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医院概况
    • 医院简介
    • 医院文化
    • 医院荣誉
    • 历史沿革
    • 党建行风
    • 院务公开
  • 新闻公告
    • 三医新闻
    • 通知公告
    • 媒体聚焦
    • 三医融媒
  • 患者服务
    • 预约挂号
    • 就医指南
    • 专家介绍
    • 门诊安排
    • 门诊优惠服务
    • 专病门诊
    • 特色医疗
    • 护理天地
  • 科室导航
    • 首义院区
    • 光谷院区
  • 科研教学
    • 科学研究
    • 教学动态
    • 住院医师
      规范化培训
    • 进修管理
    • 医学伦理委员会
    • 药物/器械临床试验机构
  • 人才招聘
    • 招聘公告
    • 简历投递
  • 联系我们
  • 首页
  • 医院概况
    • 医院简介
    • 医院文化
    • 医院荣誉
    • 历史沿革
    • 党建行风
    • 院务公开
  • 新闻公告
    • 三医新闻
    • 通知公告
    • 媒体聚焦
    • 三医融媒
  • 患者服务
    • 预约挂号
    • 就医指南
    • 专家介绍
    • 门诊安排
    • 门诊优惠服务
    • 专病门诊
    • 特色医疗
    • 护理天地
  • 科室导航
    • 首义院区
    • 光谷院区
  • 科研教学
    • 科学研究
    • 教学动态
    •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
    • 进修管理
    • 医学伦理委员会
    • 药物/器械临床试验机构
  • 人才招聘
    • 招聘公告
    • 简历投递
  • 联系我们
医学检验科健康科普
首页 > 科室导航 > 三医院 > 诊断相关科室 > 医学检验科 > 健康科普
返回上一级
  • 30
    2025/09
    医学侦察兵:G试验、GM试验揭秘 —— 精准打击潜伏的“真菌刺客”
    在医院的检验科,有一群无形的“侦察兵”,它们不检测细菌或病毒,而是专门负责追踪一种更隐匿、更危险的敌人——侵袭性真菌。今天,我们就来认识两位顶尖侦察兵:G试验和GM试验。 真菌,比如脚气(足癣)、霉菌,通常只在人体表面或局部“使坏”。但当人体免疫力急剧下降时(如白血病化疗、器官移植、重症ICU病人),它们会趁虚而入,钻进血液和内脏(如肺、肝),引发致命的侵袭性真菌感染(Invasive Fungal Infection, IFI)。 最常见的两大元凶: 1. 念珠菌(Candida):如白色念珠菌。 2. 曲霉菌(Aspergillus):如烟曲霉。 这种感染进展迅猛,死亡率高,且早期症状(如发烧)很不典型,容易被当成普通感染。传统的细菌培养方法很难培养出真菌,等培养出来可能为时已晚。因此,我们需要更灵敏、更快速的“侦察兵”。   G试验和GM试验各有优劣,通常会让他们联合作战,并结合临床情况做出最终判断。G试验和GM试验是诊断侵袭性真菌感染的“早期雷达”,能比传统培养方法更早地发出警报,为挽救生命赢得宝贵时间。 G试验是“广谱筛查”,告诉你“可能有真菌入侵了”。 GM试验是“特异性锁定”,告诉你“很可能是曲霉菌干的”。 通过这两位“侦察兵”的工作,能更精准地使用抗真菌药物,实现精准医疗。
  • 30
    2025/09
    藏在粪便里的健康信号:一文读懂粪便Hp检测
