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医院概况
    • 医院简介
    • 医院文化
    • 医院荣誉
    • 历史沿革
    • 党建行风
    • 院务公开
  • 新闻公告
    • 三医新闻
    • 通知公告
    • 媒体聚焦
    • 三医融媒
  • 患者服务
    • 预约挂号
    • 就医指南
    • 专家介绍
    • 门诊安排
    • 门诊优惠服务
    • 专病门诊
    • 特色医疗
    • 护理天地
  • 科室导航
    • 首义院区
    • 光谷院区
  • 科研教学
    • 科学研究
    • 教学动态
    • 住院医师
      规范化培训
    • 进修管理
    • 医学伦理委员会
    • 药物/器械临床试验机构
  • 人才招聘
    • 招聘公告
    • 简历投递
  • 联系我们
  • 首页
  • 医院概况
    • 医院简介
    • 医院文化
    • 医院荣誉
    • 历史沿革
    • 党建行风
    • 院务公开
  • 新闻公告
    • 三医新闻
    • 通知公告
    • 媒体聚焦
    • 三医融媒
  • 患者服务
    • 预约挂号
    • 就医指南
    • 专家介绍
    • 门诊安排
    • 门诊优惠服务
    • 专病门诊
    • 特色医疗
    • 护理天地
  • 科室导航
    • 首义院区
    • 光谷院区
  • 科研教学
    • 科学研究
    • 教学动态
    •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
    • 进修管理
    • 医学伦理委员会
    • 药物/器械临床试验机构
  • 人才招聘
    • 招聘公告
    • 简历投递
  • 联系我们
耳鼻喉科健康科普
首页 > 科室导航 > 三医院 > 手术科室 > 耳鼻喉科 > 健康科普
返回上一级
  • 26
    2024/03
    急性会厌炎
          前几天,患者王阿姨在家属的陪同下,匆忙来到武汉市第三人民医院耳鼻咽喉科就诊。患者一脸痛苦的表情,手捂着喉咙,一边用手比划,一边艰难地向护士说道:“护士,我们挂了急诊,出不了气了,喉咙痛得厉害!”护士一听,立马就警觉起来,赶紧优先把患者带到诊断室。医生立即进行了间接喉镜检查,马上确诊急性会厌炎,并立即向患者及家属说明了病情的严重性,并急诊收入院治疗。经过治疗后,患者病情明显好转,并感叹道:“幸好来的及时,要不然真的把命给丢了,多亏了耳鼻喉科的医生护士!”看到这里,你是否会疑惑,难道咽痛真的能“要命”?       为大家科普一下,耳鼻咽喉科一种“真能要命”的急症——急性会厌炎       急性会厌炎除了医务人员,估计大部分人都没有听说过,但是表现出来的症状却是很多人都经历过的,没错,主要症状就是咽痛,也就是大家俗称的“刀片嗓”。要想了解急性会厌炎,我们首先就得了解一下什么是会厌。会厌在我们的喉咙里面,下方就是喉和气管,在我们正常呼吸的时候,会厌并不会遮盖喉腔,正因为如此,我们才能顺畅的呼吸。但是在我们吞咽的一瞬间,会厌就会遮盖喉腔,目的是不让食物进入喉和气管引起呛咳,并避免引起气道异物。       但是当我们患上急性会厌炎这种疾病的时候,情况就不一样了,会厌会明显肿胀,甚至像一个气球一样,这个时候肿胀的会厌就会堵塞喉腔及声门区,严重时会突然引起窒息,救治不及时会很快导致死亡。 常见病因 急性会厌炎是怎么引起的呢?下面是一些常见的原因。       1.感染是最常见的原因,其中各种细菌是最常见的,比如流感嗜血杆菌、肺炎链球菌、葡萄球菌等,当然病毒也可能引起。       2.