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医院概况
    • 医院简介
    • 医院文化
    • 医院荣誉
    • 历史沿革
    • 党建行风
    • 院务公开
  • 新闻公告
    • 三医新闻
    • 通知公告
    • 媒体聚焦
    • 三医融媒
  • 患者服务
    • 预约挂号
    • 就医指南
    • 专家介绍
    • 门诊安排
    • 门诊优惠服务
    • 专病门诊
    • 特色医疗
    • 护理天地
  • 科室导航
    • 首义院区
    • 光谷院区
  • 科研教学
    • 科学研究
    • 教学动态
    • 住院医师
      规范化培训
    • 进修管理
    • 医学伦理委员会
    • 药物/器械临床试验机构
  • 人才招聘
    • 招聘公告
    • 简历投递
  • 联系我们
  • 首页
  • 医院概况
    • 医院简介
    • 医院文化
    • 医院荣誉
    • 历史沿革
    • 党建行风
    • 院务公开
  • 新闻公告
    • 三医新闻
    • 通知公告
    • 媒体聚焦
    • 三医融媒
  • 患者服务
    • 预约挂号
    • 就医指南
    • 专家介绍
    • 门诊安排
    • 门诊优惠服务
    • 专病门诊
    • 特色医疗
    • 护理天地
  • 科室导航
    • 首义院区
    • 光谷院区
  • 科研教学
    • 科学研究
    • 教学动态
    •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
    • 进修管理
    • 医学伦理委员会
    • 药物/器械临床试验机构
  • 人才招聘
    • 招聘公告
    • 简历投递
  • 联系我们
耳鼻喉科健康科普
首页 > 科室导航 > 三医院 > 手术科室 > 耳鼻喉科 > 健康科普
返回上一级
  • 30
    2022/09
    涕中带血丝-可能是鼻子出了什么问题
    门诊来了一位年龄病人,每次擤鼻涕都会有血丝,或者回吸鼻涕后吐出来也带有血丝,再吐又没有了,每天都会出现。 鼻腔出血,耳鼻喉太常见了,首先观察出血量:鼻涕带血丝的,鼻腔一滴一滴往下滴,鼻腔流水样出血伴嘴巴吐血。再观察颜色:鲜红色,暗红色。观察患者年龄:小孩子鼻腔出血,一般位于鼻腔前端,量不大,捏鼻后可止住血。如果是老年人,鼻腔出血一般位于鼻腔后端,夜间出血较多,多与患者血压升高有关。如果是年轻人,如果出血量大,则需要警惕鼻咽部是否鼻咽血管瘤,如果出血量小,需要排除鼻咽部鼻窦内是否占位性肿物。 温馨提示:对于鼻腔出血,对于大多数患者来说,量大,及时就诊医院。如果量小,首先观察颜色,如果为鲜红色,则为新鲜活动性出血,大多为粘膜表面毛细血管破损引起,短时间(1-2天)粘膜修复后症状可消失,如果没有消失,则需要寻求专业医师就诊。如果颜色为暗红色,鼻涕带血丝,持续时间较长,建议患者就诊医院,排除鼻腔及鼻窦内疾病,避免耽误病情。
  • 30
    2022/09
    眩晕中心的诊疗
    眩晕中心配备多项设备,实现多样化的眩晕诊断及治疗手段,致力于推进眩晕多学科联合诊疗模式,实现前庭系统检查全覆盖,形成眩晕的规范化诊疗体系。 眼震视图仪:可以进行自发性眼震试验、凝视试验、扫视试验、跟踪试验、视动试验等。 甩头试验仪:由操作者随机快速甩动患者头部,并且通过摄像头记录眼球运动,从而进行分析甩头过程中,眼动与头动的速度关系(增益),以及是否出现代偿性眼震。 耳石复位仪:耳石症也叫做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有一类人群属于特发性耳石症,还有一部分患者继发于梅尼埃病、病毒性迷路炎、头部外伤等。通常表现为在低头、转身时出现眩晕症状,可伴有恶心、呕吐症状,部分患者会表现为头重脚轻、漂浮感,以及眼球震颤的症状。机器复位是在手法复位的基础上发展起来,过程中通常需要旋转患者头部,将耳石送回前庭部位,通常15-30分钟的时间即可完成。