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医院概况
    • 医院简介
    • 医院文化
    • 医院荣誉
    • 历史沿革
    • 党建行风
    • 院务公开
  • 新闻公告
    • 三医新闻
    • 通知公告
    • 媒体聚焦
    • 三医融媒
  • 患者服务
    • 预约挂号
    • 就医指南
    • 专家介绍
    • 门诊安排
    • 门诊优惠服务
    • 专病门诊
    • 特色医疗
    • 护理天地
  • 科室导航
    • 首义院区
    • 光谷院区
  • 科研教学
    • 科学研究
    • 教学动态
    • 住院医师
      规范化培训
    • 进修管理
    • 医学伦理委员会
    • 药物/器械临床试验机构
  • 人才招聘
    • 招聘公告
    • 简历投递
  • 联系我们
  • 首页
  • 医院概况
    • 医院简介
    • 医院文化
    • 医院荣誉
    • 历史沿革
    • 党建行风
    • 院务公开
  • 新闻公告
    • 三医新闻
    • 通知公告
    • 媒体聚焦
    • 三医融媒
  • 患者服务
    • 预约挂号
    • 就医指南
    • 专家介绍
    • 门诊安排
    • 门诊优惠服务
    • 专病门诊
    • 特色医疗
    • 护理天地
  • 科室导航
    • 首义院区
    • 光谷院区
  • 科研教学
    • 科学研究
    • 教学动态
    •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
    • 进修管理
    • 医学伦理委员会
    • 药物/器械临床试验机构
  • 人才招聘
    • 招聘公告
    • 简历投递
  • 联系我们
输血科健康科普
首页 > 科室导航 > 三医院 > 诊断相关科室 > 输血科 > 健康科普
返回上一级
  • 21
    2023/06
    为什么医生爱开血常规?
          我们去医院看病,不论是什么问题,医生都会做一个血常规检查,因为血液流经身体的各个部位,参与人体的新陈代谢,当身体受到外界病原体入侵,或者身体发生一些炎症或其他改变时,血常规都会有所变化,很多疾病都可以通过血常规反应出来,是临床中诊断疾病常用的辅助检查。 那血常规包含什么呢?       血常规是通过血细胞的数量变化以及形态的分布,来对血液状况和疾病的检查做出判断,主要包括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等。那我们分别来说一说,这三个指标有什么意义。 一、红细胞       红细胞是血液中数量最多的有形成分,起源于骨髓造血干细胞,成熟的红细胞平均寿命约120天。红细胞含有血红蛋白,可以将氧气送到各个部位。通过红细胞的数量或者血红蛋白的数值的变化可以判断是否存在贫血。一般成年男性Hb:120g/L-160g/L  成年女性Hb:110g/L-150g/L   。当血红蛋白Hb低于参考值的下限时,可以诊断为贫血。男性Hb在90 g/L -120 g/L、女性Hb在90 g/L -110 g/L之间时为轻度贫血。Hb在60 g/L -90 g/L之间为中度贫血,Hb在30 g/L -60 g/L 之间为重度贫血,如果Hb<30 g/L为极重度贫血。       根据红细胞的平均指数(红细胞平均体积MCV、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含量MCH、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浓度MCHC)可以对贫血的类别进行初步的鉴别,协助临床寻找病因。见下图: 二、白细胞       白细胞是人体血液中非常重要的一类细胞,包含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单核细胞、淋巴细胞。