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医院概况
    • 医院简介
    • 医院文化
    • 医院荣誉
    • 历史沿革
    • 党建行风
    • 院务公开
  • 新闻公告
    • 三医新闻
    • 通知公告
    • 媒体聚焦
    • 三医融媒
  • 患者服务
    • 预约挂号
    • 就医指南
    • 专家介绍
    • 门诊安排
    • 门诊优惠服务
    • 专病门诊
    • 特色医疗
    • 护理天地
  • 科室导航
    • 首义院区
    • 光谷院区
  • 科研教学
    • 科学研究
    • 教学动态
    • 住院医师
      规范化培训
    • 进修管理
    • 医学伦理委员会
    • 药物/器械临床试验机构
  • 人才招聘
    • 招聘公告
    • 简历投递
  • 联系我们
  • 首页
  • 医院概况
    • 医院简介
    • 医院文化
    • 医院荣誉
    • 历史沿革
    • 党建行风
    • 院务公开
  • 新闻公告
    • 三医新闻
    • 通知公告
    • 媒体聚焦
    • 三医融媒
  • 患者服务
    • 预约挂号
    • 就医指南
    • 专家介绍
    • 门诊安排
    • 门诊优惠服务
    • 专病门诊
    • 特色医疗
    • 护理天地
  • 科室导航
    • 首义院区
    • 光谷院区
  • 科研教学
    • 科学研究
    • 教学动态
    •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
    • 进修管理
    • 医学伦理委员会
    • 药物/器械临床试验机构
  • 人才招聘
    • 招聘公告
    • 简历投递
  • 联系我们
肾内科健康科普
首页 > 科室导航 > 三医院 > 非手术科室 > 肾内科 > 健康科普
返回上一级
  • 15
    2021/09
    血液透析患者的健康饮食指导
    血液透析患者饮食非常重要,关乎到患者的日常生活质量及透析治疗效果。
  • 11
    2021/08
    血液透析患者健康科普
    血液透析,透析治疗的重要性
  • 14
    2021/07
    肾脏病人饮食指导
    肾脏病,饮食指导
  • 07
    2021/05
    如何正确留取尿标本
    尿液标本
  • 07
    2021/05
    适当进食小龙虾,别让痛风找上身
    痛风
  • 23
    2021/03
    尿毒症注意事项
    数据调查显示,自2015年起,我国尿毒症患者正以每年近10万人的速度增加,与十年前相比,依赖透析治疗的人增加了近3倍。然而和肾脏病的高发病率相比,肾脏病的知晓率、就诊率却出奇的低!就拿糖尿病肾病来说,它在糖尿病患者中的发病率接近40%,却有80%的人都不知道它,治疗率更是不足50%。 肾病早期症状: 肾病症状一:小便泡沫多,长久不消失。这表明尿液中排泄的蛋白质较多。 肾病症状二:尿变色,尿呈浓茶色、洗肉水样、酱油色或浑浊,如淘米水时,立即就诊。 肾病症状三:尿量或多或少。正常人尿量平均为每天1500毫升,每天4-8次。如果没有发热、大量出汗、大量饮水等,小便量出现骤减或陡然增多时,就要到医院检查了,看看是不是肾脏病变。 肾病症状四:夜尿。正常人在60岁以内,一般不应该有夜尿,如果年轻人夜尿增加,很可能是肾脏功能不良的早期表现。 肾病症状五:水肿。早晨起床后眼皮或脸部水肿,午后多消退,劳累后加重,休息后减轻。严重水肿会出现在双脚踝内侧、双下肢、腰衹部等。 肾病症状六:腰痛。无明确原因的腰背酸痛,应检查肾脏、脊椎及腰背部肌肉等。 既然尿毒症这么危险,那么我们生活中如何预防呢? 首先,在日常的饮食中要坚持低脂、低盐饮食,同时还要控制热量摄入,坚持适当运动,预防肥胖、高血压、糖尿病。 其次,避免使用损害肾脏的药物,少用劣质化妆品,以远离重金属的毒害。对于老年人以及患有高血压、糖尿病、高尿酸血症的人来说,要做到监测“三部曲”。 1、      定期测量血压; 2、      定期化验尿,特别是监测尿白蛋白/肝酥比值; 3、      定期化验肾功能,目前评价肾功能准确的指标是肾小球滤过率,低于60即为异常。 做好预防才能尽量避免尿毒症成为社会、家庭的负担,也是目前非常迫切的一件事,很多疾病拖入晚期的负担远远胜过我们早发现和早干预的成本,尤其是科学规范的全病程管理。希望在互联网和人工智能的帮助下让更多的慢性病患者稳定在早期阶段,减慢透析增长的步伐。