机器复位角度精准、可靠,对复杂性耳石的复位有较为理想的效果。 疾病的诊治: 1、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耳石症)   (1)定义:是指当头部置于某一特定位置时引发的短暂性眩晕,一般都伴有眼震,且易疲劳。   (2)其临床特征性表现有:患者多在起床、躺下以及翻身等头位变化的时出现眩晕;眩晕时间一般小于1分钟;程度可轻可重;轻者休息数分钟即可消失,重者无法起床。   (3)病因:目前良性位置性眩晕的病因仍不明确,可为特发性,亦可能与迷路老年化改变、外伤、耳部疾病、内耳供血不足等因素继发。   (4)对其治疗:以耳石复位治疗为主,结合心理、药物等综合治疗方法。      2、梅尼埃病 (1)定义:是一种原因不明的内耳病,主要病理特征为膜迷路积水。   (2)临床中多见于50岁以下人群,儿童亦可发病。两性发病率无明显差异。患者眩晕发作时:为突然发作的旋转性眩晕,持续数十分钟至数小时不等,多伴有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害、耳鸣和耳内胀满感等耳蜗症状。结合辅助检查需有两次以上的典型表现才能确诊。   (3)对于梅尼埃病的治疗:首先应控制饮食,同时给予血管扩张剂、渗透性活动剂、钙离子拮抗剂、抗组胺药物、激素、利尿剂等药物,部分反复发作、严重患者需采取手术治疗。
  • 30
    2022/09
    眩晕中心的成立
    耳及耳神经外科亚专科成立于2018年,2021年部分成员赴北京解放军301医院进修耳内科,科室及时添置眼震电图仪、甩头试验仪、耳石复位机、耳内镜及镫骨手术器械等耳科设备,使得该亚专科实力再上一个台阶,耳内科目前已能全方位开展前庭及听功能检测,以“眩晕治疗个体化”为突破点,成立了医院的“眩晕中心”; 耳显微外科则以中耳炎鼓室成形为基础延伸出 “听力重建”“眩晕外科治疗”两条发展线路,前者开展了包括自体或人工PORP、TORP、镫骨手术PISTON植入和人工耳蜗植入等技术:后者针对顽固性眩晕开展内淋巴囊减压术、半规管填塞、迷路切除及前庭神经切断等手术, 2019年开始稳步发展耳廓外耳道畸形矫正术、外中耳恶性肿瘤切除、面神经减压及经迷路听神经瘤切除等侧颅底手术,“耳内镜”的同步发展使得该亚专科诸如多种常见、多发病的处理而显得显得简便和多样化。 目前学科在市级医院中开展耳及耳神经外科手术种类较为齐全,特别是开展新技术CO2激光镫骨底板打孔人工镫骨植入、经迷路扩大径路听神经瘤切除术处于领先地位,该亚专科近3年在分泌性中耳炎及鼓室硬化症方向获得市级科研立项3项,经费近20万元,发表论文10余篇。 特色技术应用情况说明: 眩晕疾病是临床上的常见病、多发病,本科拥有完备、先进的前庭及平衡功能障碍检测及康复系统:眼震电/视图、视频头脉冲试验(vHIT)、甩头抑制试验(SHIMP)、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诊疗系统(SRM-TV)。针对不同的眩晕患者,制定个体化综合治疗方案,以耳石复位、鼓室注射地塞米松或庆大霉素及前庭康复训练为主,对顽固性、反复发作且以上方法不能控制的眩晕病例,也开展内淋巴囊减压、半规管填塞、迷路切除乃至前庭神经切断等外科手术,为不同病人控制眩晕提供多种治疗选择。 
  • 22
    2022/09
    耳石症就是耳屎吗?
    “耳石症”学名为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临床发病最为常见,是眩晕疾病中发病率最高的一类眩晕情况,很多人认为“耳石症”就是耳道的耳屎的问题,差距甚远。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是人内耳的原因,发病原因为内耳前庭部分椭圆、囊球囊、半规管内耳石脱落后进入内耳内淋巴液,在半规管内引起内淋巴液压力变化,同时在诱发体位的时候造成压力感受器的变化才出现天旋地转的情况。此类疾病发病诱因是劳累、休息差、外伤、拔牙、老年人耳石退化、钙代谢障碍等原因,疾病发作时随体位变化有关,发病时间约几秒钟到几分钟,体位变化时能好转。
  • 22
    2022/09
    突发听力下降,您还一笑而过吗?
