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医院概况
    • 医院简介
    • 医院文化
    • 医院荣誉
    • 历史沿革
    • 党建行风
    • 院务公开
  • 新闻公告
    • 三医新闻
    • 通知公告
    • 媒体聚焦
    • 三医融媒
  • 患者服务
    • 预约挂号
    • 就医指南
    • 专家介绍
    • 门诊安排
    • 门诊优惠服务
    • 专病门诊
    • 特色医疗
    • 护理天地
  • 科室导航
    • 首义院区
    • 光谷院区
  • 科研教学
    • 科学研究
    • 教学动态
    • 住院医师
      规范化培训
    • 进修管理
    • 医学伦理委员会
    • 药物/器械临床试验机构
  • 人才招聘
    • 招聘公告
    • 简历投递
  • 联系我们
  • 首页
  • 医院概况
    • 医院简介
    • 医院文化
    • 医院荣誉
    • 历史沿革
    • 党建行风
    • 院务公开
  • 新闻公告
    • 三医新闻
    • 通知公告
    • 媒体聚焦
    • 三医融媒
  • 患者服务
    • 预约挂号
    • 就医指南
    • 专家介绍
    • 门诊安排
    • 门诊优惠服务
    • 专病门诊
    • 特色医疗
    • 护理天地
  • 科室导航
    • 首义院区
    • 光谷院区
  • 科研教学
    • 科学研究
    • 教学动态
    •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
    • 进修管理
    • 医学伦理委员会
    • 药物/器械临床试验机构
  • 人才招聘
    • 招聘公告
    • 简历投递
  • 联系我们
儿科健康科普
首页 > 科室导航 > 三医院 > 非手术科室 > 儿科 > 健康科普
返回上一级
  • 22
    2023/02
    新生宝宝整天眼泪汪汪怎么回事?
          最近总是有新手宝爸宝妈线上咨询,宝宝出生后一直眼泪汪汪,有时候还有“眼粑粑”,是上火了吗?多数情况可能是新生儿泪囊炎。今天总结一些相关的内容了解新生儿泪囊炎。       鼻泪管阻塞,它又叫作新生儿的泪囊炎,原因为新生儿鼻泪管下端开口处的残膜在发育过程中不退缩或因开口部位存在上皮碎屑堵塞,导致鼻泪管不通畅,泪液和细菌寄存在泪囊中引起泪囊炎。此类新生儿临床表现为容易流眼泪,结膜囊部位存在少许的黏液脓性分泌物,泪囊局部常稍微隆起,内眦部皮肤孔处存在充血或湿疹发生,若压迫泪囊区存在黏液和黏液性脓性分泌物溢出。其中有98%的鼻泪管阻塞新生儿,在到6个月内症状都会慢慢的消失,还有极少数患者在后面也会慢慢消失。鼻泪管堵塞刚开始的时候会采用泪囊局部压迫按摩方法,宝宝的爸爸妈妈可以在家里学会这个方法,然后对宝宝进行按摩治疗,如果在家里按摩两周都没有效果就应该及时送宝宝去医院治疗,因为医生的检测才是最有利的。对自己宝宝的健康负责,是每一个爸爸妈妈的责任。 预防与预后:       婴儿鼻泪道不通或狭窄可以利用手指延鼻泪管方向有规律的轻轻的按压泪囊区,有规律的按压多次之后再滴抗生素眼液(如妥布霉素滴眼液),每日二到三次,,可以促进鼻泪管下端开通从而达到治疗的效果,如果这样做仍然无效,则建议带去正规的医院检查,积极配合医生,进行鼻泪管冲洗,若仍然不能奏效,则需进行泪道探通术达到早日康复的效果。
  • 22
    2023/02
    妈妈妊娠期高血压,对宝宝危害有多大?
