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医院概况
    • 医院简介
    • 医院文化
    • 医院荣誉
    • 历史沿革
    • 党建行风
    • 院务公开
  • 新闻公告
    • 三医新闻
    • 通知公告
    • 媒体聚焦
    • 三医融媒
  • 患者服务
    • 预约挂号
    • 就医指南
    • 专家介绍
    • 门诊安排
    • 门诊优惠服务
    • 专病门诊
    • 特色医疗
    • 护理天地
  • 科室导航
    • 首义院区
    • 光谷院区
  • 科研教学
    • 科学研究
    • 教学动态
    • 住院医师
      规范化培训
    • 进修管理
    • 医学伦理委员会
    • 药物/器械临床试验机构
  • 人才招聘
    • 招聘公告
    • 简历投递
  • 联系我们
  • 首页
  • 医院概况
    • 医院简介
    • 医院文化
    • 医院荣誉
    • 历史沿革
    • 党建行风
    • 院务公开
  • 新闻公告
    • 三医新闻
    • 通知公告
    • 媒体聚焦
    • 三医融媒
  • 患者服务
    • 预约挂号
    • 就医指南
    • 专家介绍
    • 门诊安排
    • 门诊优惠服务
    • 专病门诊
    • 特色医疗
    • 护理天地
  • 科室导航
    • 首义院区
    • 光谷院区
  • 科研教学
    • 科学研究
    • 教学动态
    •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
    • 进修管理
    • 医学伦理委员会
    • 药物/器械临床试验机构
  • 人才招聘
    • 招聘公告
    • 简历投递
  • 联系我们
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健康科普
首页 > 科室导航 > 三医院 > 非手术科室 > 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 > 健康科普
返回上一级
  • 05
    2022/09
    放下你的好奇心,这玩意儿不要碰!
    宣称可“缓解烟瘾”的产品,却让更多的年轻人染上烟瘾,打着“健康”“潮酷”标签的电子烟要凉了! 《电子烟管理办法》将于5月1日正式施行《办法》提到“禁止向未成年人出售电子烟产品”、“禁止销售除烟草口味外的调味电子烟和可自行添加雾化物的电子烟”。 电子烟绝非戒烟神器,它和香烟一样危害健康!武汉市第三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鲍敏主任提醒,年轻人别出于好奇去尝试电子烟。 经过多年科普宣传,“吸烟有害健康”观念深入人心,不少人设法戒烟。为帮助戒烟人群缓解烟瘾,电子烟草产品应运而生。厂家宣称,将特制的“烟弹”通过电子加热,产生可吸食的雾化气体,可为消费者提供与吸烟类似的感受,但对健康的危害大大减少。 近几年,各类外形时尚、体型迷你的电子烟,在年轻人中引发消费潮流,看到朋友胸前挂着的电子烟,出于好奇就跟风购买。 “放下你的好奇心!” 专家告诉你:为什么电子烟吸不得。 “认为电子烟相对健康,这是个误区。”鲍敏主任表示,医院开设“戒烟门诊”,平时常有戒烟市民来咨询电子烟相关话题。其实,吸食电子烟不仅危害健康,各种新奇口味的电子烟还会令吸食者放松对烟草的警惕,从而造成“入门效应”,增加吸食卷烟的隐患。
  • 05
    2022/09
