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医院概况
    • 医院简介
    • 医院文化
    • 医院荣誉
    • 历史沿革
    • 党建行风
    • 院务公开
  • 新闻公告
    • 三医新闻
    • 通知公告
    • 媒体聚焦
    • 三医融媒
  • 患者服务
    • 预约挂号
    • 就医指南
    • 专家介绍
    • 门诊安排
    • 门诊优惠服务
    • 专病门诊
    • 特色医疗
    • 护理天地
  • 科室导航
    • 首义院区
    • 光谷院区
  • 科研教学
    • 科学研究
    • 教学动态
    • 住院医师
      规范化培训
    • 进修管理
    • 医学伦理委员会
    • 药物/器械临床试验机构
  • 人才招聘
    • 招聘公告
    • 简历投递
  • 联系我们
  • 首页
  • 医院概况
    • 医院简介
    • 医院文化
    • 医院荣誉
    • 历史沿革
    • 党建行风
    • 院务公开
  • 新闻公告
    • 三医新闻
    • 通知公告
    • 媒体聚焦
    • 三医融媒
  • 患者服务
    • 预约挂号
    • 就医指南
    • 专家介绍
    • 门诊安排
    • 门诊优惠服务
    • 专病门诊
    • 特色医疗
    • 护理天地
  • 科室导航
    • 首义院区
    • 光谷院区
  • 科研教学
    • 科学研究
    • 教学动态
    •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
    • 进修管理
    • 医学伦理委员会
    • 药物/器械临床试验机构
  • 人才招聘
    • 招聘公告
    • 简历投递
  • 联系我们
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健康科普
首页 > 科室导航 > 三医院 > 非手术科室 > 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 > 健康科普
返回上一级
  • 07
    2023/02
    老年人,近期这样做好个人防护
    正值冬季,近期武汉气温波动较大,新冠疫情和流感交织,一旦叠加感染,风险也会随之增加。武汉市第三医院首义院区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副主任医师鲍敏提醒,老年人要提高对呼吸道疾病的重视,提高自身免疫力,积极预防疾病。老年人遇叠加感染风险更大 人体免疫力随着年龄增加而不断下降,60岁及以上老年人群的免疫力相对较低;同时,他们大多患有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及各类心脑血管疾病,不仅感染风险大,得病后病情进展快、严重程度高。 目前正值冬季,近期气温波动较大,新冠疫情和流感交织。一旦叠加感染,会增加诊断鉴别难度和治疗难度,患者的死亡风险也会增加。 因此在近期的日常生活中,老年人要提高防护意识,积极做好日常保健,提高自身免疫力,预防疾病的发生。 规律的生活能帮助预防疾病 科学饮食、充足睡眠、适量运动、心情愉快,是强身健体、提高免疫力的四大原则。老年人不宜盲目减重,要适当增强营养,多吃鱼、肉、蛋、奶和豆类,保证优质蛋白摄入;每天安排充足睡眠,保持白天精力充沛;每周适量安排锻炼,增强机体活力;平时多和子女、朋友聊天,保持情绪舒畅,良好的情绪有助于预防疾病。 对于患有基础疾病的老人来说,日常要定期监测体温、血糖、血压等指标,坚持遵医嘱服药,不能随意停药。 冬春季节少外出、不扎堆 冬春季节天气多变,各类呼吸道疾病高发,应注意及时增减衣物、防寒保暖。同时也要定期给居室通风。 老年人应尽量减少外出。如需外出,尽量不扎堆,不去人多、密闭的公共场所。在外要坚持正确佩戴口罩,接触过公用物品后不要用手触摸眼睛、口鼻,及时做好手卫生。 此外,遇到降温天气,不要在清晨、深夜等低温时段外出。外出时要注意给头部和手脚保暖,防止血管受凉收缩、引发心血管意外事件。 接种疫苗就是加强防护 接种疫苗是预防传染病最经济、最有效的手段。建议符合条件的老年人积极接种新冠病毒疫苗,以及流感疫苗、肺炎疫苗等,有效降低感染风险。
  • 31
    2022/12
    邻居感染新冠病毒,气溶胶会到我家吗?