  • 23
    2020/08
    肾脏病与妊娠的那些事
    肾脏病患者是否可以受孕等相关知识。
  • 15
    2020/07
    贪食“野味”,坑坏肾脏
    急性肾损伤的表现,以及那些原因可导致急性肾损伤
  • 30
    2019/11
    肾病患者饮食科普
    科学的饮食对肾病的发生、发展起着关键的作用。肾病患者的饮食要坚持低盐、低脂、合理蛋白饮食,饮食要清淡易消化,忌辛辣刺激、忌海鲜,酒等食物。具体如下: 1、合理蛋白摄入。肾功能良好者,给予正常蛋白饮食,一旦出现肾功能不全,则需要根据肌酐水平制定不同的低蛋白饮食方案,透析后要以优质蛋白、高热量、低盐低钾饮食为主。 2、限制食盐摄入。无水肿,病情稳定的患者食盐摄入量小于4g。水肿高血压患者每日饮食中食盐摄入量不超过2-3g。高度水肿患者,每天钠盐量应低于0.5g。 3、注意水的摄入量。肾病患者由于水分过多无法正常排出儿浮肿,所以应严格控制水分的摄入。每日水分的摄入应根据前一天的尿量来定。  4、注意钾的摄入量。高钾血症是很危险的并发症,严重者可出现心脏骤停。所以日常饮食中要避免食用含钾过多的食物,如:香蕉、橙子、香菇、西瓜、菠萝、干贝、黄豆、土豆、海带等。但有些患者因食欲不佳。反复呕吐等,会导致钾摄入不足,出现低钾血症,此时,就需要食用富含钾的食物了。 5、限制磷的摄入。晚期肾病患者易出现骨质疏松。皮肤瘙痒等症状,这是由于排泄障碍导致的血磷升高、钙磷比例失调,所以应尽量避免含磷丰富的食物,如坚果、啤酒、碳酸饮料、海鲜、动物内脏等。
  • 30
    2019/11
    痛风科普
    科普一:什么是痛风? 痛风是一种由于嘌呤生物合成代谢增加,尿酸产生过多或因尿酸排泄不良而致血中尿酸升高,尿酸盐结晶沉积在关节滑膜、滑囊、软骨及其他组织中引起的反复发作性炎性疾病。   科普二:痛风临床特征有?   痛风会导致高尿酸血症及尿酸盐结晶、沉积所致的特征性急性关节炎、痛风石、间质性肾炎,严重者见关节畸形及功能障碍,常伴尿酸性尿路结石。病因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大类。 科普三:痛风的诱发因素有? 痛风多见于中老年男性,它的诱发因素有以下四种:(1)饮食不当(2)饮酒过量(3)受凉感冒(4)疲劳过度 科普四:痛风的防治建议? (1)低热量饮食 (2)低嘌呤饮食:禁忌动物内脏、海鲜食物 (3)低蛋白饮食:植物蛋白为主 (4)低盐低脂饮食 (5)增加蔬菜水果摄入 (6)多饮水,以白开水、矿泉水为佳 (7)忌饮酒 (8)选择合理、清淡的烹调方法 (9)合理锻炼,增强体魄
  • 30
    2019/08
    注意药物引起肾损害
    肾脏是药物的主要排泄器官之一,接受约25%心搏出量,人体大多数药物的代谢和排泄任务都由肾脏来承担,使得肾脏成为药物毒副作用最常损伤的靶器官之一。在药物广泛应用的今天,药物导致的肾损伤所占比例逐年升高。在急性肾衰竭患者中,20-25%患者的病因与药物有关。 药物肾损伤的主要表现 主要是尿异常和肾功能损害,即有程度不一的蛋白尿、血尿、白细胞尿、嗜酸细胞尿、腰痛等。以上的症状主要是化验后才能发现,所以,定期体检是有必要的。 药物肾损伤的易感因素 易感因素通常包括两部分,病人自身相关因素与药物相关因素。 病人自身相关因素:年龄、肾脏情况、低有效血容量状态、糖尿病、肾脏血流动力学改变、低蛋白血症、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激活、多发性骨髓瘤等。 药物相关因素:明确的肾脏毒性药物(如某些抗生素、非甾体抗炎药、降压药等) 易引起肾损伤的常见药物:1、降压药(普利类和沙坦类)2、抗菌药物(青霉素类和庆大霉素类)3、非甾体类抗炎药4、利尿剂5、造影剂6、铂类抗肿瘤药7、 请谨记1、不随便服药、改变药物剂量,按照医嘱服药。 2、不随意服用祖传秘方和民间偏方。
  • 29
    2019/07
    鸡汤、鱼汤、排骨汤,究竟是补药还是毒药?
