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子脑出血后体重暴增,穴位埋线减肥助她40天减重10斤
中年女子因脑出血导致运动功能受限,体重也逐年增长,武汉市第三医院疼痛康复科通过中医穴位埋线联合饮食管理,助其40天成功减重10斤。7月21日,该院医生提醒,卒中后功能障碍患者常面临继发性肥胖难题,科学中医干预可为康复治疗创造关键条件。
10年前,44岁的何女士不幸遭遇脑出血,经过治疗后,虽暂无生命危险,但遗留了右侧肢体持续乏力等问题,运动能力受损,导致身高165厘米左右的她在发病后,体重增加了15公斤,还逐渐出现腰疼和膝盖疼等症状。
武汉市第三医院疼痛康复科副主任医师骆小娟长期为何女士提供康复指导。她分析,何女士出现腰腿疼,是因为长期肌力失衡,导致日常行动依赖代偿性动作,加上体重增加,所以腰部与膝关节承受了更大负担,“肌力失衡引发关节负担加重,导致行动更加不便,行动不便则又导致体重增加,形成恶性循环。”
今年,不堪负重的何女士与骆小娟医生商量后,决定通过减重来降低身体负担。“多年来,她一直在坚持康复治疗,但步态异常始终没能改善,所以希望通过减轻体重,缓解腰椎间盘及膝关节压力,为后续康复治疗打下更好基础。”骆小娟介绍,考虑何女士运动能力较差,特意选择中医穴位埋线加饮食管理的减重方式。
经过约40天4次埋线,何女士成功减轻了10斤。体重的下降,也为她带来立竿见影的效果。“身体活动明显轻松了,以前长期的腰痛和右侧膝关节疼痛,也缓解了许多。”何女士说。
骆小娟介绍,在脑卒中后遗留功能障碍患者群体中,由活动受限引发的继发性肥胖极为常见,肥胖则会显著加剧关节与脊柱的负荷,形成疼痛加剧与活动能力进一步下降的恶性循环。采取中医穴位埋线减重,在科学指导下实施中医减重干预,能够成为打破这一循环、改善患者整体功能与疼痛症状的有效途径。