          随着优生优育的理念深入人心,孕妈妈们的产前体检及筛查做的越来越积极与全面,都在为迎接一个健康的宝宝做准备,孕中后期的妈妈们每隔几周就要来体检处报道,而第一个项目就是称体重、量血压。“每次都要量血压,重要吗?”,“重要!”你的妇产科医生一定会很认真的回答你。特别是合并了头晕、心慌、水肿或者你的宝宝开始不长体重了的时候。       妊娠高血压疾病是因妊娠而致的孕期特有并发症,我国约5%~12%的妊娠妇女存在妊娠高血压,初孕产妇发病率6%-17%,再孕女性发病率2%-4%,是造成孕产妇和围产儿不良预后的主要原因之一。       妊娠高血压疾病指妊娠20周后发生高血压水肿及蛋白尿,病情严重时可出现头昏眼花或头痛、耳鸣,甚至抽搐。根据病情轻重可分为三类,即子痫前期、先兆子痫期及子痫期,由于本病来势急骤,若不积极治疗和精心护理,常可危及母子生命,其发病的基本病理是全身小动脉痉挛和水钠潴留。       妊娠期高血压对产妇影响危害大合并并发症较多,而对于腹中的胎儿影响也分很多方面:       早产:妊娠期期高血压疾病是诱发早产的因素之一。另外随着疾病严重程度的增加,为减轻母体损害,产科医生会在母体与围生儿之间找到一个最佳平衡点终止妊娠,病情越严重,终止妊娠构成比例越高。为了保证母儿安全,有些早产成为必然。而不同周数出生的早产儿因宫内发育不成熟,出生后也面临各种挑战。其中肺部发育不完善引起的急性呼吸窘迫,胃肠功能发育不成熟引起的喂养不耐受,自身抵抗力低下面临的感染高危等都是需要帮助爬过的“大山”。       宫内发育迟缓:与健康孕妇相比,妊高症患者的胎儿血管管径发生变化,影响胎儿血流,从而影响胎儿生长发育。       而最危险和令人痛惜的影响是:胎死宫内,妊娠期高血压极易引起胎盘早剥,胎盘功能不良,因此易引起胎儿缺血缺氧,胎儿宫内窘迫。如果不积极处理,易引起胎死宫内。       妊娠期高血压对新生儿血液循环的影响,可引起胎盘的靶血管螺旋动脉收缩狭窄,使子宫肌层动脉缺血、缺氧,胎盘中氧气交换减少,导致胎儿心功能缺氧,胎儿心肌细胞代偿性增生肥大,最终引起心脏的收缩和舒张功能,造成胎儿心功能降低。       妊娠期高血压对新生儿血液系统的影响可表现为血小板减少,中性粒细胞减少,增加了感染性疾病(败血症)、颅内出血的风险。       妊娠期高血压对产妇及新生儿都影响巨大,同时妊娠期高血压病因受多方面影响,病因不明,尚不能完全预防,但可以做好以下措施减少重症的发生。1、认真做好孕期保健,积极监测血压、体重、监测尿常规等,及时发现异常,及时治疗,保持良好的心态。2、注意加强孕妇营养与休息,孕期多摄入蛋白质、维生素及各种营养素,降低盐、脂肪的摄入。适当的运动,多以慢运动,如散步等为主。3、加强高危人群监护,妊娠中期平均动脉压>85mmHg和翻身实验阳性者,孕晚期易患先兆子痫,原发高血压或肾病患者妊娠期易合并先兆子痫,有先兆子痫病史者再发生的概率也会增加,对上述人群应加强孕期检查。       对于妊娠期高血压孕妇分娩出生的新生儿,他们出生后因自身发育程度及母亲对其的影响,出生后将面临诸多风险与挑战,但随着现在医疗水平的发展,积极预防与治疗,大多数患儿预后良好。
  • 05
    2022/12
    NBNA—更早了解我们的宝宝
    现在,越来越多的宝妈开始关注宝宝神经行为发育的情况了。近几个月,我们科室也逐渐开展了这项工作,对本科室以及产科新生儿进行新生儿行为能力测评(NBNA)。   NBNA的全称是新生儿20项行为神经测定(Nennetal Behavioral Neurological  Assessment),是通过对足月儿出生后1月内(早产儿纠正胎龄至足月)的新生儿进行神经行为评定,可以早期有效的预测各类高危儿的神经发育结局。新生儿按照睡眠和觉醒的不同程度分为6种意识状态,即2种睡眠状态:安静睡眠(深睡)和活动睡眠(浅睡);3种觉醒状态:安静觉醒、活动觉醒和哭;另一种是介于睡和醒之间的过渡形式,即瞌睡状态。认识新生儿的不同意识状态,了解每个状态的发生时间、每个状态有什么表现、对外界刺激可能有什么反应,能够敏感地知道他们的需要,恰当的满足他们的要求,而不过分打扰他们休息。新生儿行为能力测评(NBNA)是测查者通过对新生儿在六个不同的状态下对行为能力、被动肌张力、主动肌张力、原始反射和一般评估五大方面进行测评,从而早期发现问题,不仅能早期发现轻微脑损伤,还能指导家长了解自己的宝宝,从而给予孩子合适的早期干预方法,促进发展亲子安全依恋,有利于智力早期开发。 