外伤,包括热损伤,如高温饮品、吸入高温蒸气等;机械损伤如鱼刺损伤、医源性器械损伤等;化学损伤如刺激性有害气体、刺激性食物等。另外放射性损伤也可以引起。       3.变态反应,也就是我们平常说的过敏反应,比如药物过敏,被虫咬伤后出现的过敏反应等。 主要症状       急性会厌炎患病后主要表现为咽痛,和我们平时感冒后或者扁桃体发炎引起的咽痛很相似,但是症状更加严重,并且快速加重。很多患者从发病到无法忍受也就是几个小时,随着病情加重,一般会同时出现吞咽困难,就像喉咙里含住小球一样,发音含糊,甚至连口水都无法下咽,但是有一点我们要记住,虽然症状如此严重,说话含糊不清,但是却没有声音嘶哑。除此以外,发热、寒战、乏力、头痛等均是比较常见的症状。随着病情再进一步加重,就会出现和之前王阿姨一样的情况,出现呼吸困难,就是我们老百姓说的“封喉”,这个时候就比较危险了,随时可能出现生命危险,救治刻不容缓。 治疗和预防       在平时的生活中,如果我们出现了剧烈咽痛,特别是同时伴随咽喉梗阻感似口中含物,或者伴随呼吸困难,这种情况就要怀疑是否患上了急性会厌炎,最好的办法就是立即到耳鼻咽喉科就诊。因为会厌只有耳鼻咽喉科医生通过间接喉镜或者电子喉镜等器械才能看到。如果治疗及时,绝大部分患者会很快痊愈,不会遗留后遗症。但是如果病情被耽误,可能就会出现会厌脓肿,需要切开引流,或者出现严重呼吸困难引起窒息死亡风险。       虽然急性会厌炎病情凶险,但也不是不能预防。1. 平时应加强锻炼,增强机体抵抗力。2. 对于会厌邻近器官的急性炎症如急性扁桃体炎等,要及时治疗,防止感染蔓延。3. 要保持口腔卫生,戒烟酒,少吃辛辣刺激食物。4. 鱼刺卡喉切忌强行吞咽。5. 糖尿病患者要注意控制血糖。
  • 26
    2024/03
    声带息肉激光手术怎么做?
    概述       声带是发声器官的主要组成部分,位于喉腔中部,由声带肌、声带韧带和粘膜三部分组成,左右对称。从极轻微的声嘶到完全失声,多为声带病变或其他病因使声带的正常运动发生障碍所致。       声带息肉是一种声带常见良性病变,常发生于一侧或双侧声带前中部边缘,为半透明、白色或粉红色肿物,表面光滑。声带息肉单侧多见,是常见的引起声音嘶哑的疾病之一。声带息肉治疗包括适当休息、纠正不良发声习惯、药物治疗机手术疗法,目前以手术切除为主。       如何有效切除声带病变,完整保留周围正常组织,最快恢复其功能是喉显微外科学的核心。目前主流手术是全身麻醉支撑喉镜显微镜下CO2激光手术切除声带息肉(喉显微外科)。CO2激光手术存在显著优点:切割精准,创伤小,完整切除病变的同时对周围组织损伤只有2-4个细胞层,稳定性好,创面无血,术野清晰,可处理声带表面血管,减少复发。 禁忌症       1.颈椎病不能后仰者。2.有严重心肺功能不全者。3.颞颌关节强直,张口困难者。 术前准备       1.术前禁食禁水6h。       2.手术器械准备:(1)双目手术显微镜:物镜焦距375mm或400mm。(2)支撑喉镜:由喉镜和支撑架构成,支撑、固定在护胸板上。成人喉镜长170mm,内径宽26mm;儿童喉镜长130mm,内径宽11mm。(3)悬吊喉镜:由直杆和横杆构成悬吊架,连接喉镜后,可固定于手术台靠近病人头部的右边。(4)显微喉镜及CO2激光仪:手术时,手术者直接观看监视器,用双手操作。(5)喉部显微手术器械一套。(6)冷光源系统。 麻醉和体位       病人平卧位,先面罩给氧3~5min,然后进行麻醉诱导。2.5%硫喷妥钠4~6mg/kg,或丙泊酚1.5~2.0mg/kg,缓慢静注,然后给予琥珀酰胆碱1~1.5mg/kg静脉注射,肌肉松弛后行气管插管。成年人(男、女)用F6.5或6.0号气管导管插入气管内。气管导管仅位于声门的后部1/3,即呼吸部或声带软骨间部,不影响手术操作。采用静吸复合维持麻醉,吸入药可用异氟烷,七氟烷,镇痛药多选用芬太尼,用氯琥珀胆碱维持肌肉松弛。