    不少市民担心:如果住在同一楼栋的邻居感染了新冠病毒,会不会通过下水道、马桶,气溶胶传播到我家呢?如何规避这一风险?对此,长江日报记者采访了武汉市第三医院首义院区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副主任医师鲍敏,为大家释疑解惑。 不必恐慌:下水道传播证据不够充分 鲍敏主任介绍,气溶胶的本质是能够悬浮在空中的微粒,日常的呼吸、咳嗽、喷嚏时都会产生气溶胶。当新冠病毒附着在尘埃、飞沫,或是失去水分的飞沫核上,就能以气溶胶的形式进行空气传播。“但需要强调的是,气溶胶传播也有前提,民众不必因此恐慌。”鲍敏表示,只有当空气流通不畅时,才可能形成难以在短时间内消散的气溶胶。邻里之间感染主要发生在同一层或电梯等空气流通不畅的地方。感染者说话或者咳嗽,气溶胶停留在空气中的时间比较长,容易造成感染。    “目前关于下水道传播气溶胶的证据不够充分,但居民仍然可以采取一些措施降低病毒传播风险。一般来说,功能正常的地漏、下水道,其内置的存水弯具有水封作用,会阻止废气和气溶胶,不会传染病毒,安全起见,最好定期检查。”邻居确诊感染,居家规避风险这样做如果同一栋楼的邻居确诊感染,不要恐慌,做好居家预防。 1.勤开窗通风,每日3次及以上,时长控制在30分钟左右,开窗通风能让病毒很快会被风带走,被空气稀释,降低感染的风险; 2.确保自家的下水道和地漏有水封(每周1次,将约500ml水倒入每个排水口),尤其是一些老旧小区的直排下水道,同时有条件的要多开窗或排气扇通风; 3.无论是在自家还是公共卫生间,使用完马桶后,先盖上马桶盖再冲水,不单单是为了防止新冠,主要是防止各种细菌和其他病毒的扩散; 4.乘坐电梯时一定要规范佩戴好口罩,尽量使用笔、牙签或纸巾触碰电梯按键。
  • 31
    2022/12
    别紧张!做到这些,居家治疗不用慌
    被通知新冠病毒核酸检测阳性,或是自测核酸抗原阳性,应当怎么办?12月10日,武汉市第三医院首义院区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副主任医师鲍敏在接受长江日报记者采访时解答:不用着急,请保持镇定。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可以安心居家治疗,做足准备工作,做好自我健康管理,当好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 能否居家治疗?这样判断 鲍敏主任介绍,奥密克戎变异毒株感染患者以无症状感染者和轻型病例为主,大多不需要过多治疗,一般患者可在家观察治疗。 怎样判断自己是否可以居家治疗?她分析,根据12月8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发布的《新冠病毒感染者居家治疗指南》,无症状感染者,或症状轻微的感染者,本身没有合并严重基础疾病的,可以居家康复;患有糖尿病、高血压、冠心病等基础疾病,正处于稳定期,也没有严重脏器功能不全等需要住院治疗情况的,感染者也可以居家治疗。 居家康复治疗有这些准备工作 首先是居住环境的准备。在条件允许情况下,居家治疗人员尽可能在家庭相对独立的房间居住,房间需通风良好;使用单独卫生间。 其次是相关用品的准备。为居家治疗人员准备专用的防护用品和消毒产品,包括体温计、纸巾、口罩、一次性手套、消毒剂等,以及带盖的垃圾桶。居家治疗人员使用的餐具、衣物、床单、毛巾等日用品,要与其他家庭成员分开存放、分开洗涤。 居家治疗可准备这些药品 根据临床经验,一般普通中青年患者感染新冠病毒后,病程为7天左右,接种过新冠病毒疫苗并完成加强免疫的人群病程更短、病情更轻。 