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医院概况
    • 医院简介
    • 医院文化
    • 医院荣誉
    • 历史沿革
    • 党建行风
    • 院务公开
  • 新闻公告
    • 三医新闻
    • 通知公告
    • 媒体聚焦
    • 三医融媒
  • 患者服务
    • 预约挂号
    • 就医指南
    • 专家介绍
    • 门诊安排
    • 门诊优惠服务
    • 专病门诊
    • 特色医疗
    • 护理天地
  • 科室导航
    • 首义院区
    • 光谷院区
  • 科研教学
    • 科学研究
    • 教学动态
    • 住院医师
      规范化培训
    • 进修管理
    • 医学伦理委员会
    • 药物/器械临床试验机构
  • 人才招聘
    • 招聘公告
    • 简历投递
  • 联系我们
  • 首页
  • 医院概况
    • 医院简介
    • 医院文化
    • 医院荣誉
    • 历史沿革
    • 党建行风
    • 院务公开
  • 新闻公告
    • 三医新闻
    • 通知公告
    • 媒体聚焦
    • 三医融媒
  • 患者服务
    • 预约挂号
    • 就医指南
    • 专家介绍
    • 门诊安排
    • 门诊优惠服务
    • 专病门诊
    • 特色医疗
    • 护理天地
  • 科室导航
    • 首义院区
    • 光谷院区
  • 科研教学
    • 科学研究
    • 教学动态
    •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
    • 进修管理
    • 医学伦理委员会
    • 药物/器械临床试验机构
  • 人才招聘
    • 招聘公告
    • 简历投递
  • 联系我们
血液内分泌科健康科普
首页 > 科室导航 > 三医院 > 非手术科室 > 血液内分泌科 > 健康科普
返回上一级
  • 29
    2020/09
    吃饭顺序有讲究,血糖又能降一点
    我们中国人的饮食习惯一口菜一口饭,那样才觉得有“味道”。 最近有研究表明,吃饭顺序换一换,餐后血糖又能降低一点。这对糖尿病人又是一个福音了!有一部分的糖尿病患者空腹已经达标,餐后就差那么一点点不够理想,少吃又觉得饿。再加糖尿病药,又怕出现凌晨低血糖。怎么办呢? 到底怎样吃饭可以降低血糖呢?答案就是先吃蔬菜,再吃荤菜,最后吃主食。专家指出,其可能的原理是,蔬菜里面含有较多的膳食纤维,可延长碳水化合物的分解时间,从而延迟糖分在小肠里的吸收,进而延缓了餐后血糖剧烈升高。有研究者就此专门做了实验,糖尿病患者组中,如果是先从米饭等碳水化合物开始吃饭,就餐过后两小时,其血糖值平均10.8mmol/L;若先吃点蔬菜再吃米饭,这一数值则是8.89mmol/L。后者的血糖值明显降低,且变动幅度也减小了很多。在健康人对照组中,研究小组也发现此规律。日本学者对糖尿病患者用餐顺序的建议是,先进食占每顿食量一半的蔬菜、蘑菇、海藻等菜肴,然后进食肉、鱼、大豆、乳制品等含蛋白质的菜肴,最后进食米饭、面包、面条和芋薯类碳水化合物,以及部分水果。 那么从现在起,我们的糖友们可以开始行动起来,为更好地控制血糖变换吃饭的顺序。达到既能满足口福,又能降低血糖的目的!