白细胞在人体中担负许多重任,抵御外来物质的侵害,吞噬异物并产生相应抗体,消灭细菌、寄生虫等感染微生物,限制变态反应,消灭衰老的细胞,清除坏死的组织等。白细胞参考值为(4-10)×109/L,人身体有不适时,白细胞数量的会发生显著变化。       白细胞、中性粒细胞增高,常见于细菌感染、机体应激发应、创伤、恶性肿瘤等。如果白细胞数量下降,常见于感染性疾病(尤其是病毒感染)、放化疗的副作用、血液系统的疾病等。嗜酸性粒细胞增加,常见于寄生虫病、变态反应性疾病、皮肤病、血液病、某些恶性肿瘤等。 三、血小板       血小板参与身体的止血和凝血过程,血小板计数的参考值为100~300×109/L。血小板减少会凝血出血时间延长,严重损伤或在激状态可发生出血。当血小板计数<50×109/L时,轻度损伤可引起皮肤粘膜,手术后可以出血;当血小板计数<20×109/L时,常有自发性出血。       血小板减少常见于再生障碍性贫血、急性白血病、放化疗后、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脾功能亢进、弥漫性血管内凝血、巨大血小板综合征等。       血常规可以直接或者间接的反映身体的一些疾病或者生理的变化,是常用的辅助检查手段之一。检查的结果需要医生结合全面的病史、症状以及其他检查才能做出正确的判断。
  • 21
    2023/06
    探秘富血小板血浆(PRP)治疗
    一、什么是PRP?       PRP(platelet rich plasma)全称富血小板血浆,顾名思义,其血浆中的血小板含量明显高于正常全血中血小板的含量,平均能达到正常全血的3-5倍。PRP是自体新鲜全血离心之后获得的血小板的浓缩产物。不要小看这些血小板,正是由于有了这些血小板,才给一切治疗打下了基础。 二、PRP治疗的作用原理       血小板形成于骨髓巨核细胞,包括α、δ和λ颗粒,其中α颗粒对血小板功能起着关键作用,占整个血小板50%-80%,且在激活状态下发挥作用。当PRP中的血小板被激活后,α颗粒包含的生长因子通过脱颗粒的方式经血小板胞膜释放,包括PDGF(血小板源生长因子)、EGF(表皮生长因子)、TGF-β(转化生长因子β)、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FGF)等,这些生长因子通过生物效应修复细胞的增殖、分化,参与创伤部位的重建、组织再生等复杂的愈合过过程。 三、PRP的制备       PRP制备目前分为手工制作和机械制作两种,治疗原理均是利用自体静脉血离心提出PRP,目前我科采用的是南丁格尔血细胞分离机进行PRP的分离及制备,相对于手工制作,机械制作采集量大、污染几率小,制备的血小板纯度更加高,且可以做到一次采集,多次注射治疗,避免给患者反复采血,提高治疗效率。 四、PRP的临床应用       PRP目前在再生医学中应用广泛,且由于PRP来源于源于自体血,取材方便,安全可靠且无免疫排斥反应及传染性疾病传播风险,较传统治疗方法有着明显的安全性优势,因此受到广大患者的关注。具体应用方面如下:1.骨科:如骨折修复、骨关节炎、软骨损伤修复等;2.运动损伤及疼痛康复:网球肘、关节损伤、肩周炎等;3.皮肤科、内分泌、烧伤整形:严重烧伤创面治疗、糖尿病难愈合性足溃疡及慢性伤口治疗等;4.口腔科:颌骨关节疾病等;5.生殖医学:促进子宫内膜生长。 五、PRP的治疗流程       PRP的治疗流程便捷,住院患者如果需要PRP治疗,经过临床医师的评估,特别是患者基础疾病和血管条件的判断,确定患者是否适合进行PRP治疗,如若患者同意进行PRP治疗,在治疗前会与临床医生进行一次详细沟通并签署一份知情同意书,做好血常规、生化及传染性疾病等检查。待检查合格后方可进行PRP治疗。       温馨提示:治疗前一天请清单饮食,治疗当天请勿空腹哦。
  • 21
    2023/06
    储存式自体输血——实现自己给自己备手术用血