根据《新冠病毒感染者居家治疗指南》推荐,这些居家治疗常用药可供参考: 解热镇痛药物,如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出现发热、头痛、咽痛,已经严重影响休息和睡眠,就可以服用。 针对呼吸道症状的药物,如缓解咽干咽痛的地喹氯铵、六神丸;缓解咳嗽的溴己新、氨溴索、福尔可定等。 此外,还可适量准备一些对症的中成药,如金银花口服液、疏风解毒胶囊(颗粒)、藿香正气胶囊(或丸、水、口服液)、金花清感颗粒等。 鲍敏特别提醒,用药时须遵照药品说明书使用,或咨询医生。 居家如何进行健康管理 鲍敏建议,居家治疗期间,注意卧床休息,加强支持治疗,保证充分能量和营养摄入。多喝水,注意水、电解质平衡,维持身体内环境稳定。 同时,坚持每天早、晚测量体温,进行自我健康监测。根据相关防疫要求进行抗原自测并上报结果。 无症状者无需使用药物治疗。如出现发热、咳嗽等症状,可进行对症处置或口服药治疗。新冠病毒感染可能导致慢性病、基础疾病病情加重,患有基础疾病的人一定要规律用药,控制好病情。 同住人员也应每日检测体温,进行自我健康监测。 如果遇到健康问题,可向所在地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寻求帮助。 不要紧张,积极心态有助康复 面对疾病及生活方式的暂时改变,容易令人产生紧张、忧虑、烦躁等负性情绪。鲍敏分析,出现这类不良情绪是正常现象,不必因此感到焦虑,从而加重心理负担。 另一方面,这些不良情绪会导致人体内分泌失调,影响睡眠状况,降低身体抵抗力,不利于快速康复。因此,需要及时化解,保持积极心态。 居家治疗期间,感染者要保证充分休息,尽量保持规律的日常作息,可以安排适当的娱乐活动来放松心情,如听音乐、看书等。如果感觉情绪低落、自我调节效果不佳,也可以与家人、朋友通过网络沟通,获得心理支持,疏导不良情绪。必要时还可寻求心理专业人员支持,拨打心理援助热线。
  • 22
    2022/11
    自己在家做雾化,药物过量后心慌手抖
    自己买药在家做雾化,结果不但症状没有消除,还多了心慌、手抖的毛病。80岁的李奶奶因此住进了医院。医生提醒:不推荐市民盲目在家做雾化。 李奶奶家住洪山区,患有慢支、肺气肿多年,经常到医院住院。前不久,武汉天气突变,气温大幅下降,她受凉后旧病复发,总是咳嗽、喘气。吃药后,病情一直没有缓解,有病友推荐:可以到药店买些平喘的药物,自己在家做雾化。 想到自己平时住院,也是用这些药物做雾化,李奶奶就到药店买了些平喘药物,找出家里的雾化机,自己在家做雾化。两天后,李奶奶明显感觉症状减轻,就坚持每天做雾化。谁知没多久,她出现心慌、手抖的症状,端水都困难,不得不到武汉市第三医院首义院区看病,被收治入院检查。 武汉市第三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治医师袁竹青介绍,根据李奶奶喘气、心慌及手抖的症状,做相关检查排查病因,最后确诊为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同时合并严重心律失常,因过量使用含有平喘成分“沙丁胺醇”的雾化药物,导致心脏疾病加重、手部肌肉兴奋震颤。通过综合治疗,一周后,李奶奶咳嗽、喘气的症状好转,不再心慌、手抖了。 该科主任高宝安介绍,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治疗过程中,常常需要做药物雾化来治疗,临床上也会使用含有“沙丁胺醇”成分的雾化药物,但要根据患者以往的基础疾病情况、病情状况,来选用雾化药物的成分、疗程。选择药物不当、使用时间过长,都可能引发意外。因此,不推荐市民盲目在家做雾化。如果确实需要自己在家做雾化,应先咨询专业的医务人员。
  • 22
    2022/11
    药学专家这样说:头疼脑热乱吃抗生素加速细菌耐药
