。烧伤科专家团队通过清创换药和全身用药,迅速控制了局部感染;并通过手术切除了溃疡创面的坏死组织,使用皮瓣移植修复了伤口,还重建了乳腺癌根治手术切除的一侧乳房。经过精心治疗,王阿姨的溃疡创面完全愈合,再也没有复发。乳房形态得以重建,再也没有两侧胸部不对称的尴尬情况了。 什么是放射性溃疡? 当皮肤组织被放射线照射后,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损伤,我们称之为放射性皮肤损伤。日常生活中,出现放射性皮肤损伤的患者大多都因为恶性肿瘤进行过放射治疗。放射治疗是恶性肿瘤治疗的重要治疗手段之一,但它是一把双刃剑,既可以杀灭肿瘤细胞,同时又会造成正常组织的损伤。据统计,90%以上的放射治疗患者会出现放射性皮肤损伤。当皮肤出现破溃、渗液等严重损伤情况时,我们称之为放射性溃疡。严重的放射性溃疡会伴随皮下脂肪、肌肉、血管、骨骼等深部组织的坏死,明显影响患者的工作和生活,还可能影响恶性肿瘤的正常治疗,严重者甚至危及生命。 放射性皮肤损伤可以分为急性和慢性,急性损伤通常在首次放疗或辐射暴露后90天内发生,皮肤改变可在数小时内出现。轻症表现为灼热瘙痒、疼痛、色素沉着、脱皮、红斑,重则出现水肿、溃疡、出血、坏死、局部感染等。慢性损伤出现在首次放疗或辐射暴露后90天后至数年后,主要表现为皮肤萎缩、色素沉着、硬结性水肿、迟发性溃疡、增厚、纤维化等,甚至出现组织挛缩、运动功能受限、疼痛等不适。 如何预防放射性溃疡? 放射性皮肤溃疡具有隐匿性、迟发性等特点,且极易合并感染,如果处理不当,易造成创面反复破溃、迁延不愈,治疗十分困难,应重在预防,分度救治。对放射治疗患者,应制定合理的放疗策略以减少辐射诱导的皮肤损伤。患者要注意减少辐射区域内的皮肤刺激、摩擦及过度日晒等;保持皮肤清洁干燥,可使用温水或中性肥皂进行局部清洗;有高危因素的患者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相应药物预防。 如何治疗放射性溃疡? 如果出现了严重的皮肤损伤,即放射性溃疡时,应根据患者个体情况,首先进行换药治疗,治疗方法包括外科清创、全厚皮片移植、肌皮瓣或带蒂皮瓣移植。对于已感染或有感染风险的伤口,应该考虑使用全身性或外用抗菌药物。在患者身体及创面情况允许时,应尽早在康复治疗师的指导下循序渐进的开展康复功能锻炼,有效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肿瘤患者要切记,放疗后皮肤容易出现损伤,一定要护理好局部皮肤,一旦出现破溃的情况,尽早到医院诊治,以免病情进一步加重。如果溃疡创面长期不愈,需引起重视,必要时积极行手术治疗。 放射性溃疡创面愈合困难,创面容易反复破溃,可能导致感染,创面有加深甚至癌变的风险。这类患者身体状况往往较差,常伴有其他全身性疾病,身体和心理状况都很脆弱。面对疾病时,虽然困难重重,但保持良好的心态十分重要,坚持科学、正确的治疗方式才是治疗疾病的唯一途径。(文:杨飞、孙宇)   本文为健康科普,不含具体诊疗意见。如有相关疾病,请及时去正规医疗机构就诊,谨遵医嘱。
  • 11
    2023/08
    儿童烧烫伤瘢痕应如何防治?
          儿童烧烫伤创面愈合后,瘢痕如果控制不当,极易导致瘢痕增生挛缩,还有可能造成肢体畸形伴活动障碍,严重者可遗留残疾。正确的早期干预可有效改善烧烫伤儿童瘢痕的预后,包括瘢痕外观及功能。那么儿童在烧烫伤后,应如何正确对待瘢痕?我们总结了家长询问较多的一些问题,一起来看看吧! 瘢痕增生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瘢痕的治疗原则是防治结合,以防为主。瘢痕的防治主要包括非手术治疗和手术治疗,必要时需非手术与手术治疗联合。       非手术治疗:主要包括药物治疗、压力治疗、功能训练、激光治疗以及矫形器等。       1.药物治疗:有瘢痕内药物注射、药物口服及药物外用三种方式。       2.压力治疗:在瘢痕形成期,通过弹力套与弹力衣的压迫抑制瘢痕增生,瘢痕增生的范围、厚度及硬度均会明显减轻,是预防瘢痕增生的常用方法,在临床应用中取得不小成效。       3.功能训练:若患儿肢体活动出现障碍,那么烧伤后康复功能训练也是必不可少。       4.激光治疗:随着瘢痕激光治疗理念的发展进步,目前多主张瘢痕患者在创面愈合后尽早开始序贯或联合激光治疗,以抑制瘢痕增生。       5.矫形器:可以预防在创面愈合过程中出现的瘢痕挛缩畸形粘连,降低关节活动受限程度。创面愈合后,则可对已出现挛缩的瘢痕或可能发生挛缩的瘢痕进行牵伸治疗。       手术治疗:手术治疗是治疗成熟瘢痕或瘢痕疙瘩的主要手段,也是重要方法。对于深度烧烫伤愈合后的挛缩瘢痕,严重影响功能或生长发育的,例如出现爪形手、关节挛缩等,需要及时行手术治疗。由于儿童生长发育的特性,胯关节的条索性瘢痕随着年龄增长,会影响关节活动,难以避免造成再次功能障碍或畸形,这时候就需要进行一次或多次瘢痕切除及整形手术矫正畸形,改善功能与外观。 