          输血是医疗救治的一种必要措施,自体输血是国际上公认的最安全,且具有缓解用血不足、便于紧急救助的供血用血手段。而储存式自体输血作为一种科学、安全、有效的自体输血方法,已在临床上得到了广泛应用。今天我们主要讲讲储存式自体输血,首先我们要了解两个概念: 一、什么是自体输血?       自体输血又称为自身输血,是指收集患者自身的血液,在需要时进行回输,主要优点是既可以节约库存血又可以减少输血不良反应和输血相关传染性疾病的发生,并且不需要检测血型,也不需要进行交叉配血试验。目前外科自体输血常用的方法有三种:回收式自体输血、储存式自体输血和稀释式自体输血 二、什么是储存式自体输血?       储存式自体输血又称预存式自体输血,是将患者自己的血液预先储存起来,以备自己需要时使用,适用于预计出血量和需要备血量较多的患者。我国《临床用血技术规范》规定,储存式自体输血由输血科或血库负责采血和储血,经治医师负责采血过程的医疗和监护。 三、储存式自身输血优点在哪里?       临床上对手术患者采用自体输血方式,一方面缓解了血源紧张的问题,一方面又能有效减少异体输血引起的感染性疾病,如丙肝,艾滋,梅毒等,更重要的是避免了输异体血引起的免疫抑制和不良反应等问题,而且反复放血,可刺激机体红细胞的再生。 四、储存式自体输血适用情况?       根据《输血技术规范》中贮存式自身输血指南相关规定,只要患者身体一般情况好,血红蛋白>110g/L或红细胞压积>0.33 ,行择期手术,都适合储存式自身输血。但是有下列情况的患者不宜进行储存式自体输血:       1.有疾病发作史而未被完全控制的患者,采血可诱发疾病的发作;       2.有献血反应史及曾发生过迟发性昏厥的患者;       3.伴有冠心病、充血性心力衰竭、严重主动脉瓣狭窄、室性心律不齐、严重高血压等心脑血管疾病及重症的患者;       4.血红蛋白<100g/L的患者;       5.有细菌性感染的患者。;       6.服用抑制代偿性心血管反应药物患者;       7.一般情况下,孕妇应避免妊娠最初3个月和第7~9个月间采血。       随着医学知识的普及,血液安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我们应该要有自我保护意识,能不输血就不输血,如需输血,应尽可能选择自体输血。提倡安全用血,节约生命之源!
  • 19
    2023/06
    高温也能引起“溶血性贫血”
          身处俗称“大火炉之城”的武汉,看到这个标题您是不是又添了几分忧愁呢?别害怕,小编今天带您具体了解一下。       其实很早就有实验证明,将红细胞加热至47℃以上红细胞就会发生形态的改变,如出现球形红细胞增多或破碎红细胞等,这会导致红细胞寿命缩短,因此有人说高温会引起溶血性贫血,其实并不容易发生,最主要的原因就是烧伤,当人体被Ⅱ度或Ⅲ度烧伤后,可使红细胞表面膜和结构发生变化从而发生急性溶血性贫血。 溶血性贫血听起来很可怕,今天我们从以下几点进行深入了解。 一、什么是溶血性贫血?       我们正常人成熟红细胞的平均寿命为120天,并且红细胞的总量是保持相对恒定的。而溶血性贫血就是指红细胞过早 、过多地破坏并超过了骨髓造血能力进而引起的贫血。 二、溶血性贫血的分类 根据溶血性贫血发生的原因,我们可以分为遗传性溶血性贫血和获得性溶血性贫血:       遗传性溶血性贫血:由于先天性的膜缺陷,酶缺陷以及血红蛋白病等红细胞内在的缺陷导致的溶血性贫血。       获得性溶血性贫血:由于一些外来的原因如免疫因素导致的溶血性贫血如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溶血性输血反应等。 根据溶血性贫血发生的场所我们又可以分为血管内溶血和血管外溶血:       血管内溶血:是指红细胞在血液循环中被破坏,血红蛋白直接释放到血浆中。       血管外溶血:是指红细胞在单核巨噬细胞中被破坏,多因红细胞膜表面发生变化,被肝脏和脾脏中的巨噬细胞捕获进而被破坏。 三、溶血性贫血的诊断       血管内溶血多为获得性因素导致,主要包括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微血管病性溶血、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血型不合的输血等。常急性起病,常见诱因有感染、药物、创伤、自身免疫性疾病等导致红细胞在短时间内大量溶解,临床常表现为剧烈腰痛,头痛呕吐,寒战高热,贫血黄疸并伴有血红蛋白尿,肝脾肿大少见。