    武汉疫情常态化防控不松懈,坚持戴口罩,呼吸道感染患者减少三成
    “与两年前相比,接诊的呼吸系统疾病患者明显减少了。”武汉市第三医院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鲍敏介绍,最近武汉遇到冷空气大幅降温,如果是前几年,这种天气情况下,科室一天能接诊数十名感冒及流感患者,但今年每天仅接诊数人。 鲍敏主任说,今年接诊的感冒、扁桃体炎、支气管炎等呼吸道感染患者,比前两年减少了近三成;一些过敏性鼻炎、过敏性咽炎的“老病号”也表示,自从戴上口罩,病情发作的情况好多了。 鲍敏主任分析,近两年,市民对卫生习惯非常重视,坚持戴口罩、勤洗手,切断了“病从口入”“病从手入”的途径。尤其是坚持戴口罩,能预防流感、水痘、流行性腮腺炎等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的疾病,降低感染风险;还可帮助过敏体质的市民阻挡花粉、尘螨等过敏原的吸入。这些好习惯值得长期坚持下去。 常态化防控下,医院如何发挥哨卡作用?武汉市疫情防控指挥部要求,全市所有发热门诊要严格执行接诊、筛查、转诊流程,确保就诊患者诊疗行为在发热门诊一站完成,检测结果反馈前所有患者必须留观。工作人员、患者及其陪同人员都要严格做好个人防护,严防留观期间交叉感染。 武汉市第三医院发热门诊是相对独立区域。“发热门诊是全闭环管理,患者挂号、就诊、治疗都要在发热门诊完成。”武汉市第三医院鲍敏主任介绍,对具有可疑症状不能排除新冠病毒感染的患者,导诊护士会规范引导至发热门诊就诊,进行验血、肺部CT、核酸检测等相关检查,核酸检测结果出来前,任何发热患者都不能离开发热门诊。
  • 13
    2022/06
    肺磨玻璃结节, 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术找出“答案”
    不久前,家住洪山区的一55岁李大妈单位体检发现肺部磨玻璃结节,一家人跟着她非常紧张起来。于是来到武汉市第三医院首义呼吸与危重症学科肺结节专科门诊找到了高宝安主任。高主任认真阅读了她的肺部CT,建议做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术来明确结节的性质。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术?! 李大妈对此检查并不了解。 什么是CT引导下定位经皮肺穿刺活检? 在CT指导下定位,用细针刺入结节内,抽取部分细胞或组织,再将这些病变细胞或组织进行病理学检查来明确诊断。该检查优点是对肺组织损伤小、并发症少而轻、定位精准、准确率高、操作时间约20分钟左右,可以为不明原因的肺部占位性疾病的诊断提供可靠的组织病理学依据。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术作为一种微创诊断方法,是胸部疑难疾病诊断和鉴别诊断的重要手段。 做此项检查适应症有哪些? 肺内的病变如结节、团块影,用常规的实验室检查不能明确的,肺部周围型肿块纤维支气管镜不能取到病变组织的情况,需要明确病变性质时,或考虑恶性病变时,指导下一步治疗时,均需要病理穿刺。 3.此项检查禁忌症有哪些? 1)病变附近有严重肺气肿、肺大疱者; 2)怀疑有血管病变如血管瘤、肺动静脉瘘; 3.)患者有出血倾向,有凝血机制障碍或正在抗凝治疗中; 4)患者不合作,不能控制咳嗽,较衰竭、有严重心肺功能不全。 4.此项检查的风险有哪些? 这是一种有创伤的检查手段,有发生气胸、出血、栓塞、针道种植和感染的危险。因之严格掌握适应证和禁忌证极为重要。 5.做这项检查痛苦吗?操作时间大约多久?检查后注意事项是什么?   做这项检查不痛苦,使用局部麻醉。操作一般20分钟左右,操作后只需卧床休息一两小时,即可正常活动、进食。第二天需行胸片检查有无气胸等相关并发症。 李大妈再了解了一下经皮肺活检的相关事项后,入住呼吸科后第二天顺利完成了经皮肺活检,送检结果三天后报告:原位腺癌。高主任告诉李大妈,幸好她很快确定了结节的性质,为肺癌的治疗赢得了时间。一周后李大妈进行了肺结节切除术。一块石头落地,一家人跟着开心起来。