     “抗菌药物滥用现象很常见,很多人一有头疼脑热就吃几片‘消炎药’,其实大多数的感冒、咳嗽、咽喉痛、流涕由病毒感染所致,抗生素对其无效。”近日,武汉市第三医院副主任医师鲍敏在举办的有关“细菌耐药”学术报告会暨应用培训班上如是说。 抗菌药物滥用所造成的细菌耐药会使原本有效的抗生素的治疗效果降低或丧失,增加了对患者的治疗难度和医疗成本,而缺乏相关的用药知识和观念的误区,是造成抗菌药物大量不合理应用的主要原因。 武汉市第三医院副主任医师鲍敏强调,多数抗生素是处方药物,不能到药店随便购买,而应凭处方购药。类似感冒等日常小病,不要动辄服用抗菌药物。一旦医生确定使用抗生素治疗,就要遵从医嘱按时按量服药,以维持药物在体内的有效浓度。 鲍敏主任最后在指出,勤洗手的作用被远远低估。勤洗手和正确使用手部消毒液是预防感染最有效的办法,可以大幅降低腹泻病、呼吸道感染的发病率,相比抗生素,洗手更加廉价而有效。
  • 22
    2022/11
    使用长期未清洁的空调,爹爹感染军团菌持续高烧
    武汉的吴爷爷在吹空调后高烧不退,就医后发现,是感染了军团菌肺炎,医生初步判断,与空调长期不清洗有关。所幸,经过治疗,吴爷爷已健康出院。 据吴爷爷介绍,他由于天气炎热,打开了一年多未使用的空调,3天后,他的体温达到38度,随后被家人送往武汉市第三医院就诊。吴爷爷入院后,体温最高达到了40度。经医院肺部CT检查发现,吴爷爷的双肺出现了多发斑片影,医生建议吴爷爷接受支气管镜检查,明确肺炎的病原微生物,最终发现是军团菌。医生迅速根据化验结果进行对症治疗,很快吴爷爷就不发热了,精神也恢复了。 武汉市第三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高宝安介绍,军团菌是一种致命病菌,喜欢潮湿温暖的环境,主要通过空气经呼吸道传播,患者早期会出现高热、全身肌肉酸痛,同时伴有消化道症状。如果治疗及时,会有好转,而如果治疗不及时,非常容易引起重症肺炎,同时伴有全身多系统损害发生。经过详细询问,吴爷爷感染很可能与空调长期不清洗有关。 高宝安提醒广大市民,空调是夏天防暑降温的必备,但也滋生细菌,尤其是长时间不清洗的空调,细菌、病毒会从出风口吹出,随着呼吸被人体吸入,隐藏在空调里“杀手”嗜肺军团菌就是其中一种,建议使用长时间未使用的空调,在使用前做一次彻底的卫生清洁。
  • 22
    2022/11
    气管狭窄5年,更换支架呼吸顺畅
    家住十堰小乡村的小李,今年才31岁,但他5年来经历了噩梦般的生活,因为气管结核导致主气管狭窄,引起严重呼吸困难,从“石块压在胸口”到“鬼掐着脖子”,再到“吸一口”都是奢望。于是他这几年在当地医院多次就诊,给予气管镜下球囊扩张,气管稍稍打开,但过不了多久,出现活动受限,到完全没有法活动。今年3月山东省顶级结核病医院,给予“T”型气管支架置入,反复出现肺部感染,呼吸困难又逐渐加重。昨日因受凉后出现腹部感染加重,到十堰太和医院就诊,医院检查发现患者因气管狭窄导致严重缺氧、呼吸衰竭,给予吸氧、使用呼吸机辅助给氧,效果不佳。眼见着患者奄奄一息,当地医生向他推荐了远在武汉市第三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学科高宝安主任,从他口中得知,“高宝安主任在气管狭窄治疗,气管支架置入方面有丰富的经验,接诊过湖北省乃至全国的许多患者,有很多成功的案例”。小李的家人经过短暂的讨论后,抱着“最后一丝希望”让120连夜从十堰送到了武汉,到达武汉第三医院已是凌晨3点。 高主任亲自接诊了小李,经过简单术前检查,于是,今天高主任给小李气管镜检查时发现,T管上支延伸至声门,下支可见环状肉芽致管腔重度狭窄,气管镜不能通过。