    提到幽门螺杆菌(简称Hp)检测,很多人第一反应是需要“吹气”的碳13/14呼气试验,或是让人紧张的胃镜活检。但很少有人知道,一份小小的粪便样本,也能成为判断Hp感染的“关键证据”——这就是粪便Hp抗原检测,一种更温和、更便捷的检测方式。 要理解粪便Hp检测的原理,得先搞清楚Hp的“生活习性”。这种细菌主要定居在胃黏膜表面,靠分解胃内尿素获取能量,同时会不断繁殖、更新。在这个过程中,一部分Hp会随着胃黏膜的新陈代谢脱落,混入胃内容物,再经过消化道的蠕动,最终随粪便排出体外。而粪便Hp检测,就是通过特殊的试剂捕捉粪便中Hp的“专属标识”——Hp抗原,从而判断是否存在感染。 和常见的检测方式比,粪便Hp检测的优势藏在细节里。首先是适用人群更广,像儿童、孕妇、老人,或是有严重肺部疾病、心脏病的患者,无法配合呼气试验的憋气动作,也不耐受胃镜检查的痛苦,粪便检测只需少量粪便样本,就能轻松完成检测,几乎没有适用禁忌。其次是检测时机更灵活,做呼气试验前,需要停用抗生素、抑酸药等药物2-4周,否则会影响结果准确性;但粪便Hp抗原检测受药物影响更小,即使刚停药不久,也能进行检测,尤其适合需要快速确认感染情况的患者。另外,它的准确性并不逊色,临床数据显示,粪便Hp检测的准确率能达到90%以上,和呼气试验、胃镜活检的准确率基本持平,完全能满足临床诊断需求。 不过,要让粪便Hp检测发挥最大作用,正确取样是关键。很多人因为操作不当,导致结果出现误差。取样时要注意这几点:首先,取样前24小时内不要服用止泻药、泻药,也不要吃过多含膳食纤维的食物,避免粪便性状改变影响检测;其次,取样时要用专用的取样勺,取粪便中间部分,避免接触马桶壁、卫生纸等污染物,样本量只需黄豆大小即可,无需过多;最后,取样后要及时密封,在规定时间内送到医院检测,避免样本长时间放置导致抗原分解,影响结果。 可能有人会疑惑:既然粪便检测这么方便,是不是所有人都该优先选它?其实并非如此。如果已经出现胃痛、胃胀、黑便等症状,怀疑有胃溃疡、胃癌等严重疾病,医生通常会建议做胃镜检查,既能检测Hp,又能直接观察胃黏膜情况,排查其他病变;而对于健康体检、儿童筛查,或是治疗后复查的人群,粪便Hp检测则是更优选择,能在不影响生活的前提下,快速掌握Hp感染情况。 幽门螺杆菌感染是胃炎、胃溃疡的主要诱因,长期感染还可能增加胃癌风险,及时检测、规范治疗至关重要。粪便Hp检测就像一位“温和的健康侦探”,用最简单的方式帮我们捕捉胃里的健康信号,让Hp检测不再成为负担。如果你的家人或孩子需要做Hp检测,不妨试试粪便检测,用更轻松的方式守护肠胃健康。
  • 30
    2025/09
    同样是被蚊子叮咬后发烧,但它们是一回事吗?
    近期,登革热与基孔雅热病毒较为流行,它们有个共同的特点就是被蚊子叮咬后发烧,我国伊蚊分布广泛,已经发生多起境外输入病例导致的本地传播疫情,给人民生命健康安全带来巨大挑战,这里我们来了解一下这两种病毒的相同和不同之处。 一、相同点 1.传播途径 均通过伊蚊(如埃及伊蚊、白纹伊蚊)叮咬传播,流行区域高度重叠(如热带、亚热带地区)。 2.临床表现 急性期均以突发高热、头痛、肌肉关节痛、皮疹为典型症状,易误诊。 3.自限性 多数患者病程呈自限性,以对症支持治疗为主,尚无特效抗病毒药物。 4、共同防空措施 防蚊灭蚊,清除积水容器、使用蚊帐/驱蚊剂、穿浅色长袖衣物等‌ 二、不同点 ‌‌‌1、病原体差异‌ ‌基孔肯雅热‌:由基孔肯雅病毒(CHIKV)引起,属披膜病毒科甲病毒属,仅一个血清型,感染后可获持久免疫力。‌‌ ‌登革热‌:由登革病毒(DENV)引起,属黄病毒科黄病毒属,有4个血清型,各型间无交叉免疫,可多次感染。‌‌ ‌‌2、关节疼痛‌: 基孔肯雅热:关节剧痛(“屈膝痛”)、肿胀明显,常累及手腕、脚踝等小关节,疼痛可持续数周至数月,严重影响活动。‌‌ 登革热:关节痛较轻,但可能伴严重骨痛(“断骨热”),以全身肌肉酸痛为主,症状短暂,随病情好转缓解。‌‌ ‌3、发热与皮疹‌: 两者均突发高热(39–40℃),登革热更易出现“双峰热”(热退后复升)。‌‌ 皮疹均于发热后2–5天出现,但基孔肯雅热皮疹多为斑丘疹伴瘙痒,登革热皮疹多为充血性红斑,消退后可能脱屑。‌‌ ‌4、出血倾向‌: 登革热:常见鼻出血、牙龈出血、皮肤瘀斑,重症可呕血、便血或休克。‌‌ 基孔肯雅热:出血症状少见,仅轻微皮肤瘀点。