  • 26
    2019/12
    糖尿病足
    糖尿病足是由周围神经病变、微细血管病变、大血管病变和不良的卫生诸多因素之间复杂的相互作用所导致的。糖尿病人常因足部感染引起足及下肢坏疽,称为“糖尿病足”。表现为足部麻木,感觉迟钝、发冷、疼痛等。一旦发病,由于其治疗复杂,困难大,会面临截肢等后果。因此糖尿病足部病变是糖尿病最可怕的严重并发症之一。      糖尿病足的危害的确让人震惊。我们国家也有报道,十分之一以上的糖尿病住院患者是因糖尿病足入院,这些因糖尿病足住院的患者截肢率达7.3%。另外,糖尿病足给患者带来的经济方面的影响也不容忽视,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组织的全国14个城市的14所三甲医院对糖尿病足患者开展的一项调查发现,糖尿病足患者平均住院天数是26天,平均费用高达1.5万,约为一般糖尿病患者的4倍,这无疑会给糖尿病患者和他们的家庭带来相当沉重的经济负担.      要避免糖尿病足,除了加倍呵护双足外还需要注意什么:      首先要戒烟。大家知道,香烟中含有尼古丁,而尼古丁可以导致血管收缩,这样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就会加重周围血管病变。所以,为了自己的脚,糖尿病患者一定要戒烟。 其次,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还应当适当的减肥,减轻体重可以降低足部的承受压力。糖尿病的周围神经病变可使足部的感觉和运动神经受到伤害,改变了站立时正常的足部压力分布,又使足部的运动受限,这样就使得足底部出现高压区,导致溃疡的发生。适当的减轻体重,对于避免这种溃疡的发生非常有帮助。      另外,还有很多的细节,比如因为糖尿病患者非常容易因创伤造成感染,所以哪怕是非常小的破溃都应该到医院清创处理。家里面也应该常备些生理盐水和无菌纱布,如遇紧急情况没法及时就医,可以马上用生理盐水清洗,然后用无菌纱布包扎,这样就可以减少感染的机会。      最后,其实糖尿病足的预防,还有一个重中之重就是血糖的控制,这是糖尿病足的源头,如果血糖不能控制好,奢谈预防糖尿病足,是没有任何意义的。所以大家一定要坚持个性化的治疗方案,争取理想的血糖控制。                                                                                                                                                                                                                                                                    
  • 10
    2019/09
    糖尿病患者的定期监测
    为什么要自我监测血糖?手指血糖较尿糖测试更准确,更简捷地防止高、低血糖,有助于制订最佳治疗指标,有助于及时调整治疗方法,控制空腹及餐后血糖达标,可有效减少和减缓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 其他需要监测的项目:血压、体重、糖化血红蛋白、尿酮体、尿糖、尿蛋白、肝肾功能、血脂、眼底检查、心电图、神经系统检查。 影响监测结果因素:饮食状况、疾病影响、情绪状况、用药状况。 坚持做好血糖监测日记:能帮助医生和自己及时了解血糖控制情况,牢记就诊时带好血糖监测日记,以助于医生良好的了解近期血糖状况,指导饮食和降糖方案的调整。
  • 10
    2019/09
    糖尿病的饮食小贴士
