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血脂,健康生活
随着老龄化及不健康生活方式的出现,我国居民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普遍暴露,而血脂异常是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发生发展中致命性危险因素之一。
血脂异常按原因分为原发性高脂血症和继发性高脂血症。前者主要与遗传因素相关,后者主要见于:肥胖、糖尿病、肾病综合征、甲减、肾功能衰竭、肝脏疾病、多囊卵巢综合征等。
各项血脂指标中最重要的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而胆固醇是形成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原料,而斑块是发生心梗、脑梗的基础,意味着胆固醇越高便越容易形成斑块,越容易发生心梗、脑梗。无论采取何种药物或措施,降低胆固醇的水平,就可以稳定、延缓和逆转动脉粥样硬化,并显著降低心血管疾病的发生率,所以在一定范围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越低越好。
我国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一级预防血脂合适水平和异常分层标准(mmol/L)
分层
TC
LDL-C
HDL-C
TG
理想水平
-
<2.6
-
-
合适水平
<5.2
<3.4
-
<1.7
边缘水平
5.2-6.2
3.4-4.1
-
1.7-2.3
升高
≥6.2
≥4.1
-
≥2.3
降低
-
-
<1.0
-
TC:胆固醇;L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TG甘油三酯;-无
建议40岁以上男性及绝经期后女性每年检测血脂,心血管疾病患者及高危人群建议每3-6个月检测1次血脂。高危人群是指吸烟、肥胖、糖尿病、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等人群。
血脂异常与饮食习惯及生活方式密切相关,无论是否选择药物治疗都必须坚持饮食和生活方式的干预。
首先戒烟限酒(酒精摄入量男性<25克/天,女性<15克/天),控制体重(BMI维持20-23.9kg/m2),坚持规律的中等前度运动,每周5-7天,每天30分钟。膳食建议食物多样,谷类为主,多吃瓜果蔬菜、奶类、大豆,适量吃鱼、蛋、肉类,少盐少油,脂肪的摄入优先选择植物油、深海鱼油。
改善生活方式应做为血脂异常管理及预防心血管疾病的核心策略,简单来说就是少吃多动减体重,戒烟限酒放轻松。总之,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是强健体魄的基础,祝大家远离疾病,健康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