‌‌ 5、实验室检查 登革热:血清抗体检测血清中特异性登革热病毒IgM和IgG抗体;核酸检测血液样本中的登革热病毒核酸。 基孔肯雅热:血清抗体检测血清中特异性基孔肯雅热病毒IgM和IgG抗体;核酸检测血液样本中的基孔肯雅病毒核酸。 ‌6、严重程度与预后‌ ‌基孔肯雅热‌:多数为轻症,极少危及生命,但部分患者遗留慢性关节痛。‌‌ ‌登革热‌:病情复杂,重症可发展为登革出血热或休克综合征,病死率较高。‌‌ ‌‌7、针对性防空措施 登革热:需监测血小板,重症及时补液‌。 基孔肯雅热:重点管理慢性关节痛患者‌。 通过以上几点,我们虽然了解了登革热与基孔雅热两种病毒异同点,但我们也不能盲目自我判断,若有流行史并出现相关症状,应及时就医,并做相关检查和接受治疗,以免发生危险。
  • 24
    2025/09
    基孔肯雅热来了,我们该知道的那些事
    近期,基孔肯雅热引发广泛关注。截至7月24日上午,广东省佛山市报告病例数已超过3600例,且流行范围呈持续扩大趋势。这个名称有些拗口的传染病到底是何方神圣,让我们一一揭开它的神秘面纱。 一、什么是基孔肯雅热? 基孔肯雅热是一种由基控肯雅病毒(CHIKV)引起的急性传染病。“基孔肯雅”在非洲马孔德语中意为“弯曲”,因患者常因关节剧痛而肢体弯曲而得名。而这个传染病的真凶是伊蚊,传播途径和流行特征与登革热非常相似。 二、如何传播的? 基孔肯雅热主要通过携带病毒的伊蚊叮咬传播,在我国主要传播媒介是白纹伊蚊和埃及伊蚊。病毒传播遵循“病人→伊蚊→健康人”的传播路径。病毒在伊蚊体内繁殖,经2-10天的潜伏期再传播。受感染的蚊子再次叮咬时即可传播病毒。 人群普遍易感,大多数患者在发病当天至发病后的7天内有传染性,一旦获得可获得持久免疫力。基孔肯雅热一般不会通过日常接触或呼吸道在人与人之间传播。 三、有哪些主要临床特征?(三大特征) 1.发热:急性发热,体温可达39℃以上,一般发热1~7天,部分病人热退后再次出现发热,表现为双峰热。 2.关节疼痛:这是最具特征性的症状。疼痛主要累及手腕和踝趾等小关节,也可累及膝和肩等大关节。急性期可出现多个关节疼痛或关节炎表现。 3.皮疹:通常在发病后2-5天出现,半数病例在躯干、四肢伸侧、手掌和足底出现丘疹或紫癜,数天后可消退,可伴轻微脱屑。 四、如何进行实验室检测? 1.病原学检测(检测病毒本身):最佳检测时期是发病后的1-7天内,前三天的阳性率可达85%以上。 2.血清学检测(检测抗体):IgM抗体于发病4天后出现,可持续3-6个月。阳性提示近期感染。IgG抗体于发病1-2周后出现,可持续终生。 3.与登革热的实验室鉴别 基孔肯雅热:白细胞/血小板通常正常,关节痛剧烈且持久是显著特征。 登革热:常出现白细胞计数减少和血小板计数显著减少。 五、科学防控的关键措施 目前尚无针对基孔肯雅热的特效抗病毒药物,治疗以对症支持为主。因此,防蚊灭蚊,避免蚊虫叮咬是防控的关键。 1.物理隔离:安装纱门、纱窗,睡觉使用蚊帐。若外出时穿浅色长袖长裤,减少皮肤裸露。 2.化学防蚊:裸露皮肤及衣物喷涂含避蚊胺的驱蚊剂,孕妇及婴幼儿选择安全的驱蚊产品。 3.行为规避:伊蚊白天叮咬高峰在日出后或日落前两小时,尽量减少在树荫、草丛、积水处逗留。及时清理家居及周边环境积水,消除蚊虫孳生地。 六、重要提醒 若出现突发高热、关节剧痛、皮疹等症状,需及时就医。近期有相关疾病流行区的旅居史或蚊虫叮咬史,应主动告知就诊医生。
  • 05
    2025/09
    核酸检测:病毒追踪的利器