    糖尿病饮食治疗的目的是什么?控制体重、控制血糖、血脂、血压、预防或延缓并发症的发生。 糖尿病饮食治疗原则:控制总热量、高纤维饮食、少量多餐、合理配餐、口味清淡、禁烟酒。 糖尿病食物品种应多样化,全面获得营养,四大类食品不可缺:谷薯类、蔬果类、肉蛋奶豆类、油脂类,粗细粮搭配,荤素食搭配,勿挑食,勿偏食,尽量少吃的食物:糖、脂肪、酒类,蛋白质类。 饮食治疗中感到饥饿难忍怎么办?病情改善后饥饿感会随之减轻,适应几天后饥饿会慢慢减轻,多吃低热量、高容积的食品,用粗杂粮代替精细粮,将口味变清淡会降低食欲。 膳食指南推荐控制进餐速度,建议早餐15~20分钟、中晚餐30分钟左右。
  • 26
    2019/05
    糖尿病的患者如何正确注射胰岛素
        多糖友都注射过胰岛素,尤其是一型糖尿病患者,注射胰岛素已经是家常便饭了。但是很多糖友都不喜欢注射胰岛素,而且如果胰岛素注射不当的话,还会影响胰岛素的吸收,影响血糖的稳定。所以糖尿病患者该如何正确注射胰岛素,在注射的时候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首先我们要明确,身体上有哪些地方是可以注射胰岛素。     腹部:是应优先选择的部位,因为腹部的皮下脂肪较厚,可减少注射至肌肉层的危险,捏起腹部皮肤最容易,同时又是吸收胰岛素最快的部位。     大腿外侧:只能由前面或外侧面进行大腿注射,内侧有较多的血管和神经分布,不宜注射。     上臂外侧四分之一部分:此处是最不适合自我注射的部位,因为上臂皮下组织较薄,易注射至肌肉层:自我注射时无法自己捏起皮肤。     臀部:因为臀部的皮下层较厚,对胰岛素的吸收速度慢,这样更能很好地控制空腹血糖,同时又无需捏起皮肤也无肌肉注射风险。     糖友们都知道注射胰岛素不能老是在一个地方,但是位置该如何正确选择呢,在这里告诉大家几个小规律。     1.每天的相同时间注射在同一位置,比如一周内晚上都注射在大腿。当然这也不是就注射在一个点上,可以在同一个区域内轮流注射位置,或者也可以在两个大腿上轮流,但是注意的是相同时间点注射在相同的部位。     2.一天注射2次     比如还是在腹部,那就按照相同时间定点注射,比如上午注射在左上腹部,那一个星期的上午都注射在左上腹部,但是每次的注射点往外移动1指宽的距离,下午注射在左下腹部,那就一礼拜的下午都是注射在左下腹部,注射点也是往外移动1指宽的距离。其他部位也是依次类推法。     3.一天注射3次     前两次可以和一天注射2次一样做,第3次可以打在大腿位置,每次打针从上往下距离1指宽的位置,还是一个礼拜的量。     值得注意的是胰岛素应保证皮下注射,避免进入肌肉层,否侧影响药物的吸收,导致血糖出现较大的波动;严禁注入静脉,否则可导致危险。为确保皮下注射,不同的患者,进针的角度有所不同:    1.捏起皮肤,呈45度角进针:适于偏瘦者和儿童。    2.捏起皮肤,呈垂直进针:适于正常体重者、偏重青少年和肥胖者的大腿部位。    3.不捏起皮肤,呈垂直进针:适于肥胖者的腹部。    注射前操作者需洗干净双手,首先检查药品和注射笔的外观,如果注射笔破损、药液变色或外漏时禁止使用。然后分为五步操作:调准剂量-摇匀注射笔-消毒注射部位-注射-停留8秒钟。注射结束后注意卸下针头,并不要按摩注射部位皮肤。
  • 26
    2019/05
    糖尿病足的日常护理要注意以下几点
