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医院概况
    • 医院简介
    • 医院文化
    • 医院荣誉
    • 历史沿革
    • 党建行风
    • 院务公开
  • 新闻公告
    • 三医新闻
    • 通知公告
    • 媒体聚焦
    • 三医融媒
  • 患者服务
    • 预约挂号
    • 就医指南
    • 专家介绍
    • 门诊安排
    • 门诊优惠服务
    • 专病门诊
    • 特色医疗
    • 护理天地
  • 科室导航
    • 首义院区
    • 光谷院区
  • 科研教学
    • 科学研究
    • 教学动态
    • 住院医师
      规范化培训
    • 进修管理
    • 医学伦理委员会
    • 药物/器械临床试验机构
  • 人才招聘
    • 招聘公告
    • 简历投递
  • 联系我们
  • 首页
  • 医院概况
    • 医院简介
    • 医院文化
    • 医院荣誉
    • 历史沿革
    • 党建行风
    • 院务公开
  • 新闻公告
    • 三医新闻
    • 通知公告
    • 媒体聚焦
    • 三医融媒
  • 患者服务
    • 预约挂号
    • 就医指南
    • 专家介绍
    • 门诊安排
    • 门诊优惠服务
    • 专病门诊
    • 特色医疗
    • 护理天地
  • 科室导航
    • 首义院区
    • 光谷院区
  • 科研教学
    • 科学研究
    • 教学动态
    •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
    • 进修管理
    • 医学伦理委员会
    • 药物/器械临床试验机构
  • 人才招聘
    • 招聘公告
    • 简历投递
  • 联系我们
骨一科健康科普
首页 > 科室导航 > 三医院 > 手术科室 > 骨一科 > 健康科普
返回上一级
  • 30
    2024/08
    爹爹搬花盆时闪了腰,一查竟是腰椎压缩性骨折
    爹爹搬花盆闪了腰,一查竟患上腰椎压缩性骨折。近日,武汉市第三医院骨科医生为他进行了椎体成形术,稳定骨折椎体。6月18日,男子的腰背痛感缓解,可以下床活动。 63岁的曾爹爹(化姓)平时喜欢种些花花草草,一周前,曾爹爹直膝弯腰搬了一下花盆后,就开始出现腰背部疼痛,起初以为是腰部软组织挫伤,就贴了止痛的膏药,想着躺着过段时间就会好起来,但是,每次翻身、坐起、站立时,疼痛就加重了,已经严重影响到了日常生活。子女只好带他来到武汉市第三医院骨一科就诊,经过详细的体格检查及相关影像学检查后,曾爹爹被诊断为腰1椎体压缩性骨折,需要住院进一步治疗。 为什么搬个东西,腰椎就骨折了?曾爹爹想不通,武汉市第三医院骨一科主治医生俞诗威解释道:“其实,患者早就患了骨质疏松症,只是他不知道,在这次搬花盆的过程中,稍一用力,再加上搬运姿势不正确,腰椎不堪其重,就发生腰椎压缩性骨折了。”入院后,医生为曾爹爹进行了腰椎微创手术—椎体成形术,通过在背部做了一个约2毫米的切口,在X线监视下经皮肤穿刺进入椎体,建立工作通道,将骨水泥注入椎体内稳定骨折椎体。手术历时1小时30分钟,术后,曾爹爹的腰背部的疼痛感明显。6月18日,在医生的指导下,曾爹爹可以佩戴腰围下床活动。 俞诗威介绍,临床工作当中经常遇见老年患者没有外伤或者轻微外伤后出现腰背部疼痛,尤以体位变化时疼痛症状明显,经过体格检查,当告知患者可能存在椎体压缩骨折的时候,患者会感觉很惊讶,甚至觉得不可思议,其实这种骨折在老年腰背痛患者中很常见,也就是常说的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 俞诗威表示,人体骨骼的质量与强度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渐下降,骨量丢失加重会造成骨质疏松。大多数的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仅有轻度外伤,甚至咳嗽、打喷嚏、弯腰等日常动作即可引起骨折,引发腰背部的剧烈疼痛。 俞诗威提醒,有腰部疾病或者骨质疏松的患者,建议量力而行,不要强行搬运重物,以免发生更严重的腰部损伤。同时,中老年人若是有突然出现的腰背痛,即使没有明显原因,也千万不能忽视,要及时到医院进行诊断治疗,以免延误病情。
