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医院概况
    • 医院简介
    • 医院文化
    • 医院荣誉
    • 历史沿革
    • 党建行风
    • 院务公开
  • 新闻公告
    • 三医新闻
    • 通知公告
    • 媒体聚焦
    • 三医融媒
  • 患者服务
    • 预约挂号
    • 就医指南
    • 专家介绍
    • 门诊安排
    • 门诊优惠服务
    • 专病门诊
    • 特色医疗
    • 护理天地
  • 科室导航
    • 首义院区
    • 光谷院区
  • 科研教学
    • 科学研究
    • 教学动态
    • 住院医师
      规范化培训
    • 进修管理
    • 医学伦理委员会
    • 药物/器械临床试验机构
  • 人才招聘
    • 招聘公告
    • 简历投递
  • 联系我们
  • 首页
  • 医院概况
    • 医院简介
    • 医院文化
    • 医院荣誉
    • 历史沿革
    • 党建行风
    • 院务公开
  • 新闻公告
    • 三医新闻
    • 通知公告
    • 媒体聚焦
    • 三医融媒
  • 患者服务
    • 预约挂号
    • 就医指南
    • 专家介绍
    • 门诊安排
    • 门诊优惠服务
    • 专病门诊
    • 特色医疗
    • 护理天地
  • 科室导航
    • 首义院区
    • 光谷院区
  • 科研教学
    • 科学研究
    • 教学动态
    •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
    • 进修管理
    • 医学伦理委员会
    • 药物/器械临床试验机构
  • 人才招聘
    • 招聘公告
    • 简历投递
  • 联系我们
消化内科健康科普
首页 > 科室导航 > 三医院 > 非手术科室 > 消化内科 > 健康科普
返回上一级
  • 17
    2020/05
    四季养生
    夏季养生,不易过度进食生冷食物。冷饮是解暑的必备神器,但是如果过度进食冷饮,胃肠就受不了了。大量的冷饮进入胃肠道后,会使胃肠血管收缩,影响胃肠血液供应,干扰肠胃的正常蠕动,同时削弱胃肠黏膜屏障的自我修复能力,导致消化功能失调,造成功能性消化不良,严重还会诱发腹痛、肠易激综合征等不适。此外,患有冠心病和高血压的患者更不宜喝冷饮,大量冷饮会导致血管收缩,使血压升高,冠状动脉收缩会诱发心绞痛。 夏季,天气炎热,出汗后容易造成水电解质等各种营养素的缺乏,尤其大量运动后尤为明显,容易导致各种电解质紊乱从而导致虚脱。因此出汗后要适当补充维生素和盐分。盛夏,人体出汗多,钠盐、钾盐流失多,每天可饮淡盐开水,同时多吃些含钾食物,比如新鲜蔬菜和水果(草莓、杏、荔枝、桃子、李子等)。另外夏季应注意维生素B族的补充,可以吃西瓜、黄瓜、番茄、豆制品等食物。夏天,在高温环境下,人体内蛋白质代谢加快,能量消耗增多,因此也要注意蛋白质的补充,以优质蛋白为主,如鱼肉蛋奶和豆制品。
  • 30
    2020/01
    幽门螺杆菌,杀还是不杀?