        糖尿病足是患者由于长期对血糖控制不良等原因,导致微血管及大、中、小血管狭窄、闭塞、血流障碍,从而导致足部神经细胞缺血,继而感觉神经、运动神经、植物神经损伤所引起的足部病变。临床表现为足部发凉、麻木、疼痛、间歇性跛行或/和有感染等。     1、穿鞋和穿袜的学问 糖尿病患者平时穿鞋时,要注意看鞋子内是否平整,鞋垫有无褶皱。走路时要学会平稳地行走。糖友平时要穿合适的鞋和袜,鞋底和袜底要保持平整。买鞋时,要在下午去买,而不要选择上午,因为下午我们的脚是比较胀的,此时买的鞋,对糖友来说可能更合适。尽量穿软布底鞋,穿皮鞋要加鞋垫。袜子要穿透气性好的,特别对有汗脚的患者,每天要换2~3双袜子,始终保持袜子的干燥,不要弄湿。因为袜子一旦被浸湿,就容易打褶,导致摩擦皮肤,从而形成胼胝等。     2、谨慎对待各类症状     人们常说的“扁平足”,即足弓消失,可能与糖尿病有关。槌状指(足趾像小鼓槌)、干脚、胼胝(俗称脚垫)等,在糖尿病病人中的发病也比较高。在临床上,医生不能只看病人有无溃疡,还要对有干脚、裂隙、平足等表现的病人进行提醒,避免对足功能产生更深的损害。   对足部出现的鸡眼、胼胝、水肿、畸形等,患者要给予充分的注意。因为坏疽的发生,往往因为这些问题引发。而这些症状正是由于鞋子过小,鞋底不平整,袜子皱褶等引起,导致足部反复受到摩擦,进而导致损伤。患者出现上述症状后,一定要做妥善的处理,切莫忽视,更不能随便用针挑,或用剪子剪,因为这样做极易引起感染,使破溃增大。发生胼胝、鸡眼后,可对局部组织的压力增加30%,因此要及时修剪平复。  3、泡脚的水温要适当  用温水(或中药)泡脚能起到改善足部血液循环的作用,对预防末端缺血、形成坏疽有好处。但是,泡脚时水温要适当,不宜过高。因为随着神经损伤的发展,糖尿病患者末梢神经不能正常感知外界温度,即使水温很高,他们也感觉不到,容易被烫伤,从而引发非常严重的后果。而水温过低,又不能起到活血的作用。所以,泡脚前要用手试试水温,再下脚。     4.保证足部的卫生     尤其注意每天按时洗脚,定期使用酒精等进行足部的消毒,特别是趾丫部白霉、浸润,足部鳞屑等要使用杀灭真菌的药物及时治疗。每天检查足部,看一下患者的足部有无损伤、肿胀、破溃的症状发生。应该适时修剪趾甲,修剪时要注意防止损伤皮肤,如果造成破碎,应该马上消毒治疗,否则很有可能因此发展成为足部溃疡。     5.定期检查     尿病足患者应该经常到医院检查自己的足部健康,了解自己的双足状态,神经、血管是否发生了病变,从疾病的早期就做好足部的预防以及护理工作。
  • 18
    2019/03
    糖尿病的五驾马车解读
      案例;84岁的钱大伯得了糖尿病35年,是一位资深的糖尿病患者。久病成良医,他主要通过5大方法成功控制血糖,也就是俗称治疗糖尿病的五架马车—健康教育、饮食治疗、运动疗法、药物治疗、和糖尿病的自我监测。得了糖尿病之后,钱大伯没有迷信社会的偏方,而是选择经常去各个医院听糖尿病的讲座,参加有关糖尿病的活动。在饮食方面,许多人错误的以为主食吃得越少越好,其实并不是这样。钱大伯控制饮食不是通过忌口,而是自己计算每天摄入的热量,他将饮食摄入的热量定为1500卡路里。他也注重运动方法。在80岁以前,钱大伯主要通过走路锻炼。只要是有楼梯的地方,也绝不坐电梯。80岁以后,通过每天干家务活,代替走路锻炼。平常除了口服药物之外,在医生的建议下,早晚定量打胰岛素,养成了良好的生活习惯,不饮酒、不抽烟。对控制血糖起到了良好的作用。钱大伯懂得最重要的还有自我检测。不仅包括血糖,还有血脂,肾脏功能,活动量和体重五大指标。于是家中常备血糖仪,磅秤,血压计,随时了解自己的健康状况。      专家提醒;饮食控制和运动是糖尿病治疗的基础,不论是新糖尿病患者,还是老糖友。想要控制好血糖,首先要做到的就是生活方式的改变;健康饮食,加强运动,戒烟戒酒,维持规律的生活习惯。     那么我们来深入了解五架马车的内容及重要性;     一.糖尿病的健康教育;以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小组的形式开展。