    一、核酸检测的原理 这几年,大家耳熟能详的核酸检测,其原理是什么? 核酸广泛存在于动植物的细胞与微生物体内,是遗传信息的载体,在生物体的生长、遗传、变异等过程中有重要作用。病毒虽然肉眼看不见,但会留下独特的“指纹”——核酸序列。核酸检测就是利用这一特征,通过技术手段识别病毒的存在。以常用的呼吸道病毒核酸检测为例,简单来说其核心步骤有: 1.“钓鱼”病毒基因:采集咽拭子或鼻拭子样本,经过复杂的处理后提取核酸,就像用“鱼竿”从呼吸道“钓”出病毒碎片。 2.信号放大:将微量的病毒核酸扩增数百万倍,如同用放大镜找到需要复制的文件后后再用复印机复印。 3.荧光标记“验指纹”:加入荧光标记物质,若样本中存在病毒基因,荧光会像灯泡一样亮起,确认病毒“现身”。 二、核酸检测全流程 1.采样:鼻腔主要功能是过滤加湿空气,病毒在鼻腔内停留的时间较口腔更久,更有助于采集到含有病毒的分泌物或细胞。口腔是食物、水等摄入的通道,吞咽食物、喝水,甚至咽唾沫都可以使含有病毒的分泌物与食物、水等物质到达胃,导致采集到含有病毒分泌物或细胞的概率减小,因此进食或饮水后不要立即采样。 咽拭子:用棉签在咽喉处轻刮,像“采集口腔分泌物”,适合儿童或敏感人群。 鼻拭子:棉签深入鼻腔旋转,虽略有不适感,但能采集更深层的呼吸道样本,检测结果更准确。 2.实验室“解密” 样本保存、运输到达实验室后,经过核酸提取、PCR扩增、荧光检测等步骤后,通过Ct值判断病毒载量,Ct值数值越低说明病毒越多。 3.出具报告 因方法学原因多数样本需达一定数量后批量检测,若样本量大或需复核时,出报告的时间可能延长,各实验室视具体情况有所不同。 阳性或检出:检测到病毒核酸,需尽快咨询医生,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 阴性或未检出:未检测到病毒核酸,但需结合症状、接触史综合判断,必要时重复检测。 三、核酸检测的“超能力”与“局限性” 1. 超能力:病毒“早发现”核酸检测能在感染早期(甚至无症状时)捕捉病毒,是疫情防控的“黄金工具”。例如,新冠感染者可能在症状出现前几天就被检测出阳性,有效阻断传播链。 2. 局限性:有极低概率出现误差。假阳性/假阴性原因:样本污染、操作问题或采样不规范、保存运输不合理、试剂灵敏度限制,病毒载量低(感染早期)可能导致结果误差,需多次检测确认。 3. 检测范围有限:不同的试剂盒仅针对其特定病毒,无法检测其他病原体。 四、大众关心的问题 1.“喉咙不舒服,能检测吗?” 可以。采样时短暂不适,但不会加重病情。检测前无需空腹,正常饮食即可。 2.“多久出检测结果?” 我院实验室开展的常见呼吸道病毒(如甲乙流、副流感、呼吸道合胞、腺病毒、鼻病毒、偏肺病毒等)核酸项目通常24或48小时内出具结果,具体的时间听现场通知或关注公众号查询结果。 3.“阳性结果一定确诊吗?” 需结合症状、CT影像、抗体检测等综合判断。例如无症状阳性者可能是病毒携带者而非患者。 4.“多次检测有必要吗?” 对高风险人群(如密接者)或症状反复者,多次检测可提升准确性,避免漏检。 五、核酸检测的正确打开方式 采样前:减少咽喉刺激,佩戴好口罩,保持社交距离。 采样时:配合医护人员,放松咽喉,缩短采样时间。 结果等待期:避免聚集,耐心等待。 结果异常时:立即联系医疗机构,按指引就医。 核酸检测如同现代“福尔摩斯”,用精准的“基因追踪”技术守护大众的安全。理解其原理与流程,消除恐惧,更理性地看待检测结果。每一次规范的采样、检测,都是我们与病毒赛跑的“关键一步”,是守护健康的重要屏障。
  • 05
    2025/09
    您知道吗?多种疾病与细胞因子失衡相关
    细胞因子,是一类具有广泛生物学活性的可溶性信号蛋白,与机体的免疫功能密切相关。几乎所有的免疫细胞(如单核、巨噬细胞、T细胞、B细胞、NK细胞等)都会响应特殊刺激而分泌细胞因子,产生生物学效应,如促炎反应和抗炎反应等。 目前我们可以检测的细胞因子有白介素(IL-1β、IL-4、IL-6、IL-8、IL-10)肿瘤坏死因子TNF-α、干扰素IFN-γ共七项。 您知道吗?细胞因子失衡会造成严重的后果,比如过度的促炎反应可能导致早期死亡;过度的抗炎反应及持续的免疫抑制可能导致晚期感染复发死亡。多种疾病与细胞因子失衡相关。 …… 综上,多种疾病与细胞因子失衡相关,检测细胞因子,对急性感染的早期诊断,患者免疫状态的评估,相关疾病的治疗监测以及预后评估都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 05
    2025/09
    每年体检都正常,婚检就没必要做了吗?
