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医院概况
    • 医院简介
    • 医院文化
    • 医院荣誉
    • 历史沿革
    • 党建行风
    • 院务公开
  • 新闻公告
    • 三医新闻
    • 通知公告
    • 媒体聚焦
    • 三医融媒
  • 患者服务
    • 预约挂号
    • 就医指南
    • 专家介绍
    • 门诊安排
    • 门诊优惠服务
    • 专病门诊
    • 特色医疗
    • 护理天地
  • 科室导航
    • 首义院区
    • 光谷院区
  • 科研教学
    • 科学研究
    • 教学动态
    • 住院医师
      规范化培训
    • 进修管理
    • 医学伦理委员会
    • 药物/器械临床试验机构
  • 人才招聘
    • 招聘公告
    • 简历投递
  • 联系我们
  • 首页
  • 医院概况
    • 医院简介
    • 医院文化
    • 医院荣誉
    • 历史沿革
    • 党建行风
    • 院务公开
  • 新闻公告
    • 三医新闻
    • 通知公告
    • 媒体聚焦
    • 三医融媒
  • 患者服务
    • 预约挂号
    • 就医指南
    • 专家介绍
    • 门诊安排
    • 门诊优惠服务
    • 专病门诊
    • 特色医疗
    • 护理天地
  • 科室导航
    • 首义院区
    • 光谷院区
  • 科研教学
    • 科学研究
    • 教学动态
    •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
    • 进修管理
    • 医学伦理委员会
    • 药物/器械临床试验机构
  • 人才招聘
    • 招聘公告
    • 简历投递
  • 联系我们
放射科健康科普
首页 > 科室导航 > 三医院 > 诊断相关科室 > 放射科 > 健康科普
返回上一级
  • 22
    2023/03
    冠脉CTA与冠脉造影的区别
          心脏疾病有许多不同的分类,冠心病则是其中较为常见的一类。在临床工作中,经常会碰到因为胸闷、胸疼的患者来医院就诊,目前临床上常用的冠脉检查方式就是冠脉CTA和冠脉造影。 冠脉CTA和冠脉造影有什么区别呢?       冠脉CTA成像原理为利用多排CT,对注入碘对比剂的冠状动脉血管进行成像,通过计算机处理技术形成可以用来诊断的医学影像图像。可以观察冠状动脉起源、分布,评估冠状动脉有无斑块及管腔狭窄程度,明确斑块性质等,属于无创检查,风险性小,价格相对于冠脉造影更低,也无需住院。但冠脉CTA受呼吸及心率影响较大,若患者配合不佳,重建图像伪影较大,还可能会丢失部分信息,影响最终诊断。       冠脉造影是目前公认的冠心病诊断“金标准”。冠脉造影多取四肢动脉为入路,尤其经皮穿刺桡动脉最常用,也可穿刺股动脉或肱动脉,插入导管至冠状动脉开口,然后注入对比剂进行显影,属于微创操作,不能反映管壁及斑块情况,且和冠状动脉CTA相比价格更高,操作难度更大,通常需要住院后检查。但冠脉造影比冠脉CTA更准确、可靠,可以多体位动态观察冠脉狭窄程度及其对血流的影响,并根据病变需要,同时完成介入治疗。       冠脉CTA及冠脉造影作为冠心病的诊疗手段,各有其优缺点,对于不同患者,应谨遵医嘱,在临床医生指导下进行诊治。
  • 13
    2023/03
    放射科报告解读二 ——肺部结节与肿块、空洞与空腔