教育糖尿病患者懂得糖尿病的基本知识,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掌握控制好糖尿病对健康的益处。     二.自我监测血糖;随着小型快捷血糖测定仪的逐步普及,糖尿病患者可以根据血糖水平调整食物的种类。每次测得的动态数值最好拿一个小本子记录,以备于医生作为参考,了解这一段时间血糖的变化。     三.饮食治疗;     1、控制总热量:首先强调对每天总热量的限制,以维持理想体重或标准体重为原则。     2、三大营养物质比例要合理:主要三大营养物质脂肪、蛋白质和糖比例要合理,总热量是脂肪占30%(25~35%),蛋白质占16%(10~20%),糖占55~60%,甚至有人主张可达65%。     3、脂肪和胆固醇的限制:每日脂肪数量不能超过每日总热量的30%,以不饱和脂肪酸为主,每日胆固醇的入量不能超过300mg。     4、限制钠盐的摄入:糖尿病患者和其他人一样,要避免进盐过多,钠盐摄入过多容易引起高血压,建议每日钠盐的摄入不超过3g。如有高血压,钠盐应每日少于2g。                                                     5、忌食容易吸收的糖和多吃高纤维食品:蔗糖、蜜糖、各种糖果、甜点心、饼干、冰淇淋、软饮料等,因为吸收快,造成血糖高峰明显,对糖尿病患者不利。而豆类、块根类、绿色蔬菜、谷物(稻米、大麦、小麦、燕麦、黑麦、玉米)和生果等高纤维素食品中的纤维素能明显改善高血糖,减少胰岛素和口服药剂量,减慢糖的吸收,增强胰岛素的敏感性。      6、少食多餐,增加餐次:这样可降低餐后的血糖高峰值,对高血糖控制极为有利。糖尿病的饮食要清淡,烹饪方式尽量选择蒸和煮,既保证食物本身的口感,又对血糖的影响较小。有时用单纯药物调整效果不佳者,通过分餐即可控制病情。     四.运动治疗;增加体力活动可改善机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降低体重,减少身体脂肪量,增强体力。运动的强度和时间长短应根据个人的总体健康状况来定,找到适合的运动量和病人感兴趣的项目。运动形式可多样,如散步,快步走、健美操、跳舞、打太极拳、跑步、游泳等     五.药物治疗;遵医嘱正确服用,不可自行减量或増量。需要强调指出的是,糖尿病患者在用药期间,饮酒极为有害,酗酒会抑制肝内药酶的活性,使胰岛素与口服降糖药引起严重的低血糠,甚至死亡;少量多次饮酒却能促使药酶分泌,使降糖药加速代谢,降低疗效。同时酒精的中间代谢产物如乙醛的氧化受到降糖药的影响,能使血液中乙醛浓度增高,产生毒性反应,如搏动性头痛、恶心呕吐、出汗口渴、心动过速、呼吸急促、血压下降等.甚至休克,因此必须禁酒。
  • 10
    2019/02
    甲状腺结节如何看
         现在随着人们对体检的重视,甲状腺彩超已经成为一个普查项目,很多人拿到体检报告单发现自己有甲状腺结节,不知道该如何看。那么甲状腺结节B超主要看什么呢?   1、边界是否清楚   良性结节一般边界清楚,恶性的因为对周围组织有侵袭,边界可以不清晰。但是,有些炎性的病灶,可以有渗出,边界也是不清楚的。   2、形态是否规则   良性病变,一般形态是规则的,有些周围还有晕。   3、是否有点状强回声   可见于两种情况:一种是胶质,这是良性的标志。一种是钙化。恶性一般都有钙化,并且多为微小钙化或砂砾样钙化;但有钙化不一定都是恶性的。   4、肿瘤或结节的内部是否有血流   血流分为内部血流、外部血流。恶性的多有内部血流紊乱。因为甲状腺是一个血流丰富的器官,腺体血流一般都比较丰富。如果是甲亢,血流更丰富,火焰状。   5、结节是否纵向生长   也就是甲状腺结节纵向的直径是否大于横向的直径,即纵横比是否大于1,如果是,也需要考虑恶性可能。   6、是否有淋巴结或周围浸润   结节与周围组织是否有粘连,淋巴结是否皮髓分界不清。如果有远处转移那肯定是恶性的。当然现在肿瘤发现都比较早,远处转移的不多。   那么,当报告单上阳性的描述越多,相对来说,恶性的可能性就越大。其中,需要重点关注的是微小钙化或砂砾样钙化;形态不规则;纵横比大于1。如果有上述描述,那就需要严密观察,必要时行甲状腺结节细针穿刺进一步明确结节的良恶性。