NANB总分40分,包括5部分,为检查新生儿对外界环境和外界刺激的适应能力。被动肌张力和主动肌张力,原始反射情况和一般反应。这个评分表是针对足月儿,早产儿需要纠正胎龄40周评估。一周内新生儿37分以上为正常。37分以下,尤其2周内新生儿37分以下需要长期随访。35分以下有半数预后不良。 NBNA测定对新生儿窒息后的判定具有特殊的敏感性,可预测窒息儿和缺氧缺血性脑病的预后。NBNA<35分提示预后不良和智能低下可能。研究表明采用NBNA评分和加分法,对于缺血缺氧性脑病患儿的预后也有很高预测价值。NBNA还能预测新生儿胆红素脑病,并能指导临床治疗,对NBNA<35分的患儿应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甚至换血治疗,以防止核黄疸的发生。早产儿脑损伤需要利用影像学检查明确,同时还能通过NBNA测定来预测,评分可以反映33周以上早产儿脑发育的状况和发展规律,及其脑损伤后的变化。
  • 05
    2022/12
    诺如病毒小知识
    近日,南方地区大幅度降温,儿科门急诊有五六成的患儿可能是诺如病毒(Norovirus, NV)感染。那么,宝妈们一定想知道诺如病毒感染有什么特点呢?怎么在病毒流行的高峰期预防感染?是否需要使用抗生素?诺如感染宝宝如何照护? 首先,我们看看诺如病毒感染的特点。反复呕吐往往是诺如病毒感染最常见的主诉。许多病毒感染会先出现发烧或拉肚子,而NV感染不同,大部分儿童没有发热症状,主要表现为毫无征兆的情况下突然出现呕吐,而且呕吐很频繁,吃什么吐什么。与其他疾病的呕吐症状不同的是,诺如病毒感染所致的急性胃肠炎,通常患儿精神反应不差,呕吐后仍很想喝水,喝水后又呕吐,如此循环。此外,部分患儿表现会有恶心、腹痛和腹泻的症状,少部分儿童会有发热和头痛等表现。 如果患儿的白细胞/中性粒细胞都很高,需要用抗生素吗?诺如病毒所致的急性胃肠炎的血常规,通常表现为白细胞总数显著升高,且以中性粒细胞升高为主,甚至有不少患儿C反应蛋白也轻度升高。一般来说,外周白细胞(WBC)计数与中性粒细胞比例显著升高是细菌感染的表现,血常规因此被认为是区分病毒感染和细菌感染的重要检查,广泛应用于临床。而对于诺如病毒感染所致的急性胃肠炎而言,血象同样表现为WBC和中性粒细胞明显升高。但是这种改变可能是由于呕吐应激导致白细胞的升高,而与细菌感染无关。因此,是不需要使用抗生素的。 另外,我们还需要考虑的是,这种患儿需要拍X片或B超检查吗?如前所述,许多诺如病毒感染会有腹痛症状。这种腹痛通常疼痛不剧烈、不持续,可以自行缓解,之后不久又出现,如此反复。患儿通常不会痛到打滚或持续哭闹不安,多数安抚一下能得到缓解。触诊腹部很软,没有包块,通常来说腹部无明显压痛和反跳痛,缺乏外科病症体征。部分小孩对疼痛比较敏感或娇气,会哭闹不安,会有疑似腹痛剧烈的表现。如果此时行腹部X片检查,通常会显示未发现明显异常。所以,通常来说,如果考虑诺如病毒导致的急性胃肠炎而没有合并急腹症,是不需要影像学检查的。如果担心急腹症的风险,需要结合不同的急腹症临床特点来辅助判断。 如果感染了诺如病毒应该怎么治疗呢?诺如病毒感染无特效治疗,以对症治疗为主,一般不需要使用抗生素,其预后良好。脱水是其主要死因,对严重病例尤其是幼儿及体弱者应及时静脉补液或口服补液,以纠正脱水、酸中毒及电解质紊乱。事实上,无论何种病因所致的急性感染性腹泻,治疗方法主要为补液治疗。轻-中度脱水以口服补液为主,重度脱水需要静脉补液及住院治疗。许多家长反应,孩子呕吐后口服补液盐,容易再次出现呕吐,因此建议呕吐后可以稍等一会儿再喝,而且建议少量多次饮水,而不建议一次性喝太多,这样能减少呕吐的情况。如果完全无法饮水,则需要静脉补液治疗。     同时,如何预防诺如病毒感染也是至关重要的。少去人群聚集的地方减少交叉感染,流行季节时,如果不得不去人群密集的地方比如医院时,建议带口罩,注意手卫生。提倡健康饮食,尽量不吃生鲜未煮的食品,水果要注意洗净后再吃。腹泻期间,建议停止进食高脂肪和难消化的食物,小婴儿照常喝奶,大儿童清淡饮食为主,避免生冷、辛辣刺激性的食物,注意饮食卫生,不喝未经煮沸的自来水。餐具、玩具要做好消毒,进食前和排便后要养成洗手的好习惯,避免与患病儿童接触。
  • 30
    2022/11
    小儿病中医外治法是哪路法?