    幽门螺杆菌曾经离我们很遥远,直到诺贝尔医学奖授予Marshall和Warren两位教授,幽门螺杆菌才广为人知。2017年10月27日,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公布的致癌物清单,幽门螺杆菌(感染)在一类致癌物清单中。至此以后,常规体检中也常有幽门螺杆菌的检查,一旦发现阳性,都会心事重重,恨不得马上就能把这个菌消灭殆尽。究其原因,还是癌症给人带来的恐惧。体检发现了幽门螺杆菌,杀还是不杀就成一个问题。究竟是杀还是不杀,我们今天来好好认识一下这个问题。 幽门螺旋杆菌病是后天传染的,这一点已是各国学者的共识。其传播方式还不十分明确,但最可能的途径是口-口、粪-口、宠物-人传播。幽门螺旋杆菌感染预防的关键是把好“病从口入”这一关。如要做到饭前便后洗手,人宠隔离,饮食尤其是进食生冷食品要讲究卫生,集体用餐时最好采取分餐制,尽量避免使用公用碗筷。除此外家里有幽门螺旋杆菌病患者时应该暂时采取分餐,直至完全治愈。 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检测有许多方法,如活组织镜检、幽门螺旋杆菌的分离培养、快速尿素酶试验、尿素呼气试验、尿氨排出试验、血清学试验以及多聚酶链反应等。目前体检大多采用尿素呼气试验和血清学试验。 发现体检发现幽门螺杆菌后怎么办的问题困扰了很多人,根除幽门螺杆菌需要服药10到14天,经济原因是一个因素,不能坚持服药也是因素之一,还有很多人没有症状,是否根除幽门螺杆菌就更加犹豫了。 究竟是根除幽门螺杆菌还是不根除呢?根据最新的幽门螺杆菌治疗专家共识,以下情况必须根除:1.消化性溃疡(包括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患者;2.慢性胃炎伴消化不良症状、胃黏膜萎缩或糜烂的人;3.患有胃癌、胃癌术后或有胃癌家族史的人;4.MALT淋巴瘤患者;5.计划长期服用质子泵抑制剂或非甾体类消炎药(如阿司匹林、布洛芬等)的人;6.患有不明原因缺铁性贫血,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人;7.其他幽门螺杆菌相关性疾病(如淋巴细胞性胃炎、增生新胃息肉、Menetrier病)。无症状的幽门螺杆菌感染者怎么处理呢?一句话总结:只要个人愿意,都需要根除。 总之,对于幽门螺杆菌感染者,记住一句话,有胃相关病者对幽门螺杆菌格杀勿论。没有症状者,建议胃镜检查,发现异常,同样格杀勿论;胃镜也无异常,是否根除取决与自己,根除为好! 感染幽门螺杆菌并不可怕,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率随年龄增加而上升,在我国20岁-40岁感染率为45.4%-63.6%,70岁以上高达78.9%。另外,我国北方地区的感染率高于南方地区。幽门螺旋杆菌虽然是一类致癌物,但是并不是说感染了幽门螺杆菌就一定会得胃癌。就像亚硝酸盐是一类致癌物,长期吃咸菜会增加患癌风险,但是并不是说吃了咸菜就一定会得癌症。对于幽门螺杆菌既不必恐慌,也不能太不在乎!
  • 23
    2019/09
    便血竟然是肠子“卒中”了
    家住武昌区白沙洲的吴阿姨,今年50多岁了,平常有点高血压,但没有什么不舒服,就也没怎么管它。但最近1周吴阿姨老是有点下腹隐隐作痛,尤其吃了东西后,腹痛后又便了点鲜血,腹痛竟又好了,一直以为是痔疮,也就没当回事;近2天,阿姨感觉腹痛加重了,且一直便血,用了痔疮膏也不见效,在儿子督促下来到武汉市第三医院消化内科,接诊的黄敏医生给吴阿姨安排了肠镜,结果发左侧大肠充血水肿伴少许糜烂,考虑缺血性结肠炎,也就是肠“卒中”,经过禁食、抗炎、补液等治疗后,吴阿姨腹痛、便血不久后就痊愈了。并且反复和吴阿姨交待,一定要控制好血压。     消化内科黄敏医生介绍,不少中老年人便点血就以为是痔疮,其实不然,部分中老年人往往有高血压病、糖尿病、冠心病、心律失常等基础疾病,大众都知道这些疾病如果控制不好,常此以往就会对心脑肾等重要脏器造成影响,比如脑卒中,但其实对肠子也会有影响,比如缺血性肠病,它是肠道血液供应不足或回流受阻致肠壁缺氧损伤所引起的急性或慢性炎症性病变,好发于5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多有动脉硬化相关疾病为基础,多以腹痛、便血、腹泻等症状多见,但因缺血的程度和病变发展阶段不同而表现不一致,部分患者病情较轻,存在自限性,1-2周即可痊愈,但也有少数表现为急性肠系膜缺血,症状就较重,病情进展快,可导致肠梗阻及肠穿孔,它和急性心梗、急性脑梗死,有着类似的危险性,有一定死亡率,一经发现,应争取尽早手术。因此,有心脑血管疾病疾的中老年人,若存在腹痛、腹泻、便血、恶心呕吐等症状时应及时就诊,早诊断早治疗,以免错过最佳治疗时机,并监测且控制好血压、血糖等,以免加速动脉粥样硬化。