实验室检查异常有:血浆游离血红蛋白、LDH、高铁血红素白蛋白显著升高。       血管外溶血常由遗传性因素导致,主要包括遗传性球形细胞增多症、蚕豆病、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等。起病缓慢,早期症状较轻,可出现急性加重。临床常表现为贫血黄疸伴有肝脾肿大,急性加重期可出现骨髓再障危象。实验室检查:红细胞形态和脆性异常,总胆红素升高以间接胆红素升高为主,而血浆游离血红蛋白和LDH多正常或轻度升高 四、代表性疾病       血管内溶血:阵发性血红蛋白尿(PNH),临床特点为与睡眠有关,间歇发作血红蛋白尿,并可伴有全血细胞减少,实验室检查推荐:酸溶血试验(Ham试验)、尿含铁血黄素试验(Rous试验)。       血管外溶血:红细胞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乏症(蚕豆病),是一种X连锁不完全显性红细胞酶缺陷病,是最常见的遗传代谢性疾病。男性患者多于女性,新生儿多发生于出生后2-4日,出现中重度黄疸且持续时间长,成人多在进食新鲜蚕豆1-2天内发生溶血反应,如果避免诱发因素就不易发病。实验室检查:筛查G-6PD。 五、溶血性贫血有哪些治疗方法?       溶血性贫血治疗的关键在于采用个体化的策略。如果贫血不严重,症状轻微或者没有临床症状,无需特别治疗。如果贫血严重,一定不能大意,因为急性溶血可能会出现休克,多器官功能衰竭等紧急情况,必须进行相应的治疗。       1.药物治疗 针对贫血的原因进行用药。如果是病原体感染导致的溶血性贫血则应该选用相应的抗微生物药物进行治疗,如果是因为免疫功能异常导致的溶血则应该选用糖皮质激素和 其他免疫抑制剂进行治疗。       2.手术治疗 如果是因为脾功能亢进引起红细胞破坏导致溶血性贫血持续不能好转,医生可能会建议施行脾切除手术进行治疗,虽无法治愈疾病,但可不同程度缓解病情。造血干细胞移植也是一种手术治疗手段,主要是根治红细胞内在缺陷导致的溶血性贫血。       3.输血治疗 经医生评估必要时进行输血治疗,提升血红蛋白,维持血压、血氧等生命指征的正常,如果是重度或者极重度溶血性贫血,可能还需要进行血浆置换或者全血置换治疗。       所以遇到溶血性贫血别害怕,及时到医院就诊即可。
  • 26
    2023/05
    输血患者为何要查不规则抗体?
    什么是不规则抗体?       人类的血型系统非常复杂,血型抗体可分为规则抗体和不规则抗体,规则抗体是指符合兰德斯坦纳(Landsteiner)命名法则的血型抗体,包括抗A、抗B和抗AB。而不规则抗体是指机体血清中除常见抗体以外的血清抗体。这些抗体一般由于免疫性疾病、妊娠、输血等刺激产生,一般以免疫球蛋白G抗体为主。 为什么要查不规则抗体?       在我国医学不断进步和发展的背景下,输血安全不断受到重视,提高输血安全能够有效减少输血事故的发生,且在一定程度上可降低输血不良反应的发生,而不规则抗体的存在容易导致血液输注无效、交叉配血不合甚至输血反应的发生。因此在交叉配血前对患者的血清进行筛查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可能发生的意外事件,避免导致患者的病情加重、恢复缓慢,由此可见对输血前患者进行不规则抗体筛查是必要的,是减少输血不良反应、保障安全有效输血的重要环节。 什么情况要检查不规则抗体?       目前临床认为反复输血、注射免疫原性物质、女性妊娠以及稀有血型等因素均可引起针对红细胞抗原的免疫反应,产生红细胞血型不规则抗体,导致交叉配血不相合及输血不良反应的发生。因此,有输血史、妊娠史以及稀有血型的患者在输血前为保障输血安全建议先检查不规则抗体。 不规则抗体阳性患者怎么输血?       首先在能不输血的情况尽量不输血,应积极找出贫血原因对症治疗并治疗基础疾病。不得不输血时,如若实验室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先鉴定不规则抗体的类型,并选择不规则抗体对应抗原阴性的洗涤红细胞进行输注,输注过程中要严密观察患者是否有输血反应。
  • 30
    2023/03