亦可行高频正压通气给氧,维持血氧浓度。 手术步骤       1.插入喉镜  病人平卧位,全麻,头呈后伸位,术者左手持喉镜经口腔送入,挑起会厌,暴露声门,连接支撑架,并固定在胸板上。       2.暴露声带  喉镜进入喉腔,暴露声门后,一边注视声门,一边旋紧支撑喉镜的螺旋,调整喉镜,勿使其过深或过浅,至全部暴露前联合。       3.安装手术显微镜及CO2激光仪  物镜焦距为375~400mm,常用显微镜放大倍数为8~10倍。CO2激光仪采用CW模式,光斑直径0.1mm,功率1W左右。       4.在显微镜下操作  仔细观察病变,酌情处理。用生理盐水棉片保护声门下气囊。用喉钳夹住声带息肉,向内牵引。用CO2激光沿息肉边界及其基底部分完整切除病变,局部肾上腺素生理盐水棉球止血,继续用CO激光对声带表面新生物进行气化至声带边缘光滑。检查确认无新生物残留及出血,取出棉片。       5.术毕 移开手术显微镜及激光仪,松开旋钮,撤出喉镜,待病人清醒后拔出气管插管。 术后处理       1.同一般全麻手术后护理。2.用含生理盐水、布地奈德雾化液定时做雾化吸入,以稀释黏痰,促进分泌物排出、消肿、消炎。3.术后2~3d即可出院。4.发声休息1周,减少声带摩擦。但应多行深呼吸,以防止前联合粘连。5.若咽部黏膜有擦伤,可用含片、含漱剂等药物。 述评       1.轻度咽部黏膜挫伤,严重者可致咽弓撕裂。2.喉镜压迫舌根,可压迫舌下神经出现暂时性一侧舌肌轻度麻痹,数日后可恢复。3.声嘶加重,声带手术后近期均有声嘶,1周左右即可恢复,若长期不恢复,可能是损伤了声带肌或病变未完整切除。4.喉水肿,由于在声带上手术时间长,损伤重,可造成喉水肿,严重者需行气管切开术。5.由于麻醉效果不好,松弛不够,或放入喉镜时方法错误,以致撞掉上切牙或使上切牙移位。6.因插管或放入喉镜时损伤黏膜,可以引起颈部皮下气肿。
  • 26
    2024/03
    不容忽视的耳科急诊——突发性耳聋
          在日常生活中,一些人会因焦虑、睡眠不好、作息不规律等原因突然出现耳朵听下降,可伴有耳鸣、耳周感觉异常,甚至眩晕等症状。如有你出现这些症状,那么你可能得了耳鼻喉科的常见急诊——突发性耳聋。该病需要早期治疗,否则患者会出现听力永久性丧失。因此,患者一旦发病应高度重视,及早到医院就诊治疗。 一、概述       突发性耳聋是72h内突然发生的、原因不明的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至少在相邻的两个频率听力下降≥20dBHL。患者临床表现为听力下降、耳呜、耳闷胀感、眩晕或头晕、听觉过敏或重听、耳周感觉异常等症状,部分患者会出现精神心理症状,如焦虑、睡眠障碍等,影响生活质量。该病病因不明,血管性疾病、病毒感染、自身免疫性疾病、传染性疾病、肿瘤等是可能得致病因素。近年来,该病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对于不少年轻人来说,精神紧张、压力大、情绪波动、生活不规律、睡眠障碍等可能是突聋的主要诱因。 二、检查检验       1. 检查:音叉检查、纯音测听、声导抗检查、耳声发射、听性脑干反应(ABR)、耳蜗电图、言语测听、前庭功能检查、内听道的颅脑或内耳MRI、颞骨CT检查。       2. 检验:血常规、血生化(血糖、血脂、同型半胱氨酸等)、凝血功能(纤维蛋白原等)、C反应蛋白等。病原学检查:支原体、梅毒、疱疹病毒、水痘病毒、HIV等。 三、诊断依据       1. 在72h内突然发生的,至少在相邻的两个频率听力下降≥20dBHL的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多为单侧,少数可双侧同时或先后发生。       2. 未发现明确病因(包括全身或局部因素)。       3. 可伴耳鸣、耳闷胀感、耳周皮肤感觉异常等。       