  • 07
    2022/06
    面对肺癌,要做到“三级预防”
    世界卫生组织提出:三分之一的癌症完全可以通过早期发现得到较好治疗甚至根治。而在中国,占癌症死亡人数首位的肺癌,通过三级预防不仅可降低发病率,在发病后也可以通过尽早的规范治疗提高治念率,延长生命。 一级预防:病因预防,选是指在疾病未发生时采取的措施。主要包括吸烟、环境空气污染、职业因素和遗传易感性等。吸烟是导致肺癌的主要原因,对有相关伤害的人群应做到职业防护、监测环境、心理因素等。  二级预防: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肺癌早期症状通常不典型,仅有轻微咳嗽或无症状,常常被忽视。病理诊断仍是肺癌确诊的金标准,肺癌早期筛查的主要手段有:低剂量螺旋CT、电子支气管镜、胸腔镜、痰病理、肺癌肿瘤标志物等。 三级预防: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主要是对易发生癌症患者进行规范化治疗,提高生存率和肿瘤控制率,减少并发症,降低毒副作用,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 07
    2022/06
    面部水肿,竟然是肺癌征兆
    肺癌的常见症状多半是咳嗽、胸痛等,市民刘女士没想到,她患肺癌后的症状竟然是面部浮肿,吃利尿药无效后就医,才最终确诊。 刘女士家住洪山区,5月中旬,她好几次发现自己早晨起床时面部浮肿。刘女士以为是睡前喝水过多,就刻意减少喝水,但浮肿的情况还是很明显。不仅面部,她的后颈部、胸部、胳膊也开始水肿。 刘女士又怀疑是肾脏出问题,到药店购买利尿消肿的药,吃了几天后依然没有好转,反而耳朵发紫,还出现了呼吸困难。这次,她终于决定到武汉市第三医院首义院区看病。 该院呼吸与危重症科主任高宝安主任分析,如果是肾脏疾病引发水肿,多半是凹陷性水肿,也就是民间俗称“一按一个坑”,而刘女士不是这样。 刘女士的情况让高宝安敏感联想到了“上腔静脉阻塞综合征”,这是肺癌的并发症之一。果然,经过肺部增强CT和经皮肺活检等检查,确诊刘女士患上“小细胞肺癌”。好在就医及时,暂未出现肺癌脑部转移,接受化疗效果比较乐观。 高宝安主任介绍,常见的肺癌症状多是顽固性咳嗽、痰中带血、胸痛等,像刘女士这样脸肿、手肿的情况不多见。她是由于肿瘤病变波及上腔静脉及锁骨下静脉,影响脸部、双上肢血液回流到心脏导致的水肿,情况严重者还会皮肤呈暗紫色,眼结膜充血、视力模糊、头晕、头痛。 高宝安主任提醒市民,平时如果感觉身体不适,尽量尽早就医排查,别贻误了治疗时机。
  • 07
    2022/06
    “双支架”解决食管癌患者吃饭大问题
    5月12日,经过市三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高宝安专家团队治疗,依靠管路维持生命的李先生终于摆脱管路喂食,可以自主进食了。 2个月前,家住恩施的李先生食管癌恶化,肿瘤侵犯到邻近的支气管,形成食管气管瘘。当他进食时,嘴里的食物经过食管时,容易漏出部分到支气管、肺部,反复造成重症肺炎。为此,医生给李先生装上空肠营养管,通过这个管路把糊状食物直接输送空肠,不经过食管和胃,来避免重症肺炎的发生。 虽然这样解决了部分问题,但由于营养跟不上,李先生日渐消瘦,路都走不动,坐上了轮椅,因营养差形成了肺积水,没有办法平卧睡觉,他只能日夜坐在轮椅上,靠打营养针输蛋白度日子,家人十分心痛。 