  • 28
    2024/05
    骨质疏松患者补钙药要“两高一少”
    基础治疗:选钙制剂要看“两高一少” 补充钙是骨质疏松症的基本治疗方案,市面上的补钙制剂五花八门,如何选择大有讲究,并非钙含量越高越好。专家指出,要选择含元素钙量高、吸收率高、副作用少的钙制剂。目前市面上常见的补钙制剂有碳酸钙、氯化钙、磷酸氢钙、枸橼酸钙、乳酸钙等,其含钙量分别为 40%、27%、23.3%、21.1%、13%、9%。氨基酸螯合钙的吸收率较高,分次饭后服比一次空腹服更有效。常有人担心补钙会有副作用。其实,通常钙剂是没有副作用的,个别人会有便秘、腹胀症状,可遵医嘱调整服用量。 服用双磷酸盐:过两小时才能平躺 一些患者服用双磷酸盐后出现不适,并非不耐受药物,而是服用方法有误。专家指出,双磷酸盐应空腹服用,且需喝水200~250毫升,在服用半小时后才能进食,吃药两小时内不能平睡。一旦被确诊为骨质疏松症,无论是否发生过骨折,治疗都应“升级”,进入药物治疗阶段。骨质疏松症患者常用药物大部分的机理为通过抑制破骨细胞的功能,从而抑制骨吸收,例如双磷酸盐、降钙素等,也有少数是从激活成骨细胞、促进骨形成入手,例如甲状旁腺激素、锶盐、维生素K2等。除了选对药物外,更要注意严格按照说明书和医嘱来服药,以免造成药效打折扣。 雌激素类:活动性肝病患者绝对禁用 雌激素类适用于60岁以前的围绝经期或绝经后妇女骨质疏松,特别是有潮热、出汗以及泌尿生殖道萎缩的女性。但患有乳腺癌、子宫内膜癌等雌激素依赖性肿瘤、血栓疾病、不明原因阴道出血、活动性肝病和结缔组织病患者绝对禁用。子宫肌瘤、子宫内膜异位症、乳腺癌家族史以及胆囊疾病、垂体泌乳素瘤患者慎用。 选择性雌激素受体调节剂是近年来研究治疗骨质疏松症的一种新方法。它可以很好地抑制骨吸收,又不刺激乳腺和子宫。适合绝经后骨质疏松的女性。但少数女性患者会有潮热、下肢痉挛等症状时,不适宜使用。另外,有静脉栓塞病史以及有血栓倾向的患者在长期卧床和久坐期间禁用。
  • 28
    2024/05
    “四个一”防腰痛
    “四个一”防腰痛 老年人很容易面临腰痛的风险。这是因为随着年龄增大,骨关节退化,腰部肌肉力量也会随之减弱,增加了腰椎的压力。其实,只要从生活习惯上加以改善,老年朋友就可以远离腰痛。下面“四个一”,腰不好的老年人不妨一试。 一张硬床防腰损 从人体的生理结构来看,席梦思床、钢丝床等都不是理想的睡床。过于柔软的床会使椎间盘向后滑出,进而影响腰椎的生理曲度,造成腰部肌肉、韧带的紧张及痉挛。有一定硬度的床,可消除体重对椎间盘的压力。但也要适度,不能过硬,以仰卧时将手掌伸入腰下刚好不费劲为宜。 一件背心防腰寒 腰部保暖对老年人十分重要,很多老年人在受凉后会出现腰痛、腰部发沉的症状。天冷时备件棉坎肩,夏天可多穿件背心,如果觉得热,也可以用护腰取代,材质要通气透汗;老年人的衣服最好是长款的,以免弯腰的时候把腰露出来;洗澡后要及时把腰部擦干,避免受凉。此外,闲暇时搓热手掌摩擦腰部,也能缓解腰痛。 一个靠枕防腰痛 在沙发、椅子上放一个靠枕,能使腰部得到有效承托,维持腰椎的生理前屈,均衡腰部肌肉的压力,从而减轻劳损,预防和改善腰椎不适。但靠枕不能太厚,以10厘米左右为宜,人体向后压缩5~8厘米,正符合腰椎的生理前凸。另外,老年人一定要注意保持正确的坐姿,太随意、扭曲的姿势都会加 重腰痛。坐沙发时要尽量靠后坐,背部紧靠沙发背。 一双软鞋防腰震 即使不做重体力活,普通的站立和行走也会给老年人的腰椎带来巨大压力。如果选择硬底鞋,鞋跟敲打路面引起的冲击波会传递到骨骼,使腰痛的老年人病情加重。因此,老年朋友适宜选择松软、弹力好的软底鞋,呵护腰部免受震动。
  • 28
    2024/05
    下肢麻木酸痛,小心腰椎病变!