    孕妇血型单特异性抗体鉴定的重要性
          血型单特异性抗体是指ABO血型系统以外的血型抗体,可以通过妊娠、输血或者造血干细胞移植等引起。       日常中孕妇几乎每个月都会到医院进行孕检,有时门诊医生会给孕妇开血型单特异性抗体的鉴定,下面我们来说说孕妇血型单特异性抗体鉴定检查的重要性。       对于育龄期的女性,常规进行血型特异性抗体筛查,通常是为了尽早发现不规则的抗体,更好的了解胎儿是否存在有溶血的风险,在孕期进行新生儿溶血病的预防和治疗,减少对胎儿或者新生儿的伤害,可以提高胎儿或新生儿的身体素质,降低发生流产、溶血等严重后果的风险。       血型单特异性抗体鉴定除了用于孕产妇产检检查外,还可以用于输血检查,明确自身及供血者血液里是否含有特异性抗体,可以有充分时间来选择合适的血液,避免抗原抗体反应引起的溶血反应的发生,保证输血安全。       因此对于孕产妇人群和因病情需要输血的患者,可以完善血型单特异性抗体鉴定,为后续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
  • 27
    2023/03
    输血科的秘密武器---血液分离机
          血液分离机就是医院或者血站用来分离血液的离心机的统称,设备各有差异,但是原理都是一样的,就是采用离心式的原理,根据血液成分的比重不同,借助连续流动的血液进行成分采集,去除或留下特定成分,回输其余的或者可替代的成分,达到去除血液中病理成分及血细胞单采的目的。我科目前采用的是较为先进的NGL XCF 3000型号的血液成分分离机。  血液分离机分离血液后可以得到以下成分:       1、红细胞:红细胞是血液有型成分中数量最多的一种,其体积小、圆且扁平,边缘厚,中间凹陷,无核,其主要成分是血红蛋白。血液成分分离机可以将患者的红细胞进行收集分装,进行储存式自体血回输,病理性红细胞去除。       2、血小板(包含PRP):血小板是很小的无核小体,其主要功能是促进血液凝固。血液成分分离机可以去除患者血液中病理性血小板,也可以制备富血浆血小板(PRP),这是一种血小板浓缩物,血小板浓度可以达到正常人血小板的4-6倍,还包含了白细胞、纤维蛋白、血浆等多种成分,含有多种生长因子成分,有促进伤口的愈合,细胞再生,组织愈合的功效。          3、血浆:血液成分分离机可以进行血浆置换,清除血液中异常增高的如抗体、免疫球蛋白等有害物质,从而达到减轻疾病症状,降低血液粘稠度,提高药物敏感性的目的。       该技术最大的优点是在于采用封闭式分离管道仅提取血液中所需的特定成分,并将其他成分无损保留并完全归还患者,最大限度的控制了分离过程中的污染和疾病的传播,是一种简便、安全的治疗方法,真正做到了“用自己的血治自己的病”减少了药物治疗导致的不良反应,安全可靠。       现在第一台血液成分分离机已经在输血科安家了,现在我科已联合临床开展多例细胞分离操作,并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治疗效果,这代表着我院细胞治疗进入了一个新的台阶,现在我们拥有精密的仪器、专业的技术团队,相信能帮助更多的患者战胜病魔和疼痛,还每位患者一个更加美好的明天。
  • 16
    2023/03
    关于“血型”的知识
          随着医学常识的普及,人们对血型有了一定的了解。但随之而来的新疑惑,最常被问到的就是,什么的“万能血”?什么是“熊猫血”?       人的血型一般分为ABO血型或Rh血型。每个血型都有不同抗体、抗原,A型血含有A抗原、B抗体,B型血是B抗原、A抗体,AB型血则是含有A、B抗原,没有抗体,O型血含有A、B抗体,没有抗原。       正常情况下,A型血的人输A型血,B型血的人输B型血。如果输用其他类型的血液,就会引起输血反应。Rh血型分为:Rh阴性血和Rh阳性血,表示为Rh(-)和Rh(+)。ABO和Rh虽然是不同的分型,但属于“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情况。Rh血型根据红细胞膜上有无Rh抗原(又称D抗原)进行分类(含D抗原,是Rh阳性;无D抗原,是Rh阴性)。       一般情况下,Rh阳性的血型包括A、B、O、AB四种血型。