    刘先生已经73岁了,本应是儿孙绕膝、颐养天年的时候,最近却常常愁容满面,这是为何? 原来,刘先生1周前突然感觉左耳听不清了,每当自己用左耳接听手机时声音会变得很小,要想听清楚很吃力。刚开始的时候,他以为是年纪大了或情绪紧张,并没太在意,休息休息也就好了。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刘先生听力并未明显改善,并且也越来越听不懂老伴讲话了,耳朵还闷闷的。他再也不敢大意了,立即去医院做了头部的核磁共振,结果发现自己患上了左侧的听神经瘤。 一、什么是听神经瘤?    听神经瘤起源位于听神经的鞘膜,多发生于前庭支,少数发生在耳蜗支。听神经瘤的发病率占颅内肿瘤的10%,是良性肿瘤,早诊早治疗效好。发病高发年龄是30-50岁左右,儿童少见,男女比例是2:3,肿瘤分布于左右侧,少数病例为双侧。 此疾病病程多在3-5年,个别最短10余天,最长是数十多年。肿瘤大部分发生在外侧部,首发症状多是进行性单侧听力减退伴耳鸣,眩晕是听神经瘤最早最突出的特点,约占70%。肿瘤生长一般比较缓慢,平均每年月增长0.25-0.4cm,个别肿瘤可在1年内增大2cm。 二、听神经瘤有哪些症状?   听神经瘤早期症状:①耳鸣:多为单一性,渐进性加剧,多与听力减退同时开始,但也可能是早期唯一症状。②听力减退:一侧渐进性耳聋,渐发展为全聋。③眩晕:少数表现为短暂的旋转性眩晕,④患侧耳内深处或乳突部疼痛,外耳道后壁麻木感。 听神经瘤晚期症状:肿瘤已侵入或原发于颅后窝的症状:①三叉神经感觉支受累,同侧面部麻木。②可出现同侧周围性瘫痪。③晚期肿瘤压迫小脑,则出现发声不清,运动失调。④头痛:初起位于枕部及顶部,晚期因颅内压增高则全头痛。 三、听神经瘤如何治疗?   听神经瘤是颅内的良性肿瘤,治疗目的是控制肿瘤,尽量保留听力和面神经功能,减少副损伤并保全功能。听神经瘤治疗方法主要分为三种:随访观察、立体定向放疗及手术切除治疗。对于小听神经瘤,特别是局限于内听道内症状轻微及无症状的肿瘤可以进行随访观察。立体定向放疗适应于首发或复发的小型或中型听神经瘤,但不适用于大于3cm的听神经瘤。对于大多数患者而言,手术仍是唯一有效的治疗途径,特别是对于肿瘤直径大于2.5cm,或出现脑干压迫或其它症状的患者。 四、如何及时发现听神经瘤?    由于现在人们生活压力大,工作紧张,手机使用频繁,若出现有听力异常、耳鸣、眩晕等症状,尤其是在一侧耳朵发生时,就要特别引起注意了,应到正规医院的耳鼻咽喉科做一下排查,明确病因及时治疗。 五、听神经瘤外科治疗重点 听神经瘤外科治疗已有100多年的历史。经过一代又一代手术医师的不懈努力,听神经瘤外科的重点由挽救生命转移到保全神经功能和生活质量上。 目前,在有经验的耳神经外科医生手中,听神经瘤患者的死亡率已很低,一般在0.1%以下。对那些小到中等的肿瘤来说,通过几种不同的径路,面神经保存率均较高(包括解剖和功能两方面)。 六、武汉市哪些医院可以切除听神经瘤? 颞骨及颅底是一个非常复杂的手术区域,尤其是侧颅底解剖关系复杂,位置深在,涉及面广,因此手术难度大。近年来随着颅底显微解剖学、手术器械、影像学诊断技术、神经监测技术的发展,侧颅底手术逐渐增多。 以梁耕田作为学科带头人、科主任领衔的武汉市第三医院耳鼻咽喉科团队,在武汉市耳鼻咽喉专业率先开展听神经瘤切除术,目前已形成多学科合作模式诊断治疗颞骨及颅底病变,与神经外科、神经内科、放射科、麻醉科、重症医学科等多学科组成多学科会诊协作组。根据患者年龄大小、听力情况、面神经功能、肿瘤生物学特性、肿瘤大小、部位、血供等特点,术前共同制定颞骨及侧颅底肿瘤的治疗策略。术中通过应用面神经监测技术,精准定位面神经情况,确保完整切除瘤体的同时,积极保护患者面神经功能,并最大程度地缓解患者疼痛、眩晕等症状。通过多学科协作,共同规避或管理头痛、术后出血、脑脊液漏、脑梗塞、脑水肿等并发症的发生,为患者提供优质、专业的个性化综合治疗及安全保障。 刘先生虽已过古稀之年,但一旦发生面瘫等并发症仍将对其造成严重后果,生活质量严重下降。梁耕田主任组织多位专家反复讨论手术方案,最终达成共识,就是在保留面神经功能的前提下,术中严密监测面神经,显微镜下完整切除肿瘤。由于肿瘤与周围的面神经、血管及前庭神经等关系密切,手术难度非常大。术中,各位专家聚精会神,仔细剥离、切除肿瘤。整个手术历时8个小时,下手术台的时候几位医生腰都酸了。梁耕田主任表示,长时间的手术对外科医生的耐力和协调性都是极大的考验,容不得半点差错,否则后果不堪设想。该患者术后恢复顺利,术后左侧面部功能正常。    因此,如果您无原因出现听力下降、耳鸣症状,别忘了到耳鼻咽喉科排查“听神经瘤”!