          肺癌是当前对人类威胁最大的恶性肿瘤,其死亡率居我国男、女性恶性肿瘤死亡率的首位,在所有癌症类型中,肺癌的5年生存率最低,不超过 20%;按照国家卫计委发布的最新数字,我国每年新发病的肺癌患者超过80万,死于肺癌的患者超过60万。肺癌的发病率与死亡率,在城市和农村、男性和女性中都呈现上升趋势。       随诊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空气质量的影响,医院放射科高端设备的引进,人们越来越重视身体健康体检,再加上这三年新冠疫情的影响,肺部低剂量CT普及率明显提高,门诊上越来越多的患者来我科咨询得了肺结节、肺肿块、肺里有空洞或空腔怎么办?要不要紧?会不会是癌症?需不需要手术?下面就是肺部结节与肿块、空洞与空腔的简单介绍,让你也能了解结节与肿块、空洞与空腔的含义,从而能安然的面对这些。       首先,什么是肺结节和肿块呢?肺结节是指通过肺部CT等影像学检查发现的直径<3cm的局灶性、类圆形、密度增高的实性或亚实性肺部阴影,可为孤立性或多发性。直径小于1cm的称之为小结节,小于5mm的为微结节,2-3mm的为粟粒结节。直径大于等于3cm的我们称之为肿块。肺结节根据密度可分为实性肺结节和亚实性肺结节,亚实性肺结节又可分为部分实性结节(PSN)和纯磨玻璃结节(PGGN)。有文献指出:≤5mm的结节(不论密度)未见恶性报道,也就是说小于等于5mm的结节基本上都是良性的。结节越大恶性可能就越高。       所以,肿块大部分是恶性的,微结节及粟粒结节基本上是良性的,小结节有一大部分是良性的,其他的肺结节就需要根据结节的大小、密度、形态、边缘、邻近组织结构的改变及CT增强扫描再结合临床资料进行综合判断其良恶性。下期我们将详细介绍一下肺结节良恶性的判定。       其次,什么是空洞和空腔呢?空洞为肺内病变组织发生坏死后经引流支气管排出并吸入气体后形成;洞壁可为坏死组织、肉芽组织、纤维组织或肿瘤组织所形成,常见于结核、肺脓肿、肺癌及真菌病等。空洞内坏死组织液化可形成气液平面,多见于肺脓肿。空洞CT表现有三种:①虫蚀样空洞(无壁空洞),常见于干酪样肺炎;②薄壁空洞,洞壁3mm以下,多见于肺结核、肺脓肿等;③厚壁空洞,壁厚超过3mm。而空腔则为肺内生理腔隙的病理性扩大,如肺大泡、肺囊肿及肺气囊等。构成空腔的壁薄而均匀。       以上是肺结节与肿块、空洞与空腔的简单介绍,如果你了解后,当你或你的家人朋友肺部CT筛查查出肺结节或者空洞空腔就不用慌了。我们下一期再见。
  • 13
    2023/03
    前列腺的简单介绍
          导言:随着年龄增长,男性朋友们您是否有过尿频、尿急、夜尿增多,还有排尿困难或者排尿疼痛等这样的烦恼?这也许是您的前列腺正在发出紧急的信号! 前列腺是什么?       前列腺是男性生殖系统中重要的性腺器官,外形似一枚栗子,位于盆腔内。前列腺尖端抵近盆底肌,底部与膀胱颈部相连,腹侧附着于耻骨后,背侧与直肠相隔。正常前列腺横径约4cm,垂直径约3cm,前后径约2cm。前列腺体积随年龄增长而增长。 前列腺有哪些生理功能?     (1)分泌前列腺液:每天约2ml,含有酸性磷酸酶、纤溶酶、透明质酸酶等多种酶,是精液的主要组成部分,在精子的生存、活动和受孕等功能中发挥重要作用;正常前列腺液内含有强力抗细菌因子,对大多数致病菌有杀菌作用;     (2)参与排尿、控尿:前列腺包绕在尿道外部,贴向膀胱颈部,其环状平滑肌纤维参与尿道内括约肌的组成,控制、协调排尿功能;     (3)参与射精:尿道和射精管从前列腺组织内通过,射精时,前列腺及精囊腺的平滑肌收缩,挤压、协助精液排出。 前列腺会导致哪些疾病及相应症状?     (1)前列腺增生症,是中老年男性出现下尿路症状最常见的原因,会引起进行性的排尿困难,排尿较费劲,小便分叉,伴有尿不尽感,伴有排尿不畅,严重时可能会引起尿路梗阻而造成无法排尿,发生尿潴留;     (2)感染性疾病,如前列腺炎、前列腺脓肿等,会引起尿频、尿急、排尿疼痛、会阴区胀痛、小腹部坠胀疼痛或者腰痛,严重的患者可以造成寒战、发热,并且可能会引起性功能障碍;     (3)前列腺癌,前期可能任何症状!随着病情进展出现排尿异常,由于肿瘤会压迫输尿管或膀胱,可能出现尿频、尿急、排尿无力、尿流变细、中断、偏斜、分叉等症状,与前列腺炎类似,期间还可能出现间歇性血尿;晚期肿瘤会转移,出现脊柱、肋骨或肩部骨骼疼痛,甚至可导致骨折,所以有排尿异常且全身不明疼痛者,一定要及时就医。 前列腺常规有哪些检查?     (1)血常规,查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有助于前列腺癌患者早期筛查,一般情况下PSA≤4ng/ml;但是需要注意PSA>4ng/ml也不一定是前列腺癌,仍然需要结合其它检查方法;     (2)直肠指诊检查,通过直肠来触摸前列腺,可以了解前列腺的大小、质地、有无硬结、有无疼痛等,前列腺表面摸到硬结则应考虑有前列腺癌的可能;     (3)超声检查,可选择超声探头经腹壁、经直肠检查,了解前列腺的大小,有无异常病灶等;     (4)放射学检查,CT或者MRI是一种很重要的无创性检查方法,能显示前列腺与周围组织结构的解剖关系,MRI检查更有诊断价值,诊断及分期更为准确,尤其是判断前列腺包膜是否受侵更有意义。对前列腺增生症和前列腺癌的鉴别有一定的价值。     (5)前列腺穿刺活检:经超声或MRI引导下系统或靶向穿刺活检是诊断前列腺疾病最准确的方法。对血清PSA水平>10 ng/mL,或在4~10 ng/mL之间,或直肠指检可疑的患者均应行穿刺活检,帮助了解肿瘤的范围级病理分级,避免手术切缘阳性。     (6)除此之外,还有尿常规、膀胱镜检查、尿动力学检查、剩余尿测定等等都是前列腺疾病检查疾病 常见前列腺疾病如何治疗?     (1)前列腺炎:轻症患者多喝水、忌辛辣、禁性欲,温水浴、调作息。若症状较重,加用药物改善其疼痛及排尿不适症状;     (2)前列腺增生:根据其病情轻重不同,治疗方式也有所不同,症状轻者只需观察复查,症状重者则需要药物治疗(如α-受体阻滞剂,5α还原酶抑制剂等)或者手术治疗;     (3)前列腺钙化:前列腺钙化常常与前列腺增生、前列腺炎等疾病伴发,其发生的原因与高尿酸血症和尿液酸化有关。没有不适症状无需治疗;     (4)前列腺癌:全球男性第二大癌种!推荐55岁以上男性应定期进行血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的检测,筛查前列腺癌的发生。早期前列腺癌采取手术治疗的方式。
  • 13
    2023/03
    你的半月板还好吗?
          小章医生在门诊经常遇到患者拿着磁共振(MRI)的诊断报告一脸焦虑地跟我说:“章医生,我的半月板损伤了,怎么办?严重吗?是不是要做手术?”,而诊断报告仅仅上写着“半月板损伤I级”或者“半月板变性损伤(I°)”。那么半月板I级损伤或变性损伤到底严不严重,需不需要手术治疗呢,小章医生将通过此文给大家简单科普一下半月板损伤诊断与治疗的小知识,让大家正确的看待自己的病情,避免不必要的焦虑与恐慌。       半月板是位于胫骨平台和股骨内外髁透明软骨之间的纤维软骨盘,根据解剖位置为内侧半月板和外侧半月板。MRI(核磁共振成像检查)是目前评价半月板损伤的首选和最佳检查方法,核磁共振检测半月板撕裂的敏感性和特异性超过90%。