瘢痕可以彻底消除吗?       瘢痕是人体创伤修复工作中的必然产物,从广义来讲,没有瘢痕就没有愈合。我们应充分认识到,目前的任何一种治疗方式都无法彻底消除瘢痕。平常我们说的祛疤是指修复、淡化、平复瘢痕,而不是彻底消除瘢痕。 是否可以等瘢痕稳定后再进行治疗?       伤口愈合早期就应该考虑后期瘢痕的问题,特别是对于孩子,凡是瘢痕影响了其发育和功能,更需早期介入治疗。 儿童烧烫伤瘢痕治疗要坚持多久?       儿童瘢痕生长周期较成人长,成熟较缓慢,瘢痕的增生期可延长至创面愈合后1.2~2.0年。瘢痕增生的治疗应止于其成熟期,对于涉及关节活动或造成畸形的瘢痕,应该坚持到儿童停止生长发育为止,过早终止可能会导致瘢痕治疗预后不佳。 瘢痕治疗期间能不能吃“发物”?       “发物”是一种民间说法,指能诱发疾病或使病情加重的食物,包括牛羊肉、韭菜、香菜等。但此说法是没有科学凭据的,只要孩子没有相关食物过敏史,或食用后没有引起瘢痕的充血和瘙痒即可正常食用。       儿童年龄小、不懂配合医护人员的治疗,其治疗与康复过程均需家长的共同参与。我们在临床实践中发现,依从性好的家长,其患儿的恢复效果更佳。因此要增强家长的积极性,坚持定期复查,让家长学会穿戴弹力衣、矫形器具以及简单地康复锻炼的方式,有疑惑及时就医,必要时进行整形修复手术。  本文为健康科普,不含具体诊疗意见。如有相关疾病,请及时去正规医疗机构就诊,谨遵医嘱。
  • 01
    2023/08
    家长请注意:这些小家电暗藏烧烫伤风险
          我们曾接诊过这样一位患者:不到1岁的小刚感冒后一直有点咳嗽,家里人听说咳嗽原因可能是肺部吸进去了冷空气导致的。于是,小刚的母亲突发奇想,用挂烫机给孩子做雾化,咳嗽没治好反而导致孩子嘴唇及口腔严重烫伤,口唇周围皮肤几乎烫熟,口唇严重肿胀,小嘴外翻似“鲶鱼唇”。       除了挂烫机,日常生活中还有很多小家电暗藏烧烫伤风险。在武汉市第三医院烧伤科,我们经常接诊到各种被电吹风、插线板、电蚊拍、电磁炉、饮水机、微波炉等小家电误伤的小朋友。今天,我们一起来排查一下。       1.电源线、插线板、插座:小孩子,特别是两三岁的小孩子,喜欢用手指去抠家里的插座孔,有的甚至拿铁筷子或者铁丝、钥匙等插到插座里面去,很容易引起触电事故,导致孩子被电烧伤。       2.电吹风:生活中常用的电吹风,如果使用不当,极易造成烧烫伤甚至火灾事故。特别是冬天,孩子衣物局部尿湿时,有的家长为了省事,会直接在孩子未脱衣物时使用电吹风吹干,一不小心便有可能烫伤小宝宝。还有家长把电吹风当玩具逗孩子,充满好奇心的孩子可能在家长不注意时自行开启电吹风,最终酿成火灾。       3.电磁炉、电火锅等:电磁炉使用完毕后仍有余热,顽皮或好奇的孩子一旦触摸了炉面,极易烫伤手部及面部。有的孩子吃饭时喜欢在餐桌边嬉闹,如果被电源线绊住,极有可能打翻桌上的食物,从而被热液烫伤。       4.电蚊拍:电蚊拍开启后可产生上千伏电压,如果儿童不慎触碰通电的电蚊拍,极易造成电伤或灼伤。同时,电蚊拍接触易燃易爆物品还可能引发火灾甚至爆炸。       5.饮水机:很多家庭喜欢将饮水机放在客厅或者餐厅,好奇的孩子玩弄饮水机,便有可能被开水烫伤。       6.微波炉:小朋友好奇心浓厚,如果触碰正在使用中的微波炉或正在加热的食物,都会引发烫伤意外。如果小朋友自行使用微波炉,更有可能造成火灾事故。       为了给孩子提供一个安全的成长环境,防止意外烧烫伤,希望家长重视小家电潜藏的风险,使用时应注意以下事项:       1.在装修及设计时做好分区管理,电磁炉、微波炉等应固定在厨房,且厨房应设计带锁功能的门,防止儿童进入厨房。       2.插座应妥善安装在孩子不易触摸的地方,且应选用带有保护套的安全插座;电线、插线板等应放在儿童接触不到的地方。       3.尽量选用带有童锁功能、接触断电保护功能的小家电,一定不能让孩子单独使用任何小家电。       4.给宝宝使用电吹风时,一定要有大人监护。为了防止烫伤,吹风口和皮肤应至少保持30 cm 距离。使用完毕后及时把电吹风收好,放在小宝宝接触不到的位置。       5.使用电蚊拍时要避开儿童及易燃易爆物品。       6.在厨房安装壁挂式直饮水机,避免儿童接触到饮水机。       7.使用小家电做到及时收纳,人走断电,不留孩子和家电单独一起。       万一不幸发生烧烫伤意外,也请大家牢记“冲脱泡盖送”五字诀,将创面持续冷水冲洗或者置于冷水中持续浸泡(至少30分钟),严重者及时送医对创面进行规范化处理。       如果不幸发生电烧伤,一定首先要在确保安全下施救,切断电源或用不导电的物体(竹竿、木棍、塑料制品、橡胶制品等)拨离电源,然后立即报警求救。如有呼吸心跳骤停者应立即进行心肺复苏抢救,同时拨打“120”,送往最近专科医院救治。
  • 21
    2023/07
    烧烫伤患者饮食需要注意些什么?