  • 22
    2022/09
    为什么有人的耳朵上会有“聪明孔”?有什么影响吗?
    你的耳朵前有小孔吗?这种耳前的小孔,民间俗称“耳仓”、“聪明孔”,民间有俗话说“前耳仓有米,后耳仓有糠,耳朵棱上藏衣裳。”意思就是“耳仓”是福相,聪慧的人、有福气的人才会有。其实,这完全是一个错误的认识。因为这种耳前的小孔其实是一种先天畸形,学名“耳前瘘管”,它并不是富贵的象征,相反是一种潜在的危险。下面让我们一起来认识这个耳前瘘管。 一、什么是耳前瘘管   耳前瘘管是一种常见的先天畸形,由于胚胎时期,第一、第二鳃弓发育不良、融合不全引起的,它有一定遗传性,属于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所以不仅自己有,父母可能也有。 二、耳前瘘管的好发部位   耳前瘘管常见位置通常在耳廓前方皮肤,轻的仅在耳前有一凹痕;重者瘘管可以有广泛的分支,形成多个盲管甚至可以绕到耳后而造成耳后感染,少数患者可出现在耳轮脚末端、耳甲艇、三角窝内,而有极少数患者可发生在耳廓耳后沟附近。  三、耳前瘘管的症状   大部分患者无其他自觉症状,有的人会有臭味,或者会分泌出一些白色的粘稠物,当存在感染时,局部会表现为化脓现象。如果经常反复感染,可能会在局部形成瘢痕或脓肿。 四、耳前瘘管怎么办?   针对无症状的耳前瘘管,大多无需进行特殊治疗。当发生感染时,可以遵医嘱口服抗生素和局部涂抹抗生素药膏治疗。感染较重者还可静脉滴注抗生素进行抗感染治疗。而针对形成明显脓肿的情况,则需要进行切开引流。 五、怎么预防耳前瘘管感染  1、饮食上宜清淡,少吃辛辣刺激性的食物,忌海鲜、饮酒。  2、平时多锻炼身体,增强体质,提高抵抗力,在身体抵抗力差的时候,容易感染。  3、没有感染过的瘘管注意不要用手去挤压,保持瘘口周围局部清洁,防止发生感染。  4、痒的时候不要揉,这样容易把细菌揉了进去,导致发炎,可用酒精棉签轻柔擦拭止痒。 六、什么时候手术切除   1、耳前瘘管如果从来没有感染过,这种情况是不需要手术的,只需要观察就可以了,因为有些患者可能一辈子都不会发病,一直没有任何的症状,就不需要处理。   2、有感染者,早期可口服及外涂抗生素治疗,脓肿形成需切开引流,炎症控制后考虑手术,一旦感染,手术是唯一根治的途径。   3、耳前瘘管手术的最佳时机当然是在非感染的时候,这时是最适合做手术的。急性感染期是不建议手术的,因为会增加术中切除干净的难度,还易导致术后的感染,建议在感染控制最少两周以后,再进行手术切除是比较合适的。 七、手术会不会留下伤口、疤痕   任何颜面部的开放性手术,均不可避免遗留切口,但是通过采用顺应颜面皮肤张力线的切口设计、切口无张力缝合和术后感染的预防与控制,再加上术中精细操作,可最大程度地改善切口疤痕;即使存在细微的疤痕,术后早期可以涂抹祛疤软膏淡化瘢痕,亦可隐蔽于耳前皮纹的自然皱褶里,或为耳前发际头发所遮盖,因此患者大可不必为此而担忧。
  • 22
    2022/09
    鼓膜穿孔
    我们都知道,鼓膜是一椭圆形半透明状薄膜,位于中耳鼓室与外耳道交界处,是中耳的一道屏障。同时在声音传导的过程中,鼓膜的结构能使传入的声波放大。鼓膜穿孔是一种常见的耳部疾病,可能影响听力,造成听力障碍,也使细菌、污水、异物容易进入中耳腔,造成反复发作的中耳炎。 鼓膜穿孔的原因: 1、感染 鼓膜穿孔的常见原因是经咽鼓管引起的感染,多见于婴幼儿时期。由于婴幼儿的咽鼓管短且粗,当上呼吸道感染时,鼻腔的细菌、分泌物等很容易通过咽鼓管到达中耳腔引起感染。另外,急慢性中耳炎发作时,中耳脓液腐蚀鼓膜,可造成鼓膜穿孔。 