    “我和对象身体都很好,婚检就是走个过场吧?” “万一查出什么病,这婚还结不结?” 这些疑问,可能是很多准新人的心结。但根据统计数据:我国每年约有80万-120万名缺陷儿出生,占全部出生人数的4%到6%,其中部分缺陷其实可以通过婚检提前干预。出生缺陷问题不容小觑,但也并非不可避免,而预防和干预是减少出生缺陷发生概率的有效方法。婚检就像给婚姻上一道“健康保险”——不查,隐患可能变成炸弹;查了,反而能给彼此多一份安心。 一、常规体检为什么不能代替婚检?—两者的检查目的不同 婚检核心目标: ✅ 预防传染性疾病在夫妻间传播(如乙肝、梅毒、艾滋) ✅ 筛查可能遗传给下一代的严重疾病(如地中海贫血) ✅ 评估生育能力及生殖系统健康(如精子质量、子宫畸形) 常规体检核心目标: ✅ 监测慢性病(高血压、糖尿病) ✅ 肿瘤的早期筛查(肺癌、乳腺癌) ✅ 评估器官功能(心、肝、肾) ⭐️常规体检是“对自己负责”,婚检是“对家庭和下一代负责”! 二:四类婚检必查&七类选查项目全解析 1、传染病筛查 项目:乙肝两对半、梅毒螺旋体、HIV 这些疾病早期可能毫无症状,却可能通过性接触或母婴传播,但早发现早干预,就能控制传染风险。 2、生育功能评估 女方:阴道分泌物(真菌、滴虫、细菌性阴道病等)、妇科B超(子宫畸形、多囊卵巢综合征等)、性激素六项 男方:精液常规(少精症等)、生殖器检查(包茎、隐睾等) 精液检查需禁欲3-7天,而部分不孕不育问题可通过婚检提前发现苗头,如多囊卵巢综合征早期干预调理,妊娠成功率显著提升。 3、遗传病排查 家族病史问询:医生会问询家族里有没有癫痫、智力障碍、遗传性眼病等 可以预警一些单基因遗传病,从而预判宝宝患病风险,指导生育决策,避免让孩子“踩雷”。 4、基础健康指标 项目:血常规、血型、血糖、肝功能、肾功能、尿常规等 可以评估慢性病风险,如贫血、肝炎、早期肾功能损伤等,早发现早治疗,延缓病情发展;RH阴性血(熊猫血)女性需提前规划妊娠。 5、选查七类项-“按需加菜” 三、为何这些项目如此重要? 1、传染病筛查:乙肝病毒携带者若未干预,存在母婴传播的潜在风险;感染梅毒的孕妇,除了可能会传染给孩子,还可能导致流产或死胎的发生。 2、生殖系统检查:部分不孕症和怀孕困难在婚检时即可发现(如输卵管堵塞和精子活力不足等)。 3、遗传病排查:若夫妻同为地中海贫血基因携带者,每胎有25%概率生下重症患儿,若生下重症贫血患儿,则常年需要输血治疗。 四、婚检常见疑问解答 Q 1:“查出问题就不能结婚吗?” 婚检不是“判决书”,医生会给出医学建议,比如乙肝携带者只要伴侣接种疫苗,传染风险极低,通过规范治疗可生育健康宝宝;梅毒早期治疗可治愈,不影响生育; 地贫基因携带夫妻可通过婚检+试管婴儿筛选,可完全规避风险—决定权在你们手中! Q 2:“婚检就是查隐私,还要脱衣服,太尴尬了吧?” 现在多数项目只需抽血、留尿,生殖检查自愿选择,男女分诊更私密,医生全程保护隐私,且报告仅限本人领取。 Q 3:“平常身体好还用婚检吗?” 有些病没有症状,如乙肝携带者,但是会传染给家人。 五、婚检前的注意事项——做好攻略,不白跑 ① 黄金时间:领证前1-3个月(为咨询留出时间) ② 女性注意:避开月经期(否则尿检可能误判) ③ 必带物品:带上身份证原件+证件照 ④ 着装建议:宽松衣物(方便B超检查) ⑤ 饮食禁忌:检查前三天禁酒、禁油腻且不熬夜,前一晚20点后禁食(空腹采血更准确) 写在最后:婚检不是“找麻烦”,而是“为幸福加码” 一次检查守护两代人的幸福 —— ⭐️ 对婚姻:保护伴侣健康,避免传染病,用科学避免未来的争吵和遗憾。 ⭐️ 对孩子:减少出生缺陷儿,让宝宝赢在健康起跑线。 ⭐️ 对自己:早发现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及时管理治疗。 婚姻需要承诺,更需要守护,毕竟,最长情的告白,是与你健健康康共度余生。当你牵起TA的手,也请牵起对未来的责任!
  • 05
    2025/09
    看大便就能看出很多病?