高主任告诉小李的家属,他现有支架上支顶住声门不能正常发声,甚至影响吃饭喝水,下支被肉芽几乎堵死,经过慎重考虑提出了大胆的手术方案,拔出气管外露的“T”性支气管,封住切开的气管开口,还小伙子一个正常的外貌,同时给予装上一个内衬气管的金属支架防止气道再次塌陷狭窄。经过家属同意后,两个小时后手术顺利结束了。小李从手术醒来,深深舒了一口,觉得轻松自在。手术结束后5小时,小李可以断开氧气,下地自由活动的那一刻,高兴得像个孩子。如果等到脖子上气管切开的纱布揭去的时候,他变成一个正常的“男孩子”,一定会喜极而泣。 高宝安主任温馨提示,患者存在气道狭窄给予气道支架置入术时,需充分评估患者自身的状况选择气管支架的类型、材质、尺寸,同时需不断去调整支架的位置,清理新生肉芽,一定要注重随访。不能安了支架不管“售后”。一定要让支架发挥最好的作用,让患者呼吸自由顺畅。
  • 21
    2022/10
    气管狭窄5年,更换支架呼吸顺畅
    一家住十堰小乡村的小李,今年才31岁,但他5年来经历了噩梦般的生活,因为气管结核导致主气管狭窄,引起严重呼吸困难,从“石块压在胸口”到“鬼掐着脖子”,再到“吸一口”都是奢望。于是他这几年在当地医院多次就诊,给予气管镜下球囊扩张,气管稍稍打开,但过不了多久,出现活动受限,到完全没有法活动。今年3月山东省顶级结核病医院,给予“T”型气管支架置入,反复出现肺部感染,呼吸困难又逐渐加重。昨日因受凉后出现腹部感染加重,到十堰太和医院就诊,医院检查发现患者因气管狭窄导致严重缺氧、呼吸衰竭,给予吸氧、使用呼吸机辅助给氧,效果不佳。眼见着患者奄奄一息,当地医生向他推荐了远在武汉市第三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学科高宝安主任,从他口中得知,“高宝安主任在气管狭窄治疗,气管支架置入方面有丰富的经验,接诊过湖北省乃至全国的许多患者,有很多成功的案例”。小李的家人经过短暂的讨论后,抱着“最后一丝希望”让120连夜从十堰送到了武汉,到达武汉第三医院已是凌晨3点。 高主任亲自接诊了小李,经过简单术前检查,于是,今天高主任给小李气管镜检查时发现,T管上支延伸至声门,下支可见环状肉芽致管腔重度狭窄,气管镜不能通过。高主任告诉小李的家属,他现有支架上支顶住声门不能正常发声,甚至影响吃饭喝水,下支被肉芽几乎堵死,经过慎重考虑提出了大胆的手术方案,拔出气管外露的“T”性支气管,封住切开的气管开口,还小伙子一个正常的外貌,同时给予装上一个内衬气管的金属支架防止气道再次塌陷狭窄。经过家属同意后,两个小时后手术顺利结束了。小李从手术醒来,深深舒了一口,觉得轻松自在。手术结束后5小时,小李可以断开氧气,下地自由活动的那一刻,高兴得像个孩子。如果等到脖子上气管切开的纱布揭去的时候,他变成一个正常的“男孩子”,一定会喜极而泣。 高宝安主任温馨提示,患者存在气道狭窄给予气道支架置入术时,需充分评估患者自身的状况选择气管支架的类型、材质、尺寸,同时需不断去调整支架的位置,清理新生肉芽,一定要注重随访。不能安了支架不管“售后”。一定要让支架发挥最好的作用,让患者呼吸自由顺畅。
  • 23
    2022/09
    气道双支架,让肺癌患者平安过中秋
    中秋节前的一天下午下班时间,一辆从外地来的120车风驰电掣般停在了武汉市第三医院普仁楼门口,抬下来一位昏迷、呼吸微弱的老年男性患者。病人家属直接带着病人奔向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向此科高宝安主任说,“一定要救我爸爸,让他过最后一个中秋节。”。高主任被病人家属的孝心打动,且人家千里迢迢直奔武汉市第三医院呼吸科来,立马开放绿色通道。通知气管镜呼吸打开呼吸机,直接将病人送至气管镜室手术台上,一边心脏胸外按压,一边向患者家属询问病情。原来病人李爹爹今年才62岁,肺癌晚期,肿瘤细胞侵犯左右两边的支气管,导致左右两边的支气管狭窄无法呼吸,严重缺氧、昏迷,心脏几乎停止跳动了。