    经常听老人家说,饭前先喝汤,胜过良药方,还有的说饭前喝汤,苗条健康。但喝汤的方法不对,不仅会越喝越胖,还会有三高风险,快来看看你喝对了没? 你最爱的汤泡饭是导致“三高”的元凶 隔壁老王特别喜欢吃汤泡饭,年龄大了,剩下的菜汤都不舍得扔,长期下来,老王得了三高。去医院医生才说,吃泡饭是一种很不健康的饮食习惯,不论是汤泡饭、茶泡饭、酱油泡饭都不应该吃。汤泡饭不易消化,长期吃还会导致消化机能减退,从而引起各种疾病。 多喝浓汤有好处?其实是在慢性自杀 好!我不吃汤泡饭,我注重养生,我多喝汤总行了吧。鸡汤、鱼汤、排骨汤这些可都是大补的汤,我们邻居家的媳妇儿坐月子就喝各种营养汤,我看着都馋,那汤一熬就是三四个小时,特别浓。多喝浓汤总没错吧! 很多朋友都有喝浓汤的习惯,觉得汤越浓越滋补,汤的颜色越白越滋补,其实并不是。猪蹄汤、骨头汤熬得越白,说明里面的脂肪含量越高,对于三高人群来说,这类汤要少喝,最好不要喝。 汤的精华在汤,纯喝汤就好? 营养师解析:一般人认为汤经过炖煮后,营养精华都在汤内,所以喝汤就好!其实,不管是煮鸡汤、牛肉汤、鱼汤等,就算是熬煮数小时,汤很浓郁,汤的蛋白质也只有约6%~15%,少之又少,所以不要只喝汤哦 煲汤越久营养越丰富?大错特错! 按理说,汤煲得越久,受热越充分,里面的营养会更丰富,可实际上并没有。肉里面的蛋白质、氨基酸只能被水溶解很小很小的一部分,汤熬得再久,都不如直接吃肉划算。有实验证明,绝大多数的汤,最主要的成分是盐、油,85%的蛋白质仍然在肉里面,只喝汤不吃肉可不行,肉就这么扔掉好可惜。 注意!这几种人尽量少喝汤或者不喝汤 痛风、糖尿病、肥胖人群 正确喝汤不仅对身体有好处,还能改善亚健康的状态。但如果汤的种类是高热量、高盐份、高普林,则不能多饮,尤其是患有痛风、肾脏病及高血压的人,应避开喝这些汤。 还有就是痛风患者在吃火锅的时候,最好不要喝火锅里的汤,也不要用其来煮面。因为反复沸腾后的火锅汤中,有益成分大多已被破坏,而饱和脂肪、嘌呤等有害成分居多,这些成分可能导致肥胖、糖尿病、痛风、高血压等慢性疾病等。 胃病人群 俗话说,“饭前喝汤,苗条健康”。但对于胃病患者来说,这句话不一定有道理,因为饭前喝汤,可能会加剧胃部不适。 三高人群、慢性病患者 对于高血压患者来说,经常喝汤容易导致盐摄入量过高,这样会使血压的发生风险增加。尤其对于肉汤来说,胆固醇含量比较高,因此,经常喝汤,还可能导致高血脂。
上一页 12345678910 下一页
跳至页
视频专区 护理天地 下载专区 人才招聘
  • 医院概况
  • 新闻公告
  • 患者服务
  • 科室导航
  • 科研教学
  • 人才招聘
  • 联系我们
武汉市第三医院
微信公众号
武汉市第三医院
支付宝二维码
健康武汉
微信小程序
Copyright © 2024 武汉市第三医院(武汉大学附属同仁医院) 版权所有 鄂ICP备13016264号-1 鄂公网安备42018502002779号
友情链接
  • 武汉大学
  • 京伦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