前不久,在朋友的介绍下,李先生前往市三医院就诊。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高宝安主任根据李先生病情,建议食管内放入支架,这样解决食管癌引起的气道狭窄,同时补上食管和气管之间的“窟窿”。 手术过程中,高宝安发现李先生呼吸困难的原因除了“肺积水”,还是有气道内食管癌转移导致狭窄。于是,他决定手术分两步:第一步,气管内植入支架,解决呼吸困难问题,第二步,食管内植入支架,扩开食管。双支架解决同时堵住食管气管瘘,更加牢靠。 手术很顺利。手术后第二天,李先生进行了食道碘水造影检查,食管瘘被完全堵住了。已有两个月没有经过嘴巴吃饭的李先生,终于喝下了一碗肉香扑鼻的排骨汤。术后第三天,李先生健康出院。 高宝安主任介绍,不少食管癌患者都会遭遇食管狭窄、食管瘘等问题,导致吃不下、不能吃,影响营养吸收。通过植入支架的做法,可以帮助解决“吃饭”问题,营养跟上了,生活质量提高了,可以继续抗癌生存。
  • 07
    2022/06
    咳咳咳,都是慢阻肺在“作祟”
    最近气温持续走低,很多朋友特别是中老年人都有一个感受,老忍不住咳嗽,一团气憋在胸口出不去,甚至走两步就喘,好好的肺怎么就不给力了?冬季如何保养我们的肺? 最典型而且最早出现的症状就是咳嗽。初期咳嗽呈间歇性,清晨较重。随病程发展,早晚或整日均有咳嗽。 其次是气短,动一步就喘不过气儿,晚上躺平了就呼吸困难,严重者甚至休息时也会感到气短、呼吸费劲。有部分慢阻肺的重症患者还会出现胸闷、喘息等症状。 患者被它长期折磨,还可能出现全身性症状。如果控制不好,最后可能会并发气胸、肺心病,甚至呼吸衰竭。 防治慢阻肺,早发现早干预早治疗很重要。在慢阻肺的危险因素中,吸烟时间越长、吸烟量越大,慢阻肺患病风险越高。反复感染也是慢阻肺的一大诱因,气道受损,肺泡遭殃。 想要远离慢阻肺,预防感染、注意保暖很重要。另外建议抵抗力低下的老年人,每年寒潮来袭之前接种流感疫苗和肺炎疫苗。遇上雾霾天气,尽量宅家,如要出门记得戴上过滤PM2.5的专用口罩。 除了危险因素要规避,进行适当的有氧运动能有效提高肺功能,同时还建议进行一些伸展扩胸运动等,可以经常性的加深加长呼吸,增加呼吸肌的力量,使胸廓扩大,利于肺组织的生长发育和肺的扩张。
  • 07
    2022/06
    春节驱车百公里来武汉看烧伤的广东患者,痊愈了!
    4月27日,家住广东的王先生一家三口健康出院。回想起大年初一,全家受伤的事情王先生心有余悸,临走时特别感谢武汉市第三医院医护人员对全家的救命之恩。 2022年大年初一深夜,家住广东的王先生一家三口在家中二楼熟睡,小儿子被浓烟呛醒,迅速叫起全家人,这才发现家中意外失火。当小儿子第一时间冲到一楼打开大门的一瞬间,大火浓烟扑面而来,小儿子被高度热量击倒。跟在小儿子身后的王先生夫妻两人瞬间也被大火灼伤。王先生夫妻忍者剧痛,把受伤的孩子拖回二楼,等待救援。很快大火被消防人员扑灭,但一家三口脸上、手部等多个部位被大火烧伤,三人都同时出现了不同严重程度的呼吸困难。 在当地医院就诊后,王先生一家被连夜转到武汉市第三医院就诊。到达医院后,医院立即开通了绿色通道,烧伤科医生团队立即对王先生病情做了评估。王先生妻子及小儿子烧伤最重,存在严重的气道烧伤,立即紧急切气管开放气道接呼吸机辅助通气。 在烧伤科的精心治疗下,王先生一家烧伤创面逐渐痊愈。但是由于王先生一家在大火中吸入浓烟,导致烧伤吸入性损伤,气道中均存在气道黏膜坏死物、血痂,特别是小儿子,连声带都被烧伤了。于是,烧伤科联合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一起,给病人进行详细会诊,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高宝安给其经过三次的气管镜下清理坏死物,母子俩均脱离呼吸机,气管切口完全长好,一家三口呼吸顺畅了。 高保安主任提醒,市民如意外遭遇火灾,遇到浓烟需用打湿毛巾捂住口鼻,尽量保护好呼吸道,千万别直面大火浓烟。