正常半月板在MRI上各个序列均表现为低信号(黑色)。内侧半月板呈C型,外侧呈O型。它们都有一个前角、一个后角,附着于邻近韧带。内侧半月板活动度小,容易损伤。有一种特殊类型的半月板,为盘状半月板(盘状软骨),是一种发育异常,半月板呈盘状、较厚,在承受正常压力的情况下更容易发生损伤,内、外侧均可见,以外侧多见,内侧的盘状半月板很少;国人外侧较多。       应力旋转、外伤、久蹲、过度负重、关节退变等多种因素均可导致半月板损伤,半月板损伤后MRI表现为各个序列上半月板含高信号细线状影(黑色半月板里有白色线影),根据MRI表现半月板损伤可分为三级。示意图如下:       其中半月板撕裂根据撕裂的方向又可分为以下六种类型:1.桶柄状撕裂,最常见的纵行撕裂类型,病史比较明确,症状比较典型。2.垂直撕裂。3.横行(放射状)撕裂。4.水平撕裂。5.斜行(皮瓣样或鹦鹉嘴样)撕裂,最常出现的损伤。6.退行性撕裂。 以下是不同损伤级别半月板MRI图像:       半月板损伤I、II级多可以自行恢复,无需特殊处理,疼痛明显则可口服抗炎镇痛药和硫酸氨基葡萄糖胶囊。对于半月板III级损伤,有膝关节内(外)侧固定点疼痛和关节绞索症状者则建议行关节镜手术治疗,因为半月板是一个缺少血供的组织,且血供分布并不均匀,周边红区血供较中央白区血供丰富,因此,半月板III级损伤后,特别是中央区半月板的损伤,自行恢复可能性不大。
  • 31
    2022/12
    DR检查科普
    DR检查是在普通X光拍片的基础上,发展成为数字化X线拍片,通俗一点来理解,就是传统X光的进阶版,但本质还是差不多的,主要还是利用X射线的穿透性原理。虽然检查部位和普通X光拍片都一样,但DR的图像分辨率比传统x光拍片高,且辐射剂量也低一些。人体不同组织结构密度不同,例如骨骼、钙化灶等是密度较高的组织,所吸收的X光较多,穿透人体中余下的X线量较少,因此形成白色影像,像是呼吸道、胃肠道,肺组织等密度较低的组织,所吸收的X光较少,在影像学上呈现的是黑色影像。DR成像速度快,图像清晰,DR是最传统也是最低价的影像检查,是很多疾病的首选检查。   DR最常用于人体胸部及骨骼摄片。使用人群广,可以快速进行全身各部位检查,曝光后数秒就可获得数字影像,成像速度快,且价格便宜,方便临床重症、急症患者的诊治。但DR是二维成像,其受制于深浅组织影响的互相重叠和隐藏,有时需要多角度的拍摄。
  • 26
    2022/12
    双源CT在痛风中的应用
    高尿酸—人们常说的“第四高”。 高尿酸是人体内有一种叫做嘌呤的物质因代谢发生紊乱,致使血液中尿酸增多而引起的一种代谢性疾病,高嘌呤饮食、喝酒过量、运动过度等不良习惯等都是其发病诱因。在临床上, 男性尿酸正常值:149~416umol/L。女性尿酸正常值:89~357umol/L。超出指标就要饮随低食物降低尿酸了。 人体内尿酸长期超标,血尿酸浓度超出血液饱和度,则容易形成尿酸盐结晶,继而沉积在关节、关节软骨、耳廓软骨及肾脏等处。若结晶盐堆积在关节上,便会诱发痛风、关节炎等;若结晶盐堆积在肾脏,则会诱发肾结石、肾绞痛,甚至肾衰竭。一旦这些结晶不断累积,生成团块,并逐渐纤维化和钙化,就会变成坚硬的痛风石,而溶解尿酸盐结晶可以有效防止其向痛风石转变,所以早期发现沉积的结晶盐,就能做到早诊断,早治疗。 在X线平片、CT以及MRI中,尿酸盐结晶都能不同程度地得到显现,但双源CT更直观。双源CT是利用不同物质衰减的差异性实现对物质的识别、定性和定量分析,并采用不同颜色标记,结合图像后处理技术准确分析尿酸盐结晶的大小、形态及分布,用不同颜色的伪彩图形式标示出来,可以直观地显示尿酸盐沉积。 所以双源CT可精确地识别尿酸盐沉积物,甚至能在疾病的早期阶段和缺乏特征性病变的情况下做出鉴定,对于痛风的鉴别诊断具有明显优势。