ABO血型中,以A型血为例:含有A抗原的是A型血,如果同时有D抗原,就是A型血+Rh阳性血。Rh血型的输血原则也是输同型血,即Rh阴性者只能接受Rh阴性血。无论是什么血型,都要在输血前进行ABO和Rh血型交叉检验,一旦输错血型,就会引起诸如寒战、高热、恶心、呕吐等输血反应,严重者可致死。       通常来说,人们所说的“万能血”是指O型血。之所以认为O型血是“万能血”,是因为O型血的红细胞上不含A、B抗原,有的时候,在紧急情况下,没有相对应的血型,就会少量输入O型血救急,主要是受血者少量输入O型血后,血清中的抗体会被大量血液稀释。抗原和抗体无法相遇,也就不容易发生反应,体内的红细胞不会被破坏,红细胞含量增加,携氧能力也有提升,稳定体内血液供应,达到救命的目的。由此可知,O型血并不万能,只能少量输入,达到应急效果。毕竟,现在还没有相关研究表明,没有一种血液可以代替另一种血液发挥作用,就不存在万能血这一说。而“熊猫血”是指Rh血型中Rh阴性的人。因为我国99.7%的人都是Rh阳性血,因此罕见的Rh阴性血就被称为“熊猫血”。新生儿Rh溶血是由于母亲和胎儿血型不合而引发的溶血性疾病。父母任何一方是“熊猫血”,都应在孕前接受医学指导,防止新生儿溶血的发生。
  • 16
    2023/03
    PRP治疗骨关节疾病及软组织损伤
          近年来,医学领域出现了一种治疗关节损伤非常火爆的疗法PRP,那么什么是PRP呢?它是如何起作用的?它的治疗会有效果吗?       PRP,即富含血小板血浆,是指通过离心的方法从患者自体全血提取出来的自体血浆制剂,富含有大量血小板、生长因子及纤维蛋白等,具有减轻炎症反应,促进组织修复作用。      PRP注射是目前康复再生治疗的核心技术之一,已被广泛应用于临床,适用于骨关节疾病及软组织损伤患者包括骨关节炎(颞下颌关节、膝关节、踝关节等)、关节软骨损伤、跟痛症、肌腱韧带损伤(肩袖损伤、网球肘、髌腱损伤等),特别是经过药物、理疗等多种保守治疗无效,被证实具有良好的疗效。 PRP是如何治疗骨关节疾病及软组织损伤?       1.促进组织修复和再生       PRP中富含多种生长因子,如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PDGF)、表皮生长因子(EGF)、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FGF)等,这些生长因子被激活后可以加速基质干细胞的分化,促进成骨细胞和成纤维细胞的增殖,加快纤维蛋白与细胞外基质的合成,有利于组织的再生和修复。       2.减轻炎症反应       PPR可以减少炎性因子的分泌,减轻周围组织炎症反应,从而达到缓解疼痛的作用。PRP中含有大量的生长因子,这些生长因子可以竞争性抑制炎症反应通路,减少炎症因子和酶的合成,降低白细胞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a(TNF-a) 和金属蛋白酶的浓度,发挥抗炎作用。       3.改善关节内环境       PRP通过释放多种生物活性因子刺激滑膜细胞分泌内源性透明质酸,起到润滑关节、营养软骨、减轻疼痛的作用。PRP中血小板还可以分泌抗菌肽,具有一定的抗感染效应。 PRP治疗的效果怎么样?       PRP在慢性肌腱损伤、缓解膝关节疼痛方面有着非常好的疗效,在欧美国家已经流行多年。许多职业运动员及明星如NBA的前超级巨星,科比.布莱恩特等人,都曾多次接受PRP治疗。对骨关节炎患者使用关节腔内注射PRP,能明显减轻疼痛、改善症状和提高生活质量,而且临床效果比较持久。 PRP注射安全性       富血小板血浆属自源性,无疾病传染风险及免疫排斥反应。注射PRP治疗骨关节疾病及软组织损伤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不仅可减少关节炎中的炎症因子和滑膜液,显著减轻疼痛、改善临床功能,还可以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的风险。
  • 10
    2023/03
    《狂飙》里的医学知识点你get到了吗?