2、外伤  (多因直接或间接外力损伤所致) 直接原因: ①多见于头部外伤,合并颞骨骨折损伤了鼓膜; ②挖耵聍或异物时不慎损伤鼓膜,导致鼓膜穿孔; ③强烈水柱或气流喷射鼓膜、误将化学腐蚀剂滴入耳内、金属屑溅入耳道等也可损伤鼓膜。 间接原因: ①多见于外界大气压力突然急剧变化,如射击发出巨大响声,气浪将鼓膜震破;飞机起飞降落使鼓膜内外产生气压差; ②打耳光也可引起鼓膜穿孔; ③中耳腔内气压突然急剧上升,也会发生鼓膜内外气压不平衡,如用力擤鼻涕,致使中耳内气压自内向外猛烈突然冲击鼓膜,可使鼓膜破裂。 鼓膜穿孔有什么表现: 中耳炎患者的鼓膜穿孔,主要表现为反复流脓、耳痛、耳鸣、听力下降等,脓可带有臭味。 外伤性鼓膜穿孔患者会在外伤后出现耳鸣、耳闷、听力下降、捏鼻鼓气时漏气感等。 其他原因导致的鼓膜穿孔也可有上述表现。 鼓膜穿孔有什么危害: 首先,鼓膜是声音经过外耳传到中耳和内耳至关重要的一环,人类听到的所有声音均需要经过鼓膜传递并放大,其作用无可替代。一旦鼓膜穿孔,声音的传递大打折扣,直接影响人类与外界的声音交流质量,产生传导性耳聋。 其次,鼓膜是中耳最外面的门户,也是中耳的一个天然屏障,也就是说,鼓膜穿孔意味着原本完整的护城墙上出现了缺口。没有敌人的时候,也许可以天下太平;但是如果有外敌入侵,无异于给对方打开了大门。因此,细菌一旦进入,就可以轻而易举地攻城掠地,在中耳甚至内耳肆无忌惮地进行破坏,引起中耳炎甚至迷路炎、脑膜炎、脑脓肿等,出现流脓、听力下降、眩晕、耳鸣等症状。随着中耳炎的发生、发展和反复出现,细菌产生的毒素等会对中耳和内耳的结构和功能造成破坏,导致不可逆的神经性听力损失。 因此,鼓膜穿孔患者的听力会逐渐缓慢下降。初期时,耳聋可能并不明显,等患者或家属注意到时,往往已经比较严重或者合并了神经性耳聋。而长期严重的耳聋,会产生认知力和注意力的下降,产生抑郁、痴呆等问题。 第三,鼓膜穿孔容易合并其他疾病。因为鼓膜穿孔后,容易有反复发作的中耳炎,外耳道内经常有分泌物,环境湿润,极容易继发外耳道湿疹、真菌感染等,产生这样或那样的不适,引起很多不必要的麻烦,甚至危及生命。 如何治疗鼓膜穿孔 1、急性中耳炎导致的鼓膜穿孔 初期多为针尖样,需要先有效控制炎症。炎症控制彻底后,小穿孔往往能自行修复。炎症较重的患者,穿孔较大,炎症控制后需要定期随访观察,如果长期不能愈合,就需要手术修补了。 2、慢性中耳炎导致的鼓膜穿孔 需要通过医生的检查、颞骨CT等,确认中耳、乳突内有无炎症及炎症程度,以判断其中耳炎的类型。如为单纯型中耳炎,可只行鼓膜修补术。如为肉芽型或胆脂瘤型中耳炎,需要根据情况,在鼓膜修补的同时,进行中耳和乳突的手术,以便清理中耳和乳突的病变,探查听骨链,并在必要时重建听力。 3、外伤初期的鼓膜穿孔 可以先观察,保持患耳清洁干燥,禁水,预防感冒,定期随访,小的穿孔可能会自行修复。大的穿孔经过观察后,无明显康复表现的,应选择手术修补。 4、其他原因造成的鼓膜穿孔 他原因造成的鼓膜穿孔需要根据病情酌情处理。
  • 05
    2022/09
    飞虫入耳
    昨晚,一男子捂着耳朵匆忙来到我科,说是右耳进了昆虫,现在正扑棱着,非常难受。值班护士立即叫来值班医生,有经验的卢医生了解情况后拿起电耳镜,打开光源,对着男子的右耳一照,昆虫立马飞了出来,男子瞬间舒服了好多,耳朵也不疼了,连忙向卢医生道谢。聊天之中得知,男子在中南路慢跑锻炼身体过程中,不小心被飞虫飞进了耳朵。自己试图掏了好久,也没有出来,反而越来越疼,在朋友的推荐下,来到武汉市第三医院耳鼻喉科,没想到医生这么厉害,很轻松就弄出来了,他十分感谢! 