    一、什么是中医外治法?外治法有什么优势? 中医外治法是运用非口服药物的方法,通过刺激人体的经络、穴位、皮肤、粘膜、肌肉、筋骨等以达到防病治病的目的,具体到小儿外治法则主要有小儿推拿、穴位敷贴、中药药浴等。外治法在我国历史悠久,是经过长期实践而逐渐发展建立起来的特色疗法。可以说,它与人类文明史共存,在人类抗击病魔中发挥了不可磨灭的作用,虽然随着西方医学的快速发展和抗生素等化学药物的应用,短期内被冷落,但随着耐药菌的出现、药源性疾病及非器质性病变的发病率不断升高,中医和非药物疗法受到越来越高的关注,倡导整体观,提倡自然疗法和绿色疗法,特别是在婴动儿群体应用广泛,主要有以下几个优势: (一)是儿童乐于接受:多作用于体表,如小儿推拿,在儿童玩要和睡觉中均可以进行,手法轻柔,儿童乐于接受;穴位敷贴和中药沐浴更加便捷,在家就能完成。(二)是安全、副作用少,对胃肠道无损伤:外治法施于体表,可以随时观察其适应和耐受情况而决定去留,不会像内服药物,如不对症,发生副作用时处理比较复杂。另外,避免了胃肠道刺激损伤,防止出现老病末好,胃肠道反应又成的两难局面。俗话说“良药苦口利于病”,但喂药的困扰只有宝爸主妈最清楚,中药外治法可以起到“良药治病不苦口”。(三)是对肝肾刺激小:内服药物均需要通过肝脏解毒、分解后由肾脏排泄,对于原本有肝肾疾病及小儿肝肾功能发育未成熟者来说,是难以回避的矛盾。中医外治法主要是通过对特定部位、穴位和经络等的刺激,起到扶助正气,祛除邪气,治病防病的目的。 二、外治法的目的 中医“治未病”理论的主要方式 体质调理(未病防病),疾病之初(己病防变),疾病康复期〈病愈防复)。关于这三个阶段和方式还有一段趣闻:春秋战国时期,—天魏文王问神奇扁鹊说:“你们家兄弟三人,都精于医术,到底哪一位最好?”扁鹊答“长兄最好,中兄次之,我最差。”文王又问:“那么为什么你最出名呢?”扁鹊答:“长兄治病,是治病于病情发作之前,由于一般人不知道他事先能铲除病因,所以他的名气无法传出去;中兄治病,是治病于病情初起时,一般人以为他只能治轻微的小病,所以他的名气直及本乡里;而我是治病于病情严重之时,一般人看到我在经脉上穿针管放血,在皮肤上敷药等大手术,所以以为我的医术高明,名气因此响遍全国。”所以,中医流传下来“上工治未病,中工治欲病,下工治己病”的说法,当然,医生无法选择面对什么样的患者,但作为父母,可以选择怎样干预孩子的健康成长。 三、中医外治法个案举例 男宝,5 个半月,因反复呼吸道感染前来就诊,家长述患儿出生半月左右即因 “肛周脓肿”住院手术,之后每月均因呼吸系统感染住院 1-2次,整个家庭的中心就围着各大医院转,患儿体型虚胖,面白,动辄汗出,汗液清稀如水,全身汗出,以头面部及背部为主,偶尔单咳,精神食欲可,睡眠可,二便正常,肺部听诊呼吸音稍粗,无痰鸣音及啰音,舌胖嫩,苔润,指纹淡红。该患儿还有一个显著的体征是腹围过大,家人总调侃叫他 “小老板”,经中医辨证后行小儿推拿配合中药浴治疗,治疗 10 次后汗液明显减少,质地较前转粘,未闻及咳嗽,肺音听诊无异常;20 次后基本无异常出汗,虽然治疗过程中因洗澡受凉出现上呼吸道感染症状,但未进一步发展;后续推拿频次减少至一周2-3次进行调理巩固,随诊至一岁未再次住院。 中医外治法是治病防病的很好方式,推崇中医外治法并不是否定西医治疗,而是与西医治疗方式互补,各有优势和劣势,需要结合运用,做到因人而异,因病而异,期待各位对宝宝健康问题有困扰的家长能持续关注三医院儿童保健科,一起聊聊宝宝的健康问题。                    
  • 22
    2022/11
    《一份来自小朋友的特殊礼物》
    2022年9月4号,患儿孔小北因“重症川崎病、脓毒血症、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不全肠梗阻、肝功能不全、低蛋白血症、胸腔积液、腹腔积液”于本院光谷院区儿科病房住院治疗,住院期间患儿反复发热,病情复杂,病程中出现多种并发症,但本科医护人员都无微不至兢兢业业的关心患儿,儿科主任边俊梅每天都会来到患儿床边,查看患儿情况,给予临床用药指导。在经过长达13天的治疗后患儿9月17号好转出院,出院时患儿及家属十分感谢我们科室医护人员,患儿开心的告诉我们“我要出院了,可以去上学了”,看着患儿和家属脸上的笑容,我们全科医护人员都非常欣慰,这是家长对我们工作的最高肯定,也感谢他们的支持与认可,支持我们继续向前。
  • 22
    2022/11
    房间隔膨胀瘤,是瘤不是“瘤”