4. 可伴眩晕,恶心、呕吐。 四、鉴别诊断       突发性聋首先需要排除脑卒中、鼻咽癌、听神经瘤等严重疾病,其次需除外常见的局部或全身疾病,如梅尼埃病、各种类型的中耳炎、病毒感染如流行性腮腺炎、耳带状疱疹(Hunt综合征)等。双侧突发性聋需考虑全身因素,如免疫性疾病、内分泌疾病、神经系统疾病、感染性疾病、血液系统疾病、遗传性疾病、外伤、药物中毒、噪声性聋等。 五、治疗建议       1. 突聋急性发作期(3周以内)多为内耳血管病变,建议采用糖皮质激素+血液流变学治疗(包括血液稀释、改善血液流动度以及降低黏稠度/纤维蛋白原,具体药物有银杏叶提取物、巴曲酶等)。       2.糖皮质激素的使用:口服给药:泼尼松每天1mg/kg(最大剂量建议为60 mg),晨起顿服;连用3d,如有效,可再用2d后停药,不必逐渐减量,如无效可以直接停药。激素也可静脉注射给药,按照泼尼松剂量类比推算,甲泼尼龙40mg或地塞米松10mg,疗程同口服激素。局部给药可作为补救性治疗,包括鼓室内注射或耳后注射。       3. 突发性聋可能会出现听神经继发性损伤,急性期及急性期后可给予营养神经药物(如甲钴胺、神经营养因子等)和抗氧化剂(如硫辛酸、银杏叶提取物等)。       4. 如果常规治疗效果不佳,高压氧可考虑作为补救性措施。       5. 疗程中如果听力完全恢复可以考虑停药,对于效果不佳者可视情况延长治疗时间。对于最终治疗效果不佳者待听力稳定后,可根据听力损失程度,选用助听器或人工耳蜗等听觉辅助装置。
  • 26
    2024/03
    每月科普之-----什么是急性鼻炎?
    一、鼻炎是什么? 鼻炎(rhinitis)是鼻腔黏膜炎症性疾病的简称,可由病毒、细菌感染或接触变应原、各种理化因子以及某些全身性疾病引起。主要病理改变是鼻腔黏膜充血、肿胀、渗出、增生、萎缩或坏死等。因致病因素和发病机制复杂,目前鼻炎分类方法繁多,如感染性鼻炎、鼻黏膜高反应性鼻炎、职业性鼻炎、药物性鼻炎等。临床上较为常见的分类方法是根据病程长短分为急性鼻炎和慢性鼻炎,今天让我们一起学习急性鼻炎吧。 二、鼻炎出现的病因 病毒感染为首要病因,最常见的是鼻病毒,其次是流感和副流感病毒、腺病毒、冠状病毒等。主要传播途径是经飞沫直接吸入,其次是通过被污染的物体或食物进入机体。常见诱因包括:①受凉、疲劳、烟酒过度、维生素缺乏或其他慢性疾病导致机体抵抗力下降。②鼻腔本身及第近部位慢性病变如鼻中隔偏曲等,影响鼻腔功能和通气引流,使鼻腔黏膜纤毛运动发生障碍,病原体存留于局部。 三、发生鼻炎后的身体状况   急性鼻炎的潜伏期多为1~4天,主要临床表现为: 1.局部表现:早期症状多为鼻腔和鼻咽部出 现鼻痒、刺激感、异物感或烧灼感,自觉鼻腔干燥。继之出现鼻塞、水样涕、嗅觉减退和闭塞性鼻音。继发细菌感染后,鼻涕变为黏脓性或脓性。 2.全身表现 多数表现为全身不适、倦怠、头 头痛、发热和畏寒。 3.鼻腔检查初期可见鼻黏膜广泛充血、干燥,以后出现鼻黏膜肿胀,总鼻道或鼻底有较多分泌物,咽部黏膜亦常有充血。若无并发症,上述症状多在1~2周内逐渐减轻消失。 四、如何治疗呢?    (一)药物治疗和护理 1.鼻部使用减充血剂仅在有明显鼻阻塞时使用,如1%麻黄碱滴鼻液,可减轻黏膜充血肿胀。鼻部用药根据药物设计主要可分为滴鼻剂刊和喷鼻剂两种。护士应教会病人不同鼻部用药的正确方法和技巧,同时告知病人局部用药时间不可过长,一般不超过1周,以免引起药物不良反应。 (1)滴鼻法:①仰卧法:嘱病人轻轻擤出鼻涕,取仰卧位,肩下垫枕或头悬于床缘,头尽量后仰,使头部与身体成直角,头低肩高,每侧鼻腔滴3~4滴药水,轻轻按压鼻翼,使药液均匀分布在鼻黏膜上。滴药时嘱病人勿吞因,保持原位3分钟左右可坐起。②坐位法:坐位,背靠椅背,头后仰,前鼻孔朝上,将药液滴入。(2)喷鼻法:头部自然位置,擤出鼻内分泌物,将药瓶喷嘴放入鼻孔,喷嘴方向避开鼻中按药物说明挤压喷鼻次数,喷鼻时轻吸。    (二)休息与饮食 1.嘱病人减少活动或工作,发热者卧床休息。病人出汗多时及时更换衣裤,保持床单位平整干燥。 2.多饮热水,增加液体摄入,以利于毒素排出。增加室内空气湿度,湿润呼吸道黏膜,防止因张口呼吸引起嘴唇、咽、喉等干燥不适。饮食中注意增加维生素和蛋白质的摄入,增加机体有效免疫力,保持大便通畅。 (三)健康指导 1、教会病人正确擤鼻方法,按住一侧鼻孔,将另一侧鼻腔分泌物轻轻擤出。或将鼻涕吸入口中后吐出。指导正确用药,预防引起中耳炎等并发症。 2.病人感冒期间,不要到人多拥挤处,不与他人密切接触,室内保持通风。 3.平时应通过各种途径向大众宣传感冒的预防方法。寒冷季节,抵抗力较低或有慢性疾病者不要到人多拥挤处,避免与感冒病人近距离接触;保持良好的饮食、生活和卫生习惯,平日居室多通风;保证均衡营养和充足睡眠,戒烟酒。      以上就是本期科普小知识啦,虽然字数不少,但还是希望大家能够积极看完,希望我们的小科普对你有用哦,下期再见啦。    
  • 21
    2024/03
    本想去采耳享受,却导致耳出血来医院瞅
          昨晚,一位中年男士捂着流血的耳朵急忙来到病房找医生,在询问过程中得知他觉得耳朵里有很多“耳屎”出不来,就去外面的小店里采耳,原本是为了享受,疏通一下耳道,结果导致了耳朵流血。我科陈医生告诉他,采耳有风险,不是正规的店,卫生不达标的情况下,是很容易损伤耳膜及交叉感染的发生的。同时也要讲究采耳的方式方法:       1、如果患者外耳道的耳屎比较软,这时可以使用挖耳勺或者棉签去掏耳屎,这样可以避免损伤耳道引起耳膜感染。       2、如果患者外耳道的耳屎比较坚硬或比较多,患者不要强行掏取,这样容易把皮肤划伤,患者可以使用碳酸氢钠滴耳剂软化耳屎,待耳屎软化后患者可以到耳鼻喉科就诊,医生会在耳镜下使用镊子或者耵聍勾将耳屎掏出。       而且人在正常情况下是不需要采耳的,因为随着人们咀嚼的运动,耳屎会向外排出,而且耳道的纤毛会有自净作用,会让耳屎向耳道口排出。只有出现下列3类问题时才需要去正规医院进行检查,再由专业医务人员进行操作。       1.耳朵里有明显的堵塞感。有些人先天外耳道口狭窄,耵聍无法正常自行排出,堵塞形成耵聍栓。当堵塞感十分明显时,需要到医院进行检查,必要时进行清理。       2.出现听力下降。有些人年纪不大,也没有耳疾,突然出现听力不佳,需到医院进行检查确诊。       3.不当采耳后出现问题。一些人经常随意采耳,不知不觉对耳道造成损伤,致使耵聍无法顺利排出,耳朵“越掏越堵”;或者是采耳时有异物(如棉棒的棉花)掉入耳中,严重时出现出血、疼痛、肿胀等症状,此时一定要去医院就诊。       建议大家在平时的生活中要保持耳道的清洁卫生,不要自行使用坚硬的东西去强行掏耳屎,同时也不要形成挖耳习惯,频繁挖耳。在平时还应注意饮食习惯,避免食用刺激辛辣的食物,以防油脂分泌,出现耳屎过多,不易掏出的情况。
  • 21
    2024/03
    呵护你的鼻子
          1.不要常用手指挖鼻孔,既不雅观又不卫生,这些坏习惯会导致鼻毛脱落、黏膜损伤、血管破裂而引起出血。挖鼻还会使鼻腔感染,严重时甚至会危害脑健康。       2.避免气味和气温刺激。应当尽量避免在灰尘、有害气体的环境下逗留。因为过多不良刺激会影响鼻黏膜功能使嗅觉发生障碍。而且鼻腔温度过热或过冷,都对鼻黏膜功能有着不良影响。       3.用正确方法擤鼻涕,捏鼻涕时,切忌用力,以轻柔手法先捏一侧,再捏另外一侧。以防止鼻涕进入咽鼓管和鼓室引发急性中耳炎。       4.经常洗鼻子,无论何季节均提倡用冷水洗脸,清洗时,适当按摩鼻部以改善鼻内血液循环,以提高抗冷御寒能力,减少伤风感冒机会。  
  • 29
    2023/12
    “宝娟嗓”的好发人群