          最近的大热门剧《狂飙》大家都追了没有呢?随着剧情的进展,网络上掀起一阵又一阵的讨论狂潮。其中关于献血的剧情也引发了各方热议。那么在实际生活中有关于献血的医学知识和剧情中有没有出入呢?且听小编细细道来。       第36集中,高启强的养子高晓晨受伤进了手术室抢救,这时医生出来告知家属,发现病人是稀有血型,血库库存没有这种血液,而安欣正好是这种血型,于是上演了一幕感人的救人场景。 那么,真实的情况又是怎样的呢?       首先,我们要知道稀有血型的概念。       大家都知道ABO血型系统,其实除了ABO血型系统,还有一种叫做Rh血型系统。这是一种较为复杂的血型系统,目前已知的有45种不同的抗原,其中最重要的是D抗原,根据红细胞上D抗原的有无可以分为Rh阳性或Rh阴性。       在中国汉族人口中,Rh阳性占比99%以上,反观Rh阴性就非常稀有了,占比仅为0.2%~0.4%。所以Rh阴性的血往往被人们称之为熊猫血。在临床工作中,接诊的阴性患者又需要输血的情况相对来说就比较少。血液采集后又存在一定的有效期,稀有血型如果作为医院血库常规储备就会造成大量的血液浪费。所以在临床实际工作中会针对不同的情况,制定相应的科学流程指导用血。       如果是非紧急情况下的择期手术,会在手术前几天就对患者的基础状况做科学的评估,手术中如果存在大量出血的风险,医生就会提前联系输血科,再由输血科联系当地血液中心,根据对手术方式,患者基础血红蛋白水平等指标的评估,预定相应的红细胞数量,提供安全的血液保障。       在紧急情况下,相关急诊抢救科室也会及时联动输血科,在接诊患者的第一时间就及时查验患者的血型,输血科在掌握患者情况后也会立即联系血液中心。血液中心在日常工作中会根据当地的用血水平常规储存一定的稀有血型红细胞。       如果遇到库存血液都有可能难以供给的情况下,血液中心会联系当地阴性血供血互助组织,这种公益组织一般也是由血液中心发起的,就是为了应对紧急情况,保障临床血液供应。       采血后的血液还要经过一系列关于红细胞质量,数量以及传染病病原的相关检测,达标后送到医院输血科,输血科再经过与患者血液的相容性检测,确定献血者与患者血液完全相合才能用于临床。       这一系列的联动都是实施过多次的高效且安全的供血流程。相比于剧情中为了增加戏剧冲突的设定,医生直接找家属进来献血,两人躺在同一房间,一边献血一边输血,渲染一种悲壮和无畏的奉献精神就显得不够合理,也会对观众造成误解。       当然,这只是艺术的加工,如果大家在追剧的同时还能get到一点医学常识,不是意外的收获吗?       所以,追完剧的你,还不赶紧来查一下你是什么血型?
  • 10
    2023/03
    PRP与整形美容
          PRP是通过抽取患者自身的静脉血,经过专业设备分离后获得的富含血小板的高浓度血浆,此时血小板浓度提高到全血的3倍以上。       1984年,Okuda等发现血浆中提取的富血小板血浆含多种生长因子,由此拉开了PRP的研究热潮,1997 年Whitman和 1998 年的 Marx 率先将自体 PRP 应用于临床,在口腔颌面外科手术中取得了良好的临床疗效。目前全世界研究PRP的论文已超过万篇。       经研究发现,血小板被激活时,能释放多种生长因子,如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PDGF)、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表皮生长因子(EGF)、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等,这些生长因子能释放多种生物活性蛋白,抑制炎症反应,促进细胞的增殖与迁移,同时促进组织的再生与愈合。因此在临床上被广泛应用于运动损伤、妇产科、普外科、颌面外科、骨外科、烧伤科、整形美容等多个学科。在欧美国家,使用已非常广泛。       随着研究的深入,PRP在整形美容方面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今天我们就来了解一下。       