    “什么?医生,你说的我家宝宝有先天性心脏病?还有一个瘤?”宝妈略带哭腔的声音里,满是无助与害怕。“别担心,情况没你想的那么糟糕。”最近一个住院患儿在住院期间的心脏筛查时,结果出来后与家属沟通病情,当谈到先天性心脏病,房间隔缺损,房间隔膨胀瘤时,家属眼里满是担忧。做好安抚与解释工作,然后告知后续的监测计划,家属长吁一口气。是的,初闻其名时的确会让有些家属难以接受,刚出生的新生儿一旦与“先天性”“瘤”这些词沾上边,多数没好事。但看完以下介绍。有可能就不会那么焦虑了。 房间隔缺损简称房缺(atrialseptaldefect,ASD),是先天性心脏病中最常见的类型之一,仅次于室间隔缺损,系胚胎发育期心房间隔上残留未闭的缺损而形成。房间隔缺损绝大多数为单孔型,少数为多孔型,还有极少数呈筛孔状者。房间隔缺损占先天性心脏病构成比的15%-20%左右,男女之比为1.7:1。由于该病在儿童时期症状轻微、体征不明显,很大一部分患者直至成年期才被发现。 超声心动图是主要的诊断方法。超声心动图可显示房间隔中断,右心房、室内径增大,肺动脉增宽,三尖瓣活动幅度增大。多普勒彩色血流显像可观察到心房内左向右穿隔血流。与此同时,超声心动图可以对房间隔缺损进行准确分类,为治疗方式的选择制定提供参考意见。  就新生儿而言,先天性心脏病:房间隔缺损,如不合并呼吸、循环改变,目前一般不需要任何治疗。2岁前自然闭合几率有,如果孩子有心脏杂音,房间隔缺损自然闭合几率应该低一些。需要定期做心脏超声。如果房间隔有明显增大趋势,超过5mm,建议3-5岁时外科手术(房间隔缺损修补术)治疗。房间隔缺损修补术的成功率是很高的。 房间隔膨胀瘤(ASA)是由于先天性房间隔发育薄弱,在心脏负荷因素的作用下向低压侧膨隆而形成气球样的瘤样膨出。故称房间隔膨出瘤或房间隔瘤样膨出(IASA是一种少见畸形,多见于房间隔缺损并发症。其结构异常导致瘤样突出,引起心房内血流异常。  此瘤样物并非肿瘤,在特定条件下是心脏房间隔缺损的一种自我修补。发病多位于房间隔卵圆窝区,极少数侵入全部房间隔,为房间隔中部或全部变薄,突向右心房或左心房。  临床上分为1.原发性:房间隔卵圆窝部位的纤维结缔组织原发性发育薄弱,该处组织明显向右房呈袋状膨出。2. 继发性:凡是由于一侧心房压力增高,或因房间隔缺损修补术后,补片过大或松弛等原因引起的房间隔向一侧心房瘤样膨出。随着年龄增长尤其是老年人发生ASA除先天性因素外,多与老年退行性变,粘液样变性,压力阶差变化等继发性改变有关。  一般情况下,小的ASA一般不会引起明显的血流动力学变化,患者往往是在检查其他病症时由超声心动图诊断为ASA。诊断标准:超声心动图提示:房间隔局限性瘤样凸入一侧心房或在两房间摆动,膨出度﹥15 m m,基底直径> 15 mm(成人),或膨出度>25%左或右房横径(小儿)。 房间隔膨出瘤大多不需治疗,但合并房间隔缺损,且缺损大于5mm,则需要手术或介入修补。因此在无明显呼吸、循环功能不畅时,定期心内科专科回访监测,根据具体情况给予积极治疗,一般预后良好。
  • 17
    2022/11
    儿童出汗多正常吗?
    很多家长都会反映儿童剧烈活动、睡觉甚至是极少量的活动都会大量出汗,一旦照顾不周,就会造成宝宝频繁感冒。那么儿童出汗多,是正常的生理表现吗?今天我们就来一起聊聊儿童出汗多这件事。 汗是什么?汗是由皮肤汗腺所分泌,汗腺是人体皮肤调节体温的重要器官之一。由于儿童代谢旺盛和活动量大,外加机体皮肤含水量大,微血管分布丰富,所以由皮肤蒸发的水分也比较多,再加儿童对冷热的自我调节能力比较差,出汗自然而然比成人多。 既然出汗是正常的生理现象,那为什么许多家长都觉得儿童汗多是由于疾病所引起的呢?出汗确确实实是一种正常的生理表现,但是呢在一些疾病的影响下,也会导致多汗,为此我们得区分出生理性多汗和病理性多汗。 什么是生理性多汗?生理性多汗是指孩子生长发育正常,身体健康,无任何基础疾病出现的正常生理性多汗,很多家长反映儿童刚入睡时出汗较多,这也属于生理学多汗,那是因为儿童汗腺较发达,而汗腺是由植物神经所控制,刚入睡时迷走神经兴奋从而导致汗多,一般以头部、面部出汗多,但睡后一到两个小时就会缓解。 什么是病理性多汗?病理性多汗是指由某种疾病引起的安静状态下的出汗,尤其是睡眠中的出汗,汗多可弄湿枕头、衣服,并且持续时间长。儿童常见的疾病包括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结核病、风湿热、免疫性疾病、慢性感染等,这类儿童会出现汗多还有疾病本身所相应的临床表现,对于此类病理性的多汗,一定要早期干预,及时治疗原发病。 那么儿童生理性汗多该如何处理呢?首选,我们家长需要帮助儿童保持皮肤干燥清洁,可以随身准备干毛巾或隔汗巾,勤洗澡,及时更换内衣,被褥和睡袋也要经常拿出来晒晒太阳,防止因出汗过多导致感冒。