          网络流行的“宝娟嗓”是被病毒侵犯上呼吸道黏膜,引起声带的黏膜肿胀,最明显的症状就是声音嘶哑。       其实声音嘶哑的好发人群,有一些职业是比较容易发生的,比如教师、主持、播音,销售等以讲话为主的工作,这些人都会比较容易声音嘶哑,尤其是在老师和播音员当中,有很多人很容易就会出现声音嘶哑的症状。另外,新兴的产业中的一些培训师、讲师等,这些人都是声音嘶哑的好发人群。       声音嘶哑是临床上的一种比较常见的症状,出现嗓子常嘶哑的症状,大多是因为职业的因素,长时间存在过多地用嗓说话的情况,这就容易导致喉部声带黏膜区域出现慢性炎症肿胀的状态,从而引发声音嘶哑症状的发生。在可能的情况下,最好的方法是需要减少说话用嗓的程度,尽量少说话,或者不说话,能够让嗓子得到充分的休息缓解,从而能够让声带黏膜的慢性充血肿胀状态,得到逐步自行的减轻或好转,对声音嘶哑症状的反复发作,具有根本性的改善效果,在经过药物治疗后,如果声音嘶哑的症状持续存在,或者频繁地发作,就需要通过进一步的电子喉镜检来帮助明确诊断。 声音嘶哑的治疗方法根据其发病原因而定:       1、如果是炎症性病变引起声音嘶哑,一定要进行抗炎症治疗,根据感染源是细菌还是病毒选择合理药物。如果是细菌性,选择抗生素,一般是广谱抗生素,比如头孢或者阿莫西林口服;如果是病毒性,建议抗病毒或以中医中药、中成药来口服;       2、如果是疾病病理所致,则要通过电子喉镜检查;如果是声带息肉、小结或者肿瘤所致,有些要通过手术治疗,这是需要检查后耳鼻喉医生进行诊断的;       3、如果是用嗓方式不对,必须要进行用嗓训练。有些是因为职业需要用嗓太多,尤其要注意休息;可以辅助用一些外用药,比如含片,金嗓子或者银黄含片,这些可以对声带的炎症、肿胀,或者对声带黏膜充血进行改善,也可以进行雾化治疗,建议在声带肿胀期进行用药,或者就医进行正确的用药指导。 声音嘶哑的原因不同,治疗处理方式也不同,具体如下:       1、感冒:感冒后出现声音嘶哑,这时考虑感冒病毒感染后导致的声带炎、声带水肿,这时就需要休息达到治疗声音嘶哑的目的,少讲话、多休息,感冒治愈后,声音嘶哑即可慢慢好转。应尽量避免在感冒阶段过度用声,避免导致声带出现其他问题,如声带息肉;       2、肿瘤:长期声音嘶哑,需做电子喉镜判断具体原因,常见的良性肿瘤,包括声带小结、声带息肉、声带囊肿等。这时通过药物治疗效果不好,则需进行手术,切除良性肿瘤。还有部分声音嘶哑由于喉部恶性肿瘤造成,需根据其范围进行相应手术;       3、神经性声音嘶哑:如喉返神经损伤造成的声带运动障碍,导致的声音嘶哑,这时需排除中枢系统、颈部和纵隔胸部的病变。需排除影响喉返神经的疾病,再明确具体原因去进行治疗;       4、吸入有害气体:也可造成声音嘶哑; 一般可以通过以下方法,来保护好嗓子。       1、减少说话:即不要说得太多,而且说话时不要大声喊叫。因为当说话太多时,就会导致声带不停出现碰撞,每一次发音,实际上都是左右两侧声带在正中间碰撞的结果。所以当说话太多后,两侧声带不停在中间碰撞,就会造成两侧声带的边缘受到较严重的磨损,可能出现局部的充血、水肿,甚至出现局部的慢性炎症,有一些增厚等;       2、避免大声喊叫:不要大声喊,因为当大声喊时,两侧声带在中间碰撞力度会较大,碰撞的力度较大的情况下,当然也会造成边缘声带的水肿,或者存在一些磨损等。除了要说话尽量少和不要大声喊外,对于一些需要经常用嗓的职业,如老师,可以戴小的麦克风,当戴麦克风后,自己听到自己的声音已经足够大,就不会把音量自然而然的提高,这样也就从一定程度上可以避免过度用嗓。 另外,日常生活中尽量不要吃得太咸、太辣,以及需要避免烟、酒、浓茶这些对咽喉部的刺激。       3、有的患者可能会存在声带小结、声带息肉等增生物的情况,可能需要进一步做声带增生物的切除手术治疗。患者在日常生活中也需要注意适当多喝水,保持好咽喉部黏膜湿润状态,需要注意加强锻炼身体,增强体质,避免反复受凉感冒。
  • 29
    2023/12
    鼻炎会影响到视力吗?