高主任当机立断,立即进行气道支架置入改善缺氧。 高宝安团队立马进行分工,一队人负责手术麻醉管,一队人负责心脏按压,一队负责气管镜检查气道状况及支架植入。在手术过程开始几分钟,迅速在左主置入金属支架,但患者还存在严重缺氧,心率最低降至30次/分,给予肾上腺、阿托品等处理,5分钟出现室颤,立即给予除颤,同时在右主-中间段这个位置迅速装上了金属支架,这意味着患者双肺气道开了80%。支架置入后约40分钟,患者苏醒过来了,向高主任竖起来大拇指。这才让他们团队送了一口气。 第二天中秋节中午,李爹爹吃上了儿子及儿媳奉上的当地应景必须要吃的板栗烧鸡和象征团圆的月饼。其儿子热泪盈眶,对高主任说,“万分感谢。子欲养而亲不待来得晚些”。高主任说,“你若性命相托,我必全力以赴。医学不能逆改天命,只能尽力让病人离去的步伐慢点,再慢点“。手术第三天,李爹爹可以完全下地活动,一周后他呼吸顺畅,出院了。 高主任总结了这次手术,他建议:肺癌患者一旦气道狭窄,需积极进行治疗,改善呼吸困难,提高生存质量,延长生命。
  • 05
    2022/09
    使用长期未清洁的空调,爹爹感染军团菌持续高烧
    7月25日,极目新闻记者获悉,武汉的吴爷爷在吹空调后高烧不退,就医后发现,是感染了军团菌肺炎,医生初步判断,与空调长期不清洗有关。所幸,经过治疗,吴爷爷已健康出院。 据吴爷爷介绍,7月19日,他由于天气炎热,打开了一年多未使用的空调,3天后,他的体温达到38度,随后被家人送往武汉市第三医院就诊。吴爷爷入院后,体温最高达到了40度。经医院肺部CT检查发现,吴爷爷的双肺出现了多发斑片影,医生建议吴爷爷接受支气管镜检查,明确肺炎的病原微生物,最终发现是军团菌。医生迅速根据化验结果进行对症治疗,很快吴爷爷就不发热了,精神也恢复了。 武汉市第三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高宝安介绍,军团菌是一种致命病菌,喜欢潮湿温暖的环境,主要通过空气经呼吸道传播,患者早期会出现高热、全身肌肉酸痛,同时伴有消化道症状。如果治疗及时,会有好转,而如果治疗不及时,非常容易引起重症肺炎,同时伴有全身多系统损害发生。经过详细询问,吴爷爷感染很可能与空调长期不清洗有关。 高宝安主任提醒广大市民,空调是夏天防暑降温的必备,但也滋生细菌,尤其是长时间不清洗的空调,细菌、病毒会从出风口吹出,随着呼吸被人体吸入,隐藏在空调里“杀手”嗜肺军团菌就是其中一种,建议使用长时间未使用的空调,在使用前做一次彻底的卫生清洁。
  • 05
    2022/09
    放暑假啦!请家长收好这份带娃防疫宝典
    趁放寒假有充足时间,让孩子参加兴趣班集训,怎样做好日常防护?孩子的外出环境相对上学期间变“复杂”,如何做好个人防控? 对此,武汉市第三医院首义院区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医生袁竹青专门列出了孩子外出活动的常见场景,有针对性地提出了防疫方案,并提醒戴口罩、勤洗手不可忘,外出要注意保持安全距离,在室内则要坚持通风。 一、外出逛景点: 1.优先选择通风良好的室外景点,提前预约、错峰出游,避开景点人流高峰期;外出尽量避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最好不要跨地区出游。 2.游玩全程记得戴口罩、保持安全距离;勤洗手,或随身携带免洗手消,及时清洁手部;如果身边有人咳嗽、打喷嚏,要保持安全距离。 二、外出看展、看电影 1.全程正确佩戴口罩,不要随意摘下口罩,包括使用卫生间时。 2.排队、参观时,与他人保持1米以上安全距离;过程以观看为主,减少触碰公共设施。 3.如果场地密闭,或是戴口罩时间过长,感觉有憋闷感,可尽快离开,到场地开阔、无人处透气。 