  • 23
    2019/09
    消化不良,竟然是肿瘤
    家住彭刘阳路的夏爹爹今年60出头,从工作岗位退休后日子过得轻松自在,最近一个多月来总觉得右边肚子有点胀,弯腰的时候明显一点,开玩笑说退休以后胃肠都不好好工作了,消化不良了,自己买了健胃消食片嚼一嚼,老伴天天催着去医院看,夏爹爹就是不愿意,说这么多年单位安排的体检都没去查过,人呀,一进医院就会查出一堆问题来,不去不去。可是健胃消食片吃久了效果也不太明显了,最后在家人的督促下来到武汉市第三医院消化内科,接诊的邹医生给爹爹做完体检后发现爹爹的肝脏增大,有压痛,立刻安排了彩超检查,结果发现肝脏上有一个占位,立即安排住院,最终确诊是肝癌,一家人悲痛不已。 消化内科邹医生介绍,不少中老年人的想法都跟夏爹爹一样,认为只要去了医院医生就会开一大堆检查,总会查出病来,不去医院就没有麻烦了,所以不愿意体检也不愿意看医生,先自己治一治,或者等扛不住了再去医院,可往往就有一部分人因此措施了最佳治疗时机,所以不要讳疾忌医,有些疾病的早期没有特别的症状,但是现代化的检查手段却可以发现问题,早诊断早治疗。
  • 23
    2019/08
    小病毒惹出大麻烦
    家住武昌区的崔先生今年30岁,平时身体很“健康”,从来没有去过医院。一天突然感觉到头晕、恶心、双眼发黑,继而大口吐血,差点晕倒,家属急叫120送到武汉市第三医院首义院区消化内科。崔先生最后诊断为乙肝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消化内科医师急诊在胃镜下做了静脉曲张套扎治疗,经过积极治疗,术后崔先生恢复良好。 乙肝病毒如果未监测、未治疗容易引起肝硬化,肝硬化容易引起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引起出血。静脉曲张性出血是可以危及生命的,目前内镜下套扎、组织胶等治疗是有效、及时的。中国是乙肝大国,我们平时应注重体检,如果发现乙肝病毒应定期监测乙肝二对半、乙肝DNA等指标,如果达到抗病毒指征应积极治疗,如果已经进展到肝硬化阶段则需更为详细的检查,特别是胃镜的检查,胃镜是发现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的重要检查手段。有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的患者,平时饮食要注意避免粗糙、锐利的食物,避免划伤血管诱发大出血。戒烟酒、适当锻炼、生活规律忌急躁,特别是要定期复查,避免小病毒惹出大麻烦。
  • 29
    2019/07
    内镜消毒科普
    近日,地区医院的小周护士来我院内镜室参观学习。看见内镜室医护人员紧张有序的工作,内镜清洗消毒人员认真的对胃肠镜进行清洗、消毒,不禁问道“老师,怎么内镜清洗消毒没有向血液透析的患者,术前进行特殊感染的筛查,分槽清洗消毒咧!每个患者使用完以后怎么处理,合格吗?” 小周护士的疑问是很多患者及同行都存在的,并且有时是大家完善胃肠镜等检查的顾虑。其实内镜检查不同于超声、CT和磁共振检查,它是一项侵入的医疗检查项目,所以患者的忧虑不只来源于内镜检查的痛苦,大多担心的是内镜消毒彻底吗?有的医院检查需要化验肝功、梅毒、HIV等,为什么你们医院的内镜中心不需要化验?那内镜检查安全吗?会不会得传染病? 内镜室的王成护士长回答到:我们医院内镜室的内镜再处理是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卫生行业标准(WS507-2016)制定的《软式内镜清洗消毒技术规范》来进行清洗消毒的。每条使用过的内镜都必须经过预处理→测漏→手工清洗、漂洗→消毒(灭菌)→终末漂洗→干燥等几十个工序进行处理。我们设有专门的清洗洗消室,专业的清洗消毒设备,有经专业培训上岗的清洗消毒人员并定期进行培训。内镜清洗质量、染菌量监,质量控制过程都安要求进行,并有记录与可追溯的性。 通过护士长的专业讲解,小周满意的走了。相信大家通过护士长的解释,可以放下顾虑安心来做内镜检查了。
  • 29
    2019/07
    全身皮肤黄染,是肝病上身,还是?