一、在组织损伤修复中的应用  创面愈合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包括炎症、肉芽的形成、组织的增生。PRP被钙化激活后能产生大量的生长因子,促进细胞的分裂,毛细血管的生长,PRP中的纤维蛋白为修复细胞提供良好的支架。有助于促进组织修复和再生,并具有抗炎镇痛的作用。       二、在脂肪移植中的作用  PRP可促进脂肪移植的成活率,减少移植后脂肪的坏死和液化等情况。在治疗面部凹陷、乳腺癌术后美观等手术中有重要作用。       三、雄激素性脱发  植发前用PRP处理毛囊,可增加毛囊周围毛细血管的再生,促进毛发的生长,提高密度。       四、面部除皱  PRP能增强透明质酸的分泌,改善皮肤老化,PRP形成的凝胶,可以填充凹陷,消除皱纹,达到美容的目的 五、治疗瘢痕  PRP配合激光治疗面部痤疮后瘢痕,可使治疗时间缩短,创面快速愈合,使瘢痕淡化或消退。 PRP的制备       PRP的制备影响因素有离心力、离心时间、离心次数、激活剂、温度等,不同的分离设备制出的PRP中血小板浓度也不一致。PLT浓度至少达到全血3倍以上才有治疗的效果。我院采用的是专用的血液成分分离机,分离出的PRP成分稳定,PLT浓度高。分离过程中所有耗材均为一次性使用,无感染风险。       PRP所采用的原料,都是来自自身,无异源性物质,不会对人体造成伤害,但是毕竟是一项手术,也存在一定的风险。需要咨询专业医生进行判断,是否适合使用PRP治疗。
  • 26
    2022/12
    输血治疗有风险吗
    输血治疗是临床抢救和治疗疾病无法替代的一个重要治疗手段,直接关系到患者的生命安危,出现严重贫血的患者给予输血治疗可以在短时间内迅速改善贫血的症状,对于贫血的治疗具有一定的作用。那么,出现了贫血症状就一定要输血治疗吗?输血治疗有风险吗? 输血从本质上来讲,是属于移植的一种,即将自体或异体的细胞、组织和器官移植到宿主体内发挥作用,既然是移植,必然会伴随着一系列可能发生的免疫反应,移植物抗宿主病就是其中之一,其发病原因简单说来就是供血者体内的免疫活性淋巴细胞在患者体内迁移、增殖,反客为主,进而攻击患者的免疫系统。正常情况下,受血者会把供血者淋巴细胞识别为“异己”而加以排斥,这样供血者淋巴细胞就不能在受血者体内存在。 那既然是移植,是不是直系亲属之间就会好一些呢?其实也不是,因为所输注的血液中可能残留少量造血细胞。一般情况下,这些造血细胞会被受血者体内的免疫系统识别并清除;但如果是直系亲属互相输血,由于这些造血细胞的HLA表型与受血者的部分相符,因此可能逃过免疫系统并分化增殖大量淋巴细胞,转而攻击受血者的组织器官。这就是输血相关移植物抗宿主病(TA-GvHD)。对血液进行辐照可以杀灭其中残存的造血细胞,从而大大降低乃至避免TA-GvHD的发生。 另外,输血也不是越新鲜越好,因为新鲜的血液没有经过处理的时候,可能会含有各种病菌、病毒等。所以,无论国际还是国内都要求血液制品必须进行乙肝、丙肝、转氨酶、艾滋病抗体等血清学检测。在美国,5天以内的血不会向临床提供。而为了尽可能降低TA-GVHD的发生率,除了避免亲属间输血意外,非亲属的血液制品也要在血站接受电离辐射照射,以达到灭活淋巴细胞的作用,从而进一步降低此疾病的发生率。 可见,输血并不是一件很简单的事情,是存在一定风险的。如果患者的贫血是中度或者轻度,只要使用一些药物缓解治疗就可以了,在人体自身造血功能的影响下是可以恢复的;对于严重的贫血患者,给予输血治疗在短时间内迅速改善贫血症状的同时,还需要明确引起贫血的原因,确定贫血的类型后给予相应的药物进行治疗,才能从根本上纠正贫血。
上一页 12345678910 下一页
跳至页
视频专区 护理天地 下载专区 人才招聘
  • 医院概况
  • 新闻公告
  • 患者服务
  • 科室导航
  • 科研教学
  • 人才招聘
  • 联系我们
武汉市第三医院
微信公众号
武汉市第三医院
支付宝二维码
健康武汉
微信小程序
Copyright © 2024 武汉市第三医院(武汉大学附属同仁医院) 版权所有 鄂ICP备13016264号-1 鄂公网安备42018502002779号
友情链接
  • 武汉大学
  • 京伦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