在这里提醒广大市民朋友: 1平时生活中不要频繁掏耳朵,外耳道中的耵聍(耳屎)有保护外耳道皮肤、粘附小飞虫的作用,频繁掏耳朵会失去这道天然屏障,飞虫入耳后容易造成更大的伤害; 2要注意周围环境情况,尽量避免在蚊虫较多的地方多停留,以免飞虫侵入耳朵。如果发生了飞虫入耳的情况,要特别注意: 1、禁止对患耳进行掏挖,以免将飞虫推到耳朵更深处,致使昆虫垂死挣扎,将外耳道以及鼓膜损伤,导致鼓膜穿孔和继发性中耳炎; 2、禁止向患耳内滴植物油及水等液体,以免引起感染等不良后果。 可采取以下方法: 1、气压法 如果患者感觉耳朵内有较大的异响,立即让患者用双手捂住耳朵,同时张大口,使鼓膜内外的气压达到平衡,以防止鼓膜被震伤。 2、重力法 让患者将头歪向患侧,利用重力,看能否将飞虫从耳朵内倒出。 3、趋光法 经过以上方法处理后,如果飞虫仍未能从耳朵内倒出,让患者走到暗处或关掉照明灯,保持室内暗环境后,用强光手电对患者的患耳进行照射,利用飞虫的趋光性,诱使飞虫自行爬出。需要注意的是,最后无论飞虫是否排出,都要及时就医。
  • 30
    2022/06
    孩子半夜突发耳朵痛要不要就医?-儿童急性中耳炎
    导语:很多家长会遇到这种情况,孩子半夜突然起来喊耳朵疼,哭闹不止,遇到这种情况很多家长会很担心,尤其担心会影响孩子听力,大半夜跑去医院就诊。遇到这种情况需要尽快去医院就诊吗?什么情况下可以暂时先在家里处理,白天再去医院看?先在家里处理的话,家长该怎么处理?如何预防急性中耳炎? 要回答这些问题之前,家长首先要了解一下什么是儿童急性中耳炎。 简单介绍一下儿童急性中耳炎 1)儿童急性中耳炎是细菌和(或)病毒等病原体经咽鼓管直接进入鼓室引起中耳腔黏膜感染,与上呼吸道感染有着密切关系。 2)儿童急性中耳炎是儿童的常见病和多发病,绝大多数(80%以上)与细菌感染有关,少数病毒(5-10%)感染。 3)分类:急性非化脓性中耳炎:主要表现为局部症状,即持续性耳痛,婴幼儿可表现为捂耳朵、拽耳朵,孩子会烦躁不安、哭闹不适。急性化脓性中耳炎:除上诉局部症状外,还可伴有高热、恶心、呕吐等全身症状,其症状直到耳流脓后缓解。部分患儿早期听力下降。 4)儿童常见感冒后引起急性中耳炎,长期鼻炎、鼻窦炎以及腺样体肥大也是急性中耳炎的好发原因。 孩子半夜喊耳朵疼,哭闹不止,需要尽快去医院就诊吗? 大多数时候,是不需要大半夜跑去医院就诊的,因为一般急性中耳炎大多能自行或经药物治疗后好转,不留后遗症,不影响孩子听力。如果孩子神志、精神等全身总体状况还好,耳朵有没有流脓性分泌物、耳后有没有隆起或红肿,就可以放心先自行在家里对症处理,第二天再就诊。但如果孩子出现耳朵流脓,高热、精神萎靡、恶心 呕吐等全身症状,说明感染较重,这时就需要尽快去医院就诊。 3. 先在家里处理的话,家长该怎么处理? 1)抗菌药物 推荐选用口服阿莫西林,或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如阿奇霉素等,或第2、第3代头孢菌素,如口服头孢克洛或头孢地尼等。 2)非甾体类抗炎镇痛药 常的有双氯芬酸钠栓塞肛,布洛芬混悬液(美林)口服,可以快速缓解耳痛,让孩子能睡一个安稳觉。需要说明的是对于这类药物家长们常有两个误区,一个是认为止痛药副作用大,不敢用,其实这类药物只要按说明书指导剂量短期使用是非常安全的,可以放心用;另一个误区是不知道退热药有镇痛作用,其实非甾体类抗炎镇痛药既可以退热也可以镇痛,很多家里有小孩的家庭,家里会常备美林,当孩子突发耳痛,哭闹不止是,就可以把美林用上,快速缓解耳痛。 3)局部用药:酚甘油滴耳剂,主要针对急性非化脓性中耳炎的早期耳痛症状。鼻腔局部喷剂,鼻腔减充血剂(赛洛唑啉鼻喷雾剂,使用不能超过7 d), 以及鼻用抗组胺药(盐酸氮卓斯汀鼻喷雾剂)或鼻用激素(糠酸莫米松鼻喷雾剂), 可缓解咽鼓管咽口炎性黏膜的肿胀, 降低中耳腔负压,减少渗出,缓减疼痛。 