    本月中旬,72岁的周奶奶因右上腹疼痛来武汉市第三医院(首义院区)消化内科就诊,接诊的陈医生仔细询问病史后发现,周奶奶既往有肝功能异常病史,没有重视,此次因右上腹持续性疼痛伴全身皮肤黄染十余天来武汉市第三医院消化内科住院,伴随有纳差、小便黄、大便颜色浅等症状,查体发现右上腹有压痛,肝区有叩痛。 经过检查发现,周奶奶的转氨酶及胆红素均明显升高,乙肝、丙肝及肝病自身抗体等无异常,完善腹部彩超提示胆总管上段异常回声并肝内外胆管扩张(占位?淤胆?),进一步完善肝胆核磁共振检查考虑肝门区胆管细胞癌并肝内胆管扩张。目前为止,周奶奶的诊断已基本明确,为肝门区胆管癌。得知这个结果后,医生深感痛惜并及时将病情告知患者及其家属,建议尽快转外科进一步手术治疗。 在老百姓的印象中,黄疸、厌油、腹部不适多与“肝炎”有关,然而,出现黄疸并不一定就是肝炎,从周奶奶这里我们得知,其实还有一种隐身于肝脏的胆管癌亦是如此。陈医生介绍,胆管癌是源于肝外胆管包括肝门区至胆总管下端胆管的恶性肿瘤,胆管结石、肝吸虫及丙肝病毒感染都是胆管癌的诱因,此病早期可无明显症状,到了中晚期一系列临床表现,如无痛性进行性加重黄疸、瘙痒、体重减轻、大便灰白、小便深黄等,可能都会随之而来,最终危及生命。因此,医生温馨提醒广大市民,特别是有超过5年的胆道结石患者,应定期做体检,平时要多注意自己的生活习惯,健康饮食加上适量的运动,这样患胆管癌的几率会相应降低。
  • 28
    2019/06
    结石堵住胆总管,中年汉子变身小黄人
    家住武昌司门口的叶先生,50多岁,自认身体还不错,经常不吃早饭,生活不规律。前段时间跟几个朋友宵夜,禁不住美食诱惑的他吃了不少小龙虾、烧烤,还喝了好几瓶啤酒。随后不久即出现腹痛,自以为把胃吃坏了的他买了胃药和止疼药,没把这个事放在心上。可随后的几天症状不但没有好转,反而吃饭就腹痛、呕吐,人也越来越黄,同时还出现了发烧的情况,实在扛不住的他来到武汉市第三医院消化内科首义院区。消化内科韩峥副主任高度怀疑胆管梗阻,经彩超及核磁检查,罪魁祸首果然是胆总管的一颗结石。随后韩主任为叶先生实施了逆行胰胆管造影,成功取出了胆总管结石,病情迅速好转,几天后即康复出院。       该科陈巍主治医师介绍,胆总管结石是临床上常见疾病之一,随着人们饮食习惯改变和生活节奏加快,胆总管结石发病率会逐渐增加,临床上可有腹痛,寒战高热,梗阻性黄疸等急性胆管炎的表现,严重者会有感染性休克等危及生命。        ERCP是一种微创手术,代表了现代微创手术理念的发展趋向,成为众多胆管胰腺疾病首选的诊疗方法。尤其在胆管结石的治疗方面,有着明显的优势。经口腔取石,体表无伤口,患者无需开刀,避免了伤口感染和术后疼痛,恢复快、并发症少。手术操作时间短,减轻了麻醉和手术创伤引起的全身生理变化,老年病人或者身体衰弱而不能耐受外科手术者,更适宜。         对于有胆石症高风险的患者,要有合理的饮食习惯,避免高热能、高糖分、高胆固醇的饮食,充分供应必需的脂肪酸,维生素C和蛋白质食物,限制脂肪,可有效降低胆总管结石发作的风险。
  • 28
    2019/06
    骨折乱喝中药1周,喝出消化道大出血险丧命