  • 30
    2022/09
    增强CT具体流程
    增强CT是什么?增强CT就是往静脉里注射造影剂再进行CT扫描,使病变组织与邻近正常组织间的密度差增加,从而提高病变显示率,而病变组织密度差的增加即通常所说的增强或强化。虽然其已普遍使用,但还是有许多人不清楚具体预约检查流程,浪费时间,走了冤枉路。 现在带大家了解一下我院增强CT检查具体流程: 1.医生开出检查项目申请单进行预约,由于我院是预约系统自动预约,不需要患者再跑一趟。 2.患者缴费,若是门诊医保患者则在门诊缴费,若是自费则扫描申请单二维码或门诊缴费皆可。 3.患者根据预约时间到达CT检查室,进行禁忌症筛查及检查前准备,并签署碘对比剂使用患者知情同意书。 4.建立静脉通路,留置套管针,等待检查。 5.检查完成后,拔出套管针,留观30分钟,查看有无异常。 6.检查结束后需大量饮水,排出造影剂。 增强CT由于具有检出小病灶、判断肿瘤良恶性和提高肿瘤分期的正确性等优势,已成为临床常用手段,为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 30
    2022/09
    骨龄片的应用
    儿童从出生到长大成人的过程中,体格发育受到遗传、营养条件、自然条件、体育运动、个体差异等方方面面的因素影响。在无特殊条件的变化下,遗传基起到关键作用,它使正在生长中的个体在群体范围中保持有限的上下波动。但一旦发生疾病、营养不良、营养过剩等问题就会出现生长发育迟缓、肥胖或性激素提早催发,出现性早熟。这时候就要需要及时就医,在医生的建议下拍摄骨龄片。 什么是骨龄?骨龄是骨骼年龄的简称。骨龄摄片怎么拍?其需要拍摄左手(非优势手)腕部正位X光片,包括手关节诸骨,以及桡骨、尺骨远端骨干3-4厘米。拍完骨龄片后,医生一般会根据左手掌指骨、腕骨及桡尺骨下端的骨化中心的发育程度,用简单计数法、图谱法、评分法或者计算机骨龄评分系统等来评价(目前最常用的是G-P图谱法和TW3评分法)。骨龄差为±1岁内属于正常水平,骨龄差为±2岁内属于偏早或偏晚,骨龄差为±2岁以上为异常,需及时就诊。 在儿童成长过程中,若骨骼生长受限未采取积极治疗措施,伴随骨骺的愈合,长骨将丧失继续生长的机会,儿童的体格就无法达到其遗传潜力所赋予的水平。而性早熟的孩子骨骼生长加快,看起来比同龄儿童长得高,但是由于性激素的提早催发,导致骨骺愈合时间提前,长骨生长时间则相应缩短,最终成年后的身高反而低于同龄人。 所以如果存在身材矮小,肥胖,性早熟等情况,建议尽早咨询专业医生,由医生评估是否需要拍摄骨龄片,以免耽误最佳治疗时间。
  • 22
    2022/09
    放射科报告解读——肺部纤维灶、增殖灶、钙化灶
    如今,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健康的重视,越来越多的体检患者查出肺部条索影、索条灶、纤维灶,增殖灶和钙化硬结灶等,那么这个条索影、索条灶、纤维灶、增殖灶、钙化灶及硬结灶到底是个什么呢?有什么影响?今天就简单解读一下肺部纤维灶、增殖灶、钙化灶。 一、肺部条索影是指在胸部平片或肺部CT上表现为一条或多条的细线样及条索状影,常见以下几种情况: 肺内纤维灶:当肺内有病变,如炎症、结核、间质病变等的时候,这些病变会破坏正常肺结构,当病变吸收消散之后,肺组织修复,恢复到正常状态。但是,有时修复过程中,会有正常肺泡组织塌陷,纤维组织增生,不能回到正常的原始样貌,在肺内会残留一些纤维化,这些残留改变一般不会发展,如果范围不广,也不会影响正常肺功能。 渗出或坠积所致条索影:常表现为两肺背侧胸膜下少许线状高密度影,过几天复查基本消失。 