  • 06
    2018/12
    妊娠糖尿病饮食
    https://.com/s/IP7hykpHgQ2lG4RzbWVXFA
  • 13
    2018/11
    家族与糖尿病
    随着生活条件的改善,人们也发现糖尿病发病率越来越高。很多人发现自己的父母,兄弟姐妹们都先后患上了糖尿病。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聚集性呢? 首先,这种家族聚集现象与遗传因素有关。目前认为,糖尿病的遗传倾向与多个基因有关,属于多基因遗传病。 其次,2型糖尿病发病的最重要诱因是饮食因素。在生活水平较低的时代,糖尿病发病率很低;随着生活水平提高,成年2型糖尿病发病率不仅明显增高,而且呈明显低龄化趋势。原来为中老年阶段才发生的疾病,先在儿童期发病已经非常常见。 尽管一个人无法选择自己的遗传性状,但可以选择合适的生活方式来避免或延缓糖尿病的发生。之所以有家族聚集性,和一家人长期吃相同的食物,存在类似的不良饮食习惯,比如:胡吃海喝,甜饮料、奶茶当水喝。这些都会促进糖尿病的发生。形成健康的饮食,会延缓糖尿病的发生。 那么什么是健康的饮食呢?四个要点:1.控制总热量;2.限制主食;3.高纤维饮食;4.饮食清淡。   关于限制主食,尤其重点解释一下。患友经常说,我米饭已经吃的很少了。但是我们要强调的,我们所说的主食不单单包括米饭,面条之类的。我们的主食指的是含有含碳水化合物多的食物,也就是淀粉类食物,包括了常吃的,白米饭,面条,包子,馒头等等,还包括所有的杂粮,比如小米,黑米,荞麦等等,还有市面上凡是面粉、稻米做的比如饼干,面包,糯米糍之类的。这些都是包含较多的碳水化合物。另外,还有提出的平常我们认为是蔬菜类食物,比如土豆、红薯、山药、藕等,它们也含有较多的淀粉,同样不能多吃。   第二,我们来谈谈“升糖指数”,掌握好它,血糖会控制的更好。如果您的家人患有糖尿病,您和您的家人就尽量少吃高升糖指数的食物。   什么是升糖指数:是指在标准定量下(一般为50g),某种食物中碳水化合物引起血糖上升所产生的血糖时间曲线下面积和标准物质(一般为葡萄糖)所产生的血糖时间下面积之比再乘以100,它反映了某种食物与葡萄糖相比升高的速度和能力。 升糖指数>70%为高升糖指数食物——进入胃肠后消化速度快,吸收完全,餐后血糖高 55%≤升糖指数≤70%为中升糖指数食物——介于快升糖指数和低升糖指数之间 升糖指数<55%为低升糖指数食物——在胃肠停留时间长,释放缓慢,餐后血糖峰值低 建议多选择低、中升糖指数食物,尽量避免进食高升糖指数食物。 今年是联合国糖尿病日第27年,这次的主题是“家庭与糖尿病”。我们希望通过世界糖尿病日纪念活动,让更多的人了解糖尿病的危害,改善生活中的不良行为,提高自身和家人的预防意识,控制和延缓糖尿病的发生。患者与家属更加明确糖尿病的预防与治疗应做到1.防治糖尿病,从儿童和青少年做起。2.运动健身、避免肥胖,减少糖尿病危害。3.全社会共同努力,预防尿病。最终做到“远离糖尿病 健康新生活 ”! 光谷内分泌科自2014年12月开业以来,诊治了超过2000人次的糖尿病人,有丰富的糖尿病诊治的临床经验,尤其对糖尿病急性并发症,糖尿病足病,糖尿病神经病变有独到的见解。希望为深受血糖控制不良困扰的您解决难
  • 14
    2018/10
    糖尿病患者吃甜食安全吗?