          烧烫伤后由于疼痛、应激反应等,常导致食欲欠佳。科学、合理的饮食既能为患者提供有效营养,同时也有利于创面愈合。那么,烧烫伤患者饮食需要注意些什么呢? 烧烫伤患者应如何科学饮食?       高能量:烧烫伤患者受伤后机体产热和能量消耗明显增加,为了促进伤口愈合,需要为患者提供高能量饮食,如:馒头、包子、面条、大米等主食。       高蛋白:烧烫伤患者恢复过程中需要消耗大量的蛋白质,因此应多吃高蛋白的食物,如奶制品(母乳、配方奶、纯牛奶、酸奶等)、蛋类、鱼虾类、肉类(猪牛羊肉、鸡鸭鹅肉)、豆制品(豆腐、千张、豆干、豆腐脑)等,有利于创面细胞增长,促进创面愈合。       维生素:烧烫伤患者对维生素的需求比平时高很多,因此应该多吃蔬菜水果,保证膳食均衡。尤其可多食用一些维生素C含量高的食物,如猕猴桃、柑橘、橙子、枣、葡萄等。维生素C能够促进伤口愈合,同时也可预防感染。       微量元素:微量元素的缺乏可能会影响机体功能,不利于伤口愈合。锌能促进伤口愈合,烧烫伤患者也应多食含锌丰富的食物,如海带、芝麻、猪肝、豆类等,可有效避免伤口感染,减少疤痕。贫血不利于伤口愈合,如果患者存在贫血或贫血风险,一定要多吃含铁丰富的食物,如动物肝脏、猪牛羊肉等。 烧烫伤后可以吃发物吗?       民间的“发物”一说并没有科学依据,原则上,只要患者不过敏的食物都可以吃。鸡蛋、牛肉、羊肉、鱼虾等所谓的“发物”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只要患者不过敏,反而应该多提供此类高蛋白食物。 烧烫伤后可以吃酱油等颜色较深的食物吗?       很多人担心吃酱油等颜色较深的食物会引起瘢痕和色素沉着,目前并没有科学依据支持这种说法。伤口会不会有色素沉着主要取决于烧烫伤的严重程度,一般浅二度创面容易形成色素沉着,与吃不吃酱油没有必然关系。 烧烫伤患者饮食有哪些禁忌?       刺激性食物:辣椒、花椒、麻椒等食物不要吃。烧烫伤患者早期会有大量液体丢失,身体会呈现不同程度的水肿,若食用的食物刺激性较大,可能会影响肿胀的消退,不利于恢复。       易致敏食物:常见的有大虾、螃蟹、海参等,如果患者属于过敏体质,在食用后容易产生过敏反应,可能会加重烧伤部位的肿胀,还可能引发局部感染,影响后期身体恢复。       油腻食物:对于烧烫伤面积大或病情严重的患者,身体短时间内还没有完全恢复,若此时食用奶油、肥肉、油条等油腻食物,可能会对消化道造成影响,出现消化不良等情况。       烟、酒、茶:香烟中含有较多的尼古丁,这种物质容易导致血管收缩,不利于伤口修复。除此,患者还要注意戒酒,禁食浓茶,因为这些食物刺激性较强,不利于病情恢复,需要严格忌口。(文:肖杜娟) 本科普文章仅作公益用途。
  • 21
    2023/07
    烧烫伤植皮需要取头皮?别担心,这件事没这么可怕!
          有些烧烫伤患者需要植皮,医生经常选取头皮作为供皮区。一听说要取头皮,患者和家属就会特别害怕,各种焦虑情绪接蹱而至:       “取头皮好吓人!!!”       “取了头皮后,头发还会长出来吗?”       “取了头皮会留疤吗?”       “能在手术的前一天晚上先剃头吗?”       因为患者和家属不了解取头皮的原理,所以有很多的疑惑不解和焦虑担忧!接下来,我们为大家详细解释一下“取头皮”这件事。 为什么要取头皮作为供皮区?       1.头皮的毛囊多而密,毛球深,汗腺、皮脂腺及血管丰富,生长能力强,两周左右可愈合。       2.大面积烧烫伤患者皮源有限,头皮以外的皮肤不能重复切取,也就是说:取一处少一处,“供”不应“求”。但头皮可以反复多次取用,就像割“韭菜”一样,割一茬施肥后很快又长一茬,然后再重复收割,最多的我们重复切取了十余次。       3.取头皮时并未伤及毛囊,皮片很薄,一般不会影响头发生长,取皮一周左右即可见毛发生长。       4.头皮愈合后一般不会有疤痕增生,因为有毛发的覆盖,即使有色素的改变或少许的瘢痕,也不会影响美观。而头皮以外的部位,供皮后容易造成色素的改变,甚至遗留瘢痕,影响美观。 取头皮前需要做哪些准备工作?       1.清洁头皮,使用刺激性小的洗发水清洗头发及头皮。       2.由于头部毛发生长速度很快,所以只能在手术当天剃除毛发。       3.如果是小朋友,尤其是爱美的小女孩,可以提前购买漂亮的假发帽,以消除小朋友对剃发的恐惧和抵触心理。 图:在医护人员建议下,家长给取头皮的小朋友购买了艾莎公主假发帽,小朋友开心极了。 手术后供皮区应该如何护理?       供皮区本身即是创面,如果护理不当,不但愈合时间延长,而且有可能感染,造成毛发生长不良,甚至创面不能愈合,所以取皮后需注意以下事项:       1.抬高床头,防止头面部肿胀,减少术区渗血或渗液。       2.头部供皮区干燥后,其最内层敷料不要强行揭除,头皮愈合后,敷料可自行脱落。       3.注意避免一个部位长时间受压,以防创面加深不愈以及压疮的发生。       4.术后可摄入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的食物,以增加机体抵抗力,预防感染,促进创面早日愈合。       本文为健康科普,不含具体诊疗意见。如有相关疾病,请及时去正规医疗机构就诊,谨遵医嘱。
  • 22
    2023/05
    瘢痕类外用药物,你用对了吗?