          鼻炎主要是因为急性炎症刺激引起的,会侵犯到鼻窦粘膜,引起粘膜充血肿胀。有可能是双侧鼻塞、交替性变化、有黄色分泌物等。如果不能得到有效的治疗,就会发展成慢性鼻炎,这会影响到眼睛的神经,从而导致视力下降。所以才要及时的进行抗炎的对症治疗。一般鼻咽炎,多是由于感冒或者鼻腔炎症反复刺激所导致,也可能是由于环境因素所导致,通常会出现鼻塞、流鼻涕、打喷嚏等症状。此类患者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抗生素类药物及抗病毒类药物进行治疗后,病情多会得到有效控制,此种情况下鼻咽炎并不会影响视力;若鼻咽炎患者长期不愈,导致鼻咽部长期受到炎症刺激,形成慢性鼻咽炎,则可能会影响视力。因为慢性鼻咽炎可能会导致患者的眼部出现问题,如视力下降、眼睛发痒等,建议患者及时对慢性鼻咽炎进行治疗,以避免影响视力。 那么鼻咽喉炎对眼睛到底有哪些影响呢?       1,过敏:由于鼻咽喉部位与眼眶相邻,鼻咽喉炎可能会波及眼部,导致眼部出现过敏反应,引起过敏性结膜炎,患者会出现眼部充血、瘙痒、肿胀等症状。       2,视物模糊:鼻咽喉炎会导致鼻腔黏膜出现增厚的情况,导致鼻腔狭窄,使大脑的供氧量减少,引起患者视物模糊的症状。       3,眼部分泌物增多:由于鼻咽喉部位受到炎症刺激,会使鼻腔以及鼻窦黏膜出现分泌物增多的情况,在分泌物的刺激下会导致患者的鼻部以及眼眶出现不适感。所以治疗鼻炎千万不要把鼻炎当成普通感冒来处理,因为长期服用感冒药不仅无法起到治疗的作用,还会出现一些严重的副作用,比如长期服用非甾体类抗炎药,会导致消化系统和精神系统的不良反应。如若感到身体不适应及时到医院进行就诊。
  • 29
    2023/12
    掏耳屎,你做对了吗?
          日常生活中,大部分人都喜欢想通过掏耳屎,达到洁净的效果。那么你知道耳屎到底是什么吗?外耳道软骨部皮肤具有耵聍腺,其淡黄色黏稠的分泌物称耵聍,俗称耳屎。同时,现在掏耳屎发展成了一种职业,像四川等地的采耳工作,不少人出于方便或者新鲜感,时常进行采耳。       但是,耳屎是不能随便掏的,因为耳屎本身它人体任何分泌的东西,它对我们耳道都是有保护作用的,它会分泌一些油脂,然后来保护我们的皮肤,来抵御外在的一些微生物的入侵,所以一般来说是不需要掏的。       对于某些特定人群,为确保掏耳屎的安全,可选择去医院找专业人士寻求帮助。比如,有些小朋友或者某些老人,他耳道自己清洁耳屎的功能会比较弱,它可能耳屎会堆积在外耳道形成一个栓塞,就把整个外耳道堵住了,那么这种情况下可能会影响到听力,可能会出现在一次进水以后,由于堵塞引起的外耳道感染,那么这种情况下是需要医生把它取出来的。       正常的情况,耵聍(耳屎)具有保护外耳道皮肤和黏附外物的作用,平时借助咀嚼、张口等运动,耵聍(耳屎)多自行排出,耳道里残留一定的耵聍(耳屎),是有帮助的,我们不用特意去掏哦。
  • 29
    2023/12
    三步缓解耳鸣
    1.搓搓耳前后       双手分别放在两耳根部,食指和中指分开置于耳朵前后,中指在耳前,食指在耳后。然后从耳垂开始,夹持耳朵向上推动,注意有一定的力度,并且紧贴耳廓,直到耳尖。每天50次。 2.揉揉聚风穴       翳风穴位于耳垂后方的凹陷处。按摩时拇指指尖按在翳风穴,其他四指分散地放在耳朵上方,拇指用力对凹陷进行点按,直到能感觉出酸胀感。每天可以点揉3分钟。 3.敲敲呜天鼓       两手掌用力想搓,使掌心产生一定的热量,然后用两手掌分别按于两耳,掌心对准耳道手指贴于后枕部。两掌轻轻用力,对两耳作缓慢的重按,在缓缓的放开。反复数次,同时用置于后方的拇指加点风池穴数次。