    腰部不小心受凉极易诱发腰椎病变,轻者表现为腰部酸胀,容易闪腰,严重者下肢麻木或者酸痛,甚至影响患者走路和睡觉,给生活带来极大困扰。因此,夏季虽然气候炎热,但也要注意腰部保暖。 在冷空气的刺激下,常会导致全身血管收缩,血液运行缓慢,使椎间盘内压力增大。同时,气候干燥,人体含水量下降,椎间盘中水分丢失更严重,导致腰 椎间盘弹性下降,退变也随之更加突出。当腰椎间盘突出压迫、刺激附近的坐骨神经根,患者就会感到一侧腰部疼痛,经臀部、大腿后方一直向小腿及足部放射,并伴有小腿或足部麻木,严重时出现跛行,更有甚者可引起瘫痪、大小便失禁等症状。腰椎间盘突出症越严重,对患者的生活影响越大,因此建议中老年人弯腰时动作不宜过快,出门锻炼时注意保暖,适度添减衣物。 早期腰椎间盘突出症状并不会引起下肢麻木、酸痛或者跛行,患者容易忽视。不过,当出现腰椎间盘突出早期的伴发症状时,就应该早检查,早治疗。如果中老年人有经常腰扭伤、慢性腰痛、脊柱侧弯等症状时,最好及早就医查明病情,一般建议患者通过CT检查或核磁共振检查查明腰椎病变,再选择合理的治疗方案。对于腰椎间盘突出严重且保守治疗无效的患者,为避免传统手术带来的术后并发症风险,也可考虑微创介入治疗方法。由于此类手术相对风险小、损伤小,比较适合身体素质相对较差的中老年人。
  • 28
    2024/05
    老年人补钙的误区
    随着年龄的增加,身体对一些微量元素或是营养 物质的吸收会降低,因为很多老年人会出现缺钙现象。所以说老年人补钙很重要,但不正确的补钙会影响身体健康。本文介绍几个老年人常犯的补钙误区,一起看看: 误区1:药物补钙比食物补钙更安全 最安全有效的补钙方式是在日常饮食中加强钙的摄入量,而且食物补钙比药物补钙更安全,不会引起血钙过量。老年人每天坚持喝牛奶,多吃奶制品、豆制品、芝麻酱等含钙丰富的食物。其次,选择健康的生活方式,少喝咖啡和可乐,不要吸烟,因为这些都会造成骨量丢失。除此以外,晒太阳和户外运动也有利于钙的吸收和利用。 误区2:治骨质疏松不辨病因 骨质疏松主要分为两大类,即原发性骨质疏松和继发性骨质疏松。女性绝经期后出现的骨质疏松,老年男性出现的骨质疏松都属于原发性的骨质疏松;由某些疾病或是某些诱因而引起的骨质疏松则属于继发性的骨质疏松。继发性的骨质疏松,如钙营养不良等引起的骨质疏松,补充钙剂就非常有效;而对于原发性的骨质疏松就不能依靠补钙来治疗。绝大多数老年人发生的骨质疏松属于原发性骨质疏松,这类老年人应该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比如绝经期女性可适度补充雌激素等。 误区3:钙补得越多越好 许多老年人误认为,钙补得越多,吸收得也越多,形成的骨骼就越多,其实不是这样。通常,年龄在60岁以上的老年人,每天需要摄入800毫克的钙,过量补钙并不能变成骨骼,反而会引起并发症,危害老年人的健康。 需要注意的是,血液中钙的含量必须保持在一定水平,过多或过少都不行。过量补钙,血液中血钙含量过高,可导致高钙血症,并会引起并发症,比如肾结石、血管钙化等。
  • 28
    2024/05
    治脖子痛的简单保健操
    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的某些不良习惯是造成脖子和肩膀酸痛的重要原因,如 长时间的伏案工作等。下面为朋友们介绍一套简单的肩颈保健操,动作应轻柔,呼吸自然,每个动作可重复 3~5 次。  1、先做缓慢的深呼吸,头向左转眼看左肩,再向右转眼看右肩,然后使下巴前后伸缩以松弛颈肌。  2、两肩向耳部耸起,挺直背脊,然后使两肩尽可能地下垂。  3、两肩分别作圆周活动,先抬肩向前转动,再向后转动。  