          瘢痕药是不是越贵效果越好?一天要涂几次?涂抹之前需要清洁皮肤吗?涂完瘢痕药后再贴疤痕贴效果会不会更好?在日常工作中,我们经常会遇到患者询问瘢痕类外用药物的问题。今天,我们就来教大家如何正确选药用药。 一、瘢痕类药物包括哪几种?       瘢痕类的药物多种多样,主要功效以抑制瘢痕增生为主,根据其成分可分为三大类:1.主要成分为硅酮的硅酮制剂,常见剂型有涂抹类(凝胶)和贴膜类。2.主要成分为洋葱提取物的药物。3.中药成分类药物。按用药方式可分为两大类:涂抹类和贴膜类,洋葱提取物类药物和中药成分类药物均属于涂抹类。 二、瘢痕类药物如何使用? 我们整理了三种使用瘢痕类药物的方式:       方法1:选择涂抹类瘢痕药,每天3-4次,每次按摩瘢痕5-15分钟。       方法2:白天涂瘢痕药,2-3次,每次按摩瘢痕5-15分钟,睡前使用贴膜类瘢痕药,直到第二天起床。       方法3:白天晚上均使用贴膜类瘢痕药,但建议每贴3-4个小时后揭下瘢痕贴膜清洗并给瘢痕表皮休息时间,此时可进行瘢痕按摩。 三、使用涂抹类瘢痕药需要注意什么? 涂抹类瘢痕药可适用于口周、颈部等活动较多的部位,在使用此类药物时,需注意以下几点:       1.按频次用药。一般情况下每天使用3-4次。上学的孩子可以在上学前、放学后、晚上睡觉前各涂一次。       2.科学涂药。不建议用棉签涂抹,不利于药物吸收,只需把手洗干净涂抹即可。此外,每次涂药前,瘢痕的位置要清洗干净,避免瘢痕位置长湿疹。       3. 进行手法按摩。在涂抹药物的过程中,垂直向下按压瘢痕,当瘢痕呈发白状态时,停顿10s左右,反复多次;根据瘢痕的面积大小,按压5~15分钟,这样不仅可以促进药物吸收,也能使瘢痕变软。       4.配合使用压力治疗。在涂完药物后,再穿戴使用压力套或压力衣。此时可以垫隔薄衬垫(一层纱布或干净的棉布等),以免药物残留弄脏压力衣,以保持其清洁。       5.及时处理副反应。硅酮药物常见的副反应有皮疹(特别是小儿)、皮肤瘙痒等,出现以上情况可暂停使用或缩短使用时间,必要时到门诊复诊,以免加重瘢痕充血或引起瘢痕破溃。 四、使用贴膜类瘢痕药需要注意什么? 贴膜类瘢痕药可用于大面积瘢痕并配合压力衣使用。在使用此类药物时,需注意以下几点:       1.避免药物混用。涂抹类瘢痕药和贴膜类药物不建议同时使用,瘢痕患者皮肤屏障受损,容易导致皮肤过敏等不良反应。       2.可以物尽其用。一般贴膜类瘢痕药都是可以任意裁剪的,并反复粘贴在瘢痕表面,直至粘性消失。因皮肤出汗或分泌物导致贴膜粘性不佳时,可用清水或中性液体冲洗,同时清洁瘢痕及周围皮肤,待晾干后可继续使用。        3.注意使用时长。每一片贴膜可重复使用2-4周,但不建议24小时持续使用,可每天间断使用16-18小时。       4.科学按摩。在未使用贴膜时,可以配合使用涂抹类瘢痕药并进行按摩。按摩结束后,先清洁瘢痕部位,没有药物残留后再贴上贴膜。       5.配合使用压力治疗。贴上贴膜后,再穿戴使用压力套或压力衣。       6.及时处理副反应。在使用贴膜类瘢痕药时,出现皮疹、皮肤瘙痒、异味等症状时,可暂停使用或缩短使用时间并及时清洁瘢痕部位,必要时门诊复诊。        瘢痕治疗没有特效药,并不是越贵越好,重点在于坚持用药及综合治疗。具体使用何种药物治疗瘢痕,应遵从医嘱。患者不要盲目去追求所谓的贵药、好药和特效药,应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及经济条件来选择使用哪种瘢痕药物,以及用药方式。   参考文献:中国整形美容协会瘢痕医学分会. 瘢痕早期治疗全国专家共识(2020版) [J] . 中华烧伤杂志, 2021, 37(2) : 113-125. DOI: 10.3760/cma.j.cn501120-20200609-00300.