需要强调的是,不是耳朵不痛了,就代表急性中耳炎恢复了,一定要门诊随访鼓膜和鼻腔状况,因为急性中耳炎易转化为分泌性中耳炎,中耳鼓室内积液影响听力,而分泌性中耳炎引起的听力下降往往是轻度听力下降,容易被家长忽视。 4. 如何预防急性中耳炎? 要了解如何预防儿童急性中耳炎,首先要知道儿童中耳炎发病机制。大部分儿童中耳炎的病因都在于咽鼓管功能障碍,咽鼓管一端开口于鼻腔后方鼻咽部的侧面,另一开口位于中耳腔,正常情况下咽鼓管的开放维持中耳炎的正常压力,同时咽鼓管的纤毛运动将中耳腔的液体和细菌排出中耳炎。当鼻腔鼻咽部病变时,波及咽鼓管,导致咽鼓管失去正常生理功能,引起各型中耳炎。儿童咽鼓管较成人短、平、直,咽鼓管肌肉收缩无力,软骨弹性较差,咽鼓管软骨段管壁容易塌陷,因此发病率较成人为高。 要预防儿童急性中耳炎发作,就是要减少各种可能经咽鼓管途径诱发急性中耳炎的诱因:对于6个月内婴儿,要怀抱式喂养,避免仰卧式奶瓶,易导致婴儿呛奶诱发中耳炎;对于儿童来说,学会正确的擤鼻涕方式,擤鼻涕时不能太用力,要一侧一侧的擤,避免擤鼻涕时鼻咽腔压力过大,导致咽鼓管异常开放,诱发中耳炎;作为家长,尽量避免给孩子挖耳屎;孩子感冒了或有鼻炎、鼻窦炎时,积极治疗;平日需注意儿童听力表现,观察孩子看电视玩手机时是否把声音调的过大,叫孩子时是否有反应迟钝;儿童有夜眠打鼾、张口呼吸表现时需要去医院检查有无腺样体肥大。
  • 30
    2022/06
    生活中 怎样预防 耳鸣的发生
    耳鸣的发病特点 耳鸣从新生儿到80岁以上都 可出现。但发病随着年龄增长而 增加,以中年人为主。 耳鸣并非无踪迹可循,耳鸣 病因错综复杂,有时早期发现, 也可早期治疗。 长时间暴露在噪声环境 里,会产生听力下降、耳鸣,要注 意防护,减少噪声源,佩戴防护耳 罩、耳塞等。在在噪声环境下的高 危人群,应调换工作环境。非职业 人员不要长时间、大音量的在噪声 环境中佩戴MP3耳机。 长期处于精神高度紧张、 身体疲劳状态时,易出现或加重 耳鸣。这时应调整工作节奏,放 松情绪,转移对耳鸣的注意力。 咖啡因和酒精常可加重耳 鸣。吸烟使血氧下降,而内耳毛细胞又是对氧极其敏感的细胞, 缺氧会对毛细胞造成损害,因此 要改变不良习惯。  4、日常生活中,我们应尽量 避免适应具有耳毒性的氨基糖苷 类抗生素药物。应该重视以下几 种耳鸣:一直持续的慢性耳鸣、 日益加重的慢性耳鸣、明显影响 日常生活和工作的耳鸣、搏动性 耳鸣。
  • 30
    2022/06
    真菌性外耳道炎
    在繁忙的武汉市第三医院耳鼻喉科门诊,经常能听到前来就诊的患者说,“医生,我的耳朵最近几天特别瘙痒,自己拿棉签掏了之后不仅没有缓解,反而更严重了,棉签上能看到沾有黄色的液体,掏完之后耳朵像进了水堵住了一样,听不清声音了,这是什么原因呀?我是不是得中耳炎了呀?”经医生检查,耳内镜下发现患者的外耳道长满了黄白色颗粒状物,最终诊断为真菌性外耳道炎。 那么,什么是真菌性外耳道炎呢? 真菌性外耳道炎又称外耳道真菌病,常见致病菌为曲霉菌、念珠菌、酵母菌、芽生菌、毛霉菌、放线菌和青霉菌等。 真菌性外耳道炎的症状和表现有哪些? 1、患者一般有耳内瘙痒及闷胀感,有时奇痒,夜间为甚。合并感染后可引起外耳道肿胀、疼痛和流脓。2、电耳镜或耳内镜检查患者外耳道时可见外耳道或鼓膜表明覆盖有黄黑色、白色粉末状或绒毛状真菌 为什么会得真菌性外耳道炎呢? 1、季节、环境因素 夏季是真菌性外耳道炎发病的高峰季节,真菌易在温暖潮湿的环境中生长繁殖。 