  • 07
    2022/06
    撞伤腿后引发肺栓塞,医生5次挽留患者治病
    不小心撞到腿后,竟引发肺栓塞。面对医生的诊断结果,市民李先生不敢相信。经过医生5次挽留,他才留下来住院治疗,避免了血栓引发生命危险。 李先生今年61岁,4月10日,他在小区锻炼时,左腿不慎撞到健身器材上,出现红肿。第二天,撞伤部位的红肿扩散至膝盖以下,吃消肿药也没效果。3天后,李先生还出现呼吸困难、咯血的情况。 担心自己患上肺癌,李先生到武汉市三医院首义院区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看病。胸部CT检查排除了肺癌,肺部CT报告“肺部感染”,在完善血检、心电图、双下肢血管彩超、肺动脉血管增强CT等检查后,医生判断李先生患的是左下肢静脉血栓形成肺栓塞,病因正与前几天的外伤有关。 该科高宝安主任强烈要求李先生住院治疗。李先生很诧异:小小磕碰会导致肺栓塞?他拒绝了高宝安主任的建议,拉着老伴就往诊室外面走。高宝安主任守在诊室门口,来回五次耐心解说,终于说服李先生留下来治疗。 原来,李先生撞伤左腿后,血管内皮细胞受损,产生微小血栓,随着血液流动堵塞在肺部,引起肺部血管栓塞。因为堵塞在肺部血管的血栓还很微小,李先生只是出现呼吸困难、咯血等症状,有望用药促进吸收。但他腿部受伤处的下肢静脉血栓继续脱落,如果随着血流再次进入肺内堵塞血管,会有猝死风险。 入院后,医生给李先生置入临时的下腔静脉滤器,“挡住”腿部血栓,防止回流到肺部,同时服用抗凝药,减少血栓形成。等腿部外伤痊愈,再伺机取出下腔静脉滤器。4月21日,李先生痊愈出院。   高宝安主任介绍,高龄、肿瘤、外伤、妊娠、术后长期卧床等情况,都可能引发肺栓塞,此外,坐长途飞机、活动少、跷二郎腿这类日常生活的常见场景,也有引发肺栓塞的可能性,不能掉以轻心。
  • 30
    2022/03
    春季踏青赏花季 疫情防控需注意
     近期天气晴好,绽放的樱花伴着暖暖的春意,激起了不少市民的踏青欲望。武汉市第三医院首义院区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提醒您,要注意以下几点,外出时多加预防。     一、切勿前往疫情中高风险地区     当前疫情呈现点多、面广、频发的特点,提倡踏青郊游不跨省域、不跨地区。必须出行的情况下,提前了解目的地防疫政策,关注疫情防控信息。     二、提前规划,错峰出行     如市民朋友有外出踏青的计划,应从细节上做好各项防护措施。如出行前,灵活选择时间,尽量避开高峰时段,以免发生人员拥挤和聚集。提前备好口罩、消毒湿巾等,以备不时之需。切勿用手触碰口、眼、鼻。咳嗽、打喷嚏时用纸巾遮掩。     三、配合景区相关防疫规定     自觉服从工作人员管理,主动出示健康码和行程码,做好个人防护,全程佩戴口罩,主动配合测量体温,有序入场,保持1米以上的社交距离。     四、踏青出游,不要随意采摘食用野菜     春季正是花粉传播的时期,对花粉过敏的市民朋友,应尽量避免直接接触过敏源。郊游踏青,很多人都喜欢采摘一些野菜带回家,有些野菜不宜食用,还有些野菜被污染,如分辨不清会对身体造成伤害。武汉市第三医院首义院区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提醒广大市民朋友不要随意采摘和食用无法辨别的野菜,若误食有毒的或被污染的野菜,应及时去往医院进行诊治。     五、注意个人卫生防控     尽量少在人员密集区域逗留,回家后,第一时间用肥皂或洗手液在流水下清洗双手,外衣可放置通风处晾晒。     特别提醒市民朋友们注意的是,如有发热、咳嗽等急性呼吸道症状需及时前往就近的发热门诊就医,就医过程中尽量避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