4、坐着将双手平放在大腿上,下巴慢慢垂到胸部,然后使头从左至右再从右到左转圈,深吸气大声呼气,使颈部在缓慢地转动中感到舒畅。  5、将头偏向左肩,左手越过头顶放在头的右边,另一只手放在右肩上然后非常轻柔地试着将头向左拉,再将头偏向右肩,做同样的动作。  6、将头往下缩,两手十指交叉放在头顶上,使下巴向两肩左右来回作半圆活动。  7、站立收缩腹部,举起双臂,两臂轮流像真的一样做向上抓绳动作。  8、两臂轮流前后绕圈挥动,像棒球运动员的投球一样,先按顺时针方向,再逆向挥动。  9、回到坐的姿势,将右手贴在右边脸上,当头向右转动时,用手给脸部加点阻力,数两下然后向左做重复的动作。  10、结束动作:将手按在脖子背后、头发与头皮结合线的上边,然后从上向下按摩。
  • 28
    2024/05
    经常走路跌倒,小心这个病在作祟
    中年男子行走不稳、多次跌倒,以为是中风,去医院检查发现颈椎间盘突出,导致脊髓受压。骨科医生提醒,颈椎病可能导致双下肢无力、走路不稳等症状,应早期检查并积极治疗。 张先生(化姓)今年51岁。近一个月来,他发现自己行走时经常出现不稳,甚至无缘无故地跌倒数次。起初,他以为这只是疲劳或年龄增长的正常现象,并未引起足够重视。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症状逐渐加重,严重影响了他的生活质量。在家人的陪同下,张先生来到武汉市第三医院首义院区骨一科进行就诊。经过头部和颈椎核磁共振等一系列检查,医生诊断他患有颈椎间盘突出,颈部脊髓受压导致脊髓神经功能受损。武汉市第三医院首义院区骨一科主治医生汪平医生表示,这是导致他行走不稳、多次跌倒的主要原因。 针对张先生的病情,汪平医生给他进行了颈椎前路减压融合手术治疗。手术当天麻醉清醒后,张先生就可以下床活动,同时配合药物治疗、物理治疗和康复训练,以帮助改善神经功能、提高肌肉力量,逐步恢复行走稳定性,术后5天,他的病情恢复理想,现已出院回家。 汪平表示,颈椎病是一种常见的疾病,尤其是脊髓型颈椎病,可能导致双下肢无力、走路不稳、摔倒等症状。这些症状往往容易被忽视,导致病情进一步恶化。因此,一旦出现类似症状,应尽早前往医院进行检查,以便及时发现并治疗颈椎病。 汪平同时提醒,广大市民在日常生活中注意保护颈椎,少玩手机,避免长时间低头、伏案工作等不良姿势。适当进行颈部锻炼,增强颈椎的稳定性,预防颈椎病的发生。如果已经出现颈椎问题,在缓解无果后要及时到正规医院就医,以免耽误治疗最佳时期。
  • 07
    2024/03
    老年人常搓腿可预防跌倒
          俗话说“树老先老根,人老先老腿”,因此防衰老必须重视腿部的锻炼。 1、活血化瘀“干洗腿”       “干洗腿”不但能促进血液循环,还能活血化瘀,增强腿力和关节韧带柔韧性,使四肢协调能力增强,减少老人跌伤的概率。无论是在床上还是坐在凳子上都可以试着做做,但是锻炼之前最好活动一下四肢,然后用双手握住一侧脚腕,自下往上揉搓20次之后,再按摩另一只腿。 2、锻炼平衡常甩腿       老人身体的平衡性、协调性和承载力都会下降,平时多做甩腿运动有助于锻炼平衡性,促进腿部的气血运行。具体的方法是:手扶椅背或者牢固的树干,一腿固定,另一条腿抬起一定角度(以身体能保持平衡为宜),在空中画圈,做完还原,稍稍休息,换腿做,早晚各 5~6次。这有利于下肢肌肉与关节的保健,增加腿脚行走时的平衡性与灵活性。 3、关节强韧多扭膝       膝盖是人体较脆弱的关节,平时要加强锻炼:双脚并拢,微微下蹲,双手按住双膝,以膝关节带动腿部顺时针转10次,逆时针转10次,每天1~2次。旋转幅度要尽量大,让双腿由弯曲到伸直,再由伸直到弯曲,每次都做到极限。长期坚持能增强膝关节韧性。
  • 07
    2024/03
    得了下肢静脉曲张怎么办?