    新手爸爸盯着新生宝宝新鲜出炉的便便端详了好久,还忍不住嗅了嗅,抬头望着媳妇说:“咋还有点香呢?味道不一样就算了,而且长得还跟我们的不一样啊,哈哈......”有娃的你看着这个桥段有木有一点点似曾相识的感觉? 首先,我们来看看产生大便的地方长啥样 我们的身体制造大便的地方叫消化系统(因此您肚子不舒服,没食欲之类的是看消化内科的医生哈)。 消化系统由消化管和消化腺两大部分组成。消化管包括口腔,咽,食管,胃,小肠和大肠(盲肠、结肠、直肠)。口腔是消化道的开始部位,内有牙齿、舌和唾液腺;咽是食物和空气的共同通道,食道则是食物进入体内的通道;胃是消化道最膨大的部分,呈囊状结构,胃内有黏膜和腺体;小肠包括十二指肠、空肠、回肠,是消化道中最长的一段,也是吸收营养最主要的部位;大肠包括盲肠、结肠、直肠。消化腺有小消化腺和大消化腺。小消化腺是散在分布于消化管各部管壁内的胃腺、肠腺等,而大消化腺包括唾液腺(腮腺、下颌下腺、舌下腺)、肝脏和胰腺。肝脏是人体内最大的腺体,在蛋白质、糖类和脂肪的代谢中起着重要作用,同时还具有解毒功能,肝脏还能够分泌胆汁;胰腺分泌胰液。消化腺的功能是分泌消化液。 简单点讲,消化系统就是从口腔到肛门的可以分泌各种消化液的一根七弯八拐的管子。 其次,我们来看看大便的形成过程 消化系统的功能是摄入食物,并将食物消化和吸收,提供机体所需的物质和能量。食物在消化管内被分解成简单可被吸收的小分子物质,这种小分子物质透过消化管粘膜上皮细胞进入血液和淋巴液。未被吸收的残渣部分,消化道通过粪便形式排出体外。 通俗点讲,大便就是吃进去的东西,经过消化系统那根管子后,不被需要和需要不了的渣渣嘛。但是,准确的说,大便的成分1/4是水分,其余的除了蛋白质、无机物、脂肪以及未消化的食物纤维,还有从肠道脱落的细胞和死掉的细菌(正常人肠道是有很多益生菌的哈)。 消化食物、吸收营养和排出大便,这些生理功能的完成有赖于消化系统协调的运动和各种消化酶的分泌。消化道的运动功能,不断向前推动,使摄入的食物由大块到小块再变成食糜,并使之与肠壁的吸收位置充分接触,以及完成排便。任何影响消化道运动功能的因素,都可以产生相应的临床表现,造成排便无力、便秘或腹泻等症状。而食物成分在胃肠道内的消化分解有赖于各消化腺分泌消化液的作用,以及肠菌酶参与的酶促反应。这些环节障碍,也会造成便次、性状、排出顺畅度,甚至大便颜色气味等的改变。 最后,我们看看正常的大便和异常的大便是啥样 正常大便,因含粪胆原而呈现黄色或者黄褐色,柔软成形,无明显异常臭味。而新生宝宝的胎便,因含有脱落的消化道细胞、咽下的羊水及消化液等而呈墨绿色,黏稠糊状,无臭味,一般2~3天转为黄软便,而婴儿期宝宝的大便也会根据喂养方式的不同略有不同。 那么异常的大便都长啥样呢? 首先看颜色,黑色大便,可见于消化道出血,也可见于食用动物肝脏、铁剂、铋剂等;黑色柏油样大便,则需要排除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胃癌等上消化道出血的疾病;红色血便,多见于下消化道出血、痔疮、肛门直肠周围病变等情况,很多消化道肿瘤的首发症状也是便血,但是吃了火龙果等含红色色素比较多的食物,大便也会呈红色;灰白、陶土色便,可见于胆道梗阻类疾病,如结石、肿瘤、蛔虫等情况;绿色大便,排除食用了大量含绿色色素的食物药物,则可能是菌群失调、消化不良等情况。 其次看性状,大便干结,一般是过多食用不易消化的食物,饮水过少,运动不足,或者疾病导致胃肠蠕动减慢,直肠排便不敏感等,导致大便在肠道里留存的时间太长;稀水便,一般则是腹泻所致,与饮食不洁、肠道感染、菌群失调等有关;粘液便或含有膜状物,可能是肠道感染,或者炎症性肠病等,导致肠道内大量炎性分泌物形成;大便上含有油滴,或者大便不干但浮在水面,则可能是胆系或胰腺出现了问题。 最后辩气味,如果大便恶臭通常提示可能存在肠道感染、进食过多高蛋白、高脂肪食物引起消化不良等,使大便异味加重;大便酸臭则可能与摄入过多糖类等碳水化合物消化不良,产生酸性物质有关;大便腥臭可能与消化道出血有关,也可能是溃疡性结肠炎、克罗恩病等一些肠道疾病所致。饮食因素对大便气味也有很大影响,比如吃了大蒜、洋葱等食物后,大便气味也会相应变化。 你看看你大便常规的报告单,就包括大便的颜色性状哦。还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寄生虫等相关,这些一般要在显微镜下才能看到。还有寄生虫,那花样可就多了(偷偷的告诉你,寄生虫一堆的知识点不让我看书,我也讲不出来,好在现在卫生条件都比较好,很多寄生虫几乎看不到了)。 可见异常的大便可能暗藏着重要的疾病线索,您经常自己观察观察,说不定可以监测一下自己的身体状况哦!如果长期一方面或多方面异常,特别是当伴有腹痛、里急后重、排便困难以及排便习惯的改变等,请一定要重视,并且及时就医。就医查便还有一些注意事项呢:检查前3天尽量不吃血制品,不食用过多绿叶蔬菜或含有铁剂的药物,以免出现大便隐血试验假阳性;留取样本时,避免尿液污染标本,女性避免在月经期留取大便,以免影响检测结果;采集大便中央的部位或者粘液脓血部分,留取量不宜过多或过少,手指头大小即可;小宝宝的大便请不要用尿不湿上的样本,以免影响细胞的检测结果。 在这肠胃炎症高发的盛夏之际,希望上面的内容能缓解一点点你关于大便的焦虑与不安。仅此献给大小老少吃货们,祝你们的肠胃平安度过一个愉快的炎热夏天!