  • 21
    2023/02
    烧伤康复“小助手”——支具
          深度烧伤后,因为长期制动及瘢痕增生挛缩,容易导致关节功能障碍甚至畸形。这时,支具的应用能在烧伤康复过程中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是康复医师的得力“小助手”。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它”。 一、什么是支具?       支具是用以预防和矫正畸形,补偿功能和辅助治疗的体外装置。早期利用支具或夹板将患肢固定于功能位,不但能预防早期挛缩,还能对植皮起保护固定作用;后期支具主要起矫形的目的。此外,适当的支具运用可以对烧伤瘢痕产生一定的压力,从而减少其过度增生。支具主要包括静态支具和动态支具两种。 二、支具有哪些作用       1. 固定和保护作用:通过对患处的固定和保护促进损伤的愈合,如在植皮术后使用支具,可以防止身体活动以及外力导致的移位,防止皮片移动,提高植皮成功率。       2.稳定和支持作用:通过限制肢体或躯干的异常运动来保持关节的稳定性,恢复肢体承重或运动能力。       3.预防和矫正畸形:烧伤治疗早期,在卧床期间,利用支具将关节固定于抗挛缩体位,以预防和矫正瘢痕的挛缩畸形。       4.代偿和助动作用:借助橡皮筋、弹簧等装置来提供动力或储能,代偿已经失去的肌肉功能,或对肌力较弱部分给予一定的助力来辅助肢体活动或使瘫痪的肢体产生运动。 三、支具的使用时间       根据不同的支具及使用部位的皮肤条件,佩戴时间可从刚开使每次佩戴1小时延长到每次佩戴4-6小时,每天佩戴次数根据病情需求1-3次不等。如果可以主动活动的关节,但仍需维持体位的,可以仅在夜间或休息时使用。如果24小时连续使用支具,使用期间最好定时取下来进行适度的肢体锻炼。 四、支具使用注意事项       1.支具使用过程中应严密观察有无皮肤压伤、创面变化,及时调整使用方法。治疗早期由于水肿、敷料和纱布变化,支具效果也可发生变化,需定时定期调整。支具应经常清洗,保持卫生,预防感染。          2.后期佩戴支具进行牵拉和矫正,伴随挛缩的纤维结缔组织变得松弛,要定期复查评定,适时对支具进行调整或重新塑形,以适应患者关节活动度的变化。       3.支具制作前需进行评定,包括烧伤原因、创面部位、面积、深度、植皮、瘢痕、肌力、关节活动度及临床目的等情况,根据评定结果才能确定支具的设计和制作方案,具有很强的专业性,不建议在未经评估情况下,自行购置支具。
  • 10
    2022/12
    4个关键词,教你做好烧伤后心理关爱
    烧烫伤是最常见的意外伤害之一,轻度烧伤患者经过及时合理地治疗可以恢复到正常;而深度烧伤,尤其是头面颈、手、脚等关节功能部位深度烧伤的患者,常常伴有瘢痕、肢体功能障碍甚至毁容或残疾,这些患者出院2年后生活质量仍较低。 为了提高烧伤患者的生活质量,我科康复治疗师会根据患者创面愈合情况尽早介入个性化康复治疗,减少患者因瘢痕或功能障碍带来的痒、痛等各种不适感。除了身体上的康复外,我们还有专业的心理咨询师为患者提供一对一心理咨询及团体治疗,让烧伤患者尽快重回社会,回归正常生活。 烧伤后如何做好心理关爱,4个关键词,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 一、陪伴 烧伤初期,患者特别需要家人、朋友的陪伴和支持,因此在普通病房住院时,家人的陪护不仅可以照顾患者日常生活,还为烧伤患者提供了心理关爱,让患者有更多力量度过一次次换药疼痛及手术治疗。 需要注意的是,家人陪伴时应多一些正面鼓励。由于换药的疼痛,对手术的恐惧,或对以后生活的不确定性有很多压抑、焦虑、害怕、恐惧等情绪,患者脾气可能会变得暴躁、沉闷,这时候家人的支持与陪伴是患者走出困境的重要因素。多看到患者及家人已经做到的努力,少一些指责和抱怨,让患者更有信心完成治疗。家人的负面情绪会直接影响患者的心情,因此陪护者也需要时间处理好自己的情绪。 我科自2008年成立华中烧伤病友会以来,很多大面积烧伤病友将自己的成功经验分享给正在与病魔抗争的患者们,他们之间的互相支持、互相鼓励和不离不弃的陪伴,带给烧伤患者很多心理慰藉和信心。 二、相信 无论年龄大小,每一位烧伤患者都是“孤勇者”。他们因为意外突然受伤,要经历多次换药或手术才能愈合创面,还要面临瘢痕挛缩、肢体活动受限等身体困境。但是,绝大多数烧伤患者都克服重重困难,不仅创面愈合了,还回到了学校、家庭和工作。所以,我们一定要相信烧伤患者,相信医护患的共同努力,相信社会的支持,他们一定会列磐重生,活出自己的精彩。 三、尊重 烧伤是一种突发伤害,顷刻之间由一个健康人变成了或毁容或肢体残障的人,面对这种巨大的丧失,人们应对的过程常经历3个阶段:(1)冲击阶段:烧伤发生后的最初几天,患者感到十分震惊,不相信或否认烧伤的存在。(2)完全反应阶段:烧伤治疗前期,常感到激动、焦虑、痛苦和愤怒等,有的人有罪恶感、退缩或抑郁等。(3)解决阶段:烧伤治疗中后期,开始接受烧伤的事实并为将来做好计划。努力恢复心理平衡,控制焦虑和情绪紊乱,恢复受到损害的认知功能,采取各种措施应对危机。