肺韧带:是正常结构,肺的内侧面两层胸膜合在一起,它固定在胸腔纵隔的侧面。很多肺韧带不显影,它起到固定肺的作用,没有病理意义。 增殖灶是肺的慢性炎症在肺组织内形成的肉芽组织,其主要病理特点是以成纤维细胞、血管内皮细胞和组织细胞为主。可见于各种慢性炎症、炎性假瘤、肺结核、矽肺(硅沉着病)等。X线及CT特点:病变形态可表现为结节状、片状或肿块状密度增高影;病灶密度较高,边缘较清楚;动态变化缓慢。 钙化灶是肺钙化灶一般是由肺部炎症引起,最常见的原因是肺结核。其次,气管支气管炎、肺炎、肺癌、甲状旁腺功能亢进、钙或磷酸盐代谢异常、血栓以及气管支气管淀粉样变、纤维化也可诱发肺钙化灶生成。X线及CT表现:病灶密度很高(CT值超过93HU)、边缘清楚锐利;错构瘤钙化多呈爆米花样,淋巴结钙化呈蛋壳样等。 简单来说,肺部纤维灶、增殖灶、钙化灶就像手上皮肤破损后残留的疤痕一样,小范围的除了影响美观外没有其他危害,如果大范围或弥漫纤维灶、增殖灶、钙化灶的话会严重影响肺功能。影像医师在看到肺内异常时,必须得描写,虽然没有特别的临床意义,但至少也看到了些许异常。因此,当我们看到这种诊断时,少许的病灶不用焦虑、不用多想,基本不需要特别关注,不需要特殊处理。必要时每年体检复查即可。
  • 22
    2022/09
    DR检查科普
    DR检查是在普通X光拍片的基础上,发展成为数字化X线拍片,通俗一点来理解,就是传统X光的进阶版,但本质还是差不多的,主要还是利用X射线的穿透性原理。虽然检查部位和普通X光拍片都一样,但DR的图像分辨率比传统x光拍片高,且辐射剂量也低一些。人体不同组织结构密度不同,例如骨骼、钙化灶等是密度较高的组织,所吸收的X光较多,穿透人体中余下的X线量较少,因此形成白色影像,像是呼吸道、胃肠道,肺组织等密度较低的组织,所吸收的X光较少,在影像学上呈现的是黑色影像。DR成像速度快,图像清晰,DR是最传统也是最低价的影像检查,是很多疾病的首选检查。 DR最常用于人体胸部及骨骼摄片。使用人群广,可以快速进行全身各部位检查,曝光后数秒就可获得数字影像,成像速度快,且价格便宜,方便临床重症、急症患者的诊治。但DR是二维成像,其受制于深浅组织影响的互相重叠和隐藏,有时需要多角度的拍摄。
  • 10
    2022/08
    “323”攻坚,我们在行动-武汉市第三医院健康宣讲进社区
    2022年8月3日下午,武汉市第三医院光谷院区放射科罗世勇参加““323”攻坚,我们在行动-武汉市第三医院健康宣讲进社区”活动,这次交流的社区医院是武汉市东湖新技术开发区花山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出席会议的有武汉市第三医院市场部科长张素华、科员赵晓牧、急诊科张文凯医师、消化内科肖婷医师,分别就肺癌早期筛查、中暑的处理及武汉市两癌(结直肠癌)筛查进行较详细的介绍。反响较好,会议取得圆满成功。
  • 25
    2022/07
    武汉市第三医院放射科2022年国家级、省级及市级继续教育项目成功举行
上一页 12345678 下一页
跳至页
视频专区 护理天地 下载专区 人才招聘
  • 医院概况
  • 新闻公告
  • 患者服务
  • 科室导航
  • 科研教学
  • 人才招聘
  • 联系我们
武汉市第三医院
微信公众号
武汉市第三医院
支付宝二维码
健康武汉
微信小程序
Copyright © 2024 武汉市第三医院(武汉大学附属同仁医院) 版权所有 鄂ICP备13016264号-1 鄂公网安备42018502002779号
友情链接
  • 武汉大学
  • 京伦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