  • 05
    2025/09
    “阳阳们”的虚惊一场
  • 05
    2025/09
    今天你空腹了吗?——检验窗口之日常
    医生:您好,请问您吃早饭了吗? 病人:我没有吃饭,我就喝了一杯奶。 医生:您好,请问您是空腹吗? 病人:是空腹,我连一口水都没喝。 医生:您好,请准备采血。 病人:嗯,医生麻烦您快点,我肚子饿得不得了。 医生:您的项目不需要空腹。 病人:什么?抽血不是都要空腹吗? …… 作为一名检验科常驻窗口采血工作人员,每天对病人的日常“问候”就是以上内容。到医院看病,抽血是常见的检查项目,医生常常会提醒病人,要空腹采血。那什么样才算空腹呢?你的“空腹”对了吗?现在就让我们来了解一下什么叫空腹,又有哪些项目需要空腹采血吧! 为什么要空腹采血? 首先,空腹是指至少禁食8小时,以12-14小时为宜,但不建议超过16小时。进食12-14小时后,人体消化吸收活动完成,机体代谢会处于相对稳定状态,各血液成分也比较稳定,可以真实反映机体的生理水平,有利于临床医生对病人结果的判断。 其次,在检验科,所有的检测项目附带参考范围。参考范围的制定大多数情况都是以健康人空腹抽血的检测结果为依据,经过科学的统计分析而计算得来。判别结果是否异常,就是以用个人检验结果与参考范围相比较,低于或超出参考范围,皆算异常。因此进食后的检测结果就失去了与参考值之间的可比性。 需要空腹采血的检测项目包括(不限于):糖代谢(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空腹C肽等);血脂、肝功能、肾功能、电解质;血流变检测等检查项目。 可以不空腹,但建议最好空腹:凝血功能、糖化血红蛋白、血沉以及所有免疫项目(例如:传染病项目、甲状腺功能、肿瘤标记物、风湿等),可不必空腹,但是依然要避免高脂饮食后采血,具体项目以医嘱为准。 不需要空腹:所有急查项目(心肌损伤标志物、心肌酶谱、BNP、淀粉酶等)、三大常规(血常规、尿常规、便常规)、体液检查(阴道分泌物、前列腺液、精液等)、血HCG等检查项目。 空腹采血时间什么时候合适? 抽血前总会强调要空腹,但最好是保证空腹在8个小时以上,一般早上7:30~10:00这段时间抽血效果最好。此时我们身体的代谢相对稳定,测出来的结果更为准确。尤其不要超过早上10点,因为受体内生理性内分泌激素影响,虽然也是空腹但时间太晚会使血糖值失真。 空腹采血可以喝水吗? 当然可以喝水,值得注意的是,这里的水,一定是指“白开水”,而不是碳酸饮料、咖啡、牛奶、奶茶等,24小时内一定不能饮酒。当然,饮水量也不宜过多,可少量多次饮水,每次约50-100毫升,最多不超过200毫升,一口气喝400ml水也是不可取的。 空腹采血可以吃药吗? 患有糖尿病、高血压等慢性病,需要每天定时定量服用药物的患者,建议抽血当天按照常规服药,以免影响血糖、血压的波动。 特 别 提 醒 但是如果涉及抢救生命时,可千万不能一概而论,认为不是空腹进行的检测结果就一定不准确,健康问题生命至上。
  • 12
    2025/08
    静脉采血注意事项
    一、采血前的注意事项 1.饮⻝ 1)患者在采⾎前不宜改变饮⻝习惯,24h内不宜饮酒。 2)需要空腹采⾎的检测项⽬包括(不限于): a) 糖代谢:空腹⾎糖、空腹胰岛素、空腹C肽等: b) ⾎脂:总胆固醇、⽢油三脂、⾼密度脂蛋⽩胆固醇、低密度脂蛋⽩胆固醇、载脂蛋⽩A1、载脂蛋白B、载脂蛋⽩a、载脂蛋⽩E、游离脂肪酸等; c) ⾎液流变学(⾎粘度); d) ⻣代谢标志物:⻣钙素、I型胶原羧基端肽β特殊序列、⻣碱性磷酸酶等; e) ⾎⼩板聚集率(⽐浊法)。 空腹要求⾄少禁⻝8h,以12h~14h为宜,但不宜超过16h。宜安排在上午7:00~9:00采⾎。空腹期间可少量饮⽔。        2.运动和情绪        采⾎前24h,患者不宜剧烈运动,采⾎当天患者宜避免情绪激动,采⾎前宜静息⾄少5min。若需运动后采⾎,则遵循医嘱,并告知检验⼈员。 