但有的人是积极、有效应对,如合理的宣泄、情绪控制技巧,沉着、冷静地面对;有的人是消极、无效的应对,如回避、退缩、依赖烟酒或药物等。 作为烧伤患者的陪护人员或医务人员,当患者出现一些情绪问题,应给予理解和支持。当患者出现难以应对的心理问题时,可以建议其找专业心理咨询师进行干预,我科每周二、周四下午有“烧创伤后心理障碍专病门诊”,可以给大家提供专业的支持与帮助。 团体心理支持 一对一心理支持 四、平常心 出院后,家人该如何更好地支持烧伤患者呢?最关键的是平常心,不把患者当病人,像受伤前一样,让患者做力所能及的事,条件允许的话,尽量去上学或工作,不仅有助于恢复身体功能,对自信心也有很大的帮助。另外,家人多看到他们点滴的进步并多一些正面反馈,随着社会的进步,社会大众对烧伤患者也给予了更多工作机会和积极反馈,一个微笑,一声你好,都会给他们积极的信号,让他们知道自己是受欢迎的,是社会的一份子。 很多大面积烧伤患者回归社会后拥有精彩丰富的生活:70多岁高龄的姚蕾老师,40多年前80%以上的大面积烧伤,现在依旧在上老年大学,参加合唱团,为烧伤患者提供心理支持;国际首例严重电烧伤后断肢交叉再植的邱泽伍不仅在网络平台帮助家乡农民卖货,还娶妻生子,生活得很幸福;全身重度烧伤50%以上的11岁女孩向晓辉已重返校园,不仅成绩优异,还是可以帮妈妈做很多家务……还有很多这样积极生活的案例,他们就是一道光,在平凡的日子里,照亮着他人前行的路。 作为烧伤科医务人员,见证了烧伤患者在如此艰难的情况下努力地生活,我们将以专业的心理支持角度去看待他们。烧伤后心理关爱不是同情,而是相信、尊重他们,把患者看作对峙命运的孤勇者,这样平等的陪伴将给患者更多力量和支持,让他们不再孤独。(文:席毛毛、阮晶晶) 烧创伤后心理障碍有专病门诊啦! 为了提高烧创伤患者的心理康复水平和生活质量,帮助更多患者重返社会,武汉市第三医院烧伤科开设了烧创伤后心理障碍专病门诊,目前有专业心理咨询师2名,长期从事烧创伤患者心理康复的临床及科研工作。 阮晶晶,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心理学硕士,中级职称,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营养师、健康管理师。 门诊时间:每周二下午。 自2014年开始在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学习心理学专业知识,2017年跟随国内心理治疗大师深入学习简快身心积极疗法(NLP)、家庭系统排列、萨提亚模式等治疗方法,专攻亲密关系、亲子教育、创伤后应激心理障碍(PTSD)、精神分析等,治疗方法采用一对一个案咨询、团体治疗。 席毛毛,北京协和医学院(清华大学医学部)公共卫生硕士,中级医师,心理咨询师、健康管理师。 门诊时间:每周四下午。 2015年至今,跟随资深心理咨询师学习心理咨询技术,主要研究烧创伤患者心理康复技术,主攻烧创伤患者及家属的心理疏导,目前发表心理相关研究论文多篇,作为主要撰写人参与烧创伤心理康复书籍撰写2部。心理咨询工作目标:指导患者更好适应住院生活、提升自我价值感、改善家庭等人际关系、帮助患者重回社会、改善睡眠,增加生活信心、危机干预等。
  • 10
    2022/12
    安全过冬,请正确使用取暖神器
    天气渐渐转冷,大家是不是把家里的取暖设备都用起来了?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取暖设备,如果使用不合理,不仅可能引发火灾,还有可能造成生命财产损失。那么如何暖和又安全的使用这些取暖神器呢?小编为大家罗列了一些注意事项,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电热油汀、电热取暖器 1. 电暖器与沙发、窗帘、床单等的距离不能过近(至少间隔半米),以身体能感觉到温暖为宜。 2. 及时清理取暖设备周围的可燃物品,不要在取暖设备上烘烤衣物,避免温度过高引起火灾。 3. 不要把酒精、打火机、花露水等易燃易爆物品放在电暖器附近。 4. 人体也要和电暖器保持适当的安全距离,避免出现灼伤、烫伤。 电热毯 1. 提前先开启电热毯并选择合适的温度,待被子暖和后,入睡前应关闭电热毯。 2. 最好选用有指示灯和保护装置的电热毯,便于观察是否处于通电状态,突发短路等事故也能迅速自动切断电源。 热水袋、暖宝宝 1. 普通热水袋灌入的热水温度不宜过高,且不要灌得太满;使用时应拧紧瓶盖,检查是否漏水;不要直接接触皮肤,应用毛巾包裹;避免挤压,以免破裂造成烫伤。 2. 电热水袋一定不要边用边充电,充电时远离易燃物品,更不要放在床头充电;使用时也不要直接接触皮肤,防止低热烫伤。 3. 暖宝宝应隔着衣物使用,不能直接贴在皮肤上,避免长时间使用造成低热烫伤。 浴霸 1. 不管是风暖浴霸还是灯暖浴霸,都不能用喷头淋湿浴霸,防止进水引起电线短路。 2. 浴霸使用时如发生异常应立即停止使用,并找专业人员上门检测维修,切勿自行拆开修理。 煤炉、炭火 1. 使用煤炉、炭火等取暖设备时,要检查煤炉是否完好,烟道是否畅通,有无堵塞物,炭火要烧尽,不要闷盖。 2. 冬季是一氧化碳中毒的高发季节,紧闭门窗容易造成有毒有害气体聚集,使用时一定要开窗通风。 3. 条件允许情况下,睡觉前最好将炉具搬到屋外,防止晕倒、中毒、烧伤等意外。 不管使用何种取暖设备,都要通过正规渠道购买,选择通过国家安全认证、质量合格的产品,并在使用前认真阅读说明书,按照说明书正确使用。电器类设备需要选择合适的插座,不用时记得拔掉电源插头;经常检查是否存在电器损坏、电线裸露、线路老化等情况。 万一取暖时不幸发生烧烫伤,请大家一定要引起重视,第一时间冷水冲、冷敷;如果皮肤出现水疱,不要撕破、挑破,应用干净的纱布覆盖;不要自行涂抹药膏、使用偏方秘方,以免造成严重后果;最后,请及时到烧伤专科医院就医治疗。(文:周艳、王能君)