     杨大叔家住蔡甸,1周前因摔倒导致肋骨骨折,因为家庭贫困,不愿就医,听信土方,抓服中药1周,骨折导致疼痛没好,倒是出现腹痛,开始不以为意,后出现吐血及解黑便,出现头晕乏力,家人发现不对劲,送至蔡甸地区医院,做胃镜发现整个上消化道多处溃疡,并将转至武汉市第三医院,接诊当天,杨大叔不停地吐血,接黑便,并且出现神志躁动不安,血压下降,接诊医生谭洁副主任医师考虑活动性消化道大出血,失血性休克,当机立断建议患者转入ICU,行气管插管保护气道,患者家属当时以为是不是转入ICU,消化内科医生就不管了,谭洁副主任医师打消了患者家属的疑虑,并立即启动市三医院消化道出血以消化内科为带带头的多学科协作小组,其中包括消化内科医师,血管介入科医师,外科医师,重症监护室医师等多个学科医师,经紧急讨论,决定行血管介入治疗,在多个学科医师坚守下,杨大叔历经2个小时顺利完成血管介入手术,转危为安,后病情稳定,转回消化内科继续治疗,最后复查胃镜,溃疡愈合好转出院。      “杨大叔出现消化出血,与乱服中药有关,这些中药某些成分可能直接对消化道黏膜有损害作用,导致消化道溃疡,80%左右消化性溃疡并出血经内科保守治疗可治愈,但少数尤其是由血管裸露的则不一定了,有可能需要其他手段比如内镜下止血,血管介入,甚至外科手术治疗,才能有一线生机”武汉市第三医院消化内科谭洁副主任医师说,谭洁介绍,因吃药比如常见的有非甾体类解热镇痛药,活血化瘀类中药,三七粉等导致的消化道出血在临床中经常遇到,老年人多见,尤其是心脑血管疾病基础多的,部分因消化道出血过多导致心梗,脑梗导致身体大不如前,甚至丧命,幸运的有经及时诊治转危为安。谭洁提醒,无论是骨折,还是其他疾病,应在医生指导下服用药物,服用药物过程中如出现腹痛,腹部不适,大便变黑或带血,呕血等情况,一定要及时就医,避免耽误病情,造成不可挽回的后果。
  • 26
    2019/05
    高烧不退,原来是肠道溃疡惹的祸事
    刘爹爹今年60多岁了,近一个月来总是间断发烧,体温最高能达39.5℃,曾于省人民医院就诊,检查提示,肺部有少许感染,于是被当作了肺炎来治,消炎针打了十来天后,发烧好转后出院了。没想到出院第四天刘爹爹又开始高烧了,没办法,刘爹爹只能又往医院跑。负责接诊的占婷医师追问病史发现,刘爹爹不仅有发热,大便这段时间也总是不成形,并且看以往的结果发现,刘爹爹虽然用了抗生素10余天,但血象依然时高时低,关键大便化验结果提示潜血阳性。占婷医师随后给刘爹爹安排了肠镜检查,检查结果一看才恍然大悟,原来是肠道溃疡导致的刘爹爹的高烧不退。给予了相关的对症治疗后折磨了刘爹爹一个多月的发热终于彻底好了。  三医院消化内科占婷医师解释到,有时肠道多发溃疡可能并没有明显的消化道症状,容易被忽视,但是由于活动性肠道炎症及组织破坏后毒素吸收,容易导致人体发热。所以当大便习惯改变并伴有发热时一定不要掉以轻心,肠镜检查不容忽视。尤其是年轻人,若是反反复复腹泻,偶有低热,一定要警惕炎症性肠病。炎症性肠病(IBD)为累及回肠、直肠、结肠的一种特发性肠道炎症性疾病。临床表现腹泻、腹痛,甚至可有血便,有的病人会出现贫血、发热、营养不良。本病包括溃疡性结肠炎(UC)和克罗恩病(CD)。一般起病缓慢,少数急骤。病情轻重不一。易反复发作,发作诱因有精神刺激、过度疲劳、饮食失调、继发感染等。在病情急性期经过抗感染治疗后腹泻、腹痛症状有所好转,但易反复,因此有的病人会出现间断腹泻,因此长期间断腹泻,还伴有发热一定要及时到消化科急诊,完善肠镜检查。
  • 26
    2019/05
    每天半斤白酒终至肝硬化 突发吐血险丧命