  • 20
    2022/01
    治喘“神药”不神了?82岁老奶奶一天口服12片药物仍无法平喘
        高龄奶奶去年开始吃地塞米松后,多年来动不动就喘气的毛病终于得到控制。今年年初初雪受凉后,喘气复发,一天吃12片地塞米松也不见效果,这让她疑惑不解。     家住武昌区的李奶奶今年82岁,多年来患有哮喘,天气一变就喘气、一动就喘,多次住院治疗效果一般,只能把喘气缓解一下,没有根治。     去年,李奶奶在武汉某医院住院治疗,出院时医生给她开地塞米松,喘气时口服该药物就可以控制喘气。“一吃就好,还很便宜,简直是神药啊!”李奶奶说,她在去年一年里反复多次使用这个药,喘气也得到了控制,几乎没住院,如获至宝。     2020年第一场雪后,李奶奶受凉后再次出现喘气,喘得连吃饭的力气也没有,吃了地塞米松也没用,原来吃一两片,现在上午8片、下午4片也不行。就这样吃了一个星期,还是不停喘气咳嗽,晚上甚至无法合眼、不能平躺,不久后李奶奶开始神智不清。儿子见状,紧急呼叫120将母亲送往附近医院。     “患者因慢支、肺气肿引起呼吸衰竭。”市三医院呼吸内科医生袁竹青接诊后,询问病史发现,患者去年开始经常吃地塞米松。地塞米松是常见的、价格低廉的激素,在慢支、肺气肿的治疗中十分常见。“但多以吸入性的为主,口服及静脉用法较少。”袁医生强调,患者应尽可能少用口服、静脉的方式使用激素。同时,要注意短期小剂量使用,不然会造成高血压、血糖、消化道出血、骨质疏松等副作用。     “激素是一把双刃剑,可以控制疾病也可刺中自身身体机能。”呼吸内科鲍敏主任强调,李奶奶发病最重要的原因是呼吸道感染,不应该一味地去用激素控制症状而延误病情,最后出现呼吸衰竭危及生命。激素应在正规医院的专业医生指导下正确使用,切勿自行滥用。     经过消炎、化痰、雾化、平喘等治疗一周,李奶奶的一口气终于顺了。
  • 19
    2022/01
    我也不喘啊,怎么就得了哮喘?” 医生:哮喘不一定喘
        “我也不喘啊怎么就得了哮喘?”家住洪山区的刘奶奶近1年多反复咳嗽,药也吃了针也打了,可还是不见好,近日才知道是哮喘惹的祸。     75岁的刘奶奶近1年受凉后常常出现咳嗽,有时候有点白粘痰,有时候就是干咳为主,一咳起来就是一阵猛咳嗽,有的时候都咳得尿失禁。在药店里买了点止咳的药,吃了一段时间也不见明显好转,于是去社区医院打点滴。先开始还感觉好点,可是最近觉得越咳越狠,这下刘奶奶有点慌了,于是决定住院好好查查。     上周在武汉市三医院呼吸内科,薛欣欣医师接诊了刘奶奶。住院期间薛医师安排了肺部CT及血常规等检查,刘奶奶肺CT上没有异常,那刘奶奶的咳嗽究竟是怎么回事呢?薛医师给刘奶奶安排了支气管药物试验,原来刘奶奶是得了咳嗽变异型哮喘,加了哮喘吸入药物后刘奶奶的咳嗽明显好多了。     呼吸内科鲍敏主任指出:哮喘不一定喘,慢性咳嗽常常被当作慢性支气管炎治疗,但往往治疗效果不佳,建议患者必要时到医院检查明确病因。
上一页 12...101112131415 下一页
跳至页
视频专区 护理天地 下载专区 人才招聘
  • 医院概况
  • 新闻公告
  • 患者服务
  • 科室导航
  • 科研教学
  • 人才招聘
  • 联系我们
武汉市第三医院
微信公众号
武汉市第三医院
支付宝二维码
健康武汉
微信小程序
Copyright © 2024 武汉市第三医院(武汉大学附属同仁医院) 版权所有 鄂ICP备13016264号-1 鄂公网安备42018502002779号
友情链接
  • 武汉大学
  • 京伦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