    虽然糖尿病患者需要仔细管理饮食,但偶尔在健康饮食中加入一些甜食或含糖食物也是可以的。有种普遍误解认为糖尿病患者必须避免所有的甜食和含糖食物。当然,糖尿病患者仔细监测摄入的碳水化合物和糖含量很重要,因为其会影响血糖水平。但是,只要是健康饮食计划的一部分,吃甜食或含糖食物仍然是可能的。本文将介绍如何将甜食作为健康饮食的一部分、糖的类型和糖替代品、以及如何阅读食品包装上的营养标签。 甜食作为健康饮食的一部分 糖尿病患者碳水化合物和糖的摄入量取决于活动水平、是否在设法减肥或保持健康体重、是否在设法降低血糖水平。医生或营养师可帮助患者制定个体化目标以及满足患者需求的饮食计划。 美国糖尿病协会(ADA)指出,糖尿病患者仍可食用糖果、巧克力或其他含糖食物,前提是它们是健康饮食计划的一部分或与运动相结合。他们认为,一个健康饮食计划包含有限的饱和脂肪、适量盐和糖、瘦蛋白、非淀粉类蔬菜、全谷物、水果和健康脂肪。如果吃含糖食物,最好是偶尔吃一顿小份量的。 在选择食物时,糖尿病患者必须了解它们是如何影响血糖水平的。了解如何阅读食品包装上的营养标签可使这变得更容易。许多食品声称“无糖”或“无添加糖”。然而,这些食品仍然含有影响血糖水平的热量和碳水化合物。   糖的类型 碳水化合物主要有三种类型,包括简单碳水化合物或单糖、复杂碳水化合物或淀粉、纤维(来自植物性食物,大部分难以消化)。食物中存在天然糖和添加糖。天然糖的例子包括水果中的果糖、乳制品中的乳糖。 在食品标签的配料表上,添加糖有60多个不同名称。一些常见名称包括:蔗糖、高果糖谷物糖浆、谷物糖浆、糙米糖浆、龙舌兰花蜜、蜂蜜、枫糖浆、麦芽糖、葡萄糖、麦芽糖浆、麦芽糊精、大麦芽、甜菜糖。 进食时,消化系统会将食物中的碳水化合物分解成葡萄糖,然后将这些葡萄糖吸收入血。葡萄糖是人体的主要能量来源。胰岛素会使细胞从血液中吸收葡萄糖。糖尿病患者体内要么没有产生足够的胰岛素,要么细胞对胰岛素的反应异常,均会导致血糖水平过高。与全麦和燕麦等复杂碳水化合物相比,单糖往往会更快升高血糖水平。 糖替代品 糖替代品的热量低或无热量,通常对人体血糖影响较小。制造商通常会在许多食品中添加它们,尤其是那些称为“低糖”、“节食”或“低热量”的食品。然而,这些食品中的其他成分可能仍然含有热量或碳水化合物。在购买这些低糖食品之前,检查标签上的营养细节很重要。糖替代品也可能导致患者之后吃的食物更多,还可能改变患者味觉,使他们发现天然甜食不那么可口。常见类型的糖替代品包括:   人工甜味剂 人工甜味剂又称非营养性甜味剂,是一种合成糖的替代品,通常不含或很少含热量。根据ADA报告,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已批准6种人工甜味剂,包括阿斯巴甜、乙酰磺胺酸钾、糖精、三氯蔗糖、纽甜、爱德万甜。人们也可购买许多人工甜味剂,作为蔗糖的替代品用于烹饪和烘焙。   糖醇 糖醇是植物中天然存在的一种碳水化合物。但是,制造商需要先加工它们,然后才能添加到食品中作为甜味剂。糖醇比普通糖含有更少热量,但仍可升高血糖水平。常见糖醇包括山梨糖醇、甘露醇、木糖醇、赤藓糖醇、麦芽糖醇、巴糖醇和乳糖醇。对于某些人来说,糖醇有通便作用,可引起腹泻和排气。   甜菊糖甙 甜菊糖甙是一种公认安全的甜味剂,天然存在于甜菊种植物中。然而,制造商需要使用化学方法提纯这种甜味剂。甜菊糖甙不含糖或热量,制造商将其添加到许多不同的食品和饮料中作为糖的替代品。这些食品可能自称“天然甜味”。   罗汉果 罗汉果是一种原产于东南亚的植物。罗汉果的果汁非常甜,比蔗糖甜150~250倍。制造商将其添加到一系列食品和饮料中作为糖的替代品。与甜菊糖甙类似,罗汉果提取物是一种公认安全的甜味剂,不含糖或热量,含有它的食品可能被描述为“天然甜味”。 阅读营养标签 很多包装食品和饮料产品都显示营养成分标签。知道如何阅读这个标签可以帮助人们确定食物或饮料可能对其血糖水平产生的潜在影响。营养标签上的信息很多,但最重要的三个数字是份量、碳水化合物总量、热量。在营养成分表的正下方,食品包装上通常有一份配料表。