    75岁的王老汉是武汉市江夏区人,平时没有什么特别爱好,就是喜欢喝酒,每天至少半斤白酒,这一喝就是三十多年。两年前,王老汉开始出现疲劳、乏力,经过检查发现,他患有肝硬化,肝功能严重受损,尽管医生建议他戒酒,调节饮食习惯,但王老汉仍坚持每天过量饮酒,否认就会心神不宁。2天前,王老汉早起去买菜途中突发大吐血,并晕倒在地,家人急送当地医院抢救,无奈仍持续吐血,后转送至武汉市三医院,经过救治,总算是捡回了一条命。 医生介绍,长期大量饮酒导致的酒精性肝硬化患者近年来不断增多,每年消化内科病房都会收治很多这类患者,过量饮酒的危害应该引起人们的重视。酒对身体的影响,主要取决于酒精的度数和饮酒量,90%的酒精在肝脏中代谢,代谢过程中分解出来的乙醛对肝细胞有明显的毒性作用,即便是没有喝醉,只要是长期过量饮酒,每日摄入酒精含量大于80g,超过5年以上,酒精就会像“沉默杀手”一样损害肝细胞,可造成酒精性肝损害、酒精性脂肪肝,进而发展为酒精性肝炎、肝硬化,部分甚至演变为肝癌。 今年3.18第十五个爱肝日主题“维护肝脏,增进健康”。医生介绍,保护肝脏,需注意一下几点:首先,提倡“控制住嘴,多动动腿”。应该减少、避免摄入过量的酒精、高脂肪含量的食物,制定合理的、科学的、持之以恒的运动方法;其次,对于长期大量饮酒、嗜酒、过度肥胖者,建议定期到正规医院进行血脂、肝功能、彩超等检查;其三,科学饮食。脂肪肝的人应以低脂饮食为宜,并且要以植物性脂肪为主,(如橄榄油、菜籽油、茶油等),尽量少吃猪油、牛油、羊油、黄油、奶油等,同时应限制胆固醇的摄入量。
  • 20
    2019/04
    都是狼吞虎咽惹的祸
    今年62岁的李叔叔近日再次来到我科住院,李叔叔说4天前吃了不少鸡肉及鸡爪后出现恶心、呕吐、胸闷、气短,最后连水也无法喝进去,以前也有类似情况,在门诊输液两天就好了,这次打了四天针,人越来越乏力,甚至出现心慌、头晕、乏力了,还是滴水不进,所以就来住院了。刚开始我们医生还担心食管长了东西把食管堵住了,做了食管碘水造影检查发现食管下段完全堵塞,连碘水都无法通过,通过积极纠正病人水电解质酸碱紊乱后马上完善了胃镜,结果令人哭笑不得,原来李叔叔的食管下段被一块鸡肉完全堵死了,经过长时间储集,鸡块已经很硬了,完全无法经过消化软化,死死地卡在食管管腔里。最后立马给病人进行了食管异物取出,发现食管下段已经形成了溃疡及水泡。 结果也令李叔叔及家人哭笑不得,原来李叔叔平常吃饭比较急,喜欢狼吞虎咽,吃饭速度比普通人都快。 其实,人随着年龄增大,消化功能越来越差,食管随年龄增加,老年人食管上段的骨骼肌和下段的平滑肌肌层变薄,食管蠕动性收缩减少,蠕动能力下降,食管排空时间延长。所以到了一定年龄吃东西一定要细嚼慢咽。
上一页 12...8910111213 下一页
跳至页
视频专区 护理天地 下载专区 人才招聘
  • 医院概况
  • 新闻公告
  • 患者服务
  • 科室导航
  • 科研教学
  • 人才招聘
  • 联系我们
武汉市第三医院
微信公众号
武汉市第三医院
支付宝二维码
健康武汉
微信小程序
Copyright © 2024 武汉市第三医院(武汉大学附属同仁医院) 版权所有 鄂ICP备13016264号-1 鄂公网安备42018502002779号
友情链接
  • 武汉大学
  • 京伦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