其次要控制室内温度,婴幼儿比较适宜的室温为20℃~22℃,相对湿度为55%~65%,年长儿适合的室温为18℃~20℃,想到湿度为55%~65%,所以各位家长在天气炎热或者宝宝活动量大的时候一定要控制好室内最佳环境,不要根据自己的主观感觉来决定小儿最佳环境温度。再者入睡前不要让儿童过度玩闹或者过度饮食,睡前过度玩闹和饮食都会刺激儿童通过出汗来蒸发体内的热量从而调节体温,因此合理控制儿童睡前活动量及进食量有利于控制儿童睡前汗多表现。最后要让儿童多喝水,及时给予宝宝补充水分,特对对于出汗较多的情况下,由于体内水分丧失较多,最好是补充淡盐水,淡盐水内含有一定量的钠、钾、氯等电解质,可以防止脱水。 对于儿童出汗多,家属不必过分忧虑,由于小儿处于生长发育期,机体代谢非常旺盛,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对刺激比较敏感,这时候加一点点兴奋或刺激就很容易出汗,家长需要加强护理,避免儿童感冒及脱水。
  • 30
    2022/09
    武汉市第三医院光谷儿科治愈重型川崎病合并脓毒血症、多器官功能受损患儿一名
    川崎病是一种以全身血管炎为主要病变的急性发热出疹性小儿疾病,易累及冠状动脉,高发年龄为5岁以下婴幼儿,男多于女,成人及3个月以下小儿少见,临床多表现可有发热、皮疹、颈部非脓性淋巴结肿大、眼结合膜充血、口腔黏膜弥漫充血、杨梅舌、掌跖红斑、手足硬性水肿等,由于本病可发生严重心血管并发症而引起人们重视,我科自7月份以来收治多名川崎病患儿,9月初一名发热、淋巴结肿大、感染指标高的男性患儿入住我科,入院后予以强有力抗感染等对症支持治疗后仍反复发热,感染指标持续升高,且陆续出现结膜充血、口唇皲裂、杨梅舌等典型川崎病临床表现,完善心脏彩超提示冠状动脉扩张,且合并肝肾功能损害、心肌损害、心律失常、心包积液、胸腔积液、腹腔积液、不完全性肠梗阻等并发症,经我科科内各级医师会诊及心内科协助下予以抗感染、抗炎、静注丙种球蛋白、口服阿司匹林及护胃、护心、护肝、预防血栓形成等对症支持治疗半月后,患儿感染指标恢复正常,肝肾心功能恢复正常,心律失常得到控制,心包及胸腔、腹腔积液均有效吸收,冠状动脉逐渐缩小,嘱后期继续门诊随访,该患儿治疗效果显著,患儿及家属对我科治疗及护理非常满意,患儿出院时手写感谢信感谢我科医护对他的精心治疗及照顾,患儿家属赠送锦旗表达对我科的肯定及衷心感谢,我科将继续再接再厉,积极收治各种疑难危重患儿,进一步提高医疗水平。
  • 30
    2022/09
    宝宝腹泻早知道
    随着秋冬季节的到来,令宝妈们头疼的多种宝宝肠胃疾患也逐渐增多。轮状病毒——秋冬季让宝宝腹泻的捣蛋鬼也随之而来。     轮状病毒胃肠炎,是一种常见的儿童感染性腹泻病。几乎每个3~5岁的儿童,都经历过至少1次轮状病毒感染。轮状病毒感染不仅会影响患儿营养状况,导致生长迟缓、低体重等,严重的还可能发生心肌炎、肝损伤等肠外并发症。     轮状病毒是一种双链糖核酸病毒,主要感染小肠上皮细胞并且产生肠毒素,造成细胞损伤,而引起腹泻。轮状病毒由于外观长得像轮子而得名。     轮状病毒感染后,宝宝会有哪些症状呢?首先,它的潜伏期短,约1-3天,起病急。症状的主要特点是先呕吐,后腹泻。感染初期儿童会先出现呕吐症状,接着会出现腹泻。大便可以呈稀水蛋花汤样,或白色米汤样,带有少量粘液。后期由于经肠道丢失液体较多,出现大便量多、水多、次数多,小便量少的临床特征。严重者出现脱水:由于频繁呕吐和腹泻,加上进食少,很可能会出现脱水,若不及时治疗,可导致低血容量性休克而危及生命。     轮状病毒主要传染途径为粪-口传播,通常因接触了被污染的物体而传染。例如,外出回家后未及时洗手,然后直接接触宝宝的玩具、食物、餐具,手上感染的病毒就可能会被宝宝吃进肚子里。在幼儿园、学校中,小朋友之间的密切接触,会使轮状病毒迅速扩散,引起大规模感染。轮状病毒的感染剂量非常低,有研究显示,受感染的患者的粪便每克可以包括超过10兆个有传染性的病毒颗粒,其中只要10-100颗就可以感染另一个人。     轮状病毒属于粪-口途径传播,因此,常规的肠道传染病预防措施要重视。其中最重要的是要勤洗手、随时保持手卫生!尤其在接触脆弱人群(如婴幼儿、病人、老年人等)前要彻底清洗双手,在接触污染物(如从公共场所回到家、更换尿布、打扫房间)后也要彻底清洗双手。预防轮状病毒感染可接种轮状病毒疫苗,其中2月龄至3岁婴幼儿是重点接种对象。     针对轮状病毒,目前还没有特效药,治疗主要是预防和治疗脱水,使用益生菌,调整饮食,对发热等对症处理,以及辅助支持治疗等。