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医院概况
    • 医院简介
    • 医院文化
    • 医院荣誉
    • 历史沿革
    • 党建行风
    • 院务公开
  • 新闻公告
    • 三医新闻
    • 通知公告
    • 媒体聚焦
    • 三医融媒
  • 患者服务
    • 预约挂号
    • 就医指南
    • 专家介绍
    • 门诊安排
    • 门诊优惠服务
    • 专病门诊
    • 特色医疗
    • 护理天地
  • 科室导航
    • 首义院区
    • 光谷院区
  • 科研教学
    • 科学研究
    • 教学动态
    • 住院医师
      规范化培训
    • 进修管理
    • 医学伦理委员会
    • 药物/器械临床试验机构
  • 人才招聘
    • 招聘公告
    • 简历投递
  • 联系我们
  • 首页
  • 医院概况
    • 医院简介
    • 医院文化
    • 医院荣誉
    • 历史沿革
    • 党建行风
    • 院务公开
  • 新闻公告
    • 三医新闻
    • 通知公告
    • 媒体聚焦
    • 三医融媒
  • 患者服务
    • 预约挂号
    • 就医指南
    • 专家介绍
    • 门诊安排
    • 门诊优惠服务
    • 专病门诊
    • 特色医疗
    • 护理天地
  • 科室导航
    • 首义院区
    • 光谷院区
  • 科研教学
    • 科学研究
    • 教学动态
    •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
    • 进修管理
    • 医学伦理委员会
    • 药物/器械临床试验机构
  • 人才招聘
    • 招聘公告
    • 简历投递
  • 联系我们
神经外科健康科普
首页 > 科室导航 > 三医院 > 手术科室 > 神经外科 > 健康科普
返回上一级
  • 28
    2020/09
    脑外伤后综合征的常见临床表现
    脑外伤后综合征是比较常见的头部外伤后的表现。常表现为头部受伤3个月后,仍然存在或者出现的一系列神经精神症状,
  • 25
    2019/07
    脑血栓的危害知多少?
    脑血栓是目前全球死亡率第三的严重致残致死性疾病。危害极大,因此我们需向老百姓科普上述疾病的知识。
  • 30
    2019/06
    颅内动脉瘤的治疗策略
    动脉瘤是由于动脉壁的病变或损伤,形成动脉壁局限性或弥漫性扩张或膨出的表现,以膨胀性、搏动性肿块为主要表现,可以发生在动脉系统的任何部位,而以肢体主干动脉、主动脉和颈动脉较为常见。而颅内动脉瘤因其特殊的解剖部位,其临床表现和治疗有其特殊性。治疗的原则是把动脉瘤排除于循环系统之外,同时还要保持血流的畅通,基于此颅内动脉瘤的治疗策略总结如下:   (一) 闭塞动脉瘤瘤颈: 动脉瘤瘤颈夹闭,这是绝大多数开颅动脉瘤手术要采取的策略,基于此,厂家根据动脉瘤不同的形状设计出不同长度和不同形状的动脉瘤夹,以期达到夹闭动脉瘤瘤颈,同时又能保持载瘤动脉的血流目的。                           (二) 动脉瘤填塞:弹簧圈,液体胶。 包括针对窄颈动脉瘤的单纯弹簧圈动脉瘤填塞,针对宽颈动脉瘤的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和球囊辅助的ONXY弹簧圈栓塞。                                                                                                   (三) 动脉壁加固:包括血管内植入支架和开颅血管壁包裹和加固。血管内植入的支架包括覆膜支架和密网支架。动脉瘤壁包裹术(wrapping):即将动脉瘤壁用各种组织或人造材料加固,以减少其破裂的机会,不能完全防止动脉瘤破裂,是一种姑息手术。                                         (四) 动脉瘤孤立(trapping)+搭桥(bypass), 载瘤动脉结扎或球囊闭塞实施前,需要行球囊闭塞实验(BalloonOcclusion Test, BOT)),如果病人不能耐受,则需要行高流量搭桥。                                                          前循环搭桥,颞浅动脉与大脑中动脉分支吻合。 后循环搭桥,枕动脉与大脑后动脉或小脑后下动脉搭桥 (五) 闭塞载瘤动脉: 可以通过夹闭载瘤动脉和向载瘤动脉注射液体胶或弹簧圈达到治疗目的,一般是治疗动脉的最后一种选择,其代价有可能是载瘤动脉 供血区的梗塞。              (六) 动脉瘤切开缝合术: 对于巨大动脉瘤,先将载瘤动脉临时阻断,然后切开瘤顶,清除瘤内容,切除多余瘤体,最后将瘤颈的开口缝合。也有人采用缝合载瘤动脉的方法来治疗血泡样动脉瘤。动脉瘤切开缝合,技术要求高。
  • 30
    2019/05
    癫痫知识知多少?