2、生活习惯因素 在正常情况下,外耳道呈微酸性环境,而经常习惯性掏耳、频繁游泳导致耳道内进水等都会改变外耳道的pH值,引起外耳道分泌物的持续堆积和刺激,有利于真菌生长。有研究报道,74.8%的患者有长期使用棉签、挖耳勺、手指甲甚至牙签等不洁工具自行掏耳的习惯,60.9% 的患者曾到非医疗机构实施采耳,如采耳馆和发廊等。在众多外耳道真菌病的诱发因素中,不洁采耳史与真菌性外耳道炎的发生有高度相关性。 3、免疫因素 在正常机体内,免疫系统能够抵抗外来的病原微生物入侵,但当机体长期处于严重的营养不良状态、长期不正确使用和滥用抗生素、患有免疫系统缺陷疾病都会造成免疫功能受到抑制,为真菌的生长繁殖创造有利条件。另外,长期焦虑、紧张的心理会引起外周免疫系统T淋巴细胞功能紊乱,导致对真菌感染的抵抗能力下降。 4、解剖因素 外耳道是一个一端封闭、一端开放的狭长“管道”,略呈S形弯曲,其解剖特点易形成真菌生长的温床。另外耵聍腺分泌的耵聍与皮脂腺分泌的皮脂和外耳道皮肤脱落上皮可形成蜡状耵聍,可保护外耳道免受真菌感染,若经常挖耳,则会破坏正常的皮肤屏障,为真菌侵入提供条件。 如何治疗及预防真菌性外耳道炎呢? 1、若出现外耳道奇痒、耳闷胀感、耳流脓等症状,请及时到耳科专科门诊就诊,请勿自行前往采耳店进行采耳。 2、在耳内镜下尽可能地清理外耳道积存的真菌团块或痂皮、分泌物,保持外耳道环境的干洁。配合局部使用抗真菌药物,将抗真菌膏药均匀涂抹在外耳道内。 3、注意耳朵卫生,严禁使用不洁净的工具掏耳,避免耳道内进水,保持外耳道干燥,不可随意使用滴耳液滴耳。
  • 30
    2022/06
    游泳也会导致中耳炎呦
    夏天到了,很多人喜欢游泳,以缓解夏天的炎热。但是,游泳或跳水、不当的捏鼻鼓气或擤鼻涕,容易导致细菌循咽鼓管进入中耳。 这就有人说了,游个泳就会导致中耳炎?是的,游泳有时候是可以导致中耳炎的,由于导致中耳炎是发生于呛水的时候,因为中耳腔通过咽鼓管和鼻咽部相通,也就是鼻子后端,咽喉的最上端。咽鼓管开口于鼻咽部,如果发生呛水的时候,水可以从咽鼓管感染到中耳腔,从而导致中耳炎,患者就可以出现耳痛甚至出现耳朵流脓以及头痛的情况,所以说游泳是有时候可以导致中耳炎的。 但是游泳导致中耳炎并不是从外耳道内进水以后导致的,而是因为呛水呛咳等因素,从鼻咽部通过咽鼓管感染到中耳腔而导致中耳炎的。症状会有耳痛,所以说如果出现耳痛以及耳闷塞感的话需要及时治疗及时缓解,也就不至于发生化脓及鼓膜穿孔,以及影响听力的情况。 所以,如果游泳时发生呛水呛咳,水从咽鼓管感染到中耳腔,就有可能导致中耳炎,患者会表现出耳痛、流脓的症状,这时候就需要及时到正规医院就诊。 那么我们普通人怎么预防化脓性中耳炎呢 加强锻炼,提高免疫力,增加抵抗疾病(如普通感冒等)的能力。2.经常洗手,不要与他人共用生活用品。 3.在外不要与他人共饮(食),防止病毒感染。 4.戒除不良的挖耳习惯,避免刺伤鼓膜,诱发化脓性中耳炎。 5.平时不要过于用力咳嗽、擤鼻。 6.不去脏泳池游泳等。
上一页 1234567891011 下一页
跳至页
视频专区 护理天地 下载专区 人才招聘
  • 医院概况
  • 新闻公告
  • 患者服务
  • 科室导航
  • 科研教学
  • 人才招聘
  • 联系我们
武汉市第三医院
微信公众号
武汉市第三医院
支付宝二维码
健康武汉
微信小程序
Copyright © 2024 武汉市第三医院(武汉大学附属同仁医院) 版权所有 鄂ICP备13016264号-1 鄂公网安备42018502002779号
友情链接
  • 武汉大学
  • 京伦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