这个疾病是自限性的,但如果出现尿少、前囟门眼窝凹陷、哭时无泪、皮肤弹性差、嘴唇干燥等脱水表现时,一定要及时到医院就诊治疗。合理使用益生菌是治疗肠道疾病的重要环节。益生菌的补充可以调节肠道菌群微环境,促进消化,改善腹泻,便秘,消化不良等,调节肠道免疫力,还可以一定程度上改善过敏。注意,益生菌不要与思密达和抗生素同时服用,这些都会降低益生菌的活性,建议要间隔至少两小时使用。我们首义儿科自创治疗腹泻的“止泻敷贴灵”,对于病毒性肠炎,腹泻,消化不良,肠绞痛等儿童常见消化问题都有很好的疗效,在疾病早期贴在宝宝脐部,无痛,方便又安全,副作用小,特别是对有些不愿意吃药或者呕吐的孩子来说很友好,缩短了疾病病程,早期使用可明显减轻腹泻呕吐等症状。但咱们也要实事求是,这个灵招也不是包治百病的神药,对于细菌性肠炎或是有器质性病变的肠道疾病以及有严重并发症的情况,还是要用抗生素,住院或者外科手段干预等治疗。 如果宝妈们对于宝宝肠道健康有疑问或宝宝出现了需要治疗的情况,欢迎来我们武汉市三医院儿科门诊就诊咨询。陈海燕主任专家坐诊时间:每周一和周五的8:00~12:00。咨询电话027—68894758。
  • 06
    2022/09
    炎炎夏日,远离“红桃子” ----新生儿红臀护理
    炎热的夏天过去一半,但气温仍然居高不下,骄阳似火,虽然目前生活条件都大大改善,“月子”里的宝妈和宝贝多在相对恒温适宜的环境中活动,但不免有些宝贝还是出现了红臀。最近我们的宝妈回访群里总是会收到一些红屁屁的照片。新生儿红臀亦称新生儿尿布皮炎,是新生儿常见和多发的皮肤病。一些外在(不合理的皮肤护理)及内在(大便次数增多、偏稀等)因素引起新生儿皮肤保护屏障功能破坏出现皮肤损害。表现为肛周、臀部、会阴部皮肤发红集散在斑丘疹和疱疹,皮肤糜烂和渗液严重者可蔓延至男婴的阴囊、女婴的大阴唇、大腿内侧、腰骶部。极易发生感染,引起皮肤溃疡。   根据有关报道,新生儿红臀发生率为14%[1]。新生儿臀红发病因素主要有以下三方面:①新生儿红臀是腹泻引起的并发症,主要由于大小便后未及时擦洗,尿液被粪便中的细菌分解产生氨,使患儿臀部长时问处于湿热状态,从而导致肛门周围及尿布接触部位发红、糜烂、渗液等。长时间尿布未更换,孩子长时间接触浸湿的尿布,是红臀发生的根本原因。   ②由于新生儿本身皮质层薄,防御功能差,容易发生感染;新生儿沐浴后,在未擦干的皮肤处拍上爽身粉。爽身粉遇潮后形成块状。新生儿皮肤皱褶,爽身粉块状阻碍皮肤水分的挥发,严重刺激皮肤而导致红臀。   ③由于新生儿生理性腹泻,大便次数太多,刺激太多。臀部护理时用力过大而使臀部皮肤受到损伤。   新生儿臀红如果不及时治愈,即有可能导致感染甚至患败血症[2]。   因而,对新生儿臀红的早期干预护理非常必要。   早期预防护理:每天给新生儿沐浴,水温在38―40度左右。尤其需要注意清洗干净患儿皮肤皱褶处及臀部。洗澡后给予基础护理,用婴儿护臀膏均匀涂皮肤皱褶处及臀部。给予使用棉质、透气性能好、吸水性强的纸尿裤。保持室内空气新鲜,调节好室温,室内温度在24―26℃,湿度在55%―65%为好。每2-3小时更换一次纸尿裤,如腹泻患儿大便次数较多时应大便后及时更换,每次更换尿裤后,用温水擦洗或用不刺激皮肤的湿巾轻轻擦洗,之后用吸水性好的纸巾轻沾吸去水分,为防止机械刺激引起红臀,切记动作轻柔,不可用力擦拭。然后用护臀膏在新生儿的会阴区、腹股沟区,后臀区及男患儿的阴茎下及阴囊下部轻涂抹均匀,最后穿纸尿裤,纸尿裤边缘整理平展,松紧适宜。更换尿布时,给予患儿翻身一次,侧卧或俯卧,使患儿臀部不持续受压。   新生儿红臀一般分为3度,仅局限于部分皮肤潮红为Ⅰ度;出现局部皮肤潮红,有皮疹并向周围蔓延为Ⅱ度;局部皮肤破溃疡为Ⅲ度,一般会伴发真菌或细菌的感染。   已发生红臀的护理方法对潜在发生新生儿红臀的患儿,及时评估皮肤情况,保持臀部皮肤干燥,不被污染,及时更换纸尿裤。评估患儿大便情况,对于大便稀、次数多、含奶瓣的患儿应用止泻、助消化、调节肠道活性菌的药物应用,并在臀部轻轻涂抹护臀膏。对于Ⅰ、Ⅱ度红臀患儿,使患儿俯卧充分暴露臀部,持续晾干,期间注意保暖,然后外涂护臀膏。对于Ⅲ度红臀患儿可采取创面吹氧气,每次15min―30min,每天2-3次,吹氧后外涂护臀膏,继续保持臀部干燥清洁,同时,注意保暖。   实践证明,有效的早期干预护理可以明显减少新生儿红臀的发生。护臀膏能在婴儿臀部表面形成一层油面保护层,能够有效地避免大小便的刺激,早期干预护理,预防新生儿红臀发生,从而减少患儿的痛苦,如不能有效及时的预防,只在红臀发生后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不仅工作被动,而且容易错过最佳治疗期,从而给患儿增加痛苦.