    一、什么是下肢静脉曲张?       下肢静脉曲张是周围血管病中的常见病、多发病。由于各种原因引起静脉压力增高而导致静脉迂曲、扩张。病变早期无不适,随着病变的进展,可出现久站或行走后患肢酸胀、易疲劳,也可有小腿肌肉痉挛发作。站立时,患肢出现隆起、迂曲、扩张的静脉,重者呈团块状,久病者可于足靴区(小腿中下前面)出现淤滞性皮炎、色素沉着、皮肤变硬及慢性溃疡等,也可继发曲张静脉的血栓性静脉炎。 二、怎样治疗下肢静脉曲张?       关于下肢静脉曲张的治疗,应先通过彩色B超或静脉造影等有效的检查手段,明确病因后制定不同的治疗方法。       1、非手术疗法:主要包括患肢穿弹力袜或用弹力绷带。       2、手术疗法:这是处理下肢静脉曲张的根本办法。凡是有症状者,只要没有禁忌证,如手术耐受力极差等,都应手术治疗。临床最为常用手术方法是曲张的大(小)隐静脉剥脱术,手术方法基本上分3个步骤:高位结扎大隐或小隐静脉;剥脱曲张的大隐或小隐静脉;结扎功能不全的交通静脉。       3、微创方法:激光治疗曲张静脉、微波治疗、静脉刨吸术等微创方法,均有一定的疗效和适应症,根据病情的不同选择最适合病人治疗的方法。 三、怎样预防下肢静脉曲张?       下肢静脉曲张的预防主要是加强静脉管壁、保护浅静脉。具体措施有:进行适当体育锻炼,可以起到加强静脉管壁的作用;长期从事站立工作或强体力劳动者,宜穿弹力袜套保护,使下肢浅静脉能处于“萎陷”状态;长期从事站立工作者,应强调做工作体操,或能经常走动,至少多做踝关节伸屈活动,使腓肠肌能发挥有效的泵作用,促进下肢血液回流,以减轻浅静脉内压力。
  • 07
    2024/03
    什么情况该用拐杖?
          生活中有些老年人,身体看似硬朗,手里却早早用上了拐杖;有的老年人,步履蹒跚,手边却没有一个支撑物。什么情况下该用拐杖,不妨参考以下因素:       视力不好:有些老年人会出现视力下降、视物模糊等现象,外出时可以拄根拐杖,用来探知前方道路表面的积水和障碍物,有利于保障外出活动的安全。这些老年人一般不存在握力差、上肢支撑力不强的问题,建议使用单足手杖,即外形像问号的手杖。视力特别差的,可以挑选杖身在夜间可以发光的,能够引起他人注意。       关节不好:对严重骨质疏松和腰椎压缩性骨折的老年患者来说,用拐杖可以减少腰椎和关节负重的时间和力度,保护骨骼和关节免受损伤或减小关节磨损。最佳选择是腋下拐杖,可减少下肢80%的负重。但腋拐最好成对使用,只用一边容易有肌力不均等问题。       平衡力差:老年人运动机能明显减退,平衡功能减弱,拄拐杖可以提高在较小的支撑面上控制身体重心的能力,提高老人的平衡能力,也可以在人群比较密集的地方防止被走路匆忙的人碰撞摔倒。平衡力差的老年人可依自己情况选择腋拐或多足拐杖,容易疲劳或步行能力差的老年人可以选择带座拐杖,随时休息。       中风患者:多足拐杖有助于支持中风患者的平衡功能、承重功能和稳定性,适合有一定站立能力和行走能力,但又需要在移动过程中获得平衡帮助的中风患者。市面上有三脚、四脚拐杖,多足拐杖支撑面广且稳定性好,除中风患者外,也适用于所有用单足手杖不够安全的老人。
  • 07
    2024/03
    老年人跌倒怎么扶?
