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小小”的咳嗽,偷走你的自由呼吸 ——支气管炎并不简单,气管镜让诊断与治疗更精准
开篇导语
咳嗽,是最常见的呼吸症状之一。但您知道吗?反复不愈的“咳嗽”,有时意味着支气管已经“堵”住了。在呼吸科的日常工作中,我见过太多因为轻视“支气管炎”而延误治疗的患者。支气管炎并不是“小毛病”,尤其是长期咳嗽、咳痰、呼吸不畅时,更应引起重视。
一、支气管炎——最常见,也最容易被忽视
支气管炎是支气管黏膜的炎症,可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种。急性者多在感冒后出现咳嗽、咳痰,通常1-3周可自愈;慢性者则反复发作、迁延不愈,严重时会演变为慢阻肺病(COPD)、支气管扩张等。
在门诊,我们经常听到患者说:“医生,我咳了几个月了,吃了很多药都没用,晚上咳得睡不着,同事都嫌弃我……”。这个看似“普通”的咳嗽,实际上可能是气道长期炎症或堵塞的信号。
二、真实案例:三个月的咳嗽,竟是支气管堵塞
李先生(化名),50岁,咳嗽咳痰3个月,总觉得“有痰咳不出来”,渐渐呼吸也变得沉重。肺部CT报告提示“散在感染”,看似不严重,但作为呼吸专科医生,我们发现他的左肺下叶支气管已完全闭塞。
经充分沟通后,李先生接受了气管镜检查。镜下发现——双肺各叶段均可见大量脓性分泌物,我们立即进行了镜下吸痰与灌洗治疗,并留取气道分泌物送检,明确病原。
第二天,李先生呼吸顺畅许多;第三天,咳嗽明显减轻。“感觉舒服多了,呼吸畅快多了。”——这是他做完气管镜时最真切的感受。
图1 李先生肺部CT表现(支气管闭塞、细支气管炎、支气管扩张、痰栓)
图2 李先生气管镜检查结果(大量脓性分泌物)
三、支气管炎可轻可重,切莫掉以轻心
支气管炎虽然常见,但严重时往往被忽视。许多患者难以理解医生建议住院或行气管镜检查的原因。其实,支气管炎可轻可重:轻者仅表现为肺纹理增多或小结节影;重者可见支气管壁增厚、管腔缩小,甚至完全闭塞(见图3)。这些改变在影像学上容易被漏诊,但对呼吸功能影响显著,值得重视。
图3 不同严重程度的支气管炎影像学改变
四、气管镜:医生的“眼睛”,患者的“清道夫”
气管镜是一种细小、柔软的内镜设备,可通过口或鼻进入气道,直视支气管的内部情况。它既能“看得清”,又能“做得了”:
• 明确病因:观察气道炎症、堵塞、分泌物性质;
• 治疗作用:镜下可直接吸除浓痰、灌洗气道,改善通气;
• 精准取样:留取分泌物,明确病原,指导后续用药。
现代电子支气管镜检查过程微创、安全、耐受性好,大多数患者仅需局麻或轻镇静即可完成,术后很快恢复。
简而言之:气管镜既是医生“看清问题的眼睛”,也是帮患者“清理呼吸道的工具”。
结语
支气管炎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忽视它、拖延它。当咳嗽久治不愈、痰多不清、呼吸不畅时,请及时到呼吸专科就诊。必要时的一次气管镜检查,也许就是您找回“自由呼吸”的关键一步。
守护气道健康,让每一次呼吸都更轻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