  • 06
    2022/09
    宝宝便便问题大揭秘 -----新生儿科普,大便的监测与识别
    新生儿期间宝爸宝妈们离不开的就是宝宝的“吃喝拉撒睡”了,每天面对这个小生命就像调试一台还没掌握操作的新型自动机器,依葫芦画瓢但总有让你提心吊胆然后又恍然大悟的时候,时常手足无措、时常焦头烂额,又时常喜笑颜开。其中接触最多的就是宝宝的大便,宝妈群里经常有各种宝爸宝妈拍着宝宝的便便照片让你“鉴赏”,而这个时候作为儿科医生的我经常放下我有可能正在进餐的手,放大照片然后寻找“蛛丝马迹”顺便侦探性的抛出几个问题。宝妈们可能一头雾水,不就是看个大便吗,有这么复杂? 是的,新生儿大便变化多,以下就跟大家说说新生儿正常大便及几种常见大便情况及处理吧。 新生儿刚出生时,多在24小时内排胎便,多呈墨绿色,有点发黑且发亮,像那软化的沥青,且无臭味。一天3-5次不等,如果你的宝宝生后24小时内未排便或合并腹胀及呕吐等,需至新生儿科体检进一步排查相关问题。 正常喂养后2-3天,宝宝多会转为过度变,偏黄绿色,偶尔会有点奶瓣,合理喂养3-5天后会转为正常的大便。母乳喂养为主的宝宝因母乳中含有低聚糖,会吸收肠道水分,软化大便,因此吃母乳的宝宝大便偏软,大便金黄或者淡绿,糊状,味道不臭,稍酸,成南瓜糊状。一天大便1-7次或者1-2天一次都属于正常。奶粉喂养为主的宝宝大便颜色多为黄褐色,颜色稍淡,偏稠,略带臭味,偶尔会有奶瓣。 而关于让家长焦虑的“不正常”大便又有好多种,最常见的如下:1、绿便,小宝宝肠道发育不成熟,肠蠕动过快时,胆汁来不及氧化,或者喂养不足,几天不大便、受凉也会出现绿便,母乳妈妈前奶太充足,宝宝没有充足的乳糖酶来消化也会引起绿便,另外吃氨基酸或深度水解蛋白配方奶的宝宝因奶粉中的蛋白质更容易被消化吸收,肠蠕动快也会出现绿便。因此建议母乳喂养的宝宝尽量一次喂饱,注意腹部保暖,奶粉喂养的宝宝可以换一种奶粉。排除以上原因的绿便,可能是胃肠炎在作祟,建议在医生的帮助下协助诊断。 2、大便带奶瓣:母乳或者奶粉营养没有完全被吸收就会出现奶瓣,建议母乳喂养的妈妈减少高蛋白质的摄入,喂奶粉的宝宝,家长确保冲奶粉正确的浓度及温度及冲配方法,同时一定不要过度喂养。 3、大便带泡泡:如果偶尔发生,家长不需要过于担心,肠道会自行调节,但如果频繁出现首先应考虑孩子可能乳糖不耐受,喝配方奶粉的可以换成水解蛋白奶粉。加辅食的孩子也有可能是淀粉摄入过多。 4、粘液便:宝宝在出牙期间唾液分泌增多此时大便中可能会看到粘液,只要宝宝吃睡好,无异常哭吵就可以先观察。还有一种情况,当宝宝出现感染性腹泻时,也可能出现粘液便,有时会出现脓血便。这时你需要带上宝宝,最好还有新鲜的大便标本去医院进一步排查。 5、蛋花便:大便如蛋花汤样,宝宝很可能就是拉肚子了,如果1天次数多大10余次,很可能是轮状病毒引起的。需要关注宝宝吃奶情况、体温精神状态等,在医生指导下用药,预防脱水等。 6、血便:大便带血合并粘液,在排除肛周出血、肛裂等外在情况外,最多见的原因可能是过敏,乳糖不耐受及胃肠道感染等。以上的几种情况均需要医院就诊化验大便等相关检查。 7、黑便:首先需要排除宝宝是否服用铁剂或含铁过多的食物,排除食物原因很有可能为消化道出血,需立即就医进一步诊断及治疗。 8、白便:如出现大便颜色变浅偏白陶土样,一定要警惕胆道梗阻,需至医院进一步排查。  新生儿宝贝大便多样化,希望了解这些能缓解您的焦虑,成个“鉴屎达人”。
上一页 12...89101112...1516 下一页
跳至页
视频专区 护理天地 下载专区 人才招聘
  • 医院概况
  • 新闻公告
  • 患者服务
  • 科室导航
  • 科研教学
  • 人才招聘
  • 联系我们
武汉市第三医院
微信公众号
武汉市第三医院
支付宝二维码
健康武汉
微信小程序
Copyright © 2024 武汉市第三医院(武汉大学附属同仁医院) 版权所有 鄂ICP备13016264号-1 鄂公网安备42018502002779号
友情链接
  • 武汉大学
  • 京伦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