如果食品中含有人工甜味剂或其他糖替代品,制造商将把它们列入此清单。   份量 营养标签上要看的第一个数字是份量。所有其他信息都建立在一份食物基础之上。例如,一盒饼干可能列出10块饼干作为一份。所以,如果吃了20块饼干,摄入的热量和碳水化合物含量是盒子上标明的两倍。标签上还会包括每份的重量和数量。   热量 在营养标签上,热量数值指的是一份食物的总热量。这些热量有各种来源,包括脂肪、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和酒精。了解每天消耗的总热量对于想要减肥或保持健康体重的人来说很重要。为了减肥,摄入的热量需要低于通过体力活动和代谢过程所消耗的热量。任何想减肥的人都应该向医生或营养师咨询关于饮食计划的建议。 碳水化合物总量 碳水化合物总量数值表示一份食物中碳水化合物的克数。这个数字包括糖、复杂碳水化合物和纤维。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考虑碳水化合物总量很重要,而不仅仅是糖。各种碳水化合物都能影响血糖水平。有些食物可能只含少量糖或不含糖,却含有大量的碳水化合物。看看标签上的糖含量,人们可能就不会低估食物对血糖的潜在影响。糖尿病患者在决定是否食用某一特定食物时,应始终注意碳水化合物总量。 小结 糖尿病患者可以将甜食和其他含糖食物作为健康饮食计划的一部分,或者与运动相结合。然而,最好是偶尔享受下一小份甜食即可。在选择任何食物时,重要的是要阅读营养标签,并注意碳水化合物总量如何影响血糖水平。
  • 20
    2018/08
    糖友最佳零食——开心果
    生活中,糖友们很多东西都不敢吃,怕热量超标,怕血糖控制不好,着实“亏待”了自己。不如每天吃一小把开心果吧!既解馋,又不用担心热量高,还能辅助控制血糖,对身体颇为有益。 开心果是一种美味的坚果,其果仁是高营养食品。每百克果仁中含维生素A 20微克,叶酸59微克,铁3毫克,磷440毫克,钾970毫克,钠270毫克,钙120毫克,同时还含有烟酸、泛酸、矿物质等营养元素。 如此高营养的食物,热量一定也很高吧?恰恰相反,在所有坚果零食中,开心果是脂肪和热量最低的。一把带壳开心果(30颗左右)热量仅为100卡路里;而食用14颗杏仁或者11颗腰果,人体就摄入了同等热量。 最新研究表明,开心果等坚果类零食作为健康饮食习惯的一部分,可以帮助2型糖尿病患者有效控制餐后血糖。另外,坚果中的生物活性成分能消除炎症,降低人体的胰岛素耐受性。开心果所含的纤维在人体肠道内可以延缓糖分进入血液,避免血糖浓度过高威胁人体健康。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适量食用开心果有助于防控并发症。   与其他坚果相比而言,开心果大都是带壳的,剥壳的过程减缓了进食过程。有研究显示,吃完的开心果壳会给人一种“吃了很多”的视觉感受,吃带壳开心果的受试者摄入的热量比直接食用开心果仁的受试者要低得多。开心果富含的蛋白质,也会让人更有饱腹感,这样就减少了糖尿病人经常出现的饥饿感。   开心果不是单纯的只食果仁,而是要将果仁和薄薄的内果皮一起食用,这样更有助于调节血糖。同时需要再次强调的是,虽然开心果好处多多,但仍旧要适量吃,每天一小把就可以了。切勿吃多,否则热量同样会超标。
上一页 12345678 下一页
跳至页
视频专区 护理天地 下载专区 人才招聘
  • 医院概况
  • 新闻公告
  • 患者服务
  • 科室导航
  • 科研教学
  • 人才招聘
  • 联系我们
武汉市第三医院
微信公众号
武汉市第三医院
支付宝二维码
健康武汉
微信小程序
Copyright © 2024 武汉市第三医院(武汉大学附属同仁医院) 版权所有 鄂ICP备13016264号-1 鄂公网安备42018502002779号
友情链接
  • 武汉大学
  • 京伦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