4.回家后要及时更换外套,认真洗手、洗脸。 三、外出逛公园 1.周末带孩子到户外玩耍,尽量选择江滩、公园或小区的开放、通风处。玩耍时,如果有小朋友感冒咳嗽、流鼻涕,应保持安全距离。 2.接触公共设施后,及时给孩子用流水洗手,或者使用免洗手消。 四、去上兴趣课 1.如果需要乘坐公交车、地铁去培训班,路上要全程佩戴好口罩,减少与其他人员交流;上下车门、楼梯时,尽量不要直接触摸扶手、门把手、电梯按钮等公共设施,如果接触到,要及时洗手或用速干手消毒剂来保持卫生。 2.在培训班,要注意和同学保持1米以上安全社交距离,尽量不要摘下口罩、近距离聊天和吃零食;如身边有人咳嗽、打喷嚏,尽快避开。 3.课间休息时,同学们不串座、不串班、不打闹、不扎堆;课间也可以到户外稍作活动,呼吸新鲜空气。 五、居家也要多通风 假期孩子居家生活时间长,在家要多开窗通风,保持空气洁净。冬季天气寒冷,取暖时尽量将门窗留条缝,保持空气流通;每天开窗通风两次以上,保持空气洁净,防止病菌在室内蓄积。 早睡早起,适当锻炼,提高身体抵抗力。假期不用上课,有些学生熬夜追剧、三餐不定,不利于身体健康。家长要督促孩子早睡早起、清淡饮食,提高身体抵抗力。儿童每天要有一定量的户外活动,尽量选择开阔场地活动。
  • 05
    2022/09
    他爱翘二郎腿久坐打麻将,血栓堵了肺血管险丢命
    近日,武汉58岁的李女士因为爱翘二郎腿久坐打麻将,导致严重的肺栓塞险丧命。 李女士家人介绍,3月时,她每天约着好友去棋牌室打麻将,除了上厕所,就连吃饭都要在牌桌上解决,而且还长时间翘着二郎腿。后来,李女士回家后发现自己双腿有点肿胀,以为是久坐血液不循环造成,没有在意。月底,李女士出现了咳血、咯血,伴随胸痛,甚至痛得无法入睡,在社区打了几天消炎针不见好转,这才赶到武汉市第三医院呼吸科住院治疗。 该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接诊医生袁竹青为李女士检查发现,她双下肢不对称性水肿,绝非肺炎那么简单。建议进行彩超检查,果不其然,双下肢彩超提示李女士的左下肢血管内可见许多血栓,此类血栓容易跟着血流全身蹿动,尤其易堵塞肺血管和脑血管。经肺血管增强CT检查,发现患者肺血管已被血栓堵塞了,是凶险的肺栓塞,需要尽快安排介入手术,否则很可能猝死。所幸,手术和治疗及时,李女士身体逐渐康复。 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鲍敏主任解释,李女士长时间久坐,导致血流缓慢,再加上她喜欢以二郎腿的姿势,两只腿叠加会将下肢局部血流阻断一部分。长时间积累引起下肢局部血流改变,从而长出血栓。鲍敏表示,若人体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血液就无法上流,堆积在下肢的静脉血就易形成血栓。随后,血栓就有可能从静脉血管进入肺循环,造成肺动脉的堵塞,有心脏骤停、猝死的风险。鲍敏提示,清明小长假到来,市民朋友们一定要避免久坐,尤其不要坐着还翘着二郎腿,多出门踏青,多运动,远离不必要的病痛。
上一页 12...101112131415 下一页
跳至页
视频专区 护理天地 下载专区 人才招聘
  • 医院概况
  • 新闻公告
  • 患者服务
  • 科室导航
  • 科研教学
  • 人才招聘
  • 联系我们
武汉市第三医院
微信公众号
武汉市第三医院
支付宝二维码
健康武汉
微信小程序
Copyright © 2024 武汉市第三医院(武汉大学附属同仁医院) 版权所有 鄂ICP备13016264号-1 鄂公网安备42018502002779号
友情链接
  • 武汉大学
  • 京伦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