    癫痫即俗称的“羊角风”或“羊癫风”,是由于大脑神经元突发性异常放电,而导致短暂的大脑功能障碍的一种慢性疾病。对患者身体、精神、婚姻、家庭以及社会经济地位等,造成严重的不良影响。癫痫的患病率约占世界人口的0.4%,累计可达数千万人之多。因此,了解癫痫的发病原因,学会癫痫发作时的现场急救是至关重要的。
  • 09
    2019/04
    脑血管造影知多少
    介绍脑血管造影的目的,风险和注意事项。
  • 09
    2019/04
    高血压脑出血的手术演变史
    介绍不同历史时期脑出血的手术方式
  • 17
    2019/03
    原发性面肌痉挛
    面肌痉挛的初期症状为眼睑跳动,民间又有“左眼跳财,右眼跳灾”之称,所以一般不会引起人们的重视,经过一段时间发展成为面肌痉挛,连动到嘴角。目前已知大约有80%~90%的HFS是由于面神经出脑干区存在血管压迫所致。
  • 21
    2019/02
    脑出血—“高血压病”不容忽视!
    脑出血又称脑溢血,指的是脑实质内出血。脑出血在急性脑血管病中,通常指的是非外伤性的,因此又称原发性或自发性脑出血。
  • 25
    2018/08
    颅内动脉瘤及其介入治疗
    颅内动脉瘤是颅内动脉壁上的异常膨出,因瘤体一般很小不引起临床症状,所以在破裂之前很少被发现。动脉瘤破裂后可引起蛛网膜下腔出血(SAH)等严重病理改变。动脉瘤初次破裂出血死亡率约为30-40%,再次破裂死亡率可高达80%,而且存活者致残率很高。所以颅内动脉瘤也被比做脑内的“定时炸弹”。
  • 23
    2018/08
    春季是癫痫高发期 休息好心情舒畅是最好的防护
    春季万物复苏,却也是各种精神疾病的高发季,加上最近气温高低不定,很容易成为癫痫疾病发作的诱因。近日,武汉多家医院的癫痫患者增多。
  • 18
    2018/07
    细心医生多看一眼 成功挽救“倔强”女子一命
    市民李女士在医院照顾住院的父亲时突发头疼,恰遇医生查房,医生看了她的情况后让其做检查,发现她脑部动脉瘤破裂,立即为她进行了手术。7月16日,康复出院的李女士向“多管闲事”的余小祥医生表示感激之情。
  • 27
    2018/04
    颅骨修补健康科普
    1.颅骨缺损的原因:   成人创伤性颅骨缺损是由于凹陷性粉碎性颅骨骨折、开放性颅脑损伤、重型闭合性颅脑创伤合并难治性颅高压而行去骨瓣减压术等所致。颅骨缺损患者可因大气压改变导致颅内压不平衡、脑组织移位以及大脑半球血流量减少和脑脊液循环紊乱,从而引起一系列临床表现,包括头痛、眩晕、癫痫、无其他原因可解释的不适感和各种精神障碍。颅骨成形术不但能够修复颅骨、恢复头颅外貌,还能有效地恢复正常脑脊液动力学和大脑皮质血流灌注,有利于减少颅内并发症,有助于患者的神经功能恢复。 2.颅骨缺损成形术的手术指征:  Ø颅骨缺损直径>3cm;Ø颅骨缺损有碍美观;Ø颅骨缺损有相关的临床症状,如头晕、头痛等症状或心理负担影响生活与工作。 3.颅骨缺损成形术的手术时机:如无禁忌症,在病情允许的情况下,提倡早期行颅骨成形术。 (1)开放性颅脑创伤患者:对于伤口比较清洁的开放性颅骨粉碎性骨折、无颅高压的患者,建议一期行颅骨成形术;对于污染较严重的开放性颅骨骨折以及可能存在感染的开放性颅骨骨折,应该彻底清创、摘除碎骨片,禁止行一期颅骨成形术,必须在感染完全控制6个月以上再行颅骨成形术。 (2)Ø闭合性颅脑创伤患者:传统观点认为颅骨成形术应在术后6~12个月施行,近来对于去大骨瓣减压术造成的颅骨缺损,主张施行早期颅骨成形术(3个月以内)。由于巨大的颅骨缺损对脑组织可能造成不良影响,因此,在排除手术禁忌证和病情允许的前提下,应尽早实施颅骨成形术。 3.颅骨缺损成形术的修补材料:  钛网是目前临床最常用的人工颅骨修补材料。 4.颅骨成形术的禁忌症:  头皮切口愈合差;Ø头皮和颅内感染未治愈;Ø颅骨缺损皮瓣张力高等。 Ø  目前,关于颅骨缺损成形术的适应证、时机、禁忌证、修补材料、颅骨保存及修补方法等仍没有绝对统一的标准。Ø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临床应用研究的深入,尤其是组织相容性更好、抗压力强、塑形更完美的人工材料(如聚醚醚酮颅骨)的临床推广,以及3D打印技术、组织工程学材料的蓬勃发展,将为颅骨缺损成形术提供更完美的材料和技术,手术并发症将进一步下降,临床效果会更加满意。
上一页 1234567891011 下一页
跳至页
视频专区 护理天地 下载专区 人才招聘
  • 医院概况
  • 新闻公告
  • 患者服务
  • 科室导航
  • 科研教学
  • 人才招聘
  • 联系我们
武汉市第三医院
微信公众号
武汉市第三医院
支付宝二维码
健康武汉
微信小程序
Copyright © 2024 武汉市第三医院(武汉大学附属同仁医院) 版权所有 鄂ICP备13016264号-1 鄂公网安备42018502002779号
友情链接
  • 武汉大学
  • 京伦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