  • 29
    2023/12
    腺样体肥大的危害
    危害一:鼻子一旦堵塞,就难免开始用嘴巴进行呼吸,而长期口呼吸可能会影响孩子的面部发育,出现腺样体面容。比如:上唇短厚翘起、下巴后缩,腭盖高拱,牙列不齐,上前牙突形成龅牙,看上去呆滞木讷。 目前口呼吸对于面部发育的影响究竟有多大,还需要进一步研究。因为儿童的颅面部生长发育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如遗传因素、营养和发育因素等 危害二:肥大的腺样体会堵住咽管咽口,中耳腔内的分泌物不能正常排出,积存在中耳腔内,从而引起分泌性中耳炎。分泌性中耳炎最直接的影响,就是听力 下降。 危害三:影响生长发育,严重的腺样体肥大会导致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症(OSAS),直接后果是睡眠中断、缺氧、打鼾。OSAS会引起全身多系统多器官损害,比如出现多动注意力不集中、反应迟钝、心理行为昇常、学习能力下降、生长发育迟缓。
  • 29
    2023/12
    怎么正确洗鼻子?
    一、选择合适的洗鼻器 (1)手动鼻腔冲洗器因水流较大,需要患者配合,不适用于婴幼儿 (2)电动式鼻冲器冲洗效果较好,无需技术配合,但需购买仪器 (3)针管式鼻冲器比较便携,针筒设计更适合14岁以下儿童使用 二、选择冲洗液 目前常用的冲洗液有等渗型和高渗型两种: 高渗型为治疗型,一般在鼻黏膜肿帐严重时使用; 等渗型多用于日常护理,如生理盐水和海盐水。 过敏性鼻炎和鼻窦炎,一般采用0.9%浓度的海盐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三、洗鼻步骤 1、清洗前先轻轻擤鼻涕,防止鼻涕阻塞水流; 2、洗干净双手,身体略向前倾,采用头低位姿势,弯腰低头; 3、将洗鼻器一端轻轻塞入鼻孔; 4、用嘴呼吸,挤压洗瓶即可; 5、冲洗结束后,清洗设备,让它自然风干。 (洗鼻顺利的话,盐水会从另一侧鼻孔流出,可能有少量盐水进入口腔,无需担心。) 四、洗鼻频率 推荐每天1~2次 正常情况下,每天早晚各清洗一次即可。如接触过污染环境,可在脱离该环境后立即清洗鼻腔或增加清洁次数。 五、注意事项 1.洗鼻器需专人专用,使用前后清洁喷头,并定期更换,避免滋生细菌,带来二次污染。 2.不要直接用自来水冲洗,自来水没有经过充分过滤和处理,可能导致鼻腔感染,加重症状。 3.水温一般以37°C左右为宜,温度过高可使鼻黏膜血管扩张,引起鼻塞;过低会使血管收缩,洗完后又反应性扩张,也会引起鼻塞。 4. 有发热、鼻出血、头痛等症状时避免鼻腔冲洗,以免造成炎症扩散,伤口感染。
上一页 1234567891011 下一页
跳至页
视频专区 护理天地 下载专区 人才招聘
  • 医院概况
  • 新闻公告
  • 患者服务
  • 科室导航
  • 科研教学
  • 人才招聘
  • 联系我们
武汉市第三医院
微信公众号
武汉市第三医院
支付宝二维码
健康武汉
微信小程序
Copyright © 2024 武汉市第三医院(武汉大学附属同仁医院) 版权所有 鄂ICP备13016264号-1 鄂公网安备42018502002779号
友情链接
  • 武汉大学
  • 京伦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