二、采血后的注意事项 拔出采⾎针后,在穿刺部位覆盖⽆菌棉签、棉球或纱布等,按压穿刺点5min(⽌⾎功能异常的患者宜适当延⻓时间),直⾄出⾎停⽌。不宜曲肘按压,会增加额外的压⼒,导致出⾎、淤⾎、疼痛等情况发⽣⻛险的增加。如在正确按压⽌⾎的前提下出现⾎肿或出⾎持续时间超过5min,可请临床医⽣对患者凝⾎功能进⾏评估及处理。 对于已形成的⾎肿或淤⻘,24h内可给予冷敷⽌⾎,避免该侧肢体提拎重物,24h后可热敷以促进淤⾎吸收。   参考文献:2020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静脉血液标本采集指南》。
  • 12
    2025/08
    说说轮状病毒的一些事儿
    经常看到一些小朋友腹泻,呕吐来检查轮状病毒,经检查一般确诊为“轮状病毒性胃肠炎”。这是一种肠道传染病,许多人对这种传染病了解甚少,本文让您一文读懂轮状病毒感染。 一、什么是轮状病毒性肠炎? 轮状病毒是全球5岁以下儿童严重腹泻导致脱水的主要病原,它是一种常见的肠道病毒,分为9组,用字母A-I表示,其中,A组轮状病毒是世界范围内婴幼儿腹泻最常见的病原体,,其只要有5个型别,即g1、g2、g3、g4和g9。 二、儿童是如何招惹上轮状病毒的? 患者和隐性感染者是主要传染源,急性感染期患者的粪便中有大量的病毒,粪便中可持续排毒10-14天。该病毒主要通过粪-口途径传播,如果接触了感染者或隐性感染者的粪便,或接触了被其粪便污染的物品,再接触自己的口腔;食入被病毒污染的食物或饮入被污染的水,均可被感染上。此外,轮状病毒可通过呼吸道传播、气溶胶传播,如轮状病毒感染者咳嗽或打喷嚏时,产生的飞沫中可能携带病毒,医院或者幼儿园等儿童聚集场所,可产生气溶胶传播。 三、轮状病毒的实验室检查 1.粪便检测:这是检测轮状病毒最常用的方法。医生会采集粪便样本,送至实验室进行轮状病毒抗原检测。这种检测通常可以在几个小时内出结果。 2.血清学检测:通过检测血液中的抗体水平来判断是否感染过轮状病毒。但这种方法主要用于流行病学调查和疫苗接种效果的评估,对于急性感染的诊断意义不大。 四、感染轮状病毒会出现什么症状? 1.感染轮状病毒后,通常会有1-3天的潜伏期,腹泻可持续7-10天。 2.感染后主要表现为腹泻、呕吐、发热等: ●呕吐(先发症状):在病初1-2天,80%以上的患儿会先出现频繁呕吐,严重时可能出现吃啥吐啥,连水都喝不下。 ●腹泻(突出表现):患儿在呕吐后的12-24小时出现频繁腹泻,严重时每天排便可多达10余次甚至更多。典型病例的家长可能会描述宝宝排的是“蛋花汤”似的黄绿色稀水便,但没有或仅有少量粘液,无腥臭味,无血丝。但需要知道的是,并不是每个感染轮状病毒的孩子都会有蛋花汤样便,还可以是水样便和稀糊便。 ●发热:轮状病毒性肠炎可伴有发热表现,多为中低热,少数患儿体温超过39℃。 五、轮状病毒如何防御? 1.目前尚无特效抗轮状病毒的药物。接种口服轮状病毒减毒活疫苗是预防轮状病毒腹泻最有效的方法,建议能口服尽量口服,早接种早受益。 2.患儿及家属注意手卫生,不要用脏手触摸口、眼、鼻和食物等。不要吃手、及时清洁宝宝的手。 3.注意家庭卫生,室内通风,宝宝们的食具使用前需清洗干净。 4.尽量避免和腹泻或呕吐的人密切接触。
上一页 123456...1112 下一页
跳至页
视频专区 护理天地 下载专区 人才招聘
  • 医院概况
  • 新闻公告
  • 患者服务
  • 科室导航
  • 科研教学
  • 人才招聘
  • 联系我们
武汉市第三医院
微信公众号
武汉市第三医院
支付宝二维码
健康武汉
微信小程序
Copyright © 2024 武汉市第三医院(武汉大学附属同仁医院) 版权所有 鄂ICP备13016264号-1 鄂公网安备42018502002779号
友情链接
  • 武汉大学
  • 京伦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