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脂异常知多少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方式的变化,中国人群血脂异常患病率呈上升态势。国内外研究均己证实,血清总胆固醇或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升高是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之一,应尽早重视并且采取有效防治措施。
大多数血脂异常患者无特异性临床表现,血脂异常的诊断依赖于规范的生化检查,同时需排除继发性病因。
进行血脂检测时需注意的事项:①血脂分析前受试者应处于稳定代谢状态,至少2周内应保持饮食习惯和体重稳定;②测定前24 小时内不应进行剧烈体育运动;③至少禁食12小时后采血;④除卧床不起者外,坐位至少5分钟;⑤静脉穿刺过程中使用止血带阻断血流不超过1分钟:;⑥一般不用抗凝。
血脂异常包括以下两类情况:(1)在未服用调脂药物情况下,血清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或甘油三酯(TG)升高的患者,即符合下列一项或以上者:TC ≥ 5.2 mmol/L ;LDL-C ≥ 3.4 mmol/L,TG ≥ 1.7 mmol/L;(2)既往有血脂异常史,目前正在服用调脂药物的患者。高脂血症的表型分型分为:高胆固醇血症,高甘油三酯血症,混合型高脂血症,低高密度脂蛋白血症。继发性高脂血症是指系统性疾病、不良生活方式或者由于使用某些药物所引起的血脂异常,其中以肥胖、酗酒及糖尿病最为常见,在排除了继发性高脂血症后,即可诊断为原发性高脂血症。
高脂血症的管理主要包括:生活方式管理、药物调脂治疗、随访监测。生活方式管理主要包括:①控制体重;②保证每周5-7天,每次30分钟中等代谢强度运动;③戒烟限酒,建立健康生活习惯。根据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SCVD)的危险程度决定是否启动药物降脂治疗。常见降脂药主要包括他汀类、贝特类、胆固醇吸收抑制剂、PCSK9等,治疗首选他汀类药物,起始剂量应用中等强度他汀,不能达标则与其他降脂药物联合使用,治疗以达到目标值为准。
患者开始他汀类药物治疗或药物剂量增加后4-8周复查ALT、AST、CK,监测是否有肌肉疼痛或无力,少数患者有其他不良反应:如头痛、失眠
抑郁以及消化不良、腹泻、 腹痛、恶心等消化道症状。饮食或非调脂药物治疗3~6个月后,应复查血脂水平,如能达到要求即继续治疗,但仍须每6个月至1年复查血脂。开始服用降脂药物后4-8周复查1次血脂水平,若未达标需调整药物剂量或种类或联合用药,若血脂达标,则6个月至1年复查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