  • 22
    2022/11
    同伴恶作剧把干冰放入口中,男子被冻成香肠嘴
    11月14日凌晨3点多,黄先生在宿舍睡觉,他的同伴想着恶作剧一下,便把干冰放入了正在睡熟的黄先生口中。20分钟左右,黄先生醒来,发现自己上下唇粘连,马上用温水冲洗后上下唇才分开。随后,黄先生嘴上起了很多水泡,嘴唇越肿越大,像“香肠”一般,没办法正常吃东西,连喝水都很困难。14日晚上,黄先生来武汉市第三医院烧伤科就诊。 入院后,接诊医生详细检查了黄先生的情况,诊断为“口腔干冰冻伤0.5%,II°-III°”,并对其进行了清创、引流疱液、保护疱皮、清洁口腔等治疗。住院期间,烧伤科医护人员每日精心治疗和护理,给予肠内营养支持,保证充足热量和水补充;定时清洗创面和口腔护理,行补液、预防感染、消肿消炎等。目前,黄先生嘴唇肿胀逐渐消退,创面保护较好,待嘴唇肿胀完全消退后即可出院(一周内)。 干冰是温度在-78.5℃以下的固态二氧化碳,升华时会吸收大量的热,因而具有制冷、维持低温状态的作用。日常生活中,很多商家利用干冰来制冷、保鲜食物。但干冰温度极低,直接接触很容易被冻伤。同时,干冰在吸收热量并转化为二氧化碳气体时,体积能膨胀扩大800倍左右。如果将干冰放在密封容器或气体不能顺利释放的容器中,就会引起压力迅速上升导致爆炸事故。因此,使用干冰要格外注意安全,收到使用干冰制冷的食物后,请大家切记:一定要用厚棉手套或其他遮蔽物才能触碰干冰;请勿将干冰放于口中;请及时舍弃处理不用的干冰,或放置于非密封的空间;干冰不能与液体混装,不能把干冰放在完全密封的容器中(如:矿泉水瓶),否则可能会发生爆炸。 万一不幸被干冰冻伤,建议使用39-42℃温水浸泡15-30分钟,条件不足时可采用温水湿敷或身体复温。即使是大面积冻伤,若不伴低体温也可进行全身浸浴;如果患者出现较为严重的低体温,则首先应将躯干进行浸浴而将四肢抬离水面,并实时监测躯干核心温度变化(通常测量肛温),待躯干温度高于35 ℃后,再每次1个患肢行浸浴。严禁火烤、冷水浸泡或者用雪搓;复温完成后可用清洁干净毛巾或衣物包扎保护创面,并及时到专科医院就诊。(文:蔡玥、刘峰)
  • 17
    2022/11
    儿童烧烫伤最常见的发生地,你知道是哪里吗?
    大多数儿童好奇心强,自制能力差,看到什么东西都想摸一摸,碰一碰,但对于危险却毫无所知。中国疾控中心发布的《中国青少年儿童伤害现状回顾报告》中显示,儿童意外伤害最常发生在家庭环境中。作为家长如果疏于监管,稍不留心就会酿成危险。 我院烧伤科接诊的儿童患者中,热液、火焰、电器等是较常见的致伤原因,最常见的受伤地点,依次是厨房、卫生间、客厅、卧室。儿童皮肤娇嫩,一旦受伤,后果多较严重,因此应重在预防。 下面列举几个不同地点发生烧烫伤的例子,说明儿童烧烫伤是如何发生的。 1.厨房 (1)小孩子好动,用手去拉翻灶台上的热锅、热菜、热粥,导致烫伤; (2)孩子爬上柴火灶台,掉到热水锅里,造成严重烫伤; (3)小朋友吃饭时撞上手捧热汤的大人,导致头面颈部烫伤。    2.卫生间 (1)家长帮孩子洗澡时,先往盆里倒热水,后倒冷水。孩子还没等加冷水,就不小心打翻或者跌坐盆中,导致躯臀会阴等部位烫伤; (2)家中使用电热水器,管道老化发生爆炸,热水喷溅烫伤小孩; (3)有的偏远山区,洗澡时用碳火取暖,一氧化碳中毒晕倒,跌入炭火盆造成严重烧伤。   3.客厅 (1)小孩打翻放置在桌上或茶几上的热茶水,导致烫伤; (2)小孩触摸电线、插线板,小手被电击伤;家长用电吹风风干衣物,让小孩帮忙拿吹风,吹风过热起火,造成严重烧伤; (3)孩子触摸使用中的跑步机,被跑步机履带擦伤。 以上这样的例子很多,有的伤情严重,惨不忍睹,危及生命。作为孩子家长,一定要重视。如何预防这类烧烫伤呢? 1.  对幼儿要加强监管,绝对不能离开视线,否则极易发生意外。 2.  对懂事一点的孩子要进行安全教育,学会自我保护。 3.  将易致伤的危险物品妥善保管,避免小儿拿到。 4.  不要让高龄老人单独带孩子,容易发生意外。 万一不幸发生烧烫伤意外,请牢记“冲脱泡盖送”五字诀! Ø  伤后立即用大量冷水冲洗创面30分钟以上,直到感觉不痛为止; Ø  如果穿了衣服,轻柔脱掉衣物,必要时可用剪刀剪开衣服,不要撕伤皮肤; Ø  将烫伤部位浸泡于冷水中直至创面不痛; Ø  用干净的纱布或者棉布盖住伤口; Ø  送往烧伤专科医院治疗。 希望各位家里有儿童的家长一定要重视起来,让孩子远离祸水,健康成长!(文:李敏;图:刘媛园)
  • 17
    2022/08
    儿童身边的烧烫伤危险因素,家长们赶紧自查一下!