          老年人跌倒该怎么办?切不可急于将其扶起,应视情况进行处理。 第一步:排除骨折       看到老年人跌倒,可别急着扶起来,应先排除其骨折的可能。老年人是骨质疏松的高发人群,跌倒后很容易发生骨折。比较常见的,一是臀部着地导致的股骨头骨折、腰椎压缩性骨折;二是用手撑地导致的手臂骨折。出现股骨头骨折,老年人通常是站不起来的;如果是腰椎压缩性骨折,老年人虽然能站起来走路,腰却直不起来。在这两种情况下,应让老年人先坐着或平躺,千万不可急忙扶起,否则会加重骨骼错位和损伤。如果是手臂骨折,通常会出现疼痛、肿胀、淤血,此时可用毛巾将骨折部位固定,经初步处理后再送往医院。 第二步:警惕心脑疾病       排除骨折的因素后,还要警惕跌倒的老年人是否有心脑血管病发作。心肌梗死急性发作是老年人突然跌倒的常见原因之一。若老年人跌倒前感到心前区疼痛、有压迫感,家人应马上找来阿司匹林、硝酸甘油等常备药让老人服用,并立即将老人送往医院。此外,如果家里备有氧气,在等待救护车时可让老人吸氧。高血压、中风也是造成老年人跌倒的常见原因之一。若老年人跌倒后出现意识不清楚、手抖等情况,很有可能是脑血管疾病发作。此时,应让老年人仰卧,并马上送往医院抢救。
  • 07
    2024/03
    走路健身常见的错误
    错误一:装备不对       很多走路的人带了大量“行李”,却都是没用的,反而忘了最不可或缺的东西,例如饮水。专家提出警告说,携带过多东西,会影响走路健身。       纠正方式:减负跟通常的看法不同,人们总觉得负重走路效果更好,但专门研究走路的美国玛丽琳·巴奇博士指出,带了太多东西,走路就会减速,而且肩膀和手臂还可能因为负担过重而受伤。如果你需要带重物,最好的方法是使用背包。而且,走路时,必须随身携带饮水,据美国竞走教练波尼·斯坦所说:“很少走路的人补充了足够的水分。”   错误二:姿势不良       波尼·斯坦指出:“很多走路的人受伤的理由很简单,就是他们走得不够直。”而人们走路最容易犯的错误姿势包括两种:低头,或者头抬得过高而导致身体后仰。这两种姿势都可能导致身体失去平衡,让背部下方肌肉受到过大压力,从而可能拉伤身体并且感觉疼痛。       纠正方式:不要向上或者向下看,目视前方,脖子和身体保持成一直线。走路时多留意自己的身体姿势,及时纠正错误动作。 错误三:开始速度太快,结束时直接停步       很多人都觉得走路很普通,因此没必要热身和放松,并且觉得这样更节约时间。然而,这种习惯一旦养成,迟早都是会付出代价的,例如受伤,身体某些部位酸痛等。       纠正方式:慢速起步,前5分钟可散步,然后逐渐加速,从去“赶一个约会时走路的速度”,提高到 “约会迟到 5 分钟的走路速度”。结束前5到10分钟开始降低速度,进行放松,让身体逐步冷却下来。此外,在停步后,最好做做伸展运动,拉伸手脚。  
上一页 123456789 下一页
跳至页
视频专区 护理天地 下载专区 人才招聘
  • 医院概况
  • 新闻公告
  • 患者服务
  • 科室导航
  • 科研教学
  • 人才招聘
  • 联系我们
武汉市第三医院
微信公众号
武汉市第三医院
支付宝二维码
健康武汉
微信小程序
Copyright © 2024 武汉市第三医院(武汉大学附属同仁医院) 版权所有 鄂ICP备13016264号-1 鄂公网安备42018502002779号
友情链接
  • 武汉大学
  • 京伦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