    炎炎夏日,是烧烫伤的高发季节,在小儿烧伤病房里,住满了各种原因被烧烫伤的孩子:开水烫伤、火焰烧伤、电烧伤……各种意外层出不穷,孩子痛苦,家长痛心!烧烫伤是0~5岁儿童最容易发生在家里的意外伤害之一,孩子小不懂事,对什么东西都很好奇,喜欢摸摸碰碰。如果家长有一点疏忽大意,本身自我保护能力差的孩子极易发生严重的烧烫伤。日常生活中,都有哪些烧烫伤危险呢? 洗澡引起的烫伤 给小孩洗澡时,家长转身取冷水之际,小孩便伸手进去玩水;有的小孩则跳入盆中;有的由于平衡力差,站不稳而跌入盆中,酿成悲剧。给孩子洗澡,请记得一定要先放冷水,再放热水。洗澡水温最高不应超过39℃,放热水时不要让孩子在身边玩耍,也不能中途离开,洗澡中不要直接用淋蓬头对着孩子冲洗,要先试温度再给孩子冲洗。 热水瓶引起的烫伤 这类烫伤多数是由于家长把热水瓶摆放在婴幼儿伸手可及的地方,小孩或好奇,或口渴、顽皮,或拌倒跌在水瓶上,水瓶摔破或开水溢出而被烫伤。为解决热水瓶引起的烫伤,应将热水瓶放在橱门内或宝宝够不到的地方,使用电热水瓶或气压式热水瓶的家庭,使用后记得将出水口锁闭。 热汤水引起的烫伤 小孩子性急,抓到东西就往嘴里塞,这样就容易被热汤、开水或刚出锅的食物烫伤口腔及咽喉等。生活中,过热的汤水、食物不要放在婴幼儿够得着的地方,且一定要有成人在一旁照看。 学步车引起的烫伤 孩子学走路时,很多家长会购买学步车。学步车在滑行时容易扯到桌布或碰倒暖水瓶,导致宝宝被热水或热液烫伤。此外,学步车还容易造成翻倒、坠落等意外,所以刚学走路的宝宝,一定要慎用学步车。            电器引起的烧伤 家中电器设备常常也是起火触电的原因,室内插座、开关的安装要有必要的防范措施,以免小儿触及。同时应加强关于电的安全教育,禁止用手触摸电插座及电线;家里所有插座电线需用安全锁锁起来,以免宝宝将手指伸到插孔中。 氢气球引起的烧伤 不少游乐场、儿童餐厅,甚至宝宝满月、生日宴都会用气球来装饰氛围,但氢气球对孩子来说是个极其危险的东西。氢气的燃点低,哪怕是衣服摩擦产生的静电、未熄灭的烟头等都有可能引起气球爆炸,造成严重后果。如果为了装点节日气氛或特殊庆祝活动,可以从正规商店购买充了氦气的气球。 跑步机引起的擦伤 现在爱好健身的家庭越来越多,家里配置跑步机也是常事。但是孩子天性好动,好奇心强,小手一摸就会造成严重的擦伤,严重者后期需手术治疗。在这里呼吁家长让儿童远离运行中的电器,一旦出现意外,第一时间切断电源,及时送医。 我们对危险意识的了解程度直接关系到孩子的身体健康,希望家长们认真排查身边的危险因素,减少儿童烧烫伤风险。万一不幸发生烧烫伤,减轻烧烫伤深度的首要措施便是物理降温:持续冷水冲洗或者置于冷水中持续浸泡(至少30分钟),严重者及时送医对创面进行规范化的处理。(文:阮辉)
上一页 12345678 下一页
跳至页
视频专区 护理天地 下载专区 人才招聘
  • 医院概况
  • 新闻公告
  • 患者服务
  • 科室导航
  • 科研教学
  • 人才招聘
  • 联系我们
武汉市第三医院
微信公众号
武汉市第三医院
支付宝二维码
健康武汉
微信小程序
Copyright © 2024 武汉市第三医院(武汉大学附属同仁医院) 版权所有 鄂ICP备13016264号-1 鄂公网安备42018502002779号
友情链接
  • 武汉大学
  • 京伦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